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讀后感(精選19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世同堂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
記得《四世同堂》是在自己小學時代第一次讀的,不過那時候體會不是很深,很多情節(jié)已經(jīng)不記得了,F(xiàn)在中央電視一臺正在熱播《四世同堂》,勾起我許多感想,決定重讀一遍原著。
花了3天時間,終于把《四世同堂》讀完了,很受感觸。終于明白為什么自己那么固執(zhí),每次和朋友爭論對日本人或美國人的看法的時候,我的說辭會那么偏激。盡管在全球化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不得不和他們打交道,使用他們的產(chǎn)品,但是想要從我嘴里吐出一句贊美他們的話,那是不可能的。在我的記憶里,我從沒說過他們一句好話,因為我不是政客,更不是外交官,我只是一名熱血的純粹的中國青年。我所受的教育根深蒂固,讓我明白了我們自己民族所受恥辱的歷史,記住了自己的先祖心中所藏的仇恨,我想我也會讓自己的下一代明白這段歷史,記住這種仇恨。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我想我們國家都不要大意,永遠不要相信敵人的眼淚和巴結(jié)的笑臉。利用和平時代,把自己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打造強大的軍事力量,這樣,就算我們沒有侵略別人之心,也要有足夠的力量保護我們的國家和人民,防止別人侵略,防止悲劇重演。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2
老舍先生一向是一個令人敬佩深愛的作家,生活在動亂年代的老舍先生,他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苦難,正是這些波折的經(jīng)歷給了老舍先生創(chuàng)作的源泉,所以他的作品總能反映出時代的印痕,針砭事實,把當代人們的遭遇和感受融于作品,發(fā)人深省,成為時代的標簽。而在老舍先生眾多的薈萃中我們不得不提到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經(jīng)典名著—《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這部小說是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北平淪陷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浮沉、生死存亡。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日軍欺凌下的悲慘命運,同時譴責了賣國附敵者的丑陋。老舍以戰(zhàn)爭下的人性為筆觸,為我們揭露了當時陰暗的社會。那種時代的烙痕成為讀者不能磨滅的記憶。而通過人性丑惡余善良的對比,作者贊美了反抗侵略的勇敢無畏的人們,也鞭笞了賣國求榮的丑惡。在《四世同堂》里,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賣國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
一切不同人物的描寫都深刻的反映出了那個動蕩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茍且偷生、賣國求榮。在《四世同堂》里發(fā)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的落后將會遭遇怎樣的結(jié)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另一個道理。一個家族是不可能在國破的情況下依舊昌盛的,國破家必亡。就像小說里描寫的一樣,一個四世同堂之家最終也在侵略者的鐵騎下、在戰(zhàn)爭的摧殘下徹底的崩塌。我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戰(zhàn)爭中走向了瓦解,更何況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國無強家,只有把個人的榮和家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華。
戰(zhàn)爭永遠都是可怕的,它是對人性的一個全面的考驗和挖掘,在生死的較量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錯誤的判斷。而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這樣的剛正不阿?還是像祁瑞豐這樣淪為走狗,出賣自己的國家、出賣自己的民族只為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為我們揭示的社會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們永遠不敢設身處地的去想象,永遠不敢面對在那種環(huán)境下的真實的自我掙扎。然而這就是老舍,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偉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筆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如此沉重的世界,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品讀。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3
“休對故人思故園,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這是蘇軾的《望江南》中的一句。這首詞描寫了清明時節(jié),作者卻不能返鄉(xiāng)祭祖的一種遺憾的情感。因為有句俗話說:“有根才有家。”可是有一群人,他們卻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忍辱負重”,甚至出賣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最終自取滅亡。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長篇小說。小說中描繪了抗日戰(zhàn)爭中北平人民的艱苦生活。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戰(zhàn)爭的殘酷,其中有許多人物,如祁瑞宣,祁瑞豐,錢默吟先生,冠曉荷等,他們每個人物都有十分鮮明的特點。但要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祁瑞宣了。
祁瑞宣是祁家的長孫,是祁家的“當家主父”,可以說是上有老下有小。他的身上有一種令人欽佩的愛國情懷,寧可被日本人捉進監(jiān)獄,也不會向黑暗勢力低頭,甚至甘愿吃就算是貓狗都不愿吃的東西,也不愿給日本人做事而衣食無憂。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民族氣節(jié),一種不忘根的民族氣節(jié),一種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
祁瑞豐雖說是祁家的次孫,可是他和大哥瑞宣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瑞宣勤儉樸實,謹慎小心,老成持重的讀書人。瑞豐則是個看重金錢利益,大肆揮霍,好吃懶做的花花公子。為了利益,出賣了國家和民族,做了漢奸。我十分厭惡他這種“忘根”的行為。
可是,想著想著,我不禁慚愧起來。我想到了外婆,她老人家70多歲了,外公去世后她一直一個人住,有什么事不麻煩媽媽,總是自己想方設法解決。爸爸和媽媽因為單位工作忙,即使外婆家就在單位旁邊,也不能常去看看,所以媽媽對外婆總懷著愧疚,一年也只能見幾次面?晌铱倢ν馄挪焕聿徊堑,甚至還說外婆土,俗,一直到上中學后,有時我想見外婆都沒有時間,現(xiàn)在我一見到外婆總會有說不完的話。一會兒是班上的趣聞,一會兒是在書上看來的笑話段子,聊天說地不像祖孫,倒像一對朋友。
人,無論到哪兒,都不能忘本,忘根,不能忘記在你身后為你默默付出的人。不能在后悔中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4
看完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仿佛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仿佛在眼前跳動,漫長的八年,發(fā)生在小羊圈的人們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斗爭,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中華民族的那段歷史,那些從歷史教科書上獲取的比較抽象空泛的認識,仿佛有了血肉,而激發(fā)出無比的責任感、愛國心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后對于他們的行為不禁咬牙切齒,而對于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書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無法用只言片語來判斷他們。
他們因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又因日本人的到來而死。這些漢奸們即使到了臨死仍執(zhí)迷不悟。如果說漢奸是那個時代所造就的,那么我想招弟、野求更是當時的犧牲品吧!作為大赤包的女兒,她注定是不幸的。生活在一個極其虛偽、極其自私,不知榮辱的小人家中,就算她的本性如何善良、純潔,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變了,變成了一個只會享樂,沒有思想,不懂正義、使命、。國的女人!在媽媽的引導和妓女們鬼魂的日。
中,她墮落了,她不在懂得。惜自己甚至引以為榮!在媽媽的慘死和爸爸的落魄中,她不在是那個純潔的善良的少女了,《四世同堂》開始于抗日戰(zhàn)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jié)束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美麗時刻,而期間人們經(jīng)歷的便是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己的時光,其中一個關鍵詞自然是被中國人民深惡痛絕的日本鬼。他們所做的種種令人發(fā)指的事以及他們近乎變態(tài)的心理,使每一個描寫他們的作家不得不咬切恨齒、緊縮雙眉,但使我欽佩的是,老舍先生并沒有用非常激烈的語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種冷幽默表面上輕描淡寫、若有若無,蜻蜓點水般描寫,但就是這么幾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們令人惡心的心態(tài),通過這些文字,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是老舍先生輕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胡同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梢姡瑢τ谌毡救,作者還是很理智的。
戰(zhàn)爭結(jié)束了,沒有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是悲壯。然而,《四世同堂》并不是一個悲劇。人們一直疑問老舍先生為什么要給大家一個不是結(jié)尾的結(jié)尾,人們詫異于故事的戛然而止卻不知結(jié)局。
老舍的這一篇小說令所有的讀者都認為這是一篇讓人感動的小說。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5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置身于那戰(zhàn)雨紛飛的地方。
老舍這部書中以一種樸實無華的敘述手法,展示了北平淪陷區(qū)一群普通人個性是祁家四代人的生活。透過祁老人、瑞豐、瑞宣、韻梅、錢詩人、小文夫婦、李四爺、白巡長、孫七、小崔、馬老太太、常二爺、小妞妞以及大赤包、招弟等性格迥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出民族存亡之際,真善美與假惡丑的斗爭,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和茍且偷安、助紂為虐、賣國求榮的鮮明對照。
本書讓我們看見了北平被日軍占領后的人間百態(tài):有的人革命了,犧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慘死了。其實日軍占領北平后,客觀地說,并沒有什么令人發(fā)指的罪行。沒燒圓明園,也沒搶故宮,也沒有大面積的屠殺等等。但是,他們殘害了南京的人民,作為同胞,我們當然十分憤恨,這是正常的,所以看玩四世同堂,我更加確信了對日本人的恨。
隨著整本書臨近尾聲,心中不禁感嘆人的本性在那樣一個年代,承受如此多的磨練后,展現(xiàn)得如此真實,區(qū)區(qū)一個小羊胡同,形形色色的人物卻已代表了當時千千萬萬不一樣心態(tài)的中國人,已成為了那個年代整個中國的一個縮影。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6
老舍先生是一位有著復雜思想的人,文如其人,這使老舍先生筆下的人各有各的心理,各有各的思想。
《四世同堂》嘛,就得先從祁家的最年長的輩說起。祁太爺應該算是封建百姓的性格,思想保守,卻對生活有著自己的見解,自可成一派,這要就是像他說的那樣:“只要準備三個月的干糧咸菜,便是天塌下來也沒事兒!
接著是祁家孫輩,祁家長孫瑞宣是一位可敬的教師,也算是血性男兒。他在洋學堂時,一位神父說:“中國已無力回天!彼虼肆x憤填膺,一氣之下辭掉中文教師之職。但是他的一腔愛國之情與報國計劃因祁太爺?shù)淖钄r而付諸東流。我感到惋惜,但為此也對他感到欽佩。
祁家三孫瑞全也十分愛國,他因為情感原因而十分矛盾是否出城抗日,但是最后還是毅然出城,策劃抗日。
還有冠家的冠曉荷也是一個人物,只不過他賣國求榮投奔日本人,做了漢奸。他陰險狡詐的性格更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尤為突出。
當然老舍先生筆下的人物還有許多特性鮮明的人值得我們品味。讓我們欣賞、品味這本曠世名著,感受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吧!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7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我終于把《四世同堂》看完了,總共有1200來頁,分為三部,分別是《惶惑》、《偷生》和《饑荒》,真實地紀錄了革命戰(zhàn)爭期間中國首都的社會現(xiàn)狀,展現(xiàn)了滿目瘡痍的真實圖景。最令人震撼的還是日本鬼子對中國的侵略行徑,特別是文化侵略,更是深入骨髓的膏肓。中國為什么會千瘡百孔?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人敢站出來,青年人中雖然有一部分充滿了戰(zhàn)斗熱情,愿意用自身的大無畏付出來改變社會現(xiàn)實,比如瑞全,他可以遠離家鄉(xiāng),積極投入戰(zhàn)斗,為解放事業(yè)貢獻青春和鮮血。
可更多的年輕人卻沒有把國事放在第一位,雖然他們也深刻體會到了社會的黑暗,并決心不向日本鬼子投降,但在艱巨的生活壓力背后,他們屈服了,他們想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家庭,還有父母,這些讓他們裹足不前,比如瑞宣,他也是個充滿斗爭精神的青年,但在艱巨的家庭責任之下,他只能委屈求全了,因為他不忍心年事已高的祖父,不忍心病怏怏的母親,不忍心尚小的兒女,于是,他只能持觀望態(tài)度,只能茍且偷生,只能茍延殘喘地生活在生存邊緣。除了這部分人,還有社會的蛀蟲,他們腐蝕了社會的發(fā)展,是中國窒息的根源,就如冠曉荷,就如瑞豐,他們完全沒有羞恥之心,反而想趁著被日本鬼子占領而升官發(fā)財,顛覆了人性的本真,毀壞了中國人的名聲。
《四世同堂》是我認真看完的最長的小說,雖然我不喜歡歷史,我自認為這點是非常不對的,雖是興趣使然,但很多時候我還是會盡力地去了解歷史,關注歷史,就如這部小說,它真實地展開了中國社會發(fā)展洪流中的一角,為我從中窺探歷史提供了機會,雖然社會發(fā)展到了新的高度,但我相信仍然有它的價值所在,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它,了解它,品評它。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8
讀老舍的《四世同堂》,我感觸很深,老舍筆下的人物個性鮮明,躍然于紙。冠曉荷,是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他的行為作風,品行穿著,無一不讓我感到深惡痛絕。
日本人侵略了北平城,全城人心惶惶,只有冠曉荷欣喜難耐,他覺得這是一個讓他飛黃騰達的機會,他認為日本人使北平淪陷,是做上大官的好事,他心里沒有國家。小羊圈胡同里,總會有幾個人愛國家,愛北平,錢二少,一個正值壯年熱血的青年,他決定出去抗日,他想要為國家出份力。大赤包卻聽到了這回事,她告訴冠曉荷,去告訴日本人,你就有功可以當官了。迷官迷財?shù)墓跁院梢宦,馬不停蹄的去告訴了皇軍,可皇軍并不體貼他,要讓他在前面帶路,帶日本人進小羊圈胡同里,去錢家抄家。冠曉荷以漢奸的身份站在了這個胡同里。賣人求榮,漢奸!漢奸!真是令人氣憤!
冠曉荷他瞧不起中國,因為中國沒有給他一官一職,他甚至覺得英國和法國可愛,倘若英國和法國能給他官職。
日本人侵略了北平城,那么這些個官職只能由不抗日的人去當。他為了升官發(fā)財,不要尊嚴,不要骨氣,對侵略國家的日本人鞠躬哈腰,阿諛奉承,只為權(quán)利。他把利益擺在一切前面,真是無知又無恥的日本人的走狗。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9
那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對北平,對中國,都是悲慘的一年。所有的中國人民都不得不面對侵略者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橫行霸道。災難下,有人誓死為國,不怕拷打,而有人依然追求著榮華富貴,置國家利益于不顧,自私自利,令人不齒。
這些人有一個名字,叫漢奸。冠曉荷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他自詡為文化人,的確讀過一點書,寫得了文章,也明白點事理。只可惜,他把這僅存的知識用在了討好日本人上,甚至還為此沾沾自喜。他欺軟怕硬。在他眼中,日本人就是最厲害的。因為他堅信,只要日本人高興,他就能做所謂的官兒,享受一生的富貴?擅鎸χ袊耍コ鲑u,去逼迫,毫不把他們的生命看在眼里。的確,這樣的做法使他風光了一陣子?伤,他身處于中國,中國永遠是中國人的地盤,中國人終究會戰(zhàn)勝侵略者。荒唐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向中國人維護著日本人的形象,口口聲聲地說日本人一定會好好待他。那他是怎么死的?被日本人用泥土活埋的!
與冠曉荷一樣可笑的,還有他的女兒招弟。招弟是個外表漂亮的姑娘。在她看來,生活的樂趣就是搓幾局麻將,找?guī)讉與她一樣淺薄無知的朋友聊聊天。什么國家的苦難,侵略者的無恥都與她無關,畢竟她還有個漢奸爸爸。在其他中國人窮的吃不起白面,穿不起衣裳的時候,她在試戲服,學唱戲,想給日本人表演,好打出名聲來,登上報紙頭條。在媽媽被抓走時,她也不想著自己去找事做來養(yǎng)活自己,只覺得沒了媽媽來賺錢,她就沒法兒活。最終,她選擇去當日本人的特務,來監(jiān)視中國人,盡管她自己也是個中國人。最終,在抗戰(zhàn)勝利之際,她被真正有骨氣的中國人瑞全掐死了。
同樣生在冠家的,還有招弟的姐姐,高第。可是,她卻成了與家人截然不同的一種人。她是這個家中唯一的中國人。她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和妹妹,更看不起他們那種不可一世,虛偽狡詐的性格。她愛家,但她更愛祖國。對家的愛不過是一個子女、一個姐姐應盡的責任,而愛國,才是一個中國人骨子里流淌的熱血與激情。她表面上與招弟一樣做了特務,可她暗地里與錢默吟先生聯(lián)合起來做事,抨擊日本,守衛(wèi)中國。作為冠家人,她一開始是遭到鄰居們唾棄的,可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同樣生在戰(zhàn)火紛飛的中國,同樣生在冠家,有人成為了英雄,有人成為了狗熊。明明是同樣的環(huán)境,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就在于個人的選擇。生活環(huán)境的確決定了很多,也能影響很多,可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nèi)心。古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高第推翻了這個道理。即使生在只懂吃喝玩樂的冠家,她同樣做出了自己的一番貢獻。一個追求正義的人,即使生在邪惡的環(huán)境中,一樣能夠擁有一顆正義的心。
往小了說,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也是這樣。同樣的老師,同樣的課堂,有的人能夠?qū)W好,可有的人就是學不好。責任不在老師和同學,而在自己。高第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一樣闖出一番事業(yè),更何況在如此舒適的環(huán)境下的我們呢?或許有人會覺得,現(xiàn)在上網(wǎng)課效率很差,作業(yè)正確率很低,可你要明白,全班、全市甚至全國的學生,都和我們一樣,坐在電腦前上課。既然別人能學好,為什么自己不能?還是得反思一下自己,網(wǎng)課有沒有好好聽,作業(yè)有沒有好好做。
同樣的中國,不同的國人。同樣的網(wǎng)課,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學生。我們要做的,不是被環(huán)境戰(zhàn)勝,而是堅定自己的內(nèi)心,用行動去戰(zhàn)勝環(huán)境。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0
《四世同堂》這本書,據(jù)書上寫,這是老舍寫過的最好的一本書,它講述的是革命時期日本鬼子闖入北平,小羊圈人原來正常的生活,被搞得不像樣子。
對于這個變化,小羊圈里的各家人也產(chǎn)生了不同的反應,從軍的從軍,反抗的反抗,毫無變化的毫無變化,甚至還有人因為日本人的到來而高興,成為日本人的走狗。讓我最印象深刻、表現(xiàn)截然不同的二人分別是錢默吟先生和冠曉荷,先說錢默吟先生吧!在得知兒子的死訊后,不但沒有傷心,還因兒子的死是因為干掉了一車日本人而驕傲,當鄰居冠曉荷把他兒子的死因告訴日本人,日本人派人來抓他時,他也沒有一絲恐懼,反而昂首挺胸,被捕了后,他也一心只想著消滅侵入中國的日本人,被人救出后,他便開始對外界宣傳反抗日本,并給那些反抗者出主意,這沒有恐懼,沒有害怕,一心把入侵者趕出中國的形象深深打動了我。再說冠曉荷吧!在日本人侵入北平之前,倒也沒什么事,日本人來了以后,他就一心幫助日本,全然不顧自己是個中國人,他相信,只要幫助日本就能獲得利益,于是便無恥地出賣了錢默吟先生,得到了利益,便更加瘋狂地幫助日本,弄得整個小羊圈烏煙瘴氣,大家都討厭他,可他卻全然不顧。還和他老婆一起,和一些漢奸、日本人稱兄道弟,親密無間。最后他得了胃病,日本人怕傳染,就把他埋進坑里,他卻還一心以為,日本人能救他還要給日本人下跪,真是不可救藥,令人鄙夷。
老舍用他的神奇的筆,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反抗日本侵略者、毫無動搖的錢默吟先生、瑞全,陰險狡詐的冠曉荷、藍東陽等,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場景的重現(xiàn),讓我們看到人們美好的一面,和人們丑陋的一面。真不愧為老舍寫過最好的一本書!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1
今天,我讀了一本我在幾個星期前買的《四世同堂》,覺得這本書特別的好看。
《四世同堂》主要講了在清政府結(jié)束統(tǒng)治后,日軍進犯中國,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交織在一起,深刻的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因為我只看了一點,所以只知道大概。在《四世同堂》中,我最不喜歡的便是冠家了。冠家的人在日本人來襲時,不說反抗日本人反而巴結(jié)日本人,讓日本人把錢先生抓了起來,絲毫沒有愛國之心。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便是祁家的老三了,老三不僅是大學生,有著許多的知識和學問,還有愛國之心。在日本來襲時,依然和王連長一起出了城,投靠了中華民國軍隊。放棄了小家,為了大家而奮斗。
《四世同堂》這部300萬字的書籍,生動地展示了日本人在當時的可恨和普通人的場景,是一部不朽的名著。(王紹丞)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2
老舍先生這本厚厚的《四世同堂》,既是北平城中的百態(tài)人生,亦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段厚重的歷史。正如老舍先生在開篇所寫“他們生,他們死,他們興旺,他們衰落”在這跌宕起伏的一路上,有多少人迷失方向步入歧途,又有多少人不失理想奮勇向前。在書中,老舍先生用一個個形象的詞匯生動的描述著每一位主人公,這些詞匯不僅能描繪出不同人物頗具特點的相貌,更能準確的勾勒出他們?yōu)槿颂幨赖膽B(tài)度。面帶笑紋,老成持重的祁老人;
圓臉重眉,一團和氣的祁天佑;
深居簡出,謙恭和氣的錢默吟;
盡職盡責,樂于助人的李四爺,當然也有虛榮的冠曉荷和太太大赤包。如果說祁老人和他的大家族是一棵茂盛的大樹,那么小羊圈胡同便是一片林,大大小小的花草樹木間,有相互依存,也有獨自挺拔,更少不了旁逸斜出的雜枝殘葉。老舍先生用他略帶調(diào)侃的京腔京韻,寫活了抗戰(zhàn)時期北平市井小民的百態(tài)人生。
小羊圈胡同,似乎與外界相隔離,它有著自己和諧溫馨的小環(huán)境,鄰里和睦,相互幫助,即便有些小矛盾,也落不下深仇大恨。但當日軍攻城,北平淪陷,那一派古老、寧靜生活全都被打破。每個人都帶著些震驚,惶恐與不安,但也有一些為此興奮并蠢蠢欲動的人。不用說小羊圈胡同,單是從祁老人的家中,就會因年齡閱歷的不同而產(chǎn)生極大的分歧,有人逃避,有人親日,有人抗爭單從這一個家庭,一條胡同的對待戰(zhàn)爭的理解與行動,便能映射出整個北平,乃至全中國人在日軍鐵蹄下,亡國奴的生活。
老舍先生用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寫活了那段沉重的歷史,用他飽含深情的文字,向我們展示著那段歷史中一個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細節(jié)。在老舍先生的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日軍暴行和叛國求榮者的譴責與批判,可以看到他對敢于奮勇抗爭的志士們的敬佩與贊許,也可以看到他對被迫成為亡國奴的平常百姓的同情。老舍先生在文章結(jié)尾寫下“起風了”三個字,必是希望每一個看過這本書的人,都能明白,無論狂風暴雨,總會有陽光沖破云層,重照大地的一天,清風仍會拂過,生活仍在繼續(xù)。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3
在讀完《四世同堂》后我對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又多了幾分了解,曾經(jīng)的我,都是從一些戰(zhàn)爭片中了解那個時代的,但是這一次,沒有英雄,更沒有數(shù)不盡的勝利。有的只是一條胡同,有的只是一群平凡的人們,有的只是亡國后的屈辱。在老舍的筆下,卻寫出了一副眾生相。
一、英雄
英雄,在我們的印象中往往都是少數(shù),但在現(xiàn)實中,英雄卻無處不在。錢先生寧死都不屈于日本人,錢少爺用自己的生命換一車日本人的生命,瑞全寧愿背井離鄉(xiāng),也不愿生活在日本人的統(tǒng)治下。他們,都是英雄。英雄不一定要力挽狂瀾,拯救世界。只要心懷正義,并做正義的事,這就是英雄。
二、平民
英雄很多,漢奸很多,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最多的還是平民,他們即不敢當英雄,又不愿當漢奸,祁老太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最關心的是他的家庭和柴米油鹽,但亡國后他也知道日本人可恨,可還有一些平民,他們不管什么時候,只想著自己的日子不管國亡與否,只求明哲保身。這樣的做法看似很明智卻忘了一個道理“唇亡齒寒”,這也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所有人都應該明白的一個道理中國亡了,你中國人會好過嗎?
三、漢奸
這種人,最蠢!站在民族大義上,他們幫敵人殘害自己的同胞,不得好死!他們也確實會不得好死,抗日戰(zhàn)爭中的那些漢奸,表面上風光一時,戰(zhàn)后不依舊遭唾棄。倘若敵人勝了,那他們的利用價值自然也完了,對于這種人,下場依舊是死,所以,何必為了一時風光落個不得好死的下場呢。
說到這,我不禁想起毛主席的一句話:“不要槍桿子就要拿起槍桿子!爸挥写蚺芰藬橙瞬拍苓^上安心日子。
看了三種眾生相,也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是唇亡齒寒,不過,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說服一個人,應該從他的切身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光講大道理!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4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這是一部表現(xiàn)抗戰(zhàn)北平淪陷區(qū)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zhàn)的長篇小說。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nèi)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妻子韻梅正是大部分普通百姓對待國家受到侵略表現(xiàn)的縮影。韻梅作為北平城里一個最普通的主婦,她不像祁瑞豐的太太“胖菊子”一樣沉溺于社交聚會,終日在北海,電影院游玩,也不像冠曉荷的太太大赤包一樣終日為謀得官職而社交奔波。終日與韻梅相伴的是柴米油鹽以及家庭瑣事,她不僅要照顧一整個四世同堂家庭的衣食起居,還要安撫祁老人以及婆婆的不安情緒。韻梅自小便被北平的傳統(tǒng)家庭觀念所耳濡目染,在戰(zhàn)爭初期,她并不了解所謂家國觀念,她只關心自己能否買到讓家人滿意的菜,而隨著日本對中國侵略的不斷深入,北平的糧食緊缺,讓普通人被迫只能靠根本不能下肚的共和面果腹。為了一家人的口糧,平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韻梅不顧混亂與危險,一個人出門去購買劣質(zhì)的共和糧,而她的小女兒妞妞甚至因為拒絕吃共和面而去世。種種打擊不斷刺激著韻梅,作為一個普通女性,她無法正面與敵人抗爭,她寄希望于出走的老三瑞全身上,從沒有出過北平的韻梅在折磨困苦中把自己鍛煉得更堅強,更勇敢,更負責。她的心由只關注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開拓到關注國家何時才能取得戰(zhàn)爭勝利。
韻梅的覺醒也正是大部分中國普通百姓經(jīng)歷戰(zhàn)爭時的心路歷程,這種覺醒并不是在戰(zhàn)爭初期自發(fā)形成的,而是因為安穩(wěn)的生活被破壞而“后知后覺”。不僅只有韻梅如此,失去丈夫的錢默吟先生的兒媳婦也在等待公公出現(xiàn)的過程中逐漸覺醒。她們代表著最平凡的百姓,思想上受舊社會傳統(tǒng)封建的桎梏,災難來臨前只關心自己的利益有沒有受到侵害。中國二十世紀初期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決定了當時的中國百姓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家國觀念弱,國家意識淡薄,因此這部分中國人民在戰(zhàn)爭初期“站起來”是十分困難的,相對狹隘的思想阻礙他們在面對災難時作出反抗,他們只能在被迫接受殘忍現(xiàn)實的同時頑強生存。但是這類人并不能完全拯救置身水火中的中國,他們就像穆旦《贊美》中所描述的“我要以帶血的手與你們一一擁抱”,只代表著共赴國難的意識已經(jīng)形成,而最后的結(jié)果卻是未知的。
與韻梅這類人不同的是,還存在另外一部分人具有先進的眼光以及強烈的斗爭反抗意識。以祁瑞全、錢默吟為首的一群人正擁有著敢于反抗現(xiàn)實的勇氣。錢默吟在被冠曉荷陷害入獄后堅持咬緊牙關拒絕承認日本人強加于他身上的罪行,在出獄后面對兒子的死訊他選擇獨自忍受痛苦,在傷口痊愈后錢默吟先生選擇將兒媳婦托付給金三爺,而自己卻毅然投身于革命事業(yè),致力于啟蒙有思想的新青年。高第、冠家姨太太尤桐芳就是受錢先生的啟蒙而反對冠曉荷與大赤包等人的賣國求榮行為,而祁瑞全也正是受到未入獄的錢默吟先生的鼓舞而走出北平積極運動。祁瑞全代表著當時中國接受新式教育的新青年,他們熱情且富有激情,關注國計民生,視天下興亡為己任,具有強烈的國家榮譽感。這群年輕學生具有極高的熱情去斗爭,但他們初期卻并不被大眾所理解支持,因此他們的活動進展緩慢,反抗效果不明顯。
即便如此,他們的愛國熱情卻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激勵身邊的有志青年們。在戰(zhàn)亂的年代,受多種因素影響而無法實現(xiàn)報國志向的人并不是少數(shù),他們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兒女或手足以獲得慰藉。
小羊圈胡同里的生死浮沉就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縮影,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回首過去,泥濘和傷痕總是有的,但除了記憶和嘆息,我們更應該看見預示著光明的未來。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5
我慢慢吁了一口氣,輕輕合上書的最后一頁,背負著歷史的厚重,仿佛自己正置身于這個顛倒是非,硝煙彌漫的北平……
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郁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yōu)楦锩肥康腻X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于助人的李四爺和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陰狠的大赤包、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文夫婦、冠曉荷…八年的厚重寫在了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那個年代的風雨飄搖。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困難,給中國留下了無盡的傷痕。
說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漢奸形象。“漢奸”,這個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chǎn)物。他們只是目光短淺的愛財小人,為了財出賣了國家和自己的靈魂。他們的風光,人們看著恨,但他們死,人們看著卻不是想象中的痛快!皾h奸”是可悲的,因為沒有了對國家的愛,對自己的尊重,他們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憐人。其實,他們因為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卻沒有因為日本人的撤離而亡,他們存活在很多人的潛質(zhì)里,只是后來的社會不同了,“漢奸”不流行了,不流行并不代表不存在了。
錢默吟老先生是全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不知道為什么人們總是忽略書中如此堅強的一個老人。憋開他的政治觀點不說,單單他的堅強勇敢,就足以是全書一抹不容忽視的風景。錢老先生是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這在那個時代是個不可多得的革命戰(zhàn)士。在全書緩慢的節(jié)奏中,錢老先生是個一個進程的神秘的形象,儼然為書增加許多鏗鏘之力。中國正是因為千千萬萬像錢老先生這樣的人,才終于站起來,走向光明!
中國人最痛恨日本人的,而看著“四世同堂”,你會更加確信自己對日本人的恨。然而那個年代的中國人又是無助的,新舊社會的交替給人帶來的迷茫是無盡的,人像是迷了路,是不知所措的可悲。所以有的人革命了,犧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慘死了,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存活了下來。
戰(zhàn)爭結(jié)束了,沒有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悲壯。然而《四世同堂》并不是一個悲劇。人們一直疑問老舍先生為什么要給大家一個不是結(jié)尾的'結(jié)尾,人們詫異于故事的戛然而止卻不知結(jié)局。其實所有的故事都是沒有結(jié)局的,結(jié)尾一句“起風了”,我想足以表達老舍先生的意思了。歷史的車輪輾轉(zhuǎn)向前,歷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風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許打雷,或許下雨,渺渺茫茫。中國始終推著大車向前進,泥濘和傷痕總是有的,但回首過去悲壯的一頁,除了記憶和嘆息,我們應該看見預示著光明的未來。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6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chuàng)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xiàn)抗戰(zhàn)北平淪陷區(qū)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zhàn)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nèi)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現(xiàn)抗日戰(zhàn)爭時期北平淪陷區(qū)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zhàn)的長篇小說,全書分為《惶惑》《偷生》《饑荒》三部,近百萬字。
小說以抗日戰(zhàn)爭時期北平一個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為故事展開的具體環(huán)境,通過祁瑞宣、錢默吟、李四爺?shù)缺姸嘈∪宋锴、悲慘的經(jīng)歷,生動真切地反映了北平市民在抗戰(zhàn)中惶惑、偷生、茍安的心態(tài),以及他們在這段屈辱的歷史里所經(jīng)歷的人性掙扎,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眾多普通人在國破家亡之際緩慢、痛苦而又艱難的覺醒歷程。
小說氣魄宏大、視野廣闊。在抗日戰(zhàn)爭這樣一個宏大的歷史框架下,老舍先生用小人物們的故事記錄下整個民族的脈動,用一個普通的小羊圈胡同,濃縮了整個北平“亡城史”,也深刻地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時代廣闊中國的面貌,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微縮抗戰(zhàn)史。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規(guī)模較大、寫作時間教長的作品,也是迄今為止為數(shù)不多的描寫平民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的長篇小說,堪稱中國抗戰(zhàn)文學史上“力透紙背的書寫”。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7
老舍在北平陷落、抗日戰(zhàn)爭的巨大壓力下,能寫出這樣一部鴻篇巨著,叫我欽佩不已。小說圍繞著一個名叫“小羊圈”的胡同展開故事。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在中國蕩然無存,但從他的文字中,我卻認識到了曾經(jīng)倍受折磨的中國,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平民百姓,還有只為自身利益而遭到報應的賣國賊。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個性鮮明,老舍也常用帶著諷刺意味的語言,批判“刁民”。雖說書中有許多“意難平”,但結(jié)尾總是好的——抗戰(zhàn)勝利。
“園內(nèi)的燈光照到大槐上,大槐的綠色又折倒她的白綢袍上,給袍子輕染上一點灰暗,像用鉛筆輕輕擦上的陰影!崩仙峒毠(jié)的描寫,讓讀者的腦海中,一下子浮現(xiàn)出夜晚寂靜,柔和的畫面。有影子,但不直接寫出來,而是比作鉛筆擦出來陰影,更是增添了藝術(shù)性,有一種優(yōu)雅,輕盈的感覺。
“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已經(jīng)叫人夠看夠聞夠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聞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蘆形的大棗,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紅那樣大的白海棠,還有只供聞香兒的海棠木瓜,與通體有金星的香檳子,再配上為拜月用的,貼著金紙條的枕形西瓜,與黃的紅的雞冠花!边@是中秋節(jié)前后的北平,熱鬧的、富饒的北平。看到“清香甜脆”,我已經(jīng)垂涎三尺;看到海棠木瓜,仿佛空氣中已經(jīng)飄散著香甜味;再看到“枕形西瓜”,猜測它一定和枕頭一樣,又大又方。老舍文字的魅力是,僅憑描寫就能勾勒出你的想象——各式瓜果,五顏六色,琳瑯滿目。
“天上已有了星,很小很遠,在那還未盡失去藍色的天上極輕微的眨著眼。”天漸漸地黑,送葬的一行人卻遲遲未歸,主人公瑞宣在門口張望著。天空僅剩的藍色,以及“很小很遠”的星星,仿佛微弱的希望,是瑞宣,也是北平的。星星“極輕微的眨著眼”,讀起來是俏皮的,卻也暗含著無力,像極了被日本欺辱的北平人。
“東陽的怒氣像夏天的云似的涌上來!薄皷|陽把臭黃牙露出來好幾個,像狗打架時那樣!薄皷|陽滿臉的肌肉就像服了毒的壁虎似乎全部抽動著。”幾句話集合到一起,會發(fā)現(xiàn),都是寫藍東陽生氣,可寫法都不一樣,興許就是老舍的寫作技巧。一個討人嫌的角色,于是老舍故意各種諷刺和貶低他,饒有趣味。有時緊張的情節(jié)多了,突然來幾個這樣可笑的句子,難道不是閱讀時的一種樂趣?
“小羊圈里,槐樹葉兒拂拂地在搖曳,起風了!币砸痪湓捵鳛槲恼陆Y(jié)尾,有意猶未盡之感,也引發(fā)了我的聯(lián)想。“起風了”,也許北平的風吹過,帶走了凋零的枯葉,拂去了人們心上的惆悵,茍且偷生的人也隨風而去,小羊圈重新煥發(fā)出它頑強的生命力。
“亂世出英雄”,在我眼里自然是指錢默吟錢先生了。錢先生是個詩人,從不惹事生非?蓛鹤幼菜懒艘卉嚾毡救耍瑢S懞萌毡救说墓跁院,告發(fā)錢先生并讓他入了獄,受盡毒刑,他有骨氣,堅決不出賣別人。期間,兒子和老婆也相繼去世。小羊圈里的人都以為他已死在獄中。他卻出來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錢先生即使奄奄一息,依然去找冠曉荷,宣告自己活著。鄰居們扶著他,撞進冠家的門,那些尋歡作樂的冠家人倒嚇了一大跳。錢先生靠著特有的智慧,骨氣和果敢,活到最后。我敬重他永遠不會退縮的意志,出生入死,忠于自己的國家和信念,骨子里刻著中國人的魂。
合上厚厚的《四世同堂》,我只想告訴自己:無論什么時候,不要依賴依附于他人,萬事唯有靠自己努力,而最重要的是——活著就一定要有骨氣。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8
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置身于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四世同堂,全書是圍繞著小羊圈內(nèi)生活的祁家、錢家、冠家在日本人入侵北京時所做的一切。
老舍詳細描述了祁家4代人的經(jīng)歷。通過祁老人、瑞豐、瑞宣、韻梅、錢詩人、小文夫婦、李四爺、常二爺、小妞妞以及大赤包、招娣、冠曉春以及藍東陽等等數(shù)個有血有肉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
表現(xiàn)出來了在戰(zhàn)火紛飛,民族存亡之際,真善美和假惡丑之間的斗爭。當你閱讀這本書,是你仿佛置身于那令人哀痛的時代。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瑞宣,他善良、正直、具有愛國思想?yún)s又軟弱忍從,既想“盡孝”又想“盡忠”,在他身上體現(xiàn)傳統(tǒng)家庭觀念和民族意識之間的矛盾是非常強烈的,但,還好,最終還是從矛盾、苦悶解脫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我最敬佩而又心痛的角色是錢詩人,我始終忘不掉最開始描述錢詩人時,錢詩人的形象,尤其是那一口結(jié)實整齊的牙。可在錢詩人經(jīng)歷了敵人嚴刑拷打之后,他滿口牙都被拔光。我不能想象他有多疼,但是看見一個年近六旬的老人經(jīng)歷的此般事件后,我無法掩蓋我心中的痛惜。這僅僅是北京城里一個小胡同里發(fā)生的事,卻是中國千千萬萬人在那個年代里的縮影。
四世同堂讀后感 篇19
讀完《四世同堂》,有一種釋放感,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些疑問:為什么中國人那么逆來順受呢?為什么中國當時僅在短短半年內(nèi)就淪陷了大半個?答案還是在這個封建社會制度上。三皇五帝,加上舊社會的黑暗腐敗等,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觀念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老百姓。
他們膽小的只求自己平安,對國事漠不關心,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愚昧無知,但是我們能去怪他們嗎?為什么魯迅先生那么喜愛青年?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喜愛接受新事物,求進步,反傳統(tǒng),想改造社會,有自己的是非觀,不會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比如老三瑞全。日侵略者占領了北平,征服了大半個中國,卻永遠征服不了中國心。他們找來了一群漢奸走狗,去散播什么“中日親善”的鬼話,更加深了老百姓對侵略者的厭惡。我想在這里說,中國不會亡,只要有一個有膽魄、有知識、又愛國的人,中國就永遠不會亡,不會被征服!北平就是個例子。雖然它被占領了,但是還有像錢先生、祈瑞宣和瑞全這樣的愛國者在,他們是屬于中國的,只要他們在,中國的脊梁就不會彎!
只要有一個人站起來了,就有千千萬萬個人站起來了;只要千千萬萬個人站起來了,中國就站起來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瘋狂地殺了許多人,還企圖美化他們的戰(zhàn)爭,消滅他們的罪證,殊不知,每一個中國人都是活生生的證據(jù)。他們殺不盡所有的中國人,只會引來更多的仇恨!看看漢奸的下場吧,大赤包在獄監(jiān)獄里得精神病而死,冠曉荷被活埋,瑞豐被特工打死,藍東陽被核彈炸死。這就是出賣中國的下場!
最后抗戰(zhàn)勝利了,中國人民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推翻了舊社會,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新的中國,一個充滿了理想與實干的中國!如果說舊中國是一個垂死的老人,已日薄西山,那新中國就是一個充滿朝氣的青年,如日中天。中國,從有記載開始,歷經(jīng)過十余個朝代,幾千次饑荒,大大小小幾萬次戰(zhàn)爭,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看看過去,為什么中國會落魄到如此地步,因為守舊的制度,千年不變的、一潭死水的“思想”。人家在那里大鬧工業(yè)大革命的時候,中國在干什么?人家推翻了舊社會建立新社會的時候,中國又在干什么?永遠在沉睡!所幸,現(xiàn)在終于醒了,為時還不晚!
如今的中國已逐步奔向小康,前途一片光明!中國的未來,將更好!
【四世同堂讀后感】相關文章:
四世同堂讀后感03-14
《四世同堂》讀后感11-03
四世同堂讀后感范文07-29
四世同堂讀后感300字02-27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精選7篇)12-17
四世同堂讀后感11篇01-04
四世同堂讀后感400字06-18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精選12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