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
《和老師的談話》本書是蘇聯(lián)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博士、蘇聯(lián)教育科學院院士、蘇聯(lián)教育科學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學與發(fā)展問題實驗室"領導人——列·符·贊科夫所著。本書現(xiàn)已被美、日、德等十多個國家介紹和翻譯。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1
本書是作者長期實驗積累起來的研究成果。全書分十一章,以各種談話形式闡述了低年級教學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把對小學教學的各種不同的教學論觀點、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了對比,分析了它們的特點和效果,是專門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對于教師教學有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如何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呢?這是許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也是為之奮斗一生的人生目標。首先,要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一個老師是不是成功了,可以問問學生“喜歡這位老師嗎?”如果學生說喜歡,那么這位老師就成功了。這話很有道理,是通過許多老師親身體會總結出來的經驗,一個老師要想對學生產生深刻的教育影響,一定要努力先讓學生“愛”上自己,只有“教師享有學生的深刻的愛戴,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不僅是一個博學多識的人,而且是一個全心全意要把自己豐富的知識教給學生的人,這樣會產生一種互相懷有好感、互相尊重和友愛的氣氛,這種氣氛會給教學帶來好處,同時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務!比绻@位老師,缺乏愛心,但因為嚴厲,她們班的學生總是很遵守紀律,看起來很乖的樣子,對待老師也是言聽計從,表面上看很乖的樣子。這樣的威信就是“虛假的威信”,正如馬卡連柯所說:“壓服的威信就是虛假威信的一種。教師的虛假威信只能有助于維持班級的表面紀律,實際上卻沒有發(fā)生深刻的教育影響!
師生之間相互有好感的氣氛,首先要求學生由衷的尊重教師。友愛不僅不應削弱紀律,而且相反,應鞏固紀律,使學生更好地遵守學校制度。在這種情況下,這就不是表面的紀律和形式上遵守各項規(guī)定的制度。學生的行為是發(fā)自他們內在的誘因,發(fā)自他們意識到自己在班級集體和教師面前應盡的義務。
如果想讓學生更多的接受老師的教育、受到老師的影響,就得“讓學生喜歡自己!蔽覀兌枷M约旱膶W生擁有良好的品格和學識,這樣某日在街上偶遇以前教過的學生,他還對你保有深深的尊敬與濃濃的愛,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
走在“教育”這條大道上,讓愛的花朵鋪滿道路!播撒“愛”的種子,收獲“愛”的果實。《和老師的談話》讓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識的學生,它不僅教會了我許多教學上的技巧和知識,也教會了我從正確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學,更好地培養(yǎng)我的學生。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讓我漸漸地明白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的真正內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夠發(fā)自內心地說出這句話。
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2
這個暑假過得非常有意義。百年一遇的奧運會恰逢暑假在我國召開,中國運動健兒披荊斬棘,勇奪獎牌,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的成績。不用上班的我著實享受了豐盛的體育大餐,看著金牌不斷地被我運動員奪得,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頑強的拼搏精神令我敬佩。但想起諾貝爾獎至今仍與中國人無緣,甚是傷心。一個競技體育強國,但最根本的科學技術卻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很多人埋怨是中國的教育出了問題,我總感到教師的責任非常的艱巨,這也迫使我要不斷地學習提高。我想:學習不能放假,因為教師需不斷攜取源頭活水,需要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改進,才能讓自己的教學工作錦上添花。
懷著從書籍中汲取營養(yǎng)來提高自身的素質的念頭,我拜讀了學校發(fā)給我的前蘇聯(lián)教育經典——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和之前讀過的李鎮(zhèn)西的《做最好的老師》、方方的《托起明天的太陽》相比,不易讀懂,讀起來感覺也不夠暢快。我并沒有貶低此書的意思,只不過是我的心理話,這也許是國情之差異,抑或是理論水平過于膚淺,一時不能領會深奧的理論知識。全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有關學習的誘因的表述。
贊科夫認為,學習的誘因如果來自分數(shù)和贊揚,這只是學習的外部誘因,而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學習的內在誘因,即發(fā)自內心需要的求知欲。在日常教學中,學生普遍對分數(shù)比較重視,常會比一比作業(yè)中得了幾個5分,他們會為了分數(shù)而努力學習,認真細心完成作業(yè),為獲得好分數(shù)有時也會出現(xiàn)抄襲現(xiàn)象。他們期望得到一個好分數(shù)博得長輩的表揚和獎勵。實際上這種為追求好分數(shù)而學習,搞考前突擊,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這樣學到的知識會出現(xiàn)考試一結束知識也忘得很快。這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很多教師為提高成績常搞期末突擊的現(xiàn)象是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尤其對個性發(fā)展會造成不良影響。
贊科夫認為,凡是沒有發(fā)自內心求知欲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凡是沒有經過緊張腦力勞動和克服困難而達于真正理解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喪失掉的,更重要的是不能發(fā)展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對知識的渴望,這樣的教育教學效果肯定會事半功倍。就拿這次奧運會來說吧!同學們肯定傾注了很大的熱情,連我親戚4歲的女兒到街上發(fā)現(xiàn)和奧運會相關的東西比大人要敏感。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就可以結合我國運動員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事例,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對祖國的義務感,以及為國爭光的榮譽感。再通過引申討論,使生明白:多學知識,多學本領,就能對國家和人民帶來更大的好處。在數(shù)學教學中,如果能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一定會引起學生對數(shù)學的強烈興趣。如在(百)分數(shù)應用題教學中,可以結合奧運會中的系列金牌數(shù),用所學的(百)分數(shù)知識來反映我國運動員的優(yōu)異成績。這種為國爭光的遠大志向和對教學內容的強烈興趣的內部誘因,似乎能把人的.精神力量發(fā)動起來,對求知的渴望會不斷地產生和增長起來。
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和反思中與學生共成長!
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3
最近在看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在這一章節(jié),提到一個子話題,那就是愛。我不知道該怎樣去形容老師對學生的愛,但是教師的一切行為都源于對學生那份特殊復雜的愛。“愛”這個字意味著一種自我犧牲的依戀的情感。老師對學生的愛,這可能是一種母愛或父愛,又跟本能的簡單流露有著原則性的區(qū)別;也可能是對學生的一種熱情,說得更白點,可能是把對職業(yè)的熱愛,間接表現(xiàn)在學生身上。而又該如何正確地去愛學生?這就是一個引導的問題,慈祥,友善,關心的態(tài)度固然重要,但是,本人覺得,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同合理的嚴格要求相結合,而嚴格要求,并不是用嚴厲的手段迫使學生對自己產生恐懼,“壓服”對學生并不能發(fā)生良好的教育影響。所以說,教師應該正確樹立自己的威信?墒,該如何樹立呢?這好象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繼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反省,不斷學習,多多積累不斷完善……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教師應當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可是面對班里有四十如此之多的學生,作為教師的我應該如何在方方面面了解每一個學生呢,不禁讓我提出了這樣一個思考。在各個方面理解一個學生況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那么多學生呢?要花費多大的精力投入到這個問題上?在個別對待的問題上作者一針見血的舉了一個列子——鮑里亞,他是別的學校轉來的學生,沒有顯示出什么才能,上課也很少發(fā)言。對于這種情況作者培養(yǎng)了他對生活、科藝術各個領域的片面性,于是利用了班級集體的力量。是啊,我們在教學中經?梢栽谵k公室或是教室外面看見某位教師拉著一名學生對他語重心長或是嚴厲的訓斥,在外人看來這名教師對學生非常的關心,但是其教育效果追根到底怎樣呢,只有天知道。所以在辦公室里經常聽見教師抱怨學生不聰明、淘氣或沒有進取心。鮑里亞這個例子用的非常的經典道明了究竟該怎樣把每個學生所缺少的東西填補上去,而我們往往忽略了集體的作用!教師不僅要想到個別學生,還要想到集體學生,讓學生知道老師在關心他、愛護他,這樣才不會顧此失彼,兼顧好每個學生。只有在課堂上和其他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協(xié)同一直的求取知識的氣氛,才能充滿人與人之間的真正溫暖的氣氛。
本章中最讓人震驚的是符。恩。戈諾鮑林的《關于教師的書》中的一段引述,一批女學生居然跑到校長那里去告狀,原因是教師總是她們喊作“小姑娘”。我相信每個人看到這里都會露出疑惑的表情,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原來那教師并不是很和藹的叫她們而是有著鄙視或看不起的眼光在訓斥她們,因此他們之間并沒有很親近的關系。這就是愛啊,沒有教師對學生的愛,學生難免露出痛苦,而自身也得不到學生對自己的尊敬。在正確對待學生對與錯的問題上,我認為學生是一個有生命的再現(xiàn),他們渴望自由平等和幸?鞓罚瑢W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但不應成為強制的手段,學生從學習中應該體會到生命的美和力量,產生一種實現(xiàn)自我、超越生命的至樂感覺,而不是深深的痛苦和壓抑。
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4
在正式入編的這一年教師生涯中,感覺自己有了一絲絲的進步。雖然感覺進步不明顯,但我知道要一步步慢慢的去提高,慢慢的去體悟。
在這個學期中,我讀了《和教師的談話》這本書。這是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博士贊科夫的著作。在本書中,作者將其多年實驗研究總結的教學法與教育思想,采用談話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十分新穎。讀完這本書后,給人的總體感覺就像這本書名一樣,像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和我們交談,交談對學校教學的感悟。輕松通俗的話語給我們留下的教學論思想卻是深刻的。
看完這本書,覺得雖然蘇聯(lián)距今已有幾十年了,但就站在現(xiàn)代的教育角度來看,有些教育思想還是有一定的先進性。
讀到第一章——課堂上的生活,我就看到了自己的落后。對于課堂上的生活,作者提出了“學習應該聯(lián)系生活”。這里指的是學生的生活經驗,而科學不正是從生活中來的嗎?還記得一次教研活動,科學組長胡可安老師說的真好,以生活經驗引入,不僅使學生原有的知識暴露出來,也是潛概念的一種表現(xiàn)。作者還提倡無拘無束的談話,對于班級集體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每一個孩子聽著同學們的發(fā)言,如同他們體驗著同樣的內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于集體的團結,F(xiàn)在我認識到課堂時間是有限,但是如果能夠不浪費時間,再把這些時間用到課堂談話,這堂課就非常有意義了,學生也真正學到了知識。
贊科夫的教學理念也讓我想到現(xiàn)在的中國教學,分數(shù)為重,經常強調復習,而且是多次的單調的重復。上個學期,我任教三年級科學。到了期末,就要開始復習,同樣的內容,生怕學生不會,同個班要重復好幾遍。說真的,復習多了,我自己都覺得沒勁,更何況是學生。那些優(yōu)秀的學生早就掌握了,可是后進生恐怕還是一知半解。教師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講同一個材料,學生則必須一遍又一遍地聽教師講解。這個辦法真的有效嗎?書中贊科夫說:“這里我想起條件反射論的創(chuàng)始人巴甫洛夫的話。如果刺激集中在大腦皮層的一個地方,或者像巴甫洛夫實驗室里常說的那樣,老是叮在一個細胞上,就會使它進入無興奮狀態(tài),于是出現(xiàn)睡眠——完全的或局部的睡眠!彼裕谖覀兊恼n堂學生經常會出現(xiàn)打瞌睡,半睡半醒的狀態(tài),提問他時表現(xiàn)出那種惘然若失的樣子,并不奇怪。據(jù)觀察,采用這種教學法,到一個學習日結束時,兒童神經系統(tǒng)的抑制現(xiàn)象很嚴重。
這說明了什么呢?單調的重復,煩瑣的死記硬背,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還把教學進度拖得很慢,而且更嚴重的是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
那么,該怎么有效地進行復習和鞏固呢?贊科夫認為,有許多知識和技能是不需要當時就練到那么純熟的。要求一下子練熟,勢必要搞機械重復和死記硬背。例如打算盤,讓學生練得極其純熟,但是以后不用算盤了,幾年之后幾乎忘光。那么先前的機械重復還有必要嗎?贊科夫還說,成年人對于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也不一定都是一下子背出來的,只是因為他們常常要用到它,談到它,所以達到了高度熟練和終身難忘的程度。而對于年齡尚幼的小學生,為什么要強迫他們一下子都記牢呢?這種要求學生連續(xù)重復而“一下子”記住的識記方法是很不科學的。
我覺得,贊科夫實驗教學體系的教學原則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鑒的,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盡量靈活地遵循這個原則,特別要遵循以高速度進行教學的原則。
總之,《和教師的談話》這本書讓我重新做了一回學生,對我受益匪淺!它不僅使我懂得教師還需要很大的熱情,沒有熱情就不可能很好的去愛學生;還教會了我許多教學上的技巧和知識,以更好地培養(yǎng)我的學生。
一定要勤于讀書,充實自己,使自己知識的海洋不斷得到充盈。這樣才不會枯竭,才能源源不斷地使自己充滿活力。這是成為一名教師的基礎。扎扎實實的多讀一些書,我對自己說。
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5
十一小長假過后,我們青年教師迎來了第三次讀書沙龍活動。作為第三章主講的我用心閱讀了《學習的誘因》這一章節(jié),并和各位同仁在交流會上分享了各自的讀書感悟。眾人持柴火焰高,在交流活動中,我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一次次觀點的闡述碰撞出了更多的智慧火花。下面我就拋磚引玉,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第三章的一點看法。
在《學習的誘因》中,有這樣四個關鍵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即“分數(shù)”、“客觀評定”、“分數(shù)的杠桿作用”和“創(chuàng)造學習的誘因”。
關鍵詞一:分數(shù)
提到“學習”二字,難免會和“分數(shù)”掛鉤,這就很自然地產生一個問題“分數(shù)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正確地反映出真實的知識質量”。這句話,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分數(shù)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正確反映出真實的知識質量”。原因就在于分數(shù)是由教師來評定的。就如文中分析的主客觀因素達到了7:1的比例,“被評定的作業(yè)的客觀的質量”是唯一一個客觀因素,主觀因素占據(jù)了大量比例。作為一個有主觀情感的個體,評分時候就難免有個體情緒、個體認知、態(tài)度等方面的因素,有了這些因素,分數(shù)的評定顯得多有些“不公平”之嫌。
關鍵詞二:客觀評分
“那么教師應當怎樣做,才能使評分保持客觀,而使主觀因素盡量地少起作用呢?”贊科夫認為,唯一正確的途徑,就是對兒童要關心和體貼。仔細拜讀了這句話,我把這里的“關心”和“體貼”理解為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平時多一些細致觀察,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脾氣、處事態(tài)度等,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傾聽他們的心聲,在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時會有更加客觀的評價,在知識評定上也能避免形式主義。
關鍵詞三:分數(shù)的杠桿作用
“分數(shù)(包括壞的分數(shù)和好的分數(shù))好像起著一種杠桿的作用,教師可以借助這種杠桿來達到預定的目的——使所有的學生掌握知識的技巧。”這里的“杠桿”作用,我的一點淺見是“杠桿”即是與學生的內心活動相聯(lián)系的,同時涉及到學生本身對分數(shù)的態(tài)度和家長對分數(shù)的態(tài)度所產生的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對于分數(shù)的態(tài)度,有時候是因為知識本身吸引了他,他有學習的內驅力,這種力量促使著學生去主動學習,分數(shù)的多少對于他們來說是其次的;有時候是因為家長對于分數(shù)的態(tài)度影響到孩子對于分數(shù)的看法,特別是家長采取的各種各樣的獎勵和懲罰的形式更是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教師要把握好這種“杠桿”作用,通過對學生內心活動的解讀,或恩威并施,或因材施教,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
關鍵詞四:創(chuàng)造學習的誘因
這里的誘因即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部誘因,重視激發(fā)學習興趣。這一點從文中的兩句話中可以體現(xiàn)出來——“而凡是未經過緊張的腦力活動而獲得的東西,以及沒有和興趣結合起來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喪失!焙汀盀榱耸箖和瘜θ藗兘探o他的東西能夠理解和感興趣,你們要避免兩種極端:不要對兒童講那些他不能知道和不能理解的東西,也不要講那些他知道得并不次于教師、有時甚至勝于教師的東西。”由此可見,贊科夫是反對“牽著兒童走”的傳統(tǒng)教學思路。贊科夫在文中還列舉了兩個教學實例,兩個案例中的教師都注重引導學生個性自然的成長,激發(fā)起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教師適時引導和組織,使得兩者相得益彰。作為年輕教師,這是我們要學習和必須學習的一點。
以上是我對于第三章節(jié)的淺見。在這次讀書沙龍活動中,老師們的精彩發(fā)言讓我受益匪淺,每位老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鮮活的教學案例和扎實的理論闡述,讓我感受到書的魅力以及大家高漲的讀書熱情。望通過學習,我們亦能提高“真正的知識質量”。與大家共勉!
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6
我一向不喜歡閱讀枯燥乏味的外國文學,特別是這種理論化的書籍,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作者闡明的觀點以及他的論述。但是這本書卻讓我興致盎然。書中提到了“教師”這個詞,毫無疑問,在紛繁復雜的人生社會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群體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當?shù)纳矸荨6沤裰型庥兄T多學者對此作過精辟的的論述。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
書中提到波·勃·葉希波夫主編的《教學論原理》中提到一位女教師,她認為教師的藝術就在于要學會迫使全班好好地學習,作者感到十分的震驚。難到這就是所謂的教學藝術嗎?這可以稱的上是一種“藝術”嗎。就好像電視中上演嚴刑逼供某愛國人士的一幕,一定要早其嘴里掏出一絲消息出來。教師采取嚴厲的手段,迫使學生服從課堂紀律和完成作業(yè),從特定時間內來說不過分,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行性。這樣的威信是一時的而不是一世的,只能暫時得到某種效果。作者在這里闡述的十分正確,“然而實際對學生卻沒有發(fā)生深刻的教育影響”!盀榇,我十分注意發(fā)展兒童的積極性、首創(chuàng)精神和獨立活動能力”我覺得如果每個教師能夠在此基礎上樹立這樣的威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威信,不然一切都是空談,而不是一味的對學生進行打壓和威脅以達到自己自認為的課堂預期效果。
要學生愛你,首先你要愛學生。“如果一個教師能仔細觀察自己的學生,他就……這樣才能有助于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薄叭绻J為對學生進行個別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那是一種很大的誤解”。作者闡述的這觀點實在是太有道理了,覺不是空談,以前自私的認為要對某個學生好,提高他的學習成績要對他進行個別的工作就能做好,正如作者在談話中著重提出這是一個誤區(qū)。他在這里提到自己的學生鮑里亞來闡明自己的觀點“應當培養(yǎng)他對生活、科學、藝術各個領域的興趣。在上一年的工作中我感到自己像個老太嘮嘮絮絮的,自己都十分討厭自己怎么這么啰嗦這樣那樣的教育學生,把各種活動強加給學生,這是應該改進的,像作者那樣就是通過集體的力量來影響學生,使教師對學生的親密關系,表現(xiàn)在他技能形成集體,又能了解每一個學生,而不是太婆式的嘮叨!
作為一名老師,面對這樣有獨特生命的”精靈“,我們不必去美化他們,但是又不能回避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而是要寬容豁達,善待他們。而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句話”用陽光的笑容對待陽光的學生,我們的教育必定會充滿陽光!
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7
看完推薦的蘇霍姆林斯基的《和教師的談話》,受益非淺。感到自己應該看的書太多。就先選擇這本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吧。我打算看后,按章節(jié)寫出不能稱為讀后感的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分享。
“課堂上的生活”這節(jié)和教師談到學生課堂上的生活,就是我們所說的課堂吧。首先是對提出的“學習要聯(lián)系生活”的看法。學習怎么聯(lián)系生活?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用作文寫出來嗎?不是的,太狹義了。聯(lián)系生活,就是要把時事搬上課堂。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在課堂上談論。如果身邊發(fā)生了大的事情,而課堂卻對這些事情只字不提或者只言片語,那課堂學習的知識又有什么用呢?要拿出課堂上的時間,讓同學來談論身邊的事情!罢n堂要學習課文,沒有時間!庇械睦蠋熯@么說。是的,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但很多時間都被浪費掉了。在班級里創(chuàng)設一種能夠推心置腹的交談思想的氣氛,讓孩子們把自己的各種印象、感受和懷疑帶到課堂上來,展開無拘無束的談話,而教師就要以高度的機智引導并且參加到談話里去,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就可以受到預期的教育效果。我們的課堂有這樣的內容嗎?應該有,學校不應該和社會隔離,這樣學知識就是死學。
接著談到了教師該如何去上課。當時,他們的教師上課舊的模式。首先是讀書,接著是分段分析,再感情朗讀,再列提綱,談中心思想。
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8
《和教師的談話》是蘇聯(lián)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博士、蘇聯(lián)教育科學院院士、蘇聯(lián)教育科學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學與發(fā)展問題實驗室”領導人贊科夫所著。作者以其長期實驗積累起來的研究成果,克服舊教育課程的矛盾,建立了適應社會要求的新教育課程。我今天認真看了蘇聯(lián)列·符·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一書,看完后覺得有許多收獲和啟發(fā)。
“課堂上的生活”這節(jié)和教師談到學生課堂上的生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課堂教學。我把我的理解簡單地總結為“課堂上的生活”就是指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數(shù)學又回歸到生活。首先作者對提出的學習聯(lián)系生活的看法。聯(lián)系生活,就我們數(shù)學學科而言就是要把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搬上課堂,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思考,去研究,再由課堂上探索總結出來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此類問題。而此時的教師就要以高度的機智引導并且參與到學生發(fā)現(xiàn)的問題里去,及時地提出意見,加以引導,善于總結,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接著作者談到了教師該如何去上課。贊科夫提倡新的方法,就是老師讀課文,學生靜聽感受,之后提出問題,大家一起來討論,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談了出來,他們積極參與到對作品的理解之中,感悟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緊接著,作者又談了這樣的課堂是不是老師輕松了?回答是否定的,這樣的教學更要求教師對教材有著深刻地理解,才能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引領,才能在學生的談話偏離主題而進入細節(jié)處進行引導。這正是我們課改中對教師靈活處理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系的要求。
通過粗讀這本書,我感覺到我應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盡量設法減輕孩子們的思想負擔,逐步使孩子們對自己的學習樹立信心,利用一切機會引導他們觀察事物,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相關文章:
和老師的談話讀后感范文05-23
和教師的談話讀后感09-18
和教師談話的讀后感12-24
《和教師的談話》高中讀后感09-30
和教師的談話讀后感650字04-27
《和教師的談話》的900字讀后感08-02
《和教師的談話》的讀后感900字06-22
魚缸和魚的談話08-01
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讀后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