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策·魏二·五國伐秦原文及其翻譯
魏二·五國伐秦
五國伐秦,無功而還。其后,齊欲伐宋,而秦禁之。齊令宋郭之秦,請合而以伐宋。秦王許之。魏王畏齊、秦之合也,欲講于秦。
謂魏王曰:“秦王謂宋郭曰:‘分宋之城,服宋之強(qiáng)者,六國也。乘宋之敝,而與王爭得者,楚、魏也。請為王毋禁楚之伐魏也,而王獨(dú)舉宋。王之伐宋也,請剛?cè)岫杂弥。如宋者,欺之不為逆者,殺之不為仇者也。王無與之講以取地,既已得地矣,又以力攻之,期于啖宋而已矣!
“臣聞此言,而竊為王悲,秦必且用此于王矣。又必且曰王以求地,既已得地,又且以力攻王。又必謂王曰使王輕齊,齊、魏之交已丑,又且收齊以更索于王。秦嘗用此于楚矣,又嘗用此于韓矣,愿王之深計之也。秦善魏不可知也已。故為王計,太上伐秦,其次賓秦,其次堅約而詳講,與國無相離也。秦、齊合,國不可為也已。王其聽臣也,必?zé)o與講。
“秦權(quán)重魏,魏再明孰,是故又為足下傷秦者,不敢顯也。天下可令伐秦,則陰勸而弗敢圖也。是天下之傷秦也,則先鬻與國而以自解也。天下可令賓秦,則為劫于與國而不得已者。天下不可,則先去,而以秦為上交以自重也。如是人者,鬻王以為資者也,而焉能免國于患?兔國于患者,必窮三節(jié),而行其上。上不可,則行其中;中不可;則行其下;下不可,則明不與秦。而生以殘秦,使秦皆無百怨百利,唯已之曾安。令足下鬻之以合于秦,是免國于患者之計也。臣何足以當(dāng)之?雖然,愿足下之論臣之計也。
“燕,齊仇國也;秦,兄弟之交也。合仇國以伐婚姻,臣為之苦矣。黃帝戰(zhàn)于涿鹿之野,而西戎之兵不至;禹攻三苗,而東夷之民不起。以燕伐秦,黃帝之所難也,而臣以致燕甲而起齊兵矣。
“臣又偏事三晉之吏,奉陽君、孟嘗君、韓呡、周最、周、韓余為徒從而下之,恐其伐秦之疑也。又身自丑于秦,扮之請焚天下之秦符者,臣也;次傳焚符之約者,臣也;欲使五國約閉秦關(guān)者,臣也。奉陽君、韓余為既和矣,蘇修、朱嬰既皆陰在邯鄲,臣又說齊王而往敗之。天下共講,因使蘇修游天下之語,而以齊為上交,兵請伐魏,臣又爭之以死。而果西因蘇修重報。臣非不知秦勸之重也,然而所以為之者,為足下也!
文言文翻譯:
五國討伐秦國,沒有戰(zhàn)功而還。在這之后,齊國要討伐宋國,秦國制止了它。齊國派宋郭去秦國,請求聯(lián)合來進(jìn)攻宋國。秦王答應(yīng)了。魏王害怕齊國、秦國的聯(lián)合,也要同秦國講和。蘇秦對魏王說:“秦王對宋郭說:‘分割宋國的城邑,擊敗宋國強(qiáng)大勢力的,是六國。趁宋國衰弱,而同大王爭利的,是楚國、魏國。請允許我們?yōu)榱舜笸觖惒蝗プ柚钩䥽M(jìn)攻魏國,大王就獨(dú)自攻取宋國了。大王進(jìn)攻宋國,剛?cè)醿墒终堃积R使用。像宋國這樣的國家,欺侮它不能算大逆不道,攻滅它不能算結(jié)仇。大王不要和宋國講和來得到土地,已經(jīng)得到土地了,再加強(qiáng)兵力進(jìn)攻它,寄期望予齊國滅掉宋國!
“臣下聽了這些話,私下替大王悲哀,秦國一定會用這種方法對待大王,也一定將會使大王陷入困境來索求土地,已經(jīng)獲得土地,又將用武力進(jìn)攻大王。又一定會同大王講和,于是使大王輕視齊國,齊國、魏國的邦交惡化了,又將拉攏齊國更加向大王勒索。秦國曾經(jīng)對楚國用過這種策略,也曾對韓國用過這種策略,希望大王深入考慮這件事。秦對魏友好用心深不可測。所以替大王考慮,最上策是進(jìn)攻秦國,其次是摒棄秦國,再次是同盟國堅守信約而同泰國假裝講和,同其它國家彼此不結(jié)仇。秦國、齊國聯(lián)合,國家就不可能保持下去了。大王還是聽從臣下的,一定不要同泰國講和。
“豢國權(quán)勢過大,魏冉明習(xí)于諸侯之事,因此即使有為您損傷秦圉的,也不敢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天下諸侯可以號令攻伐秦國,就會有人暗中勸告而不敢圖謀伐秦了?吹教煜轮T侯損傷秦國,就先出賣盟國來自我解脫。天下諸侯能夠號令摒棄秦國,受到盟國的脅迫而不得已相應(yīng)。天下諸侯無法做到,自己就會首先背叛諸侯,而把秦國作為上等的邦交來保全自己。像這樣出人,把出賣大王作為資本,怎能免除國家的禍患呢?免除國家禍患的.人,一定用盡三等策略而首先推行上等的,上等策略行不通就推行中等的,中等策略行不通就推行下等的。下等策略行不通就明確表示不同秦國俱存乘損傷秦國,使秦國不擇利害的多少,只有阻止魏國兩敗俱傷的舉動才能得到自己的安寧。讓您出賣盟國來向秦國求和,這樣免除國家禍患的計策,臣下怎么知道它的可取之處呢?既然如此,希望您能研究臣下的計策。
“燕國、齊國是仇國,燕國、齊國同秦國是兄弟之國,讓燕國、齊國這樣的仇國聯(lián)合起來,去攻打燕國的婚姻之國秦國,臣下感到為難。黃帝在涿鹿之野作戰(zhàn),而西戎的軍隊(duì)沒有趕到;大禹攻打三苗,而東夷的百姓沒有起來響應(yīng)。使燕國進(jìn)攻秦國,是黃帝也為難的事,而臣下召來燕國軍隊(duì)并使齊國起兵響應(yīng)。臣下又輔饒侍奉三晉的大臣,跟從奉陽君、孟嘗君、韓氓、周寂、韓徐為并且列在他們之下,唯恐他們攻伐秦國疑慮不定,自身又同泰國決裂。一開始請求諸侯焚燒天下秦符的,是臣下;再次傳告諸侯焚燒秦符的,是臣下;要使五國相約關(guān)閉通往秦國關(guān)隘的,是臣下。奉陽君、韓余為已經(jīng)和睦了,蘇修、朱嬰已經(jīng)都暗中留在了邯鄲,臣下又游說齊王前擊敗壞宋郭的合秦之約。諸侯一同講和,于是派蘇絡(luò)宣揚(yáng)諸侯的言論,而把齊國作為最好的邦交,請求發(fā)兵攻魏,臣下又以死相爭,果真從西面由蘇修傳來齊不伐魏的消息,臣下不是不知道秦國權(quán)勢之大,然而我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您啊!
【戰(zhàn)國策·魏二·五國伐秦原文及其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戰(zhàn)國策·魏二·秦召魏相信安君》原文及翻譯07-05
戰(zhàn)國策魏二原文及翻譯07-02
戰(zhàn)國策·秦二古詩原文及翻譯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