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槐樹葉》教案
《一片槐樹葉》教案
《一片槐樹葉》教案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準確認讀課文下注的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義;
2.引導學生學習現(xiàn)代詩,了解其特點;
3.朗讀詩歌,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按照傾聽配樂詩、反復誦讀、分析探討藝術特色的程序進行,增加了兩個詩歌欣賞,以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興趣,提高其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
通過對詩歌的學習,體會詩人對故國家園的思念與熱愛,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重點:體會詩境之美以及作者強烈的感情。
學習難點:體會作者如何營造意境,如何以物寓情抒發(fā)感情。
教學突破:誦讀入境,欣賞詩意;聯(lián)想比較,鑒賞評價。
學習安排:
學習過程:
一、新課導入:
欣賞《七子之歌》,體味思鄉(xiāng)之情,感知詩歌的魅力。
二、學海拾貝:
1、揭示課題及作者。
2、作者簡介:
紀弦,1913年生,祖籍陜西,生于河北省清苑縣。原名路逾,曾用筆名路易士。1928年春開始發(fā)表詩作,1933年畢業(yè)于蘇州美術?茖W校,自編《易士詩集》。1934年創(chuàng)辦《火山》詩刊。1936年東渡日本,回國后與戴望舒等創(chuàng)辦《新詩》月刊。1948年赴臺,在臺北市成功中學任教二十五年后退休。1976年移居美國。1953年創(chuàng)辦并主編《現(xiàn)代詩》季刊,1956年組建現(xiàn)代派。
紀弦是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另兩位為覃子豪與鐘鼎文),在臺灣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紀弦不僅創(chuàng)作極豐,而且在理論上亦極有建樹。他是現(xiàn)代派詩歌的倡導者,他主張寫“主知”的詩,強調(diào)“橫的移植”。詩風明快,善嘲諷,樂戲謔。他的詩極有韻味,且注重創(chuàng)新,令后學者競相仿效,成為臺灣詩壇的一面旗幟。年近九十,健康良好,寫作不輟,被譽為“詩壇上的常青樹”。著有詩集、詩論與散文二十余部。
3、背景介紹:
《一片槐樹葉》寫于1954年,當時詩人已經(jīng)遠離大陸故土六年了,思鄉(xiāng)之情與日俱增。也許是一次偶然翻檢舊書,夾在書中的一片槐樹葉赫然映入眼簾,由此觸動了詩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詩人感情顫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瀾,于是他借這一片槐樹葉盡情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4、自讀自學:
①朗讀課文,掌握生字生詞:
huái chán yì mǎng
槐樹 蟬 翼 荒莽
②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并找出本詩描寫的對象是什么?
明確:描寫對象是“一片槐樹葉”
、垠w會本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本詩抒發(fā)了詩人思鄉(xiāng)盼歸的情感。
三、詩歌賞析:
1、聽錄音,整體感知詩歌。
2、為什么如此普通的一片槐樹葉,在詩人心目中卻能引起如此大的反應呢?
因為它來自祖國,寄托了詩人對祖國的思念之情,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愛。
3、自學提綱:
分小組朗讀全詩,討論下列問題:
、俚谝还(jié)寫什么內(nèi)容?作者為什么要在“一片槐樹葉”前加上非常繁復的修飾性詞語?
②第二節(jié)寫什么內(nèi)容?槐樹葉的作用是什么?
③第三節(jié)寫什么內(nèi)容?這一節(jié)運用了詩歌的什么手法?詩怎么寫的?
4、集中賞析:(結合朗讀、默讀等形式)
、僦v析詩的第一節(jié)(可先范讀)
提問:本節(jié)寫什么內(nèi)容? 明確:寫一片“槐樹葉”
然而這片槐樹葉卻使用了極其繁復的修飾語:“全世界”指出范圍;“最珍奇、最寶貴”指出程度;“最使人傷心、最讓人落淚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指出它的形狀、顏色。這樣的一片槐樹葉使詩人睹物生情,傷感之情溢于言表。
②講析詩的第二節(jié)
提問:本節(jié)寫什么內(nèi)容? 明確:寫槐樹葉的來歷
追問:槐樹葉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是作為詩集的書簽用的。在這里“一冊古老的詩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許指的是古老的中國文化,雖忘卻了它的具體的來歷,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樹葉,詩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為它使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開啟了詩人的濃濃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之門。
、壑v析詩的第三節(jié)
提問:本節(jié)寫什么內(nèi)容? 明確:對將來的企盼,表達了游子思歸的情感。
思考:這一節(jié)運用了詩歌的什么手法?詩怎么寫的?
明確:運用了聯(lián)想的手法。由槐樹葉聯(lián)想到故土的泥土,進而聯(lián)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jié)。
、芙處熆偨Y
A、本詩以“一片槐樹葉”為意象,寄托了詩人思鄉(xiāng)盼歸的情感,開頭以槐樹葉起情,結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收尾,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和上一篇詩歌一樣,都使用了詠物抒懷的藝術手法。
B、文章結構圖:
詩分三節(jié),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時間線索,“現(xiàn)在——過去——將來”;另一條是感情線索,“傷感——回憶——企盼”。兩條線同步并行構成三塊:傷感現(xiàn)在,回憶過去,企盼將來。
、荼痴b全詩。
四、拓展延伸:
從小學至今我們學過不少有關“游子思鄉(xiāng)”、“鄉(xiāng)愁”為主題的詩歌,請同學們共同來回憶。
略舉幾例:
春 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鄉(xiāng) 愁(席慕容)
故鄉(xiāng)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xiāng)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
惆悵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五、課外采風:
運用我們所掌握的欣賞詩歌的方法,認真聽舒婷的詩歌《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的朗誦,說說詩中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感情?(聽朗讀、感悟)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sh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 祖國。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窩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yǎng)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明確: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旨在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一種深情:既有當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與歡欣的希望,又有女兒對祖國母親艾艾的不滿與獻身的真情。
六、課后交流:
詩人想要“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jié)”,展開你的想象,具體描述一下我們和詩人共享這一時刻的美好情景。
欣賞《一片槐樹葉》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 導入新課
以復習《長城謠》的情感——思鄉(xiāng)導入新課
二 簡介作者紀弦(略)
三 賞析詩歌
1 聽錄音,整體感知詩歌
2 講析詩的第一節(jié)(可先范讀)
提問:本節(jié)寫什么內(nèi)容?
明確:寫一片“槐樹葉”
然而這片槐樹葉卻使用了極其繁復的修飾語:“全世界”指出范圍;“最珍奇、最寶貴”指出程度;“最使人傷心、最讓人落淚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指出它的形狀、顏色。這樣的一片槐樹葉使詩人睹物生情,傷感之情溢于言表。
3 講析詩的第二節(jié)
提問:本節(jié)寫什么內(nèi)容?
明確:寫槐樹葉的來歷
追問:槐樹葉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是作為詩集的書簽用的。在這里“一冊古老的詩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許指的是古老的中國文化,雖忘卻了它的具體的來歷,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樹葉,詩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為它使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開啟了詩人的濃濃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之門。
4 講析詩的第三節(jié)
提問:本節(jié)寫什么內(nèi)容?
明確:對將來的企盼,表達了游子思歸的情感。
思考:這一節(jié)運用了詩歌的什么手法?詩怎么寫的?
明確:運用了聯(lián)想的手法。由槐樹葉聯(lián)想到故土的泥土,進而聯(lián)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jié)。
5 教師總結
本詩以“一片槐樹葉”為意象,寄托了詩人思鄉(xiāng)盼歸的情感,開頭以槐樹葉起情,結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收尾,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和上一篇詩歌一樣,都使用了詠物抒懷的藝術手法。
6 再聽范讀,要求當場成誦。
四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略
附舒婷詩歌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sh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窩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yǎng)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一片槐樹葉》教學反思
《一片槐樹葉》是一首小詩,是臺灣詩人紀弦的。在解讀這首小詩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知識的有限:作者,我并不了解,我是在看了教參以后才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及寫作風格的。課堂上,很想告訴同學關于表達臺灣游子對祖國大陸的思念之情的詩歌,可是我當時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來。我讀的書真的是少了。臺灣詩人的詩,想當堂背誦朗讀一首也不能完全想起來,只記得只言片語。
古人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對于語文課本上的文章,不讀或只讀一遍就學透,是不可能的。通過讀疏通文句,通過讀領悟主題,通過讀產(chǎn)生問題,通過讀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課上再有目的地聽取教師講解,則茅塞頓開。久而久之這樣做,閱讀能力就會大大提高。其次,大量閱讀好的課外書有益于寫作水平的提高。正如杜甫所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弊x書人便是寫書人,寫書人更是讀書人。作家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作出大量的文學精品,是與他們博覽群書分不開的。好的語文老師是更要博覽群書了。知識淵博的老師總是優(yōu)秀的教師,我今后努力的一個方向就是讀書。
多讀書,讀好書,做一名知識淵博的語文教師!
《一片槐樹葉》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詩歌的情感與主題。
2、詩歌語言與藝術手法的賞析。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詩歌的情感與主題。
2、詩歌的語言魅力。
難點:
詩歌的朗誦與欣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想:
課堂教學分三部分進行,以課文的朗讀為線索進行組織串聯(lián)。
第一部分:導入課文,激發(fā)情感,簡介作者與背景。(5—6分鐘)
第二部分:通過反復朗讀,品味詩歌的語言、情感,了解詩歌在結構上的特點。(約25—30分鐘)
第三部分:拓展欣賞有關“鄉(xiāng)愁”方面的資料。(5分鐘)
第四部分:情感滲透與作業(yè)鞏固。(5分鐘)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導人新課
同學們,當你離家三五天,或十天半個月的時候,你們會想家嗎?
用談話的方式切入課題,激發(fā)情感,拉盡師生距離。
二、整體感知詩歌。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兩遍,讀準字音和停頓。
2、請一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問題1、同學們,你能告訴大家讀完這首詩后你的第一感覺——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或在頭腦中出現(xiàn)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問題2、你的依據(jù)是什么?
3、出示課件,簡介作者與背景。
二、品味詩歌情感。
1、學生齊讀。
老師:同學們讀得真不錯,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聽錄音朗讀,感受一下詩的感情基調(diào)和詩的朗讀節(jié)奏。
2、播放朗讀錄音。
3、簡析詩歌,體會詩歌情感
師:從朗讀錄音來看,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應該是怎樣?
明確:深情舒緩,略帶著一點感傷。
師:詩歌是通過一個什么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
明確:一片槐樹葉
師:那這是怎么樣一片槐樹葉啊?作者是詩歌中是如何描述的?
明確:全世界最珍奇、最寶貴、最使人傷心、最讓人落淚的、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忘了是從哪里檢來的、夾在古老的詩集里、沾著些故國的泥土。
師;讀到這些描述,你想到了些什么?
要求學生討論后回答。
明確:詩人復雜的心情、樹葉背后的故事、葉片承載著對故國的深情。
師:那么,作者又是怎樣通過一片槐樹葉表達自己情感的呢?
要求學生討論后回答。
教師可適當啟發(fā)提示并明確(看到什么,然后想到什么):他是因睹物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從而借物抒情。
師:全詩當中,比較之下,你認為哪一句最表達作者的感情?
你最喜歡、最欣賞哪一節(jié)或哪一句?
師:為什么?
師:你能帶著自己的體會為我們朗讀嗎?(朗讀之后適當?shù)淖寣W生點評、再讀。)
以上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各抒已見,暢所欲言,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深學生對課文每一節(jié)的理解。教師適時引導。
然后教師通過講解自己最欣賞的地方加以補充,如:結尾的省略號。(也讓學生自己來為老師解答)
注意應該提醒學生注意課文中的疑點:如,詩人強調(diào)的是故國而不是故鄉(xiāng),表達的是故國之思;古老的詩集的象征意義。
教師小結,輪流對照朗讀,教師下堂巡視。
最后個別學生朗讀、全班齊讀。
三、品味詩歌結構。
通過朗讀,領悟感情,我們己經(jīng)感受到詩人獨具的藝術匠心,F(xiàn)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在結構上的特點。
師:首先從時間上看,作者是按照一個什么序來講這片槐樹葉的故事的?
明確:現(xiàn)在、過去、將來。
師小結:這首詩歌中不僅貫穿著一條詩人的感情線索,還有一條時間線索,可謂是雙線并舉。這是詩歌的第一個特點。
其次,從詩歌開頭和結尾來看,作者又是以什么開頭,又以什么來結尾的呢?
學生回答后明確:以槐樹葉開頭,以槐樹花香結尾,首尾呼應,余音裊裊。
最后,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全詩借槐樹葉來抒發(fā)詩人的故國之思,這種手法叫什么?
明確:借物抒情或托物抒懷。
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出示PPT板書。
教師總結:從同學們的總結來看,本詩以'一片槐樹葉'為意象,寄托了詩人思念故國,盼望祖國歸的情感,開頭以槐樹葉起情,結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收尾,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和上一篇詩歌一樣,都使用了詠物抒懷的藝術手法。
從剛才大家的對詩歌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欣賞一首詩,首先要聯(lián)系作者,結合背景,也就是要學會“讀人”。然后,要揣摩、品味語言,即咬文嚼字(詞語、句式、修辭),并且加以聯(lián)想想象,從而體味情感,也就是“讀情”。其實“詩”就是“人”在特定“情”的境況中,從“心”里流淌出來的精華。(板書)讓我們一起再來體味詩人紀弦從心底里流淌出來的精華,齊讀《一片槐樹葉》。(生齊讀)
四、拓展移情。
1、仿照《一片槐樹葉》也來學著寫一段100字左右的話。先選好一個意象,然后加以描繪渲染,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
(學生寫,教師巡視)
學生讀、老師評點
2、教師總結
3、聯(lián)系《鄉(xiāng)愁》
4、出示PPT(中國古詩中的名句、現(xiàn)代詩歌的名句、海外華人歸國的圖片等等)
五、結束全文,布置作業(yè)。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這種骨肉同胞分離的痛苦,“怎生一個愁字了得這里”,在這里,讓我們一起祈禱祖國統(tǒng)一,天下所有人團圓健康、幸福美滿。最后讓我們在課文的朗讀中結束新課的教學,并完成課后作業(yè)。
。úシ爬首x錄音,調(diào)高背景音樂)(出示視頻)
謝謝大家!下課。
板書設計:
現(xiàn)在 過去 將來 思念故鄉(xiāng)
一片槐樹葉
傷感 回憶 企盼 盼望統(tǒng)一
。ǘ梦铮 (思情) (寄情)
《一片槐樹葉》表格式教案2
備課教案
201 年—201 年學年度第一學期 201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師
陳吉峰
科目
語文
班級
課題
一片槐樹葉
課型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的作者和寫作背景。
2.把握詩歌基本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
3.能感受詩歌意象,領悟詩歌意境。
知識儲備
作者紀弦,1913年生,祖籍陜西,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原名路逾,1948年去臺灣,現(xiàn)居美國,紀弦是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
這首詩寫于1954年,當時詩人已遠離大陸故土去臺灣六年了,思鄉(xiāng)之情與日俱增。也許是一次偶然翻檢舊書,夾在書中的一片槐樹葉,赫然跳入眼簾,由此觸動了詩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詩人的心靈顫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瀾,一種強烈的游子懷鄉(xiāng)之情,充滿他的心間。
導學過程
一.導入示標
一片枯黃的樹葉,一朵含苞的小花、一棵稚嫩的小草、一幅舊畫、一首老歌,這些事物司空見慣,很平常很不起眼,但它們有時卻能觸動人心底最柔軟的那個角落,引起人們的種種聯(lián)想。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現(xiàn)代詩《一片槐樹葉》?纯丛娙思o弦是怎樣通過一片槐樹葉,寄托了他深厚的情感的。板書課題。展示導學目標。
二.導學解難
。ㄒ唬┛鞓纷詫W 1.請一位同學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2.聽教師范讀課文,體會詩歌情感。 3.請學生談談這首詩流露出了怎樣的情感。 4.學生自由朗讀,完成學案(自學檢測一) 5.學生成果展示。
師板書:
傷感 現(xiàn)在
一片槐樹葉 回憶過去 思鄉(xiāng)盼歸
期盼 未來
。ǘ┖献魈骄
1.請一位同學深情并茂的朗讀課文
2.出示探究題如下:
①為什么一片“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槐樹葉”,在詩人的心目中卻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②從全詩看,詩人說這片槐樹葉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寶貴的”,為什么又說是最使人傷心的,最使人流淚的“?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園子撿來的了“兩句,既是實寫又是虛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師點撥釋疑
、龠@是故鄉(xiāng)的一片樹葉,詩人見到它仿佛回到了故土,贊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谧髡呋氐浆F(xiàn)實,欣喜的心情轉(zhuǎn)瞬即逝,有故鄉(xiāng)的槐樹葉憶起故鄉(xiāng)的人和事,傷感彌漫心頭。
、圻@一句寫槐樹葉的來歷,詩人行跡遍于大江南北,雖然記憶已老,但可以肯定是故土的槐樹葉,這正是詩人為之欣喜的原因。
5、全班帶感情朗讀詩歌。
三.導結歸納
今天我們學習了紀弦的《一片槐樹葉》,這首詩作者采用借物抒情的寫法,借一片槐樹葉,將時間線索和感情線索交織在一起,抒發(fā)了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語文版八年級下《現(xiàn)代詩兩首》(長城謠、一片槐樹葉)課文全解
6.《現(xiàn)代詩兩首》
《長城謠》
這是一首詠物抒懷、反觀歷史的抒情詩。主體意象是長城,但詩中也有對黃河的思戀;抒情主線是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但詩中也有對歷史的觀照和反思。
《一片槐樹葉》
這首詩寫于1954年,當時詩人已遠離大陸故土六年了,思鄉(xiāng)之情與日俱增。也許是一次偶然翻檢舊書,夾在書中的一片槐樹葉赫然跳入眼簾,由此觸動了詩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詩人的心靈顫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瀾,于是他借這一片槐樹葉盡情抒發(fā)了游子懷鄉(xiāng)之情。
一、基礎知識
1.給紅色的字注音。
焉支( ) 隘口( ) 蹲踞( ) 焚起( )敕勒( )
蟬翼( ) 沾著( ) 槐樹( ) 山巔( )
2.易誤讀的字音
蹲踞jù 不讀jū 敕勒chì 不讀shè 隘口ài 不讀yì
沾著zhān 不讀niǎn 蟬翼chán 不讀dān
3. 形近字
┏焉:焉支 ┏踞:蹲踞 ┏敕:敕免 ┏沾:沾濕
┗嫣:嫣紅 ┗裙:衣裙 ┗蔌:野蔌 ┗粘:粘性
4. 詞語解釋。
【隘口】狹隘的山口。
【冷眼】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
【軀體】身軀;身體。
【些微】一點兒。
【悲歡】泛指聚會、別離、歡樂、悲傷的種種遭遇。
5. 背記知識
《長城謠》中較直接寫自己雖身居他鄉(xiāng),卻心系故國的詩句是“而黃河今夜仍然_______,流進______。”
《一片槐樹葉》表達游子思歸之情的句子是“故國喲,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____________,去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學(文體)常識。
《長城謠》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族女詩人。蒙古名字是_____·______。1981年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本詩集《________________》,一年之內(nèi)再版七次。
《一片槐樹葉》的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1936年東渡日本,回國后與戴望舒等創(chuàng)辦《__________》月刊。他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稱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他是_____________派詩歌的倡導者。
【參考答案】
1. yān ài dūn jù fén chì
chán yì zhān huái diān
5.要從你身旁流過 我不眠的夢中 讓我回到你的懷抱里 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jié)
6.席慕蓉 蒙古 穆倫 席連勃 七里香 紀弦 路逾 新詩 覃子毫 鐘鼎文 現(xiàn)代
二、課文學習
1.讀下面詩句,說一說紅色詞語的深刻含義和表達效果。
。1)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巔
冷眼看人間的恩怨
【明確】“無情”、“蹲踞”“冷眼”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擬人手法,刻畫了長城的形象,表明了長城是民族歷史的見證。這三個詞語都是貶義詞,從表面來看,是寫長城的無情,實際上是寫歷史的無情、時間的無情。它們形象生動地凸現(xiàn)了歷史的本體狀態(tài)——人世的恩怨、成敗、榮辱,在無情的長城面前,在無情的歷史演變中,只是曇花一現(xiàn),如白駒過隙。
(2)為什么唱你時總不能成聲
寫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明確】“總”“一……便……”抒發(fā)了詩人凝聚于長城的熾熱的民族情感。
(3)敕勒川,陰山下
今宵月色應如水
而黃河今夜仍然要從你身旁流過
流進我不眠的夢中
【明確】“應”“ 仍然”“流進……不眠的夢中”寫詩人對故鄉(xiāng)對長城的遐想,月色如水,黃河入夢,表達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那種思鄉(xiāng)之情在心中永遠揮之不去,這一非常具有畫面感、形式感的場景,營造出一種緩慢低回凄清的氛圍。
2、從《長城謠》中找出運用擬人修辭方法的句子,并加以評析。
【明確】“蹲踞”“冷眼看”“無情”等句表現(xiàn)了長城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是歷史的見證“人”。
3. 學完《長城謠》,你最大的感觸是什么?
【明確】中國人的思鄉(xiāng)情結。無論何時何地,總忘不了自己的故鄉(xiāng)。
【解析】此題檢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只要能寫出自己獨特的感悟即可。
4. 學完《長城謠》,你對月亮、月色又有了怎樣的理解?
【明確】月亮,月色已成為詩人筆下思鄉(xiāng)的代名詞。如古人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等均賦予月以特定的含義。詩中“月色如水”是為了引出夢境,從而突出思鄉(xiāng)的主旨。
【解析】要聯(lián)系到與月有關的文學作品或詩句,并發(fā)現(xiàn)其共同點,簡單加以闡釋。
5.請你說說“長城”的象征意義。
【明確】詩人從小生長在長城腳下、黃河岸邊,而且對于故鄉(xiāng),她是“少小離家,老大難回”。因此在詩人心中,長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還是詩人寄托鄉(xiāng)愁鄉(xiāng)思的個性化對象。
這首詩富有民歌謠曲風味,意境悠遠,感情真摯,語言質(zhì)樸,毫無雕琢之感,是席慕蓉詩中佳作。
6.“一片槐樹葉”詩人說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寶貴的一片,”又說它是“最使人傷心,最使人流淚的一片”,這樣寫是否矛盾,為什么?
【明確】這樣寫不矛盾。前句是借物抒情,詩人對“槐樹葉”的贊美實際上是對故鄉(xiāng)的贊美,暗含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美好的回憶和留戀;而后句則說明這種心情是轉(zhuǎn)瞬即逝,詩人由于遠離故土,往往又伴有極度的傷感。這兩句詩一起說明了詩人當時觸景生情而又極為復雜的感情。
7. 仿照下面這個哲理性比喻句,以“奮斗”和“希望”開頭,分別寫出兩個句式相同的哲理性比喻。
生活就是一塊五彩斑斕的調(diào)色板。
、賷^斗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確】示例:
奮斗就是與風浪搏擊的那雙槳。
希望就是萬綠之原的絢麗花朵。
8.為什么一片“薄薄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槐樹葉”,在詩人的心目中卻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明確】因為它是來自祖國,是祖國的象征。它寄托了詩人對祖國強烈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愛,因而這片“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槐樹葉”在詩人心目中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9.從全詩看,詩人說這片槐樹葉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寶貴的”,為什么又說是“最使人傷心的,最使人流淚的”?
【明確】“最使人傷心的,最使人流淚的”表達了詩人身處異國,對故國懷有深切的懷念之情,以及急欲歸來的迫切之心。
10.“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園子撿來的了”兩句,即是實寫又是虛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這樣寫的好處是:表面上是作者對槐樹葉的原處的追思,其實是表達了它是來自祖國便足夠了。
【明確】詩人由一片槐樹葉引發(fā)情思,由欣喜而傷感,鄉(xiāng)愁漸濃,借重享槐花季節(jié)抒思歸之情。
【解析】此題考察理解及概括能力,要點是將三節(jié)詩的主要內(nèi)容用適當?shù)脑~連接起來。不要拘泥一種固定答案。
12.對文章結構的理解
【明確】
《長城謠》文章結構圖
結構圖表如下:
┏長城的滄!獌汕Ф嗄甑谋瘹g離合┓
長城謠依戀長城——唱不成聲,寫不成篇 ┣ 心系故國 思戀故鄉(xiāng)
┗夢回長城——難以成眠,夢回故鄉(xiāng) ┛
(2)《長城謠》段落分析
全詩共三節(jié)。
第一節(jié),詩人以歷史的視角,凸現(xiàn)長城的滄桑之感。寫歷史,方法很多,即使洋洋灑灑千萬言也未必能反映歷史全貌。但詩人只用一節(jié)詩,短短的幾句,便勾勒出浩浩一部長城史,兩千多年的征戰(zhàn)與殺伐。長城,曾上演過多少悲歡離合,而流到詩中的只有寥寥數(shù)字:“城上城下的爭戰(zhàn)”,“奪了焉支又還了焉支”。詩人完全放棄感情評價,只是讓歷史凸現(xiàn)其本體狀態(tài)——人世的恩怨、成敗、榮辱,在無情的長城面前,在無情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只是曇花一現(xiàn),如白駒過隙。而古老的長城卻飽經(jīng)滄桑,成為歷史的見證。
第二節(jié),抒發(fā)詩人對長城的依戀和贊美之情。詩人沒有直接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而是非常含蓄地寫出了古老的長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對自己的影響!俺銜r總不能成聲”,“寫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因為,長城已成為民族的象征,成為祖國的象征,成為中華民族不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詩人心系長城,心系故鄉(xiāng),視古老的長城為自己的根基和靈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會日夜牽腸掛肚,魂牽夢繞。長城在詩人心中,早已不僅僅是客觀的物象和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民族苦難歷史和豐富民族遺產(chǎn)的象征。所以,才會讓多情的詩人歌不成聲、賦不成篇,卻又揮之不去,成為一種情結。
第三節(jié),詩人借夢境表達自己對于故鄉(xiāng)的思戀之情。詩人夢到的是記憶與想象中的故鄉(xiāng)——月色之下的敕勒川和陰山山脈。通過這兩句詩可以看出,故鄉(xiāng)的山水草木在詩人心中有多么深刻而又久遠的印象,而且作為中華民族象征的黃河,也時時在詩人的心中流淌。詩人雖身居他鄉(xiāng),卻心系故國。詩人希望有夢,在夢里回故鄉(xiāng),但是好夢難成,因為濃濃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讓詩人難以成眠。全詩至此,一位游子深沉的思鄉(xiāng)之情躍然紙上,令人動容。
詩人從小生長在長城腳下、黃河岸邊,而且對于故鄉(xiāng),她是“少小離家,老大難回”。因此在詩人心中,長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還是詩人寄托鄉(xiāng)愁鄉(xiāng)思的個性化對象。
這首詩富有民歌謠曲風味,意境悠遠,感情真摯,語言質(zhì)樸,毫無雕琢之感,是席慕蓉詩中佳作。
(3)《一片槐樹葉》文章結構圖
詩分三節(jié),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時間線索,“現(xiàn)在——過去——將來”;另一條是感情線索,“傷感——回憶——企盼”。兩條線同步并行構成三塊:傷感現(xiàn)在,回憶過去,企盼將來,結構圖表如下:
┏傷感現(xiàn)在——見葉欣喜,轉(zhuǎn)瞬即逝┓
一片槐樹葉回憶過去——樹葉來歷,眷戀故國┣聲聲含淚 字字泣血
┗企盼將來——重溫舊夢,思歸心切┛
(4)《一片槐樹葉》段落分析
詩分三節(jié),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時間線索,“現(xiàn)在——過去——將來”;另一條是感情線索,“傷感——回憶——企盼”。兩條線同步并行構成三塊:傷感現(xiàn)在,回憶過去,企盼將來。
第一節(jié)有四行,僅僅是一句最簡單的陳述句:“這是一片槐樹葉!倍娙藚s采用了極繁復的修飾性定語,用以說明詩人當時睹物生情而又極為復雜矛盾的感情。前兩句落筆見情,詩人見到槐樹葉仿佛回到故土,贊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這種心情卻轉(zhuǎn)瞬即逝。第三句是一個長句,節(jié)奏緩慢沉重,欣喜一變而為傷感。這一節(jié)詩要傳達給讀者的,恐怕主要是傷感,而大幅度感情起伏變化,令人難忘,令人感慨。
第二節(jié)寫槐樹葉的來歷,追溯過去,揭示槐樹葉的歷史內(nèi)涵。詩人紀弦曾在南京、揚州、上海等地留下足跡,行蹤遍于大江南北,詩人雖然記憶已老,但他肯定是故土的槐樹葉。這正是詩人為之欣喜的原因!耙粌怨爬系脑娂痹谶@里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義,也許是指古老的中國文化,也許是指詩人對故國的眷戀之情和詩人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不變的追求。正因為詩人心系故國,繼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才使他對一片來自故土的槐樹葉情有獨鐘。那片小小的槐樹葉,正如一把鑰匙,一下子開啟了詩人心中對故鄉(xiāng)的深刻的記憶,于是濃濃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洶涌而出。
第三節(jié)寫對將來的企盼,表達游子思歸之情。由槐樹葉想到“故國的泥土”,進而企盼重回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這一節(jié)詩人直抒胸臆,聲聲含淚,字字泣血,盼歸之情,難以抑制。
全詩以發(fā)現(xiàn)槐樹葉而起情,以企盼重回槐花季節(jié)而收尾。首尾呼應,情思貫通,一氣呵成,構思完整,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三、深入探究
1.這兩首詩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共同之處?
【明確】均抒發(fā)了游子思鄉(xiāng)之情。
2.這兩首詩分別選取了哪些意象來寄托情感?
【明確】《長城謠》:長城、月色、黃河等。《一片槐樹葉》:一片槐樹葉。
【解析】這里意象指能寄托作者感情的事物。
3.理解詩的精巧的構思。
兩詩的抒情主線都是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但也有對歷史的觀照和反思。席慕蓉的《長城謠》首節(jié)詩扣著一個“謠”字鋪演長城滄桑悠久的歷史,具有豐富的意蘊,故國鄉(xiāng)情悲歡滄桑之嘆,感情極為復雜;二節(jié)由客觀而轉(zhuǎn)入主觀,以“烈火”寫強烈的故國之情,三節(jié)由歷史引入月夜之思,黃河人夢的形象含蓄深沉地表達出愛國之情。全詩意象宏大,情感沉雄郁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情感積淀。抒情已超出個人情感的范疇,而含有全民族的情思。《一片槐樹葉》首節(jié)有設懸性質(zhì),在對比中引發(fā)讀者思考,激起讀者探究其中原因,自然引入下文;第二節(jié)的“江南江北”既實行了作者過去的經(jīng)歷,又虛寫出無論江南江北,總之可以肯定是故土的槐樹葉,表現(xiàn)出對故土故國的鮮亮完整的記憶。第三節(jié)詩由“楓葉——泥土——回鄉(xiāng)”為聯(lián)想線抒情。全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時間線,“現(xiàn)在——過去——將來”;另一條是感情:“傷感——回憶——企盼”,首尾呼應,情思貫通,一氣呵成,構思完整,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4.寫作特點。
。1)善選意象,詠物抒懷!堕L城謠》選長城、黃河等可作為中華民族象征的事物作為寄情的意象,濃縮在短短的幾句詩中,充分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綿綿無盡的思念之情!兑黄睒淙~》則以偶然發(fā)現(xiàn)的書里的一片發(fā)黃的槐樹葉為意象,盡情抒發(fā)了游子懷鄉(xiāng)之情。
。2)語言清新,淺顯易懂。這兩首詩均使用了我們平時所用的語言,給讀者理解詩歌以極大方便。《長城謠》富有民歌謠曲風味,語言質(zhì)樸,毫無雕琢之感。《一片槐樹葉》似在獨白,又似在與讀者對話,語言明白易懂,然又寄以深情。全詩以發(fā)現(xiàn)槐樹葉而起情,以企盼重回槐花季節(jié)而收尾。首尾呼應,情思貫通,一氣呵成,構思完整,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四、遷移訓練
課內(nèi)閱讀
。ㄒ唬┯懈星榈乩首x《長城謠》,思考問題。
長城謠
席慕蓉
盡管城上城下爭戰(zhàn)了一部歷史
盡管奪了焉支又還了焉支
多少個隘口有多少次悲歡啊
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巔
冷眼看人間恩怨
為什么唱你時總不能成聲
寫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心中有你萬里的軀體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樹 你的風
敕勒川 陰山下
今宵月色應如水
而黃河今夜仍然要從你身旁流過
流進我不眠的夢中
1.理解“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筑”中的“無情”?
2.長城在作者心中有怎樣的地位和影響?
3.詩人借夢境表達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戀,結尾卻又說“不眠”,該如何理解?
。ǘ┯懈星榈乩首x《一片槐樹葉》,思考問題。
一片槐樹葉
紀 弦
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寶貴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傷心,最使人流淚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槐樹葉。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園子里撿來的了,
被夾在一冊古老的詩集里,
多年來,竟沒有些微的損壞。
蟬翼般輕輕滑落的槐樹葉,
細看時,還沾著些故國的泥土啊。
故國喲,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讓我回到你的懷抱里
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
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jié)?……
1.請寫出第一節(jié)詩中詩人的感情變化并簡單分析(不超過八十字)。
2.你認為“一冊古老的詩集”有什么深刻含義,請寫出你的理解。
3.最后一節(jié)為什么說“去享受一個……槐花香的季節(jié)”而不是“桃花香”或其他的花香呢?
4.(探究題)假如在“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jié)”里,席慕蓉和紀弦在長城相遇,你認為他們會說些什么呢?請根據(jù)你的知識設計一段對話,不超過一百字。
5.請你寫古人思鄉(xiāng)的完整詩句,至少兩句。
【參考答案】
。ㄒ唬1.古老的長城飽經(jīng)滄桑,是歷史的見證,人世的恩怨、成敗、榮辱在長城面前,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只是曇花一現(xiàn),如白駒過隙,長城歷經(jīng)風雨不為所動。
2.長城在詩人心中,不僅是客觀的物象和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民族苦難歷史和豐富民族遺產(chǎn)的象征,還是詩人寄托鄉(xiāng)愁鄉(xiāng)思的個性化對象。
3.詩人希望有夢,在夢里回故鄉(xiāng),但是好夢難成,因為濃濃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思讓詩人難以成眠。
。ǘ 1、詩人剛見到槐樹葉,仿佛又回到故土,贊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又很快回到現(xiàn)實,這種心情立刻變成了傷感,飄零在外,故國難回,傷心又無奈。
【解析】抓住欣喜——傷感的變化來回答。
2.“一冊古老的詩集”可能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義,也許指古老的中國文化,也許是指詩人對故國的眷戀之情和詩人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不變的追求。
【解析】不要想應該是什么答案,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寫,語句要通順,必要時可簡單解釋。
3這是為了與標題“一片槐樹葉”照應。寫桃花香或其他花香就不符合文意了。
4.席慕蓉:“紀兄,幸會幸會。前來享受‘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jié)’了?”紀弦:“是!順便也來感受感受那曾經(jīng)爭戰(zhàn)的歷史。您的《長城謠》我都背得很熟練了!毕饺兀骸跋愀、澳門已經(jīng)回歸了,讓我們一同來企盼祖國的統(tǒng)一吧!”
【解析】最好圍繞思鄉(xiāng)還鄉(xiāng)的意思來寫。
5.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②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③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④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一片槐樹葉》導學案2(語文版八年級下冊教案)
課題《一片槐樹葉》
教師寄語:用心去學習詩歌:用心去讀,用心去體會,去品味。
【學習目標】
1、朗讀詩歌,把握詩歌表現(xiàn)的主題,體會詩歌抒發(fā)的情感。
2、再讀詩歌,理解詩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寫法。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學習重點】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紀弦,1913年生。祖籍陜西,原名路逾。他是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在臺灣有很高的威望。主要作品集有《火災的城》《愛云的人》《無人島》等。
一、自讀感知:(教師寄語:只要是自己的辛勤付出,你的收獲才最有價值)
朗讀詩歌,初步體會《一片槐樹葉》表達的思想感情。
1、采用多種方式(自由朗讀、兩人齊讀、組內(nèi)齊讀等)朗讀詩歌,并能疏通句意。
2、說說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這種情感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
3、該詩三個詩節(jié)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二、研讀揣摩:(教師寄語:深入鉆研,是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感情的再讀詩歌的第1、3節(jié)思考下列問題:
1、第一詩節(jié)的內(nèi)容可概括為“這是一片槐樹葉”,作者為何采用了極繁復的修飾性的定語?這些詞語分別有什么作用?
2、為什么一片“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槐樹葉”,在詩人的心目中卻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三、評讀質(zhì)疑:(教師寄語:學貴有疑問)通過以上的學習,在內(nèi)容、寫法等方面你還有哪些疑問?請?zhí)岢鰜怼?/p>
四、自測評價:(舉一反三,相信你能做得到)
朗讀詩歌的第二節(jié),回答下列問題:
1、用一句話概括這一詩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
2、你是如何理解“一冊古老的詩集”這一句話的?
五、拓展遷移:(教師寄語: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
1、再讀《長城謠》《一片槐樹葉》,比較兩詩的異同。
2、詩人想要“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jié)”,展開你的想象,具體描述一下我們和詩人共享這一時刻的美好情景。
【課后反思】(教師寄語:學會思考、學會聯(lián)系、學會總結)
1、《一片槐樹葉》中“今宵月色應如水”化用了哪句唐詩?作者是誰?試寫出全詩。
2、在你積累的詩詞中,有哪些是思念家鄉(xiāng)的?請背誦出完整的一首。
語文版八年級下《現(xiàn)代詩兩首》(長城謠、一片槐樹葉)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把握兩首詩的中心思想和內(nèi)容,體會詩人對故鄉(xiāng)、祖國的眷戀之情。掌握詩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運用多媒體音樂、畫面營造深沉的氛圍,學生活動以獨立思考、獨自體會為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故鄉(xiāng)、熱愛組國的情操,激發(fā)朗讀詩歌、寫作詩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 、反復朗讀,體會詩人的情感為教學重點
2、 理解詩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寫法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朗讀帶、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課時分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吹落了思鄉(xiāng)的塵,卻吹不去額頭的紋,走完了天下的路,才想起回家的門。追上了漂泊的人,卻趕不上漂泊的魂,做完了想做的夢,仍有顆思鄉(xiāng)的心……”一曲《回家的人》,唱出了游子心頭那割舍不斷、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愁是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無奈排遣;鄉(xiāng)愁是余光中跨越海峽的真情訴說;鄉(xiāng)愁是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纏綿情思……鄉(xiāng)愁如水,點滴情深;鄉(xiāng)愁如茶,歷久彌深。 我們側(cè)耳傾聽,席慕容為我們唱響感人肺腑的長城謠,潸然淚下;我們屏氣凝思,紀弦為我們講述一片槐樹葉的故事,動人心弦。
二、賞析《長城謠》
1、介紹作者:席慕容,臺灣女詩人,蒙古族。1981年,出版第一本詩集《七里香》。 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xiāng)愁,寫得極美,清新、易懂、好讀,因此擁有大量讀者。
2、 播放《長城謠》朗讀錄音
(1)正音: 焉支 yān zhī 隘口 ài 蹲踞 dūn jù
軀體 qū 焚 fén 敕勒 chì lè
。2)解詞: 焚——燒。
蹲踞——兩腿彎曲,像坐一樣,但臀部不著地。詩中用來形容長城穩(wěn)健、雄偉的姿態(tài)。
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三、整體感知:
1、詩根據(jù)內(nèi)容的側(cè)重和運用的表達方式不同分為三類:敘事詩、抒情詩和哲理詩。這首詩屬于哪一類?
明確:《長城謠》屬于抒情詩一類。
2、抒情詩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抒情,那么,這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一種情感?如果要你用一個比方來形容這種情感,或者說用“這種情感”做本體,寫一個比喻句,你會怎么寫?
思鄉(xiāng)、鄉(xiāng)愁、愛國等
這種情感如火一般熾烈。 這種情感像長城一樣厚重。 這種情感像大海的波浪一樣洶涌澎湃。 這種情感如同火山爆發(fā)一樣劇烈。
小結:是啊,這是一種靈魂深處的吶喊,是激越澎湃的火山噴發(fā),是千年烽火燃盡之后,對長城的深情凝視。厚重,是因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沉淀在這短短的詩行之中;激越,是因為海峽的多年阻隔使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如火如潮。
3、 這首詩,最重要的意象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使用第二人稱來寫長城?
長城。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它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它經(jīng)歷了我們民族的恥辱與光榮。對于身處臺灣的詩人來說,長城就是家鄉(xiāng),長城就是祖國,長城就是日思夜想的爹娘!她要訴說的,就是對家鄉(xiāng)、對祖國、對親人的思念。用第二人稱“你”,便于更加直接傾瀉內(nèi)心激蕩的感情,把心中的長城置于眼前,面對面地傾訴火熱的衷腸。
四、 研讀欣賞
1、指名學生單獨朗誦第1節(jié)。找出修飾長城這個抒情意象的詞語。
明確:無情 冷眼
為什么“無情”?為什么“冷眼”?數(shù)千年來,諸侯、軍閥等等統(tǒng)治者,為了各自的利益,在長城下點燃了多少次烽火啊。殺伐紛爭,血流成河。長城,像個至高無上的尊者,像個無所不知的智者,冷眼看著這人世的朝代更替,滄桑變遷。青山依舊,長城依舊,而那些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統(tǒng)治者哪里去了呢?塞北的風沙中,消失了那些匆匆過客,也泯滅了人世的恩怨情仇。長城的無情,只不過是對那些挑起爭斗的貪婪的人們的蔑視和憎惡,這恰恰反映對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深切的同情。
2、指名學生朗誦第2節(jié)。問:長城為什么使得詩人唱不成聲,寫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明確:在這里,長城已經(jīng)不是一個“無情的建筑”,而是一個象征物。長城“千年的面容”,加上云、樹、風……共同構成一副莽莽蒼蒼的山河畫卷。那是詩人祖祖輩輩繁衍生息的家園,那是詩人朝思暮想的故鄉(xiāng),那就是詩人深深眷戀的祖國。 這一節(jié),是激情迸發(fā)的詩章。
3、指名學生朗誦第3節(jié)。思考:
。1)本節(jié)寫什么?(請抓住重點詞語加以分析:不眠)
明確:夢回長城
(2)為何以地名"敕勒"、"陰山"、"黃河"抒情?
"敕勒"、"陰山"是作者的故鄉(xiāng),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見詩人身居他鄉(xiāng),心系故園。詩人希望有夢,好夢回故鄉(xiāng)。但好夢難成,因為濃濃的思鄉(xiāng)情使詩人夜不能寐!
那故國的山河填滿了詩人的心胸,充溢著詩人的靈魂。人不眠,而黃河從心中流過,如夢似幻。何日能真的見到我的長城、我的黃河?何日能真的回到我的故鄉(xiāng)、我的祖國?
黃河,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流進了席慕容的夢中,也從許許多多的臺灣同胞的夢中流過,也從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的夢中流過。
五、板書設計
長城謠 席慕容
你 冷眼 —— 無情的建筑
我 焚起 —— 思鄉(xiāng)的激情
黃河 —— 從你身邊流過
從我夢中流過
個人批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把握《一片槐樹葉》的思想內(nèi)容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故鄉(xiāng)、熱愛組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長城是席慕容鄉(xiāng)思鄉(xiāng)愁的個性化載體,那么,一片小小的槐樹葉怎樣寄托鄉(xiāng)愁?我們再來讀一讀紀弦的《一片槐樹葉》
1、 介紹作者
紀弦,祖籍陜西,生于河北省清苑縣。原名路逾,曾用筆名路易士。是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另兩位為覃子豪與鐘鼎文),在臺灣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他是現(xiàn)代派詩歌的倡導者,詩風明快,善嘲諷,樂戲謔。他的詩極有韻味,且注重創(chuàng)新,令后學者競相仿效,成為臺灣詩壇的一面旗幟。
2、寫作背景介紹
這首詩寫于1954年,詩人已經(jīng)遠離國土六年了,思鄉(xiāng)之情與日俱增。也許是一次偶然翻檢舊書,夾在書中的一片槐樹葉赫然跳入眼簾,由此觸動了詩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詩人的心靈戰(zhàn)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瀾,于是他借這一片槐樹葉盡情抒發(fā)了游子懷鄉(xiāng)之情。
二、整體感知
1、聽范讀錄音,然后自由朗讀,明確體裁,把握主要內(nèi)容:
明確:與《長城謠》一樣,這是一首抒情詩,也是一首表達對祖國的懷念與熱愛的詩歌。
2 、詩歌第1節(jié),寫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一片"槐樹葉"
然而這片槐樹葉卻使用了極其繁復的修飾語:"全世界"指出范圍;"最珍奇、最寶貴"指出程度;"最使人傷心、最讓人落淚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指出它的形狀、顏色。這樣的一片槐樹葉使詩人睹物生情,傷感之情溢于言表。
3、 詩歌第2節(jié),寫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寫槐樹葉的來歷
4、追問:槐樹葉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是作為詩集的書簽用的。在這里"一冊古老的詩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許指的是古老的中國文化,雖忘卻了它的具體的來歷,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樹葉,詩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為它使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開啟了詩人的濃濃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之門。
5、 詩歌第3節(jié),寫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對將來的企盼,表達了游子思歸的情感。
6、思考:這一節(jié)運用了詩歌的什么手法?詩怎么寫的?
明確:運用了聯(lián)想的手法。由槐樹葉聯(lián)想到故土的泥土,進而聯(lián)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jié)。
三、研讀欣賞
⑵ 體味語言
1、第1節(jié)仔細讀來,其實就是一個長句子,主干是“這是槐樹葉”,其他的部分都是“槐樹葉”的修飾語。詩歌中槐樹葉是什么樣子的?如何理解五個“最”?詩人為什么連續(xù)強調(diào)三次“一片”?
明確:(1)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
平常,并不起眼,并不絢爛。
。2)最美 最珍奇 最可寶貴 最使人傷心 最使人流淚
寄托了詩人深厚的感情,這平凡的、不起眼的槐樹葉變得如此的不尋常。
。3)……一片……一片……一片
突出了全詩的中心意象,加強了感情的渲染。反復吟詠,詩韻綿長。
2、第2節(jié)中,詩人忘記了什么?又記起了什么?看到槐樹葉“沒有些微的損壞”的時候,詩人該是怎樣的心情?
明確:(1)忘記了收藏這槐樹葉的地點、時間。
。2)這槐樹葉是來自故國的。
。3)看到槐樹葉“沒有些微的損壞”的時候,詩人該是多么的驚喜啊,不經(jīng)意的收藏,釀就了多么醇厚而甜蜜的回憶;睒淙~,寄托著青春記憶,飽含著故園溫馨的珍奇啊,對于故國的惦念!
3、第3節(jié)是直接抒情的部分,同學們知道“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什么季節(jié)?關于這個季節(jié),你能說出點什么嗎?
明確:秋季!岸嗲樽怨艂x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秋天是懷人的季節(jié),而槐樹恰恰不是春天而是秋天開花的,所謂“欲到清秋近時節(jié),爭開金蕊向關河”(羅鄴《槐》)。詩的前面都是寫槐樹葉的視覺形象,由此一轉(zhuǎn),從葉子到花,由視覺意象到嗅覺意象,由眼中槐樹葉的實體到槐花香的虛擬聯(lián)想,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內(nèi)容。于是,全詩在悠悠不盡中結束,留給讀者去品味的,是那淡淡的花香和裊裊的余音。
四、 課堂小結
本詩以"一片槐樹葉"為意象,寄托了詩人思鄉(xiāng)盼歸的情感,開頭以槐樹葉起情,結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收尾,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和上一篇詩歌一樣,都使用了詠物抒懷的藝術手法。
五、板書設計
一片槐樹葉
紀弦
最美、最珍奇、最可寶貴、最使人傷心、最使人流淚——不平常
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 ——平 常
忘了來歷 —— 平 常
沒有損壞 —— 珍 貴
蟬翼般滑落 —— 輕
故國的泥土 —— 重
何日? —— !
作業(yè):
《長城謠》與《一片槐樹葉》兩首詩歌之間的共同點。
教學反思:
【《一片槐樹葉》教案】相關文章:
《小樹葉》的音樂教案(精選11篇)04-28
《最后一片葉子》歐亨利賞析05-14
《樹葉兒飄飄》的教學設計02-21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jīng)典教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