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1-07-15 11:21:24 古籍 我要投稿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

  卷地風(fēng)拋市井聲,病無危坐了清明。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

  一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fēng)百媚生。

  翻譯

  春風(fēng)卷地,拋進來街頭陣陣歡樂的聲浪。病弱的詩人,卻高堂端坐,靜賞清明風(fēng)光。

  簾外的夕陽漸漸西沉,看那微風(fēng)中的楊柳,婀娜多姿,百般嬌媚輕狂。

  注釋

  市井:市街。

  危坐:端坐。

  了:了結(jié),度過。

  創(chuàng)作背景

  宣和四年(1122),詩人以五絕《墨梅》見賞于宋徽宗,官擢太學(xué)博士、著作佐郎。見賞之后,謫監(jiān)陳留酒稅之前,詩人寫下這首詩。

  賞析

  這首詩首句“卷地風(fēng)拋市井聲”,承其一而來,寫風(fēng)吹市井喧鬧之聲自外傳來,角度在自己,喧鬧在別人!熬淼仫L(fēng)”,語出韓愈《雙鳥》詩“春風(fēng)卷地起,百鳥皆飄浮”,但僅取其“卷地春風(fēng)”之意;“市井聲”,化用黃庭堅《仁亭》“市聲鏖什枕,常以此心觀”詩句,亦僅化出“市井聲”一詞;受陳師道《春夜》“風(fēng)回晚市聲”一語啟發(fā),著一“拋”字,狀”市井”喧鬧之聲如在目前,頓使全句神采飛揚,活靈活現(xiàn),充滿春天的活力。次句“病夫危坐了清明”,讀來令讀者陡然一緊,與墻外市井之聲的喧鬧相反,詩人卻自稱“病夫”,而且“危坐”,那份拘謹,那份壓抑,躍然紙上;尤其是一“了”字,更是透出了詩人充滿遺憾且有所不甘的心情。其時,詩人名震朝野,眾目所矚,也有些許跡像看來于已不利,因此他只能努力壓抑著自己,端坐高堂,不去游春。但身未動心卻”飛,“拋”過來的市井之聲時時喧鬧著詩人之心。眼隨心轉(zhuǎn),“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fēng)百媚生”,無奈之下,只得眼盯著一簾之隔的窗外,看那一抹晚霞漸漸收起,楊柳吐綠的柔條,在微微春風(fēng)中輕舞飛揚,婀娜多姿,百媚橫生。雖此一窗春色,卻已令詩人心旌搖蕩!鞍倜纳,語取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以人擬物,更見出楊柳春意。

  “文似看山不喜平”,詩歌亦然。此詩雖短,卻一波三折,寫得搖曳多姿。加之語句暢朗,音節(jié)瀏亮,風(fēng)格俊爽,既有江西詩派鍛字煉句的精工,又具有陶、謝、韋、柳妙契自然的神韻。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2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唐代:賈島

  今日清明節(jié),園林勝事偏。晴風(fēng)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譯文及注釋

  今日清明節(jié),園林勝事偏。

  今天是清明節(jié),和幾個好友在園林中小聚。

  勝:優(yōu)美的。

  晴風(fēng)吹柳絮(xù),新火起廚煙。

  天氣晴朗,春風(fēng)和煦吹動著柳絮飛揚,清明乞新火后,人們的廚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飯的輕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杜若開出了很長,文章想起了兩位賢人。

  杜草:即杜若。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什么時候能夠乘車出發(fā)再一起相聚?在落花前飲著酒。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今天是清明節(jié),和幾個好友在園林中小聚。天氣晴朗,春風(fēng)和煦吹動著柳絮飛揚,清明乞新火后,人們的廚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飯的輕煙。

  杜若開出了很長,文章想起了兩位賢人。什么時候能夠乘車出發(fā)再一起相聚?在落花前飲著酒。

  注釋

  勝:優(yōu)美的

  杜草:即杜若

  賞析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此詩是詩人在與朋友聚會園林中即興所至,詩文大概的意思就是描述了清明時節(jié)的情景,清明這一天,詩人和幾個好友一起在園林當中小聚,天氣晴朗,春風(fēng)和煦,柳絮隨風(fēng)飛揚,清明乞新火過后,人們的廚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飯的輕煙,下闕詩文表達的就是對于兩位好朋友的寄語,表達了詩人對于友人的希望和祝愿。通篇讀下來,不難發(fā)現(xiàn),歡樂的小聚會中,不免透露出了詩人朋友目前不堪的處境,略略的表達了詩人的一種無奈的心情。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3

  【宋】陸游

  氣候江吳異,清明乃爾寒!

  老增丘墓感,貧苦道途難。

  燕子家入,梨花樹殘。

  一春回首盡,懷抱若為寬?

  譯文:

  江南吳越氣候與往年不同;今年清明尤其寒冷。

  見到山丘墓地,年老徒增感嘆;走在道路遠途,貧窮困苦難行。

  燕子依舊家家飛來飛去筑巢;梨花在風(fēng)中凋落只剩下殘枝。

  一年的回頭看即將過去;胸襟抱負哪里能夠得到舒展呢?

  注釋:

  1、江吳:廣泛指吳越一帶,狹指平江府吳郡。這里泛指。

  2、乃爾:猶言如此,竟然如此。

  3、老增:年老徒增。

  4、丘墓: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叫墳,平者叫墓!斗窖浴肪硎洠悍苍岫鵁o墳謂之墓。這里指墓,而非墳。

  5、貧苦:指貧窮遭遇困苦。

  6、道途:道路,路途。

  7、回首:指回頭;回頭看。

  8、懷抱,指胸襟;抱負。

  9、若為:怎樣;怎堪。

  賞析:

  江南的清明,是杜牧筆下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的清明,也是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的清明,更是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清明。這里的二月初,不特定指,而是一種美學(xué)感受。

  清明,給我的美學(xué)體驗是迢迢春水初漲的樣子,一切在清明雨水的沖刷下,匯聚成一個叫做春愁的詞匯,引起內(nèi)心無盡的感傷。

  這既不是王國維《人間詞話》里的壯美,也不是優(yōu)美,而是一種淡淡的凄美。

  對于落花傷春的凄美。

  也是這首詩的主題。

  首聯(lián),講吳越的氣候,原本一過春分,就分外明媚,到清明理應(yīng)更加。只是,南宋淳熙間的清明,比較,它比歷朝歷代都要寒冷些。據(jù)一些專家考證,可能是吳越地區(qū)迎來了一個極寒時期。

  陸游就在這極寒時期,感到一種上的熨帖。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營造出來的祥和景象,不就是潑在詩人心頭的一盆涼水么。

  寒冷來了,帶來了風(fēng),帶來了雨,也帶來了落花。

  李煜詞: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無疑是寒冷清明最好的寫照。

  李煜的寒冷是心靈的寒冷,而陸游的寒冷,更多的是體表的寒冷,是真冷。

  且看他第二句,脫口而出,清明怎么能夠如此寒冷的呢,這哪里還像春天。

  其實,在長江兩岸,春天常常有倒春寒。今年清明前幾日,江淮地區(qū)一陣寒冷襲來,不少人紛紛春衣改冬衣,就是最好的體現(xiàn)。

  只不過,詩人的寒冷比我們前幾日還要厲害得多。即便這樣,詩人也沒提酒御寒。

  杜牧清明佳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直成為經(jīng)典。但寒流中的詩人此時卻無心飲酒,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詩人眼前的景象,實在不適合飲酒。且看詩人去干嘛去了。

  頷聯(lián),老增對貧苦,丘墓對道途,是說自己又老又貧,想想年歲不多,仕途渺茫,便有一種哀愁襲上心頭。

  清明掃墓,本是傳統(tǒng)習(xí)俗。但詩人卻在掃墓的道路上,看到了許多荒廢了的平墓。那些被埋葬的,無不提醒著詩人,再不,就只能變成荒丘一堆。

  英雄功業(yè)早成,而自己一事無成,也就更jia惆悵。

  貧窮本沒有什么可哀的。只不過憑什么是陸游?難道讀了一輩子書,就該是這樣的下場嗎?

  想起余秋雨的《蘇東坡突圍》,陸游似乎也正在突圍,在貧困中突圍。宋代對待知識分子還算比較優(yōu)渥,尚且如此貧困,那些生活在元、清下的知識分子就更不要說了。

  像陸游這樣飽讀詩書、文韜武略、志向高遠的有識之士,為什么就不能給他一個施展拳腳的平臺,最終淪落到貧苦的地步?

  頸聯(lián),可謂佳句。詩人用燕子對梨花,家家對樹樹,入對殘,對仗工整。殘,形容詞作動詞用。

  此聯(lián),通過燕子、桃樹,進一步渲染寒字。

  小燕子們因為怕冷,一個個都躲進屋檐巢穴。梨花無枝可依,被寒冷風(fēng)雨打落在地,偶爾殘留枝頭的,也凍得瑟瑟發(fā)抖。

  雨打梨花春將盡。

  尾聯(lián),詩人面對此景,不禁生發(fā)出感嘆:一春將去,年華將老,我舒展懷抱的寬闊天地在哪里呢?

  這是詩人對不幸發(fā)出的控訴,也是對社會不尊重知識分子的發(fā)出的控訴。

  詩人的清明是灰暗的,因他所處的時代。而我們的清明是光明的。在知識命運的號召下,無數(shù)知識分子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不再忍受貧困,這無疑是華夏民族的巨大進步。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4

  清明二首

  唐代:杜甫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胡童結(jié)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

  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十年蹴踘將雛遠,萬里秋千習(xí)俗同。

  旅雁上云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

  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繡中。

  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譯文及注釋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早起匆匆趕路,天氣晴朗春色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小舟蕩漾在湖水之上。

  繡羽銜(xián)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飛鳥在天上自在飛翔,少年無憂無慮的嬉戲打鬧,只是這般天真無慮的時光卻是與我無緣了。

  繡羽:鳥。銜花:少年。

  胡童結(jié)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少數(shù)名族兒童的獨特的服飾已經(jīng)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纖細,惹人憐惜。

  胡:泛指少數(shù)民族。童:兒童。結(jié)束:服飾裝束。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

  昔日輝煌的定王府已無蹤跡,想象著賈誼府中的古井仍是當年模樣。

  定王:漢景帝第六子劉發(fā),唐姬所生,微無寵,故封王于卑濕貧國長沙,卒謚定。長懷:遐想,悠思。賈傅:即賈誼。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

  雖是只需禁火三日,無奈沒有食物烹煮實在辜負了周舉的好意了,一直四處奔波,生計卻仍無著落。

  沾:潤澤。嚴君:即嚴君平,漢蜀郡人。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錢足以自養(yǎng),則閉肆下簾讀老莊,揚雄曾從其游學(xué),稱為逸民。

  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láo)粗飯任吾年。

  富足奢侈的生活還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濁酒、粗茶淡飯頤養(yǎng)天年也已足夠了。

  天性:猶天命,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運。濁醪:濁酒。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一生都在外顛簸漂泊,右臂已漸漸枯瘦無力一邊的耳朵也已聽不清。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想到這病弱的身體,無依無靠,不禁悲從中來,淚濕衣襟。

  十年蹴(cù)踘(jū)將雛遠,萬里秋千習(xí)俗同。

  流浪漂泊,離都城已越來越遠,時光匆匆已過十年,現(xiàn)唯有清明的風(fēng)俗還與之相同。

  旅雁上云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

  雁陣穿云北去,趕赴北國家園;其他人家也紛紛鉆青楓取火,一片清明風(fēng)光。

  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繡中。

  長安的城樓掩映在一片輕煙花語中,那萬里山河也是一片錦繡吧。

  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春水滔滔不絕的匯向洞庭湖中,阻斷了我回去的道路,目之所及茫茫一片白萍,心中更是凄苦愁悶。

  白蘋: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早起匆匆趕路,天氣晴朗春色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小舟蕩漾在湖水之上。

  飛鳥在天上自在飛翔,少年無憂無慮的嬉戲打鬧,只是這般天真無慮的時光卻是與我無緣了。

  少數(shù)名族兒童的獨特的服飾已經(jīng)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纖細,惹人憐惜。

  昔日輝煌的定王府已無蹤跡,想象著賈誼府中的古井仍是當年模樣。

  雖是只需禁火三日,無奈沒有食物烹煮實在辜負了周舉的好意了,一直四處奔波,生計卻仍無著落。

  富足奢侈的生活還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濁酒、粗茶淡飯頤養(yǎng)天年也已足夠了。

  一生都在外顛簸漂泊,右臂已漸漸枯瘦無力一邊的耳朵也已聽不清。

  想到這病弱的身體,無依無靠,不禁悲從中來,淚濕衣襟。

  流浪漂泊,離都城已越來越遠,時光匆匆已過十年,現(xiàn)唯有清明的風(fēng)俗還與之相同。

  雁陣穿云北去,趕赴北國家園;其他人家也紛紛鉆青楓取火,一片清明風(fēng)光。

  長安的城樓掩映在一片輕煙花語中,那萬里山河也是一片錦繡吧。

  春水滔滔不絕的匯向洞庭湖中,阻斷了我回去的道路,目之所及茫茫一片白萍,心中更是凄苦愁悶。

  注釋

  繡羽:鳥。

  銜花:少年。

  胡:泛指少數(shù)民族。

  童:兒童。

  結(jié)束:服飾裝束。

  定王:漢景帝第六子劉發(fā),唐姬所生,微無寵,故封王于卑濕貧國長沙,卒謚定。定王城又名定王臺、定王廟等,在長沙縣東一里,廟連崗,高七丈,故又謂之定王岡,相傳乃定王為望其母唐姬墓所建。

  長懷:遐想,悠思。

  賈傅:即賈誼。

  沾:潤澤。

  嚴君:即嚴君平,漢蜀郡人。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錢足以自養(yǎng),則閉肆下簾讀老莊,揚雄曾從其游。

  天性:猶天命,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運。

  濁醪:濁酒。

  白蘋: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六月,杜甫因營救房琯觸怒肅宗,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從此離開朝延,開始最后十余年的飄泊生涯,直到公元770年(大歷五年)病死于洞庭舟中。《清明二首》寫于公元769年(大歷四年)春,當時詩人由岳州南行,擬往衡州依湖南都團練史、衡州刺史韋之晉。

  鑒賞

  詩體為七排,是古代詩人極少創(chuàng)作的一種詩體,杜甫集中僅存數(shù)首。此詩乃詩人觸景傷情、感慨入懷之作。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痹娖_始,詩人緊扣清明時令入題!靶禄稹,古代四季,各用不同木材鉆木取火,易季時所取火叫新火。唐宋時清明日有賜百官新火的儀式。蘇軾《徐使君分新火》詩云:“臥皋亭中一危坐,三月清明改新火”即指此。首聯(lián)一點時,二點地。詩人清晨起來,匆匆趕路,清明新火正裊起縷縷新煙。天氣晴暖,春光明媚,一葉小舟蕩漾在萬頃湖水之上。一個“凈”字寫盡了天宇的明靜,湖水的澄澈。此景如詩如畫,可惜在詩人心中惹起的卻是陣陣苦痛酸愁!翱痛敝翱汀陛p輕一點,把詩人從美好的自然境界拉回到殘酷的現(xiàn)實人生,詩人不得不面對飄蕩流離的艱難處境,幸福和快慰轉(zhuǎn)瞬即逝。景愈美,痛愈深。詩人看到天上飛過輕盈的小鳥,地上游戲的快活的兒童,他只是蒼然感到“他自得”,“我無緣”,詩人歷經(jīng)苦痛,身老倦游之態(tài)如在目前。繡羽,美好漂亮的羽毛,代指鳥。鮑照賦云:“曜繡羽以晨過。”又,宋之問詩:“銜花翡翠來!奔t顏,此非指美貌女子,而是指少年,李白《贈孟浩然》詩有句“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即是。騎聽,以竹當馬騎,乃少兒游戲。此聯(lián)直寫詩人之哀之倦,與首聯(lián)隱于其中、詳察方覺不同。意義上隱顯結(jié)合,表達上動靜相照,取景由高及低,由水及岸,時空勾畫寬遠闊大。

  “胡童結(jié)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钡谌(lián)上承第二聯(lián),寫本地風(fēng)物人情。胡,泛指少數(shù)民族。湖南是多民族雜居省份,土家苗民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兒童服飾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迥異于北國中原,楚地女兒腰肢苗條,美麗可愛,又是別番情調(diào)。在詩人筆下,小鳥輕翔,少年游樂,兒童裝扮新奇,少女裊婷款款,襯以朝火新煙、湖光山色的背景,構(gòu)成一幅明快爽朗、色調(diào)紛呈的清明風(fēng)俗畫。很明顯,詩人意在以此反襯自己悲涼暗淡的心懷。前三聯(lián)從現(xiàn)實、眼前著筆,第四聯(lián)則由當?shù)毓袍E轉(zhuǎn)到對歷史人物的回憶了。定王,漢景帝第十子劉發(fā),唐姬所生,微無寵,故封王于卑濕貧國長沙,卒謚定。定王城又名定王臺、定王廟等,在長沙縣東一里,廟連崗,高七丈,故又謂之定王岡,相傳乃定王為望其母唐姬墓所建。賈傅,即賈誼。年少通諸家書,文帝召為博士,遷太中大夫。他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興禮樂,又數(shù)上疏陳政事,言時弊,為大臣所忌,出為長沙王太傅,作《吊屈原賦》發(fā)抒不平之氣。盛弘之《荊州記》里說:“湘州南市之東,有賈誼宅,中有井,即誼所穿也。上斂下大,狀似壺。井旁有局腳食床,形制甚古!痹娙藶楹斡诖讼爰按硕硕履?定王、賈誼失寵于皇帝,不遇于時運,被逐僻遠卑濕之國,與詩人經(jīng)歷是頗相近的,而定王之望遠在長安的母親墳塋,賈誼之吊屈原而自傷,也正與詩人情感和思想合拍,詩人是借古人而遣已之郁懷。所以下聯(lián)作者即從古人想到自身境況。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焙吃谇迕髑耙蝗栈蚨,要禁火三日。相傳春秋時介子推輔佐晉文公重耳回國后,隱居不出,重耳燒山相逼,之推抱樹而死。重耳為悼念他,禁止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而太原舊俗,每冬至應(yīng)寒食一月,平民不堪其苦,周舉為并州刺史時,作書置子推廟,言盛冬去火,非賢者之意,故改為三日。其實,禁火乃周朝舊制,與子推之死無關(guān),是《后漢書·周舉傳》附會為之。詩人在此不過是借用這個清明傳聞而己。沾,潤澤。寒食時雖賴周舉之福開了火禁,詩人一無所有,舟鮮熟食,故只有虛承周之美意了。嚴君,即嚴君平,漢蜀郡人。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錢足以自養(yǎng),則閉肆下簾讀老莊,揚雄曾從其游學(xué),稱為逸民。這兩句概括寫詩人貧困潦倒生活。詩人到處奔波,左沖右突,卻生計無著,寫此詩前后即在潭州賣藥度日,有詩云“藥物楚老漁商市”。詩人提及嚴君平,非即思君平賣卜自給,更含有對君平閉簾讀老莊的向往之情。詩人一生深受儒道思想影響,為了社稷,也為了生計,想積極用世,同時也不乏退隱山林,過一種平淡安穩(wěn)生活的熱望,經(jīng)過十余年的流浪顛沛后,這種心靈的追求更日趨強烈,《過洞庭湖》、《次空靈岸》和《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等作品都有明顯的反映,所以結(jié)聯(lián)詩人明言已志。他討厭擊鐘而食、列鼎而烹的富豪生活,希望順依自己“山林”“天性”,有“濁醪粗飯”伴送歲月,頤養(yǎng)天年就足夠了。這不過是詩人在生活重負之下殘存的一點起碼的生存要求,雖不太積極,仍然體現(xiàn)了詩人不愿趨奉權(quán)貴,追慕榮華的高潔品質(zhì)?上У氖,詩人這個最普通的愿望都根本無法遂愿,第二年詩人即因貧病交加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生活,年僅五十八歲。

  第一首詩,詩人由清明景事興感,抒寫自己的悲慘遭遇與高潔志向,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情感段落。第二首在內(nèi)容上是第一首的繼續(xù)和發(fā)展,著重寫飄泊之感,情懷抒發(fā)則更摯切深痛而飽滿。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首聯(lián)概寫詩人苦于飄泊,年老病廢的不幸命運,并啟二三兩聯(lián)。偏枯病名,《黃帝素問》說“風(fēng)疾或為偏枯”。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秋千習(xí)俗同!钡诙(lián)緊承首聯(lián),“系舟”應(yīng)“飄泊”,“左書空”對“左臂偏枯”,“雙下淚”“左書空”如兩個特寫鏡頭,將首聯(lián)漂泊病廢內(nèi)容具象化,“寂寂”、“悠悠”兩個疊詞,更強化了詩人無依無靠,飄泊不知所歸,流浪難與人語的悲涼氣氛。茫茫人寰,無人可語,臥病在舟,飄蕩無期,右臂殘疾,左書難以成字,雖想停舟駐足,卻又無岸可登,思前想后,詩人淚雨滂沱,心如刀割。此為近承。第三聯(lián)在上聯(lián)具寫的基礎(chǔ)上概寫,遠承首聯(lián)。蹴鞠即打球,與蕩秋千等都是清明時節(jié)游戲,詩人選取它們?nèi)朐娂日疹櫾婎},更含有深意!抖乓堋氛J為蹴鞠乃軍中擊球之戲,此代指兵亂,戰(zhàn)亂頻仍中的飄泊就更為艱辛,此其一;清明打球乃唐舊俗,不止軍中,宮中猶耽此戲,王建《宮詞》描寫道:“殿前鋪設(shè)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詩人用此,寓有想望京華之意,此其二;其實,蹴鞠秋千在此還具有比喻、雙關(guān)意義,詩人的一生不正象球那樣被人踢來踢去,命運不定,也不正如秋千般飛蕩往復(fù),高低起落,難以自控嗎?此其三。“十年”言久,“萬里”言遠,詩人從時空兩個角度敘寫自己不幸!笆辍奔仁翘撝,也是實指,從詩人貶出朝遷到現(xiàn)在已是十年光陰過去了。多少年來,詩人象氈球象秋千飄泊動蕩,本已足悲,挈婦將雛,一天一天遠離京華,則更增其若,荊楚的清明風(fēng)俗雖與長安相同,正因其同,卻不得不使人憶起流竄四處的親朋,這益使人難堪萬分,柔腸寸斷。詩人在這十四個字中熔鑄了極為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和情感體驗,它們依次疊現(xiàn)出來,既富有層次感,又極見渾然一體,具有極強的內(nèi)在情感張力,令人想起詩人的另一聯(lián)名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旅雁上云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銹中!痹娙擞缮下(lián)蹴鞠秋千等物事巧妙轉(zhuǎn)入對景物的描寫,情感也逐級上升到新的高度。春來了,去冬南來的雁陣又紛紛穿云北去,趕赴北國的家園;四野人家也紛紛鉆青楓取火,一片清明風(fēng)光。詩人從高下兩個角度取景。紫塞,北地邊關(guān),詩人用此代北方的京華長安。南鳥北歸有期,遷客返京無望,可謂人慚北鳥。古人鉆木取火,四時各異其木,其后僅于寒食后一日為之,成為沿襲故俗遺跡。春季當用榆柳,荊楚卻用青楓,足見異地異俗,更易令人想到《招魂》中的句子:“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边@與詩人當時心緒是極合拍的。北方紫塞,楚中楓火,兩兩相隔,山高水遠,詩人之心禁不住越過千山萬水,飛到了魂牽夢繞的'故都京華。長安的樓閣一定早掩映于陽春三月迷離朦朧的輕煙花雨中了吧?那奇瑰高峻的山河也早應(yīng)萬紫千紅,一片錦繡了。詩人想念京華之深,欲歸故都之切,在如詩如畫的想象之景中淋漓盡致地渲泄出來,表達卻又含蓄深婉,真切動人。詩人到底忘不了社稷和君王。第四聯(lián)為眼前實景,旅雁青楓卻給人以無窮想象的天空,景深因之加大;此聯(lián)為想象虛景,煙花錦繡又緊扣節(jié)令,近遠兩景真幻交融,動靜兼具,足見詩人構(gòu)思之精密,技巧之高妙。

  “春水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贝核咸蠚w向浩渺無邊的洞庭,隔斷了詩人的歸路,舉目皆茫茫白蘋,更使白首詩人愁腸百倍,不能自持。“春”是節(jié)令的周而復(fù)始,“白”是色彩的比照烘托,兩詞疊用,極寫詩人萬般情懷。春水也如大雁一樣,能夠如期回歸,詩人卻不得不淹滯湖湘,返京無計;白蘋雖有榮枯,尚能年年開花,詩人卻盛年不再,衰落無成,然詩人偏又心系長安,不忘社稷,怎不愁上加愁呢?是景語也是情語,情因景生,情變景換,在情感的千回百折、跌宕渲泄中,結(jié)束全詩,只留下茫然、哀痛、無言的回聲。結(jié)聯(lián)素來為人稱道,劉禹錫《嘉語》言此聯(lián)人不可及,尤以疊字見妙,位云亭《秋窗隨筆》贊其“風(fēng)神搖漾,一語百情”,從藝術(shù)技巧和審美效果兩個方面進行了極高的評價。

  在內(nèi)容上,《清明二首》因節(jié)興感,借景借物抒懷,既寫平生不幸,更讓人看到詩人心中交織紐結(jié)的矛盾和痛若。詩人平生抱負無望可展,加以身老病廢,流離失所,意識中潛藏的釋道思想不禁抬起頭來。在最后歲月的詩稿中,他感慨自己“久放白頭吟”,渴望能“忘機”“返樸”,他追慕桃花源式的世外“淳古”生活,認為“富貴功名焉足圖”,希望在“樂國養(yǎng)微軀”,且欲與山鳥山花結(jié)鄰為友。然而詩人終歸是詩人,即使成了江湖“漁翁”失群“孤雁”,也永不失“每飯不忘君”的本色。他總是心系故園,“每依北斗望京華”,不舍輔佐君王“幾回青瑣點朝班”的過去,“落日心猶壯,秋風(fēng)病欲蘇!痹娙艘廊恍坌牟灰。這樣,進與退,入與出的矛盾在詩人心中此消彼長,掀起劇烈沖突,當然前者總是占據(jù)著主導(dǎo)地位。這種情懷,也鮮明體現(xiàn)在《清明二首》中。貧病交加的詩人,眼前的歡樂之景無一不牽發(fā)縷縷哀愁,促使他追想嚴君,向往山林的任運生活。然而北回的大雁,飄流的楓煙,應(yīng)時的春水,又注定他割棄不了“秦城樓閣”和“漢主山河”,且因之愈復(fù)悲哀。詩言情志。詩人這種深沉濃烈的情懷根植于詩人高尚深厚的愛國主義心靈,是詩人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自然而必然的寫照。這種深厚的愛國之情是深可寶貴,值得今人發(fā)揚光大的。這也是這首詩的價值所在。

  藝術(shù)表達上詩人也頗多成功之處。詩人善于選景構(gòu)圖。新火新煙,湖色春光,旅雁青楓,煙花錦繡,組成一幅有聲有色、歷歷如見的江南初春圖,而鳥銜花,兒騎竹,童妝胡服,女作細腰,定王舊城,賈傅古井,又是一卷具有鮮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風(fēng)俗圖畫。詩人選景注意大與小,遠與近,高與下,動與靜的角度變幻和配合,并把古與今,想象與現(xiàn)實有機融匯,內(nèi)容豐富多彩,畫面流走生動,境界高遠闊大。詩人善于煉字煉句,以“凈”寫初春湖光山色的特征和神韻,以“遠”狀詩人欲留不能,京華日遠的感傷,以“虛”道詩人囊空如洗的貧寒,“十年蹴鞠”一聯(lián)高度濃縮概括,達到了言約意豐、辭斷意屬的審美高度。疊詞、復(fù)字、雙關(guān)等技巧,既增詩句聲態(tài)之美,更使平常詞眼產(chǎn)生了新的豐富深涵,擴展了詩的容量。全詩語言通俗樸質(zhì),感情卻含蓄深沉,耐人咀嚼。

  全詩以情感的構(gòu)思線索,取景用事全為抒情服務(wù),所以景隨情移,步步變換;蛞詷肪耙r哀,或直寫哀景,第二首后三聯(lián)則把情景高度統(tǒng)一于一體,一般景萬種情疊起千重心浪,把全詩情緒推到最高點。詩人又善于多角度切入和轉(zhuǎn)換,多重詩歌意象紛至沓來,仿佛隨手拈出,又極妥貼自然。象第二首,首聯(lián)點飄泊之苦,二聯(lián)近承具寫,三聯(lián)遠承概寫,又帶出清明物事,融深慨于其中。四聯(lián)是眼前景,旅雁由地上云,新煙裊裊騰空,視點從低至高搖移;五聯(lián)是想象著筆,結(jié)聯(lián)又歸于眼前茫茫湖水。結(jié)構(gòu)上縱橫開合,景致上伸縮自如,情感氛圍步步加深,似淡實濃,似散實密,似漫不經(jīng)心偏又構(gòu)思綿密。語出自然,旨歸深烈,簡易純熟,深然天成,正是詩人晚年詩作的鮮明特點。

  在章法上,第一首前后兩聯(lián)都緊扣自身著墨,中間兩聯(lián)拓開一筆,寫當?shù)仫L(fēng)情民俗,離合相間,跌宕起伏;第二首前三聯(lián)敘事,敘中融情,后三聯(lián)寫景,景真情深,兩大板塊如又峰并峙,各顯千秋。第一首起于風(fēng)物人事,言志作結(jié),第二首由自身飄泊啟篇,又歸于湖南風(fēng)物,兩首詩在整體結(jié)構(gòu)上有一種曲折變化之貌,回環(huán)錯落之美?傊瑹o論是從思想內(nèi)容還是藝術(shù)表達上看,《清明二首》都是詩人晚年的好詩之一。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5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翻譯

  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到了,人們的心里自然就起了憂愁思念。

  馬車聲在路上繁雜地響著,東城郊外微風(fēng)拂柳一片蔥翠一片。

  落花飛舞芳草齊齊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成雙成對的蝴蝶嬉戲不已。

  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憶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注釋

  帝里:京都。

  茗:茶。按,飲茶之風(fēng),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時尚不多見。

  賞析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個“重”字,一個“愁”字,開篇明義。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許清明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卻貯著一片愁楚。一開篇,全詩就置入了青灰的愁緒中,奠定了抒情狀物的基調(diào)。清明節(jié),唐人有游春訪勝、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的風(fēng)俗,往往傾城而出。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就惟妙惟肖地點染出了這種境界。說點染,是因為是作者并未進行全景式的描述,而是采用動靜結(jié)合,聲色倶出的特寫手法,猶如一個配著聲音的特寫鏡頭,生動自然。遠處,甬路上傳來了一陣吱吱嘎嘎的行車聲,這聲音有些駁雜,看來不是一輛車,它們到哪里去呢?“柳色東城翠”,哦,原來是到東城去折柳踏青。一個"翠"字不禁使人想到了依依柳煙,濛濛新綠的初春圖景。接著,“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喜”,詩人又把想象的目光轉(zhuǎn)向了綠草青青的郊外。

  坐在馬車上,順著青色的甬路來到綠意萌生的柳林,來到萬勿復(fù)蘇的郊外。白的杏花、粉的桃花輕盈地飄落,而毛絨絨、綠酥穌的小草卻齊刷刷地探出了頭,給這世界點綴一片新綠。群鶯自由自在地翱翔,美麗的蝴蝶成雙成對地嬉戲,一切生命都在盡享大自然的溫柔和麗,這該是何等暢快、舒心。

  然而詩人并未“漸入佳境”,筆鋒一轉(zhuǎn),把目光收回身旁。"堂堂坐相憶,酌茗代醉",一動一靜,兩個鏡頭浦,我們仿佛看到了詩人獨坐曠室,癡癡地追憶什么,繼而端起茶杯,默默一飲而盡,嘆口氣又呆呆坐出神。這里的孤寂、愁思,這里的凄冷、沉默,同欣欣向榮的大自然、歡愉的郊游人群形成了一種多么鮮明的對比。詩人追憶什么,是童年無拘無束的天真自由,少年隱居的苦讀生活,還是欲登仕途的漂泊歲月?詩人在愁什么,愁仕途的艱辛難挨,還是愁人世的滄桑易變?

  融融春光下詩人抒寫了無盡的感慨,個中滋味令人咀嚼不盡。 詩人想入仕途卻又忐忑不安;欲走進無拘無束的大自然,卻又于心不甘。種種矛盾的情緒扭結(jié)在一起,寓情于景,寓情于境,自然而傳神地表達出詩人微妙、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

  創(chuàng)作背景

  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長安,應(yīng)考進士。適逢清明,詩人即事抒懷,寫下了這首五言詩。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6

  原文: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shù)刂撕翁庂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注釋

  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jié),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

  紛紛:形容多。

  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jié)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借問:請問。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賞析:

  這一天正是清明節(jié),詩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jié),可也是氣候容易發(fā)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jié),往往有“疾風(fēng)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凹娂姟,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種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傾盆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靶腥恕保浅鲩T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斷魂”呢?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皵嗷辍保菢O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現(xiàn)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jié)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jié)是個色彩情調(diào)都很濃郁的大節(jié)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游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jié)風(fēng)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王孫公子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復(fù)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么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jié)行路之人,已經(jīng)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fēng)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fā)生了。怎么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里找個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頭的愁緒。于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的路呢?詩人在第三句里并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復(fù),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里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jīng)使我們?nèi)缤吹。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fā)生藝術(shù)聯(lián)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靶踊ù濉辈灰欢ㄊ钦娲迕,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只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詩里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了酒家,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不管”了。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lǐng)會。他只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并不負責(zé)導(dǎo)游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展開了一處遠比詩篇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余地。這就是藝術(shù)的“有余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shù),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場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于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jīng)營造作之痕。音節(jié)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yōu)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huán)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zhuǎn)”,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shù)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余,索然興盡,而是余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繼承的地方!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7

  折桂令·客窗清明

  風(fēng)風(fēng)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鬢發(fā),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鑒賞二

  這支《折桂令·客窗清明》小令表現(xiàn)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獨感和失意的情懷;亦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與心境的寫照。從“五十年春夢繁華”一句推測,此曲約寫于作者五十歲左右。

  開頭三句寫即目所見的景物。清明時節(jié),時屆暮春,經(jīng)過風(fēng)吹雨打,窗前的梨花已日漸凋零了。這是透過窗欞所看到的外景,寫景的觀察點是在窗前,故二、三句描寫窄索細密的窗簾和小巧玲瓏的窗紗,以扣緊題目中的“客窗”兩字。接著用“甚情緒燈前”的一個“甚”字,領(lǐng)起以下三句,由景及情,漸漸道出了客子的愁苦情懷。一個客居在外的人,面對孤燈一盞,當然沒有好心情?椭械那閼、重重心事和天涯漂泊的苦況,縈繞在枕邊耳際。這萬千的心事,作者僅用了以下兩句來進行概括:“三千丈清愁鬢發(fā),五十年春夢繁華!鄙暇浠美畎住肚锲指琛ぐ装l(fā)三千丈》詩句“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說明自己白發(fā)因愁而生,表現(xiàn)了愁思的深長。下句說五十年來的生活,像夢一樣過去了。這兩句寫出了作者無限的愁思和感愴。

  “驀見人家”以下三句,陡然一轉(zhuǎn),將視線移向窗外人家,這家門前的楊柳如含煙霧一般,長得與屋檐相齊,充滿著春來柳發(fā)的一片生機,給這家人家?guī)戆蝗坏拇阂夂蜕畹那槿。此情此景,更反襯出游子天涯飄泊的孤獨之感。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詞中有“如今憔悴,風(fēng)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即是用人家的笑語歡言來反襯自己的寂寞傷神,此曲抒情手法與此一脈相承。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緊窄的窗戶,小巧的窗紗,拓露出一方視野的空間。窗外飄打過多少陣風(fēng)雨,而梨花還是那樣的耀眼。不須說客燈前黯然的心緒,孤枕畔旅居的傷感,我的思念總是飛向很遠很遠。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發(fā)垂肩,再久的繁華不過是春夢一現(xiàn)。忽然間,我發(fā)現(xiàn)居民家飄出一縷縷輕煙,從楊柳樹兩邊升起,漸漸爬上了高聳的屋檐。

  注釋

  窄索:緊窄。

  甚:甚是,正是。

  檐牙:檐角上翹起的部位。

  鑒賞一

  喬吉卒于至正五年(1345)二月,生年已不可考。但曹寅本《錄鬼簿》說他“江湖間四十年,欲刊所作,竟無成事者”,他在《錄么遍·自述》中也有“批風(fēng)抹月四十年”之語,則享年至少在六十歲以上。從本曲“五十年春夢繁華”句來看,當是他五十歲進入老境的作品。

  這首曲寫的是清明,卻從“客窗”的意境表現(xiàn),不消說客愁才是真正的主題。詩人先從窗外的一角春景領(lǐng)起,轉(zhuǎn)入“窄索簾櫳,巧小窗紗”,實已顯現(xiàn)出自己囿守客居一方小小天地的情狀。而臨窗所見的,是“風(fēng)風(fēng)雨雨梨花”。風(fēng)雨、梨花,固然是清明時節(jié)的典型景物,所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寒食花開千樹雪”;但以“風(fēng)風(fēng)雨雨”來配合“梨花”,那就難免使人感到“可恨狂風(fēng)淫雨惡,曉來一陣,晚來一陣,難道都吹落”(顧德潤《青玉案》)的憾恨了。這種驚心動魄的春景,暗示了作者“客窗清明”的悲愁心情。

  守著窗兒,一無出戶賞春的情緒,這就為以下客況的種種回憶留出了地步。詩人以一個“甚”字總領(lǐng),有感慨萬千之意;而“三千丈”兩句的概括,則充溢著客愁茫茫、萬念俱灰的悵恨!叭д汕宄铘W發(fā)”,是從李白《秋浦歌》的“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的詩句脫化,這與“五十年春夢繁華”對應(yīng),顯示了作者進入垂暮之年而不堪回首平生的頹然心境。白發(fā)皤然,猶漂泊于客鄉(xiāng),詩人的“情緒”、“客懷”、“心事”,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結(jié)末以一個“驀”字打斷客思,重將目光投向窗外,照應(yīng)“清明”,而深意又不止此。原來清明節(jié)前為寒食禁煙,家家冷食,不點火做飯,直到清明的這天才重開新火,而民間又有以新火互贈親鄰的習(xí)俗。這一筆以“人家”的“分煙”,襯示自己作客的孤獨,不言愁而愁意倍見,可謂神來之筆。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8

  清明日貍渡道中

  宋代: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cè)帽風(fēng)。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shù),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譯文及注釋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cè)帽風(fēng);ㄈ忌缴铮P水聲中。

  淚水沾滿綸巾,連綿不斷。散亂的頭發(fā),帽子也被風(fēng)吹斜了。繁花染紅了山野,柳條臥在水面上。

  巾,古冠之一種。以葛、縑制成,橫著額上。披披:散亂的樣子。側(cè)帽:帽子被風(fēng)吹歪。

  石馬立當?shù),紙鳶(yuān)鳴半空。墦(fán)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石獸立在道路兩旁,紙也在半空中旋飛。人們離開了墳?zāi)挂院螅瑸貘f小鳥們活躍起來,四處覓食。

  石馬:墳前接道兩旁之石獸。紙鳶:鷹形風(fēng)箏。墦:墳?zāi)埂?/p>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淚水沾滿綸巾,連綿不斷。散亂的頭發(fā),帽子也被風(fēng)吹斜了。繁花染紅了山野,柳條臥在水面上。石獸立在道路兩旁,紙也在半空中旋飛。人們離開了墳?zāi)挂院螅瑸貘f小鳥們活躍起來,四處覓食。

  注釋

  范成大在紹興二十四年(1164)任徽州司戶參軍。此詩當作于赴任途中。聯(lián)系詩集中前后詩篇分析,“貍渡”似在皖南南陵一帶。

  披披:散亂的樣子。側(cè)帽:帽子被風(fēng)吹歪。

  石馬:墳前接道兩旁之石獸。

  紙鳶(yuan):鷹形風(fēng)箏。

  墦(fan):墳?zāi)埂?/p>

  創(chuàng)作背景

  范成大在紹興二十四年(1164)任徽州司戶參軍,赴任途中時值清明,山行道中兩旁的所見所聞令世人有感而發(fā)。

  鑒賞

  詩人范成大就清明山行道中所見景象,一路敘來。山風(fēng)、細雨,花燃,柳臥,唯獨不見一個人影,在這樣空廓的背景上.大自然顯得頗有活力,但這只是一種藝術(shù)的對照。后四句寫墳地上掃墓的人散去,只剩下石馬、紙鳶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作伴。而令人憎惡的烏鴉之類則活躍起來,上下翻飛,四處覓食,暗示出長眠地下的死者亡靈的寂寞。反映出范成大離鄉(xiāng)遠行途中,心頭泛起的一種悵惘、失落之感。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9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注釋

  1. 斷魂:形容凄迷哀傷的心情。

  2. 借問:請問。

  3. 遙指:遠遠地指著。

  賞析

  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jié)的天氣特征,抒發(fā)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緒和希望。

  清明時節(jié),天氣多變,有時春光明媚,花紅柳綠,有時卻細雨紛紛,綿綿不絕。首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寫出了“潑火雨”的特征(清明前兩天是寒日節(jié),舊俗要禁火三天,這時候下雨稱為“潑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斷魂”寫行路人的心境。“斷魂”,指內(nèi)心十分凄迷哀傷而并不外露的感情。這位行人為何“欲斷魂”呢?因為清明在我國古代是個大節(jié)日,照例該家人團聚,一起上墳祭掃,或踏青游春,F(xiàn)在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趕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濕,心境就更加凄迷紛亂了。

  如何排遣愁緒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個酒家,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飲點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驅(qū)散心中的愁緒。于是他問路了:“借問酒家何處有?”問誰,沒有點明。末句“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語,又補充說明上句問的對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動代替語言,行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在一片紅杏盛開的樹梢,隱隱約約露出了一個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標幟)。詩到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聞訊而喜,興奮地趕上前去,找到酒店飲上幾杯,獲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滿足等等,都留待讀者去想象。

  由于這首詩的廣泛流傳,“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號。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jié)。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jié),可也是氣候容易發(fā)生變化的期間,甚至?xí)r有“疾風(fēng)甚雨”。但這日的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這“雨紛紛”,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靶腥恕,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斷魂”呢?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皵嗷辍保墙吡π稳菽欠N十分強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現(xiàn)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在古代風(fēng)俗中,清明節(jié)是個色彩情調(diào)都很濃郁的大節(jié)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游玩觀賞,或上墳掃墓;而今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是復(fù)雜的。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又平添了一層愁緒。因而詩人用了“斷魂”二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jié)行路之人,已經(jīng)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fēng)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清明呈館中諸公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譯文:

  1.禁垣:皇宮的圍墻。

  2.杏酪(lào):傳統(tǒng)習(xí)俗,在寒食三日作醴(lǐ)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作粥。

  3.白下:南京的別稱。

  4.卞侯墓:卞侯即晉朝的卞壸,他曾任尚書令,后來在討伐蘇峻的叛亂中戰(zhàn)死,被埋葬于治城。

  5.盧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

  6.待詔:明代翰林院所設(shè)官職,主管文件奏疏。

  7.京華:即京都。

  注釋:

  1.禁垣:皇宮的圍墻。

  2.杏酪(lào):傳統(tǒng)習(xí)俗,在寒食三日作醴(lǐ)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作粥。

  3.白下:南京的別稱。

  4.卞侯墓:卞侯即晉朝的卞壸,他曾任尚書令,后來在討伐蘇峻的叛亂中戰(zhàn)死,被埋葬于治城。

  5.盧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

  6.待詔:明代翰林院所設(shè)官職,主管文件奏疏。

  7.京華:即京都。

  賞析:

  本詩寫帝都清明節(jié)光景透露出思鄉(xiāng)的一縷深情。微婉從容,接近盛唐一些詩人的風(fēng)格。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1

  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

  宋代:朱敦儒

  雨濕清明香火殘。碧溪橋外燕泥寒。日長獨自倚闌干。

  脫籜修篁初散綠,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與誰看。

  譯文及注釋

  雨濕清明香火殘。碧溪橋外燕泥寒。日長獨自倚闌(lán)干。

  清明時節(jié)的雨水落在祭拜后殘留的香燭紙錢上,橋下溪水碧綠,橋外燕子銜濕泥筑巢。白日漸長,獨自一個人寂寞的倚著欄桿。

  香火:香燭紙錢.用以祭祀鬼神。燕泥寒:燕子銜濕泥筑巢。日長:春分后,夜短日長。

  脫籜(tuò)修篁(huáng)初散綠,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與誰看。

  剛退去竹皮的竹子正散發(fā)著嫩綠之色,剛掉落花瓣的新杏,還未散發(fā)出酸味。如此好的江南美景與誰一起觀賞呢。

  籜:竹皮,筍殼。修篁:美好的竹子。篁:竹.褪花:花瓣掉落。與誰看:與誰一起觀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明時節(jié)的雨水落在祭拜后殘留的香燭紙錢上,橋下溪水碧綠,橋外燕子銜濕泥筑巢。白日漸長,獨自一個人寂寞的倚著欄桿。

  剛退去竹皮的竹子正散發(fā)著嫩綠之色,剛掉落花瓣的新杏,還未散發(fā)出酸味。如此好的江南美景與誰一起觀賞呢。

  注釋

  香火:香燭紙錢.用以祭祀鬼神。

  燕泥寒:燕子銜濕泥筑巢。

  日長:春分后,夜短日長。

  籜(tuò):竹皮,筍殼。

  修篁(huáng):美好的竹子。篁:竹.

  褪花:花瓣掉落。

  與誰看:與誰一起觀賞。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在北宋滅亡的時候,作者流落江南之時創(chuàng)作的,此時的作者正值中年,滿腔愛國熱情的作者,看到眼前的美景,想到滅國之痛,寫下這首用江南清明之美景來襯托對故國(北宋)滅亡之悲情的作品。

  賞析

  這首小詞寫于南渡后的某個清明節(jié)。全詞以生動樸素的語言勾畫了江南清明時節(jié)如畫的風(fēng)光,抒發(fā)了遠離家鄉(xiāng)的孤獨感和憂時傷事的苦悶心情。

  上片抓住清明時節(jié)江南特有的風(fēng)光展開畫面。“雨濕清明”,既點明了時間,又描狀了江南一帶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特色!跋慊饸垺保盖迕鲯吣箷r焚燒的香燭紙錢被雨水打濕后的情狀!氨滔保瑢懡瓭M溪碧青色的春水!把嗄嗪,說南來的燕子正啄著帶寒意的泥土準備筑巢。詞人面對以上這些風(fēng)物,不由得件件觸起深沉悲涼的感慨。由清明掃墓而聯(lián)想起自己逃離家鄉(xiāng)客居江南,無法祭掃先人之墳;由燕子啄泥做窠,而聯(lián)想起自己四處飄零無以為家,更由霏霏淫雨,料峭春寒,而聯(lián)想起國事的暗淡艱難。透過歇拍“日長獨自倚闌干”的背后,可以想見詞人心中蘊含著多少辛酸沉痛的潛臺詞啊!上片中迷漾的景色又正與詞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一種深沉動人的韻。

  下片寫江南美好的春景及悲苦的心緒。首句描畫出剛脫了筍殼的修長的新竹青翠欲滴,散發(fā)出一片耀眼的綠色,沁人心脾。次句化用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蝶戀花》)句意,狀寫新近褪落了嬌艷花瓣的杏花杏子尚小,嫩綠而酸,清新可愛。這樣美妙的江南春色是多么令人心花怒放,神怡顏開!然而詞人筆鋒陡轉(zhuǎn),以反詰句“江南春好與誰看”收結(jié)全詞。既與上片歇拍孤獨愴然韻心境相呼應(yīng),又表達了自己失國亡家、憂念時事而無心觀賞的沉痛心情,烙上了時代的印記。這正是朱敦儒南渡后中期詞作的可貴之處。這首詞如同這一時期其它同類題材的詞作一樣,如“獨倚危樓,無限傷心處。芳草連天云薄暮”(《蘇幕遮》)’“東風(fēng)寂寞,可憐誰為攀折”(《念奴嬌》),“秋風(fēng)又到人間,葉珊珊。四望煙波無盡,欠青山”(《相見歡》),以真性情寫真景物,將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相交融地交織成渾然一體的境界,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均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2

  清明二絕·其一

  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xué)夭邪。

  東風(fēng)也作清明節(jié),開遍來禽一樹花。

  翻譯

  街頭都是踏青的姑娘們,頭上梳著烏黑的雙暫,打扮得很漂亮。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們隨著在花叢中飛舞的蜂呀、蝶呀,做出種種天真嬌嬈的姿態(tài)。

  東風(fēng),這春天的使者,好像也在過清明節(jié)呢,吹得特別柔和。你看,它吹得來禽開了一樹多么美麗的花!

  注釋

  雙髻鴉:又稱雙鴉,少女頭上的雙髻。

  鴉:比喻黑色,形容婦女鬢發(fā),所謂“雙發(fā)若鴉”,“云鬢堆鴉”。

  妖邪:裊娜多姿。

  來禽:即沙果。也稱花紅、林檎、文林果。果味甘美,能招眾禽,故名。

  創(chuàng)作背景

  宣和四年(1122),詩人以五絕《墨梅》見賞于宋徽宗,官擢太學(xué)博士、著作佐郎。見賞之后,謫監(jiān)陳留酒稅之前,詩人寫下這首詩。

  賞析

  第一首詩描繪的是清明佳節(jié)人們戶外踏青、游春、快樂嬉戲的美妙情景。開頭一句的“街頭”即是指明地點的:春天來了,清明走近,戶外的景色這般美好,吸引了許許多多的男兒女兒?稍娙艘︿秩镜牟⒎鞘瞧渌伺c物,而是發(fā)如墨染,頭盤雙髻的一群群少女。她們的笑臉可與春色媲美,她們的腰肢可與楊柳爭高低。徜徉在美妙的春光里,她們個個妖嬈無比,幾可追蜂賽蝶。一個“學(xué)”字,將人與物糅在一起,既有了錯綜交雜的色彩,又蘊含了豐富而不俗的韻致,這流淌在詩人筆端的詩句,無不表露出他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意。接著,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引向了東風(fēng),而且用一“作”字將其擬人化,仿佛那東風(fēng)也通曉人意似的,特意在這清明佳節(jié)之際,催開了一樹樹爭奇斗艷的花朵,來點綴自然,點綴佳節(jié),給游春的人們送上美景,也送上欣喜。整首詩詞句清麗,音節(jié)流暢,表情達意淺白酣暢。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3

  羞紅顰淺恨,晚風(fēng)未落,片繡點重茵。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寶勒倚殘云。千絲怨碧,漸路入、仙塢迷津。腸漫回,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

  逡巡。題門惆悵,墮履牽縈,數(shù)幽期難準。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明朝事與孤煙冷,做滿湖、風(fēng)雨愁人。山黛暝,塵波澹綠無痕。

  譯文及注釋

  羞紅顰(pín)淺恨,晚風(fēng)未落,片繡點重茵。舊堤分燕尾,桂棹(zhào)輕鷗,寶勒倚殘云。千絲怨碧,漸路入、仙塢(wù)迷津。腸漫回,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

  嬌美的紅花仿佛是美人含羞的笑臉,嫩綠的葉片點綴在她的鬢邊,仿佛輕蹙黛眉,微微含恨。我怨恨晚風(fēng)為什么不把花兒全部都吹落下來,這樣飄落的花瓣就像彩繡點綴著厚厚的綠茵般的草地。那蘇堤與白堤交叉像燕尾以分,湖面上桂木槳的舟船像輕輕浮蕩的水鷗,我騎著勒韁的寶馬就像倚在黃昏的殘云邊上。千絲萬縷的綠柳絲輕輕飄拂令人傷神,水中的輕舟沿著柳徑漸漸進入一個花絲環(huán)抱如屏的仙境,令人回腸蕩氣。我在岸上緊緊跟隨著畫船。為她美貌風(fēng)情而消魂。隔著花朵柳絲,我不時地看見她那背面含羞的苗條婀娜的細腰身。

  羞紅:臉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紅暈。重茵:芳草地。燕尾:西湖蘇堤與白堤交叉,形如燕尾。桂棹:以桂木為棹之舟,即芳舟。寶勒:以珍寶、金飾勒馬絡(luò)頭,此指代寶馬。殘云:零散稀疏的云。千絲:柳條。迷津:迷失津渡;迷路。楚腰:指細腰女子。

  逡(qūn)巡。題門惆悵,墮(duò)履(lǚ)牽縈,數(shù)幽期難準。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明朝事與孤煙冷,做滿湖、風(fēng)雨愁人。山黛暝(míng),塵波澹(dàn)綠無痕。

  我遲疑不決,好不容易才尋找到你的家門,又恰好遇到你不在家,只好滿心悵惘地留言題門。后來終于可以得嘗所愿,我脫下雙鞋子進入你的閨中,那種歡愛的情景真是令人沉醉。以后我便時時刻刻地計算著下次幽會的日期,雖然有時也沒有一個定準。不久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情思繚繞全是因為你那多情的眼神,衣帶漸寬是因為感傷春天。到明天早晨,往事和孤煙一樣清冷,滿潮的凄風(fēng)苦雨實在令人倍感憂愁。山色更加幽暗昏暝,水波淡淡,凌波仙子杳然無跡。

  逡巡:徘徊不進;滯留。巡,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墮履:留宿。牽縈:糾纏;牽掛。寬帶:衣帶寬松。形容腰變瘦。留情緣眼,寬帶因春:一本作“留情緣寬,帶眼因春”;一本作“留情轉(zhuǎn)眼,帶減因春”。山黛:青蔥濃郁的山色。暝:一本作“映”。塵:一本作“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嬌美的紅花仿佛是美人含羞的笑臉,嫩綠的葉片點綴在她的鬢邊,仿佛輕蹙黛眉,微微含恨。我怨恨晚風(fēng)為什么不把花兒全部都吹落下來,這樣飄落的花瓣就像彩繡點綴著厚厚的綠茵般的草地。那蘇堤與白堤交叉像燕尾以分,湖面上桂木槳的舟船像輕輕浮蕩的水鷗,我騎著勒韁的寶馬就像倚在黃昏的殘云邊上。千絲萬縷的綠柳絲輕輕飄拂令人傷神,水中的輕舟沿著柳徑漸漸進入一個花絲環(huán)抱如屏的仙境,令人回腸蕩氣。我在岸上緊緊跟隨著畫船。為她美貌風(fēng)情而消魂。隔著花朵柳絲,我不時地看見她那背面含羞的苗條婀娜的細腰身。

  我遲疑不決,好不容易才尋找到你的家門,又恰好遇到你不在家,只好滿心悵惘地留言題門。后來終于可以得嘗所愿,我脫下雙鞋子進入你的閨中,那種歡愛的情景真是令人沉醉。以后我便時時刻刻地計算著下次幽會的日期,雖然有時也沒有一個定準。不久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情思繚繞全是因為你那多情的眼神,衣帶漸寬是因為感傷春天。到明天早晨,往事和孤煙一樣清冷,滿潮的凄風(fēng)苦雨實在令人倍感憂愁。山色更加幽暗昏暝,水波淡淡,凌波仙子杳然無跡。

  注釋

  1.渡江云三犯:詞牌名,周邦彥創(chuàng)調(diào),又名《渡江云》。雙調(diào),一百字,上片十句四平韻,下片九句四平韻,后片第四句為上一、下四句法,必須押一同部仄韻。

  2.羞紅:臉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紅暈。

  3.重茵:芳草地。

  4.燕尾:西湖蘇堤與白堤交叉,形如燕尾。

  5.桂棹:以桂木為棹之舟,即芳舟。

  6.寶勒:以珍寶、金飾勒馬絡(luò)頭,此指代寶馬。

  7.殘云:零散稀疏的云。

  8.千絲:柳條。

  9.迷津:迷失津渡;迷路。

  10.楚腰:《韓非子·二柄》:“ 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焙笠蛞浴俺狈悍Q女子的細腰。借指細腰女子。

  11.逡(qūn)巡:徘徊不進;滯留。巡,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12.題門:《世說新語》載,嵇康與呂安是朋友,安拜訪嵇不遇,嵇康子嵇喜出門讓呂安進屋,安未入,在門上題寫“鳳”字而去,意謂喜是一只“凡鳥”。此處單作“不遇”解。

  13.墮履:留宿。

  14.牽縈:糾纏;牽掛。

  15.寬帶:衣帶寬松。形容腰變瘦。

  16.留情緣眼,寬帶因春:一本作“留情緣寬,帶眼因春”;一本作“留情轉(zhuǎn)眼,帶減因春”。

  17.山黛:青蔥濃郁的山色。

  18.暝:一本作“映”。

  19.塵:一本作“澄”。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夏承燾《吳夢窗系年》:“夢窗在蘇州曾納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納一妾,后則亡歿。集中懷人諸作,其時夏秋,其地蘇州者,殆皆憶蘇州遣妾;其時春,其地杭州者,則悼杭州亡妾!边@首詞與《齊天樂·煙波桃葉西陵路》,《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都為同一時期悼念杭州亡妾的作品。

  賞析

  《渡江云三犯》,又名《渡江云》。雙調(diào),一百字,上片十句四平韻,下片九句四平韻,后片第四句為上一、下四句法,必須押一同部仄韻。

  上片追憶與杭妾始遇時的情景。“羞紅顰”三句,描繪出湖邊暮春景色。“重茵”,原指厚席,這里喻厚厚的芳草地。此言暮春的湖邊陣陣晚風(fēng)吹得落英繽紛,點綴著綠茸茸的芳草地。這落英恰像那少女們淺顰含羞微怨的嬌態(tài)!芭f堤”三句,述湖景!芭f堤”指西湖蘇、白兩堤;“燕尾”言兩堤在湖上交叉形如燕尾!肮痂,以桂木為槳的船,這里泛指西湖中游船;“寶勒”,即用珍寶裝飾的馬絡(luò)頭,這里指代馬兒。三句言遠望湖上蘇、白兩堤交叉,形如燕尾,湖中眾多的游船與鷗鳥一起蕩漾在碧波之中。詞人騎著馬,背襯著西天的彩云佇立在岸堤上觀賞遠近景色!扒Ыz”兩句,游湖思亡妾。“千絲”指堤岸邊的柳枝。此言眼前這些既青柔又濃密的柳枝卻不能為詞人挽留住就在這兒相識的亡妾。詞人到了這湖邊,像又回到了劉阮入天臺而遇仙的地方(即點明詞人與杭妾在此初見之事)!傲奔戳粢,所以古人多有折柳贈別的習(xí)俗。今杭妾不幸亡故,不禁使詞人見柳絲而“怨碧”。“腸漫回”兩句,因思之深而致幻。“楚腰身”,楚諺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里泛指美人的細腰身。此言詞人對亡妾牽腸掛肚朝夕相思,以致佇立在這兩人初識之處,幻覺中向花叢中望去似乎隱約看到了她美妙的背影。

  下片追憶不遇以悼念亡妾。“逡巡”四句,憶不遇!邦}門”,事見《世說新語》呂安訪嵇康不遇,題字其門。此處借代不遇!皦櫬摹,本《史記·留侯世家》,張良遇黃石公故事。這是作傳藝、鐘情解。此言詞人想起從前初識之時曾多次來到她的門前徘徊,終因兩人不能見面而心情惆悵,詞人像張良盼望黃石公傳藝那樣希望她能對其鐘情,但又因為好幾次約會都沒有實現(xiàn)而感到牽腸掛肚。又“墮履”,事見《北史·韋瓊傳》,有“不棄遺簪墮履”之語!斑始覺”兩句,“緣”,因也;“寬帶”,語出沈約與徐勉書:“老病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柳永《蝶戀花》詞也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詞人用柳詞意境。此言詞人對亡妾難舍難忘,細想原因,一是因為她有一雙令人消魂的多情的媚眼。照現(xiàn)代人的說法,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而古時作畫也有“畫龍點晴”之說,所以詞人突出了亡妾雙眼攝人心魄的魅力。二是詞人值此清明時節(jié),自然引起了對亡妾的懷念,以致因?qū)λ目坦窍嗨级諠u消瘦!懊鞒眱删洌c出悼念。因為今天正是清明節(jié),是祭奠亡靈之時,所以詞人想到如今自己與杭妾早已陰陽異路,兩人往日的恩愛情景已似幻夢般的風(fēng)消煙散,詞人對亡妾的悼念,也如那湖上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一樣愁煞人啊!吧谨礻浴币痪,以景作結(jié),點明游湖。此句語出蘇軾《次韻促仲殊游西湖》詩:“水光瀲滟猶浮碧”,言山色空蒙,湖面浮碧似鏡,一切都歸結(jié)于這平靜之中。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4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翻譯/譯文

  清明節(jié)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xiāng)路上奔波,心里已經(jīng)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

  詩人想著,便向路旁的牧童打聽。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一指――哦,在那開滿杏花的村莊,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攬行人呢!

  注釋

  ①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陽歷4月4日或5日。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jié),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它我國傳統(tǒng)的掃墓節(jié)日,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

 、谟麛嗷辏盒稳輦袠O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

  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jié)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劢鑶枺合騽e人請問。

  賞析/鑒賞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jīng)營造作之痕。音節(jié)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yōu)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huán)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zhuǎn)”,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shù)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余,索然興盡,而是余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繼承的地方吧。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5

  清明 唐朝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詢問當?shù)刂撕翁庂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清明》注釋

  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jié),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

  紛紛:形容多。

  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jié)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借問:請問。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賞析

  這一天正是清生節(jié),詩人杜牧是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生,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生媚的時節(jié),可也是氣候容易發(fā)生變化的期間,常常紛上“鬧天氣”。遠是梁代,就有人記載過:是清生前兩天的寒食節(jié),往往有“疾風(fēng)甚雨”。若是正紛是清生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種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傾盆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生“潑火雨”的精神,下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是此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是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靶腥恕保浅鲩T是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斷魂”呢?是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皵嗷辍,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并非生白表現(xiàn)是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生這個節(jié)日,是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是當時,清生節(jié)是個色彩情調(diào)都很濃郁的大節(jié)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游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jié)風(fēng)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王孫公子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復(fù)雜的。倘若再紛上孤身行路,這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紛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么詩人是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jié)行路之人,已經(jīng)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是雨絲風(fēng)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fā)生了。怎么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是這時不禁想到:往哪里找個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生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頭的愁緒。于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的路呢?詩人是第三句里并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是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是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復(fù),比答話還要鮮生有力。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里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jīng)使我們?nèi)缤吹。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fā)生藝術(shù)聯(lián)系,若真的就是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是不遠不近之間!靶踊ù濉辈灰欢ㄊ钦娲迕膊灰欢粗妇萍。這只需要說生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是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詩里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了酒家,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不管”了。他把這些都含蓄是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lǐng)會。他只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并不負責(zé)導(dǎo)游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展開了一處遠比詩篇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余地。這就是藝術(shù)的“有余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shù),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長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是目前;含不盡之意,是于言外”。拿這首《清生》絕句來說,是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jīng)營造作之痕。音節(jié)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yōu)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huán)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zhuǎn)”,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是—“合”。是藝術(shù)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是最后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余,索然興盡,而是余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生之處,也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繼承的地方!

  《清明》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首見于南宋初年《錦繡萬花谷》注明出唐詩,后依次見于《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明托名謝枋得《千家詩》、清康熙《御選唐詩》!督贤ㄖ尽份d: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勝景。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相關(guān)文章:

清明_黃庭堅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陸游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11-13

清明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9-26

清明原文及賞析12-26

孟浩然《清明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2-26

清明日_溫庭筠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守歲原文翻譯及賞析02-12

流鶯原文翻譯及賞析02-11

春游原文翻譯及賞析02-09

鷓鴣原文翻譯及賞析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