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寺導游詞
導語:阿育王寺位于寧波市鄞州區(qū)五鄉(xiāng)鎮(zhèn)寶幢太白山麓華頂峰下,始建于西晉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阿育王寺導游詞,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鑒!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nèi)⒂^游覽阿育王寺,阿育王寺坐落在太白山華頂峰下,距寧波市中心20公里,阿育王寺在我國佛教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尤其因其有一座舉世矚目的舍利寶塔而聞名,F(xiàn)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也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這個寺廟為何取名阿育王寺,阿育王是誰?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國王,為爭奪王位,他發(fā)動了戰(zhàn)爭,戰(zhàn)爭使無數(shù)百姓遭了殃。為了贖罪,他把如來佛的舍利子收藏起來,在一晝夜間命人造了84000座舍利塔以表贖罪。相傳其中一座舍利塔就在阿育王寺,里面放有一顆如來佛的頭顱舍利子。
阿育王寺建筑規(guī)模宏大,全寺占地面積12.41萬平方米,現(xiàn)存建筑面積22867平方米,有殿、堂、樓、閣、軒600余間,依山坡構(gòu)筑。
這大雄寶殿系清康熙十八年重建,高15.8米,面積870平方米,殿上是乾隆書“覺行俱圓”匾。舍利殿始建于1678年,民國5年重修舍利殿,按北京故宮模式建造,重檐,黃色琉璃瓦蓋頂,金碧輝煌,高度15。3米,殿中我們可以看到石雕舍利塔一座,內(nèi)置七寶嵌鑲塔亭,亭內(nèi)為舍利寶塔。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則別行珍藏,其塔身青色,高1.4尺,寬0。7尺,五層四角,四面窗孔,每層雕菩薩神像,內(nèi)頂懸寶磬,舍利珠掛在其中。殿外后壁有唐代畫石雕四天王像。殿懸宋高宗“佛頂光明之塔”匾,殿前上匾宋孝宗書“妙勝之殿”,下匾為釋竹禪書“舍利殿”。
藏經(jīng)樓庋藏正版《龍藏》724函7274卷,南宋刊本《磧砂版大藏經(jīng)》和日本藏經(jīng)院編《日續(xù)藏》民國影印本,合稱“三藏”。
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塔叫上塔,上塔建于晉太康年間,北宋、南宋時皆重建功立業(yè)、重修。明正德間住持廣福募資重修,高7層,六圍檐宇,即今形狀。時有塔院、后殿。明王應(yīng)鵬《登育王上塔》詩曰“病眼年來慵未開,強恃筋力上訓臺;野花正在林間發(fā),海鶴初從何處回。天際兩峰飛白日,云中萬壑起晴雷;無端一霎冥冥雨,疑是雙龍聽法來!焙笏斣饫讱,塔身岌岌可危,塔院因年久失修塌圮。1991年修復,重建塔身山門、塔后佛殿。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下塔。下塔也稱西塔,建于唐開無間。危素和尚《重建下塔記》謂:“大千照禪師撤舊塔而之,始工于無至正二四年,越四年成,高十又三丈五尺,廣二丈三尺,中為級道,下設(shè)世尊像”1979年國務(wù)院撥款重修,定為無塔,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有塔院,明代重修時,建有殊勝殿、白云竹院、補青閣竺,有董其昌書“最殊勝殿”額,豐坊書“白云竹院”額,今均無存。殊勝殿、補青閣原址,已擴建西塔樓,白云竹院整修后為阿育王寺佛教居士林。
東塔面對玉幾山,規(guī)模宏偉,可稱得上是浙東諸塔之冠。據(jù)考證,明代日本畫僧雪舟在所給《阿育王山圖》中,曾繪有此塔。1992年由阿育王寺方丈通一禪師為首募集資金350萬元,花工2萬于1995年建成。塔八面七層,高53米。底層直徑超過10米。
登塔遠眺,殿宇雙塔盡入眼中。塔柱有聯(lián)“滿目青山,一笑凌云登高塔;舉頭明月,幾人把酒舉飛仙!
各位團友,阿育王寺的參觀游覽到此為止,謝謝各位合作。
【阿育王寺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祗園寺導游詞安徽導游詞03-25
懸空寺導游詞介紹03-14
交城玄中寺導游詞山西導游詞03-25
陜西大慈恩寺的導游詞03-01
懸空寺最新導游詞3篇04-18
重慶華巖寺導游詞4篇04-17
天津獨樂寺導游詞11篇03-24
游湖北歸元寺的英文導游詞03-24
《開圣寺》 溫庭筠08-26
溫庭筠 《開圣寺》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