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魏書·崔挺傳》原文譯文解析
崔挺,字雙根,博陵安平人也。幼孤,居喪盡禮,少敦學業(yè),多所覽究,推人愛士,州閭親附焉。三世同居,門有禮讓。于后頻值饑年,家始分析,挺與弟振推讓田宅舊資,惟守墓田而已。家徒壁立,兄弟怡然,手不釋卷。時谷糴踴貴,鄉(xiāng)人或有贍者,遺挺,辭讓而受,仍亦散之貧困,不為畜積,故鄉(xiāng)邑更欽嘆焉。舉秀才,射策高第,拜中書博士,轉(zhuǎn)中書侍郎。后除昭武將軍、光州刺史,威恩并著,風化大行。十九年,車駕幸兗州,召挺赴行在所。及見,引諭優(yōu)厚。又問挺治邊之略,因及文章。高祖甚悅,謂挺曰:“別卿已來,倏焉二載。吾所綴文,已成一集,今當給卿副本,時可觀之!庇诸欀^侍臣曰:“擁旄者悉皆如此,吾何憂哉。”復還州。及散騎常侍張彝兼侍中巡行風俗見挺政化之美謂挺曰彝受使省方采察謠訟入境觀政實愧清使之名時以犯罪配邊者多有逃越,遂立重制:一人犯罪逋亡,合門充役。挺上書,以為《周書》父子罪不相及。辭甚雅切,高祖納之。掖縣有人,年逾九十,板輿造州。自稱少曾充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彩,藏之海島,垂六十歲。忻逢明治,今愿奉之。挺曰:“吾雖德謝古人,未能以玉為寶!鼻泊S取,光潤果然。竟不肯受,仍表送京都。世宗即位,累表乞還。景明初見代,老幼泣涕追隨,縑帛贈送,挺悉不納。散騎常侍趙修得幸世宗,挺雖同州壤,未嘗詣門。北海王詳為司徒、錄尚書事,以挺為司馬,挺固辭不免。世人皆嘆其屈,而挺處之夷然。于后詳攝選,眾人競稱考第,以求遷敘,挺終獨無言。四年卒,時年五十九。
。ü(jié)選自《魏書·崔挺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及散騎常侍/張彝兼侍中巡行風俗/見挺政化之美/謂挺曰/彝受使。讲刹熘{訟入境/觀政實/愧清使之名/
B.及散騎常侍張彝兼侍中巡行風俗/見挺政化之美/謂挺曰/彝受使省方/采察謠訟/入境觀政/實愧清使之名/
C.及散騎常侍/張彝兼侍中巡行風俗/見挺政化之美/謂挺曰/彝受使省方/采察謠訟入境/觀政/實愧清使之名/
D.及散騎常侍張彝兼侍中巡行風俗/見挺政化之美/謂挺曰/彝受使省/方采察謠訟/入境觀政實/愧清使之名/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射策是中國古代起始于漢的考試方法之一。魏晉南北朝時用于孝廉﹑明經(jīng)等選士科目的經(jīng)術(shù)考試。
B.擁旄借指統(tǒng)率軍隊,古代武官持旄節(jié)專制一方!办浮敝腹糯衅鞐U頭上用牦牛尾做裝飾的旗子。
C.京都又稱都、國都,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一般認為,西晉時因司馬師諱師,故又稱京師為京都。
D.景明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年號。明清多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一個皇帝所用年號最多為十個。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存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崔挺受人欽佩,振貧濟乏。他勤于學業(yè),推人愛士,鄉(xiāng)人都愿意與他親近;在不得已接受別人的饋贈后,總是分給貧困人家。
B·崔挺深受器重,政績突出。被推舉為秀才后,先后任中書博士、中書侍郎;擔任光州刺史時,威恩并舉,使州內(nèi)民風大為好轉(zhuǎn)。
C.崔挺為人清廉,臨財不茍。他堅決拒絕了九旬老者親手送給他的美玉;離任時,全不接百姓獻上的綾羅綢緞之類的東西。
D.崔挺為人耿直,剛正不阿。雖與皇帝寵臣趙修同鄉(xiāng),但從未登門造訪;王詳負責考選官員,眾人自夸求升,他始終不說一字。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于后頻值饑年,家始分析,挺與弟振推讓田宅舊資,惟守墓田而已。
。2)時以犯罪配邊者多有逃越,遂立重制:一人犯罪逋亡,合門充役。
參考答案
4.B 解析:B.“散騎常侍”“兼侍中”是張彝的職位,主語為“張彝”;“受使省方”意為“受使命巡視四方”,“實愧”意為“實在對……感到慚愧”,不能分開。加上標點為:及散騎常侍張彝兼侍中巡行風俗,見挺政化之美,謂挺曰:“彝受使省方,采察謠訟,入境觀政,實愧清使之名!
5.D 解析:D.“一個皇帝所用年號最多為十個”錯,有的皇帝也有十幾個年號。
6.C 解析:C.“九旬老者親手送給他的美玉”錯,老人“年逾九十”,且美玉“藏之海島”。
7.(1)后來頻遭饑荒,家中才開始漸漸分出,崔挺與弟弟崔振推讓土地房屋等財產(chǎn),只守著祖墳的祭田而已。(譯出大意給2分;“值”“分析”“惟”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當時 因為犯罪被發(fā)配到邊疆的人有很多逃跑的,于是朝廷設(shè)立重法:一人犯罪逃亡,全家充當勞役。(譯出大意給2分;“配邊”“重制”“逋亡”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
崔挺,字雙根,博陵安平人。崔挺幼時喪父,服喪期間遵守一切禮節(jié),年少勤于學業(yè),讀書廣泛,推贊別人愛惜人士,州縣鄉(xiāng)間的人都與他親近。一家之中祖孫三代同居,家中禮讓有度。后來頻遭饑荒,家中才開始漸漸分出,崔挺與弟弟崔振推讓土地房屋等財產(chǎn),只守著祖墳的祭田而已。家中徒有四壁,兄弟卻感情融洽,書本不離手。當時米谷昂貴,鄉(xiāng)里百姓有人給他送東西來,也是推辭再三方才接受,接受之后,仍是分發(fā)給貧困人家,自己沒留下什么,于是鄉(xiāng)間里人更欽佩他的品質(zhì)了。被州縣推舉為秀才,崔挺射策中了好名次,朝廷拜他為中書博士,轉(zhuǎn)任中書侍郎。后來,又被朝廷提拔為昭武將軍、光州刺史,他到光州之后,威恩并舉,州內(nèi)民風大為好轉(zhuǎn)。十九年,皇上親臨兗州,召崔挺趕赴行宮。等到見了皇帝,禮遇優(yōu)厚。皇帝又問崔挺處理邊疆事務的方略,談到文章之事。高祖很高興,對崔挺說:“自與你分別以來,轉(zhuǎn)眼過了兩年。我所寫的東西,已結(jié)成一集,今天送給你一個副本,你可以不時看看!庇謱κ谭畹耐⒊颊f:“統(tǒng)領(lǐng)軍隊的人如果都這樣,我還有什么可憂慮的呢。”又還歸任光州刺史。等到散騎常侍、兼侍中張彝巡視地方風情,看見崔挺政治教化的美德,對崔挺說:“我接受使命巡視地方州縣,查看徭賦,聽取意見,考核地方官政績,(看到您的美政)實在是對我的使命感到慚愧。”當時因為犯罪被發(fā)配到邊疆的人有很多逃跑的,于是朝廷設(shè)立重法:一人犯罪逃亡,全家充當勞役。崔挺看到這種情況,上書朝廷,認為《周書》早就規(guī)定父子之間不因誰有罪而互相牽連。諫書言辭文雅肯切,高祖接受了他的意見。掖縣有個人,九十多歲,叫人抬著來到州里拜訪崔挺。自稱少時曾經(jīng)充任林邑吏卒,得到一塊美玉,四寸見方,很有光彩,自己把它藏在海島,至今已有將近六十年了。今天欣逢清明之治,自己愿意把它奉獻給他。崔挺說:“我雖然德行不如古人,但還是不能把此玉當做寶貝。”崔挺派船隨他去取,這塊寶石果然光彩照人。崔挺最終不肯接受,上表把玉送到京城。魏世宗即位,崔挺屢屢上表請求回到京城。景明初年,他的要求得到同意,州中不分老幼全都流著眼淚追隨他的車馬,紛紛獻上綾羅綢緞之類的東西,崔挺全都不肯接受。散騎常侍趙修受到魏世宗的寵幸,崔挺雖然與他同鄉(xiāng),從未登門造訪。北海王元詳任司徒、錄尚書事,任崔挺為司馬,崔挺堅決推辭,但仍推脫不掉。人們都感嘆他這一點沒做好,但崔挺卻泰然處之。后來元詳主持考選官員的工作,眾人競相稱說考第之事,以求元詳提拔官職,崔挺始終不說一個字。景明四年(503)去世,享年五十九歲。
【《魏書·崔挺傳》原文譯文解析】相關(guān)文章:
《元史·郭侃傳》原文及譯文解析03-10
魏書原文與譯文參考10-31
《魏書·王烈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04-29
《后漢書·蔡邕傳》的原文及譯文解析01-11
《明史王守仁傳》的原文及譯文解析03-22
《明史于慎行傳》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解析10-16
《明史王守仁傳》原文和譯文解析04-24
贈崔侍郎李白原文及解析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