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袁宏道《游高梁橋記》的原文與譯文
《游高梁橋記》是明代文學(xué)家袁宏道,袁中道兩兄弟游高梁橋時寫的兩篇游記小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袁宏道《游高梁橋記》的原文與譯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高梁橋在西直門外,京師最勝地也。兩水夾堤,垂楊十余里,流急而清,魚之沉水底者,鱗鬣皆見。精藍(lán)棋置,丹樓珠塔,窈窕綠樹中。而西山之在幾席者,朝夕設(shè)色以娛游人。當(dāng)春盛時,城中士女云集,縉紳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時柳梢新翠,山色微嵐,水與堤平,絲管夾岸。趺坐古根上,茗飲以為酒,浪紋樹影以為侑,魚鳥之飛沉,人物之往來以為戲具。堤上游人,見三人枯坐樹下若癡禪者,皆相視以為笑,而余等亦竊謂彼筵中人喧囂怒詬,山情水意,了不相屬,于樂何有也?少頃,遇同年黃昭質(zhì)拜客出,呼而下,與之語,步至極樂寺,觀梅花而返。
譯文
高梁橋在西直門外,是京城風(fēng)景最優(yōu)美的地方。兩條河夾著堤岸,垂楊柳蜿蜒了十余里,水流又急又清,魚沉到了水底,魚鱗和魚鰭都看得清楚。佛寺星羅棋布,紅樓朱塔,在綠樹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美麗。而從西山為游人所設(shè)下的坐席上看到的景致早晚都不一樣,仿佛是故意用來娛樂游人的一樣。當(dāng)春意正濃時,城里的達(dá)官貴人,只要不是特別的沒空都會來這里游覽一番。
三月一號那一天,帶著王袗和和尚寂子一起去游覽。當(dāng)時的楊柳剛剛抽芽,山色霧靄冥蒙,水與河堤齊平,兩岸音樂聲不斷。盤腿坐在古樹根上,把茶當(dāng)作酒來品飲,綠樹浪影好似勸人暢飲的音樂和錦帛一般,清清的水讓我產(chǎn)生錯覺,仿佛魚在天上飛,鳥在水里游一般,人來人往,也好似這景致的一部分。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們?nèi)齻人呆坐在古樹上,像傻和尚一樣,紛紛相視而笑。而我們是在笑他們在這里設(shè)下宴席,喧囂怒詬,和這美景絲毫不相襯,也不知樂從何來。過了一會兒,遇到了同一年登科的黃煒,叫他下來,與他交談了一會兒,步行到極樂寺觀賞了梅花,接著就回家了。
解釋
1.中郎:即袁宏道。
2.王子:即王袗。
3.穿:挖通,疏通。
4.委積:堆積。
5.羸(léi)馬:瘦弱的馬。
6.三月:指萬歷二十七年(1599)三月。
7.微泮(pàn);稍微融化。
8.譚鋒甫暢:交談得剛剛暢快。譚,同“談”。譚鋒, 言談精銳。甫,才,剛剛。
9.飚(biāo)風(fēng):暴風(fēng)。
10.中(zhòng):著,擊中。
11.御:這里指戴上。
12.著(zhuó)重裘:穿上厚皮襖。裘,皮襖。
13.敵:抵擋。
14.堪:忍受。
15.邸(dǐ):一般指官員的住所。
16.丙夜:三更時。
17.礫礫(lìlì):口中含有碎沙的樣子。
18.上春:農(nóng)歷正月,也泛指初春。
19.何京師之苦至此:為什么京城惡劣到這種地步。
20.茍非大不得已:如果不是身不由己。茍,如果、假如。非,不。
21.仆仆:形容旅途勞頓的樣子。
22.舛(chuǎn):謬誤。
23.且夫貴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況且那些權(quán)貴之所以不得已居住在這里。且,況且。
24.山人:這里指從事卜卦、算命等迷信職業(yè)的人。
25.餬(hú)口:維持生計(jì)。
26.煙霾(mái):渾濁的煙氣。霾,風(fēng)夾著塵土,天氣晦暗。
27.予以問予:意思是我問自己這個問題。
28.書之所以志予之嗜進(jìn)而無恥:寫下我著迷于仕途鉆營卻不知羞恥。通“識(zhì)”,記。嗜進(jìn),這里指著迷于仕途鉆營。
29.顛倒而無計(jì)算也:本末倒置卻不去算計(jì)。顛倒,本末倒置。
相關(guān)介紹
袁中道
(1570-1623),明代散文家,字小修,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萬歷進(jìn)士,官南京吏部郎中。與兄宗道、宏道并稱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稱。為文崇尚自然,曾游歷天下,寫下大量記游詩文,有《珂雪齋集》。
袁宏道
(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與兄宗道、弟中道并稱“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稱。為文崇尚自然,寫有大量紀(jì)游詩文。
高梁橋
高梁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西直門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建造,經(jīng)清末民國初年改建過的一座單孔石拱橋。1982年在長河污水截流及整治工程的西直門暗渠工程中,清代高梁橋又做了一次改建。
明清之時,這里古剎林立,水清見底。當(dāng)時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兩岸綠蔭下,橋頭酒肆、茶館,游客盈門,為京師郊外一勝景。
古時候,高梁橋一帶繁華壯觀,在巍峨的西直門城樓上遠(yuǎn)眺高梁橋,長河似玉帶,白橋跨碧水,綠蔭藏酒肆,古剎連西山。近觀高梁橋,橋下,柳浪飛燕逐清波;橋上,行人車馬如穿梭。出城、進(jìn)城必由此經(jīng)過,故這里熱鬧非凡。側(cè)看高梁橋,則又有小橋、流水、人家之感。樓、水、橋、人構(gòu)成了燕山腳下一幅“清明上河圖”。
傳說中,高梁橋的得名,是因?yàn)楫?dāng)年劉伯溫奉命修建京城,把好山好水全部搬到了北京。因此惹怒了掌管水系的龍神。龍神在大怒中將全城的水偷走。劉伯溫發(fā)現(xiàn)后立即派手下名為高亮的大將追趕。在擒獲返回的途中,龍神掙斷繩索逃跑。臨跑前還將裝水的水車推入長河。高亮怕皇帝怪罪,跳入長河。從此他跳河的那座橋諧他名字之音,稱為高梁橋。就是這樣的。
【袁宏道《游高梁橋記》的原文與譯文】相關(guān)文章:
《游高梁橋記》的原文及譯文09-27
袁宏道《虎丘記》的原文及譯文09-26
袁宏道《滿井游記》的原文及譯文賞析04-15
《晉書·袁宏傳》的原文及譯文賞析09-28
袁宏道的經(jīng)典散文09-26
柳宗元《袁家渴記》原文及譯文09-23
《徐文長傳》袁宏道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1-03
游荷葉山記原文及譯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