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及翻譯
老子(約前57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楚國苦縣人,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向老子問禮。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釋】:
[1]通常譯為"可以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恒不變的道",強調(diào)道是不可言說的。但這樣的翻譯,等于一開始就剝奪了老子言說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實"常"字在《老子》中多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時,已經(jīng)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經(jīng)》"履道坦坦,幽人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書》"無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書》"我道惟寧王德延";又有"言說"之意,如《詩經(jīng)》"中 之言,不可道也"!渡袝颉罚ㄏ鄠鳛榭鬃铀鳎┱f:"伏犧、神農(nóng)、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乙、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這里用了"常道"一詞,指一般的道理。又有馮友蘭先生考證說,古時所謂道,均為人道,到了老子才賦與道形而上學的意義。可見,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須一開始就澄清概念,強調(diào)他下面要講的道,絕非人們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聽老子娓娓道來了。
【翻譯】:
道可以說,但不是通常所說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說他是無,因為他在天地創(chuàng)始之前;也可以說他是有,因為他是萬物的母親。
所以,從虛無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奧妙。從實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蹤跡。
實有與虛無只是說法不同,兩者實際上同出一源。這種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宇宙間萬般奧妙的源頭。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譯】:
1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為美,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為善,這就是惡了。
2 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難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長和短互為比較,高和下互為方向,聲響和 回音相呼應,前邊與后邊相伴隨。
3 所以,圣人從事的事業(yè),是排除一切人為努力的事業(yè);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語 之外的教化。 他興起萬物卻不自以為大,生養(yǎng)而不據(jù)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卻永恒不滅。
【老子·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翻譯】:
不崇尚賢能之輩,方能使世人停止爭斗。不看重珍奇財寶,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竊。不誘發(fā)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靜安穩(wěn)。
所以,圣人掌管萬民,是使他們心里謙卑,腹里飽足,血氣淡化,筋骨強壯。人們常常處于不求知、無所欲的狀態(tài),那么,即使有賣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為了。遵從無為之道,則沒有不太平之理。
【老子·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1]。
【注釋】:
[1]很多人用"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一句,證明老子用"道"來否定上帝,破了古代的宗教迷信。這種解釋不確切。這句話里的"帝",顯然并不是今日所言上帝。有人說老子原文的"象帝"就是上帝,這是不對的。"象"就是象,是"形象"的意思,不是"上" 的借用。因為老子常將"上"字用于"上天、上德、上士"等等,顯然老子并非不懂"上" 字的用法,也并非不能使用"上帝"一詞。老子不用"上帝"一詞,顯然是因為這個"帝" 不是至高無上的,不配使用"上"字作定語。因為唯有老子的"道",才與今日所言"上帝 "之無限、永恒、自在的內(nèi)涵相一致。詳見本書第一章第二節(jié)之五"《老子》中的神與帝" 。
【翻譯】:
道,空虛無形,其大能卻無窮無盡,淵遠深奧啊,像是萬物的祖宗。放棄自以為是的銳氣,擺脫紛紜萬象的迷惑,和于你生命的光中,認同你塵土的本相,你 便能在幽幽之中,看到他那似有似無的存在。我不知道有誰產(chǎn)生他,他先于一切有形之帝。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翻譯】:
天地不理會世上所謂的仁義,在其看來,萬物是祭神用的稻草狗。圣人也不理會世 上所謂的仁義,在他眼里,百姓是祭神用的稻草狗。
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冶煉的風箱嗎?虛靜而不窮盡,越動而風越多。
話多有失,辭不達意,還是適可而止為妙。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翻譯】:
幽悠無形之神,永生不死,是宇宙最深遠的母體。這個母體的門戶,便是天地的根源。冥冥之中,似非而是,延綿不絕,用之不盡。
【老子·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翻譯】: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因為它不自貪自益其生,所以能長生。
同理,圣人把自己置于最后,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長存。這不正是由于他無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嗎?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翻譯】:
最高的善像水一樣。水善于滋養(yǎng)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處身于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跟道很相近。
居身,安于卑下;存心,寧靜深沉;交往,有誠有愛;言語,信實可靠;為政,天下歸 順;做事,大有能力;行動,合乎時宜。唯有不爭不競,方能無過無失。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翻譯】:
抓在手里冒尖兒流,自滿自溢,不如罷了吧。
千錘百煉的鋒芒,也長不了的。
金玉滿堂,你能守多久呢?
富貴而驕,是自取災禍!
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隱去,這正是上天之道。
【老子·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鑒,能如疵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翻譯】:
誰能使靈魂與真道合一,毫無離隙呢?
誰能使血氣變得柔順,像嬰兒一樣呢?
誰能洗凈內(nèi)心的雜念,透亮如明鏡呢?
愛民掌權(quán),誰能舍己順道、無為而治呢?
運用心智,誰能因應天意、如雌隨雄呢?
明白通達,誰能超越人智、擺脫知識呢?
那創(chuàng)造并養(yǎng)育這個世界的,他創(chuàng)造養(yǎng)育并不強行占有,他無所不為卻不自恃其能,他是萬 物之主而不任意宰制。這真是深不可測的恩德。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翻譯】:
三十根輻條集中在車軸穿過的圓木上,圓木有空的地方,才對車有用處(可行走)。
揉合黏土制成器皿,上面有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用處(能容納)。
為房屋安窗戶,窗戶有空的地方,才對房屋有用處(取光亮)。
有形者對人們有利益,是由于無形者的功用啊。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翻譯】: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變幻的音響使人耳朵發(fā)聾,豐腴的美食使人口味敗 壞,馳騁打獵令人心意狂蕩,珍奇財寶令人行為不軌。
所以圣人掌管萬民,是給他們內(nèi)在的充實,不是給他們外在的愉悅。據(jù)此而取舍。
【老子·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翻譯】:
得寵和受辱都會內(nèi)心不安,最大的禍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為什么說得寵和受辱都會內(nèi)心不安呢?寵是來自上面的,得到時吃驚,失去時也吃驚,所 以說得寵和受辱都會內(nèi)心不安。
為什么說最大的禍患是看重肉身性命呢?我有大禍患之憂慮,是因為我有肉身性命要保全;及至我把肉身性命置之度外,我還有什么禍患可憂慮呢?
所以,舍棄肉身性命去為天下的人,堪為普天下的寄托;舍棄肉身性命去愛天下的人,堪得普天下的信靠。
【老子·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1],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注釋】:
[1]釋德清注:"致詰,猶言思議"。又馬王堆甲乙本「致詰」作「致計」,均有深究之義。
【翻譯】:
看見而不曉得,叫做"夷";聽到而不明白,叫做"希";摸索而不可得,叫做 "微"。"夷希微"三者,不可思議,難究其竟,所以它們混而為一。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難以言說的無限延綿啊,又復歸于空虛無物。他是沒有狀態(tài)的狀態(tài),沒有形象的形象,叫做恍惚。迎面看不見他的先頭,追蹤抓不著他的尾跡。
秉持上古之道,可以把握當今萬有,知道其由來始末,這便是大道的要領了。
【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ㄥY馄淙艉;
□兮若無止。)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翻譯】:
古時候善于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識。由于深不可識,只好勉強來形容他:
其審慎好像冬天過江,
謹守好像畏懼四鄰,
恭敬嚴肅如同作客,
流逸瀟灑如同化冰,
純樸得好像未經(jīng)雕琢,
曠達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渾沌不清。
誰能沉淀混濁的,使之漸漸清澈呢?誰能啟動僵死的,使之徐徐復活呢?
持守此道的人,是不會自滿自溢的。唯有不自滿自溢,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為新人。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1],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翻譯】:
內(nèi)心虛化到極點,持守安靜到純一。我就能在萬物的篷蓬勃勃中,看出其來龍去脈。
萬物紛紜百態(tài),都復歸其本根;氐奖靖徒衅届o安息。平靜安息便是復歸了真生命。復歸了真生命便是永恒。認識永恒便是光明。不認識永恒,就會任意妄為,后果兇險。
認識了永恒,就能萬事包容。萬事包容,就能公義坦蕩。公義坦蕩,則為完全人。完全人,則與天同。與天同,就歸入道了。歸入道,可就長久了,即使肉身消失,依然平安無恙。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翻譯】:
至高至善的掌權(quán)者,人們仿佛感覺不到其存在。次一等的,贏得人們的親近贊 譽。再次的,使人們畏懼害怕。更次的,遭人們侮慢輕蔑。信實不足,才有不信。
悠悠然大道之行,無須發(fā)號施令,大功告成之后,百姓都視之為自然而然的事,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翻譯】:
大道廢棄了,才出現(xiàn)仁義。智慧出來了,才有大偽詐。六親不和,才大講孝慈。國家昏亂,才呼喚忠臣。
【老子·第十九章】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翻譯】:
棄絕成功與智慧,對人民有百倍的好處。棄絕仁義的說教,人民就會復歸孝慈。棄 絕技巧與功利,就不會有盜賊為患。然而,用這三者作誡律是不夠的。
一定要讓人心有所歸屬才行,就是:認識生命的本根,持定存在的本原。使自我越來越少,使欲望越來越淡。拒絕人間的學問,保持無憂無慮的心。
【老子·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累累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馀,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 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翻譯】:
恭維與呵斥,相差有多遠?贊美與厭惡,區(qū)別在哪里?人所畏怕的,不能不畏怕啊。
荒野啊,廣漠無際!
眾人熙熙攘攘,像是在享受盛大的宴席,像是登上了歡樂的舞臺。
唯獨我渾然無覺,好像不曾開化的樣子;
混混沌沌,像初生嬰兒還不知嘻笑的時候;
疲憊沮喪,像是四處流浪無家可歸的人。
眾人都自得自滿流溢而出,唯獨我仿佛遺失了什么。我真是愚笨人的心腸。
世俗的人個個明明白白,唯獨我一個昏昏然然。
世俗的人個個斤斤計較,唯獨我一個馬虎不清。
大水蕩蕩淼如海,高風習習行無蹤。
眾人都有一套本事,唯獨我又沒用又頑固。
我這樣與眾不同,是把吃喝母親,看得高于一切。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翻譯】:
最高的道德形態(tài),是徹底順從道。
道作為存在物,完全是恍恍惚惚的;秀敝杏行蜗螅秀敝杏袑嵲。在他的深遠幽暗中,有一個精神存在著。這個精神至真至切,充滿了信實。
從古到今,他的名字從不消失,好叫人們看到萬物之父。我怎么曉得萬物之父呢?就是由他而來。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1]。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翻譯】:
受屈辱的,可得成全;受冤枉的,可得伸直;低洼的得充滿,將殘的得新生,缺乏 的便獲得,富有的便迷惑。
所以,圣人與道合一,做天下人認識上天的器具。不自以為能看見,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榮耀,所以大 功告成。不自以為大,所以為天下王。
正因為不爭不競,天下沒有能與之爭競的。古人說"受屈辱必得成全"的話,豈是虛構(gòu)的嗎?那確實得成全者,天下便歸屬他。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翻譯】:
少說話,合乎自在本相。
狂風刮不了一清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興起風雨的是誰呢?是天地。天地都不能長久, 何況人呢?所以,從事于道的人就認同道,有德的人就認同德,失喪的人就認同失喪。認同道的人,道便悅納他;認同德的人,德便歡迎他;認同失喪的人,失喪便擁抱他。
信心不足,才有不信。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馀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翻譯】:
翹著腳就站立不住,蹦著高就走不成路。自以為能看見的是瞎子,自以為聰明的是傻子。自我夸耀的徒勞無功,自高自大的不能為首。
從道的眼光來看,這些東西像多余的飯,累贅的事,只會讓人厭惡。有道的人不會這樣的。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譯】:
在產(chǎn)生天地之前,有一個混然一體的存在。寂靜啊,空虛!獨立自在,永不改變。普天運行,永不疲倦。稱得上是天地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姑且寫作"道",勉強起個名字叫"大"。大,便無限飛逝,飛逝而致遠,至遠而回返。
所以道為大,天為大,地為大,人也為大。宇宙中四個為大的,人是其中之一。
然而人要以地為法度,地以天為法度,天以道為法度,道以他自身為法度。
【老子·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翻譯】:
重是輕的根基,靜是躁的主人。
所以君子每天出行時都帶著輜重。雖有榮華壯觀,他卻安然超脫。然而有的大國君主,只重自身,輕慢天下,以致滅亡。
輕浮就會失根,驕躁就會失控。
【老子·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翻譯】:
善于行走的不留蹤跡,善于言辭的沒有暇疵,善于計算的不用器具。善于關門的不用門插,卻無人能開;善于捆綁的不用繩索,卻無人能解。
圣人就是這樣一直善于拯救世人,無人被棄之不顧;一直善于挽救萬物,無物被棄之不顧。這就叫承襲、傳遞光明。
所以說,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師,不善之人亦是善人的資財。如果不敬重老師,或者不愛惜其資財,那么,再有智慧也是大大地迷失了。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奧妙!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
知其白,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
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
故大智不割。
【翻譯】:
知道其雄偉強壯,卻甘守雌愛柔順,而成為天下的溪流。作為天下的溪流,永恒的恩德與他同在,(使人)復歸于純潔的嬰兒。
知道其光明所在,卻甘守暗昧,而成為世人認識上天的工具。作為世人認識上天的工具,永恒的恩德至誠不移,(使人)復歸于無限的境界。
知道其榮耀,卻甘守羞辱,而成為天下的虛谷。作為天下的虛谷,永恒的恩德充足豐滿,(使人)復歸于存在的本原。
這本原化散在不同的人身上,成為不同的器物。圣人使用他們,而成為掌權(quán)者。
如此,至大的智慧是渾然為一、不可分割的。
【老子·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粺o執(zhí),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翻譯】:
想用人為的努力去贏得天下,我看達不到目的。天下是神的器具,不是人為努力就能得著的。人為努力的,必然失。蝗藶槌质氐,必然喪失。
世間是這樣:有占先前行的,就有尾追不舍的;有哈暖氣的,就有吹冷風的;有促其強盛的,就有令其衰弱的;有承載的,就有顛覆的。
所以圣人擯棄一切強求的、奢侈的和驕恣的東西。
【老子·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翻譯】:
用道來行使主權(quán)的人,不靠武力而稱強天下。用武力總是有報應的。軍隊進駐之地,荊棘便長出來;每逢大戰(zhàn)之后,兇年接著來到。
良善自會結(jié)果,無須強奪硬取。成了而不矜持,成了而不炫耀,成了而不驕傲,成了像是不得已,成了而不逞強。
任何事物一逞強示壯就會老朽,這不是出于道。不是出于道的,是早已注定要死亡了。
【老子·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 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吉事尚左, 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 禮處之。
【翻譯】:
兵是不吉利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萬不得已而用之,也是以恬淡之心,適可 而止,打勝了也不當成美事。以打勝仗為美事的人,就是以殺人為樂。以殺人為樂的人, 是絕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所謂兵,是不吉利的東西,萬物都厭惡,得道的人不用它。君子平時以左方為貴,戰(zhàn)時以 右方為貴,因為左方表示吉祥,右方代表兇喪。偏將軍在左邊,上將軍在右邊,就是以兇 喪來看待戰(zhàn)事。殺人多了,就揮淚哀悼;打了勝仗,也像辦喪事一樣。
【老子·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翻譯】:
道,通常不顯露其名份。存在的本原即道的本體,雖然精渺微小,天下卻沒有什么能支配他。王侯若能持守他,萬物會自動歸順。
天地相和,降下甘露,無人分配,自然均勻。
宇宙一開始有秩序,就有了名份。既有了名份,人就該知道自己的限度,不可僭越。知道 人的限度而及時止步,就可以平安無患了。
道,引導天下萬民歸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導諸水流向大海。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翻譯】:
能識透別人,算有智慧;能識透自己,才有光明。
能戰(zhàn)勝別人,算有力量;能戰(zhàn)勝自己,才是真強。
知足的人富有。
攻克己身、順道而行的人有志氣。
持守本相、不失不離的人可以長久。
肉身雖死、生命活著的人才叫長生。
【老子·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翻譯】:
大道彌漫,無所不在,周流左右。萬物都是籍著他生的,他不自夸自詡。大功都是由他而來的,他不彰明昭著。他愛撫滋養(yǎng)萬物,卻不以主宰自居,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樣子。當萬物都依附歸向他時,他 仍然不以主宰自居,這樣,他的名份可就大了。由于他從始至終不自以為大,這就成就了他的偉大。
【老子·第三十五章】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翻譯】:
秉持大道之象者,普天下都前往歸向他。普天下都歸向他,也不會互相妨害,反而得享安息、平安、太平。
人間的美樂佳宴,使匆匆過客們沉溺不前。大道出口成為話語,平淡無味,看起來不起眼,聽起來不入耳,用起來卻受益無窮。
【老子·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翻譯】:
要收斂的,必先張馳一下。要削弱的,必先加強一下。要廢棄的,必先興起一會兒。要奪取的,必先讓與一點兒。這是微妙的亮光。
柔弱的勝于剛強的。魚不能離開水(而上岸),國家的主權(quán)和勢能也無法(離開道)向人展示清楚。
【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鳎釋㈡(zhèn)之以無名之樸。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夫?qū)⒉挥。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翻譯】:
道,通?雌饋頍o所作為的樣子,實際上沒有一件事物不是他成就的。王侯若能持守他,就一任萬物自己變化。變化中有私欲發(fā)作,我便用那無以名狀的本原來鎮(zhèn)住。在這個無以名狀的本原里,欲望將 斷絕。欲望斷絕,人心平靜了,天下自然便安穩(wěn)了。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惶幤鋵,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翻譯】:
道德高尚的人,不必以道德誡命來自律,因為他內(nèi)心自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 需要恪守道德誡命,因為他內(nèi)心沒有道德。
道德高尚的人是無為的,其道德不是刻意為了實現(xiàn)什么。道德低下的人是在追求道德,其 道德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有大仁愛的人,是在追求仁愛,卻不是刻意實現(xiàn)某種目的。有大正義的人,是在追求正 義,而且其正義是為了實現(xiàn)某種目的。
有大禮法的人,是在追求禮法,卻沒有人響應,就掄起胳膊去強迫人了。
所以,喪失了大道,這才強調(diào)道德;喪失了道德,這才強調(diào)仁愛;喪失了仁愛,這才強調(diào) 正義;喪失了正義,這才強調(diào)禮法。所謂禮法,不過表明了忠信的淺薄缺乏,其實是禍亂的端倪了。
所謂人的先見之明,不過采摘了大道的一點虛華,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立身于豐 滿的大道中,而不站在淺薄的禮法上;立身于大道的樸實中,而不站在智慧的虛華上。據(jù) 此而取舍。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翻譯】:
古人所得的,是一(唯一者,原初者,化一者,即道)。天空得一而清虛,大地得一而安穩(wěn),神只得一而顯靈,江河得一而流水,萬物得一而生 長,王侯得一而天下歸正。
推而言之:天空若不清虛,恐怕要裂開了;大地若不安穩(wěn),恐怕要塌陷了;神祁若不顯 靈,恐怕要消失了;江河若不流水,恐怕要干枯了;萬物若不生長,恐怕要滅絕了;王侯 不能使天下歸正,恐怕要跌倒了。
貴是以賤為本體的,高是以低為基礎的。所以王侯都自稱孤家、寡人、不善。這不正是以 賤為本體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恰恰沒有榮譽。所以不要追求晶瑩如美玉,堅硬如頑石。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1];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注釋】:
[1]反,有相反、返歸二意。二意相通:反于世界,返歸于道。詳見第三部一章一則"反"。
【翻譯】:
相反,是道的運動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天下萬物都生于實有,實有出自虛無。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翻譯】:
優(yōu)秀的人聽了道之后,勤勉地遵行。一般的人聽了道之后,仍是似懂非懂、若有若 無的樣子。俗陋的人聽了道之后,大聲嘲笑。若不被這種人嘲笑,那還叫真道嗎?所以《建言書》上說:
道是光明的,世人卻以為暗昧。在道里長進,卻似乎是頹廢。在道里有平安,看起來卻像是艱難。
至高的道德卻好像幽谷低下,極大的榮耀卻好像受了侮辱,
寬廣之德卻被視若不足,剛健之德視若茍且,實在的真理視若虛無,
至大的空間沒有角落,偉大的器皿成形在后,
聲音太大時,人在其中就聽不到什么;形象太大時,人在其中就看不到什么。
道是隱秘的;然而只有道,善施與、又能成全。
【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1]。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2]。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注釋】:
[1]后人的解釋要么依據(jù)唯物辯證法,要么依據(jù)陰陽學說,均非老子本意,在《老子》其他任何一章中也找不到任何一節(jié)來證明。莊子對此早有精妙的解釋,在老子通篇中都可以找到佐證。莊子說:"既然是`一'了,還有什么好說的呢?然而,既然稱之為`一'了,豈不是已經(jīng)說出口了嗎?這個`一',與我們對它的言說,就是`二'了。`二',再加上`一'原本的存在,就是`三'。所以從無到有,到`三'為止(《大宗師》)"。莊子所說的三個"一",很繞口,其實就是"道的表像、道的名份、道的實在"這三者。此處譯文即根據(jù)莊子,以道解道。王弼亦明顯參考了莊子。道的名、實、像及其三者的關系,在《老子》一、四、六、九、十四、二十一 、二十五、三十二、四十一和四十二章等,都有論及。詳見第一部二章一節(jié)之三"辨析一二三",五章三節(jié)之二"名實像、三合一"、之三"老子談名實像"。
[2]道是「其上不 、其下不昧」的純粹光明,是「一」。萬物卻有向光與背光的兩面,故曰「抱陽而負陰」。向道與背道這兩面相互激蕩,靠「氣」(靈?)而平和。
【翻譯】:
道先于萬物而自在,這是他的實在,稱為一。道被言說為道,這是他的名份,稱為 二。道的實在,能被言說為道的名份,是因為他有表象,稱為三。三而一的道生養(yǎng)了萬 物。
萬物都有背道之陰和向道之陽,兩者相互激蕩以求平和。
人們所厭惡的,不就是孤、寡、不善嗎?王公卻用這些字眼兒自稱。
所以,有時求益反而受損,有時求損反而獲益。
先人教我的,我也用來教你們:自恃其強、偏行己路的人絕沒有好下場。這句話,就作為 教訓的開始。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翻譯】:
天下最柔弱的,駕御、馳騁于天下最堅強的。沒有實體的,進入沒有空隙的。
我由此便知道無為的益處。
這種無言的教化,無為的益處,天下很少有人能得著啊。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翻譯】:
名聲與生命,哪一樣與你更密切呢?生命與財富,哪一樣對你更重要呢?得著世 界與喪失生命,哪一樣是病態(tài)呢?
貪得無厭的人必有大損害,囤積財富的人必有大失喪。
所以,知道滿足,便不受困辱;知道停止,才能免除危險,可以得享長久的生命。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翻譯】:
那完善至極的,看起來卻好像欠缺的樣子,然而永不敗壞。那豐盈四溢的,看起來 卻好像虛無的樣子,然而用之無窮。
最正直的好像彎曲,最聰明的好像愚拙,最善辯的好象口訥。
安靜勝于躁動,一如寒冷抵御炎熱。唯有清靜,是天下的正道。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翻譯】:
天下有道的時候,最好的戰(zhàn)馬卻用來種地。天下無道的時候,懷駒的母馬也要上戰(zhàn) 場。
最大的禍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罪過就是貪婪。所以,以知足為滿足的人,其滿足是永恒的。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翻譯】:
不出屋門便可知天下,不望窗外便可見天道。出去的越遠,知道的越少。
所以圣人不必經(jīng)歷便知道,不必看見就明白,不靠努力而成就。
【老子·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翻譯】:
追求知識會越來越膨脹自負,追求真道會越來越謙卑虛己。一直謙卑虛己下去,就 可以達到無為的境界了。
在無為的境界里,便可以無所不為了。得天下常常是靠無事,倘若極盡其能事,便不能得天下了。
【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無心[1],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2],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注釋】:
[1]「無常心」,有本作「常無心」、「無心」,即無私心。馬王堆本「!篂椤负恪梗笩o恒心」亦即不固執(zhí)一己之心。
[2]「歙」,音「吸」,納氣入內(nèi)。「歙歙焉」,有靈氣運行、并非人意之狀。
【翻譯】:
圣人沒有一己之心,而是一心為了百姓的心。
良善的人,以良善待他;不良善的人,也以良善待他,從而結(jié)出良善的果子。
信實的人,以信實待他;不信實的人,也以信實待他,從而結(jié)出信實的果子。
圣人在天下,以其氣息使人心渾然純樸。百姓們?nèi)褙炞,凝視凝聽,圣人則把他們當嬰 孩看待。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1]。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注釋】:
[1]從韓非子注。不論生死,人皆有四肢九竅;送生致死,亦以此四肢九竅。聯(lián)系上句「出生入死」的總概括,以及后面的「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的總結(jié)論,此意順達。有人將「十有三」譯為「十分之三」,不和此章深意。
【翻譯】:
人一生出來,就進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竅活著,人以四肢九竅死去,人以這四肢九竅,將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世人太貪婪今生的享樂了。聽說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不會遇到老虎,打仗不會受到傷害。在他面前,兇 牛不知怎么投射它的角,猛虎不知怎么撲張它的爪,敵兵不知怎么揮舞他的刀。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已脫離了死亡的境地!
【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1],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注釋】:
[1]「德」,有品德、恩德、得著、感德、屬性等意。用于大道者,當是恩德。
【翻譯】:
萬物都是由道所生,又有恩德去蓄養(yǎng),化育為物形,得勢而成長。
所以萬物沒有不敬畏大道、不珍惜恩德的。
大道的可敬和恩德的可貴,在于他不是情動一時、令出一時,乃是自然而然、永恒如此。
所以說,道生出萬物,又以恩德去蓄養(yǎng),使它們成長發(fā)育,給它們平安穩(wěn)定,對它們撫愛 保護。然而他這樣創(chuàng)造養(yǎng)育卻不強行占有,他這樣無所不為卻不自恃己功,他是萬物之主 卻不任意宰制,這可真是深不可測的恩德啊!
【老子·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翻譯】:
世界有一個開始,那開始的,就是世界的母親。既曉得有一位母親,就知道我們是兒子。既知道我們是兒子,就應當回歸守候母親。若能這樣,縱然身體消失,依舊安然無恙。
塞住通達的感官,關閉認識的門戶,你就終身不會有勞苦愁煩。敞開你的通達感官,極盡 你的聰明能事,你便終生不能得救了。能見著精微才叫明亮,能持守柔順才叫強壯。藉著大道灑下的光亮,復歸其光明之中,就不會留下身后的禍殃了。這就是承襲永恒、得 著永生的意思。
【老子·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馀;是為盜夸。非道也哉!
【翻譯】:
這使我對大道確信不疑,行于其中,唯恐偏失。
大道非常平安,世人卻偏行險路。朝廷已很污穢,田園已很荒蕪,糧倉已很空虛,卻穿著華美的服飾,佩戴鋒利的刀劍,吃膩佳肴美味,囤積金銀財寶,這不就是強盜頭子嗎?這個背離大道的世代!
【老子·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翻譯】:
完善的建造者,其建造的不能拔除。完善的保守者,其保守的不會失落。應當祭祀敬拜這完善者,子子孫孫永不停息。
一個人若這樣,他身上的恩德必真實無偽。一家若這樣,這一家的恩德必充實有余。一鄉(xiāng) 若這樣,這一鄉(xiāng)的恩德必深遠流長。一國若這樣,這一國的恩德必豐滿興隆。若以此教化 天下,其恩德必普行于天下。
所以,將上面的道理用于一身,則知一身;用于一家,則知一家;用于一鄉(xiāng),則知一鄉(xiāng); 用于一國,則知一國;用于天下,則知天下。我從何知曉天下之事呢?就是從這里。
【老子·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玃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梗T弧该鳌。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分析】:
含容道德深厚的人,得到道的呵護,與嬰兒得到母親的呵護一樣。對于嬰兒,有毒之蟲類不來蜇害,兇猛的野獸不來撲捉,善抓善捕的鷹鳥不來攻擊。他們筋骨柔弱卻能把東西牢固地握住,不知道兩性交合但是生殖器官卻能自然興奮起來,因為他們精氣純正。他們整天哭號卻不會嗓音沙啞,因為他們與自然的呼吸一樣和諧。
知曉自然的和諧之氣,也就理解了永恒不變之道。人們知道了永恒不變之道,就有可能達到明察的境界。但是,人們卻想要增加自己的生機,認為這是可以達到長生目的的;然后,人們又根據(jù)自己的心愿而役使精氣,認為這樣可以變得更強大。
看起來,從嬰兒到成人,似乎是越來越強大了,但是,萬事萬物都是一旦強壯了就開始衰老了,追求強壯是不符合大道的,不符合大道就會提前導致死亡。也就是說,失去了自然之道而追求強壯,反而會加速死亡,不如復歸于嬰兒。
【老子·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 天下貴。
【分析】:
真正了解大道的人不去多加解說,一定要把大道解說清楚的人不是真正知道大道的人。因為大道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解說清楚的。
堵塞自己的口耳,關閉自己的眼鼻,不去受道聽途說的干擾;解除自己的棱角,排除紛雜的頭緒,讓自己的心靈與自然之光相和諧,與大地塵土同在,也就是說物我合一而不強調(diào)自我的存在,這可以叫做與玄妙的的天道同一。
能夠與天道同一,那么,也就不必再求親近,不必在乎疏遠;談不上對自己是否有利,也談不上對自己是否有害;不必把什么看作是尊貴的,也不必把什么看作是卑賤的,這樣才能成為天下真正最為尊貴的。
【老子·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分析】:
治理國家要用正道,用兵打仗要用奇變,治理天下要不有意做什么事。也就是要掌握正變與無為之道。
我什么知道應該如此呢?根據(jù)我今日所見的情況,F(xiàn)在的天下充滿著忌諱,有太多的教條,但是百姓卻更加貧窮;百姓有太多的權(quán)謀計較,國家政治卻更加昏暗;人們有太多的技能智巧,離奇古怪的東西卻越來越多;法律命令越來越清楚,盜賊卻照樣非常眾多。
所以,圣人說:我不憑個人私心去做事,但百姓能自然生化;我喜歡清靜虛靈,但百姓能自然按正道而行;我不有意去做事,但百姓能自然富裕起來,我沒有個人欲望,但百姓能自然保持其質(zhì)樸的本性。
【老子·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分析】:
天下的政治好像不清楚,但是百姓能風俗淳樸;天下的政治好像明明白白,但是百姓卻有太多的缺憾和疏懶。災禍是福氣產(chǎn)生的根源,福氣是災禍藏伏的處所。這樣禍福相互交替,有誰知道何時是極限呢?
天子沒有按正道去做,天下走正道的人也會變?yōu)樽非笃孀兊娜耍屏嫉娜艘材茏優(yōu)檠。人們處在迷惑之中,時間本來就已經(jīng)很久了。因此,圣人保持自我的方正,卻不按唯一的標準去要求眾人;保持自我的清廉寡欲,卻不割裂傷害眾人;保持自我的率直,卻不隨意做事;保持自我的明察,卻不炫耀自我。
【老子·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分析】:
君王治理百姓、運用天道,沒有比節(jié)制收斂更好的。所謂機制收斂,這就是說要早些按天道做事。早按天道做事,就是要不斷積蓄道德;不斷積蓄道德,就無所不勝;無所不勝,就沒有人知曉道德的極限;沒人知曉道德的極限,就可以擁有國家社稷。
能夠擁有了治理國家的根本道理--大道,就可以使國家更加長久,這叫做根深蒂固,是保持生命長久、保持明察的總原則。
【老子·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分析】:
治理大國,卻像烹制小魚一樣,不須去腸去鱗等加工,只要直接烹制就可以了。這就是說要用無為的大道來作為治國的方法。根據(jù)大道來管理天下大事,鬼神也安于其所在,而不出來擾亂人世。其實不是鬼神不出來擾亂,而是即使出來也不傷人。不是鬼神出來之后不傷人,而是圣人在治理天下的時候也從不傷害人。神鬼和圣人都不相互傷害,所以,道德也就在圣人這里得到了結(jié)合與歸宿。
【老子·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若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 過欲兼蓄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分析】:
大國應當自己自愿處在小國的下面,使自己成為天下士民的交會之地,成為天下人的陰柔寧靜的立身之處。陰性永遠要用寧靜來戰(zhàn)勝陽性,也就是要把寧靜表現(xiàn)為謙虛卑下。
所以,大國用卑下謙虛的態(tài)度對待小國,那么,就能得到小國真正的擁護。小國能夠用卑下謙虛的態(tài)度對待大國,那么,就能得到大國的信任。也就是說,國家不分大小,都應當以謙虛卑下自處。因此,或者表現(xiàn)為大國通過謙虛來得到小國的擁護,或者表現(xiàn)為小國通過謙虛來得到大國的信任。
大國不過是想要兼容并蓄更多的人,小國不過是想要進入大國之中來做事。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都能各自得到他們所想要的結(jié)果,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大國應該永遠保持謙虛卑下的態(tài)度,而不能恃強大而自傲。
【老子·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1]。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2]。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注釋】:
[1]"奧"字,河上公注為"藏",王弼注為"庇蔭",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甲、乙本均作"注",讀作"主"。其實,道作為萬物之"主",已將"保藏、庇蔭"萬物的意思涵括進去了。
[2]"保"字,任繼愈和陳鼓應的譯文,均依河上公"道者,不善人之所寶倚也",說"道也是惡人所要處處保持的"。
【翻譯】:
道是萬物的主宰,善人的寶貝,罪人的中保。
美好的言詞固然可以博取尊榮,美好的行為固然使人得到敬重,然而人的不善怎能被剔除棄絕呢?所以,就是立為天子,封為三公(太師、太傅、太保),財寶無數(shù),榮華加身,還不如坐 進這大道里呢!
古時候為什么重視道呢?不就是因為在他里面,尋求就能得著,有罪能得赦免嗎?所以道 是天下最尊貴的啊!
【老子·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翻譯】:
把清靜無為當成作為,以平安無事作為事情,用恬淡無味當作味道。
以小為大,以少為多,以德報怨。
在容易之時謀求難事,在細微之處成就大事。天下的難事,必從容易時做起;天下的大 事,必從細微處著手。
所以,圣人自始至終不自以為大,而能成就其偉大的事業(yè)。輕易的許諾,必不大可信;看起來容易的,到頭來必難。所以,圣人猶有艱難之心,但終無難成之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翻譯】:
安然平穩(wěn),便容易持守;未見兆端,可從容圖謀。脆弱不支的,容易瓦解;細微不顯時,容易消散。要趁事情未發(fā)生時努力,要趁世道未混亂時治理。
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
人為努力的,必然失;人為持守的,必然喪失。所以,圣人不是靠自己的作為,就不失;不是自己努力去持守,就不喪失。
世人行事,往往是幾近成功的時候又失敗了。到最后一刻還像剛開始時一樣謹慎,就不會 有失敗的事了。
所以,圣人要世人所遺棄不要的,而不看重世人所珍惜看重的;圣人學世人以為愚拙而不學的,將眾人從過犯中領回來。圣人這樣做,是順應萬物的自在本相,而不是一己的作為 。
【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感隆股钜,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翻譯】:
古時善于行道的人,不是使世人越來越聰明,而是使世人越來越愚樸。
世人所以難管理,就因為人的智慧詭詐多端。所以若以人的智慧治理國家,必然禍國殃 民;若不以人的智慧治理國家,則是國家的福氣。
要知道,這兩條是不變的法則。能永遠記住這個法則,就叫至高無上的恩德。這至高無上的恩德啊!多么奧妙,多么深遠,與一般事理多么不協(xié)調(diào),甚至大相徑庭,然 而,唯此才是通向大順的。
【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翻譯】:
大江大海能匯聚容納百川流水,是因為它所處低下,便為百川之王。
若有人想在萬民之上,先得自謙為下;要為萬民之先,先得自卑為后。圣人正是這樣,他在上,人民沒有重擔;他在前,人民不會受害。所以普天下都熱心擁戴 而不厭倦。他不爭不競,謙卑虛己,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老子·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翻譯】:
世人都說我的道太大,簡直難以想像為何物。正因為他大,才不具體像什么。若具體像什么,他早就藐小了。
我有三件寶貝,持守不渝。一是慈愛,二是儉樸,三是不敢在這世上爭強好勝,為人之先。
慈愛才能勇敢,儉樸才能擴增,不與人爭強好勝,才能為人師長。
當今之人,失了慈愛只剩下勇敢,失了儉樸只追求擴增,失了謙卑只顧去搶先,離死亡不遠了!
慈愛,用它來征戰(zhàn)就勝利,用它來退守必堅固。上天要拯救的,必以慈愛來護衛(wèi)保守。
【老子·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翻譯】:
真正的勇士不會殺氣騰騰,善于打仗的人不用氣勢洶洶,神機妙算者不必與敵交鋒,善于用人者甘居于人之下。這就叫不爭不競之美德,這就是得人用人之能力,這就算相配相合于天道。上古之時便如此。
【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故侵^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zhí)無兵。
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翻譯】:
用兵者有言:"我不敢主動地舉兵伐人,而只是被動地起兵自衛(wèi);我不敢冒犯人 家一寸,而寧肯自己退避一尺。"這樣,就不用列隊,不必赤臂,不需武器,因為天下沒 有敵人了。
最大的禍害是輕敵,輕敵幾乎能斷送我的寶貝。
所以若兩軍對峙,旗鼓相當,那悲傷哀慟的一方必勝無疑。
【老子·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翻譯】:
我的話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實行。天下的人卻不能明白,不能實行。
。ㄎ业模┰捰懈,(我的)事有主人。你們自以為有知識,所以不認識我(的話和我的 事)。
明白我的人越是稀少,表明我所有的越是珍貴。所以圣人外表是粗麻衣,內(nèi)里有真寶貝。
【老子·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翻譯】:
知道自己無知,最好。無知卻自以為知道,有病。只有把病當成病來看,才會不病。圣人不病,就是因為他知道這是病,所以不病。
【老子·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翻譯】:
當人民不再敬畏任何人的權(quán)威時,真正的大權(quán)威就來到了。
不要妨害人們的安居,不要攪擾人們的生活。只要不令人們生厭,人們就不會厭惡權(quán)威。
所以,圣人深知自己,卻不自我炫耀;他珍愛自己,卻不自我尊貴。
【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翻譯】:
有勇氣自恃果敢,冒然行事的,必死。有勇氣自認怯懦,不敢妄為的,得活。這兩 種勇氣,一個有利,一個有害。上天所厭惡的,誰曉得個中原委呢?
上天的道,總是在不爭不競中得勝有余,在無言無語中應答自如,在不期然時而至,在悠悠然中成全。上天的道,如同浩瀚飄渺的大網(wǎng),稀疏得似乎看不見,卻沒有什么可以漏網(wǎng)逃脫。
【老子·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翻譯】:
人民若不怕死,以死來恫嚇他們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先使人民懼怕死亡,有為非作歹的人再處死,這樣誰還敢為非作歹呢?
冥冥永恒中,已有一位主宰生殺予奪的。企圖取而代之去主宰生殺予奪的人,就好象外行 人代替木匠砍削木頭。代替木匠砍削木頭的人,少有不傷著自己手的。
【老子·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翻譯】:
人民吃不飽,是因為統(tǒng)治者吃稅太多,所以吃不飽。
人民不好管,是因為統(tǒng)治者人為造事,所以不好管。
人民不在乎死,是以為他們追求今生太過份,以致不在乎死。
所以,唯有不執(zhí)著于今生享樂的,比那些過份看重今生的人更高明。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翻譯】: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弱的,一死就僵硬了。
草木活著得時候,枝葉是柔脆的,一死就枯槁了。
所以堅強的,屬于死亡;柔弱的,屬于生命。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軍隊一強大就要被消滅了,樹木一強盛就要被砍伐了。
強大的處于下勢,柔弱的處于上勢。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翻譯】:
上天的道,不就像張弓射箭一樣嗎?高了向下壓,低了向上舉,拉過了松一松,不足時拉一拉。
上天的道,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人間的道卻不這樣,是損害不足的,加給有余的。
誰能自己有余而用來奉獻給天下呢?唯獨有道的人。
所以,圣人做事不仗恃自己的能力,事成了也不視為自己的功勞,不讓人稱贊自己有才能。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1]。」正言若反。
【注釋】:
[1]國之污垢,即罪惡;擔其罪,即受辱。不祥,即兇殃;承其兇,即受難。
【翻譯】:
天下萬物中,沒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對付堅強的東西,沒有什么能勝過水了。這是因為水柔弱得沒有什么能改變它。
這個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天下的人沒有不知道的,卻沒有能實行的。
所以圣人說:那為國受辱的,就是社稷之主;那為國受難的,就是天下之王。這些正面肯定的話,聽起來好像反話一樣,不容易理解。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1]。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注釋】:
[1]古時借債,刻在一塊板上,劈開,債主存左邊,債人存右邊;此為「司契」。「司徹」則是貴族按成征收稅租。
【翻譯】:
用調(diào)和的辦法化解怨恨,怨恨并不能消失貽盡,這豈算得上良善呢?
所以,圣人掌握著欠債的存根,卻不索取償還。有德之人明潦欠債而已,并不追討;無德 之人卻是苛取搜刮,珠鎦必較。
上天之道,公義無私,永遠與良善的人同在。
【老子·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翻譯】:
國家小,人口少。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也不使用。人們畏懼死亡而不遠 行遷徙。雖有車船,卻沒有地方使用;雖有軍隊,也沒有地方部署。
讓人們再用結(jié)繩記事的辦法,以其飲食為甘甜,以其服飾為美好,以其居處為安逸,以其 習俗為快樂。鄰國的人們相互可以看見,雞鳴狗叫聲相互可以聽到,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 相互往來。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翻譯】:
可信的不華美,華美的不可信。
良善的不巧辯,巧辯的不良善。
真懂的不廣博,廣博的不真懂。
圣人不為自己積攢什么:既然一切都是為了世人,自己就愈發(fā)擁有了;既然一切都已給了世人,自己就愈發(fā)豐富了。
上天的道,有利于天下,而不加害于天下。圣人的道,是為了世人,而不與世人相爭。
【作品鑒賞】
《道德經(jīng)》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兜赖陆(jīng)》德經(jīng)部分,在經(jīng)文中占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樸,“眾妙之門”!暗馈鄙闪巳f物,又內(nèi)涵于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zhì)”、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guī)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拔镔|(zhì)”、“精神”、“規(guī)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主題思想】
《道德經(jīng)》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jīng)》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jīng)》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暗隆笔恰暗馈痹趥惓nI域的發(fā)展與表現(xiàn)!暗馈迸c“法”在規(guī)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胺ā睉Хㄗ匀恢,在辨證的反向轉(zhuǎn)化之中發(fā)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tǒng)一是萬物的本質(zhì)體現(xiàn),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guī)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nèi)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zhàn)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gòu)成了《道德經(jīng)》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jīng)》一書在結(jié)構(gòu)上經(jīng)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于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一、“道”與“德”之內(nèi)涵界定
1、“道”
老子在《道德經(jīng)》開篇闡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于“道”這個概念的總括性的描述:道,非當時社會一般的道, 即人倫、常理之道,也非當時時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里已經(jīng)超越了世俗社會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則之道,因為天地萬物的始基與母源在于“道”,由道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來描述道的特殊性與深奧性,而其實這個“道”雖然“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遠人,這里只是老子用“玄”來強調(diào)他所言之道與當時社會所言之道的差異性,并且闡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與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后面的論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崩献痈锌溃骸爸艺呦,則我貴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潦呵,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句話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體存在,它幽靜無聲,廣闊無邊,無依無靠又長存不改,它就是化育萬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強稱它為“道”,命名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質(zhì)性,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原始動力源,并且它的存在獨立而不可丈量,具有無限性。對于“道”這種力量,老子自己是無法給予它確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認為,道只是權(quán)宜之稱。
道的特性: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钡荔w似虛而實,所以體內(nèi)蘊含用之不竭的物質(zhì)和能量,但不會因自滿而溢出。老子認為,道體柔而不剛,內(nèi)部單純,外部樸素無華,且清澈透明,長存于天地之間。所以道無處不在,不管是個人,還是人類社會,包括天地萬物都應該效法道而運行,而道法自然,返璞歸真。這里的“自然”字面解為本來如此,但是道與自然規(guī)律是同一的,也即“國中四大”皆應效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特性,從而保持自身“天長地久”。
老子所處當時東周社會,諸侯各國窮兵黷武,戰(zhàn)亂頻仍,社會之禮儀倫理已無法恢復,所以老子看透人類社會之所以會紛爭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禮儀、法令、欲望、智慧等有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為社會看中名利、實力、好勝等榮譽,所以天下才會出現(xiàn)資源有限性的占有之爭。老子因此提出回歸自然,順應無為而治、清凈絕智的自然世界的規(guī)律,從而才能守弱勝強,達到小國寡民的平靜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2、“德”
“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fā)展與表現(xiàn),因此由道進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會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轉(zhuǎn)而論述人的行為規(guī)范。德與法都是規(guī)范社會與人的行為的約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兩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認為,上德的本質(zhì)與道之德的本質(zhì)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義,失義而后失禮。”
老子認為,上德主張無所事事,一切順應自然,帶有明顯的“無為”特征,可理解為因循自然的行為規(guī)范。這種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輕名利,持守清靜,戒除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達, 自然無為,同時以百姓之心為心,將自身與自然融為一體,最后歸于道。下德由上仁、上義及上禮組成,需要人實際去實行與推廣,帶有明顯的“有為”特征,注重人為的行為規(guī)范。從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義禮智信只是人為教化的結(jié)果,沒有達致真正無為超脫的上德境界,所以貶之為下德。上德的無為境界與法本身需要國家制定、國家干預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相違背,所以法律不過是下德的范疇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與仁、義、禮又有所不同,老子并沒有把法納入到下德的探討范圍之內(nèi),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認為,仁義禮是高于法律的,而法律不過是一種治國之器物。
老子之德與孔子之德有區(qū)別,同時也不同于“禮”,但是世俗之法與禮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從某種程度來講,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法之間是合為一體的?鬃又略诶献涌磥硎菍儆凇跋碌隆狈懂,是屬于人為規(guī)范的領域,而老子認為,上德表現(xiàn)為無為,即不去考慮德與不德的問題, 反而是最大的德。
二、“道法自然”的本體論意義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注:“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道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蓖蹂鲎ⅲ骸胺ǎ▌t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于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zhuǎn)相法也。道順自然,無故資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笨梢姡胺ā贝颂幉⒎欠钪贫,而作動詞“效法”之意!兜赖陆(jīng)》第25節(jié)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據(jù)帛書記載,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蓖ㄋ桌斫鉃椋朗莿(chuàng)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暗婪ㄗ匀弧辈⒉皇前训琅c自然對立起來,道是終極的、絕對的,沒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白匀弧边@一概念在老子的學說中一般有三方面構(gòu)成,即一是不干預,自由發(fā)展,二是不勉強,三是出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見,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規(guī)律達致“無為而無不為”之境。此處,“法”一詞在句中作為動詞,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無法則、法律之意。
當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則之意,即遵循社會常理、常識、常情,而這些既是“道”的引申義,從而也可作為世俗法律之根基與合理性之評判。
老子認為,“國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來成就,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在于道是根基、母體之所在。而王作為國家的統(tǒng)治者要治理國家,也應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運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倫理、政策、規(guī)則等都應順應道的發(fā)展規(guī)律。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于古書一般沒有標點與分段,所以后人在加注的時候,囿于不同的學識,從而對此句話產(chǎn)生不同的意義理解。這種劃分是由唐代李約在《道德真經(jīng)新注》斷句而成,他將“人”改為“王”而銜接上句國中四大之君王大。
李約注:“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謂“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謂之“德”。凡言人屬者耳,其義云“法地地”如地之無私載。“法天天”,如天之無私覆!胺ǖ赖馈,如道之無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例也。后之字者謬妄相傳,皆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豈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無心,而亦可轉(zhuǎn)相法乎?又況“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為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離決裂,義理疏遠矣。高明也在《帛書老子校注》中認為,李說雖辨,而歷代學者多棄之不用或謂“乃小兒牙牙學語”單詞重疊,非老子之。雖說不詞,但確為古之一說,況且如今尚有信從者。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謂人,地,天皆法于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雖謂“三生萬物”不言而喻,生萬物者當為“道”絕不會理解為生萬物者“三”耳。
古棣在《老子校詁》中解釋此四句說:“法地地”,是說以地之所以為地者,為法,地之所以為地,即地無私載;“法天天”,是說以天之所以為天者,為法,天之所以為天,即天無私覆;“法道道”,是說以道之所以為道者,為法。
道之所以為道者的特質(zhì),即“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為法,而不橫加干預,亦即“無為”。這里“法”字有法則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無私載、謙卑無爭為法,以天之無私藏為法,以道之自然為法,從而道與自然歸一。
此處之法乃道之法,對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認為,此句表達了古人的系統(tǒng)論的觀點, 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人、天、地、自然等構(gòu)成了一個有層次、結(jié)構(gòu)、整體的系統(tǒng),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
當然由王到地、天,最后到道、自然,葉海煙認為,這一層層遞進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法”可以擴充為“歸向”、“超越”的意蘊,而不止于“依循”、“效仿” 。
三、“道法自然”的法哲學意義
1、“道”與“法”的關系
一是老子之道是一種特殊之物,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人們無法確定其名,以“道”相稱。這種特殊之物有具體與抽象之分,道不僅指“道路”、“路程”、“途經(jīng)”等,還指代“方法”、“技藝”、“事理”、“規(guī)則”、“常理”、“思想體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從具體之道層面而言。如第二十五節(jié),“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二是精神性范疇之道,主要指老子將道對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為“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
三是規(guī)則或常理層面之道。如第九節(jié),“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四是方法層面之道。如第五十九節(jié),“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上述四層關于“道”義的闡述中,第三層規(guī)則或常理層面之道與法律之法是相通的。法是對常理常識常情的一種規(guī)范化,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這種剛性規(guī)則得以實施。而作為規(guī)則或常理之道更多的是一種自然法層面的東西,或者道之規(guī)則為自然規(guī)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否則將受到自然規(guī)律的懲罰。常理之道是社會生活之道,主要體現(xiàn)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之中,是一種普遍認同的社會規(guī)律或習俗習慣,受到倫常關系的制約。
從這兩個層面來說,道之規(guī)則與常理是法形成的環(huán)境與基礎,法不過是以正式的形式規(guī)范化了的自然規(guī)律與常理,因此法與道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法來源于道,且反過來要順應道的運動。
2、“道法自然”思想異于西方自然法
《老子》中體現(xiàn)的就是中國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國道家法律學說的肇始。在中國古代,老子第一個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觀點。老子的“道法自然”與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質(zhì)上不一樣。西方自然法思想發(fā)源于古希臘古羅馬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傳統(tǒng),正義、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礎,并且作為評價實在法或人定法的應然性依據(jù)。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于萬物的本原,即“道”,試圖通過認知“道”來達到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終極把握,從而依“道”而生。這種“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義等理念和評價標準,而是一種“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種“天長地久”的規(guī)律性東西,兼具物質(zhì)和精神層面,存于天地之間自我循環(huán)。
總而言之,老子認為,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貴在“無為”、“無事”等圣人之治,而圣人之治的手段并不是通過制定刑法等國家制度來對老百姓加以規(guī)制,圣人以合乎自然、不行強制來推行其統(tǒng)治。而法律制度是治國者統(tǒng)治人民的工具,是統(tǒng)治者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與維持社會秩序建構(gòu)的國家機器,老子認為這些法律制度以及國家機器的存在都是統(tǒng)治者的有為措施,而這些有為措施又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雄心、私欲、智慧等產(chǎn)生爭戰(zhàn)、貧富、盜賊等禍害的緣由的因素,往往滋擾人民按自然之道來生活,所以老子極力反對這些措施與法令制度。因此,從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可以得出結(jié)論,法需要順應“道”與“德”的運動,效法自然之律,在辯證的反向轉(zhuǎn)化之中發(fā)揮其治理作用。
【君子文化】
《道德經(jīng)》中的君子文化盡管不是體現(xiàn)在“君子”一詞使用的頻率和含義上,但其一系列主張和思想內(nèi)容恰好契合了溫、良、恭、儉、讓的君子人格,包括:主張溫和、虛、靜、柔弱,反對暴烈;主張上善若水及對善與不善的辯證肯定;主張自然無為、道法自然,反對亂作為、粗暴.干預;主張儉樸,反對奢靡;主張謙虛、忍讓、不爭、低調(diào)、涵容,反對顯擺、張揚和高調(diào)等。同時,《道德經(jīng)》對《易經(jīng)》中坤卦系列多所繼承且受謙卦影響較大,也深化了其中的君子文化內(nèi)涵。
【文學特色】
音韻之美
《道德經(jīng)》句式整齊,大致押韻,為詩歌體之經(jīng)文。讀之朗朗上口,易誦易記。體現(xiàn)了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二章)、“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三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四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五十八章)。這些詞句,不僅押韻,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韻美,也有旋律美。朗誦經(jīng)文,是一種美的享受,在音韻之美中體味深刻的哲理。
講究修辭
《道德經(jīng)》的語言非常講究藝術(shù)性,運用了多種修辭方式,使詞句準確、鮮明、生動,富有說理性和感染力。
1、對偶
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一章)、“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三十九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六十三章)。對偶句子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便于記憶、便于傳誦。
2、排比
排比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鼓動力。《道德經(jīng)》中排比句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心妨”(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二十四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四十一章)。
3、比喻
《道德經(jīng)》中比喻亦多。如:“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玄牝喻“道”,生養(yǎng)萬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擬人化,贊頌得道者的高貴品質(zhì)。再如:“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十章)、“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二十章)、“復歸于嬰兒”(二十八章),皆以嬰兒喻道者的純潔、天真、樸實無華。又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連用三個比喻,講明從小做起的道理。這些比喻,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4、設問和反問
如:“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十三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七十四章),這些設問與反問,增加了語言波瀾,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5、聯(lián)珠
聯(lián)珠又叫頂真,是把前一句后邊的詞語作為后一句開頭的詞語,把語言連續(xù)說下去的一種修辭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聯(lián)珠使語氣連貫,結(jié)構(gòu)嚴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機聯(lián)系。
語言精辟
《道德經(jīng)》語言極為精辟,是至理名言,形成諸多成語、格言、座右銘。如:“天長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欲”(十九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七十八章)、“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變?yōu)榫,廣泛流傳。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現(xiàn)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現(xiàn)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章),現(xiàn)演變出“大智若愚”;“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現(xiàn)為“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現(xiàn)為“知足常樂”;“寵辱若驚”(十三章),現(xiàn)為“寵辱不驚”。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老子翻譯及原文11-30
《老子》原文及翻譯08-01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及譯文08-05
[集合]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及譯文09-20
老子道德經(jīng)感悟09-13
道德經(jīng)《五色令人目盲·老子》原文及鑒賞01-04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譯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