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問》導學案
《不懂就問》導學案
孫中山
1866—1925):中國近代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名文,字逸仙,廣東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提出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
私塾:我國舊時一種私人舉辦的初級學校。規(guī)模一般很小,多用《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jīng)”等為課本,對學生進行個別教學,無一定的學習年限。
學習目標:
1.認識17個字,會寫9個字。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用學過的方法理解“私塾、糊里糊涂、搖頭晃腦、鴉雀無聲”等詞語的意思。
3.在熟練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習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
課前預習:
認真初讀課文,把讀不準的字在書上標出拼音,并記下來。把要求會寫的字
讀一讀,寫一寫,完成下列練習。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孫中山()私塾()教室()意思()段落().......
講解()習慣()頓時()糊涂()戒尺()......
良好()照例()嚇呆了()道理()....
搖頭晃腦()鴉雀無聲()..
2.比一比,再組詞。
私()良()音()糊()呆()嚇()理()
秋()浪()意()湖()保()下()埋()
3.火眼金睛巧連線。
孫guàn
晃hū
慣dài
糊sūn
huàng
1、大聲讀課文,把課文正確流利的朗讀一遍。
平行訓練
我是智慧星;卮饐栴},我最棒!
什么叫“私塾”?與我們的課堂有什么不同?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1、孫中山是怎樣對待學習的?對先生提問為什么要壯著膽子?他使用禮貌用語了嗎?
2、觀圖,同學們的表現(xiàn)與先生的態(tài)度怎樣?先生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學習流程二:自學指導
1、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孫中山勤學好問?
2、孫中山是怎樣對待學習的?對先生提問為什么要壯著膽子?他使用禮貌用語了嗎?
讀了這篇課文之后,課文中的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平行訓練
我最棒!我能讀的很流利。
【拓展延伸】
作業(yè)1.學習了《不懂就要問》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當堂檢測】
1、說說你在平日的學習中是怎樣勤奮好學的。你能把它寫下來嗎?
導學案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山東杜郎口中學、南京東廬中學以及泰興洋思中學的崛起,其“起家”的法寶一“導學案”之類的“課堂學習材料”的樣式(導學稿、學案、講學稿、預習稿、前置性學習、學習單等等不一而足)開始規(guī);餍。
那么,“導學案”為什么會迅速走紅呢?我們通常會聽到這樣的冠冕堂皇地公開話語:為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走自主學習之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事實上,許多學校移植“導學案”,主要是看中其對于學習成績迅速提高的神奇效果,我們只要從許多學校為學生設計的海量的“導學案”,讓學生整天埋頭于學案中的“習題”,就可以窺見一斑。實事求是講,許多學校實施后,學生考試成績的確似乎有了提高。那么,我們如何正確認識這一現(xiàn)象呢?如何正確看待“導學案”?
一、對于“導學案”的基本認識
溫家宗總理曾經(jīng)在幾年前教師前接見全國優(yōu)秀教師的會議上提出:(教育的)第一件事是貫徹啟發(fā)式教育方針。啟發(fā)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思維。
我們認為,溫總理的重要講話切中了教育的要害。獨立思考意味著自主學習,解決“怎樣學”的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意味著學什么、獲得什么樣的素質才算是好的教育的問題。
因此,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導學案”的努力,實質上是一些中小學在建構自主課堂方面進行的探索,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試圖有效處理“學”與“教”的關系,凸顯出“學”。這些探索的共同特點就正面意義來講:在教育理念上,從“教師本位”逐漸轉向“學生本位”,放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自主實踐還給學牛,重視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堅持預習,獨立完成作業(yè)?梢姡头e極意義而言,這樣的改革既極其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也符合黨和一對教育的要求,還與新課程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十分一致,應當成為今后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導學案”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但是,我們在大量的課堂觀察以及學?疾熘行o遺憾地發(fā)現(xiàn),當前許多學校的“導學案”之類的研制及其使用,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有:
首先,全面發(fā)展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運用“導學案”之類模式的學校的課堂教學,基本是以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為主,尤其是把學生限制在“書本”的知識的學習上,新課改大力倡導的“一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嚴重缺失,學生的發(fā)展令人堪優(yōu)。
其次,如果使用“導學案”的學校如果能使學生的學習涵蓋方方面面領域,不僅有學科知識,而且有生活生存能力、人生規(guī)劃、精神與道德發(fā)展、交往能力等,那么,我們基本上是會贊同這一模式的。然而,現(xiàn)實的狀況是,學生的學習已窄化為“學科知識”,甚至是與“中考”、“高考”有關的主要學科(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等)的“書本知識”。很顯然,這種模式是值得人們反思的。美圍著名社會學家杜波依斯在表述了他的教育信念時曾說過:“所有真正教育的目的不是使人成為木匠,而是使木匠成為人”。
“成為人”不可避免地涉及品格的發(fā)展(包括自我約束、精神境界和同情心)和理性的培育。教育便是“改變一個人的心智和品格”,而受過完備教育的人則成為一個具有“理性、道德和精神力量”的人(赫欽斯)。所以,課程的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心智(mind)、心靈(heart)和精神,而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的學習!皩W案”的模式有把人訓練成“木匠”的危險。
其次,“導學案”本身的研制還有很多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由于基于“學生考試成績”的考量,許多學校的“導學案”成了練習卷”(習題集、測試卷等),學生的學習幾乎就是課前“做習題”,課中交流“做題結果”,課后“再做習題”進行鞏固,以及預習下一個“學案”上的習題。這樣的學習已繹演變?yōu)椤傲曨}循環(huán)”,已經(jīng)淪落為“習題操練”,與新課改及素質教育漸行漸遠。更為可怕的是,計多學校的“導學案”內容與與教科書、同步練習冊上的內容雷同,學生不僅要做導學案上的內容,而且還要做同步練習冊以及其他教輔書上的內容,當然,定期的練習卷(三天、五天一張不等)、單元測試也是不可少的,學生的學習基本上就是“操練”,負擔更加重了。
再次,課堂教學的呈現(xiàn)模式也有很多問題。使用導學案的學校課堂模式基本上是以學生匯報個人學習結果為主,很少呈現(xiàn)學生學習的過程(思考的過程)。課堂上,許多學生將“教學用書”之類的教輔書籍上的答案搬到導學案上,在課堂上一一回答,“思維力”嚴重受損,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弱化了。而且,課堂上大多數(shù)學生的思考被少數(shù)學生所代替,課堂上發(fā)言的學生基本上是比較固定的幾個。多數(shù)學校還嘗試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來實施導學案,結果小組的作用并沒有真正地發(fā)揮山來,小組雖然是在合作學習,但是小組成員中,一些學生對學習的體驗不足。
三、改造與完善“導學案”的幾個問題
前文已述,“導學案”的嘗試是學與教關系的一次變革,我們不能因為導學案在現(xiàn)實中出了種種問題就由此否定這種嘗試。那么,我們如何改造、完善導學案呢?我們認為,對以下幾個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是改造和完善的前提。
l、導學案的價值(作用、功能)如何定位
既然“導學案”不能變成“試卷”或“練習冊”,那么,應該成為什么?我們認為,“導學案”應起到“導學”作用,因此它應該是個“橋梁”,連接“三維目標”的學系,連接課內外學習內容,連接學生的知識學習與生活實踐,教師應力求通過“導學案”讓學生學會將相關內容有機聯(lián)系,形成整體,融會貫通。
2、導學案與教材、練習冊等其余學習資源的關系
導學案應能有機地把教材、練習冊等學習資源“串”起來,它們之間應該是一個整體,而不能照搬照抄相關資源。其基本關系應當是:導學案應以教材為主,為根,融合練習冊等其余學習資源。
3、導學案的結構是什么?導學案究竟包括哪些部分和要素?應當重點關注什么?導學案上究竟放哪些內容,要因科而異,因學習內容而定。不同學科以及同學科的不同內容應當有不同的結構,不同的要素。但是,導學案應該有一些共性原則或理念:從訓練為主改為導學為主,將學習結果的展示為主變?yōu)樗伎歼^程的呈現(xiàn)為主。據(jù)此,其共性要素可以有:重要知識點和訓練點,過程方法的展示,反思質疑,個別化指導。因此,導學案的寫法不能
寫成“教案”形式,應以“學案”為主,但力求簡潔而不能繁復。導學案力求簡潔之意是:教材、練習冊等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相關“資源”,就不要在導學案上重復出現(xiàn),導學案的重點應放在難點以及思維過程的展示上。當然,必要的練習可以有,但不能是其余材料的簡單照搬。
4、導學案如何使用?是否每個學科都要有?
在現(xiàn)實的考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校的導學案基本上只用兩次,即課前預習以及課中交流,導學案本身的功效未能充分發(fā)揮。我們認為,導學案應多次使用:學生預習用、教師了解學情用、課堂用、課后同學之間交流用、學生自己復習回顧時用,總之,應充分放大導學案的功效,以免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
那么,是否每個學科都要使用導學案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認為,導學案可以在一些工具類學科(如語、數(shù)、外)以及內容性學科(如物理、化學等)的教學中使用,其余學科可以不用。如果要用,也要力求簡單點,搞一個“學習導航”即可。
5、如何評價導學案的效果
現(xiàn)實中使用導學案的學校主要是通過“堂堂清”之類的“當堂檢測”或定期的測驗和考試成績來判斷導學案的使用效果。其實,這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學習、發(fā)展是一個累積的效應,學生素質、各項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從一、兩節(jié)課的“檢測結果”(尤其是測驗或考試成績)來衡量導學案的使用效果。
另外,即使“檢測”可以作為判斷學生發(fā)展的一個手段,但是也要特別警惕兩個問題:一是檢測卷所能檢測到的多半是“知識”類成果,不可能覆蓋發(fā)展的全部,而發(fā)展是多元的,需要多元化評價方式來進行。美過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恰恰說明了這一點,F(xiàn)今學校中的學科考試或測驗,與傳統(tǒng)的智力測驗一樣,是基于“語言智能”和“邏輯數(shù)學智能”,過分強調死記硬背的書本知識,缺乏對學生理解能力、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客觀評價,尤其難以真實準確地反映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生產(chǎn)及創(chuàng)造出各種精神產(chǎn)品和物質產(chǎn)品的能力。二是即使們能檢測出學生當下學習的狀況(往往以考試或測驗分數(shù)來標明),但這種被“標明出”的狀況,不一定是他現(xiàn)有的“發(fā)展”狀況,尤其更不一定是其未來的發(fā)展狀況。因此,導學案的
評價指標應當是一個多元化指標構成的體系,它至少包括學生學業(yè)成績、學生課堂表現(xiàn)、學習習貫、思維品質等。
【《不懂就問》導學案】相關文章:
《故鄉(xiāng)》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