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莊子大宗師全文及譯文

時間:2024-11-14 12:40:06 文圣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莊子大宗師全文及譯文

  《莊子》書分內(nèi)、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戰(zhàn)國中晚期逐步流傳。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饲f子大宗師全文及譯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莊子大宗師

  【原文】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yǎng)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當(dāng)①,其所待者特未定也②。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③,不雄成④,不謨士⑤。若然者,過而弗悔,當(dāng)而不自得也⑥。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⑦,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⑧。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⑨,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⑩。其耆欲深者(11),其天機(jī)淺(12)。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13),其入不距(14);翛然而往(15),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fù)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16),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若然者,其心志(17),其容寂,其顙(18);凄然似秋,煖然似春(19),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20)。

  故圣人之用兵也(21),亡國而不失人心;利澤施乎萬世(22),不為愛人。故樂通物,非圣人也;有親(23),非仁也;天時(24),非賢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25),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26)。若狐不偕、務(wù)光、伯夷、叔齊、箕子、胥余、紀(jì)他、申徒狄(27),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28),而不自適其適者也。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29),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觚而不堅也(30),張乎其虛而不華也(31);邴邴乎其似喜乎(32),崔乎其不得已乎(33)!滀乎進(jìn)我色也(34),與乎止我德也(35);厲乎其似世乎(36)!謷乎其未可制也(37);連乎其似好閉也(38),悗乎忘其言也(39)。以刑為體(40),以禮為翼,以知為時(41),以德為循。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42);以禮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為時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43),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注釋】

  ①有所待:有所依憑。莊子認(rèn)為人們的認(rèn)識和了解都離不開認(rèn)識、了解的對象。當(dāng):恰當(dāng)、正確。

 、谔兀旱,不過。

 、勰妫横槍,對付。

 、苄鄢桑盒蹞(jù)自己的成績,即憑借自己取得的成績而傲視他人、凌駕他人。

 、葜儯簣D謀、算計。土:通作“事”。一說“士”當(dāng)就字面講,“謨士”則講作采用不正當(dāng)手段謀取士人的信賴。

 、蕻(dāng):恰巧、正好。自得:自以為得意。

 、咤Γǎ颞玻赫礉。

  ⑧假:通作“格”,至、達(dá)到的意思。

  ⑨踵:腳根!跋⒁怎唷毖詺庀⑸畛,發(fā)自根本。

  ⑩嗌(ài):咽喉閉塞!班裳浴笔钦f言語吞吐像堵在喉頭似的。哇(w。合舐曉~,形容聲音靡曼。

  (11)耆:嗜好;這個意思后代 寫作“嗜”。

  (12)天機(jī):天生的神智。

  (13)“出”這里指出生于世,與下句“入”指死亡相對為文。以下的“往”和“來”也是指人的死和生。:“欣”字的異體,高興的意思。

  (14)距:通作“拒”,拒絕、回避的意思。

  (15)翛(xi。铮┤唬簾o拘束,自由自在的樣子。

  (16)揖:當(dāng)為“損”字之訛,損害的意思。

  (17)志:疑為“忘”字之誤;“心忘”意思是心里空靈,忘掉自己的周圍。

  (18)顙(s。睿纾侯~。

  (19)煖(xu。睿和办印,溫暖的意思。

  (20)宜:合適、相稱。

  (21)本自然段(從“故圣人之用兵也”至“而不自適其適者也”)聞一多先生認(rèn)為文意與上下不能一貫而自成片斷,疑系錯簡。以備參考。

  (22)利澤:利益和恩澤。

  (23)親:這里指偏愛。莊子主張至人無親,任理自存,因而有了偏愛就算不上是“仁”。

  (24)天時:選擇時機(jī)。

  (25)行名:做事為取名聲。一說“行”讀xìng,是品行的意思,“行名失己”即品行和名聲不符而失去本真。

  (26)役:役使、驅(qū)遣。

  (27)狐不偕、務(wù)光、伯夷、叔齊、箕子、胥余、紀(jì)他、申徒狄:皆人名,傳說中遠(yuǎn)古時代(唐堯、夏禹、商湯時代)的賢人,有的為不愿接受天下,有的為忠諫不被采納,或投水而死,或餓死,或被殺害。

  (28)適:安適,舒暢。

  (29)狀:外部的表情和神態(tài)。義(é):通作“峨”(亦寫作“峩”),高的意思。朋(bēng):通作“崩”,崩壞的意思!傲x而不朋”意思是嵬峨而不矜持。一說“義”(yì)講作“宜”,指與人相處隨物而宜;“朋”講作“朋黨”,指與人交往卻不結(jié)成朋黨。姑備參考。

  (30)與乎:容與,態(tài)度自然安閑的樣子。觚(gū):特立超群。堅:這里是固執(zhí)的意思。

  (31)張乎:廣大的樣子,這里指內(nèi)心寬宏、開闊。華:浮華。

  (32)邴(bǐng)邴:欣喜的樣子。有的本子只有一個“邴”字。

  (33)崔乎:開始行動的樣子。

  (34)滀(chù)乎:本指水之停聚貌,這里引伸形容人的容顏和悅而有光澤。

  (35)與:交往,待人接物。止:歸;“止我德”是說德性高雅寬和讓人歸依。

  (36)厲:疑為“廣”字之誤,言精神博大好像包容了世界。一說“世”乃“泰”字之通假,大的意思。

  (37)謷(áo)乎:高放自得的樣子。制:限止。

  (38)連乎:綿邈深遠(yuǎn)的樣子。

  (39)悗(mèn)乎:心不在焉的樣子。

  (40)“以刑為體”至“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十三句,所述內(nèi)容不似莊子的思想和主張,跟上下文內(nèi)容也不連貫,嵌在這里前后很不好串通,有待進(jìn)一步?、考訂。

  (41)為時:等待時機(jī)。

  (42)綽乎:寬大的樣子。

  (43)徒:徒屬,這里是同類的意思。

  【譯文】

  知道自然的作為,并且了解人的作為,這就達(dá)到了認(rèn)識的極點(diǎn)。知道自然的作為,是懂得事物出于自然;了解人的作為,是用他智慧所通曉的知識哺育、薰陶他智慧所未能通曉的知識,直至自然死亡而不中途夭折,這恐怕就是認(rèn)識的最高境界了。雖然這樣,還是存在憂患。人們的知識一定要有所依憑方才能認(rèn)定是否恰當(dāng),而認(rèn)識的對象卻是不穩(wěn)定的。怎么知道我所說的本于自然的東西不是出于人為呢,怎么知道我所說的人為的東西又不是出于自然呢?

  況且有了“真人”方才有真知。什么叫做“真人”呢?古時候的“真人”,不倚眾凌寡,不自恃成功雄踞他人,也不圖謀瑣事。像這樣的人,錯過了時機(jī)不后悔,趕上了機(jī)遇不得意。象這樣的人,登上高處不顫慄,下到水里不會沾濕,進(jìn)入火中不覺灼熱。這只有智慧能通達(dá)大道境界的人方才能像這樣。古時候的“真人”,他睡覺時不做夢,他醒來時不憂愁,他吃東西時不求甘美,他呼吸時氣息深沉。“真人”呼吸憑借的是著地的腳根,而一般人呼吸則靠的只是喉嚨。被人屈服時,言語在喉前吞吐就像哇哇地曼語。那些嗜好和欲望太深的人,他們天生的智慧也就很淺。古時候的“真人”,不懂得喜悅生存,也不懂得厭惡死亡;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推辭;無拘無束地就走了,自由自在地又來了罷了。不忘記自己從哪兒來,也不尋求自己往哪兒去,承受什么際遇都?xì)g歡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這就叫做不用心智去損害大道,也不用人為的因素去幫助自然。這就叫“真人”。像這樣的人,他的內(nèi)心忘掉了周圍的一切,他的容顏淡漠安閑,他的面額質(zhì)樸端嚴(yán);冷肅得像秋天,溫暖得像春天,高興或憤怒跟四時更替一樣自然無飾,和外界事物合宜相稱而沒有誰能探測到他精神世界的真諦。

  所以古代圣人使用武力,滅掉敵國卻不失掉敵國的民心;利益和恩澤廣施于萬世,卻不是為了偏愛什么人。樂于交往取悅外物的人,不是圣人;有偏愛就算不上是“仁”;伺機(jī)行事,不是賢人;不能看到利害的相通和相輔,算不上是君子;辦事求名而失掉自身的本性,不是有識之士;喪失身軀卻與自己的真性不符,不是能役使世人的人。像狐不偕、務(wù)光、伯夷、叔齊、箕子、胥余、紀(jì)他、申徒狄,這樣的人都是被役使世人的人所役使,都是被安適世人的人所安適,而不是能使自己得到安適的人。

  古時候的“真人”,神情嵬峨而不矜持,好像不足卻又無所承受;態(tài)度安閑自然、特立超群而不執(zhí)著頑固,襟懷寬闊虛空而不浮華;怡然欣喜像是格外地高興,一舉一動又像是出自不得已!容顏和悅令人喜歡接近,與人交往德性寬和讓人樂于歸依;氣度博大像是寬廣的世界!高放自得從不受什么限制,綿邈深遠(yuǎn)好像喜歡封閉自己,心不在焉的樣子又好像忘記了要說的話。把刑律當(dāng)作主體,把禮儀當(dāng)作羽翼,用已掌握的知識去等待時機(jī),用道德來遵循規(guī)律。把刑律當(dāng)作主體的人,那么殺了人也是寬厚仁慈的;把禮儀當(dāng)作羽翼的人,用禮儀的教誨在世上施行;用已掌握的知識去等待時機(jī)的人,是因?yàn)閷Ω鞣N事情出于不得已;用道德來遵循規(guī)律,就像是說大凡有腳的人就能夠登上山丘,而人們卻真以為是勤于行走的人。所以說人們所喜好的是渾然為一的,人們不喜好的也是渾然為一的。那些同一的東西是渾一的,那些不同一的東西也是渾一的。那些同一的東西跟自然同類,那些不同一的東西跟人同類。自然與人不可能相互對立而相互超越,具有這種認(rèn)識的人就叫做“真人”。

  【原文】

  死生,命也①,其有夜旦之常②,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③,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④!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⑤,而身猶死之⑥,而況其真乎⑦!

  泉涸⑧,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⑨,相以沫⑩,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yù)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11)。夫大塊載我以形(12),勞我以生,佚我以老(13),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夫藏舟于壑(14),藏山于澤(15),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fù)之而走,昧者不知也(16)。藏小大有宜(17),猶有所遯(18)。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恒物之大情也(19)。特犯人之形而猶喜之(20),若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其為樂可勝計邪(21)?故圣人將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妖善老(22),善始善終,人猶效之,又況萬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23)!

  夫道,有情有信(24),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25),可得而不可見(26);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27),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28),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29),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狶韋氏得之(30),以挈天地(31);伏戲氏得之(32),以襲氣母(33);維斗得之(34),終古不忒(35);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壞得之(36),以襲昆侖;馮夷得之(37),以游大川;肩吾得之(38),以處大山;黃帝得之(39),以登云天;顓頊得之(40),以處玄宮;禺強(qiáng)得之(41),立乎北極;西王母得之(42),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43);傅說得之(44),以相武丁,奄有天下(45),乘東維(46),騎箕尾(47),而比于列星。

  【注釋】

 、倜哼@里指不可避免的、非人為的作用。

 、诔#撼R(guī),恒久不易或變化的規(guī)律。

 、叟c:參與,干預(yù)。

  ④卓:特立,高超;這里實(shí)指“道”。

 、萦簞,超過。⑥死之:這里講作“為之而死”,即為國君而獻(xiàn)身。

  ⑦真:這里指的是“道”。一說即上段之“真人”。姑備參考。

  ⑧涸(hé):水干。

 、釁椋ǎ保簭埧诔鰵。

 、猓ǎ颞常和板Α保槐疽嘧鳌板Α,沾濕的意思。沫:唾沫,即口水。

  (11)化:這里是熔解、混同的意思。

  (12)大塊:大地;這里可以理解為大自然。

  (13)佚(yì):通作“逸”,閑逸的意思。

  (14)壑(hè):深深的山谷。

  (15)山(shàn):通作“汕”,捕魚的用具。舊注就字面講。

  (16)昧:通作“寐”,睡著的意思。一說“昧”當(dāng)如字面講,昧者”即愚昧的人。

  (17)藏小大:即“藏小于大”。宜:合適,適宜。

  (18)遯(dùn):“遁”字的異體,逃脫、丟失的意思。

  (19)恒:常有、固有的意思。

  (20)犯:承受。一說通作“范”,模子的意思。

  (21)勝(shēng):禁得起。

  (22)妖:或作“夭”,根據(jù)上下文意判斷,這里應(yīng)是少小的意思,與“老”字互文。

  (23)系:關(guān)聯(lián)、連綴。一:全;“一化”即所有的變化。待:依靠、憑借。“所系”、“所待”這里都是指所謂“道”,莊子認(rèn)為一切事物、一切變化都離不開“道”,因而人們應(yīng)當(dāng)效法它,“宗”之為“師”。

  (24)情、信:真實(shí)、確鑿可信。

  (25)傳:傳遞、感染、感受的意思。

  (26)得:這里是體會、領(lǐng)悟的意思。

  (27)神:這里是引出、產(chǎn)生的意思。

  (28)太極:派生萬物的本原,即宇宙的初始。先:據(jù)上下文理和用詞對應(yīng)的情況看,“先”字當(dāng)作“上”字,這樣“太極之上”對應(yīng)下句“六極之下”,且不與“先天地”一句重復(fù)。

  (29)六極:即六合。

  (30)狶(xī)韋氏:傳說中的遠(yuǎn)古時代的帝王。

  (31)挈(qiè):提挈,含有統(tǒng)領(lǐng)、駕馭的含意。

  (32)伏戲氏:即伏羲氏,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33) 襲:入。一說講作“合”。氣母:元?dú)庵,即古人心目中宇宙萬物初始的物質(zhì)。

  (34)維斗:北斗星。

  (35)忒(tè):差錯。

  (36)堪壞(pēi):傳說中人面獸身的昆侖山神。

  (37)馮夷:傳說中的河神。

  (38)肩吾:傳說中的泰山之神。

  (39)黃帝:即軒轅氏,傳說中的古代帝王,中原各族的始祖。

  (40)顓頊(zhu。睿保簜髡f為黃帝之孫,即帝高陽。玄:黑。顓頊又稱玄帝,即北方之帝,“玄”為黑色,為北方之色,所以下句說“處玄宮”。

  (41)禺強(qiáng):傳說中人面鳥身的北海之神。

  (42)西王母: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居于少廣山。

  (43)“五伯”舊指夏伯昆吾、殷伯大彭、豕韋,周伯齊桓、晉文。

  (44)傅說(yuè):殷商時代的賢才,輔佐高宗武丁,成為武丁的相。傳說傅說死后成了星精,故下句有“乘東維、騎箕尾”之說。

  (45)奄:覆蓋、包括。

  (16)東維:星名,在箕星、尾星之間。

  (47)箕、尾:星名,為二十八宿中的兩個星座。

  【譯文】

  死和生均非人為之力所能安排,猶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樣永恒地變化,完全出于自然。有些事情人是不可能參與和干預(yù)的,這都是事物自身變化的實(shí)情。人們總是把天看作生命之父,而且終身愛戴它,何況那特立高超的“道”呢!人們還總認(rèn)為國君是一定超越自己的,而且終身愿為國君效死,又何況應(yīng)該宗為大師的“道”呢?

  泉水干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氣來取得一點(diǎn)濕氣,以唾沫相互潤濕,不如將過去江湖里的生活徹底忘記。與其贊譽(yù)唐堯的圣明而非議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們都忘掉而融化混同于“道”。大地把我的形體托載,并且用生存來勞苦我,用衰老來閑適我,用死亡來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好事的,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

  將船兒藏在大山溝里,將漁具藏在深水里,可以說是十分牢靠了。然而半夜里有個大力士把它們連同山谷和河澤一塊兒背著跑了,睡夢中的人們還一點(diǎn)兒也不知道。將小東西藏在大東西里是適宜的,不過還是會有丟失。假如把天下藏在天下里而不會丟失,這就是事物固有的真實(shí)之情。人們只要承受了人的形體便十分欣喜,至于像人的形體的情況,在萬千變化中從不曾有過窮盡,那快樂之情難道還能夠加以計算嗎?所以圣人將生活在各種事物都不會丟失的環(huán)境里而與萬物共存亡。以少為善以老為善,以始為善以終為善,人們尚且加以效法,又何況那萬物所聯(lián)綴、各種變化所依托的“道”呢!

  “道”是真實(shí)而又確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無為和無形的;“道”可以感知卻不可以口授,可以領(lǐng)悟卻不可以面見;“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還未出現(xiàn)天地的遠(yuǎn)古時代“道”就已經(jīng)存在;它引出鬼帝,產(chǎn)生天地;它在太極之上卻并不算高,它在六極之下不算深,它先于天地存在還不算久,它長于上古還不算老。狶韋氏得到它,用來統(tǒng)馭天地;伏羲氏得到它,用來調(diào)合元?dú);北斗星得到它,永遠(yuǎn)不會改變方位;太陽和月亮得到它,永遠(yuǎn)不停息地運(yùn)行;堪壞得到它,用來入主昆侖山;馮夷得到它,用來巡游大江大河;肩吾得到它,用來駐守泰山;黃帝得到它,用來登上云天;顓頊得到它,用來居處玄宮;禹強(qiáng)得到它,用來立足北極;西王母得到它,用來坐陣少廣山。沒有人能知道它的開始,也沒有人能知道它的終結(jié)。彭祖得到它,從遠(yuǎn)古的有虞時代一直活到五伯時代;傅說得到它,用來輔佐武丁,統(tǒng)轄整個天下,乘駕東維星,騎坐箕宿和尾宿,而永遠(yuǎn)排列在星神的行列里。

  【原文】

  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①:“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②,何也?”曰:“吾聞道矣!蹦喜涌唬骸暗揽傻脤W(xué)邪?”曰:“惡③!惡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無圣人之道④,我有圣人之道而無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圣人乎⑤!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⑥,參日而后能外天下⑦;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徹⑧;朝徹,而后能見獨(dú)⑨;見獨(dú),而后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⑩,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11),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12)。攖寧也者,攖而后成者也!

  南伯子葵曰:“子獨(dú)惡乎聞之?”曰:“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瞻明聞之聶許,聶許聞之需役,需役聞之於謳,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參寥聞之疑始(13)!

  【注釋】

  ①南伯子葵、女偊(yǔ):均為人名。舊注曾疑“南伯子葵”即“南郭子綦”。

 、谌孀樱河變,孩童。

  ③惡(wū)這里是批駁、否定對方的言詞,義同“不”。

  ④卜梁倚:人名:圣人之道:指虛淡內(nèi)凝的心境。圣人之才:指明敏的、外用的才質(zhì)。

 、菔鼛祝阂苍S、大概。

 、奘兀撼质,修守,這里指內(nèi)心凝寂,善于自持而不容懈怠。

 、邊ⅲ喝。外:遺忘!巴狻笔窍鄬τ凇皟(nèi)”的,思想上、精神上既然能凝寂虛空,身外之物,包括天地、死生都好像虛妄而不存在,故有以天下為外,以物為外,以生為外的說法。

 、喑瘡兀骸俺敝赋枺皬亍敝该鲝,這里用早晨太陽初升時的清新明徹,喻指物我皆忘的凝寂空靈的心境。

 、岐(dú):莊子哲學(xué)體系中的又一重要概念,指不受任何事物影響,也不對任何事物有所依待。能夠獨(dú)立而無所依待的就只有所謂的“道”,故這句中的“獨(dú)”實(shí)際指的就是“道”。

 、鈿ⅲ簻绯修饤、忘卻之意!皻⑸摺迸c下句“生生者”相對為文,分別指忘卻生存和眷戀人世的人。

  (11)將:送。

  (12) 攖(yīng):擾亂,“攖寧”意思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紛擾,保持心境的寧靜。這是莊子所倡導(dǎo)的極高的修養(yǎng)境界,能夠做到這一點(diǎn)也就得到了“道”,所以下一句說“攖而后成”。

  (13)“副墨”、“洛誦”、“瞻明”、“聶許”、“需役”、“於(wū)謳(ōu)”、“玄冥”、“參寥”、“疑始”等,均為假托的寓言人物之名。曾有人就這些人名的用字作過推敲,揣度其間還含有某些特殊的寓意,但均不能確考。大體是,“副墨”指文字,“洛誦”指背誦,“瞻明”指目視明晰,“聶許”指附耳私語,“需役”指勤行不怠,“於謳”指吟詠領(lǐng)會,“玄冥”指深遠(yuǎn)虛寂,“參寥”指高曠寥遠(yuǎn),“疑始”指迷茫而無所本。

  【譯文】

  南伯子葵向女偊問道:“你的歲數(shù)已經(jīng)很大了,可是你的容顏卻像孩童,這是什么緣故呢?”女偊回答:“我得‘道’了!蹦喜涌f:“‘道’可以學(xué)習(xí)嗎?”女偊回答說:“不!怎么可以呢!你不是可以學(xué)習(xí)‘道’的人。卜梁倚有圣人明敏的才氣卻沒有圣人虛淡的心境,我有圣人虛淡的心境卻沒有圣人明敏的才氣,我想用虛淡的心境來教導(dǎo)他,恐怕他果真能成為圣人哩!然而卻不是這樣,把圣人虛淡的心境傳告具有圣人才氣的人,應(yīng)是很容易的。我還是持守著并告訴他,三天之后便能遺忘天下,既已遺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七天之后能遺忘萬物;既已遺忘外物,我又凝寂持守,九天之后便能遺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遺忘存在的生命,而后心境便能如朝陽一般清新明徹;能夠心境如朝陽般清新明徹,而后就能夠感受那絕無所待的‘道’了;既已感受了‘道’,而后就能超越古今的時限;既已能夠超越古今的時限,而后便進(jìn)入無所謂生、無所謂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沒有死,留戀于生也就不存在生。作為事物,‘道’無不有所送,也無不有所迎;無不有所毀,也無不有所成,這就叫做‘?dāng)t寧’。攖寧,意思就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紛擾,而后保持心境的寧靜!

  南伯子葵又問:“你偏偏是怎么得‘道’的呢?”女偊又回答說:“我從副墨(文字)的兒子那里聽到的,副墨的兒子從洛誦(背誦)的孫子那里聽到的,洛誦的孫子從瞻明(目視明晰)那里聽到的,瞻明從聶許(附耳私語)那里聽到的,聶許從需役(勤行不。┠抢锫牭降,需役從於謳(吟詠領(lǐng)會)那里聽到的,於謳從玄冥(深遠(yuǎn)虛寂)那里聽到的,玄冥從參寥(高曠寥遠(yuǎn))那里聽到的,參寥從疑始(迷茫而無所本)那里聽到的。”

  【原文】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①:“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②,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彼娜讼嘁暥,莫逆于心③,遂相與為友。

  俄而子輿有病,子祀往問之④。曰:“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⑤!曲僂發(fā)背⑥,上有五管⑦,頤隱于齊⑧,肩高于頂,句贅指天⑨。”陰陽之氣有沴⑩,其心閑而無事,跰付鑑于井(11),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

  子祀曰:“女惡之乎(12)?”曰:“亡(13),予何惡!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14),予因以求時夜(15);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鸮炙(16)。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17)!且夫得者(18),時也(19),失者,順也(20);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21),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jié)之。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焉?”

  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22),其妻子環(huán)而泣之(23)。子犁往問之,曰:“叱(24)!避!無怛化(25)!”倚其戶與之語曰:“偉哉造化!又將奚以汝為(26),將奚以汝適?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

  子來曰:“父母于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陰陽于人(27),不翅于父母(28);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之大冶鑄金(29),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铘’(30),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31)。今一犯人之形(32),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33),蘧然覺(34)。

  【注釋】

  ①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寓言故事中假托虛構(gòu)的人名。

 、阱辏ǎ毹。铮杭构亲钕露耍卜χ竿尾。

 、勰嬗谛模簝(nèi)心相契,心照不宣。

 、軉枺喊菰L、問候。

 、菥芯校呵簧斓臉幼。

  ⑥曲僂(lóu):彎腰。發(fā)背:背骨外露。

 、呶骞埽何迮K的。

 、囝U(yí):下巴。齊:肚臍,這個意思后代 寫作“臍”。

 、峋洌ǎ绋酰┵槪侯i椎隆起狀如贅瘤。

 、鉀l(lì):陽陽之氣不和而生出的災(zāi)害。

  (11)跰福ǎ穡楱ⅲ睿i。睿痕橎,行步傾倒不穩(wěn)的樣子。

  (12)惡(wù):厭惡。

  (13)亡:通作“無”,“沒有”的意思。

  (14)浸:漸漸。假:假令。

  (15)時夜:司夜,即報曉的公雞。

  (16)鸮(xi。铮喊啉F。炙(zhì):烤熟的肉!胞^炙”即烤熟的斑鳩肉。

  (17)更(gēng):更換。駕:這里指車駕坐騎。

  (18)得:指得到生命,與下句的“失”表示死亡相對應(yīng),“得”、“失”也即生、死。

  (19)時:適時。

  (20)順:指順應(yīng)了規(guī)律。

  (21)縣(xuán):懸掛!翱h解”即解脫倒懸。莊子認(rèn)為人不能超脫物外,就像倒懸人一樣其苦不堪,而超脫于物外則像解脫了束縛,七情六欲也就不再成為負(fù)擔(dān)。

  (22)喘喘然:氣息急促的樣子。

  (23)妻子:妻子兒女。環(huán):繞。

  (24)叱:呵叱之聲。

  (25)怛(dá):驚擾;鹤兓@里指人之將死。

  (26)為:這里是改變、造就的意思。

  (27)陰陽:這里指整個自然變化。

  (28)翅:這里講作“啻”,“不翅”就是不啻。

  (29)冶:熔煉金屬;“大冶”指熔煉金屬高超的工匠。金:金屬。

  (30)踴躍:躍起。鏌铘:亦作“莫邪”,寶劍名。相傳春秋時代干將、莫邪夫婦兩人為楚王鑄劍,三年劍成,雄劍取名為“干將”,雌劍取名為“莫邪”。

  (31)祥:善。

  (32)犯:遇,承受。

  (33)成然:安閑熟睡的樣子。寐:睡著,這里實(shí)指死亡。

  (34)蘧(qú)然:驚喜的樣子。覺:睡醒,這里喻指生還。

  【譯文】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個人在一塊擺談?wù)f:“誰能夠把無當(dāng)作頭,把生當(dāng)作脊柱,把死當(dāng)作尻尾,誰能夠通曉生死存亡渾為一體的道理,我們就可以跟他交朋友。”四個人都會心地相視而笑,心心相契卻不說話,于是相互交往成為朋友。

  不久子輿生了病,子祀前去探望他。子輿說:“偉大啊,造物者!把我變成如此曲屈不伸的樣子!腰彎背駝,五臟朝上,下巴隱藏在肚臍之下,肩部高過頭頂,彎曲的頸椎形如贅瘤朝天隆起”。陰陽二氣不和釀成如此災(zāi)害,可是子輿的心里卻十分閑逸好像沒有生病似的,蹣跚地來到井邊對著井水照看自己,說:“哎呀,造物者竟把我變成如此曲屈不伸!”

  子祀說:“你討厭這曲屈不伸的樣子嗎?”子輿回答:“沒有,我怎么會討厭這副樣子!假令造物者逐漸把我的左臂變成公雞,我便用它來報曉;假令造物者逐漸把我的右臂變成彈弓,我便用它來打斑鳩烤熟了吃。假令造物者把我的臀部變化成為車輪,把我的精神變化成駿馬,我就用來乘坐,難道還要更換別的車馬嗎?至于生命的獲得,是因?yàn)檫m時,生命的喪失,是因?yàn)轫槕?yīng);安于適時而處之順應(yīng),悲哀和歡樂都不會侵入心房。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解脫了倒懸之苦,然而不能自我解脫的原因,則是受到了外物的束縛。況且事物的變化不能超越自然的力量已經(jīng)很久很久,我又怎么能厭惡自己現(xiàn)在的變化呢?”

  不久子來也生了病,氣息急促將要死去,他的妻子兒女圍在床前哭泣。子犁前往探望,說:“嘿,走開!不要驚擾他由生而死的變化!”子犁靠著門跟子來說話:“偉大啊,造物者!又將把你變成什么,把你送到何方?把你變化成老鼠的肝臟嗎?把你變化成蟲蟻的臂膀嗎?”

  子來說:“父母對于子女,無論東西南北,他們都只能聽從吩咐調(diào)遣。自然的變化對于人,則不啻于父母;它使我靠攏死亡而我卻不聽從,那么我就太蠻橫了,而它有什么過錯呢!大地把我的形體托載,用生存來勞苦我,用衰老來閑適我,用死亡來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是好事,也因此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F(xiàn)在如果有一個高超的冶煉工匠鑄造金屬器皿,金屬熔解后躍起說‘我將必須成為良劍莫邪’,冶煉工匠必定認(rèn)為這是不吉祥的金屬。如今人一旦承受了人的外形,便說‘成人了成人了’,造物者一定會認(rèn)為這是不吉祥的人。如今把整個渾一的天地當(dāng)作大熔爐,把造物者當(dāng)作高超的冶煉工匠,用什么方法來驅(qū)遣我而不可以呢?”于是安閑熟睡似的離開人世,又好像驚喜地醒過來而回到人間。

  【原文】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①,曰:“孰能相與于無相與,相為于無相為?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②,相忘以生,無所終窮?”三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莫然有間而子桑戶死③,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往侍事焉④。或編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⑤!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⑥,而我猶為人猗⑦!”子貢趨而進(jìn)曰:“敢問臨尸而歌,禮乎?”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惡知禮意!”

  子貢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⑧,而外其形骸⑨,臨尸而歌;顏色不變,無以命之⑩。彼何人者邪?”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11);而丘,游方之內(nèi)者也。外內(nèi)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則陋矣(12)。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13),而游乎天地之一氣(14)。彼以生為附贅縣疣(15),以死為決潰癰(16),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異物(17),托于同體;忘其肝膽,遺其耳目;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18),逍遙乎無為之業(yè)(19)。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20),以觀眾人之耳目哉(21)!”

  子貢曰:“然則夫子何方之依(22)?”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23)。雖然,吾與汝共之!弊迂曉唬骸案覇柶浞健!笨鬃釉唬骸棒~相造乎水(24),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yǎng)給(25);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26)。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shù)!弊迂曉唬骸案覇柣(27)!痹唬骸盎苏,畸于人而侔于天(28),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注釋】

 、僮由、孟子反、子琴張:莊子假托的人名。本句的“友”字可能是“語”字之誤;作“相與語”講前后語意均能串通。

  ②撓挑:循環(huán)升登。無極:這里指沒有窮盡的太空。

 、勰挥虚g(jiàn):頃刻之間。一說“莫然”即“漠然”,指相交淡漠。姑備參考。

 、苁淌拢簬椭k理喪事。

 、萼祦恚邯q如“嗟乎”。

 、薅耗。反:返回。真:本真!胺雌湔妗币馑季褪欠禋w自然。

 、哜ⅲǎ罕硎靖袊@語氣。

 、嘈扌校号囵B(yǎng)自己的德行。

 、嵬馄湫魏。阂云湫魏橥,把自身的形骸置之度外,意思是不把死亡當(dāng)作一件大事。

  ⑩命:名,稱述。

  (11)方:方域,指人類生活的空間。

  (12)陋:淺薄,見識不廣。

  (13)人:偶;“為人”即相互做為伴侶。

  (14)一氣:元?dú)狻?/p>

  (15)縣(xuán):懸。疣(yóu):這里義同“瘤”。“附贅縣疣”喻指多余的東西。

  (16) (huàn)、癰(yōng):均為毒瘡!皼Q潰癰”指毒瘡化濃而破潰。

  (17)假:憑藉。

  (18)芒然:即茫然。塵垢:這里喻指人世。

  (19)無為之業(yè):無所作為的境界。

  (20)憒憒(kuì)然:煩亂的樣子。

  (21)觀:顯示。

  (22)方:方術(shù),準(zhǔn)則。

  (23)戮:刑戮!疤熘久瘛币馑际鞘艿阶匀粦土P的人,即擺脫不了方內(nèi)束縛的人。

  (24)造:往,適。

  (25)給:足!梆B(yǎng)給”即給養(yǎng)充裕。

  (26)生:通作“性”,“生定”即性情平靜安適。一說“定”字為“足”字之誤,“生定”則是心性自足之意。

  (27) 畸(jī)人:即奇異的人,這里指不合于世俗的人。

  (28)侔(móu):齊同。

  【譯文】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在一起談話:“誰能夠相互交往于無心交往之中,相互有所幫助卻像沒有幫助一樣?誰能登上高天巡游霧里,循環(huán)升登于無窮的太空,忘掉自己的存在,而永遠(yuǎn)沒有終結(jié)和窮盡?”三人會心地相視而笑,心心相印于是相互結(jié)成好友。過不多久子桑戶死了,還沒有下葬?鬃又懒,派弟子子貢前去幫助料理喪事。孟子反和子琴張卻一個在編曲,一個在彈琴,相互應(yīng)和著唱歌:“哎呀,子桑戶。“パ,子桑戶。∧阋呀(jīng)返歸本真,可是我們還成為活著的人而托載形骸呀!”子貢聽了快步走到他們近前,說:“我冒昧地請教,對著死人的尸體唱歌,這合乎禮儀嗎?”二人相視笑了笑,不屑地說:“這種人怎么會懂得‘禮’的真實(shí)含意!”

  子貢回來后把見到的情況告訴給孔子,說:“他們都是些什么樣的人呢?不看重德行的培養(yǎng)而無有禮儀,把自身的形骸置于度外,面對著死尸還要唱歌,容顏和臉色一點(diǎn)也不改變,沒有什么辦法可以用來稱述他們。他們究竟是些什么樣的人呢?”

  孔子說:“他們都是些擺脫禮儀約束而逍遙于人世之外的人,我卻是生活在具體的世俗環(huán)境中的人。人世之外和人世之內(nèi)彼此不相干涉,可是我卻讓你前去吊唁,我實(shí)在是淺薄呀!他們正跟造物者結(jié)為伴侶,而逍遙于天地渾一的元?dú)庵。他們把人的生命看作像贅瘤一樣多余,他們把人的死亡看作是毒癰化膿后的潰破,像這樣的人,又怎么會顧及死生優(yōu)劣的存在!憑借于各各不同的物類,但最終寄托于同一的整體;忘掉了體內(nèi)的肝膽,也忘掉了體外的耳目;無盡地反復(fù)著終結(jié)和開始,但從不知道它們的頭緒;茫茫然彷徨于人世之外,逍遙自在地生活在無所作為的環(huán)境中。他們又怎么會煩亂地去炮制世俗的禮儀,而故意炫耀于眾人的耳目之前呢!”

  子貢說:“如此,那么先生將遵循什么準(zhǔn)則呢?”孔子說:“我孔丘,乃是蒼天所懲罰的罪人。即使這樣,我仍將跟你們一道去竭力追求至高無尚的‘道’。子貢問:“請問追求‘道’的方法。”孔子回答:“魚爭相投水,人爭相求道。爭相投水的魚,掘地成池便給養(yǎng)充裕;爭相求道的人,漠然無所作為便心性平適。所以說,魚相忘于江湖里,人相忘于道術(shù)中”。子貢說:“再冒昧地請教‘畸人’的問題”?鬃踊卮穑骸八^‘畸人’,就是不同于世俗而又等同于自然的人。所以說,自然的小人就是人世間的君子;人世間的君子就是自然的小人。”

  【原文】

  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①,其母死,哭泣無涕②,中心不戚③,居喪不哀。無是三者④,以善處喪蓋魯國⑤。固有無其實(shí)而得其名者乎⑥?回壹怪之⑦!

  仲尼曰:“夫孟孫氏盡之矣,進(jìn)于知矣⑧。唯簡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簡矣⑨。孟孫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⑩,不知就后;若化為物(11),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將化,惡知不化哉?方將不化,惡知已化哉?吾特與汝,其夢未始覺者邪!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12),有旦宅而無情死(13)。孟孫氏特覺,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14)。且也相與吾之耳矣,庸詎知吾所謂吾之乎?且汝夢為鳥而厲乎天(15),夢為魚而沒于淵。不識今之言者,其覺者乎,其夢者乎?造適不及笑(16),獻(xiàn)笑不及排(17),安排而去化(18),乃入于寥天一(19)!

  【注釋】

 、倜蠈O才:人名,復(fù)姓孟孫。

 、谔椋簻I水。

 、壑行模盒闹。戚:悲痛。

 、苋撸褐干鲜觥翱奁惶椤薄ⅰ爸行牟黄荨、“居喪不哀”的三種表現(xiàn)。

 、萆w:覆。

  ⑥固:竟,難道。

 、咭迹簩(shí)在,確實(shí)。

 、噙M(jìn):勝,超過。

  ⑨夫:這里代指孟孫才。

  ⑩就:趨近,追求。先:這里實(shí)指“生”,與下句“后”字實(shí)指“死”相應(yīng)。

  (11)若:順!叭艋奔错槕(yīng)自然變化。

  (12)駭形:指人死之后形體必有驚人的改變。心:精神,“損心”指情緒悲哀損傷心神。

  (13)旦:日新,朝夕改變的意思。宅:這里喻指精神的寓所,即人的軀體。情死:真實(shí)的死亡。

  (14) 乃:通作“爾”,如此的意思。

  (15)厲:通作“戾”,至、往的意思,這里實(shí)指鳥的飛翔。

  (16)造:達(dá)到。適:快意。

  (17)獻(xiàn):發(fā)。一說“獻(xiàn)”通作“戲”,“獻(xiàn)笑”亦即戲笑。排:排解,消泄。

  (18)安排:安于自然的推移。去化:忘卻死亡的變化。

  (19)寥:寂寥,虛空。

  【譯文】

  顏回請教孔子說:“孟孫才這個人,他的母親死了,哭泣時沒有一滴眼淚,心中不覺悲傷,居喪時也不哀痛。這三個方面沒有任何悲哀的表現(xiàn),可是卻因善于處理喪事而名揚(yáng)魯國。難道真會有無其實(shí)而有其名的情況嗎?顏回實(shí)在覺得奇怪。”

  孔子說:“孟孫才處理喪事的作法確實(shí)是盡善盡美了,大大超過了懂得喪葬禮儀的人。人們總希望從簡治喪卻不能辦到,而孟孫才已經(jīng)做到從簡辦理喪事了。孟孫才不過問人因?yàn)槭裁炊,也不去探尋人因(yàn)槭裁炊溃徊恢磊吀吧,也不知道靠攏死;他順應(yīng)自然的變化而成為他應(yīng)該變成的物類,以期待那些自己所不知曉的變化!況且即將出現(xiàn)變化,怎么知道不變化呢?即將不再發(fā)生變化,又怎么知道已經(jīng)有了變化呢!只有我和你呀,才是做夢似的沒有一點(diǎn)兒覺醒的人呢!那些死去了的人驚擾了自身形骸卻無損于他們的精神,猶如精神的寓所朝夕改變卻并不是精神的真正死亡。唯獨(dú)孟孫才覺醒,人們哭他也跟著哭,這就是他如此居喪的原因。況且人們交往總借助形骸而稱述自我,又怎么知道我所稱述的軀體一定就是我呢?而且你夢中變成鳥便振翅直飛藍(lán)天,你夢中變成魚便搖尾潛入深淵。不知道今天我們說話的人,算是醒悟的人呢,還是做夢的人呢?心境快適卻來不及笑出聲音,表露快意發(fā)出笑聲卻來不及排解和消泄,安于自然的推移而且忘卻死亡的變化,于是就進(jìn)入到寂寥虛空的自然而渾然成為一體!

  【原文】

  意而子見許由①。許由曰:“堯何以資汝②?”意而子曰:“堯謂我:‘汝必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③’。”許由曰:“而奚來為軹④?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⑤,而劓汝以是非矣⑥,汝將何以游夫遙蕩姿睢轉(zhuǎn)徙之塗乎⑦?”意而子曰:“雖然,吾愿游于其藩⑧!

  許由曰:“不然。夫盲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⑨,瞽者無以與乎青黃黼黻之觀⑩!币舛釉唬骸胺驘o莊之失其美(11),據(jù)梁之失其力(12),黃帝之亡其知(13),皆在爐捶之間耳(14)。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bǔ)我劓(15),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16)?”

  許由曰:“噫!未可知也。我為汝言其大略。吾師乎(17)!吾師乎!澤及萬世而不為仁(18),長于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所游已。”

  【注釋】

 、僖舛樱禾摂M的人名。

 、谫Y:給予。

 、酃河H身實(shí)踐,身體力行。

 、芏耗恪]T(zhǐ):同“只”,句末語氣詞用法。

 、蓣簦ǎ瘿睿纾汗糯囊环N刑法,用刀在受刑人的額上刺刻,而后以墨涂之。

  ⑥劓(yì):古代的一種刑法,割去了受刑人的鼻子。

 、哌b蕩:逍遙放蕩。恣。悍湃尾痪。轉(zhuǎn)徙:輾轉(zhuǎn)變化。塗:通作“途”,道路的意思。

 、喾夯h笆,這里喻指受到一定約束的境域。

  ⑨與:贊許、賞鑒。下句同此解。

 、忸ǎ绋常合寡。一般地說,“盲者”、“瞽者”都指瞎子,細(xì)分之,“盲”指有眼無珠,“瞽”指眼瞎而無視力。黼(fǔ)黻(fú):古代禮服上繡制的花紋。

  (11)無莊:虛構(gòu)的古代美人之名,寓含不裝飾的意思。傳說她聞道之后不再裝飾而自忘其美。

  (12)據(jù)梁:虛構(gòu)的古代勇夫之名,寓含強(qiáng)梁之意。

  (13)亡:丟失,忘卻。

  (14)爐捶:冶煉鍛打,這里喻指得到“道”的薰陶而回歸本真。

  (15)息:養(yǎng)息。

  (16)乘:載。成:備。“乘成”的意思就是,托載精神的身軀不再殘缺。

  (17)師:這里實(shí)指“道”。

  (18)澤:恩澤!咀g文】

  【譯文】

  意而子拜訪許由。許由說:“堯把什么東西給予了你?”意而子說:“堯?qū)ξ艺f:‘你一定得親身實(shí)踐仁義并明白無誤地闡明是非’”。許由說:“你怎么還要來我這里呢?堯已經(jīng)用‘仁義’在你的額上刻下了印記,又用‘是非’割下了你的鼻子,你將憑借什么游處于逍遙放蕩、縱任不拘、輾轉(zhuǎn)變化的道途呢?”意而子說:“雖然這樣,我還是希望能游處于如此的境域!

  許由說:“不對。有眼無珠的盲人沒法跟他觀賞佼好的眉目和容顏,瞎子沒法跟他賞鑒禮服上各種不同顏色的花紋!币舛诱f:“無莊不再打扮忘掉自己的美麗,據(jù)梁不再逞強(qiáng)忘掉自己的勇力,黃帝聞‘道’之后忘掉自己的智慧,他們都因?yàn)榻?jīng)過了‘道’的冶煉和鍛打。怎么知道那造物者不會養(yǎng)息我受黥刑的傷痕和補(bǔ)全我受劓刑所殘缺的鼻子,使我得以保全托載精神的身軀而跟隨先生呢?”

  許由說:“唉!這可是不可能知道的。我還是給你說個大概吧!馈俏覀ゴ蟮淖趲煱!我偉大的宗師。“讶f物碎成粉末不是為了某種道義,把恩澤施于萬世不是出于仁義,長于上古不算老,回天載地、雕創(chuàng)眾物之形也不算技巧。這就進(jìn)入‘道’的境界了!

  【原文】

  顏回曰:“回益矣①!敝倌嵩唬骸昂沃^也?”曰:回忘仁義矣②!痹唬骸翱梢樱q未也!彼諒(fù)見,曰:“回益矣!痹唬骸昂沃^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彼諒(fù)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③!敝倌狨砣辉虎埽骸昂沃^坐忘?”顏回曰:“墮肢體⑤,黜聰明⑥,離形去知⑦,同于大通,此謂坐忘!敝倌嵩唬骸巴瑒t無好也,化則無常也⑧,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后也!

  【注釋】

  ①益:多,增加,進(jìn)步。

  ②從整段文意推測,“仁義”當(dāng)與后面的“禮樂”互換,忘掉“禮樂”進(jìn)一步才可能是忘掉“仁義”,但譯文仍從舊述。

 、圩憾俗o心而物我兩忘。

 、荃恚ǎ悒矗┤唬后@奇不安的樣子。

 、輭櫍簹U。

 、搠恚和顺

 、呷ィ簰仐墶

 、酂o常:不執(zhí)滯于常理。

  【譯文】

  顏回說:“我進(jìn)步了。”孔子問道:“你的進(jìn)步指的是什么?”顏回說:“我已經(jīng)忘卻仁義了!笨鬃诱f:“好哇,不過還不夠!边^了幾天顏回再次拜見孔子,說:“我又進(jìn)步了!笨鬃訂枺骸澳愕倪M(jìn)步指的是什么?”顏回說:“我忘卻禮樂了。”孔子說:“好哇,不過還不夠。”過了幾天顏回又再次拜見孔子,說:“我又進(jìn)步了!笨鬃訂枺骸澳愕倪M(jìn)步指的是什么?”顏回說:“我‘坐忘’了”?鬃芋@奇不安地問:“什么叫‘坐忘’?”顏回答道:“毀廢了強(qiáng)健的肢體,退除了靈敏的聽覺和清晰的視力,脫離了身軀并拋棄了智慧,從而與大道渾同相通為一體,這就叫靜坐心空物我兩忘的‘坐忘’!笨鬃诱f:“與萬物同一就沒有偏好,順應(yīng)變化就不執(zhí)滯常理。你果真成了賢人!我作為老師也希望能跟隨學(xué)習(xí)而步你的后塵!

  【原文】

  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①。子輿曰:“子桑殆病矣②!”裹飯而往食之③。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④:“父邪?母邪?天乎?人乎⑤?”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⑥。

  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zé)o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注釋】

 、倭兀宏幱耆找陨稀!傲赜辍奔催B綿不斷地下雨。

 、诖嚎峙拢蟾。。豪Хα实。

  ③裹飯:用東西包著飯食。食之:給他吃。“食”字舊讀去聲。

  ④鼓琴:彈琴。

 、菀陨纤木,均為子桑探問自己的困乏是由誰造成的。⑥任:堪!安蝗纹渎暋笔钦f聲音衰微,禁不住內(nèi)心感情的表達(dá)。趨:急促!摆吪e其詩”是說急促地吐露出歌詞。

  【譯文】

  子輿和子桑是好朋友,連綿的陰雨下了十日,子輿說:“子?峙乱呀(jīng)困乏而餓倒!北惆埵城叭ソo他吃。來到子桑門前,就聽見子桑好像在唱歌,又好像在哭泣,而且還彈著琴:“是父親呢?還是母親呢?是天呢?還是人呢?”聲音微弱好像禁不住感情的表達(dá),急促地吐露著歌詞。

  子輿走進(jìn)屋子說:“你歌唱的詩詞,為什么象這樣?”子;卮鹫f:“我在探尋使我達(dá)到如此極度困乏和窘迫的人,然而沒有找到。父母難道會希望我貧困嗎?蒼天沒有偏私地覆蓋著整個大地,大地沒有偏私地托載著所有生靈,天地難道會單單讓我貧困嗎?尋找使我貧困的東西可是我沒能找到。然而已經(jīng)達(dá)到如此極度的困乏,還是‘命’啊!”

  【題解】

  “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師”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師。誰夠得上稱作這樣的老師呢?那就是“道”。莊子認(rèn)為自然和人是渾一的,人的生死變化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因而他主張清心寂神,離形去智,忘卻生死,順應(yīng)自然。這就叫做“道”。

  全文可以分為九個部分。第一部分至“是之謂真人”,虛擬一理想中的“真人”,“真人”能做到“天”、“人”不分,因而“真人”能做到“無人”、“無我”!罢嫒恕钡木窬辰缇褪恰暗馈钡男蜗蠡。第二部分至“而比于列星”,從描寫“真人”逐步轉(zhuǎn)為述說“道”,只有“真人”才能體察“道”,而“道”是“無為無形”而又永存的,因而體察“道”就必須“無人”、“無我”。這兩段是全文論述的主體。第三部分至“參寥聞之疑始”,討論體察“道”的方法和進(jìn)程。第四部分至“蘧然覺”,說明人的死生存亡實(shí)為一體,無法逃避,因而應(yīng)“安時而處順”。第五部分至“天之小人也”,進(jìn)一步討論人的死和生,指出死和生都是“氣”的變化,是自然的現(xiàn)象,因而應(yīng)“相忘以生,無所終窮”,只有這樣精神才會超脫物外。第六部分至“乃入于寥天一”,說明人的軀體有了變化而人的精神卻不會死,安于自然、忘卻死亡,便進(jìn)入“道”的境界而與自然合成一體。第七部分至“此所游已”,批判儒家的仁義和是非觀念,指出儒家的觀念是對人的精神摧殘。第八部分至“丘也請從而后也”,論述“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是進(jìn)入“道”的境界的方法。余下為第九部分,說明一切都由“命”所安排,即非人為之力所安排。

  作品鑒賞

  “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師”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師。誰夠得上稱作這樣的老師呢?那就是“道”。大宗師是指莊子思想中總合道宇宙生成意義的觀念,意為開創(chuàng)、傳授道理,有成就又受人尊崇的老師。莊子認(rèn)為自然和人是渾一的,人的生死變化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因而他主張清心寂神,離形去智,忘卻生死,順應(yīng)自然。這就叫做“道”。

  全文可以分為九個部分。第一部分至“是之謂真人”,虛擬一理想中的“真人”,“真人”能做到“天”、“人”不分,因而“真人”能做到“無人”、“無我”。“真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的形象化。第二部分至“而比于列星”,從描寫“真人”逐步轉(zhuǎn)為述說“道”,只有“真人”才能體察“道”,而“道”是“無為無形”而又永存的,因而體察“道”就必須“無人”、“無我”。這兩段是全文論述的主體。第三部分至“參寥聞之疑始”,討論體察“道”的方法和進(jìn)程。第四部分至“蘧然覺”,說明人的死生存亡實(shí)為一體,無法逃避,因而應(yīng)“安時而處順”。第五部分至“天之小人也”,進(jìn)一步討論人的死和生,指出死和生都是“氣”的變化,是自然的現(xiàn)象,因而應(yīng)“相忘以生,無所終窮”,只有這樣精神才會超脫物外。第六部分至“乃入于寥天一”,說明人的軀體有了變化而人的精神卻不會死,安于自然、忘卻死亡,便進(jìn)入“道”的境界而與自然合成一體。第七部分至“此所游已”,批判儒家的仁義和是非觀念,指出儒家的觀念是對人的精神摧殘。第八部分至“丘也請從而后也”,論述“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是進(jìn)入“道”的境界的方法。余下為第九部分,說明一切都由“命”所安排,即非人為之力所安排。

  作者簡介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姓莊,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戰(zhàn)國中期道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莊學(xué)的創(chuàng)立者,與老子并稱“老莊”。最早提出的“內(nèi)圣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yuǎn)。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jīng)》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yùn)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等。其作品被稱為“文學(xué)的哲學(xué),哲學(xué)的文學(xué)”。據(jù)傳莊子嘗隱居南華山,卒葬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其書《莊子》被奉為《南華真經(jīng)》。

【莊子大宗師全文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莊子》譯文03-01

秋水莊子原文及譯文08-09

厚黑學(xué)全文譯文07-08

大學(xué)全文的譯文01-28

反經(jīng)全文及譯文05-09

禮記全文及譯文09-26

秋水全文及譯文12-30

花影全文及譯文05-25

論語的全文及譯文10-16

離騷全文譯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