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段太尉逸事狀》原文及譯文和賞析
段太尉逸事狀
【唐】柳宗元
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jié)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惡者,卒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邠寧節(jié)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狀白府,愿計事。至則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亂,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為涇州,甚適,少事;今不忍人無寇暴死,以亂天子邊事。公誠以都虞候命某者,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毙⒌略唬骸靶疑!”如太尉請。
既署一月,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壞釀器,酒流溝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斷頭注槊上,植市門外。晞一營大噪,盡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將奈何?”太尉曰:“無傷也!請辭于軍!毙⒌率箶(shù)十人從太尉,太尉盡辭去。解佩刀,選老躄者一人持馬,至晞門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甲者愕。因諭曰:“尚書固負若屬耶?副元帥固負若屬耶?奈何欲以亂敗郭氏?為白尚書,出聽我言!睍劤鲆娞。太尉曰:“副元帥勛塞天地,當務始終。今尚書恣卒為暴,暴且亂,亂天子邊,欲誰歸罪?罪且及副元帥。今邠人惡子弟以貨竄名軍籍中,殺害人,如是不止,幾日不大亂?大亂由尚書出,人皆曰尚書倚副元帥,不戢士。然則郭氏功名,其與存者幾何?”言未畢,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軍以從!鳖欉匙笥以唬骸敖越饧咨⑦火伍中,敢嘩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奔仁,曰:“吾疾作,愿留宿門下。”命持馬者去,旦日來。遂臥軍中。晞不解衣,戒候卒擊柝衛(wèi)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謝不能,請改過。邠州由是無禍。
先是,太尉在涇州為營田官。涇大將焦令諶取人田,自占數(shù)十頃,給與農(nóng),曰:“且熟,歸我半!笔菤q大旱,野無草,農(nóng)以告諶。諶曰:“我知入數(shù)而已,不知旱也!倍截熞婕,農(nóng)且饑死,無以償,即告太尉。太尉判狀辭甚巽,使人求諭諶。諶盛怒,召農(nóng)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鋪背上,以大杖擊二十,垂死,輿來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nóng)者,然后食。取騎馬賣,市谷代償,使勿知。
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剛直士也。入見諶,大罵曰:“汝誠人耶?涇州野如赭,人且饑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擊無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馬,賤賣市谷入汝,汝又取不恥。凡為人傲天災、犯大人、擊無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無馬,汝將何以視天地,尚不愧奴隸耶!”諶雖暴抗,然聞言則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終不可以見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涇州以司農(nóng)征,戒其族:“過岐,朱泚幸致貨幣,慎勿納!奔斑^,泚固致大綾三百匹。太尉婿韋晤堅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謝曰:“處賤無以拒也!碧驹唬骸叭唤K不以在吾第!币匀缢巨r(nóng)治事堂,棲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終,吏以告泚,泚取視,其故封識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柳宗元謹上史館。今之稱太尉大節(jié)者出入,以為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嘗出入岐周邠斄間,過真定,北上馬嶺,歷亭障堡戍,竊好問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未嘗以色待物;人視之,儒者也。遇不可,必達其志,決非偶然者。會州刺史崔公來,言信行直,備得太尉遺事,覆校無疑,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于執(zhí)事。謹狀。
(注:該文出自宋刻世彩堂本《柳河東集》。)[1]
注釋
1.太尉:指段秀實,字成公。唐汧陽(今陜西省千陽縣)人。官至涇州刺史兼涇原鄭潁節(jié)度使。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涇原士兵在京嘩變,德宗倉皇出奔,叛軍遂擁戴原盧龍節(jié)度使朱泚為帝。當時段太尉在朝中,以狂賊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額,被害,追贈太尉(見兩唐書本傳)。狀是舊時詳記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壽年的一種文體。逸事狀專錄人物逸事,是狀的一種變體。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因邠寧節(jié)度使白孝德的推薦,段秀實任涇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刺史。這里以段秀實死后追贈的官名稱呼他,以示尊敬。
2.汾陽王:即郭子儀。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有功,于唐肅宗寶應元年(762)進封汾陽王。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正月,郭子儀以司徒(國家三公)兼中書令(宰相)的身份,充任單于鎮(zhèn)北大都護、朔方節(jié)度大使、河中節(jié)度觀察使、河中尹、關內(nèi)河東副元帥,出鎮(zhèn)河中。蒲:州名,唐為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
3.“王子晞”句:汾陽王郭子儀第三子郭晞,隨父征伐,屢建戰(zhàn)功。廣德二年(764),吐蕃侵邊,郭晞奉命率朔方軍支援邠州。時任御史中丞,與馬璘合勢,大破吐蕃,以戰(zhàn)功加御史大夫。又任朔方行營節(jié)度使。于唐德宗貞元年間去世,追贈兵部尚書!顿Y治通鑒》胡三省注:“據(jù)《實錄》,時晞官為左常侍,宗元云尚書,誤也!
4.領:兼任。節(jié)度使:主要掌軍事。唐代開元年間設置,原意在增加都察權力。安史亂后,愈設愈濫。
5.寓軍:在轄區(qū)之外駐軍。邠(bīn)州:唐屬關內(nèi)道,今陜西省彬州市。
6.無賴:這里指強橫妄為的意思。
7.貨:財物,這里指賄賂。
8.嗛(qiè):通“慊”,滿足,快意。
9.釜:鍋。鬲(lì):古代烹飪器,形似鼎而足中空。甕(wèng):盛酒的陶器。盎(àng):腹大口小的容器。
10.白孝德:安西(治所在今新疆庫車縣)人,李光弼部將,廣德二年(764)任邠寧節(jié)度使。
11.狀:陳述事實的文字。白:陳述,秉告。府:此指節(jié)度使府。
12.生人:生民,百姓。理:治。唐代為避李世民、李治諱而改。
13.都虞候:軍隊中的執(zhí)法官。
14.躄(bì):跛腳。躄者:腿腳不靈便之人。
15.戢(jí):管束。不戢士:不管束的士兵。
16.晡(bū)食:晚餐。晡,申時,下午三至五時。假設:借備。草具:粗劣的食物。
17.柝(tuò):古代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18.“太尉”句:白孝德初任邠寧節(jié)度使時,以段秀實署置營田副使。唐制,諸軍萬人以上置營田副使一人,掌管軍隊屯墾。
19.巽(xùn):通“遜”,委婉,謙恭。
20.淮西:今河南省許昌、信陽一帶。
21.野如赭(zhě):形容土地赤裸,寸草不生。赭:赤褐色。
22.“及太尉”句: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二月,段秀實自涇原節(jié)度使被召為司農(nóng)卿。司農(nóng)卿,為司農(nóng)寺長官,掌國家儲糧用糧之事。
23.岐:州名,治所在今陜西省鳳翔縣南。
24.朱泚(cǐ):昌平(今北京市昌平縣)人。時為鳳翔府尹。貨幣:物品和錢幣。
25.識(zhì):通“志”,標記。
26.“太尉”句:這是表示正文結束的話。
27.元和九年:即公元814年。元和,唐憲宗李純年號。
28.“永州”句:當時柳宗元任永州(治所在今湖南零陵縣)司馬,這里是他官職地位的全稱。史館:國家修史機構。
29.出入:大抵,不外乎。
30.“宗元”句:柳宗元于貞元十年(794)曾游歷邠州一帶。周:在岐山下,今陜西省郿縣一帶。斄(tái):同“邰”,在今陜西省武功縣西。
31.真定:不可考,或是“真寧”之誤。真寧即今甘肅省正寧縣。
32.馬嶺:山名,在今甘肅省慶陽縣西北。
33.校:中下級軍官。
34.姁(xǔ)姁:和善的樣子。
35.色:臉色。物:此指人。
36.執(zhí)事:即使從左右的人,這里指史官韓愈。
譯文
段太尉剛任涇州刺史的時候,汾陽王郭子儀以副元帥的身份駐扎在蒲州。汾陽王的兒子郭晞?chuàng)紊袝,暫時駐軍在邠州,縱容士兵違紀枉法。有些士卒用賄賂手段使自己有軍隊的名號,恣意妄為,官吏都不能干涉。邠寧節(jié)度使白孝德雖然內(nèi)心憂戚,但因為郭子儀的緣故不敢加以管束。
段太尉從涇州用文書報告白孝德,表示愿意為他出謀劃策。到了白孝德府中,他就說:“天子把百姓交給您治理,您看到百姓受到殘暴的傷害,卻無動于衷。大亂將要發(fā)生,您怎么辦?”白孝德說:“我愿意聽您的指教!倍翁菊f:“我擔任涇州刺史,很空閑,事務不多;現(xiàn)在不忍心百姓沒有外敵卻慘遭殺害,使得天子的邊防被擾亂。假如你任命我為都虞候,我就能替您制止,使您的百姓不再遭到傷害!卑仔⒌抡f:“太好了”,便聽從了段太尉的請求。
段太尉擔任都虞候職務一個月后,郭晞部下十七人進街市拿酒,又用兵器刺釀酒的技工,砸壞酒器,使酒流進河溝中。段太尉布置士兵去抓獲這十七人,全都砍了頭,把頭掛在長矛上,豎立在市門外。郭晞全軍營都騷動起來,紛紛披上了鎧甲。白孝德驚慌失措,把段太尉叫來問道:“怎么辦呢?”段太尉說:“沒有關系!”白孝德派幾十名士兵跟隨太尉,太尉全都辭掉了。他解下佩刀,挑選了一個又老又跛的士兵牽馬,來到郭晞門下。全副武裝的士兵涌了出來,段太尉邊笑邊走進營門,說:“殺一個老兵,何必全副武裝呢?我?guī)е业念^顱來啦!”士兵們大驚。
郭晞出來會見太尉。段太尉說:“副元帥的功勛充塞于天地之間,應該使其流傳,F(xiàn)在您放縱士兵為非作歹,這樣將造成變亂,擾亂天子邊地,應該歸罪于誰?大亂從您這兒發(fā)生,人們都會說您是倚仗了副元帥的勢力,不管束部下。那么郭家的功名,將還能保存多少呢?”話沒有說完,郭晞拜了兩拜道:“承蒙您用大道理開導我,我愿意率領部下聽從您!惫鶗劵仡^呵斥手下士兵說:“全都卸去武裝,解散回到自己的隊伍里去,誰敢鬧事,格殺勿論!”段太尉說:“我還未吃晚飯,請為我代辦點簡單的食物。”吃完后,又說:“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想留宿在您營中!倍翁久顮狂R的人回去,次日清早再來。于是段太尉就睡在營中。郭晞連衣服也不脫,命警衛(wèi)敲打著梆子保衛(wèi)段太尉。第二天一早,郭晞和段太尉一起來到白孝德那兒,郭睎道歉說自己實在無能,請求允許改正錯誤。邠州從此沒有了禍亂。
賞析
此文作于唐憲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貶居永州時,是作者給當時在史館任職的韓愈修史作參考的。他在《與史官韓愈致段秀實太尉逸事書》中,談了其寫作動因:“太尉大節(jié),古固無有。然人以為偶一奮,遂名無窮,今大不然。太尉自有難在軍中,其處心未嘗虧側,其蒞事無一不可紀。會在下名未達,以故不聞,非直以一時取笏為諒(信)也!焙苊黠@,作者寫此文的目的是要辯證正當時一些人對段秀實為人的曲解。事情要追溯到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涇原節(jié)度使姚令言的部隊在京師嘩變,德宗倉皇出奔,原盧龍節(jié)度使朱泚被叛軍擁立為帝。段秀實在朝中,一次被召議事之時,他突然用笏猛擊朱泚的頭部,同時唾面大罵朱泚“狂賊”,終被殺害。柳宗元對段秀實的忠勇行為深表敬仰。然而朝中也有人散布流言,說段秀實的這一舉動是“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柳宗元聽后極為憤慨。他深知其為人一貫剛直,“遇不可,必達其志”。為了讓人們了解段秀實,作者取其生平逸事三則,經(jīng)恰當剪裁組織,生動描寫,鮮明渲染,說明段秀實的剛勇是出自其性格之必然,從而使流言不攻自破。
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過三件逸事,塑造了一個不畏強暴,關心人民,臨財而不茍取的封建時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時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丑惡現(xiàn)象也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認識意義和史料價值。
全文可分為四段。第一段即第一個事件:勇服郭晞。作者依次寫悍卒肆志,自薦平亂,詣營陳辭,請留宿營,突出了段秀實外柔內(nèi)剛的性格。事情的起因是郭晞縱士卒殘害百姓,為所欲為。作者先詳細地敘述了士卒肆志之狀:天天成群結隊地在街市上強索財物,不能滿意,就奮擊折人手足,將各種瓦器都砸碎,狼籍滿地,裸露著臂膀揚長而去,至撞殺孕婦人。寫暴行之慘烈,如在眼前。接著作者指出了士卒之所以敢為所欲為的癥結所在,因為汾陽王郭子儀的緣故,白孝德只是心中憂傷卻不敢說明。緊接著作者又寫段秀實自薦擔任都虞候前去平亂,顯示了他的剛勇無畏。不久,在郭晞士卒十七人再度橫行時,段秀實果斷地派士兵捕捉了他們,并一一斬首,把頭插在長矛上,豎立在街市示眾。這里“注”和“植”兩個動詞,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實的“勇”。這是一寫其勇。段秀實為民除了害,大快人心,然郭晞士卒豈肯罷休,立時都披上盔甲,事件進入高潮。此時白孝德震恐,而段秀實從容鎮(zhèn)定,臨危不懼,決定詣營陳辭。作者極寫郭晞士卒劍拔弩張,如臨大敵的緊張氣氛,反襯了段秀實的大智大勇。段秀實不帶衛(wèi)士,不帶佩刀,坦然出現(xiàn)在郭營,使郭晞士卒愕然。段秀實知道要治服郭晞,不可能憑借武力,只能曉之以理,因此,辭衛(wèi)士,解佩刀,選年老腿跛的人持馬,這是從心理上消除對方的戒備。作者這樣敘寫的寓意是:段秀實是不怕死的。他外柔內(nèi)剛,平易而又剛強的個性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至此,段秀實已漸居主動地位,他向郭晞慷慨陳詞,指明利害關系后,終于折服了對方。這是二寫其勇。至此,事件似已告終,不料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寫了段秀實要求留宿軍營一節(jié)。為什么要寫這一情節(jié)呢?掩卷細想,卻又不難理解,段秀實用大義和利害曉喻郭晞,使郭晞心悅誠服,再拜謝罪,顧叱士卒說:“皆解甲散還火伍中,敢嘩者死!”郭晞到底有無約束部下的決心,段秀實要探明白。留宿軍營,既顯示了段秀實的坦蕩胸懷,又可考察郭晞改過的誠意和決心。這是三寫其勇。
第二段即第二個事件:仁愧焦令諶。段秀實除了以剛勇取勝對方外,還具有仁信愛民之心。這則逸事敘述他同情、救助、安撫一個無力交租而慘遭毒打的農(nóng)民。作者通過段秀實一系列行動,展現(xiàn)了他對農(nóng)者的憐憫之情。寫這則事件的結局,作者讓第三者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出場,由他怒斥焦令諶的不敬、不恥、不愧,從側面烘托了段秀實仁厚慈惠的愛民之心。
第三段即第三個事件:節(jié)顯治事堂。段秀實不僅具有不畏強暴,疾惡如仇、愛民如子的高貴品質(zhì),而且還有清正廉潔的節(jié)操。作者寫段秀實洞察朱泚之心,拒不收禮,將禮物棲之梁木的逸事,頌揚了他的高風亮節(jié)。這則逸事作為段秀實拿笏擊泚行為的補充,說明他的氣節(jié),不僅表現(xiàn)在大處,而且見于小處,人物形象更顯得光彩。
上述三則逸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雖名異,彼此間也無聯(lián)系,但其精神是相通的。從作者客觀的敘述中,使人感受到了深沉的贊頌之情。
第四段交代了寫作本文的時間、原因及材料的來源,以說明逸事狀內(nèi)容之不謬。
此文在結構上也頗具匠心。所記逸事的開頭,作者都寫明了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按順序,“仁愧焦令諶”之事應在“勇服郭晞”之事前,作者將它移后,把“勇服郭晞”提前來寫,其好處是能充分體現(xiàn)寫作主旨。因作者要反擊小人誹謗段秀實以笏擊泚是“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就一定要強調(diào)他“遇不可,必達其志,決非偶然”的本質(zhì),而“勇服郭晞”最能說明這一點。另外,這種先后倒敘也符合讀者的欣賞心理。作者先寫劍拔弩張的氣氛和激烈的場面,能給讀者一種強烈的印象。然后寫段秀實性格中仁信愛民的一面,對百姓的和好眷眷之意,文勢跌宕起伏,布局富有變化。這樣安排,能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本文的另一顯著特色是,全文不著一句議論,寓情于事,以形傳神,繁簡得當。作者在行文中不感情用事,完全讓事實和形象說話,他精心選取了段秀實生活中的三則逸事,繁簡得當!坝路鶗劇币皇拢髡呋撕芏喙P墨寫其事件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局、余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實的剛勇個性。詣營陳辭是這則事件的高潮,敘寫尤為詳細,令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叭世⒔沽钪R”一事,作者為展示段秀實的仁心愛民的品質(zhì),在描述其為被打成重傷的農(nóng)者洗血、裹瘡、注藥、哺食、賣馬、償谷,不避瑣細。而“節(jié)顯治事堂”,作者筆墨簡略,用的是以簡代繁的手法,敘事行文雖寥寥數(shù)語,然而由于能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收到了見微知著的效果,人物的識見和氣節(jié)仍光彩逼人。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西)人。世稱“柳河東”。貞元九年(793),二十一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授校書郎。二十六歲又中博學宏詞科,調(diào)藍田尉,升監(jiān)察御史里行。與劉禹錫等參加主張改革的王叔文集團,任禮部員外郎!坝镭懜镄隆笔『,被貶為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稱“韓柳”。散文峭拔矯健,說理透徹。山水游記多有寄托,尤為有名。寓言筆鋒犀利,詩風清峭幽遠。著有《河東先生集》。
【《段太尉逸事狀》原文及譯文和賞析】相關文章:
段太尉逸事狀原文及譯文賞析09-24
段太尉逸事狀原文閱讀及譯文09-28
段太尉逸事狀原文閱讀及譯文12-24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譯文05-14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原文翻譯及賞析03-31
段太尉逸事狀原文及翻譯09-06
段太尉逸事狀原文閱讀及譯文通用【3篇】12-25
段太尉逸事狀文言文及翻譯10-28
《答段縫書》原文及譯文賞析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