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APCC學術會議總結
第19界亞太通信會議(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APCC)于2013年8月29日至31日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舉行。本次會議由IEEE通信協(xié)會印尼分會主辦、印尼電信技術研究所(Telkom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協(xié)辦,并由中國通信學會(CIC)、韓國通信與信息科學學會(KICS)、日本電子情報通信學會(IEICE)提供技術支持。大會主題為“智能通信提高生活質(zhì)量(Smart Communication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本次會議共錄取150篇論文,涉及到通信、電子、計算機網(wǎng)絡等多個學科。大會安排有4場主題演講(Keynote speech)和8場Tutorial speech。我聆聽了大會四個主題演講并選擇性地聆聽了部分Tutorial speech和論文宣讀,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IEEE前主席Byeong Gi Lee 教授的主題報告“Enhancing Regional Culture and Economy Through ICT Breakthrough”。Byeong Gi Lee 教授通過對韓國經(jīng)濟發(fā)展與美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歷史回顧和對比,總結出今后世界經(jīng)濟增長手段將由工業(yè)創(chuàng)新轉(zhuǎn)為知識創(chuàng)新,對這一轉(zhuǎn)變起到最重要的作用是信息通信技術(ICT)。 他還認為,ICT是創(chuàng)造、處理、傳播新知識的工具,是一種重新改造傳統(tǒng)工業(yè)的有效途徑。該演講使我認識到唯有知識創(chuàng)新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高效率的經(jīng)濟發(fā)展。這激發(fā)了我對科研能力提高的熱情。我認為作為科研工作者的我有責任為我國的知識創(chuàng)新貢獻力量。
我的論文“Achievable Rate Improvement Through Channel Prediction for Interference Alignment”被安排在了大會第二天下午4:15宣讀。我的報告引起了大會技術委員會主席(TPC chair)Arifin Nugroho博士的關注。會后他與我單獨就干擾消除的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并表達了山東大學相關教授和學生進行合作的意向。來自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學者針對我的文章提出了一些問題,我都一一作答。結合論文前期寫作、幻燈片制作和本次參會宣讀的過程,我認為一篇科研論文一定要有明確的創(chuàng)新思想、清晰的行文邏輯和嚴密的語言組織。大到組織結構,小到公式的表示形式和標點符號都要一絲不茍。創(chuàng)新、慎密是科研論文的兩大必備要素。
本次參會,我意識到自己的很多缺點和不足,其中,最重要的有兩條。首先,英語交流和溝通能力亟需加強。出國交流沒有過硬的英語口語和聽力能力就成了啞巴和聾子,自己的想法無從說出、別人的'想法無從知道。其次,科研能力和領悟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感覺自己在會議上無法快速理解并跟隨別人的思路,無法快速抓住問題的要點。因此今后我要繼續(xù)擴大專業(yè)視野,增強專業(yè)基礎,努力彌補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爭取早日具備獨立科研能力。
總之,本次會議開拓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經(jīng)歷,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并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不足。這次的參會經(jīng)歷必將促進我今后學習和科研的進步。最后,感謝山東大學研究生自主創(chuàng)新基金和山東大學資助研究生出境參加國際會議項目的支持。
【參加APCC學術會議總結】相關文章:
外出參加學術會議總結報告11-16
學術會議賀信模板11-15
學術會議賀信范文11-15
學術會議策劃方案11-12
教師參加國培學習總結01-05
參加青干班培訓的學習總結03-09
教師參加國培的學習總結01-05
參加培訓請示12-08
學術會議的通知7篇12-25
學術會議英文邀請函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