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案示范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案示范
第三單元 建設民主富強國家
教學內容:
祖國走向富強
教材分析:
本課共分為“輝煌的成就”和“邁向小康社會”兩部分!拜x煌的成就” 主要了解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各行各業(yè)所取得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邁向小康社會” 主要圍繞“小康社會”的討論,進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祖國發(fā)展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目標:
1、了解新中國的輝煌成就,激發(fā)深厚的愛國情感和自豪感。
2、明確祖國在發(fā)展過程中還需要更多的人才,樹立建設祖國的宏偉志向。
活動準備:
教師和學生通過各種手段搜集資料。教師制作與活動有關的課件和圖片數張。
學情分析:本課共分為“輝煌的成就”和“邁向小康社會”兩部分。學生比較陌生,在教學這一部分是,老師可以補充一些生動的歷史資料和小故事,幫助學生生動、形象的理解。并通過圖片或音像資料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一:農業(yè)發(fā)展小探究。
活動內容:了解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變化
活動目的:通過學生的調查、討論、采訪等研究型的學習方法,了解我國農業(yè)的巨大變化。
活動準備:學生課下調查資料
活動過程:1、確立研究主題。結合前面的學習,針對學生想探究的問題,如糧食,蔬菜為何越來越豐富,從喝不到牛奶到天天喝牛奶的原因,買菜場所的變化,組織學生進行專題研究性學習。
2、確定研究主題后,分組以調查、采訪、查找資料、閱讀教材等多種方式展開研究性學習,探尋結論,交流、討論。
(1)觀察第64頁統計圖,談談自己獲得的信息。讓學生知道,現在由于城鎮(zhèn)開發(fā),耕地總面積雖然減少,但2006年糧食總產量卻大約是1949年你糧食總產量的五倍,從而進一步體會我國農業(yè)生產水平的提高。
。2)學生分小組對糧食產品、蔬菜、水果、肉、禽、水產品等供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在本課前一周布置)
、賲⒂^農貿市場、超市等,看看有那些糧食產品。
、趨⒂^農貿市場、超市等,看看有那些蔬菜、水果。調查蔬菜原產月份和現在能買到的月份。完成下表。
③小組合作完成調查表
蔬菜品名 西紅柿 蕓豆南瓜蘋果桃子……
原產月份
現在能買到的月份
、軈⒂^農貿市場、超市等,看看有那些肉、蛋、禽、水產品。
3、分組匯報調查情況。
。1)糧食(水稻類、小麥類、玉米類、豆類、薯類、高粱類、小米類等)。
教師介紹袁隆平對提高水稻產量做出的巨大貢獻。
。2)蔬菜和水果(黃瓜、西紅柿、蕓豆、蘋果、桃子等)。
。3)學生介紹肉、蛋、禽、水產品,出示魚類生產基地、禽類生產基地、、奶牛養(yǎng)殖基地等圖片。
讓學生談談本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基地。
4、教師小結。根據學生的理解和總結的實際情況,適當導入改革開放的有關事情,了解他為中國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5、作業(yè)。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比童年
活動二、中國工業(yè)發(fā)展小探究
活動內容:探究中國工業(yè)的發(fā)展
活動目的:通過熟悉的工業(yè)用品的發(fā)展,引導學生感受新中國成立來我國的日益富強。
活動準備:師生一起搜集相關工業(yè)發(fā)展的資料。
活動過程:1.教師出示實物:火柴、釘子并問:請大家看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解放前叫什么嗎?(洋火、洋釘)
2.問:解放前不僅火柴叫洋火,釘子叫洋釘,那時點燈用的煤油叫洋油,建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為什么在這些東西名字前頭都加個“洋”字呢?學生課前查找資料。
3.師:解放前的中國,連火柴、鐵釘都要從外國進口,那時人民的生活是怎樣的呢?為此我請同學們自己回家采訪家里的老人,請大家說一說你家里的老人小時候的生活是怎樣的。
5、“洋”字頭是怎樣甩掉的。閱讀教材并討論交流,通過熟悉的工業(yè)用品的發(fā)展,引導學生感受新中國成立來我國的日益富強。
找找家中的中國造。開展調查—舉辦中國造產品展示會。
6、總結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案示范】相關文章:
小學寫作課教案03-25
小學思想品德教案《我愛我的家鄉(xiāng)》(精選11篇)10-13
品德與社會《我為家庭添歡樂》教學設計范文10-09
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課教案02-11
技術報告格式示范02-10
大班社會活動到小學去教案(通用17篇)06-08
打擊樂說課教案02-27
趣味語文活動課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