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金石錄后序》 原文及譯文賞析
《金石錄后序》是一篇帶有作者自傳性的散文,介紹了趙明誠、李清照夫婦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經(jīng)過和《金石錄》的內(nèi)容與成書過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歡迎閱讀參考!
《金石錄》后序
李清照
《金石錄》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見于金石刻者二千卷。
余建中辛巳,始歸趙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學(xué)作學(xué)生。每朔望謁告出,質(zhì)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歸。后二年,出仕宦,日就月將,漸益堆積。后或見古今名人書畫,一代奇器,亦復(fù)脫衣市易。嘗記崇寧間,有人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當時雖貴家子弟,求二十萬錢豈易得鄂?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夫婦相向惋悵者數(shù)日。
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①。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簽題。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xiāng)矣!收書既成,歸來堂起書庫,大櫥簿甲乙,置書冊。如要講讀,即請鑰上簿,關(guān)出卷帙。
至靖康丙午歲,侯守淄川。聞金人犯京師。既長物不能盡載,凡屢減去,尚載書十五車。青州故第,尚鎖書冊什物,金人陷青州,己皆為煨燼矣。建炎己酉夏五月,被旨知湖州,過闕上殿。途中奔馳,冒大暑,感疾。八月十八曰,遂不起,取筆作詩,絕筆而終。葬畢,余無所之。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從衛(wèi)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盡委棄。余搬在臥內(nèi)者,巋然獨存。時駐蹕章安,從御舟海道之溫,復(fù)赴越,又赴杭。盡將家中所有銅器等物,欲赴外廷投進。到越,己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寫本書寄剡。后官軍收叛卒,取去。所謂巋然獨存者,無慮十去五六矣。惟有書畫硯墨可五七簏②,常在臥榻下。在會稽,卜居土民鐘氏舍,忽一夕,穴壁負五簏去。余悲慟不已,重立賞收贖。所謂巋然獨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殘零不成卷部書冊,三數(shù)種平平書帖,猶復(fù)愛惜如護頭目,何愚也邪!
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區(qū)區(qū)記其終始者,亦欲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ㄟx自《〈金石錄〉后序》,有刪節(jié))
注:①槧(qiàn)書的刻本。②簏(lù):竹箱。
4.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凡見于金石刻者二千卷凡:總共
B.始歸趙氏歸:出嫁
C.以中否角勝負角:較量
D.遂盡委棄委:委托
5.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夫婦相向惋悵者數(shù)日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己少
B.竭其俸入以事鉛槧臣以供養(yǎng)無主
C.葬畢,余無所之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D.亦欲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既小中見大,由家庭而見國家,又因物及人,由書籍的得失聚散而見人世的悲歡離合,具有很高的史學(xué)價值和認識意義。
B.燈下校書賞畫,已是興會淋漓,飯后指述典故,比賽勝負,以至于茶傾懷中,更見夫唱婦隨融洽雅趣,一時歡愉氣氛,躍然紙上。
C.丈夫遺物遇亂喪失殆盡,給作者沉重打擊,但“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币痪浔砻魉炎罱K想通,不再為外物所累。
D.本文的語言疏秀淡雅,任憑胸中的一腔真情勃涌流淌,達到了文由情生、情由文見酌“自然而工”的境地,極易撥動讀者的心弦。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倜克吠]告出,質(zhì)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歸。(4分)
、谠跁肪油撩耒娛仙,忽一夕,穴壁負五簏去。(3分)
③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3分)
參考答案:
4.D(“委”在這里應(yīng)解釋為“舍棄,拋棄”)
5.C(A項,助詞,句中停頓/代詞,的人;B項,連詞,表目的/介詞,因為;C項都是動詞,往,到;D項,介詞,給/動詞,凝結(jié))
6.C(“最終想通,不再為外物所累”只是表層意思,深層含義是作者無可奈何,寬慰自己之語。)
7.(10分)
(1)每月初一、十五,(明誠)請假出去,典當衣服,得到五百銅錢,走進大相國寺,購買碑文回來。(得分點:“望”“質(zhì)”“市”及句意各1分)
(2)在會稽時,我借住在當?shù)鼐用裥甄姷娜思依,突然一天夜里,有人在墻上挖洞背了五箱離開。(得分點:“穴”“負”及句意各1分。)
。3)為什么得來非常艱難而失去又是如此容易啊!然而有有必定有無,有聚必定有散,這是人間的常理。(得分點:“何”“乃”及句意各1分)
【參考譯文】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我才嫁給趙氏。當時先父在做禮部員外郎,丞相公公在做禮部侍郎,我夫明誠年方二十一歲,正在太學(xué)做學(xué)生。趙、李兩家本是寒族,向來清貧儉樸。每月初一、十五,明誠都請假出去,把衣服押在當鋪里,取五百銅錢,走進大相國寺,購買碑文和果實;氐郊抑校覀兠鎸γ娴刈,一邊展玩碑文,一邊咀嚼果實,自己覺得很像遠古時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樣自由和快樂。后二年,明誠出仕做官,便立下即使節(jié)衣縮食,也要游遍遼遠的地方,把天下的古文奇字全部搜集起來的志愿。日積月累,資料越積越多。丞相在政府工作,親戚故舊中也有人在秘書省的,常常有《詩經(jīng)》以外的佚詩、正史以外的逸史,以及從魯國孔子舊壁中、汲郡魏安釐王墓中發(fā)掘出來的古文經(jīng)傳和竹簡文字,于是就盡力抄寫,漸漸感到趣味無窮,以至欲罷不能。后來偶爾看到古今名人的書畫和夏、商、周三代的奇器,也還是脫下衣服把它買下來。曾記得崇寧年間,有一個人拿來一幅南唐徐熙所畫的《牡丹圖》,要二十萬錢才肯賣。當時就是貴家子弟,要籌備二十萬銅錢,談何容易!我們把它留了兩夜,終于因為想不出法子而還給了他。我們夫婦倆為此惋惜悵惘了好幾天。
后來我們回青州故鄉(xiāng)閑居了十年。仰有所取,俯有所入,衣食有了富裕。明誠又接連做了萊州和淄州的太守,把他的全部薪俸拿出來,從事書籍的刻寫。每得一本,我們就一起?,整理成集,題上書名。得到書畫和彝、鼎等古代酒器,也摩挲把玩或攤開來欣賞,指摘上面的毛病。每晚以燒完一枝蠟燭為準。因此所收藏的古籍,都能做到紙札精致,字畫完整,超過許多收藏家。我天性博聞強記,每次吃完飯,和明誠坐在歸來堂上烹茶,指著堆積的書史,說某一典故出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猜中與否決定勝負,作為飲茶的先后。猜中了,便舉杯大笑,以至把茶倒在懷中,起來時反而飲不到一口。甘心在這個環(huán)境中過一輩子了!所以我們雖處于憂患貧窮之中,而胸中的志愿從沒有屈服過。收書的任務(wù)既已完成,就在歸來堂中建起書庫,把大櫥編上了甲乙丙丁的號碼,中間放上書冊。如需講讀,就拿來鑰匙開櫥,在簿子上登記,然后取出所要的書籍。我有時把書籍損壞或弄臟了一點,他定要給以批評,并責(zé)令揩完涂改,不再象過去那樣平易和藹了。收藏書籍本為尋求適意,如今反而弄得一場不愉快。我性子實在忍耐不住,就想辦法不吃第二道葷菜,不穿第二件繡有文采的衣裳,頭上沒有明珠翡翠的首飾,室內(nèi)沒有鍍金刺繡的家具。遇到諸子百家的書籍,只要字不殘缺、版本不假的,就馬上買下,儲存起來作為副本。向來家傳的《周易》和《左傳》,原有兩個版本源流,文字最為完備。于是羅列在幾案上,堆積在枕席間,我們意會心謀,目往神授,這種樂趣遠遠超過聲色狗馬之上。
唉,陸機二十作《文賦》,我在比他小兩歲的時候娘到趙家; 蘧瑗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歲之非,現(xiàn)在我己比他大兩歲:在這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啊,然而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這是人間的常理·有人丟了弓,總有人得到弓,又何必計較。因此我以區(qū)區(qū)之心記述這本書的始末,也想為后世好古博雅之士留下一點鑒戒。紹興二年,太歲在壬,八月初一甲宙,易安室題。
賞析:
這篇(<金石錄>后序)(以下簡稱<后序)),是李清照為故夫趙明誠的金石學(xué)名著(金石錄》一書所作的序言。在《金石錄》編撰過程中,趙明誠曾寫過一篇《<金石錄>序》。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趙明誠又再三請河間劉跂為《金石錄》前三十卷撰序。劉跂于同年九月完成好友趙明誠所囑,其文題作(<金石錄>后序)(以下簡稱“劉序”)。李清照所撰《后序》,雖與“劉序”的題目相同,但她是在趙明誠逝世、由她繼續(xù)完成丈夫的未竟之業(yè)后寫下的。同樣是為《金石錄》作序,李清照的《后序》,與趙明誠的自序和“劉序”大不相同。后二者系就書論書,只談與《金石錄》直接相關(guān)的事,文字簡潔平實,是兩篇很典型的書序。李清照的《后序》卻是匠心獨運,在剪裁、敘事、抒情等方面迥別于一般書序,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她所結(jié)撰的重點是放在敘述金石書畫的“得之艱而失之易”上,是一篇帶有自傳性的而又抒情性極強的文學(xué)散文。
在我國散文史上占有不可替代位置的(后序),理所當然地受到人們極大的關(guān)注和總體上頗為中肯的評價,其中兩個人的見解極近腠理。一是南宋的洪邁;一是近人浦江清。洪邁主要是就《后序》的敘事旨歸而建言,他說:“其妻易安居士,平生與之同志,趙段后,憨悼舊物之不存,乃作后序,極道遭催變故本末!((容齋四筆)卷五)洪邁不僅以此番言簡意賅之語,準確地道出了洋洋兩千言《后序》的敘事脈絡(luò),其更大的貢獻還在于為后世留下了親眼經(jīng)見宋版(后序)所云之撰署日期為紹興四年(1134)。這就極有力地說明了明抄本的“紹興二年”之誤。因為“紹興二年”對李清照來說是一個多事之秋:這年的春夏她得了重病,又因與張汝舟的離異訴訟吃官司、坐牢……在這種情況下,她哪里會有心思去整理《金石錄》并撰寫《后序》?而“紹興四年”則正是趙明誠逝世五周年,是時痛定思痛而作《后序》,豈非順理成章!
而浦江清則從另外的角度道出了《后序》的價值所在:此文詳記夫婦兩人早年之生活嗜好,及后遭逢離亂,金石書畫由聚而散之情形,不勝死生新舊之感。一文情并茂之佳作也。趙、李事跡,(宋史)失之簡略,賴此文而傳,可以當一篇合傳讀。故此文體例雖屬于序跋類,以內(nèi)容而論,亦同自敘文。清照本長于四六,此文卻用散筆,自敘經(jīng)歷,隨筆提寫。其晚境凄苦郁悶,非為文而造情者,故不求其工而文自工也。
【《金石錄后序》 原文及譯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金石錄后序原文翻譯12-13
《金石錄》后序譯文練習(xí)題09-24
李清照《金石錄后序》的價值11-25
李清照的《金石錄》后序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8-11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譯文06-23
《唐柳先生文集》后序原文及譯文07-28
指南錄后序文天祥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4-18
《歸田錄》原文、譯文及鑒賞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