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還給學生》讀后感范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把課堂還給學生》讀后感1
在課改的潮流下,如何讓學習在課堂上真實發(fā)生,是所有人共同關注的問題,本書作者基于學生立場,聚焦課堂教學改革,系統(tǒng)總結自己近30年的教育研究和思考,從課堂設計、教學方法、學習組織、課堂生成、課堂評價、課堂變革等方法,闡述了如何搭建理想課堂的教育圖譜,兼具專業(yè)性與實操性,為一線教師如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讓學生站在課堂正中央提供了有效的指導意見。
學習主動性的這個問題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作為教師會?jīng)常面臨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為此也傷了不少腦筋,但是在實踐中又有著許多無可奈何。通過閱讀徐潔老師的《把課堂話給學生》,讓我在這方面的教學上有了一些感悟。
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重視,但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每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問時,總有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在學習上表現(xiàn)出消極的特殊的心理狀態(tài),有的學生甚至會有“我就是學不好某某科了”這樣的消極想法,徐潔老師的書中提到這些都是“習得性無助”的表現(xiàn),產(chǎn)生的根源就在于學生在學習中經(jīng)歷過太多次失敗,或者根本沒有體驗過成功,由此可知,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謹防過度懲罰,要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體驗更多的成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內(nèi)在動機,幫助學生在不斷進步中樹立信心。
讓學生主動學習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采取的教學方法也十分重要。書中徐潔老師講述的運用不同方法教學的游泳教練的例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教練能夠長久的存在下去就有存在的理由。類比于在學校的教學,教師的“一言堂”和課堂改革教學就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游泳必須下到水中才能學會,學習也是如此,老師講的再多,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再豐富,學生自己沒有領會到位,也無濟于事,學生的自學能力才是考查學生真正優(yōu)秀與否的重要指標。課堂改革以來,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閱讀一本好書更是相當于享受一場營養(yǎng)盛宴,通過閱讀《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本書,我在教學觀念上有了轉變,教師應當擺正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位置,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本書不僅對教師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對于學生和家長也是一本不錯的讀物,值得大家一讀!
《把課堂還給學生》讀后感2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現(xiàn)象——知識的詛咒,意思是當你掌握了某種知識,你就難以想象沒有它是怎樣的狀態(tài);也可以說,當你的經(jīng)驗和別人不同時,你將難以理解、認同別人。
作為一名新入職的.老師,我似乎也受到了“知識的詛咒”——我很難理解學生為什么不理解一些“基礎”概念,做不對一些“基礎”題目,全然忘記自己也是從一無所知開始,經(jīng)過一點一滴的學習、積累才獲得的知識。拜讀了徐潔老師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如何構建理想課堂》后,我意識到:要想打破知識的詛咒,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教育返璞歸真。
育人本位,傳做人之道
早在唐朝,韓愈就在《師說》中就對教師有了一個界定:“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者也!薄皞鞯朗軜I(yè)解惑”便是教育的綜合過程,“傳道”的“道”并非簡單的知識道理,而是更為深刻的思想道德和事物規(guī)律。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存在著“應試”、“唯分數(shù)論”等問題,沒有走出狹隘的教育工具論的桎梏,但學校的根本任務應該是培養(yǎng)人,以生為本,以育人為本。
從書中的字里行間可以讀出徐老師始終牢記育人為本,把“教學”上升到“教育”,不僅傳授給學生知識,更傳授學生做人之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徐老師在“第五章如何有效組織合作學習”中提到的“課堂發(fā)言禮讓規(guī)則”。課改我們學校也在推行,小組合作、“小先生”制、加分搶答也是我上課常用的策略,當然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不隨機點名不公平、隨機點名費時間、學生只顧搶答而忽視提問內(nèi)容等等。同樣面對搶答存在的弊端,徐老師與學生共同協(xié)商的“課堂發(fā)言禮讓規(guī)則”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進行著德育滲透,培養(yǎng)著學生的合作意識、人際交往能力,讓學生在有益競爭中不失謙讓美德,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學習本質,授科學精神
教育學作為一門科學,首先具有一種理性精神,面對教育現(xiàn)象的認知和實踐,必須擺脫盲從和愚昧。其次,教育必須要遵循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人才成長規(guī)律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徐老師在書中強調(diào),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尊重教育科學是教師必須遵循的專業(yè)倫理,當教學過程違反科學精神時,教學便不能引發(fā)學習,甚至還會阻礙學習。
從教育的科學精神,我聯(lián)想到了自己執(zhí)教的地理學科。地理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科學,因此與其告訴學生知識點讓他們死記硬背,不如引導他們?nèi)ナ崂斫滩谋澈蟮倪壿嬻w系,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面對自主學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如何運用教育科學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積極性,也是我正在摸索的內(nèi)容。但愿在不久的將來,我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迸發(fā)出求知的活力。
精神成長,促終身發(fā)展
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更要關注學生的人生。在書中徐老師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同時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理想課堂,這樣的課堂才是符合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課堂。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不僅要求人們當下的發(fā)展不能以犧牲今后的發(fā)展為代價,而且要為今后持續(xù)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造就有終身發(fā)展能力的人。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的精神在教育中成長,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終身健康發(fā)展。
希望通過不斷地摸索、實踐,我也能做到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教育回歸本真。
《把課堂還給學生》讀后感3
與一本好書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機緣,有幸拜讀了徐潔老師的新書——《把課堂還給學生》。
讀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課堂成全生命,是一種預設,更是一種精彩的生成。作為一名音樂老師,就要向課堂要質量,在課堂上成全生命,用精美的故事情節(jié)包裝40分鐘,善于及時捕捉學生信息,并進行精心引導。
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真正的主人,就要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活躍在課堂上,使課堂生活成為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美好時光,如此,理想的課堂,才能成全一個個活潑潑的生命。
當然,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語言:讓深度學習真正發(fā)生,讓學生真有成長;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更要關注學生的人生;課堂是一種生命存在的方式,要道法自然,要大道至簡,要大道歸一……一句句,一字字,都蕩滌著我的心靈,潔凈著我的心靈。
一、真誠,發(fā)自內(nèi)心
這應該是教師課堂評價的出發(fā)點,也應該是所有教育的出發(fā)點,虛情假意,數(shù)行應付,這樣的評價不但不能促進教學,反而會弱化教育功能,矮化教師形象,淡化師生關系,一時應付卻后患無窮,以誠相待,以心交人,真誠地評價學生,才能打動學生的內(nèi)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眼中有自己,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激情。
二、始終抱有期望
眾人皆知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讓我們對期望有了絕對善意的期待,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一切尚未定論,教師的積極期望是激發(fā)學生潛能的催化劑,課堂評價將老師的期望信息傳遞給學生,引起學生共鳴,并轉化為學生的自我期望,長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三,緊扣教材不脫離文本的價值取向
新課程提倡多元化解讀和個性化閱讀,這必然導致學生的多元反映,但學生多元反應并不都是正確合理的,教師在價值觀的導向上無所作為是不可取的,教師既要給學生平等寬松的學習氛圍,又要對學生的學習反應進行點評引導。
總之,理想的課堂,是學生的學堂,更是教師的學堂。當課堂真正成為教師播撒教育理想、信念和希望的麥田,成為學生種植夢想、收獲知識、豐富思想的花田,唯有如此,才能創(chuàng)建最好的課堂。
《把課堂還給學生》讀后感4
葉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闭Z文教學中對文章的記憶,倘離開了反復的朗讀,是強記,不牢固的;而反復朗讀,是不斷的咀嚼享受,也自然易記,還記得牢,“熟讀成誦”就是這個道理。
學生的朗讀過程也是廣泛吸取語言營養(yǎng)的過程。朗讀大量篇章之后,多少次朗讀、反復地含英咀華之后,很多說千道萬也難講清的語感、搭配習慣、語言規(guī)律等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迎刃而解,那潛移默化的成果也會隨之日益顯露出來:學生不但可以在自己寫作時模仿、消化那種文筆,還可以在說話時對照、應用那些詞句,脫口而出,出口成章,從而使學生思維精密、情感豐富,文字表達和口頭表達迅速趨向準確和生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著重訓練了學生的朗讀。日常中在訓練朗讀方面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注重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要求學生自讀3-5遍,把課文讀通讀順。為了避免學生自讀單調(diào),有時也會采取自讀兩遍后,同桌互讀或者小組合作讀的方式。
二、課堂上大量時間誦讀。
只要是我覺得適合學生朗讀的句子和段落,就引導學生朗讀。尤其本學期的課文非常優(yōu)美,因此,課堂上我就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朗讀。同時,加大了背誦量。課文中只要求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段落,我也鼓勵學生全部背誦。不要求背誦的課文,只要句子優(yōu)美,有益于學生習作的部分,我也要求孩子們背誦。我感覺我班學生經(jīng)過三年的訓練,朗讀已不成問題,只要稍一點撥,朗讀感覺立馬就能出來。背誦對絕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也不成問題,每次只有兩三個同學每背不太流暢,但也能背誦下來。沒有特殊原因,一周我會布置三次以上背誦,F(xiàn)在學生們都習慣了,背誦的能力也越來越強了。因此,我一直覺得孩子們的潛力無窮,不要舍不得給他們壓力。
三、充分利用早讀與午讀。
我自一年級起就利用早讀時間,一字一句帶著學生讀課文,二年級時每篇課文范讀,三年級與四年級的早讀就由課代表帶領全體同學從7.40-8.00齊讀課文。我班的午讀主要是《詩韻悠悠》誦讀。自一年級開始,從無中斷,每天1.20準時誦讀。所以,我班學生(除張富杰外),1-3顆星古詩全部都能背過,并且學期中就能背熟,F(xiàn)在我還給學生補充了17篇名家文章,主要以散文為主,《詩韻悠悠》背誦一遍后,每天齊讀一篇,每篇兩遍。第一遍學生讀的不流暢,每次都需要我糾正字音,但第二遍就能比較流暢、有感情的朗讀下來。這些文章大多都是初中的文章,可他們兩遍就能讀成這樣,有時也讓我感到驚嘆!
四、展示誦讀,增強自信。
自《朗讀者》開播后,激起了一波波的誦讀熱潮,我們也開展了《小小朗讀者》的活動。每天中午《詩韻悠悠》誦讀后,三名同學上臺誦讀課文,每人一個自然段。從第一次上臺孩子們不知如何開口,手腳發(fā)抖,下臺長嘆一聲,到現(xiàn)在的上臺聲音洪亮,下臺鞠躬謝幕,孩子們的自信不知提升了多少倍。
本學期已上臺展示了三輪,第一輪讀作文一個自然段,第二輪三個自然段,第三輪自由組合小組(2-3人)讀名家名篇中的一篇文章。孩子們的積極性可高了,每天課間、中午都能看到他們排練的場景。第四輪,我要求他們背誦,可以選取名家名篇中的幾個自然段。第五輪,我想讓孩子們上臺誦讀自己寫的文章,(下學期舉行)。一開始可以是一個段落,慢慢再讀整篇,讀寫結合起來。(期末的時候爭取選取每位同學的一篇文章,編輯成冊,這是我的初步設想。)每次學生誦讀完后,全體學生集體評價。
以上幾點,是我一直在做的,感覺成效也是較大的。因此,我認為教學中最重要的法寶,那就是抓住朗讀時刻的快樂與沉醉。慢慢地,也許我們就會以朗讀的方式和學生對話了,慢慢地,這也許就成了我們的語文方式。
【《把課堂還給學生》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把你還給我》的歌詞10-03
把一切還給自然作文10-16
高安的你把愛還給我歌詞10-20
《還給我 嚴力》閱讀答案09-14
請把我的奶奶還給我02-07
把傳統(tǒng)文化帶進小學語文課堂01-17
《誰把時間弄停了》讀后感02-17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讀后感01-08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后感15篇03-03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后感14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