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齊物論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3-06-14 18:25:59 盛林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齊物論原文及翻譯

  《齊物論》是《莊子·內(nèi)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個相對獨立的故事連珠并列組成,故事與故事之間雖然沒有表示關(guān)聯(lián)的語句和段落,但內(nèi)容上卻有統(tǒng)一的主題思想貫穿著,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現(xiàn)出一種似連非連、若斷若續(xù)、前后貫通、首尾呼應的精巧結(jié)構(gòu)。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齊物論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題解

  本篇是《莊子》的又一代表篇目!褒R物論”包含齊物與齊論兩個意思。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jié)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莊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但世間萬物既是齊一的,言論歸根結(jié)底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所謂是非和不同,這就是“齊論”!褒R物”和“齊論”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體分成七個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誰邪”,從子綦進入無我境界開篇,生動地描寫大自然的不同聲響,并且指出它們?nèi)汲鲇谧陨怼5诙糠种痢拔岐毲夷魏卧铡,推進一步描述社會各種現(xiàn)象和人的各種不同心態(tài),并指出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又都是出自虛無。第三部分至“此之謂以明”,說明是非之爭并沒有價值。萬物都有其對立的一面,也有其統(tǒng)一的一面;萬物都在變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對立的那一面轉(zhuǎn)化。從這一意義說,萬物既然是齊一的,那么區(qū)別是與非就沒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沒有價值的東西。第四部分至“此之謂葆光”,進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過區(qū)分,言論也不曾有過定論,人們所持有的是非與區(qū)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觀對外物的偏見,物、我一體,因而是非無別,容藏于一體。第五部分至“而況利害之端乎”,從忘物才能齊物入手,說明認識事物并沒有什么絕對客觀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論也就沒有確定是非區(qū)別的必要。第六部分至“故寓諸無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闡述齊物與齊論的途徑,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無窮的境域,從而遨游于塵埃之外,這也就進一步說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辯。余下為第七部分,通過兩個寓言故事表明“無所憑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齊物”與“齊論”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與“逍遙游”一并構(gòu)成莊子哲學思想體系的主體。莊子看到了客觀事物存在這樣那樣的區(qū)別,看到了事物的對立。但出于萬物一體的觀點,他又認為這一切又都是統(tǒng)一的,渾然一體的,而且都在向其對立的一面不斷轉(zhuǎn)化,因而又都是沒有區(qū)別的。莊子還認為各種各樣的學派和論爭都是沒有價值的。是與非、正與誤,從事物本于一體的觀點看也是不存在的。這既有宇宙觀方面的討論,也涉及到認識論方面的許多問題,因而在我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滿辯證的觀點,但也經(jīng)常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須得細加體會和分析。

  原文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①,仰天而噓②,荅焉似喪其耦③。顏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⑧!弊郁朐唬骸百娶幔灰嗌坪,而問之也⑩?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11),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12)!弊郁朐唬骸胺虼髩K噫氣(13),其名為風,是唯無作(14),作則萬竅怒呺(15),而獨不聞之翏翏乎(16)?山林之畏佳(17),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8),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19)。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25)。泠風則小和(26),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27)。而獨不見之調(diào)調(diào)之刁刁乎(28)?”子游曰:“地簌則眾竅是已(29),人簌則比竹是已(30),敢問天簌。”子綦曰:“夫吹萬不同(31),而使其自己也(32),咸其自取(33),怒者其誰邪(34)?”

  注釋

 、倌瞎郁耄ǎ瘿撼,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舊說為楚莊王庶出的弟弟,做過楚莊王的司馬;疑為莊子中寓托的高士,而非歷史人物。隱:憑倚。機:亦作幾,案幾。

 、趪u:吐氣。

 、矍E(tà)焉:亦作“嗒焉”,離形去智的樣子。耦:匹對。莊子認為人是肉體和精神的對立統(tǒng)一體,“耦”在這里即指與精神相對立的軀體。喪其耦,表示精神超脫軀體達到忘我的境界。

 、茴伋勺佑危鹤郁氲膶W生,姓顏名偃,子游為字,死后謚成,故名顏成子游。

 、菥樱ǎ戗罕硪蓡柕恼Z氣詞。

 、薰蹋赫\然。槁:干枯。

  ⑦心:思想,精神。固:豈,難道。

 、唷敖裰[機者”與“昔之隱機者”實指一人,即南郭子綦,意思是南郭子綦今日隱機入神出體與舊時大不一樣。

 、豳龋阂娮ⅱ。

 、舛耗,人稱代詞!安灰嗌坪,而問之也”乃是“爾問之不亦善乎”之倒置。

  (11)簌(lài):簫,古代的一種管狀樂器,這里泛指從孔穴里發(fā)出的聲響!叭梭奔闯鲎匀藶榈穆曧,與下兩句的“地簌”、“天簌”相對應,所謂“地簌”或“天簌”,即出自自然的聲響。

  (12)敢:表示謙敬的副詞,含有“冒昧地”、“斗膽地”的意思。方:道術(shù),指所言“地簌”、“天簌”的真實含意。

  (13)大塊:大地。噫(yī)氣:吐氣。

  (14)是:此,這里指風。唯:句中語氣詞,含有僅此的意思。作:興起。

  (15)竅:孔穴。呺(háo):亦作“號”,吼叫。

  (16)翏翏(liú):亦作飂飂,大風呼呼的聲響。

  (17)林:通作“陵”,大山。畏佳(cuī):亦作“嵔佳”,即嵬崔,山陵高峻的樣子。

  (18)枅(jī):柱頭橫木。

  (19)污:停滯不流的水塘。

  (20)激:水流湍急的聲音。

  (21)謞(xiào):這里用來形容箭頭飛去的聲響。

  (22)譹(háo):嚎哭聲。

  (23)宎(yǎo)深而沉。

  (24)咬(ji。铮壶B鳴叫的聲音。一說哀切聲。

  (25)于、喁(yú):風吹樹動前后相和的聲音。

  (26)泠(líng)風:小風,清風。

  (27)厲風:迅猛的暴風。濟:止。

  (28)調(diào)調(diào)、刁刁:風吹草木晃動搖曳的樣子!暗蟮蟆币嘧鳌暗兜丁。

  (29)是:這樣。已:矣。

  (30)比:并合。竹:這里指并合在一起可以發(fā)出聲響的、不同形狀的竹管。

  (31)這句及以下是表述“天簌”的,故有人疑“夫”字之后缺“天簌者”三字。

  (32)使其自己:意思是使它們自身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一說“己”當作“已”,是停止的意思,但聯(lián)系上下文不宜從此解。

  (33)咸:全。

  (34)怒:這里是發(fā)動的意思。

  創(chuàng)作背景

  寫作年代

  《齊物論》末節(jié)中的“昔者”二字,為推斷其著作年代提供了一項鐵證。莊子卒于公元前286年,已處于戰(zhàn)國后期!拔粽摺闭f明在莊子死后又隔了很長一段時期,推斷為秦漢之間,是有可能的。從文字上看,也確為后人追述的口吻。

  《齊物論》不同于先秦時代的一般著作,當時著作很少特立題目,皆先成篇章,然后或取首句中的數(shù)字,或隨取二字以安題,其題亦無甚意義!洱R物論》以論名篇,亦為古籍中所罕見。《論語》雖以論名書,至漢初方普遍使用,如《過秦論》、《鹽鐵論》等,即以《莊子》三十三篇的命題,除《齊物論》外,有以三個字為義,有用兩個字作為篇名,都沒有以論來命題。由此可證,應成書于開始以論名篇的秦漢之間。

  從《齊物論》的內(nèi)容來看,確帶有秦漢之間的時代思想特征,如對至人的描繪:“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于己,而稅利害之端乎?”又言圣人:“旁日月,挾宇宙,參萬歲而一成純!鼻厥蓟省h武帝都向往神仙,追求長生不老,可以說是《齊物論》中至人、圣人的影響。

  《齊物論》還綜合了慎到、公孫龍及老子諸家的學說,則此論產(chǎn)生之最早時期,亦不得在《慎子》、《公孫龍子》、《老子》等書的成書之前,《慎子》與《公孫龍子》大約成書于秦漢以前的戰(zhàn)國晚期。而《老子》書的著作年代則說法很多,然大多數(shù)人皆傾向于成書在戰(zhàn)國時期!洱R物論》既然吸取了《慎子》、《公孫龍子》、《老子》等書中的內(nèi)容,則其著作年代,必然在這些書之后,再早也不會早于戰(zhàn)國晚期。

  綜上所述,《齊物論》的成書年代,當是在戰(zhàn)國晚期以后,漢初寫作的《 淮南子》成書之前,定為秦漢之間。[18]

  社會環(huán)境

  戰(zhàn)國時代的說客們,每一個都是好強雄辯,彼此執(zhí)著于自己的觀點。從而勾心斗角、彼此傷害,而不是真正體會“道”的情懷,更別說淡然明志、自得其樂。所以他們從生活態(tài)度上就已與“道”背離而馳了,莊子對他們予以了辛辣的諷刺:“喜怒哀樂,慮嘆變,姚佚啟態(tài),樂出慮、蒸成菌。日夜相抵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弊鳛檎f客的知識分子們高興、憤怒、悲哀、歡樂,他們憂慮感嘆不斷、反復恐懼焦躁不安,就像音樂從虛空的東西里發(fā)出來的一樣,菌類被地氣蒸發(fā)而出。這種種情緒和心態(tài)日夜在自身面前循環(huán)更替變化著,卻不知道是如何萌生出來的。人們以此追求真理,又口口聲聲地不斷認同、追尋,卻是不知不覺地在遠離真理。

  戰(zhàn)國時期,百家議論紛紛,思想復雜混亂,莊子認為萬事萬物根本上都出于自身、是齊一的。他批判那些執(zhí)著于分別是非對錯、好勝好強的心態(tài)。他認為“道”本身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自然而然的,那么追求真理,尋求“道”的人也應具有逍遙自在的、沒有任何束縛的、怡然自得的心境。

  面對百家烽起的社會現(xiàn)實,莊子敏銳地注意到了“當時之為論者”們的許多令人深感痛心的表現(xiàn),并且發(fā)現(xiàn)他們?nèi)急憩F(xiàn)出了“弱于德,強于物”的傾向,一味投身于對外物的探求,而不在乎對個人生命的培護。因此,他們也必然會在“與物相刃相靡”中喪失本真之我,并使自己的生命受到戕害。

  莊子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試圖尋求一條解開心靈枷鎖,破除執(zhí)著、達到自由自在的心靈世界之路。正是“當時之為論者”們在論辯中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所異化的這一令莊子深感痛心的社會現(xiàn)實的存在,才讓莊子如此迫切地提出齊一“物論”思想。[19-20]

  作品鑒賞

  “齊物論”,即整齊萬物之論。莊子提倡齊一萬事萬物,在他看來,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人與動物是無差別的,正確與錯誤是無差別的,一切事物都是這樣。本篇表現(xiàn)的是莊子對世俗的否定,和對無差別的自由境界的向往。莊子認為,要達到無差別的精神自由之境,就必須超脫世俗觀念的束縛,忘掉物我之別,忘掉是非之辯

  《齊物論》共有七個主要寓言,分別是:南郭子綦隱機而坐、狙公賦芧、堯問于舜、嚙缺問乎王倪、瞿鵲子問于長梧子、罔兩問景及莊周夢蝶。

  南郭子綦與顏成子游的對話是全篇的開頭部分。在這里,南郭子綦提出了一個“吾喪我”的境界。所謂的“吾喪我”,“吾”是指超脫世俗、進入到高度精神自由的境界、精神得以升華的自我,是精神上的自我,“喪我”的“我”,則是肉體的、現(xiàn)實中的、有名利是非觀念的凡人“我”!皢省笔沁z落。因而,“吾喪我”實際上指的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中,他忘掉了物的存在、自我的存在,混同了物我界限,合二者為一體。

  接下來,是他對顏成子游談天籟、地籟、人籟、他著重對地籟與天籟的描述。他對地籟的描述是實寫,對天籟的描述則用虛寫。他最終要點明的是,聲音之所以千差萬別,全是由于各孔竅的自然狀態(tài)所致。所謂天籟,其實就是因任自然的聲響。天籟與“吾喪我”的關(guān)系在子綦看來,二者同屬順任自然的境界。之后,用人籟和道做了對比,用朝三暮四的猴子來比喻執(zhí)迷于分辨事物差異的人。在作者看來,與其爭辯不休,不如去掉成見之心讓別人與“我”心意相通。

  接著,作者以堯的故事為引,引出對大道的贊頌。堯制裁小國就如同十日并出,讓世間萬物都沐浴到他的光輝。大道普照萬物也與之同理。在這里,作者將大道置于一切道理之上。

  第三則故事寫的是王倪對嚙缺談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觀點。嚙缺問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標準,即真理標準。對此,王倪用各種不同的動物對居處、味道、美色有各自不同的反應,以此為喻,說明不同的人從各自不同的立場出發(fā),對同一事物肯定有不同的是非標準。莊子混同是非,齊一萬物的觀點在這里論述得很充分,他贊美了至人的超凡脫俗,表現(xiàn)了他對至人精神自由境界的追求。

  第四則寓言是長梧子與瞿鵲子的對話,主旨是否定世俗的是非觀,主張因任自然,長梧子以夢為喻,說明世俗中人對生死利害的追求實際上就像在迷夢中一樣,只有得道的至人才能順乎自然而清醒地看問題。

  罔兩問景的故事中作者以變幻不定的影子說明依賴外物而生,無以得到自由的道理,并借莊周夢蝶影子之口提出“物從何來”的問題。影子和罔兩都不知道影子所依附之物從何而來,而站在道的角度,萬物都從“道”中來,影子依附之物也是如此。

  莊周夢蝶這一故事廣為人知。這種物我的合一,是一種無我的境界,類似開頭“吾喪我”的境界。其文辭之有沒,想象之奇幻,深為后人所稱道。

【齊物論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思齊原文翻譯及賞析08-04

張齊賢的原文及翻譯09-24

齊魏爭燕的原文及翻譯09-24

《題齊安城樓》原文及翻譯08-21

《齊宿瘤女》原文及翻譯09-26

齊民要術(shù)翻譯及原文08-02

張齊賢明察原文及翻譯09-06

《齊以淖君之亂》原文及翻譯09-24

齊魏爭燕原文及翻譯參考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