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人生讀后感范文(精選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與人生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1
《教育與人生》中用了比較小的一篇幅說道“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看似一句連“外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我卻思考了很久——因為它“實在,樸實”!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離這一句話的要求還有多遠?
通常說教育工作分“言教”和“身教”,以“身教”為貴。個人認為,老師其實是“語言器官”比較發(fā)達的高級動物,“言教”可謂是時刻都在進行的,經常嘴巴一張就會停不下來,反正我是這樣的人,所以講的話多了,難免重復的也多,但是又并不是每句話都是重點,學生很多時候就搞不清楚我的要求了。拿最近的課本劇排練來說,學生甲飾演后羿,其中有一段情景是后羿登上昆侖山頂拉弓射下九個太陽,排練時我是用我的嘴巴把情景描繪了不知道多少遍,我讓學生自己先理解后羿這一人物,依照人物特點想像他登山的步伐該怎樣?拉弓時的表情又該怎樣等等?墒侨螒{我描述學生的表演還是不盡人意,結果我實在不滿意,一著急自己上去演了,學生也緊接著模仿了起來,效果好極了,其實當時我是“愣”了,進步太快了,后來我反思后,明白了其中收效快的'原因了,那就是“身教”!
《教育與人生》一書我還需要時間仔細揣摩,葉老的超凡智慧和偉大的教育思想不是我短短一個月看完他的一本書就可以學習好的,我還需要不斷的充電,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和各方面,也讓我將來的“教育人生”盛開出一朵美麗燦爛的小花!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2
當《教育與人生》放到我的手里時,我就認定它是我長久的手邊書。書中葉圣陶先生的話就像是一股力量,能夠推動我走進真正的教育中,這股力量將我以前對教育的簡單想法一一擊破,同時細膩地指點著。這本書將讓我受益無窮!
在《今日中國的小學教育》中,葉圣陶先生說道:“小學教育是為著小學生的,小學教師是栽培小學生的。原來人之所以可貴,并不在他既已為人,乃在他將進而為更高尚的人。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如果能參加正人人類的進化歷程,便算是個有價值的人!睂W會做人,是最根本的。在學校中,學習知識固然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的途徑,但無法將所學的融入到生活中,學生得到的僅僅是知識,而不是智慧和人生。
在我第一次直面41個孩子的時候,我比他們更緊張。很多慌亂的時刻會出現在自己身上,我曾用嚴厲的語氣責怪過他們,但第二天再見面,他們依然真誠地對著我笑,我便開始想該怎么做才是真的對他們負責。
面對這群天真的孩子,沒有人會喜歡將他們埋進無邊的題海里,當他們在奔跑的時候,我能被他們努力的表情所感動。而成為一個教師后的我,對自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就是為了讓孩子不會對我感到失望,更不會讓他們自己在困難中失去前進的信心。
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月,和學生的相處也開始熟悉。孩子就像魔術師,他們每天都在變,我每天都能感受得到。他們會幫助別人,積極地伸出手,不僅僅是借與還,還懂得了與他人的分享;有人看到地上有垃圾,拿起掃把就掃,其他的人便會迫不及待地加入進去,即使握著掃把的手還不夠靈活。見到老師會微笑著問好,放學時記得向老師告別。
其實我喜歡摸摸他們的頭,或是拉拉他們的小手,可同時我也明白與學生太親近,會有反效果,于是我常常板住臉。回想一下,板著臉的表情一定太難看了,孩子們接受不了,都離我遠遠的!叭绻幸幻骁R子在前面,也許自己看了也會嫌得可厭。”先生的這句話就是對我說的,現在的我正在改變,我有更多的耐心走近孩子們,仔細地幫助他們改正作業(yè)直到真的弄懂為止,心平氣和地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讓他們也學會和身邊的.人相互友愛。
以前的我并沒真正懂得如何與兒童相處,如果接受他們的情緒,如果處理他們的想法。直到現在才知道,原來用輕聲細語更容易貼近學生,用溫柔更容易說服孩子的小脾氣,用一點細微的關心可以把他們的“不聽話”趕走!而正是老師的態(tài)度引導了學生的態(tài)度,老師的脾氣改變了學生的脾氣,老師的為人影響了學生的為人。
這些點點滴滴也許只是我看到的一小部分,而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就是用來“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的,時間越長,積累得越多。我的學生讓我懂得了更多,我也希望我的付出能讓他們真的得到收獲。我想看到他們不論在快樂與難過中,還是在成功與失敗中,都能不停地學習,不停地長大!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3
葉圣陶老先生是一代教育名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他《教育與人生》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對我們教師的教育工作有極大的指導作用!督逃c人生》這本書精選了四十八篇葉老的教育論著,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值得一讀。有幸捧讀這本教育專著,真可謂受益匪淺。下面就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熱愛學生。教育學生是個艱巨的靈魂、性格塑造工程,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培養(yǎng)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也應該像斯大林所說:要小心翼翼地培養(yǎng)人,就要像園丁栽培心愛的花木一樣。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真誠的師愛是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曾經有一位學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無暇照顧他,他便自我放縱,學習不認真,作業(yè)不做,和同學打架。當了解到這情況后,我立即向他伸出關愛之手,找機會與他談心,時常撫摸著他的小腦袋問寒問暖,鼓勵他學習。慢慢的,他對學習不再馬馬虎虎了,一天天進步起來。
以教育成就自己。由認識自己而革新自己,由革新自己而成就自己,是一種自然的步驟。如何才能達到成就自己的目的呢?葉老認為,應當按照自己的所長和所好去成就自己。譬如愛好理科的,就可以在理科方面努力;愛好文學或者政治經濟的,就可以在文學或政治經濟方面努力。這樣,是很容易成功的。要使人們都能夠成就自己,非借助于教育不可?梢姡逃龑τ谌松摰呢熑,真是不小。
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一點在教育學生環(huán)節(jié)中體現更為明顯,教給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的標準,不僅要用語言講明,更重要的是教師要以身作則,因為教師本身的行為就是標準和規(guī)范,也是一種有效的不言之教。關于這一點葉老講: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樣,而‘身教為先’總歸是最重要的一條。教師應充分認識到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許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師能否做到以身作則,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成敗。學生是有思想的人,他們對教師不但聽其言,而且要觀其行,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愛戴。反之,如果教師只是說得好聽,而在行動上卻是另外一種樣子,學生就會不聽教師的話,有的學生還可能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成為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當然,我們教師在這一方面要注意和學生溝通,真正地了解學生,應該和他們成為朋友,這樣才會更順利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書上我們能知道更多故事,更多知識。我們要多讀好書,用知識來塑造你自己,不斷進步!書是一盞明燈,它照亮了我們的人生道路,讓我們在前進的路上有了明確的目標。所以我以后還要讀書,讀好書,同時倡導并支持我的學生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4
葉圣陶老先生是一代教育名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他《教育與人生》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對我們教師的教育工作有極大的指導作用,值得我們去閱讀、研究。它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師者前進的方向;它又像一本字典,能讓人查到自己原本不懂得問題;它更像是一位長者,在告訴你經驗和方法。它語言簡練、易懂,能激發(fā)讀者的種種思考。
寒假里我拜讀了葉老的《教育與人生》一書,葉老的教育理念中滲透的人性化教育思想給了我很深的觸動。葉老強調:教育的根本價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養(yǎng)自覺的,自動的,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的,社會的人,是使學生能做人,能做事,成為健全的公民。
人性化教育要以人為本,具體說要以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的人格和諧發(fā)展為本。學生是我們的教育對象,他們是教育的主體,是整體的、發(fā)展中的,具有巨大的潛力和能動性。在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是實施人性化教育的良好時機。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強調學生死讀書,高強度地訓練,課業(yè)負擔過重,引起學生恐學、厭學甚至逃學、輟學,學生產生普遍的逆反心理。課堂上采用單一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通過接受教師所提示的信息進行學習,作為教學受與者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其主動性和能動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調動,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并且,由于教學質量的好壞通常是用學生的成績來評估,因而造成了過分看重分數,只注意少數成績拔尖學生的教育而傷害了大多數學生的自尊心,忽視了對大多數學生能力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形成明顯的教育不平等,也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這些做法違背了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導致學生在心理上發(fā)生扭曲。葉圣陶在談到中國教育改革時提出:教育本質的改革尤其緊要。教育要為全社會而設計,要為訓練成對社會作點事的人而設計;教育決不能為挑選少數選手而設計,結果使這些選手光榮顯耀,站在眾人的頭頂上,伸出手來,收授眾人的供養(yǎng)。
作為當代教師,應當從傳統(tǒng)的落后的思想中擺脫出來,轉變教育教學理念。針對教師怎樣來教學生的問題,書中提到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葉老在他的論著中將教師的講法分為兩種:一種是開門見山,一種是先引起動機再講,以后者為最有效,在學生接觸后想知道的時候才講,更會使學生豁然開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要注意引導學生知變、求變、善變,有所改革,有所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求創(chuàng)新、善創(chuàng)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一點在教育學生環(huán)節(jié)中體現更為明顯,教給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的標準,不僅要用語言講明,更重要的是教師要以身作則,因為教師本身的行為就是標準和規(guī)范,也是一種有效的不言之教。關于這一點葉老講: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樣,而‘身教為先’總歸是最重要的一條。
當然,教師在這一方面要注意和學生溝通,真正的了解學生,應該和他們成為朋友,這樣才會更順利更有效的教書育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積極、活潑、興奮、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擁有自己的空間去探究、合作、體驗、創(chuàng)造。教師的任務是要以學生為中心,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獲取知識的興趣,增進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的學習動力從外部轉向內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做到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探索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的作用是指導、監(jiān)督,他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做的能力,就像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每次演講時總要強調的一句話: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去做。要讓學生的學成為一種自主行為,把課堂建設成為一個學生樂于展現自己,樂于發(fā)展自己的舞臺。全方位地營造一個學生的身心可以健康合理發(fā)展的空間。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敬業(yè)精神和淵博的知識把學生培養(yǎng)成能對社會發(fā)展起積極作用的人,使他們認識自己的價值并愿意將其體現在社會的發(fā)展中。
在《教育與人生》一文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葉老對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所寄予的深切厚望。品味葉老的教育思想精髓,我也充分感受到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古訓的分量,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把最新鮮的知識灌輸給自己的學生,有義務教會他們走出學校后如何適應環(huán)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有義務將做人的道理傳授給他們,這要求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高尚的道德操。不僅如此,時代飛速前進的步伐也已經不容許我們留給自己停滯的理由,所以我們必須要不間斷地學習,在學習中發(fā)展完善自己。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5
上一次我寫了一篇《哲學與人生》,寫完之后很想再一下《教育與人生》。為什么這樣想呢?因為哲學是對整個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問題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思考人生?如何更好的走好人生路?只有借助教育這個工具。
今天讀了葉圣陶老先生寫的《教育與人生》,葉老說:“教育是人類獲得生存資料和經營生活的一種工具。教育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工具。這種工具,大而言之可以挽救國家社會,小而言之可以指導個人,改造個人的錯誤,實現個人的本能,它的作用是很大的!
葉老還指出教育與人生的三種關系:以教育認識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
關于教育對人生的作用,我還是比較認同盧俊提出的:教育即生長。我覺得人生就像一粒種子,教育就像是陽光雨露。教育就是用來促進人的全面生長的'。教育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如果要是按照孫瑞雪的說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胚胎”。教育的作用就是幫助這個“精神胚胎”完整的成長,長成一個完整的自我。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認為:教育是“風格之培養(yǎng)”。風格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思想及行為有了一定的要求。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是:對于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做。通俗的講就是一個人接受了教育后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更加嚴格自律了,更加有原則了。
總之,我覺得教育能促進人的全面生長,能讓一個人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就是教育對人生的作用。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6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關;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蔽蚁矚g讀書,喜歡寫讀后感。因為喜歡思考,喜歡在讀完一本書之后,挖掘作者的一些觀點,抒發(fā)些個人的情感?v然這些見解不見得有多么高深,文筆也不見得有多么優(yōu)美,但我覺得這就是我的收獲,因為我思考了!
其實,在讀《好教育好人生》這本書之前,只知道肖川先生,臺灣人,是北京師范大學的一位教授,對于其它就知之甚少了。更有甚者在讀之前,暗自以為這本名為《好教育好人生》的書不過就是一位閱歷豐富,長年于象牙塔般的校園里的一位教書先生對中國現在的一些教育行為所呼出些“高大上”空洞的言論,并不會對教師、學生有所真正的影響與改變。但在讀完肖川先生的序言之后,先前的一些自以為是早已煙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敬佩之心、崇敬之意。
肖川先生在全本書中并沒有給“好教育”、“好人生”具體下一個定義,而是不斷地教導我們怎樣做好教育,怎樣實現好人生。我覺得如果非要用教科書一樣下定義的形式來界定什么是“好教育”、“好人生”的話,那還不如不要寫,因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獨立性與能動性,每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都有著一套屬于自己的好的教育方法,每一個人都能創(chuàng)造自己的美好人生。文化是多元的,尊重文化的多樣性,謙虛謹慎首先是我們應該學到的。以下便是我的一些感悟。
肖川先生在講述教育意蘊時,說過:“大自然的奇妙奇妙景觀,不僅是人們以美的陶冶,也給予人們以智慧的啟迪……讓孩子們領略到大自然的無限風光,領略到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并由此產生驚異感,從而增進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和與交融,這是完美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蔽液苄蕾p這段話,并一直都堅信“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的實踐理念。自然、社會是啟迪我們人生智慧最好的老師,它所涵蓋的一些大徹大悟是難以用書本上的言語去描述的,因為別人再怎樣形容泰山的雄偉、故宮的輝煌、黃山的挺拔、青海湖的靜謐,那終究也是別人的收獲,只有當自己親身經歷了,用雙眼見證了、用雙手實踐了,才會收獲別樣的喜悅。
我記憶最深的一次旅游便是登黃山。以前都是聽身邊的朋友怎么描述黃山的云奇山異,氣勢磅礴,更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世人極高的贊賞,心想有機會一定要去爬次黃山。黃山出名的不僅僅是“四絕”,還有黃山的挑山夫。登山途中,時不時會遇到一些挑山夫,他們都是些上了年紀的大叔,都個人的擔子里都有不輕的貨物,看起來都有百十斤以上。時至今天,挑山夫依然采用原始的方式,負重攀登來滿足山上人的生活需求。他們的每一步都充滿著危險,但他們身上的那種毅力、頑強值得我們每一個的尊敬。除此外,西海大峽谷一人行也讓我銘記于心。幽奇、峻險,詩詞歌賦真的難以言表。群峰競秀、巧石如林、萬壑崢嶸的奇特景象,讓我一次次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險奇峻峭的山路一次次鍛煉我的膽量,讓我對生命充滿了敬意。再看過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瑰麗的日出、浩渺的云海、奇特的山石后,我更加學會珍惜、學會感恩、學會寬容。其實,領略大自然無限風光,不一定就要去攀登險峻的山峰,觀看壯闊的大海,即使是一片普普通通的葉子,平平淡淡的一方晴空,一場瑞雪,都是大自然給予我們學習的源泉,都富含著豐富的人生境界。
除此,肖川先生在后文里還提到了,“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領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良好的教育使得一個人成為真正的人,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钡拇_如此,好的教育是教會學生自己去學,好的教育是為了人生而教育的,換句話說良好的教育是從長遠利益角度來考慮的,風物長宜放眼量,著眼于學生的一生成長和生命的滋育才是應有之義,而不是冷冰冰地將知識從這個頭腦搬運到那個頭腦。然而我們目前的教育更多關注的就是注重眼前利益,學生只要考出高分就天下太平,印證了那句“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雖說是一句玩笑,卻也道出了現在教育的弊端。
我是一個經歷過所謂“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兩種教學模式的學生,當然我不認同“應試教育”沒有它存在的合理程度。我初中讀的是一所農村中學,和全國眾多所農村中學一樣,學生只要考出高分,升入到好的高中,老師的教學使命也就完成了。在初中三年里,應試教育的逼迫下,我勤奮努力學習,最后考入了南京市金陵中學。金陵中學,和以往初中學習生活不同,更多注重學生的自學,老師教授你方法,讓我們織網捕魚。學校也很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多方面發(fā)展,在禮拜二和禮拜五下午開設選修課和社團,學生僅憑興趣去選秀上課。我是被“奴役”慣了的,一開始進入這種“天堂般”的生活,很難融入,成績自然也就成了我們般墊底的。但是我并后悔上這所高中,因為它教會我的不是只有考高分,而是更多的實踐,更多的為人處事道理。
我以后也是致力于當一名人民教師,我是教會我的學生考高分,填鴨式的教學,還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去辨別,用情感去濡育他們?我想我會選擇后者,良好的教育是為了學生以后的人生發(fā)展,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判斷與自主選擇的能力,而考高分無視學生的主體性,無視他們作為人的自由!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7
在我從事教育工作之初,老教師親切地對我說:親其師信其道。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你這個學科就必須做到:親其師信其道。當時我對這個看法理解還不夠深刻。只是覺得從事教育工作很神圣、很偉大。一輩子可以和學生打交道很幸福。將來等自己老的時候就可以桃李滿天下了。我總是幼稚地認為教育是無所不能的,教育有超越時空的作用。但是,專心閱讀了肖川教授的《好教育·好人生》之后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優(yōu)秀的教師。肖川教授說:教師無疑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最有教養(yǎng)、最為純潔和最為善良的一個群體,也是我們社會中最大的知識群體。我們的勞動雖然繁瑣而艱辛,但確實是極其有意義的。教育關系著我們民族的未來,關系著我們這個社會的安全、和諧和溫暖,關系著每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關系著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王校長也經常諄諄教導我們:教好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和諧一方社會。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會遇到很多很難教育好的學生,我往往會采取放棄的態(tài)度,雖然有時會感到內疚,但是想到教育一個后進的.學生是多么的困難,自己往往就會對這樣的學生絕望。我是一個比較自信的人,我相信我能夠把大部分學生教好,我自信我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老師,我對我的課堂也充滿了自信,我熱情、幽默、對學生比較寬容,能夠呵護學生的自尊,我具備了做一個老師的基本品質。但是,教育、教學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還有很多很難教育好的學生,我總是認為要嚴格要求學生,如果學生不聽從我的教育,我就會采取諷刺、挖苦的語言,有時甚至是尖刻的言詞來批評這些我認為教育不好的學生,有時我也會不顧學生的感受,一味發(fā)泄自己對學生的不滿,F在回想起來,自己有些行為是多么的偏激和愚蠢。可能自己在這么多年的教育中扼殺了很多天才。
肖川教授說:我們需要慢慢地等待學生的成長,不宜操之過急,要給自己更多的更積極的暗示和提醒,要學會情緒的自我管理,學會對學生的寬容,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不宜過于隨意,對待學生的言辭不宜過于斥責,我們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我們老師也要學會傾聽,傾聽學生的呼聲。今天晚上,學生在作業(yè)本上寫道:親,作業(yè)太多,我做不完,請求減量!我回復道:親,我明天就減!孩子樂了,我也笑了?磥砝蠋熀蛯W生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我想我離優(yōu)秀的老師已經不遠了,講臺就是我人生重要的舞臺,我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能盡如人意,但求吾心無愧。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8
偶然中在博客里看到了一本好書《好教育好人生》,這是北京師范大學肖川教授從他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教育的使命與責任》《教育的情趣與藝術》四本書中精選出一百來篇編成本書。收錄在這本集子中的文字表現出作者對歷史、社會、人生和教育問題的明睿洞察,對教育理想的熱切追求,對人類不滅良知的深沉呼喚,對人生當有境界的祈望與希冀。用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自由社會培養(yǎng)人”,成為本書的主線和靈魂,字里行間彰顯出作者力圖用熱忱與真情去點燃希望之火,用生命去守護正義與光明的良苦用心。
肖川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這本書對原來我們固有的思維和做法進行了批判,也給我們今后如何更好地從事教育指明了方向。思想即行為。我們的教育教學計劃有很多,關鍵是我們的思想定位是什么,愿用肖川先生文中的三句很有啟迪的話與大家分享,同時也是勉勵自己,促進學習與提高。
1、第一句:一個不難確認的真理是:任何一個學習者,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獲得成就感,或者懷疑所學知識的價值,就會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性。相反,好教育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學業(yè)成敗的責任感,學會放棄,能夠放眼未來,學會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
2、第二句話:好人生的`境界:明確的目標追求、和諧的人際關系、豐富的內心世界、寬廣的活動舞臺,構成了他們燦爛的人生。對于我們普通人,同樣可以擁有好人生:掌握好謀生的技能,衣食無憂地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尊重并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好人生如香茗,淡雅純凈;好人生如佳釀,醇厚悠長。
3、第三句話:教育就是服務:就是要使我們的教育在制度、目標、措施、方法層面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真正做到“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能夠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向他們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賦、潛能,不同氣質、性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以便他們在社會生活中能夠找到他們應處的位置,最充分地實現他們作為“大寫的人”的價值。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9
最近,我讀了臺灣肖川先生的一篇文章《好教育好人生》,令我深有感觸。
《好教育好人生》主要闡述了人生中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塑造一個美好人生。作者從教育的概念、教育與人生、教育的目標、教育即解放、教育即服務、教育對人的成全、教育是一種文化行為和教育的意蘊等角度進行了獨到的分析。我經過認真的學習思考之后,深深感覺到教育事業(yè)需要的是發(fā)揚奉獻精神,要全心全意的為受教育者的全方位著想,用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的生活環(huán)境的思想為學生服務,并為他們創(chuàng)造切合實踐的受教育的機會。筆者曾在企業(yè)工作好多年,企業(yè)文化和規(guī)章有很多是很苛刻的,要求是很嚴格的,而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經歷傳達給同學們,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加一些催化劑,引導他們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合格就業(yè)青年。思想即行為。我們的教育教學計劃有很多,關鍵是我們的思想定位是什么,愿用肖川先生的幾句話來勉勵自己,促進學習。
文章中我挑出了三句很有啟迪的話與讀者分享——
第一句:一個不難確認的真理是:任何一個學習者,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獲得成就感,或者懷疑所學知識的價值,就會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性。相反,好教育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學業(yè)成敗的責任感,學會放棄,能夠放眼未來,學會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
第二句:好人生的境界:明確的目標追求、和諧的人際關系、豐富的內心生活、寬廣的活動舞臺,構成了他們燦爛的人生。對于我們普通人,同樣可以擁有好人生:掌握好謀生的技能,衣食無憂地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尊重并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好人生如香茗,淡雅純凈;好人生如佳釀,醇厚悠長。
第三句:教育就是服務:就是要使我們的教育在制度、目標、措施與方法層面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真正做到“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能夠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向他們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賦、潛能,不同氣質、性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以便他們在社會生活中能夠找到他們應處的位置,最充分地實現他們作為“大寫的人”的價值。
作為新一代的職業(yè)教育者,受到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有著美好的人生前景和優(yōu)越的生活學習條件。我為自己在宿城區(qū)職業(yè)教育中心工作感到自豪。因此,《好教育好人生》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啟示是:我對于人生都做了合理的規(guī)劃。在規(guī)劃好的人生軌跡里,我們面臨的考驗就是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說過:“什么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應做的事每天都堅持做。什么是不簡單?不簡單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笔前。绻馨瓷厦嬲f的去做確實是十分難。做一件事、堅持一天很容易,堅持二天也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卻很難。因為這不僅需要恒心,還需要堅韌不撥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這不僅要上述的兩點,還要有做事認真仔細的態(tài)度。如果我們能辦到這兩點,就能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得到進步,得到提高。
而作為教育工作者,在規(guī)劃好神圣的職業(yè)之后,我們的職業(yè)道德鞭策我們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因為我們是一個培養(yǎng)人的人。我們要為受教育者提供好的教育,要引導受教育者規(guī)劃美好的人生。我們在教育之路中會遇到很多挑戰(zhàn)。我們學生的家庭不美滿的較多,我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遺忘和冷落的經歷較多,他們自卑和不自信較多,這種特殊性要求我們要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引導學生發(fā)現自我,發(fā)現自信,以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引導學生養(yǎng)成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樹立成功的心態(tài)。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10
在寒假的市骨干培訓中,我就有幸通過網絡觀看了肖川博士關于教師職業(yè)幸福的講座,而這次在他的著作《好教育,好人生》中我又讀到了他關于教師幸福指數的隨筆,感觸頗多。
我打算今后嘗試一下改變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尋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樂元素,在做好心態(tài)的自我調整的同時,充實些自己的精神生活,學會工作與休閑,學會苦中尋樂,學會享受教育。
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然后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
再者要懂得研究教學和職業(yè)規(guī)劃。把教學工作看作是一種簡單的重復,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對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學、合理、符合自己最近發(fā)展區(qū)、又不斷在動態(tài)變化提升的目標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前提,不斷的自我價值實現是人不斷前進的不竭“內驅力”。過高的目標定位容易讓人因體驗不到經常的'成功而沮喪。教學研究中帶來的新鮮感和職場中不斷進步的成就感是帶來職業(yè)幸福感的催加劑。
還有要享受生活。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閑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手頭錢是有點緊,但還得學會舍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個會、泡個吧、旅趟游。開朗、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11
最近,讀了肖川老師的《好教育,好人生》一書,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深受啟發(fā)。
教育需要教師作一個有心人,這是我讀了此書以后的第一個感受。為孩子的一生幸福做準備,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是每個教師心底的愿望。的另個感受是,我也可以做得更好。我應該懷著美好的愿望,沉著、樂觀、自信地對待生活的每一天。
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師,覺得自己常處在忽而清醒忽而模糊的狀態(tài),當胸懷理想時,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該為學生做些什么;當工作瑣碎心存倦怠時,常嗟嘆這樣忙碌不知為了什么,不知道教育的價值到底在哪里。那么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段話吧:“假使我們過著多姿多彩的生活,那必定是教育使我們意識到生活的意義;假使我們過著合群的生活,那是教育使我們在早年認識這一需要;假使我們很安詳地生活著,那是教育使我們認識到精神上的和諧是人生最重要的……”在肖川看來,良好的教育能夠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給迷蒙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孱弱的.身軀帶來強健,給彎曲的脊梁帶來挺拔,給卑瑣的人們帶來自信。
沒有使命的教育是盲目的,沒有責任擔當的教育是輕薄的。教育不僅需要效率和效益,更需要靈魂。教育的意蘊,可以從多種視角、多種話語來解讀,然而,回歸原點,追尋初衷,我們發(fā)現,教育的真諦始終是關注生命,提升生命。我們也理解了,教育,是對生命價值的發(fā)現與發(fā)掘;是對生命航道的開通與指引;是對生命世界的呵護與成全。
在這篇文章中,肖川還提到了“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這一點也使我很受用。記得有一句廣告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也不正是在告訴我們要積極地面對人生嗎?“我是重要的!我是快樂的!”我們每天以這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我相信做事的效率會高,生活的品質會高,也會影響周圍的人特別是學生。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12
有幸拜讀肖川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我的心卻不能隨書頁的合攏而平靜,我的腦海中仿佛是一片寬闊的海洋,仿佛作者在平靜的心湖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是一個培養(yǎng)人的人。我們要為受教育者提供好的教育,要引導受教育者規(guī)劃美好的人生。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應做到“六個學會”。學會等待,教師能夠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能夠用從容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氣躁,不指望一次活動、一次談話,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學會分享,教師學會傾聽,學會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學會用學生的眼光看待世界。高高在上的老師,又怎么會聽到到學生的心聲?自以為是的學生,又如何聽得進老師真心的話語?
所以說重要的是以心換心,彼此傾聽。學會寬容。就是努力使自己變得胸襟開闊、氣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閉鎖,頭腦不那么固執(zhí),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狹隘。也許有時候學生會誤解你、不理解你,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喪氣,打起精神,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這一切。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13
《好教育好人生》充盈著諸多感人至深的話語,其中有一句樸素而真切的話語“受過教育的人,是這樣一個人:他(她)嚴正而又寬容,深邃而又單純;執(zhí)著而又瀟灑,真誠而又練達;他(她)勤勉而又從容,剛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實而又不斷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边@是肖川教授對于什么樣的人是受過教育的人的一段解釋,他清晰地告訴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這里的受教育不僅僅指上過學,獲得了某個學位或某種文憑。可現實生活中我們“太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卻忽略了教育對學生幸福人生的奠基和對完整的人的成全”,其實這個任務需要我們全社會給予關注。
我是一名家長,同時我又慶幸我是一名教師。同許多家長一樣我渴望我的孩子能成為受過好教育有好人生的人,但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的做法又讓我不解:公然教孩子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家長;在大街上一邊聲如洪鐘呵斥孩子、一邊吐痰的家長;逼著孩子現在吃苦上苦將來作人上人的家長,埋頭苦讀“我送兒子上哈佛”和“天才兒子學習經”然后在自家試驗田里耕耘不息的家長,為了給孩子搶時間而插隊、闖紅燈的家長,……他們總讓我心驚肉跳。他們的`做法與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初衷完全背離,有太多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尚需成長,卻被上蒼和社會賦予了培育和監(jiān)護孩子成長的特權。怎樣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這恐怕是我們很多中國家長要補的一課。肖川教授的《好教育,好人生》這本書對原來我們固有的思維和做法進行了批判,也給我們今后如何更好地從事教育指明了方向。
其實我們經?梢栽诟黝愲娨曋邪l(fā)現中外孩子在行為舉止、思想品質上的巨大差異:很多外國的孩子能獨立的面對世界,自信樂觀,膽識過人;能獨立思考。在以后的教學歲月中,我一定會把肖川教授的教育精神運用到我的教學實際中。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14
《好教育好人生》是肖川教授的一篇隨筆,表達他對教育理想的熱切追求,對人類不滅良知的深沉呼喚,對人生當有境界的祈望與希冀。用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自由社會培養(yǎng)人”,成為本文的主線和靈魂,字里行間彰顯出作者力圖用熱忱與真情去點燃希望之火,用生命去守護正義與光明的良苦用心。
這是一篇教育隨筆,就像作者說的那樣“隨筆,沒有居高臨下的霸氣,沒有正襟危坐的儼然,沒有煞有介事的虛假,沒有耳提面命的煩悶。像朋友之間的抵膝而談,不求全面,不求”客觀“,不求嚴謹,甚至也不求立論的”公允“、命題的”科學“;只求遣一己之意趣,痛快淋漓地嬉笑怒罵!
好教育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技能,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好人生并不是有金錢和權利,而是有健康的體魄,明確的目標追求,和諧的人際關系,豐富的內心生活和寬廣的活動舞臺。
孟子主張“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主張“人之初,性本惡”。而他們的學說都重視一點就是教育,好教育可以使人由惡變善,壞的教育可以使人由善變惡。好教育引導人們求真向善臻美,引導人生向自由與光明的`境界緩緩飛升;而壞教育,平庸、貧乏的教育,充斥著對人的尊嚴的褻瀆和人性禁錮的教育,只能使人變得低俗無趣、眼光短淺、心胸狹窄、猥瑣自私、昏聵無能。
教育即解放,意味著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tǒng)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范。教育就是服務,對于社會上出現“教育消費”,我感到很心酸,人們發(fā)錢去接受教育,表明人們對教育的需要,但一些學校為了生存和發(fā)展去出賣教育,我則認為不應該!學校招收到學生,卻不好好地教育,每天都在想著多招些學生,多收一些學費,而并不把重點放在如何搞好教育上面,如何對學生負責,如何給學生一個好的人生!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就曾指出:“有人說,人是一個‘可教的動物’,這是一個不壞的定義,實際上,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笨梢娙耸切枰逃模逃彩菍θ说某扇!坝癫蛔粒怀善;人不學,不知道!比艘涍^教育,才能夠完善自己,才能夠懂得生存。教育也是一種文化行為,甚至有很多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上學,就稀里糊涂的到里了大學,“金榜題名”已經不知不覺深深地烙在人們的心理,上學接受教育已經形成一種文化。
然而,好的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標的,教育的方向和目標是教育活動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成長負有道義上的責任: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他們最需要受教育也最好受教育;教師相對于學生而言是聞道在先,教師在學校里肩負著幫助學生增加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和追求成功的責任。尊重學生的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不僅是真正教育的條件,而且是教育本身的內在規(guī)定性。
教育是學生精神的喚醒、潛能的顯發(fā)、內心的敞亮、主體性的弘揚與獨特性的彰顯的過程!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 15
近期,我認真看了肖川先生著的《好教育,好人生》一書,作者以隨筆的形式,侃侃而談,娓娓而敘,于豐富而生動的材料中顯自己的真知灼見,令我在親近感中翻卷而細閱,掩卷而深思。心中對教育的價值和教師的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肖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一書共分五個章節(jié):教育的意蘊、好學校的標準、對教師的期待、我的教學主張和受過教育的人。肖先生在書中深刻的詮釋了好教育,好人生的概念,在“對老師的期待”這一章節(jié)中這樣說到:教師的幸福人生和專業(yè)成長是教師生命的兩大主題,二者這間是相互促進的,教師的幸福人生從他職業(yè)的自豪感、成就感而來,同樣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也有助于教師幸福指數的提升,一個能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師也更有可能以積極和光明的心態(tài),更飽滿的熱情關注自己的專業(yè)成長,為了更高的生活品質,為了能給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作為教師的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用過硬的.本領和良好的師德贏得整個社會的信任和尊重。
在“我的教學主張”這一章節(jié)中說到,作為教師,始終都離不開“教什么”和“怎么教”這兩個問題,平時習慣于按教材來思考怎么教,很少考慮教什么。一直還認為,教什么是編教材的專家該管的事,自己哪有資格。
讀完《好教育,好人生》這本書,我深深的感受到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高尚的職業(yè)道德,還必須要有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我們要不斷充電,加強學習,正如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過的:“在現代中國做一個人,決不能放棄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的每一個機會!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好教育好人生》讀后感12-09
閱讀照亮教育人生讀后感12-13
教育與人生讀后感(精選6篇)10-22
教育與人生的讀后感(通用23篇)04-20
人生沒有彩排教育隨筆(精選11篇)10-17
“家庭教育,決定人生”作文03-23
教育、高考與人生抒情散文10-25
學習智慧人生教育心得體會05-25
愛的教育讀后感 愛的教育的讀后感12-16
愛的教育的讀后感《 愛的教育 》讀后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