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評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下午好!
40分鐘的課堂快樂而短暫,40分鐘背后的日子緊張而漫長;仡欃愓n的經歷,我這心里呀,只兩種味道——酸的和甜的!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以“使人受啟發(fā)的詞語和故事”為主題,《酸的和甜的》為最后一課,是一篇以連環(huán)畫形式編排的童話,在體裁上具有雙重特征。文中8個自然段配有8幅插圖,除了敘述松鼠、兔子的輕信、猴子的敢于嘗試外,還涉及到了狐貍的“精神勝利法”。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識字學詞,難點為在閱讀中滲透“做事要敢于嘗試”的道理。
在構思教學設計時,我始終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理念。所謂統(tǒng)一,我的理解是工具性的訓練與人文性的滲透二者有機結合,辨證、和諧地存在于課堂。
一、文本解讀,我考慮的是辨證
仔細琢磨文本的人文內涵,我們應該把目光聚焦在松鼠、兔子和猴子的不同表現(xiàn)上,也應該用一種辨證、客觀的態(tài)度看待狐貍:不能偏頗地說他壞、狡猾,也不能高深的傳達“精神勝利法”,還不能舍本逐末地深究“為什么硬說酸”。面對初入二年級的孩子,我只把狐貍定位在“因為沒有摘到葡萄,所以,硬說葡萄酸,以此來安慰自己”這樣的程度。所以,在教學中,我適當弱化對狐貍的研究,清晰對比松鼠、兔子與猴子的不同,強化、加深對猴子的印象。這是我在文本解讀時的一點個人看法。
二、落實目標,我考慮的是和諧
首先,落實文本體裁連環(huán)畫與童話的雙重特征。一是借助圖畫識字、初讀課文、朗讀對話、概述故事、總結課文,讓圖文結合,圖與文和諧展現(xiàn),突出連環(huán)畫教學的特征;二是在課堂中,時時、處處引導學生融入童話的情境——課初帶領學生去葡萄架下看看,課中引導學生去聆聽、朗讀葡萄架下的對話,去想象、琢磨動物之間的語言,去識記、書寫他們的名字,課尾以離開葡萄架結束,努力做到融文入境,文與境和諧共生,體現(xiàn)童話教學的基本特點。
其次,落實“在閱讀中識字學詞的階段性目標”。識字教學,第一做到隨文識字,因時制宜地把生字分散在在課題中,句子里,朗讀時、板書中,兒歌總結處、寫字時。第二做到依托,不組織學生識記單個生字,因地制宜地賦予生字具體的'環(huán)境。這兩點做法,目的就是在前瞻后顧和潛移默化中達到識字教學目標的水到渠成。另外,把“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兩個詞語的訓練放在重點句子中、朗讀體會時,生活經驗里去學習、理解、運用。
突破教學難點,我也考慮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例如,把揭示文本寓意與學生的想象、說話訓練結合起來,借小兔子和松鼠的嘴說出學生閱讀童話的收獲、體會;再如,課堂中的那首兒歌,集鞏固識字、概述內容、體悟內涵、總結課文為一體。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反思賽課的經理,我的體會是我曾像文中的狐貍,在小學語文這座葡萄架下,轉來轉去,跳起來摘葡萄;曾像松鼠和兔子,走過彎路,歷經酸酸甜甜;我更想像文中的小猴子,敢于探索,大膽體驗,酸的是收獲,甜的是成果,酸酸甜甜,我曾經努力嘗試過!
真誠希望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酸的和甜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平移和旋轉評課稿01-19
狼和鹿評課稿01-15
松鼠和松果評課稿01-13
狼和小羊評課稿01-11
線段、射線和直線評課稿01-17
6和7的認識評課稿2篇01-11
排球課評課稿01-02
平移和旋轉評課稿3篇01-19
狼和小羊評課稿4篇01-11
《爺爺和小樹》評課稿(3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