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水共治社會調查報告
根據2013年浙江省水利普查公報,浙江省人均水資源量只有1760立方米,已經逼近了世界公認1700立方米的警戒線。雖然浙江單位面積水資源量可以排到中國第四,但由于水資源80%分布于山區(qū),所以人口集中、經濟發(fā)達的浙東是重點缺水地區(qū)。而且浙江水資源還存在著供需缺口大、結構矛盾突出、污染嚴重、有效利用率低等四大突出問題。以下小編提供了兩篇關于五水共治社會調查報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五水共治社會調查報告【一】
2015年14日至15日,我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課外實踐活動,即赴浦江縣開展關于“五水共治”的調研。在兩天的時間里,我們邊走邊看,邊聽講解,還觀看了浦江縣委書記施振強的報告,應該說對浦江縣的“五水共治”有了些了解,也有些自己的感想和體會。鑒于學習總結的需要,我將自己對這次調研的一些心得體會做些梳理,作為本次調研的報告。
在浦江調研回來的路上,在我的腦海中纏繞著這樣幾個問題:浦江縣的“五水共治”何以能成功?浦江縣“五水共治”成功的經驗真的具有可推廣性嗎?浦江縣的“五水共治”的成功,應該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為什么我的心里總覺得有些古怪,甚至是不舒服?在路上,我并沒有想清楚這些問題,即便是此刻,我也不敢說自己已經想清楚了,只是在嘗試著給自己的這些問題找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罷了。
浦江縣的“五水共治”何以成功?其實,這一點在縣委書記的報告中已經作了相當深刻的總結,我并無意重復他的總結,我只是想強調其中的幾點。這幾點可能是浦江縣“五水共治”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我內心感觸最深、最有體會的幾點。
首先,我認為浦江縣“五水共治”成功的前提是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沒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五水共治”便不可能成功?h委書記在他的報告里有反復強調這一點。在我們聽得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是客套話,是他要拍拍省委省政府的馬屁,以便今后能獲得更大的支持和幫助。但是,事后細細想來,他說這些話絕非拍拍馬屁那么簡單。我認為,要看透這一點,可以考慮兩點:第一,浦江縣是個并不富裕的縣,而搞“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要消耗大量的財政。與此同時,由于“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還要關閉大量的企業(yè),這也會從反面減少縣的財政收入。因此,對于浦江來說,如果沒有省委省政府在財政上的支持,它便不可能會成功;第二,“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牽涉到眾多人的利益神經,其中還不乏一些有權有勢者,若是沒有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即便縣委書記信心再堅定,策略再好,班子再強,那些錯綜復雜的利益網絡也能將一切計劃絞殺于搖籃之中。
其次,浦江縣“五水共治”的成功跟縣委書記施振強個人的作為有很大的關系。在聽報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施振強的很多不同之處。比如他堅定的信心、敢于與權勢斗爭的勇氣、公正無私的正義感,豐富的斗爭經驗、善于謀劃等等?赡苓@些都是不容易在一個基層干部身上找到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容易在當代中國官場中找到的。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臨危受命的傳統儒生形象,不禁讓人肅然起敬,驚訝中國官場中還有這樣的可敬之人。
最后,我認為浦江縣“五水共治”的成功和老百姓的力量是離不開的。要認識這一點,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從動力上來說,浦江縣老百姓改變生存、生活環(huán)境的強烈愿望在無形之中為縣委縣政府造成一種無可推卸的責任,這種責任放在任何一個縣長縣委書記的肩上他都不能推卸,無論成功與否,都要進行改革的嘗試,所以才會有浦江縣委縣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向無數水晶作坊發(fā)起的攻擊。盡管前兩次都改變的嘗試都沒有成功,但這是一個基礎;另一方面,從聲勢上來說,浦江老百姓為“五水共治”的成功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備力量。這種力量可能對于直接粉碎一萬九千多家水晶作坊并沒有什么作用,但它卻給那些有權有勢的既得利益者以一種強有力的威懾,提升了縣委縣政府信心和力量。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五水共治”的推進受到有權有勢的既得利益者阻礙的時候,施振強就會通過輿論宣傳,調動百姓的聲勢來粉碎這些障礙。
以上三點,在我看來,便是浦江縣“五水共治”取得成功最為關鍵的幾個因素,也是對我感觸最深的幾個點。我的感觸來自當前的形勢和環(huán)境——當前的中國,正處在一個歷史的交叉口,正處在深化改革的激流之中。改革能否成功,能否徹底,能否為未來中國的發(fā)展繁榮鋪就一條大道,不僅要有像施振強那樣公正無私、身負百姓使命、有勇有謀的的改革者,也必然要在適當的時候,發(fā)動人民的力量來粉碎既得利益集團對改革的阻礙,而這些條件卻并不容易在需要改革的當前生成。從一縣之治的艱難中,我看到了一國之治的困難,內心感慨萬千。
浦江縣“五水共治”的成功經驗真的具有可推廣性嗎?這是我在內心嘗試解答的第二個問題。經過一番思索,我覺得問題本身就不是一個定性問題,而是一個程度問題。我們不能說浦江縣“五水共治”的成功經驗完全不具有可推廣性,畢竟其中有些經驗點肯定是可復制推廣的,也不能說這些經驗是可以全面推廣的,畢竟它的成功背后包含著許多特殊的因素。因此,對于這一問題,我只能給出一個相對的回答:我認為浦江縣“五水共治”的許多經驗是不可以推廣的。我的回答來自以下幾個理由:第一,浦江縣的“五水共治”,省委省政府是作為全省開展“五水共治”的“樣板”來高度重視和支持的。這就意味著,當“五水共治”在全省八十多個區(qū)縣推廣的時候,省委省政府即便有心,也無力像重視浦江那樣重視每個區(qū)縣,這也就間接的決定了其它區(qū)縣的“五水共治”不可能像浦江那樣徹底和成功;第二,施振強個人作為的稀有,同樣決定了其它區(qū)縣的“五水共治”不太可能會徹底,特別是一些和有權有勢者有關的“五水共治”問題可能會得不到處理;第三,浦江縣的“五水共治”到后期已經不是單純的治水,它實現了一種深化——企圖把這種治水的成果變成一種景觀,發(fā)展旅游,增加百姓收入,帶動縣域經濟發(fā)展。這種深化對于浦江來說無可厚非,畢竟它是第一個,是“樣板”,但若所有區(qū)縣都這么搞就會產生新的問題:第一,這種深化會在無形之中加大治水成本,而且還可能在塑造景觀過程中對自然環(huán)境的其它方面造成新的破壞,比如地質地貌,河道河床;第二,這種深化可能會在短期內帶來旅游的發(fā)展,增加百姓的收入,但從長期來看卻未必有效。當前這種青山綠水之所以可以作為一種旅游的資源,是因為我們整個國家的自然環(huán)境被破壞得太厲害,這種資源少,而人們有這種需求,生態(tài)旅游才發(fā)展的起來。而隨著國家和各個地方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環(huán)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在不遠的將來,綠水青山這種資源會遍地都是,人們也不需要再跑到某個特定的地方來享受這種生態(tài)。試想,那時候這種旅游還會有競爭力嗎?老百姓豈不是又要另尋生計呢?因此,我的看法是水要治,但是沒有必要過度深化,除非當地本身就有足夠的其它旅游資源。
以上便是我對浦江縣“五水共治”成功經驗能否推廣的一點看法,可能還算不上成熟,卻也在內心深思熟慮過,權當啟發(fā)。
最后一個問題,也是本次調研我最感揪心的一個問題:浦江縣的“五水共治”的成功,應該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為什么我的心里總覺得有些古怪,甚至是不舒服?調研回來后,我反復思量和揣度原因,也有僅憑感覺尋找緣由過,但我并沒有什么合適的解釋,最后還是在梳理這份報告的第一個問題的時候發(fā)現了一點蹤跡。
浦江縣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有施振強這個強有力領導班子的沖鋒陷陣、有百姓對改善生存、生活環(huán)境的強烈渴望,尚且進行地那么艱難,連一線的領導都真實地覺得那是一場又一場的戰(zhàn)斗,隨時都有犧牲的危險,那想想浙江有多少個區(qū)縣,全國又有多少個區(qū)縣,如果全國的每個區(qū)縣進行一項有利民生、合理合法、但有損既得利益者的改革都要像這樣“大動干戈”,都要受到既得利益者的百般阻撓,那任何一項改革的落實豈不是完全無望?當今的中國正處在深化改革的激流之中,而改革的另一面就是觸動既得利益集團的神經,面對這些集團,我們能在正確的時間挑出像施振強那樣公正無私、有能力的改革者嗎?我們的改革者又能適時發(fā)動人民的力量粉碎這些利益集團對改革的阻滯嗎?這些困難是可以想象的。想想這些,我也就明白自己為什么不舒服了。
一縣之治為小治,一國之治方為大治。大治不得,小治何以存焉?國之治亂,社稷興衰,旦夕之間。得時而治,國治,社稷亦興;失時,則國亂,社稷衰。觀吾國境況,吾憂吾國,吾憂吾民。
以上便是我在此次調研中的所思所感,經簡單梳理,作為本次浦江調研的報告。報告最后,我們要感謝學校和研究生部給我們走出課堂,走到田野真真切切的了解實際情況的機會,對于這樣的機會值得我們珍惜,也期待以后會更多這樣的機會。
五水共治社會調查報告【二】
“五水共治”與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20xx年的“五水共治、治污為先”已經如火如荼開展,為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市垃圾河清理和污水治理情況,收集群眾身邊還未清理的垃圾河、污染比較嚴重的黑臭河,并尋找存在的各種污染源等,征求受訪者對五水共治的意見建議,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在溫州市統計局指導下,20xx年7月-8月,xx市統計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五水共治”整治情況民意調查。
一、調查總體情況
此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沿河沿岸的居民,這些人群生活在河流附近,對“五水共治”的各項工作及成效有著更為直觀的了解,使調查的果更具說服力。根據各鎮(zhèn)街平原村的分布抽取20個村,每個村計劃完成15份樣本,計劃共完成調查問卷300份。調查采用入戶調查和簡單隨機抽樣方式,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00份。調查果顯示,社會公眾對“五水共治”整治情況知曉程度和滿意程度僅有40.9%和62.8%。
二、沿河居民生活方式反映
1、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經過化糞池沉淀后排入河流。在對“您家產生的生活污水是怎么處理的?”問題的調查中,有72%的被調查者選擇“經過化糞池沉淀后排入河流”,有20.3%的被調查者選擇“納入污水管網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還有7.3%的被調查者選擇“直接排入河流”。選擇“納入污水管網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都為城區(qū)沿河居民。
2、生活垃圾基本實現集中處理。在對“你們當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處理的?”問題的調查中,有97%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村統一收集處理”,僅2%的被調查者選擇了“隨意堆放,自行處理”。
三、沿河居民對“五水共治”整治工作知曉和滿意情況
“五水共治”整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發(fā)展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更不會一勞永逸,要正確對待整治狀況。
1、僅半數以上沿河居民知道“五水共治”整治情況。在對“您知道我市各地正在開展的“五水共治”嗎?”問題的調查中,有17.5%的被調查者選擇“知道,比較清楚”,有39.3%的被調查者選擇“聽說過,但具體不太清楚”,有43.3%的被調查者選擇“不知道,沒聽說”,計算知曉率僅為40.9%。沿河居民主要通過電視新聞、報紙和網絡了解“五水共治”整治情況,有57.1%的人通過電視新聞了解,有25.9%的人通過報紙了解,有31.2%的人通過網絡、微博、微信了解。
2、近三分之二沿河居民滿意“五水共治”整治效果。在對“您對我市前一階段“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工作”的效果滿意嗎?”問題的調查中,選擇“滿意、較滿意、一般”的被調查者占66%,選擇“不太滿意、不滿意”的被調查者占16.3%,選擇“不知道”的被調查者占17.7%。針對66%的滿意居民,當問到“若滿意,您認為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有哪些?”的問題時,有77.3%的被調查者認為“河面漂浮物的打撈和保潔”有明顯成效,2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河道清障、河岸駁坎”、“沿河垃圾箱配備”、“治理亂倒、亂拋垃圾垃圾”、“清運、填埋工作”等工作有明顯成效。針對16.3%的不滿意居民,當問到“若不滿意,則主要是哪些方面不滿意”的問題時,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不滿意“還有很多污染的河水沒有治理”;超過三成的被調查者不滿意“治理力度不大,存在應付或造假”、“邊治理邊污染,出現反彈和回潮”、“只治理大的河流,小的黑臭河都沒有動”;超過一成的被調查者不滿意“工作不細,治理成效不明顯”、“治理后續(xù)工作沒有跟上,造成浪費”、“宣傳工作沒跟上”。
四、沿河居民對“五水共治”治理難度情況評價
1、“固體垃圾傾倒污染”、“生活污水、糞便直接排放”、“重污染企業(yè)未搬遷,企業(yè)污水亂排放現象很嚴重”是沿河居民心目中水污染的主要形式。調查數據顯示,42.7%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固體垃圾傾倒污染”現象,42.3%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生活污水、糞便直接排放”現象,35%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重污染企業(yè)未搬遷,企業(yè)污水亂排放現象很嚴重”現象,13.7%的被調查認為在河道邊存在“餐飲業(yè)污染”現象,10.3%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農業(yè)生產污染嚴重(農藥、化肥等)”現象,7%的被調查認為在河道邊存在“畜禽養(yǎng)殖污染較多”現象,6.3%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船舶油水污染”現象。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污染源查找工作,加強防范。
2、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沿河居民保護意識差,邊治理邊污染”、“管理部門執(zhí)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整治周期長,難以持久”。調查數據顯示,52.3%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沿河居民保護意識差,邊治理邊污染染”,45.7%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管理部門執(zhí)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39%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整治周期長,難以持久”,33.3%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工業(yè)、商業(yè)和農業(yè)主要污染難以根治”。提高居民素質,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符合實際的管理機制,勢在必行。
3、與上年相比,沿河居民感覺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明顯好轉。調查數據顯示,在訪問的7個項目中(表1),只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兩個項目,達到半數以上的居民同比感覺好轉,分別有71.33%和64%。而“重污染行業(yè)整治”和“養(yǎng)殖行業(yè)整治僅27.33%和18.33%”。
表1:沿河居民對“五水共治”整治情況與上年同比反映情況
單位:%
評價方面
明顯好轉
略有好轉
基本不變
略有惡化
明顯惡化
說不清
1.垃圾河清理
23.00
48.33
23.00
1.33
0.67
3.67
2.河邊違章建筑
9.67
28.33
40.00
2.67
0.00
19.33
3.河道兩邊的綠化
15.00
23.67
51.33
3.00
1.67
5.33
4.污水處理情況
8.33
36.67
44.00
4.00
0.00
7.00
5.生活垃圾集中處理
17.67
46.33
31.00
1.33
0.67
3.00
6.養(yǎng)殖行業(yè)整治
7.00
11.33
31.67
3.00
0.33
46.67
7.重污染行業(yè)整治
8.00
19.33
28.67
3.33
5.00
35.67
五、小和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調查顯示,有30%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開設電視專欄,直接曝光污染水環(huán)境的現象和行為”,有19.7%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大宣傳力度,爭取群眾配合支持和參與”。要把“五水共治”作為促轉型、優(yōu)生態(tài)、惠民生的重中之重。抓緊在全市進行更深、更廣、更細地宣傳發(fā)動,提高居民的素質,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參與“五水共治”的積極性,形成全民參與的浩大聲勢和濃厚氛圍。
2、完善政策制度,強化治水保障。要加強治水政策研究,盡快形成有利于治水的激勵機制、懲戒機制和要素保障機制和廉政監(jiān)督機制。要狠抓監(jiān)督考核,把治水作為各部門各鎮(zhèn)街重要的實績考核內容。要加大監(jiān)管和打擊力度,建立各級各部門聯動的執(zhí)法監(jiān)管機制,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從嚴從重處罰偷排漏排行為,始終保持零容忍的高壓態(tài)勢。調查顯示,48%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加強對工業(yè)污染和養(yǎng)殖污染的監(jiān)管和執(zhí)法力度”,47.3%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強對亂扔、亂倒行為的處罰”。21.7%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落實治水責任制,誰污染誰治理”。
3、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加強截污納管工程建設,要及早開展農村生活污水三級管網專項規(guī)劃編制,實施和提升農村污水治理。將沿河兩岸的企業(yè)單位及居民區(qū)的排放污水納入污水管線內。落實河長制,要建設引水配水工程,加大水體置換,使水體流動起來,變“死水”為活水,提高水質。調查顯示,46%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加強污水處理廠、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40.3%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定時清理河道垃圾”。
【五水共治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五水共治的調查報告10-27
五水共治倡議書優(yōu)秀12-07
企業(yè)五水共治倡議書范文12-13
五水共治倡議書范文(通用11篇)11-07
節(jié)約水調查報告(精選10篇)04-23
社會體育調查報告03-07
社會誠信調查報告02-27
社會研究調查報告02-22
社會活動調查報告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