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箏》鑒賞
作品介紹
《哀箏》的作者是李商隱,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40卷第61首。
原文
哀箏
作者:唐·李商隱
延頸全同鶴,柔腸素怯猿。
湘波無限淚,蜀魄有馀冤。
輕幰長無道,哀箏不出門。
何由問香炷,翠幕自黃昏。
注釋
、俅嗽娒}與《錦瑟》類似,詠哀箏以借寓身世之慨。據(jù)“湘波”“蜀魄”二句,當(dāng)是東川幕歸后作,或即大中十二年病廢居鄭州時所作。
、凇妒酚洝窌:“師曠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鶴二八集乎廊門;再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惫~形似鶴,其奏則如鶴“延頸而鳴”。
、邸端焉裼洝:有人得猿子殺之,猿母悲喚,自擲而死,破腸視之,寸寸斷裂。又見《世說新語·黜免》。此狀箏聲之哀。
、苡孟驽渲袷隆
、萦猛刍昊霹N事。馮浩曰:(三四)比所彈之曲,又自喻昔游(按:指湘桂、東川之游)。
、掭p幰:猶輕車。輕車無路,即阮籍途窮之意。
⑦哀箏:哀凄的`箏聲。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
據(jù)《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哀箏》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李商隱《哀箏》唐詩原文及注釋10-31
《哀王孫》的鑒賞07-16
聽箏的原文與鑒賞06-28
聽箏詩詞鑒賞07-11
《聽箏》唐詩鑒賞11-24
《哀江頭》詩詞鑒賞06-21
杜甫《哀江頭》鑒賞11-30
《夜箏》白居易唐詩鑒賞09-09
白居易《夜箏》詩歌鑒賞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