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科學活動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不銹鋼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了解哈哈鏡影像變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2.嘗試用集體記錄、個體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過程及結果,體驗動手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把不銹鋼的勺子。
2.師幼玩過照鏡子的游戲(師:鏡子、鏡子在哪里?幼:鏡子,鏡子在這里)。
3.PPT課件(漢字凹和凸、集體記錄表、交通安全轉角鏡等圖片)。
活動過程
游戲導入,回憶已有經驗
1.師幼玩照鏡子的游戲。
師:我們來玩照鏡子的游戲,我來照鏡子,你們就是我的小鏡子。(教師做出各種簡單的肢體動作,幼兒鏡面模仿)
2.啟發(fā)幼兒思考,表述已有經驗。
師:你們玩得很好,照鏡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時照鏡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
3.根據幼兒回答,及時啟發(fā)和小結。
師:鏡子里也有個你,你們倆一模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照鏡子的時候,離鏡子遠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樣嗎?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以游戲的方式導入教學活動,讓幼兒輕松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有效運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自主操作探究、獲取新經驗,做鋪墊。)
動手操作,探究哈哈鏡的秘密
1.幼兒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鏡的有趣。
師:不過,今天老師沒有準備鏡子,而是準備了這些不銹鋼勺子,它們能當鏡子照嗎?現(xiàn)在就請你們試一試,用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集體交流操作中的發(fā)現(xiàn),鼓勵幼兒清楚、大膽地表達。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你用盡可能清楚的話說給大家聽。
(評析:第一次操作環(huán)節(jié),給予幼兒充分的探究和表達的空間,用開放式的提問,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3.結合PPT,介紹凹凸面的名稱。
師:勺子的兩面一樣嗎?它們分別叫什么名字呢?老師這里有兩個漢字朋友,看看它們能不能幫助我們。
這兩個字長得什么樣?好玩嗎?這個字讀“ao”,這個字讀“tu”,它們用來指勺子的哪一面呢?
教師手指勺子不同的兩個面,教幼兒說出名稱。
(評析:漢字的出現(xiàn),能成為幼兒進一步自主學習的“支架”,有利于孩子梳理經驗,更清晰地表達,并在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操作中更有目的地去觀察和探究。)
4.集體猜想并記錄。
師:知道了凹面和凸面,你們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時一定能說得更清楚了。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樣嗎?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集體記錄表中貼上相應形態(tài)的人像。(正立、倒立、變扁、變長等)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對于幼兒的反饋不給予評判,而是讓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與同伴的意見分歧,從而激起再次探究的欲望。同時,也有利于幼兒形成客觀、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5.幼兒再次操作探究,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師: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再去試一試,這次要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6.集體交流操作結果,教師隨機記錄。
師: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樣嗎?有不同的意見嗎?
7.啟發(fā)幼兒進一步思考。
師: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凹凸兩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變形。為什么平時我們照普通的鏡子時,沒有這樣的現(xiàn)象呢?
這是因為普通的鏡子表面是平坦的,所以鏡子里的你并沒有變樣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發(fā)生了有趣的變形現(xiàn)象。人們還特意制作了一些表面凹凸不平的鏡子,我們把它叫做哈哈鏡。
(評析:一切科學現(xiàn)象的背后,都包含著科學概念、科學原理。我們在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科學探究的同時,也應鼓勵幼兒大膽思考現(xiàn)象背后的科學道理。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提問帶有挑戰(zhàn)性,教師并不急于揭示答案,而是耐心傾聽、不斷啟發(fā),讓幼兒在新舊經驗的碰撞中領悟其中的奧秘。)
觀察圖片,了解凹凸鏡在生活中的運用
1.出示道路安全轉角鏡,討論其用途。
師: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凸出來或者凹進去的鏡子嗎?在哪里見過?
老師有一雙愛發(fā)現(xiàn)的眼睛,看看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人們要在地下車庫、馬路拐角、小區(qū)門口放上這個鏡子呢?看看它是什么樣的?猜猜有什么用?
2.小結。
師: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勺子里藏著的哈哈鏡,還認識了凸出來的道路安全轉角鏡。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有用的凸面鏡、凹面鏡,你想知道它們藏在哪兒,有什么用嗎?老師相信你們和我一樣,也有一雙愛觀察、愛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所以,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相信你們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評析:科學與生活是相融的,生活中科學無處不在,科學只有在生活中加以運用才能展現(xiàn)魅力。因此教師力求不讓教學停留在教室里,避免科學學習走出課堂即終止的尷尬,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孩子知道:科學就在身邊,只要有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動物尾巴的奧秘,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別作用。
2、萌發(fā)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鼓勵幼兒與家長就共同收集就有關動物及尾巴的圖片,幫助幼兒豐富感性認識。
2、布置“動物和它的尾巴”圖片展覽。
3、小動物借尾巴的視頻、《動物捉迷藏》ppt。
4、幼兒人手操作材料:動物圖片和尾巴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一猜》:
。1)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尋找露出來的尾巴,鼓勵孩子參加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認識。師:你找到了誰?為什么?
。2)討論:你知道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嗎?
二、播放視頻《小壁虎借尾巴》,了解動物的尾巴的作用。師:到底這些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我們一起來聽歌故事,尋找答案吧!
。1)觀看視頻,欣賞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2)通過提問,了解故事中動物尾巴的形狀及作用。
師:小壁虎尾巴斷了,它向誰借尾巴?小魚的尾巴像什么?它為什么不借給小壁虎?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它的尾巴有什么本領?
。3)通過討論進一步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師:小壁虎沒借到尾巴,回家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壁虎的尾巴為什么又長出來了?三、播放課件,幫助幼兒了解其它動物的尾巴的特征及用途。師: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尾巴?它的尾巴有什么本領?(幼兒帶上資料向同伴介紹)
四、操作練習,給小動物找尾巴。
。1)把各種小動物和相應的尾巴圖片粘貼在一起并說說它的作用。
五、活動延伸:
(1)區(qū)域操作活動:《找找動物的尾巴》。
(2)觀看視頻《動物世界——動物的尾巴系列》。
。3)找錯。
。4)連一連、找一找。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再現(xiàn)物體的序列,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
2、能在操作活動中有規(guī)律地繪畫圖案,提高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初步感知數(shù)學中的規(guī)律美。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熊的圖片一張
3、幼兒領域的操作用書
活動過程
一、感知規(guī)律。
(一)出示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小熊搬新家了,它請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去做客,看看它們是誰呀?(小兔,小貓,小狗)
師:去小熊家有三條不同的路,三位好朋友各走了一條小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走的是怎樣的小路呢?
小兔:不同顏色一隔一的排序
小貓:不同大小一隔二的排序
小狗:不同形狀一、一、一的排序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講出其中的規(guī)律。)
二、出示PPT,引導幼兒體驗學習不同排序方法。
。ㄒ唬┮龑в變喊匆(guī)律排列。
師:三個好朋友都到小熊家了,小熊可開心了,為小動物們準備了它們最愛吃的食物呢!可是想吃這些食物可沒那么容易哦!小熊還為小動物們提供了沒有裝飾完的盤子呢,我們只要把小熊的盤子裝飾完,最愛吃的東西就會出現(xiàn)了。
小兔:不同實物一隔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xiàn)蘿卜)
小貓:不同大小一隔二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xiàn)小魚)
小狗:不同形狀一、一、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xiàn)骨頭)
三、幼兒動手操作。
。ㄒ唬┖唵谓榻B活動內容。
師:小熊還要請我們小朋友去做客呢,但是小熊為小朋友出了一道題,闖關成功的小朋友才可以到他家做客。小熊出的題在老師手上,叫按規(guī)律畫。畫對的小朋友才可以到小熊家做客。
(二)教師的示范講解。
。ㄈ┯變簞邮植僮。
1、提出制作要求:
按一定規(guī)律排序
保持安靜,完成后舉手告訴老師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按規(guī)律排序》,目的在于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整個活動以收到禮物貫穿主線。分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幼兒自己觀察去發(fā)現(xiàn)圖形排隊是有規(guī)律的。通過圖形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圖形排隊的基本特征。這是對幼兒進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的訓練。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基礎上采用啟發(fā)法、提示法,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并概括圖形的排列特征。讓幼兒感受了不同顏色,不同圖形按規(guī)律排序的樂趣,也訓練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
在活動中還設置一些分難易層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這是一節(jié)極為普通的科學活動,把介紹蚯蚓作為主要的教學目的,沒有花哨的準備和內容,也未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其中,但這節(jié)普通的課卻運用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多媒體。把蚯蚓的各部分特征展示給幼兒,讓幼兒直觀而又全面的接受知識,同時,取得了用圖片教學所無法達到的效果。在本節(jié)課中,又利用了因特網,隨時解決幼兒所提出的、想知道的各類問題,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欲望,同時也解決了教師對知識了解不全面,從而面對幼兒提問時束手無措的情況。
教學目標:
1、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知道蚯蚓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2、充分感受因特網為日常生活帶來的方便。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事先聽過《小蚯蚓找媽媽》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出課題。
細細長長像條蟲,沒手沒腳會勞動;天天躲在泥土中,鉆來鉆去把土松。猜猜這是什么?(點擊謎底)
二、蚯蚓的特征。
用多媒體課件詳細介紹蚯蚓的各部分特征。
教師小結:蚯蚓的身體細長,圓圓的、光滑、柔軟;全身由許多環(huán)節(jié)組成,頭較尖,嘴長在身體最前面。它沒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沒有腳,是靠身體的一伸一縮向前移動的。
三、蚯蚓的用途。
用多媒體課件了解蚯蚓各種不同的作用。
四、游戲“蚯蚓愛吃什么”
請幼兒根據蚯蚓的愛好有鼠標挑選蚯蚓愛吃的食物。
五、延伸活動。
用因特網查找關于蚯蚓的資料。
1、師:你們想知道蚯蚓的哪些事情呢?(教師記錄)
2、師生共同上網查找資料。
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預設目標:
1、發(fā)現(xiàn)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fā)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zhèn)捉迷藏的游戲,我數(shù)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了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后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動物,它躲在了哪里?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鉆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鉆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
4、啟發(fā)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么保護自己的?
。ㄖv出一種,點擊出現(xiàn)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氣:黃鼠狼
裝死:狐貍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的,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著音樂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來了,怎么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模仿得最像!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形狀的鐵絲圈吹出的泡泡。
2.運用多種方法玩肥皂膜,嘗試不同形狀。
3.能積極探究,大膽表達。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組多個個不同形狀的鐵絲圈(有圓形、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鐵絲一段
2.老師調制好的肥皂水,兩個同樣大的玻璃瓶,兩盆冷熱不同的水
3.集體記錄紙、肥皂膜的視頻資料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老師的神奇水
1.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神奇的水,和一些形狀各異的鐵絲圈,要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纯从行┦裁葱螤钛剑
2. 老師將方形的鐵絲圈放入肥皂水,舉起,請幼兒觀察上面的膜——學習名稱“肥皂膜”觀察肥皂膜的顏色、形狀。
老師小結:方型的圈取出方型的肥皂膜,那么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呢?
二、用肥皂膜變泡泡
1. 師:猜一猜各種形狀的肥皂膜吹出來的泡泡會是什么形狀?
2. 老師出示記錄表,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個別幼兒進行記錄。
3. 幼兒操作,嘗試用不同形狀的肥皂膜吹泡泡,觀察吹出的泡泡形狀。
4. 集體交流幼兒自己的實驗結果,老師進行記錄。
三、感知肥皂膜的張力
1.師:肥皂膜除了能吹出泡泡,還會變魔術呢!
看老師演示:出示一根鐵絲,架在方型圈上,然后蘸上肥皂水,變成兩個肥皂膜。
師:看,現(xiàn)在老師手上有兩個長方形的肥皂膜,如果老師用牙簽把其中的一邊戳破,那么另一邊會怎樣呢?(幼兒猜測)然后老師請一名幼兒演示戳破一邊的膜。
2.師:如果移動中間的鐵絲,看看會有什么變化?
3.集中交流幼兒的發(fā)現(xiàn),老師小結
4.教師實驗:出示兩個同樣大小的圓形鐵絲圈,同時蘸肥皂水后上下拉開,請幼兒觀察呈現(xiàn)的圓柱型肥皂膜。
四、觀察肥皂膜遇冷遇熱的不同變化 教師實驗,將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瓶上蘸上膜,然后放在兩個水盆里,觀察膜的變化。
教師小結:遇冷膜會凹陷,遇熱膜會往外凸起。
五、神奇的肥皂膜
組織幼兒觀看視頻資料,有各種漂亮的,超大的肥皂膜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中,我采用實物先激起幼兒的興趣,再動手動腦,最后以游戲結束為線條展開。讓游戲活動貫穿于整個課堂,所以幼兒在整個課堂上的表現(xiàn)都相當?shù)姆e極,整節(jié)課始終是在一種愉悅輕松的氛圍中開展。對幼兒在活動中的種種行為,我都會給予積極的引導和評價。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種子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幼兒所見到的大部分都是農作物的種子,是靠人類來種植的。在自然界中還有許許多多的野生植物,他們有的靠風力傳播,有的靠動物傳播,有的靠彈力傳播等!吨参锓N子的傳播》這一活動,通過讓幼兒收集種子實物和關于種子的圖片,讓幼兒了解種子傳播的秘密。并通過這一活動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植物頑強的生命力,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熱情。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幾種常見的蒲公英,蒼耳、鳳仙花等植物的種子傳播方式,知道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與其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
2、積極參與觀察探索種子傳播方式的活動并產生較強的求知欲。
3、樂意與同伴共同討論、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知識。
4、通過觀看課件與視頻,感受大自然的生動有趣,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初步了解種子的幾種常見傳播方式。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收集了許多種子并在自然角中進行了展覽。
2、各種實物:蒼耳、鳳仙花、蒲公英等。
3、種子傳播的課件。
活動策略:
集體交流、個別講述、分組討論、集體實驗、共同小結
活動過程:
1.通過觀察,引發(fā)幼兒對種子外部形態(tài)及傳播方式的'興趣。
(1)導入談話。
教師:你們見過植物的種子嗎?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帶來了一些種子和關于種子的資料。我們一會去看一看,這些種子是長什么樣的,你還能發(fā)現(xiàn)哪些關于種子的秘密呢?可以和好朋友講一講。
請幼兒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帶來的種子或關于種子的資料。
(2)觀察后談話。
教師:剛才我們看了種子和關于種子的資料。你看到了什么種子?它是什么樣子的?關于種子,你還知道它們的哪些事情?
教師小結:這些種子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也不同,有的是帶毛的,有的是帶鉤的,還有長刺的呢。那么.種子有什么用呢?
教師:種子除了可以食用,還可以用來種植,傳播,長出新的植物來。那野地里的植物,沒有人去種植,它們的種子是怎樣來傳播的呢?
(評:收集種子的過程為幼兒做好了課前知識準備。而觀察法是科學活動中最常見的方法,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讓幼兒從感知中激發(fā)興趣,從而投入到探索活動中去。幼兒通過觀察了解一些種子的特征,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中了解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與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作好了鋪墊。)
2.觀看課件,了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1)教師播放課件,幫助幼兒了解幾種種子傳播的方式:①風力傳播(蒲公英);②人和動物的傳播(蒼耳、野葡萄);(3)彈力傳播(鳳仙花)。觀看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學說一些種子的名稱。
(2)教師通過提問,出示相應的種子圖片和傳播方式字卡,并讓幼兒學做動作。
教師:剛才你看到了什么種子?它是靠什么來傳播的?
幼:鳳仙花是太陽曬了,自己一個人炸開來的。
師:這種傳播方式叫彈力傳播。豆莢也是靠這種方式來傳播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他們到底是怎樣傳播的。
。ɡ蠋熑〕鲆活w鳳仙花種子,演示。并且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個,讓他們動手試一試。)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短片,看一看彈力傳播的全過程。 (觀看短片。)
教師:蒲公英是靠風來傳播的。
。ɡ蠋熌贸鰧嵨,示范給幼兒看。讓他們觀察蒲公英的傳播過程。)
每個幼兒手里拿一個蒲公英,用自己的嘴吹動蒲公英的種子,親自感受風力的傳播。
。▌游飩鞑,水力傳播,過程同上)
師幼小結:今天我們學了幾種植物的種子傳播方式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3)了解種子形態(tài)和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
教師:為什么蒲公英的種子會隨著風兒去旅行呢?(因為它的種子長得很輕,并且有絨毛,像一把降落傘,可以借助風力傳播。)
教師:為什么蒼耳的種子能靠動物來旅行呢?
教師:為什么鳳仙花的種子能靠彈力旅行呢?
教師小結:原來種子的傳播方式和它長的樣子有很大關系呢。
(評:種子的傳播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為了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傳播的含義,我從網上下載了現(xiàn)成的錄像。幼兒觀看了種子的三種傳播方式之后提問,根據幼兒回答,教師逐一出示傳播方式圖卡,并進一步追問:為什么它會用這種方式來旅行呢?從而初步解決了形態(tài)與方式之間的關系問題。這是本活動的重點難點所在。在了解種子的三種傳播方式時,教師借助動作幫助幼兒記憶,又起到了動靜交替的作用。)
3.拓展知識,了解更多種子的傳播方式。
(1)幼兒討論。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傳播現(xiàn)象。
教師:除了錄像中看到的,生活中你還認識哪些植物的種子?它們靠什么來傳播的?
(2)拓展介紹。出示幾種典型傳播方式的種子圖片(噴瓜、椰子、無花果種子等)。
教師:你們知道它們的傳播方式嗎?老師進行適當講解。
4. 根據種子的外形特征進行種子傳播方式的分類。(老師先讓幼兒認識展板上簡筆畫的傳播方式標記圖。)
教師:老師在每一組的桌子上都放了一些圖片,請你看看這些圖片上的種子是怎樣傳播的?可以和好朋友說一說,然后按照它的傳播方式貼到展板上。你不知道的可以和好朋友商量商量。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種子的傳播方式,將小圖片在展板上按標記圖分類粘貼,最后師幼共同進行講評糾錯。
(評: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運用了操作法,讓幼兒與材料互動,讓幼兒拿著圖片說一說、分一分、貼一貼,通過動手動腦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5.引導幼兒運用身體語言表現(xiàn)種子的傳播。
(1)教師按幼兒的選擇,讓幼兒自由學學做做。
教師:種子有著不同的本領,你愿意學做哪一類種子的傳播呢?那你就和好朋友一起做做吧。
(2)輪流上演各種種子的傳播方式。
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學學種子的旅行。當錄音機里的阿姨說到哪一種傳播方式的時候,喜歡這種種子傳播方式的小朋友就起來表演。
(3)結束活動。
教師:大自然中的植物真奇妙。我們把今天大家?guī)淼倪@些種子種到自然角里,小朋友們來觀察、照顧它們,看看它們有哪些變化,好嗎?
教師: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種子的傳播方式,可以回去問問爸爸媽媽,還可以和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大自然中找一找,好嗎?
活動延伸: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展示“植物種子的傳播”展板。
2.區(qū)角活動:進行種子的粘貼活動及自然角種植活動。
3.家園共育:帶幼兒了解更多的種子以及它們的傳播方式。
活動反思:
1、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運用激勵性的評價手段,讓幼兒產生愉悅的心理感受,從而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感受學習樂趣的同時學到更多的知識。
2、主線分明,細節(jié)飽滿。整堂課以”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這樣一個大的問題為主線,重視在細節(jié)問題的處理。比如這堂課,①風力傳播(蒲公英);②人和動物的傳播(蒼耳、野葡萄);(3)彈力傳播(鳳仙花),這些關鍵字的運用,加深了幼兒的印像,教學效果較好。
3、另外,在教學中,讓孩子們想,讓他們說,盡量提供一個讓幼兒展示的平臺,在幼兒需要的時候,適當點撥一下,巧妙引導。
4、巧妙拓展。讓幼兒去發(fā)現(xiàn)。在整堂課學習完后,讓幼兒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大家一起交流。
不足之處是沒有充分發(fā)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教師說的比較多,沒有為幼兒創(chuàng)設交流的機會,比如讓幼兒觀察種子的不同,孩子們說的太少,整個活動太死,缺乏生氣。主要原因是孩子們參與性不夠,主體作用沒有發(fā)揮出來。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9-20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科學新年活動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