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課程教學工作計劃
民族課程教學工作計劃
課程名稱:民族課程——漢族
總課時:16課時
課程類型:校本課程
教材來源:網(wǎng)絡資源、課外書籍
適用年級:小學三年級
背景分析: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精氣和神魄的體現(xiàn)。保護民族文化已經(jīng)同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一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精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我校特開設了民族課程研究。經(jīng)過師生討論、商議,三一班選擇了漢族作為我們研究的對象。
課程目標:1、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淺層次了解漢族的由來、傳統(tǒng)節(jié)日、飲食、建筑、服裝習慣等。2、學生通過制作民族文化墻、民族村牌等活動,進一步了解漢族的民族狀況。3、學生通過制作具有漢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為其他班級的學生介紹漢族、展示漢族的民族歌舞等活動,深入了解漢族的特色。課程內(nèi)容:(共16課時)一、1——4課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展示漢族的民族狀況。
主要內(nèi)容:
1、漢族始于黃帝時代,歷經(jīng)夏、商、周三代,春秋戰(zhàn)國、秦漢時期逐漸形成。至今已有約5000年(一說4700年)的文明史。漢族的族源以華夏民族為主,漢族之名自漢朝開始。
2、服裝
漢族自古擁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即漢服。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
3、飲食:漢族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類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tǒng)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的吃法則有饅頭、面條、花卷、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不同地區(qū)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4、建筑:漢式建筑是指;除民居外,有宮殿、壇廟、官署、佛寺、道觀、橋梁、牌樓。園林等。漢族建筑布局的特點一般是平而向縱深發(fā)展,分上房下房、正房側房、內(nèi)院外院,樓最高不過二層,往往形成左右嚴格對稱,庭院與建筑物融為一體,封閉獨立的住宅建筑群漢族建筑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筑。漢族居房建筑的民族形式為斗拱挑檐的木結構,俗稱“大屋頂”。這種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筑,最早萌芽于半坡遺址草泥木柱網(wǎng)結構和河姆渡遺址干欄式榫卯結構的房屋。
5、文化:漢族在古代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五千多年,文化典籍極其豐富。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統(tǒng)治漢族思想與文化兩千余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少數(shù)民族,甚至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在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jīng)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自司馬遷撰《史記》,歷代都有紀傳體史書,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為代表;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與數(shù)學的成就,一向為世人所矚目,如張衡、祖沖之等已被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在文學方面,詩歌、散文的創(chuàng)作,占有顯著地位,涌現(xiàn)了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散文有著名的秦漢古文,至唐中晚葉,由韓愈(768~824)、柳宗元(773~819)等倡導恢復秦漢古文運動,到歐陽修(1007~1072)、蘇洵(1009~1066)、曾鞏(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蘇軾、蘇轍(1039~1112)時,古文運動大獲全勝,號為“唐宋八大家”。小說創(chuàng)作,到明清時獲得很大發(fā)展,長篇巨著如:《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紅樓夢》;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面,也涌現(xiàn)出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漢族人民善于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風格形式。
【民族課程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各民族的居住教學反思03-19
歷史課程教學工作計劃03-20
初中教學課程的工作計劃(通用11篇)07-04
物理課程教學工作計劃03-20
音樂課程的教學反思03-20
《散落的鈔票》教學課程設計03-26
新的課程改革之教學反思03-20
《棗核》的課程教學反思(精選9篇)07-03
音樂《民族樂器中的吹管樂器》教學設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