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成語寓言故事

時間:2022-11-05 09:59:17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成語寓言故事15篇

成語寓言故事1

  【畫蛇添足】

成語寓言故事15篇

  昭陽為楚伐魏,覆軍殺將而得八城,移兵而攻齊。

  陳軫為齊王使,見昭陽,再拜賀戰(zhàn)勝,起而問:“楚之法,覆軍殺將,其官爵何也?”昭陽曰:“官為上柱國,爵為上執(zhí)珪!标愝F曰:“異貴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标愝F曰:“令尹貴矣!王非置兩令尹也,臣竊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巵酒。

  舍人相謂曰:‘?dāng)?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蝗松呦瘸,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巵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齊,齊畏公甚,公以是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zhàn)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歸,猶為蛇足也!闭殃栆詾槿,解軍而去。

成語寓言故事2

  有一匹年輕的千里馬,等待著伯樂來發(fā)現(xiàn)它。

  商人來了,說:你愿意跟我走,遠(yuǎn)走他鄉(xiāng)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么可能為一個商人馱運貨物呢?

  士兵來了,說:你愿意跟我走,馳騁疆場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么可能為一個普通士兵效力呢?

  獵人來了,說:你愿意跟我走,捕獲獵物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么可能去當(dāng)獵人的苦力呢?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這匹馬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機會。

  一天,欽差大臣奉命來民間尋找千里馬。千里馬找到欽差大臣,說: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馬啊!

  欽差大臣問:那你熟悉我們國家的路線嗎?馬搖了搖頭。

  欽差大臣又問:那你上過戰(zhàn)場、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嗎?馬搖了搖頭。

  欽差大臣說:那我要你有什么用呢?

  馬說: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欽差大臣讓它跑一段路看看。

  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幾步,它就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

  你老了,不行!欽差大臣說完,轉(zhuǎn)身離去。

  啟示:千里馬是一步一步跑出來的,不是自以為是就是。我們今天所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努力都是在為自己的未來積累能量,為未來打基礎(chǔ)!別把今天的一次拒絕,變長明天的后悔,等到老了跑不動了再覺遺憾!

  學(xué)歷不代表能力,文憑不代表文化,過去的輝煌都已成為歷史和回憶。所以,昨天怎么樣不重要,關(guān)鍵是今天做了什么,明天會怎么樣?

成語寓言故事3

  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在他的家里,墻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繡著龍.

  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歡龍,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里張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后,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急忙躲起來.

  原來,葉公喜歡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繡的、刻的假龍.

成語寓言故事4

  有個有錢人家偶然得到兩只小狼,將它們和家狗混在一起豢養(yǎng),連狗也沒有受到傷害。

  兩只狼漸漸地長大了,還是很容易馴服。主人竟然就忘了它們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廳里,聽到群狗嗚嗚地發(fā)出發(fā)怒的叫聲,驚醒起來四周看看沒有一個人。再次拿起枕頭準(zhǔn)備睡覺,狗又像前面一樣吼叫,他便假睡來等著觀察情況。便發(fā)現(xiàn)兩只狼等到他沒有察覺,要咬他的喉嚨,狗阻止它們不讓它們上前。那個人就殺狼取它們的皮。

  狼子野心,是真實的,根本沒有誣蔑它們!那兇惡的本性只不過是被深深地隱藏罷了。表面上裝作很親熱,但心里卻心懷不軌,更不是只有兇惡。禽獸并不值得說什么,這個人為什么要收養(yǎng)這兩條狼給自己留下禍患呢?

成語寓言故事5

  杯弓蛇影

  樂廣有個親密的客人,分別了很久都沒有再見到面。

  一次,樂廣見到了他,問是什么緣故。

  這位客人回答說:上次在您家里做客,承蒙您賜酒給我喝。我端起杯子正要喝的時候,發(fā)現(xiàn)杯子中有一條蛇,心里感到特別不舒服,喝下去后就病倒了。

  樂廣回憶,當(dāng)時招待客人的河南郡郡府大廳的墻壁上掛著一張弓,弓上用漆畫了一條彩色的蛇,客人杯中的蛇大約就是這張弓的影子吧!

  于是,他又在前次招待客人的地方重擺了酒,讓客人還坐在他上次坐的地方。然后問客人說:在你的酒中又看到了什么沒有

  客人端起酒杯看了看,回答說:跟上次一樣,酒里面有一條蛇。

  樂廣就指著墻上的弓告訴了客人真相?腿艘幌伦用靼琢耍瘟撕荛L時間都沒有治好的病,頓時全好了。

成語寓言故事6

  《目不見睫》

  楚莊王準(zhǔn)備去攻打越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謀臣杜子。杜子問:“不知大王出兵越國的理由是什么?”楚莊王說:“越國目前政治腐敗,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機會,我不想放過這個機會!倍抛佑謫枺骸按笸跤谐晒Φ陌盐諉?”楚莊王十分自信地說:“當(dāng)然有把握。越國眼下正不堪一擊,我出兵必定是馬到成功!”

  看著楚莊王那盲目自信的樣子,杜子語重心長地說:“大王,您所說的情況并不全對。越國目前情況的確很糟,可是我們楚國的情況也很不妙啊。人的智慧跟人的眼睛一樣,一個人可能常常深謀遠(yuǎn)慮,但往往想不到近憂,這就像人的眼睛常?吹煤苓h(yuǎn)卻難以看清自己的睫毛一樣。大王您很清楚地看到越國的危機,卻對楚國的不足缺乏足夠的分析。您仔細(xì)想想,楚國的軍隊其實并不強大,曾被秦國、晉國打敗,還丟失了幾百里的疆土,這不是兵力不強的表現(xiàn)嗎?楚國的政治也未必清明,像莊(足喬)(jue)這樣的大強盜,可以在國內(nèi)橫行霸道,肆意違法,而各級官吏卻對他毫無辦法,這不也是政治腐敗的表現(xiàn)嗎?依我看,楚國的情況要比越國更加糟糕,大王您看不到這些,卻還想著要對越國用兵,這不正像目不見睫那樣缺乏自知之明嗎?您是否想到別的國家也會像您對越國的考慮一樣而對楚國虎視眈眈呢?因此,大王的當(dāng)務(wù)之急應(yīng)是認(rèn)真把楚國自己的事辦好才對呀!”

  杜子的一番話,說得楚莊王如夢初醒,心服口服,他決定不去攻打越國,從此加強對楚國的治理,使楚國真正強大起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犯“目不見睫”的錯誤,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則很難;考慮問題常常想將來很遠(yuǎn)的事,卻難以把握眼前的情況。這種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是不對的,如不進行矯正將是很危險的。

  《靈猿受窘》

  在原始的大森林間,到處都生長著高大挺拔、郁郁蔥蔥的喬木,如葉形橢圓的楠木、葉子對生的梓樹、可防蟲蛀的樟樹、可做染料的櫟(li)樹等等。它們枝繁葉茂,遮天蔽日,令人望而生畏。

  有一種善于飛騰、跳躍的靈猿,生活在這原始大森林里,恰似如魚得水。您瞧,它們在這些又粗又直的喬木之間輕盈敏捷地攀援,時而躍上,時而落下,不時還會扯住一很藤蔓,蕩到另一棵大樹的樹杈上去小憩片刻。它們在大森林內(nèi)嬉戲玩耍,逍遙自得,神氣活現(xiàn),好不威風(fēng),儼然就像這深山老林中的君王一般,誰也奈何它不得。由于它們的身體十分靈巧,行蹤無定,哪怕是像后羿、逢蒙那樣的神射手吧,恐怕也沒有辦法去瞄準(zhǔn)它。

  然而,若是將這群靈猿趕到一片荊棘叢生的灌木林中去生活,那就會變成另外一番景象了。那里盡是生有長刺的柘(zhe)樹、滿身棘刺的酸棗、味道酸苦的枳(zhi)樹等等。在這些渾身長刺的灌木叢中,靈猿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它們無樹可攀,無枝可跳,善于騰躍的本領(lǐng)無法施展,稍有行動,往往就會被繁枝利刺扎得疼痛難忍,真可謂是危機四伏。因此,它們只能小心謹(jǐn)慎地在林間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爬行,全身緊張得直打哆嗦,好不凄惶!

  同樣是這群靈猿,為什么在喬木林和灌木叢中的表現(xiàn)竟有天壤之別呢?這并不是由于靈猿的筋骨突然得了什么急病而變僵硬了,而只是因為它后來所處的環(huán)境,使它不能充分施展其攀援騰越的本領(lǐng)所造成的結(jié)果。

  靈猿受窘的遭遇說明,任何一種技能技巧能否得以充分施展,除主觀努力外,客觀環(huán)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時甚至還會起決定的作用。由此可見,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時代,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客觀環(huán)境,使各種人才都能充分發(fā)揮各自的聰明才智,該是何等重要啊。

成語寓言故事7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他見什么學(xué)什么,學(xué)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么模樣。家里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后揚長而去。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來。

  這成了他的心病。終于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yuǎn)的邯鄲學(xué)走路去了。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吹叫『⒆呗,他覺得活潑、美,學(xué);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wěn)重,學(xué);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xué)。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成語“邯鄲學(xué)步”就是從這個故事概括出來的。它往往用來諷刺那種在學(xué)習(xí)上只知生硬地摹仿,而不是去借鑒創(chuàng)新,結(jié)果非但學(xué)不到人家的長處,反而把自己的長處也丟掉了的人。

  【漢字】邯鄲學(xué)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基本釋義】邯鄲:戰(zhàn)國時趙國的都城;學(xué)步:學(xué)習(xí)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貶義詞

  【出處】《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xué)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近義詞】西顰東效、壽陵失步、東施效顰、邯鄲匍匐、衣冠優(yōu)孟、壽陵匍匐

  【反義詞】擇善而長、獨辟蹊徑、標(biāo)新立異

成語寓言故事8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jù)一方,征戰(zhàn)不休,爭奪霸主的統(tǒng)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jù)的地方稱為蜀。

  劉備依靠諸葛亮、關(guān)羽、張飛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將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劉禪是一位非常無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亮去處理。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著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亮去世后,由姜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于失敗。劉禪驚慌不已,一點繼續(xù)戰(zhàn)斗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為了保命,他赤著上身、反綁雙臂,叫人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shù),還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劉禪他們接到魏國的京都去居住,還是使他和以前一樣養(yǎng)尊處優(yōu),為了籠絡(luò)人心,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里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有一次,他請劉禪來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xiāng)呢?”劉禪隨口說:“這里很快樂,我并不想念蜀國!

  散席后,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yīng)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xiāng),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里!@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jǐn)D不出眼淚來,只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的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馬昭明白劉禪確實是個胸?zé)o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備他了。

  劉禪身為一國之主,居然樂不思蜀,甚至連裝著想念故鄉(xiāng)都裝不出來,貪圖享樂而志向淪喪竟到了這種地步,實在可氣可嘆。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yīng)該放棄自己的理想,而要嚴(yán)格要求自己,志存高遠(yuǎn),不懈地奮斗。

  魏國大夫龐恭和魏國太子一起作為趙國的人質(zhì),定于某日啟程赴趙都邯鄲。臨行時,龐恭向魏王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如果有一個人對您說,我看見鬧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當(dāng)然不信!饼嫻в謫枺骸叭绻莾蓚人對您這樣說呢?”魏王說:“那我也不信!饼嫻Ьo接著追問了一句道:“如果有三個人都說親眼看見了鬧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還不相信?”魏王說道:“既然這么多人都說看見了老虎,肯定確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饼嫻犃诉@話以后,深有感觸地說:“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問題就出在這里!事實上,人虎相怕,各占幾分。具體地說,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還是虎怕人,要根據(jù)力量對比來論。眾所周知,一只老虎是決不敢闖入鬧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顧及情理、不深入調(diào)查,只憑三人說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鬧市還遠(yuǎn)的邯鄲,您要是聽見三個或更多不喜歡我的人說我的壞話,豈不是要斷言我是壞人嗎?臨別之前,我向您說出這點疑慮,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輕信人言!

  龐恭走后,一些平時對他心懷不滿的人開始在魏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時間一長,魏王果然聽信了這些讒言。當(dāng)龐恭從邯鄲回魏國時,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見他了。

  看起來,謠言惑眾,流言蜚語多了,的確足以毀掉一個人。隨聲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會被說成黑的,真是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所以我們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jīng)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于是他丟下書,逃學(xué)出去玩。

  他一邊閑游閑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著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著,神情專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沒有察覺。

  李白不知道老媽媽在干什么,便好奇地問:“老媽媽,您這是在做什么呀?”

  “磨針。”老媽媽頭也沒抬,簡單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認(rèn)真地磨著手里的鐵棒。

  “磨針?”李白覺得很不明白,老媽媽手里磨著的明明是一根粗鐵棒,怎么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媽媽,針是非常非常細(xì)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鐵棒呀!”

  老媽媽邊磨邊說:“我正是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細(xì)小的針!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脫口又問道:“這么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候,老媽媽才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墒俏颐刻觳煌5啬パ侥,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幼年的李白是個悟性很高的孩子,他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心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堅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讀書也是這樣,雖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堅持多讀,天天讀,總會讀懂的!毕氲竭@里,李白深感慚愧,臉都發(fā)燒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xù)讀起來。

成語寓言故事9

  釋亞樓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廟,燒香念經(jīng)。別的和尚空閑時就偷偷下棋睡覺,釋亞樓卻買了硯墨筆紙練習(xí)書法。有時深更半夜,他還在苦苦練習(xí)。一年年過去,他寫字的功夫越來越深。許多燒香拜佛的人,也來請他寫字。他都一一答應(yīng)。他的草書,寫得尤其飄逸奔放。有人問他:“草書怎樣算好?”釋亞樓寫了八個字:“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飛鳥驚蛇”形容字體飄逸像小鳥飛翔,筆勢遒勁連蛇也受驚嚇。

成語寓言故事10

  從前,有一個愚不可及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熱情地款待他,請他吃飯。可是他嘗了幾樣菜肴以后,都覺得味道太淡,不好吃,難以下咽。

  主人聞過即改,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請他再嘗。果然,這些菜加了鹽之后,味道十分鮮美,頓使他的食欲大增。為此,愚人在私下里暗自琢磨:“這些菜在沒放鹽時,淡而無味;后來只是因為加了一點點鹽,就變得這么可口耐嚼。如果我能多吃些鹽,那味道不就會更好了嗎?”

  于是,這個愚蠢的人在回到家里以后,就什么東西也不吃,一天到晚總是空著肚子拼命地吃鹽。這樣一來,他不僅沒能吃出鮮美的味道,反而把正常的味口也吃敗壞了。美味的鹽最終竟成了他的禍害。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

  有一次,孔子帶著他的幾個學(xué)生到呂梁游覽觀賞美妙的大自然景色。只見那呂梁的瀑布飛流而下,從三千仞高處直瀉下來,濺起的`水珠泡沫直達(dá)40余里以外。瀑布下來沖成一條水流湍急的河,在這里,就連黿(yuan)魚、鼉(tuo)鼈這一類水族動物都不敢游玩出沒。然而,孔子卻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漢子跳入水中暢游?鬃哟蟪砸惑@,以為這個漢子有什么傷心事欲尋短見,于是,他立即叫自己的學(xué)生順著水流趕去救那個人。

  不料,那漢子在游了幾百步遠(yuǎn)的地方卻又露出了水面,上得岸來,披著頭發(fā)唱著歌,在堤岸邊悠然地走著。

  孔子趕上前去,誠懇地問他說:“我還以為你是個鬼呢,仔細(xì)一看,你實實在在是個人啊!請問,游水有什么秘訣嗎?”

  那漢子爽快地一笑說:“沒有,我沒有什么游水的秘訣,我只不過是開始時出于本性,成長過程當(dāng)中又按照天生的習(xí)性,最終能達(dá)到一種境地是因為一切都順應(yīng)自然。我能順著漩渦一直潛到水底,又能隨著漩渦的翻流而露出水面,完全順著水流的規(guī)律而不以自己的生死得失來左右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我游水游得好的道理!

  孔子又問道:“什么叫做開始出于本性,成長中按照天生的習(xí)性,而有所成就是順應(yīng)自然呢?”

  那漢子回答說:“如果我生在丘陵,我就去適應(yīng)山地的生活環(huán)境,這叫做出自本來的天性,如果長在水邊則去適應(yīng)水邊的生活環(huán)境,這就是成長順著生來的習(xí)性;不是有意地去這樣做卻自然而然地這樣做了,這就叫順應(yīng)自然!

  孔子聽了漢子的一番話,若有所悟地點頭而去。

  聰明的人之所以有智慧,就在于他能找到生活中的規(guī)律并掌握規(guī)律,因此做什么事都會得心應(yīng)手,并且能達(dá)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武松在景陽崗打虎出了名以后,某機關(guān)重視人才,特地把他調(diào)了去。

  武松在機關(guān)里既沒有什么打虎任務(wù)分配給他,又沒有什么出力的工作要他去干。武松是條好使力氣的硬漢子,沒有坐辦公室的耐性兒,每天閑著無事,看著這兒蒼蠅不少,飛來飛去,著實令人討厭,便拿起蒼蠅拍子來打蒼蠅。

  一天,魯智深來拜訪老朋友,一進門,看見武松在打蒼蠅。笑道:“我們的打虎英雄,怎么在此打起蒼蠅來了?”

  武松見是魯智深,忙施禮說:“老兄,請勿見笑!在這兒實在閑著無事,渾身筋肉都松弛得發(fā)酸。恐怕長此以往,我是過不得景陽崗了!

  魯智深問:“為什么?”

  武松說:“如果再過景陽崗,遇到老虎,我打不了老虎,恐怕只能給老虎當(dāng)點心了。”

成語寓言故事11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太慢,心里很著急。 這天,他干脆下田動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節(jié)。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 里,對家里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一下子讓禾苗長高了許多!" 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誰如果違背規(guī)律蠻干,就必然受到懲罰。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 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稿矣。 孟 子《孟子·公孫丑上》

成語寓言故事12

  一天夜里,林子和客人一起坐在院子里乘涼,天很黑,四周十分安靜,只有一只蠟燭在閃著亮,林子同客人一起談古論今,大家都對人生感嘆不已。

  這時,一只蛾蟲撲打著粉紅的翅膀,繞著燭光飛來飛去,還發(fā)出細(xì)小的嘶嘶聲,林子用扇子驅(qū)趕飛蛾,它便飛走了?墒莿傔^一會兒,它又飛過來了,林子又用扇子趕走蛾蟲,它飛走不一會又飛回來,而且一個勁地朝蠟燭火不顧一切地?fù)溥^去,這樣趕走又飛來,趕走又飛來,反復(fù)七八次了。終于,蛾蟲的翅膀被燭火燎焦了,它再也飛不動了,落在地上,焦頭爛額,還在不甘心地掙扎著那已經(jīng)烤得殘破的翅膀,直到?jīng)]有了一絲氣息為止。

  看了飛蛾的這般情景,林子感慨地對客人說:“你看這飛蛾撲火該多愚蠢啊!火本來是燒身的,可是它偏偏要不顧死活地去撲火,落得這般下場!”

  客人也有同感地嘆道:“誰說不是呢?可是,人比飛蛾更甚啊!”

  林子說:“是的,世上的聲色利欲,引得人們拼命去爭奪追逐,何止像這飛蛾撲火?那些循此道路而不懷疑、毀滅了身軀而不后悔的人,豈不是也像這蛾蟲一樣可悲可憐又落人譏笑嗎?”

  人們追名逐利,正如飛蛾投火一般。飛蛾投火被人們笑其愚蠢;而那些追名逐利以至于身敗名裂的人,不是更加可笑嗎?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xué)習(xí)駕車技巧,剛剛?cè)腴T不久,他就要與王子期比賽,看誰的馬車跑得快?墒,他一連換了三次馬,比賽三場,每次都遠(yuǎn)遠(yuǎn)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趙襄王這下可不高興了,他于是叫來王子期,責(zé)問道:“你既然教我駕車,為什么不將真本領(lǐng)完全教給我呢?你難道還想留一手嗎?”

  王子期回答說:“駕車的方法、技巧,我已經(jīng)全部教給大王了。只是您在運用的時候有些舍本逐末,忘卻了要領(lǐng)。一般說來,駕車時最重要的是使馬在車轅里松緊適度,自在舒適;而駕車人的注意力則要集中在馬的身上,沉住氣,駕好車,讓人與馬的動作配合協(xié)調(diào),這樣才可以使車跑得快,跑得遠(yuǎn)?墒莿偛拍谂c我賽車的時候,只要是稍有落后,你的心里就著急,使勁鞭打奔馬,拼命要超過我;而一旦跑到了我的前面,又時;仡^觀望,生怕我再趕上您。總之,您是不顧馬的死活,總是要跑到我的前面才放心。其實,在遠(yuǎn)距離的比賽中,有時在前,有時落后,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論領(lǐng)先還是落后,始終心情十分緊張,您的注意力幾乎全都集中在比賽的勝負(fù)上了,又怎么可能去調(diào)好馬、駕好車呢?這就是您三次比賽、三次落后的根本原因啊!

  趙襄王賽車時心不在馬,終致失敗的教訓(xùn)說明: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專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領(lǐng),不計功利,努力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如果過于患得患失,為名利所累,往往會事與愿違,把事情的結(jié)果弄糟。

  有一個眼睛失明的少年擅長彈琴擊鼓,鄰里有一個書生過來問他:“你有多大年紀(jì)了?”少年說:“15歲了!薄澳闶裁磿r候失明的?”“3歲的時候!薄澳敲茨闶饕呀(jīng)有12年了,整日里昏天黑地,不知道日月山川和人間社會的形態(tài),不知道容貌的美丑和風(fēng)景的秀麗,豈不是太可悲了嗎?”那失明的少年笑著說:“你只知道盲人是盲的,而不知道不盲的人也實際上大都是盲的。我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四肢和身體卻是自由自在的。聽聲音我便知道是誰,聽言談便知道或是或非。我還能估計道路的狀況來調(diào)節(jié)步速的快慢,很少有跌倒的危險。我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擅長的工作中去,精益求精,而不浪費精力去應(yīng)付那些無聊的事情。這樣久而久之也就習(xí)慣了,我不再為眼睛看不見東西而感到痛苦?墒钱(dāng)今某些人雖然有眼睛,但他們利令智昏,看見丑惡的東西十分熱衷,對賢明與愚笨不會分辨,邪與正不能解釋,治與亂也不知原因,詩書放在眼前卻成天胡思亂想,始終不能領(lǐng)會其要旨。還有的人倒行逆施,胡作非為,跌倒之后還不清醒,最后掉進了羅網(wǎng)。這些人難道沒有眼睛嗎?那些睜著眼而昏天黑地亂竄的人難道不也是盲人么?他們實際上比我這個生理上的盲人更可悲可嘆呀!”書生無言以對。

  這個故事揭示了這樣一種生活哲理:生理上的盲固然可嘆,而心理上的“盲”更為可悲。眼睛失明是一大缺陷,但如果揚長避短,全神貫注于所擅長的事業(yè)中去,也能做出很大的成績來,領(lǐng)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而如果昏昏然過日子,甚至胡作非為、倒行逆施,即使雙目明亮、四肢發(fā)達(dá),也是一種不明事理不通人性的“睜眼瞎”和“人形獸”。

成語寓言故事13

  奇恥大辱

  牧羊人:“過來,該給你剪毛了!

  綿羊:“剪掉了毛,我就是赤身裸體,還有什么面目活在世上?”

  牧羊人:“你要是不長毛,就該挨宰了。裸上幾個月,換來生存權(quán),還是值得的。過來吧!”

  綿羊:“真是奇恥大辱啊!為了茍活于世上,竟然要被人類扒光衣裳!

  牧羊人:“大驚小怪!我們?nèi)祟悶榱嘶钪袝r候甘愿把自己的骨頭獻(xiàn)出來呢!”

成語寓言故事14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他總是嫌田里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么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里卻很高興;氐郊依镞夸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里去看,發(fā)現(xiàn)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經(jīng)枯死了

  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shù)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后來收入《詩經(jīng)》。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后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熊渠子是楚國人,從小決心要練就過硬的射箭本領(lǐng)。15歲那年,熊渠子辭別父母外出,拜名師學(xué)射。開始時,老師既不給他弓,又不給他箭,而是讓他舉石鎖,熊渠子盡管不理解老師的用意,但是他想,既然老師讓他這么做,那總是有道理的。于是他十分認(rèn)真地用兩只手輪換著將50斤重的大石鎖一次又一次舉起來。起初手還發(fā)抖,一年后,便舉重若輕,50斤重的石鎖在熊渠子手里已不算什么,老師便給他換成100斤的石鎖繼續(xù)苦練臂力。5年后,當(dāng)熊渠子能舉起300斤重的大石鎖時,老師交給他一把大硬弓,還是沒給他箭,老師讓他每天對著目標(biāo)瞄準(zhǔn),拉開弦和放開弦時雙手不能有絲毫的顫動。熊渠子按照老師的教導(dǎo)又練了3年空弦,老師終于拿出箭來。這時候的熊渠子除了有強大的臂力外,還練就了一副敏銳精細(xì)的眼力,他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抬弓搭箭,對準(zhǔn)目標(biāo),百發(fā)百中,不論是空中的飛禽還是地上的走獸,就連敏捷的野兔子,只要被熊渠子的弓箭瞄準(zhǔn),便都是箭飛靶落,飛禽走獸都不在話下。更為精彩的是,熊渠子百步開外舉箭穿楊的本領(lǐng),使他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神射手。

  25歲那年,熊渠子告別師父回家鄉(xiāng),一路上曉行夜宿。這一天走在路上,行至一片荒郊時已是夜問。突然,他看見前面正有一只老虎伏在路邊,熊渠子冷不防嚇出一身汗,他立刻下意識地抽出箭來,拉開硬弓,奮力朝老虎射去,不偏不斜正好射中。熊渠子趕緊爬下等待老虎作垂死掙扎。好一會過去了,老虎一點聲響也沒有,熊渠子想,老虎怎么就這么無聲無息地死了呢?待他走近一看,哎呀,哪里是什么老虎,原來射中的竟是躺在路邊的巨石,而且射出的箭有大半截已深深扎進石頭中了。

  熊渠子不禁心中奇怪:我怎么會有如此大的力氣,竟將箭幾乎全射進了巨石之中?于是他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使足力氣,朝巨石再射出一箭,只聽咣噹一聲,箭未中石。熊渠子不服氣,連發(fā)幾箭,盡管使出全身力量,眼前除了箭與巨石相擊火星飛迸,卻再也一箭未中,箭都不知彈飛到哪里去了。

  所以說,只有在真正全神貫注、意念專一時,才能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是“誠心”所產(chǎn)生的力量。

成語寓言故事15

  風(fēng)聲鶴唳

  風(fēng)聲鶴唳”這則成語的唳是鳥叫。把風(fēng)的響聲、鶴的叫聲,都當(dāng)做敵人的呼喊聲,疑心是追兵來了。形容驚慌失措,神經(jīng)極度緊張。

  這個成語來源于《晉書。謝玄傳》,堅眾奔潰,余眾棄甲宵遁,聞風(fēng)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lǐng)8萬精兵迎戰(zhàn)。

  苻堅認(rèn)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zhàn)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jié)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后續(xù)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fā)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扎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zhàn),而不是速戰(zhàn)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后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zhàn),不是更好嗎?”秦軍內(nèi)部討論時,眾將領(lǐng)都認(rèn)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后續(xù)大軍抵達(dá),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lǐng)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后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于是,秦軍決定后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tǒng)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后潰逃。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shù)。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fēng)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于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zhàn)”的重大勝利。

  唇亡齒寒

  晉獻(xiàn)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國,首先必須經(jīng)過虞國,但是他擔(dān)心虞國不肯答應(yīng)借路。這時,晉國大臣荀息對獻(xiàn)公說:“您如果肯將垂棘(地名)所產(chǎn)的名貴玉石與屈產(chǎn)(地名,均屬晉國領(lǐng)土)所出的良馬奉送給虞國的國君,然后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會答應(yīng)的!

  晉獻(xiàn)公有些猶豫地說:“垂棘玉石是我祖?zhèn)鞯膶氊,屈產(chǎn)寶馬是我心愛的坐騎啊。如果虞國國君收下了我的這兩件珍貴禮物,卻仍然不肯借路給我,那怎么辦?”

  荀息于是對獻(xiàn)公分析道:“虞國的國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隨便收下我們的禮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寶馬,就一定會借路給我們。至于這兩件寶貝,您有些舍不得,這也不要緊,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里罷了,遲早還是要歸還給您的。打個比方,我們將垂棘玉石放在虞國,就好比從內(nèi)室移到了外室;而將屈產(chǎn)寶馬放到虞國,也就好比是從內(nèi)馬圈牽到了外馬圈一樣。到時候,您如果要把這兩件寶貝取回來,那還不容易嗎?”

  一番話說得晉獻(xiàn)公如釋重負(fù),于是決定按荀息的計謀行事。

  虞國的國君見到這兩件稀世寶物后,有些動心,打算給晉國借路。這時,虞國大夫?qū)m之奇出面勸阻說:“國君可不能這樣做呀!虢國是我們的鄰邦,他們與我國恰似一種唇齒相依的親密關(guān)系,如果嘴唇?jīng)]有了,牙齒是會挨凍的呀!長期以來,我們兩國在危難之際互相救助,這并不是什么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戰(zhàn)略上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給晉國借路,讓其攻打虢國。如果晉國在今天消滅了虢國,我們虞國在明天就會被晉國吃掉,這該是多么危險的事啊!

  可是,虞國國君一心貪戀晉國的寶玉和良馬,聽不進宮之奇的勸阻,給晉國軍隊讓出了一條攻打虢國的必經(jīng)之路。

  晉國憑借自己的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很快就消滅了弱小的虢國。在班師回朝之際,又順便剿滅了毫無準(zhǔn)備的虞國。為此,荀息專門去虞國找回寶玉和良馬,當(dāng)面歸還給晉獻(xiàn)公。

  晉獻(xiàn)公望著失而復(fù)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

  虞國國君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結(jié)果招致亡國的巨大災(zāi)難,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xùn),是值得后人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