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的讀后感(精選12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的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1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引發(fā)出文化滄桑感!}記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化的初始建立在廢墟上;腥坏纳舷挛迩,載入史冊的文化依稀可見,留給世人斑簿空洞的文化經(jīng)不起風(fēng)吹雨打。許多古文物在古代中國都是不被看重的,達官貴族用金錢衡量著文化生活。文化的啟航就注定是一場苦旅。
站在歷史面前,我們是弱不經(jīng)風(fēng)的小人物,正是千千萬萬的我們構(gòu)筑了華夏那九牛中的一毛。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yán)肅起來。走向前去,我們眼前出現(xiàn)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看著敦煌千年來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這千年的敦煌,可憐的王道士視文化如干草,在他在世時,卻任文物流落到外人手里。
文化就此在滴血。我們在追尋文化的途中要剖析文化的豐蘊,尊重文化所遺。若只懂將文化拱手相讓,人們亦會沉浸在紅燈綠酒的塵囂中,缺少精神的慰藉,人生的支柱。世人并不懂得存放,正如余老所說“偌大的中國,竟存放不下幾卷經(jīng)文!比之于被官員大量的糟踐的情景,寧肯把文物存放在倫敦博物館里”。如果王道士看到今天的情景,他只能停駐在大漠里,然后大哭一場。追求文化是一場苦旅?
數(shù)百年的輪回,積淀著華夏文化,數(shù)千年的漂蕩,磨礪了華夏文明。感嘆歷史的滄桑,站在如今的莫高窟前仰望,悲惋那千百年前昨日的憂傷,是否還有宋代的衣冠楚楚,是否還有唐人起舞的翩然身影?感受著千年的浩劫,好似文化一步一履的艱難行走,在夕陽的途中回望這一段段不平凡的艱辛。
也許破境不可修復(fù),不可改造,但是在痕跡斑斑的棱角上,那是一種執(zhí)著,追求文化的決不放棄。在我看來,也許文化的色彩已然黯淡無光,也許文化的腳步已然步履維艱,也許文化的雕琢已然化為粉塵隕落,但是文化的豐韻仍在華夏史中猶存----只是已布上了透明膜。追尋文化,保護文化的道路是漫長而又枯躁的,但是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歷史的抉擇讓我們重新打開那千百年前塵封的記憶,文化的新旅程就此開始。
如果每宗學(xué)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苦味以代價,那么時間學(xué)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為了什么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dān),那么再過千百年,人類不是要被自己創(chuàng)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來?
苦旅,也不算太苦,知識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后都要閉上眼睛,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yán)峻罷了。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2
我還記得當(dāng)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真正吸引我的不是作者的寫作,而是敘述中所說的“對我來說,文化之旅就是這個浪子”和“房子,成為一個無主的稻草人,成為一個廢棄的目標(biāo),在田野里傾斜,甚至烏鴉和老鼠也不想再看他了”,“看來浪子沒有死,光環(huán),就像筆記中的浪子,一路傷痕累累,而身心依然健康,我離開門縫,久久無語,委屈你,孩子。“這些話每一個都戳到了我的心,這讓余秋雨嘆了口氣,為什么不引起我的注意,我對這本書充滿了懷疑,對這本書的內(nèi)容更好奇,“文化之旅”是什么,當(dāng)時我還不知道,這對我來說是個謎。
現(xiàn)在,大樹的年輪又加了幾圈,再拿起這本放置已久的書,也是別有一番滋味!段幕嗦谩返降纂[藏了什么?這個問題深深扎根于我的心中。透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和大自然的魔力。余秋雨老師的筆下,千山萬水的豪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從來沒有去過他描繪的任何地方,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探索和探索。只是看著這些話,我的心里充滿了無盡的贊美。
書中寫著有“天府之國”稱號的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fēng)凜凜,略顯凄涼的道士塔;連接中國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個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風(fēng)雨中的.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而神秘的。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安靜地保持著自己的美麗,但當(dāng)余秋雨的筆觸碰到他們時,他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他們精力充沛地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與自然結(jié)合的動人瞬間。
作者余秋雨是一個真正的山川之子。他生長在一個靠近山川的小村莊里。他在書中說:“我在山川之間找到了一條路,用短暫的生命貼上了這個星球崎嶇的角落。“他觸摸了一些我們無法接觸到的東西。他用一生的時間,在祖國的山川上充滿活力,穿越中國的土地,參觀著名的山川,寫下這不屈不撓的筆跡。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文化的魅力,見證文化的變遷,欣賞祖國的壯麗。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3
合上這本封面素雅卻滄桑的書籍,黑乎乎的四個字“文化苦旅”中的“苦”字著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雙眼久久注視著著獨具特色的封面和非常刺眼的“苦”字,久久不能講目光從那上面抽離,它要了我的魂。帶著滿肚子對它的好奇,我迫不及待準(zhǔn)備開始享受這份文化大餐了。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老師的第一本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在各類文學(xué)評獎中獲得第一名。全節(jié)的主題是憑借山水風(fēng)物來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gòu)成。其中《道士塔》《陽關(guān)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興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于筆端!栋装l(fā)蘇州》是以柔麗凄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tài)人情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形神俱佳。
本書雖名為“苦旅”,卻實為享受,從迷離深淺,豐富稠柔的書中,還能飽覽世界各地文化風(fēng)情,實為一大享受啊。
在這本書中,使我感觸最深的,有兩篇,一篇是《道士塔》,在中國文化遺址莫高窟上,有個叫王遠錄的道士,上天注定讓他當(dāng)上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里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將難以計數(shù)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卷,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一個年輕的`詩人寫到:那天傍晚,當(dāng)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首看了一眼西天凄絕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還有一篇,是《華語情結(jié)》,一個人身處異鄉(xiāng),突然聽到有相同的口音傳來,可以想象,那是多么令人快樂激動啊!但總有一些人,去了異鄉(xiāng),很快就忘記的了自己的家鄉(xiāng),這些在《華語情結(jié)》中暴露無遺,真是令人心寒啊。
飽享了一頓文化大餐后,我不禁想到,歷史和文化的更替與交疊難免存在,既然如此,我們更應(yīng)保護好我們自己的燦爛文化免受沖擊?傊瑹o論是文化更替還是歷史興衰,讓我們繼續(xù)步行過這條漫漫文化路……
我想必每個人對旅程的感覺應(yīng)該都是美好的,因為我們可以去一個自己不曾生活過的地方。穿過這個陌生地方的每一條街道,領(lǐng)略不一樣的風(fēng)景和風(fēng)土人情。同樣,這些也是我對旅程的一個想法。所以當(dāng)我第一眼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游記散文《文化苦旅的》的時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三點疑問。
首先,散文集多是一些優(yōu)美的抒情文章,比如席慕容和宗璞的散文。當(dāng)然也有一些敘事性的,比如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面就重點回憶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一些瑣事。但是這些散文類型多有抒情之意。所以當(dāng)看到一本以游記為主題的散文時,我不免眼前一亮,想要看看散文類型的游記文章有何不同。
其次,旅程應(yīng)該是享受的、快樂的,余秋雨先生為何要在“旅”這個字前面放一個“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們的旅程又有別樣的不同。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4
初識《文化苦旅》,還是在七年級背誦表上字里行間的詩意中品會到這本書的魅力,自此,一直未停下追尋的腳步。
終于,有幸讀完它。追尋余秋雨筆下的足跡,仿佛游覽完全中國的山水人文。不過,我漸漸發(fā)覺,我讀的僅僅是引人入勝的山水人文嗎?不,我讀的是余秋雨。他筆下的自己,他對民族歷史的解讀與回味,他筆下的種種情思和要傳達出來的見聞,無不吸引著我,使我夢魂牽縈,回味無窮。
他的筆墨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使我對中華文化條條框框的固有思想一次又一次被打破。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biāo)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蒼涼的沙漠不僅僅是望不到邊際,天地共色的不毛之地,而是“深得天地之韻律的歷史余韻”;廬山不僅僅是高峻的山峰,更是“鴻儒云集,智能飽和的圣地”;蘇州園林不但有小橋流水,還有“清晨的殘夢,歷史的`浩嘆”……
對這些只言片語有了深深的共鳴感和認同感,自然就喜歡上了余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字。正如我喜歡歷史,中國的那股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熏陶著我們,我們?yōu)楹尾患右运伎己吞綄?在我看來,這本書里的散文與厚重的歷史文化交織在一起,加上磅礴而行云流水的文風(fēng),在立意上提高了層次的同時,也牽動了讀者的心靈。
不過縱觀全文,我內(nèi)心深處的一個問題始終得不到解答——這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到底苦在何處?是這條探尋文化的漫漫長路孤獨又艱辛,還是對如過往云煙般歷史的消散的感慨?或許余秋雨也有他的難言之隱,亦或是我年紀(jì)尚輕,不能完全讀懂這本書。不過我堅信,時間能改變一切,相信自己往后定會尋找到心底的那份答案。
感謝余秋雨先生,文化道路上的旅行仍然漫長,我時刻追隨您的腳步。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5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初識這本書,看著它的名字中帶了個“苦”字,我曾經(jīng)覺得讀不下去。生存、工作、生活中的苦和累就已經(jīng)夠多了,業(yè)余時間里,我更想讀一點兒輕松的搞笑的東西,或者勵志的雞湯文,這樣才有力氣繼續(xù)前行。于是就把它束之高閣了。重新拾起它,是因為女兒的極力推薦!她說,《文化苦旅》這本書里的每篇文章,每段文字都值得細細品味。于是塵封已久的它又被我捧在了手心,但是當(dāng)讀完這本書之后,我對這本書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這本書雖然不是雞湯,也不搞笑,但讀了之后,卻讓人渾身充滿了從未有過的力量感,一種敬佩和使命感,一種從內(nèi)心油然而生的溫暖。
今天,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為什么呢?因為它可以讓我們零成本周游全國。也可以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我們的文化,為我們下次旅行時看到文中所描寫的景物時內(nèi)心想到的不僅僅只有“厲害”二字。我將從三個方面去給大家介紹這本書。一、這是一本什么書。二、故事。三品味經(jīng)典語錄。
第一部分這是一本什么書
《文化苦旅》是當(dāng)代學(xué)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是余秋雨先生20世紀(jì)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海內(nèi)外講學(xué)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全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文化苦旅》雖有“旅”字,但遠不止寫旅途,作者在自序中也表明是漂泊旅程的感悟心得,其重心并非見聞描述,也非一般的意義的借景抒情,更少游記特有的“輕快筆調(diào)”,反而是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這個“蒼老”是由于它的起源和終點不止于地域和空間,而是穿越了千百年的歷史,從身體的艱難跋涉到心靈的強烈沖擊。
縱觀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其中的書寫內(nèi)容多與歷史有關(guān),從《道士塔》、《莫高窟》到《風(fēng)雨天一閣》,《這里真安靜》,莫不如此。這絕不是簡單的好古激情,而是一種復(fù)雜的審美。文中沒有那種歷史學(xué)或文學(xué)領(lǐng)域所有的段與與結(jié)論,它的書寫是更含蓄的、微妙的。即便是那種理論家和史學(xué)家的嚴(yán)謹(jǐn)審慎,也被悄悄地埋藏在嘆息和感嘆之中!
第二部分是故事。
翻開這本書,我跟隨著余秋雨的腳步,蹣跚在祖國的天南海北,荒漠戈壁,小橋流水,他千里行走,風(fēng)塵作伴,用有限的光陰去探索古老的回響。給我印象最深的。就屬于《道士塔》這部分。因為,我曾經(jīng)有幸也踏足過這塊土地,當(dāng)時的我只知道那里洞窟很多,佛像很大!而至于其他我一無所知。看完余秋雨先生寫的這段我仿佛明白了一些,現(xiàn)在我把這段分享給大家。莫高窟門外,有一條河。過河有一片空地,高高低低建著幾座僧人圓寂塔。塔呈圓形、狀近葫蘆,外敷白色。我去時,有幾座已經(jīng)坍弛,還沒有修復(fù)。只見塔心是一個個木樁,塔身全是黃土,壘在青磚基座上。夕陽西下,朔風(fēng)凜冽、整個塔群十分凄涼。
有一座塔顯得比較完整,大概是修建年代比較近吧。好在塔身有碑,移步一讀、猛然一驚: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箓!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王圓箓既是小個子,又是小人物。我見過他的照片,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隨處可以見到的一個中國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nóng)民,在甘肅當(dāng)過兵,后來為了謀生做了道士。幾經(jīng)轉(zhuǎn)折,當(dāng)了敦煌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創(chuàng)護的文化。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同窟里轉(zhuǎn)轉(zhuǎn),就像一個老衣,看看他的宅貌,他對洞窟里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于,拎來一桶石灰,就往石壁上涂,第一遍石灰刷得太簿,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xiàn),農(nóng)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鬧二遍。這兒空氣干燥,一會兒石灰已經(jīng)干透。什么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片凈白。道士擦了一把滿意地一笑,順便又去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他豁達地放下了刷把。
平淡的日子也許就這樣過了,王道士可能像眾多河西走的道士一樣平淡一生,直到有一天他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個藏滿文物的洞窟,這是文物嗎?但是王道士他不識貨,對他來說,這些經(jīng)書是他可以交換的貨物。他從外國人手里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不計其數(shù)的交物一箱箱運走,他的行為好比兩枚別針換一只雞,一顆紐扣換了一籃子青菜。然而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的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交卷。想想是多么的可悲!文物的流失不應(yīng)該把責(zé)任歸因于任何一個人,那是歷史對整個中國的嘲諷。不過,正是由于有了這種讓我們國人憤慨的歷史,才有了我們的反省和進步。
第三部分品味經(jīng)典語錄。
1、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這是書中對王圓箓的描寫。我們每個人都很渺小,但我們可以努力的在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發(fā)光發(fā)熱,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2、“我無法不老。但我很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么筑起,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
讀《文化苦旅》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因為他的每一段文字,都需要你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yán)峻?嗯c甜本是一家,先苦后甜,才知甜滋味。余秋雨把書名取作《文化苦旅》,但他的“苦”卻處處都有希望的曙光。
曾國藩曾經(jīng)說過,“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你想出成績,就得腳踏實地的努力;你想出成就,就得勤奮和刻苦;你想優(yōu)秀,就得不斷改變自己的懶惰,不斷錘煉自己的意志,不斷要求自己學(xué)習(xí)和進取,不斷朝著比你優(yōu)秀的人努力。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6
《文化苦旅》是作者通過自身游歷所描繪出的一處處歷史古跡。如果僅是倉促的瀏覽,看到的只是祖國的悠遠勝景;靜讀、細品,它震撼的是每一個讀者的心。如提要中所寫:作者以淵博的文學(xué)和史學(xué)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藝術(shù)感染力,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nèi)涵。
讀這本書,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文盲,慚愧自己的無知、知識淺薄,慚愧自己對中國的歷史文化了解的太少,讀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歷史文化知識,感受了我們這個文明大國輝煌背后所歷經(jīng)的滄桑。
讀“都江堰”,讓我有了一種想去飽覽她的沖動,我迫不及待地在網(wǎng)上搜索圖片,查閱歷史背景。作者將她稱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大智若愚的'都江堰工程師李冰,造福了蒼生,被人們敬之為神。古人的智慧、才華叫人感嘆。作者形容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像一位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xiāng)間母親,歷歷代代貢獻著自己。
讀“廢墟”,讓我們更加尊重歷史,銘記歷史!皼]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fā),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薄爸灰獨v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shù)亟唤o世界一副慈善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己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fā)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太偽炸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就是人類的大明智!倍嗝从猩钜獾奈淖,讓我們陷入沉思,作者對歷史文化的情感所滲透出的中華民族精神讓人崇敬。
我告訴孩子,用心學(xué)習(xí)吧,不要荒廢好時光,努力塑造自己,用知識豐富自己,才能體會這大千世界的精華,感悟生命的美。
讀這本書,好想出去走走。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7
一開始,我認為這本書實在算不上好看,沒有動人的故事,也沒有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有的只是作者用華麗的寫作方式去展現(xiàn)一個個冰冷的古跡遺址。它們距離我們是如此遙遠,在歷史的長河中飄蕩不定。但也正是作者跋涉千萬里之后留下的文字,描繪了文化最初的模樣。
在都江堰,作者震驚于其規(guī)模之宏大,技術(shù)之先進,更為李冰的.人格魅力操守所折服;看著王圓箓的圓寂塔,作者浮想聯(lián)翩,哀嘆于當(dāng)時人們的愚昧,更悲痛于展現(xiàn)華夏文明的古物輕易流失;到達黃州,作者又感慨于蘇東坡深受友情的寥落和精神的孤獨之苦,也欣慰于他最終完成了自己的“突圍”……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廢井冷眼》一文,讀到文末才知曉作者通過這口“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的井來表現(xiàn)歷史之悠長與文明之脆弱。
人類不堪一擊的文明,也許只會成為歷史褶皺中的微塵,但又如作者所說,“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里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這本書描繪歷史,展現(xiàn)文化,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8
我家有個大書房,里面有成百上千本書,我沒事就去里面找上幾本看上幾小時。有一次,我翻到了一本舊舊的綠色的老書--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翻開那泛黃的第一面,我就被文中描寫莫高窟的神圣和道土塔的悲憤驚呆了,敦煌美麗景色給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對敦煌的莫高窟更充滿了向往。
記憶中,我讀著書,我仿佛追尋著余秋雨的足跡,想象來到敦煌的情景。直到今日,每當(dāng)我想起敦煌,我仿佛在莫高窟里行走。
走進一個個洞窟,看著一面面精美的壁畫,一尊尊莊嚴(yán)的雕像。雖說畫面上人和事物歷經(jīng)上千年,卻還保有著他們原有的顏色。畫中的佛像神情悠然,似乎在微笑的看著我。雖然因為年代久遠,有的地方顏色不是很清楚,但畫大部分都保存完整。大多數(shù)的雕像都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年紀(jì),卻都是栩栩如生,神情自若,令人神往。
可卻有那么幾幅壁畫,他們面色慘白,有的卻“滿面黑灰”。更有甚者,連畫都沒了,只剩下空空的墻壁。雕像雖不易毀壞,可還是有幾尊面目全非。這是何人所為?何人許之?
又來到一個叫藏經(jīng)洞的地方,雖說是藏經(jīng)洞,可哪來的經(jīng)書。從藏經(jīng)洞不到一平方來見方的門向內(nèi)看去,只是黑乎乎的一片,只是隱約可幾張微不足道的"小紙卷”。
記憶中,我讀著書,我繼續(xù)跟著余秋雨先生的足跡,來到了道士塔。
藏有無數(shù)經(jīng)書去哪里了?和余秋雨一樣,這些個疑問跟隨了我許多年。終于道士塔出現(xiàn)了。我不禁感慨萬千,是啊,站在王道土的墓前,一九零零年的一天,王道土王圓錄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藏經(jīng)洞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從二十世紀(jì)初開始,外國人陸續(xù)聽說了藏經(jīng)洞,因為中國當(dāng)時很亂,王道土也不識貨,居然就把這些國寶低價甩賣了出去,從此外國開始大肆毀壞藏經(jīng)洞和各洞窟中的壁畫經(jīng)書,雕塑……
那些《文化苦旅》中有關(guān)道士塔的記憶,在時光的流轉(zhuǎn)中,去不曾淡去。
我從《文化苦旅》書中看到莫高窟中不僅看到了美麗的'壁畫,雕塑我還看出了民族的興衰,國人的迂腐,外國人的侵掠!歷史上有人說王道土是罪人,可我卻不認同,王道土只是一個不幸的發(fā)現(xiàn)者,當(dāng)時國家混亂,沒有人去管理。他充其量只是一個好心卻愚昧的人,而真正有罪的人卻是清末的官僚,他們才是能左右歷史,左右國家興衰的人!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9
《文化苦旅》是一部獨特而深邃的文化散文,作者余秋雨通過對中華文化的追溯和探索,深刻地揭示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和本質(zhì)。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以他的獨特視角,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燦爛輝煌。
在我看來,這部作品的優(yōu)點在于它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同時通過作者對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中華文化。此外,作者在作品中傳遞的思想和觀念也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例如,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對文化保護的呼吁、對文化創(chuàng)新的`探索等。
在書中,作者通過對文化遺跡的探索和追尋,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歷史和現(xiàn)狀。同時,作者也在書中探討了文化的本質(zhì)和意義,強調(diào)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在我看來,這些思想和觀念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我們需要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同時也需要開放和包容其他文化,從而推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章節(jié)是:第二部分中國之旅中的《抱愧山西》。在此之前我知道中國歷史上曾存在晉商,僅此而已。而讀罷《抱愧山西》,更讓我驚嘆于山西人不甘落草為寇,成千上萬的山西男人選擇“走西口”,闖出一條生路。然而山西商人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中國最龐大的財富,居然在中國文人浩如煙海的著作中,幾乎沒有留下什么記述。“一種龐大的文化如此輕慢一種與自己有關(guān)的龐大財富,以及它的龐大的創(chuàng)造群體,實在不可思議。”為此,余秋雨先生常抱慚愧心情,在山西的土地上多站一會兒。
就整書而言,在當(dāng)今社會,一些思想仍然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隨著全球化的推進,文化的交融和交流越來越頻繁,我們需要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同時,保持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自信。同時,我們也需要積極推動文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讓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文化苦旅》是值得一讀的好書,它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中華文化,同時也讓我們思考文化對于我們的意義和價值。我相信,通過閱讀這部作品,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和本質(zhì),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思考文化的未來和發(fā)展。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10
我看的是新版的《文化苦旅》,舊版的因某些原因成了眾人連年惡語傾瀉的對象,但即使如此它仍憑借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獲得了許多榮譽,于是有了新版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到,如果哥倫布當(dāng)時發(fā)表了日心說,是否能實現(xiàn)科學(xué)戰(zhàn)勝神學(xué)的轉(zhuǎn)變。但布魯諾的下場告訴我,從個人生命角度看,哥倫布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
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世人皆知杭州之美,但很少人知道,杭州的這份動人是經(jīng)過數(shù)代人的努力創(chuàng)造的。不管是多有才的白居易還是蘇東坡,在杭州面前都首先是一個水利工程師。杭州長官錢镠,為了保存完整的杭州,忍下頑潑傲氣,不與強權(quán)開戰(zhàn)。由此觀之,今人對環(huán)境保護的思想深度遠不及古人?吹揭驗楹宋鬯判挂鸬臓巿(zhí),看到溫帶國家因極端天氣曬熟海灘貝類,我想,我們也應(yīng)學(xué)學(xué)古人,念念杭州宣言了。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種偉大的巧合!睆挠嗲镉甑倪@句話里,我看到了一種大氣的、使人心折的,對歷史和對文化的尊敬。在道士王圓箓對莫高窟進行破壞性的整改時,在斯坦因?qū)⑷谪灹巳笪拿鞯哪呖呶奈飵ё邥r,余秋雨先生字里行間的惋惜和懇求令人動容。他這樣說:“這里也難,那里也難,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場!蔽蚁耄幕淖鹬睾驼J同感是我們?nèi)藚^(qū)別于低等生物的一個重要標(biāo)志。在數(shù)千年的人類進化里,我們?nèi)祟愔饾u建立起了一套套文明體系,將不同的人或物聯(lián)系在一起。龍應(yīng)臺先生說過:“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文化是柔韌的細絲,將珠子穿起來成為社會!睆那嚆~鐵器到琉璃瓷瓦,從以葉蔽體到霓裳羽衣,中國的文化泉流從不間斷。我們用數(shù)千年的.時間去沉淀文化,同時也在用相同的時間去與文化共舞。通過余秋雨先生的手記,我讀到了文化人的堅守與長情。他們的力量穿過時空奏響,那樣鏗鏘有力,使我潸然淚下。
在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那一天里,無數(shù)的人民自發(fā)地為他送別,無數(shù)的人民為他悼念。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希望”這一句話,我于是懵懂地明白,使中國成為這樣一個文明古國的,不僅是有意識的傳遞,還要這個民族的胸膛有一把火,不絕地燃燒。同時我也看到,不是所有的人,胸腔里都有這樣一把火焰。文中,作者也描述了蔣孝琬這樣一個對于“背叛文化”幾乎沒有感受和心靈煎熬的人物。他生不知年月,死不知歸處,卻在敦煌石窟文物外運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對這落差,誰都只能嘆聲這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
書里,余秋雨先生有時用文化講述故事,有時用故事引出文化。跟著他的墨跡,我仿佛也游歷了大山大河。在喀什,我跟著一群考古學(xué)家為這昆侖第一城跪身;找蘇東的舊路,用文字為這位可愛的詩人平冤;看見那座見證了太久歷史的廢井的冷眼;贊頌?zāi)俏患饶茏龀鲋卮髧聸Q策,又能演算歐幾里得幾何學(xué),還能一天射獵三百一十八只野兔的康熙皇帝。每讀一處,就收獲一處。
縱使很多人認為這本《文化苦旅》比起舊版的來說主觀性更強,但我讀來也仍感驚嘆。它向我展示了文化的神采奕奕與生命力。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11
這本書我在期末考試之后徹底讀完了,秋雨先生寫的文章十分有營養(yǎng),他記錄了各地文明優(yōu)秀的成果,寫景之處無不含情。
整本書中令我最向往的是寫都江堰、寧古塔、天一閣、遠方的海四章節(jié),(據(jù)說都江堰還被選進了高中語文課本)
作者用了不尋常的方法去極力描寫都江堰的宏大與水勢的壯觀,極力用擬人、夸張等手法突出水的暴躁到溫順的過程,使人感受到,再強大的自然力如果合理利用,也會變得和諧。所謂文明是違背自然的,但如果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那么就不會有如此的壞處。
對于寧古塔,作者更突出了其中的民族精神,寧古塔可不是一座座的大塔樓,而是一個破敗的建筑群,當(dāng)時清朝大興文字獄,被流放到寧古塔的文人一路上沒有太多的訴苦,而是在相互激勵,本章講述了文人到達寧古塔之后共勉,從而形成了一種豪邁、互助的精神,作者推測,現(xiàn)在東北人的這種豪放精神有可能來自于那些文人。這種在血脈中的民族精神,早已根深蒂固。
天一閣那章講述了一代人對自家藏書閣的堅守,堅決不讓任何人進入,甚至藏書者的兒媳一生只在天一閣前徘徊,從未能進入其一步。最后卻毀于戰(zhàn)火,一輩人的精神繼承物,在火焰中化為灰燼。但是,如果藏書閣從不對外開放,書籍便失去了它所擁有的價值——記錄前人的知識,使智慧薪火相傳。
遠方的海那張作者著力描寫了外國的文化景色,風(fēng)雨之中,一葉孤帆,一條木筏,卻支起了一家人在大海之中的生存,這其中會遭遇多少險情?漂泊在外的游子,卻在歷經(jīng)二十載后找到了自己的歸宿,落葉歸根,家,才是精神的港灣,但這個“家”,代指著許許多多我們依靠的東西,范圍也變得寬廣。
作者也寫,中華文化可在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被侵占,腐蝕的'過程中仍然挺立,除了精神外,也有我們所處的地域:環(huán)山、環(huán)海、環(huán)沙漠,這形成了一種天然的屏障。也許,這也是固步自封的誘因?
其余的,更多是寫景抒情的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于歷代民族精神的探索,能對中華文化有如此大理解的文學(xué)家,秋雨算其中了。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12
文化苦旅,在文海中遨游;文化苦旅,在學(xué)海中航行。這是一本集歷史、山水、人文的散文集。讀歷史,知名人名事;讀山水,覽大江南北;讀人文,賞民風(fēng)民俗。它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心靈。
為什么叫《文化苦旅》?先說一個現(xiàn)象:中國人每當(dāng)假期,總想去名勝古跡旅游。我們向往的,僅僅是景色嗎?當(dāng)然不是,游客更想體會的是文人曾經(jīng)的情懷,去尋覓曾經(jīng)使人沉醉的詩意,去感悟意味深長的哲理。當(dāng)我們徜徉在古圣先賢曾流連忘返的花徑綠洲時,仿佛瞬間與先賢們產(chǎn)生了穿越千年的心靈對話,人們想借此對國家、歷史產(chǎn)生新的理解與感悟。余秋雨先生,正是想借此來弘揚傳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偉大的精神。但是,這種精神并不好悟,需要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去思索、體會,才能領(lǐng)悟到真諦。
“回去吧,時間已經(jīng)不早,怕還要下雪!边@意味深長的語句出自這本書里的《陽關(guān)雪》。陽關(guān),這個地名是那么令人蕩氣回腸!“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端人!蓖蹙S的真情和儒雅已在陽關(guān)道飄蕩千年,他所表達的陽關(guān),是威武雄壯的,寄托了深深的情誼……唐人就是這樣,再大的困難也抵抗不住他們前進的步伐,扼殺不掉他們樂觀。假如每個人都如此樂觀,那這個社會將更加美好。
陽關(guān),我覺得它是中華民族品質(zhì)的`象征,它屹立在黃沙之中,昂首挺胸,遠望遠方,這不是中華兒女的剛強性格嗎?它開放積極,絲綢之路在它腳下通往西域,向世界展現(xiàn)中國的風(fēng)姿,這不是中華兒女的博大胸懷嗎?但是幾百年后,余秋雨來到陽關(guān),看到的只是土墩、沙坡、荒草、石碑,還有殘雪……陽關(guān)被廢棄,陽關(guān)的坍塌,使中華民族更有骨氣。陽關(guān)之后,再無陽關(guān)!
苦,苦如開山,功成始得瓊瑤;旅,旅如探險,完后必獲璞玉。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文化苦旅讀書感文化苦旅閱讀體會12-13
文化苦旅感悟11-19
文化苦旅的感悟02-13
《文化苦旅》教案02-27
文化苦旅有感11-28
文化苦旅作文05-08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04-10
文化苦旅閱讀感悟10-07
《文化苦旅》讀書感想10-17
文化苦旅閱讀筆記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