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食用油的比較》評課稿
《水和食用油的比較》評課稿1
小學科學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課程,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親身經(jīng)歷,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與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涂植威老師執(zhí)教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較》,能抓住本課重點,通過開展學生小組活動和實驗分析,簡單、清晰地使學生對水和食用油有更多客觀上的認識。
一、開門見山,指向明確
涂老師直接展示“一杯食用油”和“一杯水”,通過“你有什么方法比較油和水”這一問題,直截了當?shù)匾鲂抡n,并讓學生思考兩者比較可使用的科學方法。在動手操作前,首先就應明確該過程所采用的方法,學生才不會在整個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學生明確用“看”、“聞、”“摸”等方法對“水”和“食用油”進行比較,大大提高活動效率,也有助于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直觀演示,體現(xiàn)細節(jié)
演示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qū)W生展示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實物、圖表、圖片、幻燈片及示范實驗等感性材料,以及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和歸納的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涉及的三個小組實驗中,涂老師采用以學生記錄、學生匯報為主,教師的指點和引導為輔進行。學生記錄方式為填寫記錄單,學生匯報則是以投影的形式展示小組記錄單。
在第二個小組實驗——“液滴實驗”中,為了強調(diào)本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該內(nèi)容并不只以文字的形式展示,還出示3組圖片,學生通過每組兩幅圖片較為直觀地的辨析,明確“液滴實驗”的實驗細節(jié)。圖片兩兩對比,既反映學生是否清楚實驗細節(jié),也可通過比較圖片糾正學生錯誤的認識。此外,圖片是學習者很容易接受的信息,一幅圖片可以形象、生動、直觀地表現(xiàn)出的信息量也很大。我認為此處為一大亮點。
在演示實驗——“水和食用油沒有固定形狀”中,涂老師運用燒杯、圓底燒瓶和錐形瓶,水和油的形狀由圓柱形到半球形再到錐形的過程,學生可以清楚、直觀地看到兩種液體的形狀隨時在發(fā)生變化,使“液體沒有固定形狀”更有說服力。
總結本堂課采用“維恩圖”,將學生得出的水和食用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展示出來,具有準確性、整體性和實用性。
三、優(yōu)化教材內(nèi)容,注重啟發(fā)誘導
此處為本堂課的另一大亮點體現(xiàn)在對混合水和食用油的處理。第三個小組實驗——“混合水和食用油”實驗,它在教材中出現(xiàn)的目的是驗證水比食用油重。我認為,混合水和食用油來判斷水和食用油哪個重這種方法不夠嚴謹,另外在其他課堂中發(fā)現(xiàn)水和食用油混合后,出現(xiàn)了意外,油滴沉在了水底。而涂老師則是另辟蹊徑,他利用這個實驗引出“水和食用油哪個重”這一問題,對水和食用油的輕重判斷是采用等體積的兩種液體在天平上平衡情況的方法。
在問題到驗證這一過程并不是一步到位。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的驗證,涂老師采用啟發(fā)式教學,一步步引導。啟發(fā)式教學是我國教育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積淀下來的優(yōu)秀教育遺產(chǎn),在常規(guī)的科學教學教學中對啟發(fā)提問、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第一步的設疑提問——水和食用油哪個重,到第二步的循循善誘——啟發(fā)學生采用天平稱重比較,再到第三步的探討解疑——提出“一大一小比較水與食用油輕重是否具有可行性”問題讓學生思考,第四步的追問揭疑——引導學生說出“相同體積的水和食用油在天平上的平衡情況”來反映兩者的輕重關系,最后到第五步的交流再啟——相同體積下,水比食用油重。整個過程是一個探討學習的過程,用事實說話,以達到對問題解決和對其本質(zhì)的認識。
四、課外拓展,一舉多得
課外拓展的設計是讓學生比較廚房中其它液體和水,其目的一是鞏固本堂課的知識概念與研究方法,目的二是讓學生對液體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目的三是暗示學生生活中處處有科學,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五、意見和建議
每一節(jié)課的成功都離不開對課堂不斷地反思和改進,也要接受別人的真摯意見。對于涂老師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較》這節(jié)課,我有幾點建議:
1、在引出科學方法時,學生的回答總是偏離問題的內(nèi)容,其主要原因是涂老師在提出問題時沒有強調(diào)“方法”二字,而且沒有給出一個例子,讓學生對“方法”沒有感性的認識,只是一味地在比較水和食用油的不同。
2、個人認為小組記錄單可以每人一份。如果一組一份,會導致小組內(nèi)某些成員會無所事事,不知所措。當然,一組一份有利于組內(nèi)成果的匯總,但采用一人一份時,只需要匯報人匯總四人信息,而一般大部分同學得到的結果是一致的,所以信息匯總也花費不了多少時間。
3、在整堂課中,涂老師不太關注課堂的生成。學生的回答若與理想的答案有所偏離,他一般直接忽視,沒有做出及時的評價,這會讓學生不清楚自己的回答是對是錯。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存儲一個影響他今后學習的錯誤概念。因此,教師在充分預設的同時,也要關注生成,把握預設和生成的辯證關系,在享受“預約的精彩”的同時,迎接“生成的驚喜”。
《水和食用油的比較》評課稿2
《水和食用油的比較》一課,讓學生對水和食用油進行有意義的對比研究。學生將從多個側面(如顏色、氣味、粘稠度、密度、表面張力等)認識到水和其他液體的不同之處,同時對它們的`相同點進行概括提升,比如液體具有流動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狀。是讓學生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去觀察,去實驗。我認為在林老師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有以下優(yōu)點:
一、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重點突出
本課教學主要從兩大板塊進行教學的:水與食用油不同點的研究和水與食用油相同點的概括提升。但是這兩大板塊的教學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融入到四個探究活動中的,這四個探究活動分別是感官觀察水和油、比較水和油的滴液、比較水和油的輕重、比較水和油倒入不同容器中所呈現(xiàn)的共有的現(xiàn)象。
林老師這節(jié)課把用感官觀察和滴液觀察作為分組實驗進行探究,突出了教學重點,讓學生在比較、觀察和描述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整理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改變過于強調(diào)知識傳承的傾向
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林老師不是將課本知識簡單地給予學生,而是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學習的過程。在探究過程中,重視觀察方法的指導,學生在對水的不同點和相同點進行探究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自我建構。
三、體現(xiàn)學科特點,注重學生的參與
科學課的學科特點就是“實驗探究”。學生用大量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獲取直接的經(jīng)驗,得到知識的提升。在李老師這節(jié)課中,能提供給學生豐富的材料,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思考、匯報,從而得出水和食用油的不同。體現(xiàn)了學科特點。
林老師的這節(jié)課就能很好地體現(xiàn)這一點,在用感官觀察水和油、比較水和油的滴液時,教師給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觀察、思考、分析,讓學生多種感觀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豐富感性認識,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獲和發(fā)展。
也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對于三年級學生引導語是否過少了點?有些實驗學生不知所措。
2、課堂應變能力稍顯不足。除了課前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課堂提問,課堂中靈活應變,反映敏捷,抓準點撥追問的時機,及時進行理答,是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因素。
3、課堂上的很熱鬧,但是否有學到東西呢?放開了,收不回來,匯報時學生沒參與進來。
【《水和食用油的比較》評課稿】相關文章:
松鼠和松果評課稿01-13
狼和小羊評課稿01-11
《我和祖父的園子》評課稿12-25
狼和小羊評課稿4篇01-11
《爺爺和小樹》評課稿(3篇)01-02
《爺爺和小樹》評課稿3篇01-02
因數(shù)和倍數(shù)評課稿4篇12-31
排球課評課稿01-02
腳印評課稿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