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勵志發(fā)言稿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發(fā)言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發(fā)言稿可以幫助發(fā)言者更好的表達。你所見過的發(fā)言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殘疾人勵志發(fā)言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殘疾人勵志發(fā)言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
一個幼小的生命,幾劑過量的慶大霉素。透明的液體順著長長的針管緩緩注入這個小女孩的體內,除了那一陣陣哭聲,在別人眼里,似乎什么也沒有發(fā)生。
半年多過去了,小女孩的語言能力沒有任何提高,對媽媽的呼喚再沒有一點反應。媽媽很難過,總是喃喃地說,為什么我的寶貝不理睬我了呢。日子一久,家人們發(fā)現(xiàn)有些不對勁,于是抱著小女孩到省會幾家大醫(yī)院檢查,檢查結果都一樣,因使用慶大霉素過量導致耳聾。從醫(yī)院出來,爸爸連自行車都不會騎了,推著車子一步一步向前挪著腳步,媽媽抱著小女孩一路走一路哭,小女孩則懂事地用小手不斷為媽媽擦眼淚。
這個小女孩就是我。那時距我用慶大霉素已經一年多了,也就是說,我早已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自此,我的噩夢開始了,全家人的噩夢開始了。生活,陷入了一片暗夜之中。
聽不到周圍的聲音,終日在寂靜無言中度過,沒有童年的歡歌笑語,沒有音樂兒歌相伴,不能和同齡孩子們交流,那個會眨眼睛的布娃娃成了我童年唯一的玩伴。雖然幼小的我對此沒有什么太多的在意,但我的親人卻深有體會,他們和我共同承受巨大的痛苦。經過幾年的四處奔波求醫(yī)問藥,打針、輸液、針灸、按摩、氣功、理療、中藥、西藥,能用的治療方法都用了,能去的醫(yī)院都去了,最終也沒有讓我從無聲世界中走出來,我那損失的聽力也就永遠無法挽回。
一次次求醫(yī)問藥的失敗,就如同在暗夜中一次次摔倒,摔倒后又爬起,又摔倒,如此循環(huán)往復,暗夜中何時才是盡頭呢?難道我就這么在無聲世界中生活一輩子嗎?漫漫人生,該如何度過呢?
一、月光下的探索
幸好天無絕人之路。一次在醫(yī)院,一位醫(yī)生看到我的痛苦和我父母的悲傷,又了解到我的病情,她對我的家人說,趕緊教孩子說話吧,趁著孩子還小,一定要在六歲之前教會孩子說話。一旦過了六歲,就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孩子就真成啞巴了。醫(yī)生的這席話給陷入困境中的全家人帶來了一線光明和希望。
從此,我的家人開始教我學說話。由于我是在學會說話之前就耳聾了,沒有任何語言基礎,所以教我說話就格外艱難。姥姥說,小時候的我很聽話,學說話時讓說幾遍就說幾遍,為了說好一個音節(jié),而反復練習上千遍上萬遍是經常的事,我從來沒有怕過苦。那時候,我一邊治療耳聾,一邊學著說話,在病房里,我輸著液,姥姥湊在我的耳邊大聲教我念漢語拼音。我輸液往往要一次輸兩三瓶,姥姥就在我輸液時抓緊時間教我說話,這樣做為的是趕在我六歲之前使我學會說話。病房里常常有人投去不解的目光,他們問姥姥,何必要這么費勁教一個聾孩子說話,讓孩子學手語不行嗎?姥姥沒有理會周圍人的不解,堅持教我說話。因為就算是“十聾九啞”,那也是有十分之一的希望!
就這樣,我們全家人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一線月光——聾孩子是能夠學說話的。雖然光芒很微弱,但是畢竟是困境中的一線光亮一線希望,猶如一根救命稻草,可以在暗夜探索的途中求得一絲安慰。這線月光雖然不能永遠照耀我的人生路,卻為我將來融入正常人的社會奠定了基矗
二、黎明時的追求
終于,在家人的耐心教導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我學會了說話。后來我戴上了助聽器,靠著助聽器,我能夠和正常人進行交流。六歲那年,我進入小學,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學讀書。我堅信,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我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也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收獲和回報。
我高考那年,國家教育部出臺高考體檢指導意見,放寬了高考的體檢標準,并嚴格規(guī)定任何高校不得拒絕殘疾學生,為殘疾學生打開了一扇進入大學的門,我有幸成為這項規(guī)定的第一批受益者,順利地進入大學校門,我的人生迎來了黎明。我雖然失去了聽力,卻遠離了喧囂,遠離了嘈雜。我的心也因此變得更加平靜。在大學里同樣遇到許多困難,沒有老師的照顧,沒有固定的座位,也沒有人可以在課后為你指導,但我堅信,正常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一定也能做到。
我深知,作為一個聾人,我是不幸的。但我能走到今天,是因為我生正逢時,這個國家這個時代為我提供了成長的機會,不論是童年的求醫(yī)治病,還是少年、青年時代的求學讀書,都得益于我的家庭擁有為我治病送我上學的條件,而我的家庭之所以能夠帶我四處治病,能夠把我送進正常學校,正是由于國家和時代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背景,提供了讓殘疾孩子接受康復治療的條件,提供了讓殘疾學生進入正常學校的機會。
現(xiàn)在我能做的,就是在殘缺的人生中欣賞更多的云卷云舒,花開花落!疤J花香里風清,幾度漁歌;楊柳影中月冷,數(shù)聲短笛”,這樣詩意的生活,我只能體會到“蘆花香里風清”和“楊柳影中月冷”,而那“幾度漁歌”和“數(shù)聲短笛”則在我的世界之外,也許你會覺得這樣世界真的很不完美。殘缺的人生和殘缺的世界帶給我風雨和陽光共存的生活。不過世俗的偏見和歧視一直存在,我無法擁有和正常人完全一樣的公正待遇,我知道,這并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所以我一直默默地鼓勵自己——也許結果不公正,但只要你做了,就能對得起自己!我學會在逆境中拼搏奮進,在坎坷中勇往直前。命運的不公,世俗的偏見,都無法阻擋我在風雨中前進的腳步。眾所周知,現(xiàn)在大學生就業(yè)壓力很大,更何況我這個殘疾學生,但是,我相信,只要堅持就會有希望。目前我已經報考了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生,希望自己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能有更好的發(fā)展。
就算我一直找不到工作,我可以通過其它途徑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每個人面前都有多種多樣的選擇,我也不例外;蛟S我不能擁有正常人那樣良好的工作機會和發(fā)展前途,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懈努力不斷堅持,我的面前還是會有通向成功的道路的。我經常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來勉勵自己,我會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繼續(xù)克服困難,勇敢面對荊棘坎坷,向明天和未來邁進!
殘疾人勵志發(fā)言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
這個故事是今年5月,我隨隊到西安市蓮湖區(qū)一家殘疾人興辦的企業(yè)檢查扶貧基地建設,迎接我們的是這所企業(yè)的負責人,當我看到他拄著磨的溜光的雙拐,拖著纖細而不能自然彎曲的右腿,一深一淺的向我們走來時,我心中充滿了疑慮,這位所謂的總經理穿的衣服還帶著一個個補丁,雙拐其實只是兩截隨處可見的竹子,竹子的末端用幾塊碎布草草的纏了幾圈支撐在腋下,他說起話來頭不停地扭動,左手也不由自主地蜷縮著,口齒并不靈利,吐出一個字得費好大的勁,這是“總經理”嗎?因為在來之前我已經看過了這個基地的一些材料,這所基地每年的產值在六七百萬,有員工近三百名,怎么這樣一個基地的負責人會是這個樣子呢?然而我的疑問隨著和他的交談一點點的打消掉了,隨之在我內心升騰起的是一種敬意,一種對殘疾人自強自力精神的敬意!我們圍坐在一圈,他自信地,一個字一個字的描繪他的夢想藍圖,“企業(yè)要做的更大更強,要吸納更多的'殘疾人在這里就業(yè),要輻射帶動周邊更多的殘疾人家庭”,從他的眼中我看到的只有“堅定、自信”,他達到了很多正常人都無法達到的高度,這就是我們要服務的群體,我想再響亮的口號也形容不了我對他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崇敬,在體貼的贊美也體現(xiàn)不了他戰(zhàn)勝自己自身殘缺的勇氣。為他們服務,這就是我正在從事的事業(yè),我為有這樣的工作而充滿動力!
生命的殘缺是人類進化發(fā)展的必然代價,沒有交通事故造成的殘疾,就沒有完整的交通法規(guī);沒有工傷造成的殘疾,就沒有勞動安全條例;沒有出生缺陷,就沒有現(xiàn)代母嬰保健。正是一部分人首先承擔了殘疾帶來的痛苦,才促使現(xiàn)代人類社會在醫(yī)學、遺傳學、勞動保障、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不斷發(fā)展。殘疾這個簡單的詞匯疊加著無數(shù)的痛苦和不幸,但更有著自強和勇氣,殘疾人有著比正常人更加美好的夢想!
我們,是共產黨員,是殘疾人的代表,心存殘疾人疾苦,權為殘疾人所用,讓我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殘疾人的夢想奉獻自己的光和熱;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
人生有效的時間很短暫,對殘疾人來說這個時間是更短暫。而我們能用來學習和創(chuàng)業(yè)的時間就更少了。對于我們殘疾人來說,知識是成才的基礎,能力是成才的關鍵。有人讀書不少,卻寫不出文章,講不出道理,于是人們稱這種人為“兩腳書櫥”。一個善于思維的頭腦比僅僅塞滿知識的頭腦要好得多,在學校能夠接納的知識是有限的。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來源廣,知識更新快,殘疾人應該注重自己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接受信息能力,才能把我們所學的書本知識涵義延伸更廣。“墻報上一只的螞蟻在艱難地往上爬,爬到一半,忽然滾落下來,這已是第八次失敗記錄。然而,過了一會兒,它又開始從墻根往上爬!笨吹竭@,你會怎么想?由于受到傳統(tǒng)思維的影響,大多數(shù)的人會毫不憂郁的說“鍥而不舍”、“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很少數(shù)的人會說:“放棄”,或者“換個角度在試試”。正是因為有太多的求同思維,使人類的許多創(chuàng)造力在搖籃中窒息。對事物擁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事物,求異思維,才是創(chuàng)造思維的開始。對正在創(chuàng)業(yè)及要創(chuàng)業(yè)的殘疾人來說。接受知識并不難,更重要的不是記憶知識的能力,而是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要多想,多問、敢于懷疑和挑戰(zhàn)權威,這既是一種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又能養(yǎng)成研究、探討問題的習慣。同時,多參加社會活動,增強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與人合作及協(xié)調能力。這些都是走上勵志創(chuàng)業(yè)之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叭松婢称甙司,順境不過一二三!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生活、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社會問題、工作問題、健康問題等錯綜復雜,所遇到的挫折和苦難也隨之而來。因此,殘疾人必須具有承受各種挫折的心理素質。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yè)生存是具有不穩(wěn)定性和風險性的,弱勢群體的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尤為艱難。成功和失敗往往在一瞬間發(fā)生,成功則一步登天,失敗則是一貧如洗,這種競爭的殘酷性與風險性對一個勵志創(chuàng)業(yè)殘疾人來說,需要具備比健全人更硬的心理素質。勵志創(chuàng)業(yè)之路不會一路高歌,它是一條充滿艱辛的漫漫長路,更是充滿希望和光明的成才之路,面對這些,殘疾人要堅定自己的信心,正確認識自我,提高心理健康素質,有意識的鍛煉自我的意志和品質。在當今高度發(fā)達的信息時代,勵志創(chuàng)業(yè)對于殘疾人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不少殘疾人抓住機遇接受挑戰(zhàn)投身商海,當起了老板,更多的則是有勵志創(chuàng)業(yè)的意愿,卻不知從何下手。客觀的說,殘疾人勵志創(chuàng)業(yè)是一條充滿艱辛和超越自我價值的道路。時刻保持高昂信心,冷靜分析,理性應對,是每一個勵志創(chuàng)業(yè)或即將勵志創(chuàng)業(yè)的殘疾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在我演講將要結束的時候,我想再說句內心的話:殘疾不是我們的錯,殘疾是人類繁衍和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避免而又不得不付出的一種社會代價,就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風吹過,雨打過,總會有殘損受傷的樹葉樹枝,但我們同樣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所以希望你們能給勵志創(chuàng)業(yè)的殘疾人提供更多幫助與理解。
希望大家擁有不懈的努力在殘疾人的事業(yè)上寫就最美麗的詩篇!
殘疾人勵志發(fā)言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健全人尊重殘疾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和尊重生命。從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看,自有人類開始就有殘疾人,殘疾人同其他社會成員一樣,是人類的組成部分,殘疾雖然發(fā)生在一部分人身上,但卻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種社會代價。沒有交通事故造成的殘疾,就沒有完整的交通法規(guī);沒有工傷造成的殘疾,就沒有勞動安全條例;沒有出生缺陷,就沒有現(xiàn)代的母嬰保健。正是一部分人首先承擔了殘疾帶來的痛苦,才促使現(xiàn)代人類社會在醫(yī)學、遺傳學、勞動保障、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不斷發(fā)展。因此,對殘疾人更多一些尊重,是一種道義責任。
關愛殘疾人,你會怎么做?新浪網的一項調查顯示,“不占用殘疾人專座”成了大眾普遍認為的關愛殘疾人方式,投票率達65.79%。中科院心理學博士鄭希耕表示,相對于其他關愛行動來講,不占殘疾人專座更具現(xiàn)實性,是最容易接觸到的。如果連給殘疾人讓座都做不到的話,就更不用說扶殘疾人過馬路或者去當志愿者了。而且這一行為與整個社會文明禮貌風尚銜接最緊密。
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下,強調企業(yè)對殘疾人群體的社會責任也是十分必須和必要的。對殘疾人的關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但這種關愛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同情、不歧視、救濟幫助這些較淺的層面上,而是應該從各行業(yè)、各領城中體現(xiàn)和諧社會的優(yōu)越性,在教育、醫(yī)療、通信、就業(yè)、交通等各領城切實推動所有幫助殘疾人的行動。
這種幫助不僅僅是幫助他們生存,更是要幫助他們生活,這就意味著殘疾人群體應和苦通人一樣,享受他們所應享受到的一切人權要素。關愛殘疾人是我們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