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教師讀后感
作為一名教師,需要豐富的文化基礎作為資本,不僅僅因為需要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而是面對現在的孩子,面對他們小腦瓜里千奇百怪的想法,需要教師在精神和心靈上與之溝通、交流,讓學生擁有豐盈的知識與智慧,擁有健全的人格。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需要多讀書。陶繼新老師在《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文中告訴我們:讀書很重要,是我們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是提升人格的途徑。而要讀好書,是需要對所讀書籍有一個正確取舍的。古人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边@告訴我們,如果閱讀高品位的作品的話,我們得到的僅僅是“中”;如果在“中”的層次閱讀的話,我們得到的只是“下”。如果我們一直在閱讀三流的作品,不管我們讀了多少的書,也不會有生命意義的提升,也不會有因為閱讀而感悟生命快樂的飛躍。所以讀書要學會取舍,舍棄那些低層次的'文化,取來的是思想與語言俱佳的作品。這樣,就可以通過閱讀,向大師汲取智慧與思想,甚至與大師進行心靈對話。久而久之,便會漸漸向大師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會越來越高,在知識越來越豐富的時候,進而生成屬于自己的思想與智慧。讀高層次的書籍,就相當于在拓寬自己生命的維度。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當我們在備課時,在與文本、作者進行對話時,如果有豐厚的文化積淀,我們的視野會變寬闊,我們關注的范圍會擴大,在課堂中,我們會補充教材中的空白,能夠旁征博引,能夠以不變應萬變,教學有一種汪洋恣肆的氣勢。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感悟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語言魅力的時候,別忘了讓這些經典的文化滋養(yǎng)我們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晨讀時,同學生一起誦讀古詩詞;讓我們在休息時,去誦讀《論語》等經典文學;讓這些大師的思想引領我們的人生之路。只有這樣,當我們面對不同類型的教材時,當我們面對個性不同的學生時,當我們面對復雜多變的人際關系時,才能保持一顆淡泊的心,有一份心平氣和的心情,遠離浮躁的心境。
最近也讀了薛瑞萍老師的書,她的書同樣也告訴我們,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去教學,一種最原始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生,這樣才能真正地實施自己的教育。而且教師平和的心態(tài)也有利于學生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作為教師,面對的是學生,閱讀能讓我們同學生一樣,不斷發(fā)展自我,不斷完善自我。
讀書不是一時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去堅持,并把它形成一種習慣,就如同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東西。讀書不單單是為了工作,更是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讓我們讀起來,讓古今中外的經典滋潤我們的生命!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教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做一個幸福教師》讀后感12-31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05-03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02-27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教師心得07-03
《做一個幸福的老師》教師讀后感12-30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的高中讀后感12-30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優(yōu)秀讀后感12-28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的讀后感范文11-24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的小學讀后感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