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閩游日記前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3-06-13 13:20:58 賽賽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閩游日記前原文及譯文

  《閩游日記前》是明代文學家徐霞客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閩即福建省的簡稱。秦時即設閩中郡。該省最大的河流稱閩江,因此該省簡稱“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閩游日記前原文及譯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閩游日記前原文及譯文

  【原文】

  十二日二十里,登仙霞嶺。三十五里,登丹楓嶺,嶺南即福建界。又七里,西有路越嶺而來,乃江西永豐道,去永豐尚八十里。循溪折而東,八里至梨嶺麓,四里登其巔,前六里,宿于九牧。

  十三日三十五里,過嶺,飯于仙陽。仙陽嶺不甚高,而山鵑麗日,頗可愛。飯后得輿,三十里抵浦城,日未晡也。時道路俱傳泉、興海盜為梗,宜由延平上永安。余亦久蓄玉華之興,遂覓延平舟。

  十四日舟發(fā)四十里,至觀前。舟子省家探望家園早泊,余遂過浮橋,循溪左登金斗山。石磴修整,喬松艷草,幽襲人裾。過三亭,入玄帝宮,由殿后登嶺。兀兀中懸,四山環(huán)拱,重流帶之,風煙欲暝,步步惜別!

  十五日辨色天微明即行。懸流鼓楫奔流的江水趨動舟船,一百二十里,泊水磯。風雨徹旦,溪喧如雷。

  十六日六十里,至雙溪口,與崇安水合。又五十五里,抵建寧郡。雨不止。

  十七日水漲數(shù)丈,同舟俱閣擱淺不行。上午得三板舟,附搭乘之行。四十里,太平驛,四十里,大橫驛,過如飛鳥。三十里,黯淡灘,水勢奔涌。余昔游鯉湖過此,但見穹石崿山崖峙,舟穿其間,初不謂險;今則白波山立,石悉沒形,險倍昔時。十里,至延平。

  十八日余以輕裝出西門,為玉年洞游。南渡溪,令奴攜行囊由沙縣上水,至永安相待。余陸行四十里,渡沙溪而西。將樂之水從西來,沙縣之水從南來,至此合流,亦如延平之合建溪也。南折入山,六十里,宿三連鋪,乃甌寧、南平、順昌三縣之界。

  十九日五里,越白沙嶺,是為順昌境。又二十五里,抵縣?h臨水際,邵武之水從西來,通光澤;歸化之水從南來,俱會城之東南隅。隔水望城,如溪堤帶流也。循水南行三十里,至杜源,忽雪片如掌。十五里至將樂境,乃楊龜山故里也。又十五里,為高灘鋪。陰霾盡舒,碧空如濯,旭日耀芒,群峰積雪,有如環(huán)玉。閩中以雪為奇,得之春末為尤奇。村氓市媼老太婆,俱曝日提爐;而余赤足飛騰,良大快也!二十五里,宿于山澗渡之村家。

  二十日渡山澗,溯大溪南行。兩山成門曰莒峽。溪崖不受趾,循山腰行。十里,出莒峽鋪,山始開。又十里,入將樂。出南關,渡溪而南,東折入山,登滕嶺。南三里,為玉華洞道。先是過滕嶺即望東南兩峰聳立,翠壁嶙峋,迥與諸峰分形異色。抵其麓,一尾橫曳,回護洞門。門在山坳間,不甚軒豁,而森碧上交,清流出其下,不覺神骨俱冷。山半有明臺庵,洞后門所經(jīng)。余時未飯,復出道左登嶺。石磴縈松,透石三里,青芙蓉頓開,庵當其中。飯于庵,仍下至洞前門,覓善導者。乃碎斫松節(jié)置竹簍中,導者肩負之,手提鐵絡,置松燃火,燼輒益之。初入,歷級而下者數(shù)尺,即流所從出也。溯流屈曲,度木板者數(shù)四,倏隘倏穹,倏上倏下,石色或白或黃,石骨或懸或豎,惟“荔枝柱”、“風淚燭”、“幔天帳”、“達摩渡江”、“仙人田”、“葡萄傘”、“仙鐘”、“仙鼓”最肖。沿流既窮,懸級而上,是稱“九重樓”。遙望空濛,忽曙色欲來,所謂“五更天”也。至此最奇,恰與張公洞由暗而明者一致。蓋洞門斜啟,玄朗映徹,猶未睹天碧也。從側嶺仰矚,得洞門一隙,直受圓明。其洞口由高而墜,弘含奇瑰,亦與張公同。第張公森懸詭麗者,俱羅于受明之處;此洞眩巧爭奇,遍布幽奧,而辟戶更拓。兩洞同異,正在伯仲間也。拾級上達洞頂,則穹崖削天,左右若青玉赪紅色膚,實出張公所未備。下山即為田塍。四山環(huán)鎖,水出無路,汩然中墜,蓋即洞間之流、此所從入也。復登山半,過明臺庵。庵僧曰:“是山石骨棱厲,透露處層層有削玉裁云態(tài),苦為草樹所翳,故游者知洞而不知峰!彼鞂в嗌鲜傍B道,下披蒙茸,得星窟焉。三面削壁叢懸,下墜數(shù)丈?吲杂幸伴偃,垂實累累。從山腰右轉一二里,忽兩山交脊處,棘翳四塞,中有石磴齒齒,縈回于懸崖夾石間。仰望峰頂,一筍森森獨秀。遂由洞后穹崖之上,再歷石門,下浴庵中,宿焉。

  二十一日仍至將樂南門,取永安道。

  二十四日始至永安,舟奴猶未至。

  二十五日坐待奴于永安旅舍。乃市順昌酒,浮白飲酒樓下。忽呼聲不絕,則延平奴也。遂定明日早行計。

  二十六日循城溯溪,東南二十里,轉而南二十五里,登大泄嶺,岧峣tiāoyáo高峻行云霧中。如是十五里,得平阪,曰林田。時方下午,雨大,竟止。林田有兩溪自南來,東渾赤如血,西則一川含綠,至此合流。

  二十七日溯赤溪行。久之,舍赤溪,溯澄溪。共二十里,渡坑源上下橋,登馬山嶺。轉上轉高,霧亦轉重,正如昨登大泄嶺時也。五里,透穿過其巔,為寧洋界。下五里,飯于嶺頭。時旭日將中,萬峰若引鏡照面。回望上嶺,已不可睹,而下方眾岫駢列,無不獻形履下。蓋馬山絕頂,峰巒自相虧蔽,至此始廓然為南標。詢之土人,寧洋未設縣時,此猶屬永安;今則嶺北水俱北者屬延平,嶺南水俱南者屬漳州。隨山奠川,固當如此建置也。其地南去寧洋三十里,西為本郡之龍巖,東為延平之大田云。下山十里,始從坑行。渡溪橋而南,大溪遂東去。逾嶺,復隨西來小溪南行,二十里,抵寧洋東郭。繞城北而西,則前大溪經(jīng)城南來,恰與小溪會,始勝舟。

  二十八日將南下,傳盜警,舟不發(fā)者兩日。

  四月初一日平明,舟始前,溪從山峽中懸流南下。十余里,一峰突而西,橫絕溪間,水避而西,復從東折,勢如建瓴意即水勢忽而暢,曰石嘴灘。亂石叢立,中開一門,僅容舟。舟從門墜,高下丈余,余勢屈曲,復高下數(shù)丈,較之黯淡諸灘,大小雖殊懸,險更倍之也。

  眾舟至此,俱鱗次以下。每下一舟,舟中人登岸,共以纜前后倒曳之,須時乃放。過此,山峽危逼,復嶂插天,曲折破壁而下,真如劈翠穿云也。三十里,過館頭,為漳平界。一峰又東突,流復環(huán)東西折,曰溜水灘。峰連嶂合,飛濤一縷,直舟從云漢,身挾龍湫矣。已而山勢少開,二十余里,為石壁灘。其石自南而突,與流相扼,流不為卻,搗擊之勢,險與石嘴、溜水而三也。下此,有溪自東北來合;再下,夾溪復至東北來合,溪流遂大,勢亦平。又東二十里,則漳平縣也。

  寧洋之溪,懸溜迅急,十倍建溪。蓋浦城至閩安入海,八百余里,寧洋至海澄入海,止三百余里,程愈迫則流愈急。況梨嶺下至延平,不及五百里,而延平上至馬嶺,不及四百而峻,是二嶺之高伯仲也。其高既均,而入海則減,雷轟入地之險,宜詠于此。

  初二日下華封舟。行數(shù)里,山勢復合,重灘疊溜,若建溪之太平、黯淡者,不勝數(shù)也。六十里,抵華封,北溪至此皆從石脊懸瀉,舟楫不能過,遂舍舟逾嶺。凡水惟濫觴發(fā)源之始,不能浮槎竹筏,若既通,而下流反阻者,止黃河之三門集津,舟不能上下。然漢、唐挽漕水道,纜跡猶存;未若華封,自古及今,竟無問津之時。擬沿流窮其險處,而居人惟知逾嶺,無能為導。

  初三日登嶺,十里至嶺巔,則溪水復自西來,下循山麓,俯瞰只一衣帶水耳。又五里,則隤墜落然直下,又二里,抵溪。舟行八十里,至西溪。西南陸行三十里,即漳郡;順流東南二十里,為江東渡,乃興、泉東來驛道也;又順流六十里,則出海澄入海焉。

  初四日輿行二十里,入漳之北門。訪叔司理,則署印南靖,去郡三十里。遂雨中出南門,下夜船往南靖。

  初五日曉達南靖,以溯流迂曲也。溪自南平來,到南靖六十里,勢于西溪同其浩蕩,經(jīng)漳郡南門,亦至海澄入海。不知漳之得名,兩溪誰執(zhí)牛耳也?

  【譯文】

  崇禎皇帝改年號的那年(崇禎元年,1628)二月,我萌發(fā)出游福建、廣東的興致。二十日,才動身啟程。三月十一日,到達江山縣的青湖,是沿進入福建省的陸路走的。十五里,從石門街出去,和江郎山相遇,就像老朋友又見面一樣。走十五里,來到峽口,已是傍晚。又走十五里,在山坑住宿。

  十二日走二十里,登上仙霞嶺。走三十五里,登上丹楓嶺,嶺南是福建境。又走七里,西邊有條路越過山嶺后伸過來,這是去江西省永豐縣的路,距離永豐縣還有八十里。沿著溪流轉向東,走八里到達梨嶺麓,又走四里登上嶺頂,往前走六里,在九牧住宿。十三日走三十五里,越過山嶺,在仙陽吃飯。仙陽嶺不太高,但杜鵑花盛開,陽光明媚,十分可愛。飯后乘車,行三十里到達浦城縣,時間還早,沒到黃昏。當時一路上都傳著泉州府、興化府有海盜作梗,應當經(jīng)過延平府去永安縣。我也很久以來就懷有游玉華洞的興致,于是尋找去延平府的船。

  十四日乘船行四十里,到達觀前。因船夫回家探望而早早停船,我于是渡過浮橋,順著溪流往左登金斗山。石階道很整齊,松樹高大,花草艷麗,幽香襲人。經(jīng)過三亭,進入玄帝宮,從正殿背后登嶺。山嶺高高突起、懸立在正中,四周被山峰環(huán)抱簇擁,一道道溪水如玉帶一般,山間霧靄升起,天色將晚,我依依不舍地離去。十五日天微微亮就啟航。水流洶涌,船漿搖動,航行一百二十里,在水邊巖石下停泊。風雨通宵達旦,河流喧騰好似雷鳴。十六日航行六十里,到達雙溪口,溪水與崇安縣的河流匯合。又航行五十五里,到達建寧郡。雨沒停。

  十七日河水漲起數(shù)丈,同行的船只都不啟航。上午來了一只三板舟,于是搭乘三板舟啟程。航行四十里,到太平騷,又四十里,到大橫騷,一路上船像鳥似地一飛而過。三十里,到黯淡灘,水勢奔騰洶涌。我以前游九鯉湖時經(jīng)過此地,只見巨大的巖石相對而立,船從中間穿過,并不覺得險峻;現(xiàn)在則是波濤泛白,山峰矗立,巖石全被河水淹沒,地勢比從前加倍險峻。航行十里,到達延平府。十八日我從府城西門輕裝出發(fā),去游覽玉華洞。往南渡過溪后,讓奴仆帶著行李從沙縣走水路,到永安縣等待。我從陸路走,四十里,渡過沙溪往西。將樂縣的河水從西邊流來,沙縣的河水從南邊流來,在沙溪口合流后,也如建溪之水在延平匯合一樣。往南轉進山,走六十里,在三連鋪住宿,三連鋪是販寧、南平、順昌三縣的分界處。

  十九日走五里,翻越白沙嶺,這里已經(jīng)是順昌縣境內。又走二十五里,到達順昌縣城?h城靠近水邊,邵武府的溪水從西邊流來,流到光澤縣;歸化縣的溪水從南邊流來,都在縣城東南邊會合。隔溪眺望縣城,溪堤如同衣帶似地環(huán)繞流水。跟隨溪水往南行三十里,到達杜源,忽然飄起手掌大的雪片。走十五里進入將樂縣境,是楊龜山先生的故鄉(xiāng)。又走十五里,到高灘鋪。云霧散盡,淺藍色的天空清澈如洗,旭日閃耀光芒,群峰積雪靄靄,猶如戴著環(huán)玉。福建以下雪為奇,在春末下雪就更加令人驚異。村里的百姓和市里的老年婦女,都曬太陽或提著火爐烤火;而我卻光著腳奔跑,真是太痛快了!走二十五里,在山澗渡的農(nóng)民家住宿。

  二十日渡過山澗,沿大溪溯流南行。兩邊的山形成門戶,名營峽。溪邊的崖壁不能落腳,于是沿山腰行。十里,走出營峽鋪,山谷才開闊起來。又走十里,進入將樂縣。從南關出去,渡過溪水往南走,往東轉進山,登滕嶺。往南三里,是玉華洞。在這之前,一過滕嶺就看到東南邊有兩座山峰聳立,蒼翠的巖壁怪石嶙峋,形態(tài)、色彩都和其它眾峰迥然不同。抵達峰麓,山峰象一條尾巴似的橫拖過去,袒護著洞門。洞門在山坳間,不十分高敞開闊,但蔥翠的樹木交錯在頂上,底下淌出清清的水流,禁不住使人感到?jīng)鲆。山腰有明臺庵,是去玉華洞后門要經(jīng)過的地方。此時我還沒吃飯,又離開道路往左邊登嶺。石階被松樹縈繞,穿石階三里,芙蓉花一般的青山頓時開闊起來,明臺庵位于正中。在庵中吃飯后,仍然下到玉華洞前門,尋找到好向導。于是砍碎松節(jié)放到竹簍中,向導背著,手提鐵絲編的照明器具,把松節(jié)放在里面燃燒,燃完后又添加。一進洞,順階梯下去好幾尺,就到了水流淌出的地方。彎轉曲折地溯流前進,四次從木板上渡過,山洞忽而狹窄,忽而高敞,道路一會從上,一會從下,巖石色彩有白有黃,石柱或是懸掛空中,或是豎在地上,而“荔枝柱”、“風淚燭”、“慢天帳”、“達摩渡江”、“仙人田”、“葡萄傘”、“仙鐘”、“仙鼓”等景物最形象。跟隨水流走到盡頭,攀登陡懸的石級而上,這景名“九重樓”。遙望迷茫的洞中,忽然有一種黎明的天色的感覺,這就是“五更天”的景象了。玉華洞走到這里最為奇妙,恰好和江蘇省宜興縣的張公洞一樣,從黑暗轉向光明。大概因為洞門斜開,黑暗中亮光從洞口映透進來。但卻看不到藍色的天空。順洞壁邊側抬頭看,看到一絲洞門,陽光直接射到洞口。其洞口從高處往下墜,寬大而含瑰麗奇特之處,也和張公洞相同。只是張公洞森然、陡峭、奇異、瑰麗的景物,都列在光亮之處;而玉華洞眩妙精巧、爭相獻奇,幽深之中景物遍布,并且洞門更加開闊。比較兩洞景物的異同高低,真是不相上下。沿著石級上到洞頂,高大的山崖陡峭如削,直插云天,左右兩側像翡翠一樣,青色赤色相間,實在是張公洞所不具備的。下山就是田埂。四周群山環(huán)繞,水流沒有出路,急速地從中墜落,大概玉華洞中的水流,就是從這里墜入的。又登到山腰,經(jīng)過明臺庵。庵中的僧人說:“這座山巖石棱角分明,十分峻峭,凡是巖石外露之處,都有猶如雕鑿玉石、裁剪云朵般的峻美形態(tài),可惜被草叢樹木遮蔽,所以游人只知道游玉華洞,卻不知游覽山峰!庇谑菐е艺业接紊降男÷,披開茂密的草叢往下走,來到星窟。星窟三面刀削一樣的崖壁叢聚懸立,往下墜陷達數(shù)丈深。窟旁有三棵野橘樹,垂掛著累累的果實。從山腰上往右轉一二里,忽然看到兩座山脊交合的地方,四周荊棘覆蓋,中間有齒狀的石階梯,盤旋往復于懸崖和狹窄的巖石之間。抬頭眺望峰頂,一枝竹筍般的山峰高聳獨秀。于是從洞后高大的山崖上,第二次經(jīng)過石門,下到明臺庵中沐浴,在庵中住宿。

  二十一日又回到將樂縣城南門,取道去永安縣。二十四日才到永安縣,而乘船的奴仆還沒到達。二十五日在永安縣旅舍中閑坐等待奴仆,于是買來順昌酒,在樓下飲。忽然聽到不斷的呼叫聲,是從延平府分道而行的奴仆到了。于是決定明天一早啟程。

  二十六日沿縣城溯溪而行,往東南走二十里,轉向南走二十五里,登大泄嶺,在高峻的云霧山中行走。像這樣一直走了十五里,才到平緩的山坡,名林田。這時正當下午,雨下得很大,完全不能行走。林田有兩條從南邊流來的溪水,東邊的溪水像血一樣渾赤,西邊的則是一股碧綠的清流,兩溪流到林田匯合。

  二十七日溯赤色的溪水而行。過了一段時間,離開赤溪,溯澄溪而行。一共走二十里,渡過坑源上下橋,登馬山嶺。山路越轉越高,霧氣也越轉越濃,完全和昨天登大泄嶺時一樣。五里,穿過馬山嶺頂,是寧洋縣邊界。往下走五里,在嶺頭吃飯。此時旭日即將升到正中,萬座山峰沐浴在陽光下如同用鏡子照面;仡^遙望上面的山嶺,已經(jīng)看不到了,而下面群峰并列,千悠百態(tài)無不呈現(xiàn)在腳下。因為馬山嶺的最高頂上,峰巒自身互相掩蔽,下到這里才在空闊中成為南部最高峰。向當?shù)厝嗽儐,知道沒設寧洋縣時,這地方還屬于永安縣;如今則是嶺北的水以及北邊隸屬于延平府,嶺南的水以及南邊隸屬漳州。隨山的方位確定河流的歸屬,設置本來就應當如此。這里南邊距離寧洋縣三十里,西邊為漳州府的龍巖縣,東邊是延平府的大田縣。下山十里,開始順坑凹的地方走。渡過溪橋往南走,大溪則向東流去。翻過嶺,又隨著西邊流來的小溪往南行,二十里,到達寧洋縣的東外城。繞著城北往西走,就看到先前渡過的大溪經(jīng)城南流來,恰好與小溪匯合,于是通航。

  二十八日準備南下,傳來有強盜的警報,船停航兩天。四月初一日天一亮,船便啟航,溪流順山谷傾瀉南下。航行了十多里,一座山峰向西突立,橫斷溪流,水避開山峰往西流,然后又朝東轉去,水勢猶如從高處傾倒瓶水,這里名石嘴灘。一叢叢的亂石聳立,中間開通一道門寬的航線,僅能容一只船通過。船順著門道墜下去,落差高達一丈多,其余的河道水勢曲折,又有數(shù)丈的落差,和黯淡灘等險灘相比較,雖然水勢大小懸殊,但卻加倍的險峻。眾多的船只航行到這里,都像魚鱗一樣地排列起來依次而下。每當一只船通過時,船上的人都下船上岸,共同用纜繩前前后后地倒拉著船,必須到時才能放開。過了此灘后,山谷高聳而狹窄,重疊的山峰直插云天,溪流曲折破壁而下,真好似劈開青山,穿過云霧一樣。航行三十里,過了館頭,進入漳平縣境。又有一座山峰向東突起,溪流又繞東往西轉,這里名溜水灘。層巒疊嶂之中,一縷騰飛的波濤,載著船只如同從天河中直落而下準旅客都置身于飛瀑之中了。不一會山勢逐漸開闊,船行二十多里,到石壁灘。這里巖石向南面突起,與水流相阻扼,水流不因此退卻,形成沖擊的氣勢,險象和石嘴灘、溜水灘一樣而成為第三處險灘。從石壁灘下去,從東北流來一股溪水匯入;再往下,夾溪又從東北流來匯合,溪流漸漸擴大,水勢也慢慢平緩。又往東航行二十里,則到漳平縣。寧洋縣的溪流,河道陡懸,水流迅急,是建溪的十倍。因為從浦城縣流到閩安鎮(zhèn)入海,有八百多里的流程;從寧洋縣流到海澄入海,僅三百多里;流程愈短,則流速愈急。何況從梨嶺下到延平府,不到五百里;而從延平府上到馬山嶺,不到四百里但卻很高,這樣看來兩座山的高度相差不大。高度既然相差無幾,但水聲如雷,水勢之險入海里程卻短,原因應當就在于此。

  初二日乘到華封的船。航行數(shù)里后,山勢又合攏起來,險灘重重、急流疊起,像建溪太平灘、黯淡灘一樣的河道,多得不能一一列舉。行六十里,到達華封縣,北溪流到這里便沿著石脊懸空傾瀉而下,船不能通行,于是下船翻越山嶺。凡是河流,源流都很微小,不能浮起竹筏,如果通航后,到下游反而受阻,只有黃河的三門集津,船只不能上下。然而漢代、唐代利用黃河水道轉運糧食,纜繩的遺跡還保存著;不像華封縣,從古至今,竟然從沒有通航的時候。我計劃沿著河流窮究河道中的驚險地方,但居住在這里的人只知道翻越山嶺,不能為我作向導。

  初三日登嶺,走十里到嶺巔,而溪水又從西邊流來,在下面沿山麓流,低頭俯視,水道只有一條衣帶那么寬。又走了五里,就直直地往下墜落,又走兩里,來到溪水邊。乘船行八十里,到達西溪。從陸地上往西南行三十里,就是斡州府;順溪流往東南行二十里,為江東渡,是從東邊興化府、泉州府過來的釋道;再順溪流行六十里,就能出海澄縣入海。

  初四日乘車行二十里,進入漳州府城的北門。拜訪在這里擔任推官的族叔,他在南靖縣辦公,距離府城有三十里。于是冒雨從府城南門出發(fā),乘夜船前往南靖縣。

  初五日拂曉才到達南靖縣,因為溯流而行,航道迂回曲折。溪水從南平縣流來,到南靖縣有六十里,水勢和西溪一樣浩蕩,流經(jīng)漳州府城南門,也流到海澄縣入海。不知道漳州的得名,是哪條溪起了主要作用?

  鑒賞

  《閩游日記》分前后兩篇。

  《閩游日記前》記敘他于公元1628年入閩游歷所見,后篇則敘公元1630年他再次游閩所見。在此之前,徐霞客于公元1616年游武夷山,公元1620年游九鯉湖,均分別作記。

  前篇記敘了作者由丹楓嶺入閩,經(jīng)浦城達今建甌,再至延平府(今南平),乘舟達永安。中途興游金斗山,對其喬松艷草、水色山光頗為留連,在廷平,游歷玉華洞,并對在延平遇雪作了有趣記錄,盡抒赤足奔于雪中的自然豪情,至于對玉華洞的描繪,極盡曲折手法,對洞外洞內之景皆觀察細致,對洞內鐘乳形態(tài)、顏色的描繪也盡其手段,顯示出他對自然的高妙體悟。在永安,登臨馬山嶺,遠眺眾山,心中爽快。

  再南下,向漳平進發(fā);再乘船入九龍江,對沿江兩岸之境頗著筆墨,并對其江流水況亦作了描述。

  《閩游日記前》止記于抵南靖。

  作者簡介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今江蘇江陰)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自幼好學,博覽群書,欲“問奇于名山大川”。21歲開始專心旅行,30多年間歷盡艱險,足跡南至云、貴、兩廣,北到燕、晉,遍及現(xiàn)在的19個省區(qū)。其考察所得,按日記載,死后由季會明等整理成《徐霞客游記》。徐霞客的重要地理學貢獻有:對喀斯特地貌的詳細考察、記述和探索,居世界先進水平;糾正了古代文獻有關中國水道源流記載的一些錯誤,如否定“岷山導江”舊說,肯定金沙江乃長江上源的事實;觀察記述了不少植物品類及其分布的若干規(guī)律;對火山、地熱及各種人文地理現(xiàn)象的細致考察與記錄。

  人物生平

  少年立志

  1587年,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一個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讀書人。他的父親徐有勉一生不愿為官,也不愿同權勢交往,喜歡到處游覽欣賞山水景觀。受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鐘情于地經(jīng)圖志,少年即立下了“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

  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徐霞客十五歲時,應過一回童子試,但沒有考取。父親見兒子無意功名,也不再勉強,就鼓勵他博覽群書,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徐霞客讀書非常認真,凡是讀過的內容,別人問起都能記得。但家里的藏書漸漸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他到處搜集沒有見到過的書籍,只要看到好書,即使沒帶錢,也要脫掉身上的衣服去換書。

  游歷天下

  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徐霞客十九歲,父親去世。徐霞客生來有奇癖,很想外出探詢名山大川的奧秘,而且想繪天下名山勝水為通志,但因為有年邁的母親,不忍成行。

  徐母心胸豁達,通情達理,與父親的“志行純潔”比起來,母親的“勤勉達觀”對徐霞客的影響更直接,“弘祖之奇,孺人成之”,積極鼓勵徐霞客放心遠游。

  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一歲的徐霞客終于正式出游。臨行前,他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游冠,肩挑簡單的行李,離開了家鄉(xiāng)。從此,直到五十四歲逝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后,無論多么疲勞,無論是露宿街頭還是住在破廟,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獲記錄下來,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地理考察記錄。

  徐霞客游歷生活的第一階段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28歲以前的準備階段。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chǎn),并憑興趣游覽太湖、泰山等地,沒有留下游記。

  第二階段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28歲至崇禎六年(1633年),48歲的紀游前段,歷時20年,游覽了浙、閩、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臺、華山、恒山諸名山。但游記僅寫了一卷,約占全書的十分之一。

  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徐霞客游覽了家門口附近的揚州、南京等地,還參觀了瘦西湖。

  第三階段為崇禎九年(1636年)51歲至崇禎十二年(1639年),54歲的紀游后段,歷時4年,游覽了浙江、江蘇、湖廣、云貴等江南大山巨川,寫下了9卷游記。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崇禎九年(1636年),時年已五十一歲。崇禎十年(1637年)正月十九日,徐霞客由贛入湘,從攸縣進入今衡東縣境,歷時55天,先后游歷了今衡陽市所轄的衡東、衡山、南岳、衡陽、衡南、常寧、祁東、耒陽各縣(市)區(qū),三進衡州府,飽覽了衡州境內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觀,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勝、風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記。他對石鼓山和石鼓書院的詳盡記述,為后人修復石鼓書院提供了珍貴的史料。這次他主要游歷了中國的西南地區(qū),一直到達中緬交界的騰越(今云南騰沖),到達騰越后,徐霞客不幸身患重病,終止游歷被送回江陰老家。

  徐霞客游歷考察的三十多年間,在完全沒有他人資助的情況下,先后四次進行了長距離的跋涉,足跡遍及相當于現(xiàn)代的江蘇、浙江、山東、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21個省、市、自治區(qū),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更可貴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連騎馬乘船都很少,還經(jīng)常自己背著行李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xiāng)僻壤,或是人跡罕至的邊疆地區(qū),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嘗盡了旅途的艱辛。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徐霞客在參觀了白岳山(今齊云山)后,來到了黃山。徐霞客登臨黃山時,曾對黃山的秀麗這樣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焙蟊划?shù)厝艘隇椤拔逶罋w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此后,徐霞客來到了福建省,開始了武夷山之行。

  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這一年徐霞客進行的主要是短線游,如善卷洞和張公洞。這年,他的原配夫人去世。

  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八九月份,徐霞客與親友一起,溯長江而上,游覽了廬山。此后,在這一年九月份,他再一次游覽了黃山——路線與第一次大同小異。

  泰昌元年(1620年),徐霞客在這一年五月啟程,繼續(xù)在鄰近省份進行短線游。旅游的景點包括浙江省內的江郎山,福建省的九鯉湖和石竹山。

  天啟三年(1623年),徐霞客循運河北上,隨后西行,進入河南,訪問了少林寺和嵩山。隨后,他又游覽了龍門石窟。此后,徐霞客繼續(xù)西游,來到了西岳華山。與登上華山后被嚇哭的韓愈不同,徐霞客足足遍游了華山的五峰。此后,徐霞客又游覽了峨眉山和武當山。在峨眉山,由于當?shù)赜腥伺褋y,導致“峨游不暢”。

  天啟四年(1624年),由于自己的母親已經(jīng)八十高齡,徐霞客打算停止出游,侍奉母親。不過母親為了表示對他的支持,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和兒子一起旅游。當然,這些景點基本限于徐霞客老家江蘇省內。第二年,徐霞客的母親去世,悲痛的徐霞客也暫時停止了自己的出游。

  崇禎元年(1628年),在守孝三年期滿后,徐霞客再次踏上征程。他游覽了福建的金斗山和玉華洞,隨后來到廣東羅浮山。

  崇禎二年(1629年),徐霞客由運河北上,游覽了盤山、崆峒山、碣石山等景區(qū)。

  崇禎三年(1630年),他和叔祖在七月啟程,再一次游覽福建。此次游覽的景區(qū)包括浮蓋山、桃源洞等等,此外還進行了一次漂流活動。

  崇禎五年(1632年),他和族兄一起,在農(nóng)歷三月啟程,再次游覽了天臺山和雁蕩山,隨后與名士黃道周一起泛舟太湖。

  崇禎六年(1633年),這一年夏天,徐霞客再一次北上京師,并游覽了山西五臺山景區(qū),遍游東南西北四臺。八月,他離開五臺山趕赴恒山,并參觀了懸空寺和廟群。

  崇禎九年(1636年),年屆五十的徐霞客感到老病將至,開始了那次悲壯的“萬里遐征”。十月開始,他遍歷江西、湖南,沿途游覽了西塘、龜峰、龍虎山、會仙峰、武功山等名勝,隨后繼續(xù)征途。徐霞客遠游至云南麗江后,因足疾無法行走,仍堅持編寫《游記》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萬字,只剩下60多萬字)的《徐霞客游記》。并受當?shù)厝耸恐,編纂《雞足山志》。

  崇禎十年(1637年),離開湖南,徐霞客又進入廣西。在考察了靈渠后,他游覽了現(xiàn)在仍是熱門景點的桂林以及陽朔。在桂林,他游覽的景區(qū)包括象鼻山、疊彩山、七星巖、伏波山、堯山等。此后,徐霞客泛舟漓江,來到了陽朔附近。當時徐霞客非常想攀登獨秀峰,但是這里卻是王城的禁區(qū),徐霞客苦苦懇求,也未能如愿。結束桂林陽朔之行后,徐霞客游覽了都嶠山和勾漏洞等風景名勝。

  崇禎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開始了云貴之旅,參觀了白水河瀑布,也就是現(xiàn)在的黃果樹瀑布。一路上,他經(jīng)過的主要景區(qū)包括觀音洞、碧云洞、丹霞山、石林、昆明西山、溶洞群、棋盤山、水目山、九鼎山、雞足山、麗江、妙峰山等。

  崇禎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繼續(xù)在西南邊境游覽,所參觀過的景區(qū)包括金華山、普陀崆溫泉、蝴蝶泉、瀾滄江鐵索橋周邊景區(qū)、四洞溝風景區(qū)等。

  病逝家鄉(xiāng)

  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正月,徐霞客已“兩足俱廢”、心力交瘁,云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到江陰。江陰的官員來探望時問道:何苦來哉。徐霞客回答道:“張騫鑿空,未睹昆侖;唐玄奘、元耶律楚材銜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雙屨,窮河沙,上昆侖,歷西域,題名絕國,與三人而為四,死不恨矣!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54歲的徐霞客病逝于家中。遺作經(jīng)好友季會明等整理成書,廣泛流傳。

  主要成就

  徐霞客的游歷,并不是單純?yōu)榱藢て嬖L勝,更重要的是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尋找大自然的規(guī)律。他在山脈、水道、地質和地貌等方面的調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徐霞客對許多河流的水道源進行了探索,像廣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蕭、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盤江以及長江等等,其中以長江最為深入。長江的發(fā)源地在哪兒,很長時間都是個謎。戰(zhàn)國時期的一部地理書《禹貢》,書中有“岷江導江”的說法,后來的書都沿用這一說。徐霞客對此產(chǎn)生了懷疑。他帶著這個疑問“北歷三秦,南極五嶺,西出石門金沙”,查出金沙江發(fā)源于昆侖山南麓,比岷江長一千多里,于是斷定金沙江才是長江源頭。在他以后很長時間內也沒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國家派出考察隊才確認長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徐霞客還是世界上對石灰?guī)r地貌進行科學考察的先驅。徐霞客在湖南、廣西、貴州和云南作了詳細的考察,對各地不同的石灰?guī)r地貌作了詳細的描述、記載和研究。他還考察了一百多個石灰?guī)r洞。他沒有任何儀器,全憑目測步量,但他的考察大都十分科學。如對桂林七星巖十五個洞口的記載,同今天地理研究人員的實地勘測,結果大體相符。徐霞客去世后的一百多年,歐洲人才開始考察石灰?guī)r地貌,徐霞客稱得上是世界最早的石灰?guī)r地貌學者。他指出,巖洞是由于流水的侵蝕造成的,石鐘乳則是由于石灰?guī)r溶于水,從石灰?guī)r中滴下的水蒸發(fā)后,石灰?guī)r凝聚而成鐘乳石,呈現(xiàn)出各種奇妙的形狀。這些見解,大部分符合現(xiàn)代科學的原理。

  徐霞客通過親身的考察,以無可辯駁的史實材料,論證了金沙江是長江的正確的源頭,否定了被人們奉為經(jīng)典的《禹貢》中關于“岷山導江”的說法。同時,他還辨明了左江、右江、大盈江、瀾滄江等許多水道的源流,糾正了《大明一統(tǒng)志》中有關這些水道記載的混亂和錯誤。他認真地觀察河水流經(jīng)地帶的地形情況,看到了水流對所經(jīng)地帶的侵蝕作用,并認識到在河岸凹處的侵蝕作用特別厲害。他還注意到植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觀察在不同的地形、氣溫、風速條件下,植物生態(tài)和種屬的不同情況,認識到地面高度和地球緯度對氣候和生態(tài)的影響。對溫泉、地下水等,徐霞客也都有一定的科學認識。在徐霞客對地理學的一系列貢獻中,最突出的是他對石灰?guī)r地貌的考察。他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對石灰?guī)r地貌進行系統(tǒng)考察的地理學家。歐洲最早對石灰?guī)r地貌進行廣泛考察和描述的是愛士培爾,時間是1774年;最早對石灰?guī)r地貌進行系統(tǒng)分類的是羅曼,時間是1858年,都晚于徐霞客。

  徐霞客在地理科學上的貢獻很多,對火山、溫泉等地熱現(xiàn)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對氣候的變化,對植物因地勢高度不同而變化等自然現(xiàn)象,都作了認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他對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交通的狀況,對各地的名勝古跡演變和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也都有生動的描述和記載。

  徐霞客不僅對地理學有重大貢獻,而且在文學領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詣。他寫的游記,既是地理學上珍貴的文獻,又是筆法精湛的游記文學。他的游記,與他描繪的大自然一樣質樸而綺麗,有人稱贊它是“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閩游日記前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閩游日記前的原文與翻譯11-09

閩游日記后的原文和譯文05-05

黔游日記的原文及譯文09-01

最新楚游日記原文及譯文11-27

《王孫游》原文及譯文09-08

《王孫游》原文及譯文02-04

前赤壁賦原文及譯文11-30

《前赤壁賦》原文及譯文05-10

《初夏游張園》原文及譯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