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一章讀后感(精選9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第一章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 篇1
第一章、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仁是儒家世界的根本,以仁為本是儒家的價值選擇,盡管孔子之后的儒家提出了性、道、理等諸多概念,然而仁之主體不變,也就是說仁是人之所為人的本質所在,也是天、地、人三才之本性!吨杏埂氛f:“仁者,人也”;孟子說:“仁也者,人也”。東漢劉熙的《釋名》說:“人,仁也;仁,生物也。”結合《周易》之“天之大德曰生”來理解,仁不僅僅是人的全德,而是結合、吸納了日月、天地陰陽的之靈氣,故有人為萬物之靈、民胞物與之說。明代張信民的《印證稿》也證明了我這樣的體悟。張信民說“惟于《易傳》發(fā)明最著、最精切,曰:‘天之大德曰生’,又曰:‘元,善之長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仁,蓋在天之大德曰生。而人稟此生理曰仁。故人之原出于天。而與天之大德同量同體也”。按照陰陽家《雪心賦》的說法:“孤陽不生,獨陰不長”。仁應該是天地和合的精氣,人得其全,才有人性,故孟子道性善。因此,在我們儒家看來,人有能力體悟到天地之道,人生之動力、人之尊嚴、人之價值就在于創(chuàng)造生命,改善環(huán)境,發(fā)揮人的能力實現(xiàn)仁道。
盡管仁是人本有的,人人都有的本來性。但是因為有的人并沒有看到自己的本來性,不愿意發(fā)明人的本性,甚至還沒有脫離動物的本能,是以處事做人難以安分守己(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不勞而獲、機巧使詐剝奪他人的勞動為人。綜合之,就有崇高、偉大、平凡、平庸、貪婪、多欲、惡毒、善良、美、丑、真、假等等多樣的實在世界,這個世界不是人人的理想世界,更不是儒家認可的世界,因此,儒家就要通過教育、生活實踐提升人生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仁性。在儒家的視野里,仁不僅僅是道德的范疇,還是自然宇宙秩序本來性的屬性。
而道家卻反對儒家的這種仁化自然,自然仁化,把主觀世界與外在世界一體化自然人生觀,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shù)窮,不若守于中(《道德經》第五章)”。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追問一下,如果聽任人與社會自然變化,人的意義和價值又如何顯現(xiàn)呢?如果個體自然任性,這個自然任性能保證自己的安身立命嗎?“守于中”不也是一種主體的有為嗎?道家的這種看待人世間的立場,必將走向道教個人修行,以求長生不老的境地,盡管漢代黃老無為之術曾經顯赫一時,最終還是歸隱于山林之士。大概這是儒家治世、道家養(yǎng)身,佛家養(yǎng)心的歷史使然吧。無論哪一種價值取向,在儒家看來,只是一種生活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有人會問:“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沒有給仁下一個邏輯的絕對的靜止的定義,孔子說了好多仁,但是還是沒有給仁下一個邏輯學意義上的定義。這也是現(xiàn)在習慣于西學邏輯思維難以理解的地方所在。其實,生活只能用生活來定義。生活中的人生立場、價值取向、生活理念一旦被定義,就使得生活變成了枯燥的程式,束縛了活潑潑的人生樂趣。因此,儒家的哲學不是分析的知識架構,而是活生生的生命體驗。
基于以上對仁的一般性把握,對“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句讀就是“里仁為美”是句號或者感嘆號,表示肯定判斷,里是鄉(xiāng)里的意思,就是民間經常說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鄉(xiāng)里”的意思。在周代的制度里就有“王及諸侯國都郊內置鄉(xiāng),民眾聚居之處曰里”,這就是鄉(xiāng)里的來歷,現(xiàn)在韓國農村仍然沿用這一制度呢!盀槊馈本褪菫榧,為善,為好的意思!盀椤本褪且允裁礊槭裁。“里”名詞使動的用法,所以說,“里仁為美”就是說選擇住處或者說選擇安居的地方以仁為最佳的選擇參考。“擇不處仁,焉得知?”處,處于,安于,居于;焉,如何,怎么;知同智。就是說如果選擇居住的地方缺乏仁,怎么(說自己)有智慧呢?
所以,南宋大儒朱熹說:“擇里而不居于是(處仁)焉,則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為知矣!
在筆者看來,“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的現(xiàn)實意義是求知、找工作都需要仔細了解、考慮一個單位的文化與教養(yǎng),一個沒有教養(yǎng)的學校絕對不是什么好學校,一個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yè)絕對不是什么可以長久的好企業(yè),一個行政事業(yè)單位缺乏對百姓的尊重、缺乏對人的一視同仁,絕對不是什么合格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職能部門。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容易被人忘記的是“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的居家啟示是買房子一定要看所居住的鄰居周邊的關系如何,鄰居偶遇是否有微笑;還有買房子還要看房子內的結構、場域是否與所在地的氣候地理環(huán)境相適應,陰陽是否和合,等等。
總之,儒學是生活的學問,儒學即人學。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 篇2
說到國學, 博大精深。以各學派思想為中心的書籍也是甚多。學派有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學;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學;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學……而《論語》中所謂的國學是狹義的國學,側重儒學。
《論語》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儒家典籍,讀書人一直將它列為必讀之書。它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論的編匯,共二十篇!墩撜Z》的“論”字包含了討論、編次的意思。
要了解儒學和《論語》,就要了解孔子這個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是儒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大家都說孔了是圣人,而孟子就更確切地說孔子是圣之時者,意思就是說是圣人中最識時務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孔子善于處世,,很知道因時制宜。
孔子之所以被人尊重,是因為孔子的儒學思想首推“仁”?鬃影选叭省弊鳛槿说淖罡呔窬辰纾瑢ⅰ靶ⅰ薄般弊鳛椤叭省钡幕A,敬愛父母兄長是實現(xiàn)仁德的第一要求,也是建立社會秩序的基石。正如孔子所說的“入則孝,出則弟”,才能“泛愛眾而親仁”!叭省钡牡诙厥钦\信,具“忠信”并提。曾子把“信”作為每日三省的內容之一,“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則說“人而無信,不則其可也”。在儒學中,“信”與“孝、悌”一樣,也是實踐“仁”最高道德原則的一個重要的基礎道德規(guī)范。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 篇3
寒假中,我讀了《論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論語》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結晶,在中國教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論語的開場白。意思是:孔子說:“學習而且經常溫習,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好朋友從遠方來了,不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嗎?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嗎?我明白了孔子在學習中,很注重溫習,也就是把學到的知識鞏固起來。我在學習中,不應該學過就忘記了,也要向孔子學習,注重溫習,這樣知識才能鞏固起來。同學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氣,也不和同學爭吵,這樣我才是一個受歡迎的好學生。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馑际,孔子說:“學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長,做事小心而誠實,對人要有愛心,親近有道德的人,做完這些后如果還有空閑,就用來學習吧!边@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我要好好學習,聽父母的話,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敬。在外面要尊敬師長,對人有禮貌。做任何事情要誠實守信,對人要有愛心,要親近有道德的人。還有空閑,不應該沉迷電腦游戲,就用來看書學習。
《論語》不僅使我們擁有更加豐富的知識,還教會了我們學習,做人!墩撜Z》這本書,為我們打開學習國學經典文化的大門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 篇4
本文中有一句話對我的觸動很大: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說,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選擇有仁德的住處,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母三遷的故事以及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與此很有些相似之處,都強調優(yōu)秀的外在環(huán)境、氛圍對人的影響。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都明白,外在環(huán)境對人各方面的影響極大,直接影響到人的整體素質、人生觀、價值觀、生活品位、處世方式等等。舉個簡單的例子:出身時代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經綸滿腹,溫文儒雅,言行舉止之間與寒素出身的.人雖不敢說有霄壤之別,用涇渭分明來形容應該不為太過!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 篇5
該句極為簡略,朝夕不過一個白晝之間,時間極短!墩f文解字》有:“聞:知聞也,從耳,門聲。”《墨子經上》有:“聞,耳之聰也”。 《禮記·大學》有:“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韓愈《師說》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句話之“聞”即其本義,“聞”即知道的意思。而“聽而不聞”則是不知道的意思。
《中庸》引孔子語“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薄吨杏埂返谝徽略唬骸疤烀^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由此,可見“朝聞道,夕死可矣!本褪恰叭绻坏┞勥_道的真諦,即使不久就死去,也死而無憾了”。其實,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認識外在的世界容易,而人認識人自己就不容易了,何況人要認識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呢?
后來,清代劉寶楠沿用了邢昺的疏理的觀點,在《論語正義》中說:“此章疾世無道也。設若早朝聞世有道,暮夕而死,可無恨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也”。孔子生活在禮崩樂壞的時代,有這樣的感嘆也就正常了。不過,什么是道仍然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為這個道就是為人之道,成圣之道,也就是仁道。這種認識也是基于孔子生活時代的歷史背景而確定的。
朱熹之說當然也是由其歷史背景決定的,有明顯的理學傾向,他說: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茍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茍得聞道,雖死可也。”又曰:“皆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為難。死生亦大矣!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為可乎?”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 篇6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此句須反復誦讀,方能真正體悟圣人之殊勝意!叭收摺笔侨寮覂r值的中心,人希賢、賢希圣、圣希天是士君子的成人之路,也是人性自覺、自尊的必然選擇。賢人、圣人、天人構成了儒家價值的果位次第,層層遞進。發(fā)什么心,成什么果。
孟子說過一段話:“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尊敬他。假定這里有個人,他對我蠻橫無禮,那君子必定反躬自問:我一定不仁,一定無禮吧,不然的話,他怎么會對我這樣呢?如果反躬自問是仁的,是有禮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禮,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問: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問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禮,君子就會說:‘這人不過是個狂人罷了。這樣的人和禽獸有什么區(qū)別呢?而對禽獸又有什么可責難的呢?’……”
如此看來,“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自有大義在那里,大義就是仁者愛人、惡人的標準。進一步解釋,“惟”是“只有”、“僅僅”的意思,有強調的語氣!澳堋笔恰澳軌颉钡囊馑,指有能力做!昂谩薄ⅰ皭骸笔莿釉~,分別指“喜歡”與“痛恨”!叭恕迸c“仁者”相關,這句話就是:只有仁者能夠喜歡有仁的人,能夠痛恨無仁之人。聯(lián)系里仁一章、二章之句義,仁是內在于人的,而且需要人自身的努力保有仁性。能夠這樣做的人就是仁者。仁外化為天地萬物之性就是化生孕育萬物之生,仁內化于社會文物制度就是禮義廉恥,在孔子的政治世界里就是克己復禮了。所以這句話也可以解釋為只有保有仁性的人,能夠根據(jù)儒家知禮義廉恥之大義喜歡仁人或痛恨不仁之人。
所以朱熹引用游酢的話:“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朱熹根據(jù)一般人的好惡突出仁者的好惡,仁者有其正,這個正就是那個大義吧。針對宋代士大夫的生活風氣,朱熹與游酢所指的宋代的那個仁者就有無私心的大正大義了。其實,仁者能夠好人惡人不僅會隨著時代變化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意義,關鍵還在于對仁義這一話語的再闡釋罷了。成就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合格公民,也未免不至于是了。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 篇7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本章表明孔子對孝的理解!墩撜Z·學而》章有語:“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直譯為:父親在世時,人們可以審視孩子的志向如何,父親不在世要看孩子的所作所為,并且三年不改變父親的處事之道,可以說他是守孝的。
比較正確的理解是孔夫子生活的時代屬于以家族血緣紐帶為核心家天下的社會。由家臣到氏族,由氏族到諸侯國,再到周天下的農耕樹根狀社會組織結構。由此可見,春秋時代的家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一家之主就是父親,父親即家長。父親不僅擔負著養(yǎng)家盡忠的責任,還有培養(yǎng)教育子女的義務。再考察“孝”時,“孝”為上下結構,上為半“老”,下為“子”,“子”承“父”業(yè),“子”撐“父”命即為“孝”,而孝字結構的頭又從土,土是根。由此可以說孔子之語實則說明了春秋時代的父子之間的天倫之義,自然之則。
或許有人問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如果父之道保守、落后、邪惡呢?還需要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嗎?那么這個問題實質是問什么是為子之道?看來夫子之道不僅在于“父慈子孝”的現(xiàn)實倫理之道,還在于子承父業(yè),為人子向為人父的角色轉換、身份認同的做人之道。如果進一步考察孔夫子時代的教育現(xiàn)實,就會發(fā)現(xiàn)孔夫子是第一個辦私學的教師,是絕對的少數(shù)派。而公辦學校是掌握在諸侯貴族手里的,而貴族身份是繼承制的,屬于大多數(shù),讀書者也是貴族子弟。禮崩樂壞的時代,庶族子弟就有了上學的機會。無論是私學,還是公學,讀書人是少數(shù),因此,子女的教育大都落在父母身上了,孔夫子時代的教育還多屬于家庭教育。由此可推斷,父對子有引導作用,子對父也有繼承學習的自然關系。而父而子、子而孫的傳承模式就成了那個時代最自然的家庭、社會組織傳承模式了。而這種模式也是春秋時代的一種傳承禮制,而這種禮制在孔子看來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大概這才是夫子所謂的“三年無改于父之道”的緣由吧。
然而,孔夫子并非是一個絕對保守落后的人,對歷史傳承損益的規(guī)律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把握的!叭隉o改于父之道”后來多有解讀,正解就是:父之道善則終生守之,若不善,又何待三年改之呢?如是而已。善與不善的原則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智仁勇之義。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 篇8
開篇,孔子便提到,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說:“住的地方,要有仁德這才好。選擇住處,沒有仁德,怎么能是聰明呢?”里,為動詞,居住也。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瑣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居住地人們的修養(yǎng),都可以上升為仁。人與人之間形成社會,社會之風氣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長期安于貧困的,也不能長期處在安樂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處處講究實行仁德之道,聰明的人知道實行仁道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有好處!睕]有仁德修養(yǎng)的人,在逆境中只會失意忘形,在順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養(yǎng)的人則會安貧樂道,富貴不淫。真正的智慧,修養(yǎng)達到“仁”的境界,無論處于貧富之際,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種仁的修養(yǎng),是要成為堅持不懈的信念才可達成。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說:“君子關心道德,小人關心田地;君子關心刑律法制,小人貪圖財利實惠!本邮菍τ谶`背道德事情堅決反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小人對于物質利益可以不擇手段,不考慮法律的制裁。這也可以聯(lián)系到個人修養(yǎng),對于眼界的問題,也是對自制力的一種沉淀。很多人犯罪,并非不擔心法律懲罰的后果,而是被利益所蒙蔽雙眼,看不到。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 篇9
本章主旨在于勸人好仁,行仁道,成為真正的君子。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钡诙䦟哟问恰昂萌收撸瑹o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钡谌龑哟问恰坝心芤蝗沼闷淞τ谌室雍?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钡谝粚哟问顷愂鼍,孔夫子講了一個事實即他沒有看到自我標榜好仁、惡不仁的人。這里的好和惡是動詞,表示喜歡和討厭。往往那些不標榜什么的人才是什么樣的人,這就是生活的辯證法。這句話就是說“我沒有看見過喜好仁道,厭惡不仁的人!爆F(xiàn)實中人人都是平常,人們也無法直觀地看見這個人人格高尚,那個人人品低下。事實上判斷一個人關鍵在于這個人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判斷者的價值標準。儒家的價值標準就是仁義禮智信等等諸方面的儒家精神。儒家在承認現(xiàn)實存在的前提下,高揚人的主體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身體力行地為民服務。所以在第二層次上,夫子就說好仁者,沒有什么能比這個更高尚的了,沒有什么比好仁更好了。君子成仁這是人的最高境界,而惡不仁就是為仁,不要使不仁的一些做法發(fā)生在自己身上。這個層次說明了儒家的價值訴求在于日常的行動,以仁道指導人生實踐。第三個層次是孔子的諄諄教誨,耐心的鼓勵。意思是說:有朝一日人們決心致力于仁道的生活,我還沒見到沒有足夠的力量的人的。也許有力量不夠的吧,但是我沒有見到過啊。還有一種說法是說,顏回三月不違仁,普通人如果一日不違仁,還是可以做得到吧!
孔子的兩個“未見”解釋了仁者如眾,長于生活,不離生活,提升生活的個人努力。仁者愛人是需要身心功夫的。今天為人者、為官者如能守仁如即,愛仁如身,社會的公平正義不就容易實現(xiàn)了嗎?
所以,朱熹說:“夫子自言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蓋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無以加之。惡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惡,故其所以為仁者,必能絕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難得而見之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言好仁惡不仁者,雖不可見,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奮然用力于仁,則我又未見其力有不足者。蓋為仁在己,欲之則是,而志之所至,氣必至焉。故仁雖難能,而至之亦易也。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蓋,疑辭。有之,謂有用力而力不足者。蓋人之氣質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進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見耳。蓋不敢終以為易,而又嘆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此章言仁之成德,雖難其人,然學者茍能實用其力,則亦無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見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復而嘆惜之也!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03-31
論語第一章讀后感范文03-02
論語第一章原文及翻譯03-20
論語第一章原文和翻譯01-24
論語讀后感:讀《論語》有感02-09
論語讀后感04-26
論語讀后感01-04
★論語讀后感01-03
論語讀后感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