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傷逝》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傷逝》讀后感1
在魯迅的小說中,《傷逝》是最令我喟嘆的一篇,看過后很久都不能釋懷。子君給了我相當深刻的印象,她的溫順、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勝感慨。涓生和子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為什么子君會在這個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滅亡呢?究竟是什么害死了子君呢?“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句表達上還略嫌生澀的話曾令涓生非常高興,他從中看到了子君的獨立和堅強。然而,事實上子君是沒有學會獨立的。所謂“獨立”應該是自己主宰自己,而這一點又建立在有能力養(yǎng)活自己的基礎上?墒亲泳恍校紫葲]有維持生計的本領,所以她剛從家庭中脫離出來,又把自己全權交給了另一個人來主宰。表面上看來私奔是一種了不起的舉動,實際上卻只不過是一次權力的轉手罷了。她拒絕做一個封建家庭的乖女兒,卻心甘情愿地做了小知識分子的家庭主婦。倘若子君目光遠大,投奔一個成熟的,有經濟能力的人,也尚不致落到如此田地。
可惜涓生也不過只是一個思想尚還幼稚,卻又自以為進步的青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進步思想,但又喜歡將生活理想化;另一方面他又很貧寒,經濟上十分拮據,還沒考慮清楚面包和愛情的關系,就不負責任地接子君一起生活。他將子君理想化了,他以為她是堅強、獨立、富有進步氣息的新女性,他不知子君的勇敢完全是出于對他的信任和依賴。一旦子君見了他的無力,見他也必須為生計奔波,她也不得不為他變成一個家庭主婦。涓生和子君其實都厭倦這種生活,但他們都無力改變,當現實和理想產生了太大的落差,子君便逆來順受了,然而涓生卻不能忍受,他認為子君違背了他的理想,于是歸咎于她。
再加上子君非常的軟弱、善良,他趕她,她就走了。其實他們合筑一個家時子君也賣掉了自己的金首飾,她完全有留下的權利。但子君壓根兒沒想到這些,她歸根到底太幼稚,太單純了,她過于浪漫,看愛情重過一切,所以當涓生說不再愛她時,她便心如死灰,什么都不想爭取了。究其根本,子君和涓生都是太幼稚的人,只是子君要更淺一些。她似是而非地學到一些新鮮的思想,造就了一種浪漫的氛圍,這種對愛情的向往使她敢于沖破封建家庭的牢籠,然而她只知依靠涓生,以他為一切的出發(fā)點。說明她還未擺脫封建夫權思想的束縛,她適應不了社會,看不透生活,最終便被生活所吞噬了。
《傷逝》讀后感2
讀完魯迅的《傷逝》心中充滿了惋惜、悲涼與憤怒。小說以涓生與子君從戀愛、結合到最終的離異,這不到一年時間中,兩人之間感情的微妙變化為資料。向我們展現主人翁追求感情的歷程,而最終的結局無疑是可悲的。
涓生與子君的感情或許一開始就注定不會有結果。涓生從一開始對感情充滿活力,到之后的淡漠與殘酷,直至親手將子君推向死亡。子君為感情堅定、奮不顧身,而最終也為感情將其埋葬。子君與涓生敢于向封建傳統(tǒng)挑戰(zhàn),他們是勇敢的、無畏的。尤其是子君。他們一同構筑夢想中的家園,然而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應對窘迫的生活,涓生的抱怨油然而生。而這背后,正是由于子君經濟上的不獨立。沒有經濟基礎,在感情中便沒有了發(fā)言權,即使有也微乎極微。子君由一個勇敢獨立的女性,在生活的蹂躪下,變?yōu)橐粋怯弱的、傳統(tǒng)的家庭主婦。涓生喜歡的則是與之有共同夢想、共同追求的子君,而非結合后這樣的子君。這樣的子君是涓生無法容忍的,當然這也是二者分裂的原因之一。同時涓生強調“感情必須實時更新、創(chuàng)造”,的確,感情也有保鮮期。涓生與子君結合后的生活,平淡而枯燥,沒有戀愛時的活力與新鮮感。涓生感到厭倦,加之生活上的拮據,加速兩人感情走向滅亡。
涓生與子君的感情,或多或少是對現代感情的反映。涓生是男性的代表,追求感情是的熱情,得到感情后的滿足,拋棄感情是的無情。而子君則是女性的代表,為感情而盲目,而堅定,而奮不顧身,最終也因感情而死。其實這種感情杯具的產生,并不完全歸咎于涓生,當然子君也無可責備。只能說現實太殘酷,他們未能經受住殘酷的考驗……
涓生與子君的感情杯具,讓我們感悟到現實的殘酷,人生的無奈,與人性的怯弱。女人對于感情往往比男人更加堅決,堅決到盲目。愿為感情舍棄一切,而最終的.結局大多是可悲的。在感情中,女人往往是情感大于理智,而男人則相反。尤其是結婚后的女人,拋棄自我的夢想、追求,投身于家庭瑣事,相夫教子。經濟上不獨立,在生活中大多沒有發(fā)言權和自主權。對于男人,事業(yè)抱負往往比感情更重要。一旦發(fā)現感情成為自我的累贅,可理智的選擇拋棄。
人需要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F實生活中不存在童話,我們也不會成為王子或是公主。不可為感情而舍棄一切,尤其是親情。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將感情轉化為親情,讓愛人成為親人,這樣感情才能永恒。
《傷逝》讀后感3
《傷逝》是魯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男女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醒者與未醒者的悲哀故事,全文描述得細膩、細心、細事無非,尤其結尾那句“我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chuàng)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更是提綱挈領、發(fā)人深思。
在《傷逝》描述的故事里,涓生是醒者,他雖然不致于象“狂人”那樣受眾多不醒者的排斥和貶損,但他也同樣有“狂人”般醒者的痛苦。子君是個未醒者的代表,“阿隨”雖然是子君的寵物狗,但它是子君未醒的象征,老觀念不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所以,做為醒者為未醒者療救病痛,自然不可能“真話”就有效果的,有時適得其反。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在小說《傷逝》中的結尾了。魯迅先生經過涓生的手記說:“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彼沒說的話是:感情如果不時時更新、生長和創(chuàng)造,那就必定“傷逝”。聽說魯迅先生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正是和他的學生許廣平結合的時候,這在某種意義來講,小說對社會、對先生、對許廣平都是個警示。
魯迅說過,“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敵人是無聊~”事實上我一向覺得自我是個幽默大方、自信陽光、身體健康、相貌堂堂的男生,但這些優(yōu)點在缺乏物質基礎的支撐下顯得那么無辜無助和無力~確實,“沒有房子,我讓感情住在哪里?沒有車子,生活又如何運轉?”生活的現實讓大多女孩在選擇對象時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質基礎放在首位,但從《傷逝》中我們能夠清楚看到,如果過分依靠男人,那便會使自我走向脆弱……
其實找對象就和炒股一樣,必須分散投資,決不能孤注一擲,并且選擇的類型要多樣化,不能只關注“基本面”好的績優(yōu)股,或者急功近利地做“短線”,最好能今日買,明天就漲停;所謂“長線是金”,有時候找對一向潛力股將來可能獲得的收益會遠遠超乎想像!
如果把女人的相貌、身材、個性、人品等綜合起來用數字來表示其水準的話,那找一個60分左右的對我而言可能就是“實惠”,而70分左右的則是“現實”,80分左右的叫“夢想”,85分以上的,就是“夢幻”了~
我這一生都在追求“夢想”,但或許最終還是不得不應對“現實”吧。
《傷逝》讀后感4
《傷逝》是魯迅的唯一一部愛情小說,很多人用傳記考證式把涓生等同于魯迅,把這篇小說當作魯迅的愛情研究,其實是片面的。在這篇小說中可以看到影子但不能等同,可以說現實是個引子,他點燃了寫作這篇小說的靈感,是心理想象的投射。
可悲可嘆的境地,兩個尚未長大卻自認成人的孩子在過家家,用自己稚嫩甚至自大的目光去生活,不料殘酷的生活給他們下了一個接著另一個的下馬威,他們來不及反應就被打趴下。
1、當局者迷,時局中的“近視眼”
第一,并未認識到物質基礎的決定性作用。當結局已定,悲劇收場,他才說出。
第二,尚未分清戀愛與婚姻的不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思考,沖動下的遺恨。
在這里我們想要分析的是,涓生與子君是否是“真愛”,還是兩個對新生活向往的年青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因為彼此同是舊環(huán)境下的反抗者才抱團取暖的嗎?文中,涓生對子君最熱烈的愛是子君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的權利!”,而后涓生卻連當初求愛的場景都遺忘模糊,“豈但現在,那時的事后便已模糊,夜間回想,早只剩了一些片斷片了!鄙踔料胍鼌s,因為他覺得“可笑,甚而至于可鄙的”。只有子君“她卻是什么都記得”“能夠滔滔背誦”。
第三,自高自大,忽略生活環(huán)境與自身抗壓、獨立生活的能力。
瑣事對人的影響,戰(zhàn)士如魯迅也為瑣事所煩惱。
虛空(會館)——真實(初在一塊)——虛假(發(fā)現真實后)——虛空(會館)
“我離開吉兆胡同,也不單是為了房主人們和他家女工的冷眼,大半就是為著這阿隨。”當初嫌棄阿隨,想要丟棄他如今又“為這阿隨”,可謂是諷刺之至。
2、自私的大男子主義,性別不平等下男女結局的不同
責任心的缺失與勇氣的消弭,生活在自己構筑的空中樓閣中,面對理想破滅只有抱怨、發(fā)牢騷、推卸責任的份。虛假的愛、泡沫的理想對憧憬新生活的女性的吸引力。子君只是他尋找新生活,滿足自己對理想追求的一個物品,只是他為了反抗舊勢力而尋求的支持隊友,沒用便扔掉,可以說涓生是一個對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失敗的模仿者,他照著葫蘆畫了個瓢。但是他卻讓子君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宣告他的失敗。
“我要遺忘,我為自己”“向著新生活,跨進第一步去,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向導!眹L試失敗后,瀟灑走人,進行下一步的求生。手記體,發(fā)聲的只能是涓生,而子君已逝,只能是一個無法言說的弱者。
3、敘事結構的不同,導致文本解讀的模糊性
“她所磨練的思想和豁達無畏的言論,到底還是一個空虛,面對這空虛并未自覺!庇捎谑钟涹w的特殊性,陳述內容是作者站在涓生的立場上說的,因此不可避免會夾雜作者的價值觀與價值判斷,或者說這也是手記體的魅力之一,作者在塑造涓生形象,模仿涓生語氣,再現當時情景的目的就是借涓生之手表達己之思想,但是這樣做并非是涓生的一人敘述維度,因此對于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涓生”男青年形象可能會有所不同。
4、真我與假我的對話——懦弱者的自我申辯
文章不只是涓生與子君的矛盾,更是涓生與涓生的矛盾,很多時候他是在與自己對話,是在自己開導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回憶自己。這種自掐狀態(tài)正是他逃避責任、辯白的心理源泉。
5、新人舊人交替不明,人性的弱點最終勝利
《傷逝》很深刻的體現了一個人的矛盾與復雜之處,涓生與子君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變成了“半舊半新”(舊在此處不是貶義詞)的不完全純一文化人。因此很多時候的矛盾體現在中西文化思想的博弈、交融!靶落干庇憛挕芭f子君”,而涓生自己也沒跳出舊文化影星,“新子君”又對“舊涓生”失望。這不僅僅是個人的錯,而是人無法抵抗的不可抗因素。
普通個體在巨大的時代中多么的力不從心,被時代裹挾,苦苦掙扎,很多時候誰不在傷逝呢,為自己,也為自己愛的人。
《傷逝》讀后感5
對于我來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一向都是較為難懂、晦澀不明的。能夠說《傷逝》也不例外吧?墒沁@僅僅二十多頁的文字,讓我覺得有些許悵然,為涓生、或是為子君。
每讀一本書之后,我都會把書里的一些句子摘抄下來。有人說,往往書里被人單獨摘抄出來展示的句子,最能表達整一本書里想要表達的東西。《傷逝》里有這么一句:
“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本褪沁@么分明、堅決而又沉靜的一句話。而小說的名字《傷逝》,這壓抑的名字。就如同余華的《活著》是由一系列的死亡所構成一般,魯迅的《傷逝》則是從追求新生而寫成。
通篇讀下來,我發(fā)現子君這位人物同當代的我們有些相似。不在社會,而在想要自由、想要奔跑時,卻被無形的囚籠束縛著。不知中國青年是否有如魯迅先生所期望的擺脫冷氣、只向上走。
我們都在追求,卻一次次被現實壓垮了腰,屈服于現實。
子君亦曾追求過。初時她能夠為了感情而在父親面前立下一句有力的宣言,令涓生看到新時代的曙光。他們也會在一齊討論那個時代下鮮少有人提及的話題、會為了新生活四處奔波與奮斗。但當涓生失去了工作,倆人一同住進一個大雜院中,與眾多所謂官太太住在一齊時,子君變了——其實倒也說不上變,因為子君的骨子里一向都是舊時的思想,從未變過。
她開始養(yǎng)阿隨來打發(fā)這百無聊賴的時光、開始為了爭奪油雞而與官太太們互相大罵、開始操心于世俗與日常、開始褪去她僅存無多的榮光。
可涓生仍在對新生活抱有期望啊。他從未忘卻翅子的扇動,盡管比先前已經頹唐得多。之后,阿隨也被送到了一個并不很深的土坑里,涓生與子君似乎也互相厭倦了。
“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明白槌著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zhàn)士也難于戰(zhàn)斗,只得一同滅亡!
道不一樣不相為謀。一個繼續(xù)追求,一個淪為舊囚。這便是被現實壓垮了腰之后,屢敗屢戰(zhàn)或是俯首稱臣的兩條路。
只愿在這滿是迷霧與荊棘的人世中,能夠找到一條不后悔的路,不懷傷而逝。我想,這便是《傷逝》于我的意義。
【《傷逝》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魯迅傷逝讀后感900字07-05
紅蓮綻放,櫻花傷逝作文11-24
中學生《傷逝》讀書筆記范文三篇11-29
讀魯迅《傷逝》有感500字07-10
《童年》讀后感精選范文12-25
《凡卡》讀后感范文精選12-25
《北京的春節(jié)》讀后感精選范文01-08
《吶喊》讀后感800字范文精選01-05
散步讀后感范文(精選16篇)12-25
燈籠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