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冥有魚》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北冥有魚》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北冥有魚》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生初步了解鯤、鵬是什么樣的動物,了解課文表現了鯤鵬什么樣的情景,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3、學生能夠初步了解“逍遙”是什么意思,初步意識到要志存高遠。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基本內容
教學難點
了解莊子的世間萬物的活動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和束縛。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莊周夢蝶》的寓言故事導入。
出示PPT: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鞓,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突然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莊周與蝴蝶必定有區(qū)別,這就是所說的化為物(指大道時而化為莊周,時而化為蝴蝶)。
莊周就是這樣的浪漫,這樣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莊周:
ppt:莊子名周,戰(zhàn)國宋人。他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稱“老莊”。莊子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切順其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
今天,我們來學習莊子的《北冥有魚》,《北冥有魚》選自《逍遙游》,介紹逍遙游。
ppt:《逍遙游》是《莊子》中的第一篇,在全書中占有特殊地位!板羞b”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yōu)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1、學生結合注釋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兩遍,然后抽一學生朗讀,教師指正讀音。
3、全班同學齊讀。
4、學生結合注釋疏通文意,并提出疑問。
ppt:
句子翻譯: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云彩。
南冥者,天池也。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著旋風環(huán)旋而上幾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了北海!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
學生再讀課文。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后來怎么又寫鳥了?
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鯤的體積有幾千里,變成鳥后,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里。說明莊子想像力豐富。
2.鳥為什么要遷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鳥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種精神的自由。
3.鯤鵬由北海飛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條件?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賞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此句運用豐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fā)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皳簟薄皳弧钡茸謧魃、生動,讓人產生豐富的想像和聯想。
介紹《莊子》:《莊子》,道家經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對后世文學的'發(fā)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5.奔騰的霧氣、空中的塵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飄揚?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板書:萬物有所待——鵬鳥奮飛必須憑借海運和強大的風力。
水霧塵埃要靠氣息相吹。
6.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動活潑,頗具詩意,寓意雋永,感染力強。
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什么道理?
說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翻譯:天色深青,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高曠遼遠而沒有邊際嗎?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
既然人的認識有局限,那龐大而神奇的鵬鳥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狈g: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這個樣子而已。
莊子給出確定的結論,鵬鳥和人們一樣,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鵬鳥認識也是有局限的啊。
莊子名言積累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節(jié)飲食以養(yǎng)胃,多讀書以養(yǎng)膽。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課堂小結:
鯤鵬憑借海運和強大的風力飛到南海這一理想的境地。老師希望大家能憑借知識的力量、人格的魅力達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們插上知識的翅膀,懷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乘長風,破萬里浪。
激趣導入
了解莊周,初步感受其風格及地位,解決學生讀好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理解的能力,感悟課文主旨,體會句子的妙處,初步感受莊子的儒家思想,引導學生進行積累,補充認識。
教學反思
學生剛剛開始誦讀國學,對于莊子更是第一次接觸,對于莊子的哲學學生很難理解。
經過幾次跟讀、帶讀之后,學生能夠流利、通順的朗讀,但是斷句有困難,需要教師進行指導。
課后作業(yè)背誦《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第1課時 北冥有魚
1.積累文言詞匯,分析文章層次,把握文章內容。
2.體會《莊子》善用寓言說理的行文風格,把握文章主旨。
3.品析語言,感受《莊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麗的特色。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過《大魚海棠》這部電影嗎?《大魚海棠》故事靈感來源于莊子《逍遙游》,講述了一個掌管海棠花的少女與人類男孩的靈魂“鯤”的奇幻故事,該片榮獲了許多大獎,其畫面、音效都是我國動畫電影中的佼佼者。今天我們就走進《逍遙游》,看看鯤到底是何物!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了解莊子,學習《莊子》特點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并稱為“老莊”。
“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一語可見其性格特點。
《北冥有魚》出自《莊子》!肚f子》,道家經典之一,今存33篇,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對后世文學的發(fā)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莊子的主要主張是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就是要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人們評價這本書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魯迅先生更評價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目標導學二:分類積累,理解重點句意
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及句子。
1.重點字詞梳理
北冥(míng) 鯤鵬(kūn) 摶(tuán) 徙(xǐ)
齊諧(xié) 正色邪(yé)
2.通假字
北冥有魚(“冥”同“溟”,海)
3.詞類活用
志怪者也(形容詞作名詞,怪異的事物)
4.文言句子翻譯
(1)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明確:這種鵬鳥在海水運動時就隨著海上洶涌的波濤遷徙到南海。南海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水池。
(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明確: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目標導學三:理清結構,體會文章情感
1.合作探究,文章層次分析。
明確:
第1層:描述鯤鵬形象形體碩大無比
變化神奇莫測
奮飛氣勢壯美
第2層:鵬鳥南飛有所待:以“野馬”“塵!弊鞅,表明萬物皆有所待。
2.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使文章生動活潑,寓意雋永,感染力強。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什么道理?
明確:說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
3.既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請結合課文最后一段話進行分析。
明確:“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意思是說,天色湛藍,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高曠遼遠而沒有邊際的嗎?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
目標導學四:品味語言,體悟《莊子》散文藝術特色
1.大鵬是怎么來的?它的形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
明確:大鵬是由“鯤”變化而來的。鯤鵬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范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鯤鵬形象磅礴壯觀。用夸張的手法描述鯤鵬,“不知其幾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萬里”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鯤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2.賞析句子。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明確: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fā)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皳簟薄皳弧钡茸謧魃、生動,讓人產生豐富的想象聯想和想象。
3.結合《莊子應帝王》一篇,簡單說說莊子散文的特色。
《莊子應帝王》: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比砧徱桓[,七日而渾沌死。
明確: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課前導入生動有趣,學生們興致很高,這堂課的教學進行得比較順利,將學生們喜愛的影視動畫與文言文學習相結合,對我們提高課堂效率有較大的幫助。
不足之處 時間安排較倉促,學生對于莊子思想的感悟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第2課時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內容。
2.了解莊子和惠子兩人在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異,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
一、導入新課
播放導入視頻。
同學們,我們剛播放的視頻是一場關于“魚”快樂與否的辯論。視頻的結尾說,從邏輯上講,莊子輸了,因為他的對手是惠施。但這句話好像還有弦外之音,好像不從邏輯上講,莊子便贏了似的。為了一探究竟,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一同去《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尋找答案。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了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莊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實,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合作,據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與老子并稱為道學之祖。莊子繼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自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滅,否認有神的主宰。
惠施,宋國商丘人,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菔┦呛峡v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并建議齊、魏互尊為王。魏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后來回到家鄉(xiāng)宋國,并在宋國國都商丘與老鄉(xiāng)莊子成為朋友。
目標導學二:分類積累,理解重點句意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及句子。
(1)文言詞語
一詞多義:
固:A.固不知子矣(固然)
B.子固非魚也(本來)
(2)文言句子翻譯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明確:我不是您,固然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了;您本來不是魚,您不知道魚的樂趣,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
目標導學三:活動探究,體會文章情感
1.情景模擬,選一人扮演莊子,一人扮演惠子,根據課文內容組織辯論對話。
2.請同學說說這場爭辯誰是勝者。
明確:邏輯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風,因為人和魚是不同類的,人怎么會知道魚的心理呢?
3.這段辯論十分巧妙,請你說說它“巧妙”在何處。
明確:“濠梁之辯”的絕妙之處在于,除了兩人的雄辯之外,還在于它具有無窮的韻味。辯論的雙方都緊扣主題,但辯論者的思維截然不同;菔┦菑恼J知的規(guī)律上來說,人和魚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魚的喜怒哀樂。莊周則是從藝術規(guī)律上來說,人樂魚亦樂。從認知規(guī)律上來說,莊周的人樂魚亦樂的邏輯推理純屬詭辯,但這種詭辯并不使人反感,因為莊周完全是以藝術心態(tài)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莊周是把自己的快樂移栽到魚的情緒上,反過來更襯托出莊周的快樂。
4.在這場辯論中,我們可以看到莊子與惠子在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都有差異,他們的人生態(tài)度也各不相同,結合課文試作分析。
明確:惠子好辯,重分析。對于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于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tài)度,將主觀的情意發(fā)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說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么莊子則具有藝術家的風貌,他心境曠達,視榮華富貴如敝屣,他有著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視功名富貴,追求快樂自由。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篇幅短小,百十個字。就在這短短的百十個字中,卻尺水興波,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情節(jié)完整。其內容又很淺顯,學習上不會有太大困難,學生很喜愛這樣的小故事。因此,學習這篇課文我注重在學習重點字詞中理解句子文意,從而理解故事的寓意。
不足之處:文章較淺顯易懂,課程設置稍顯簡單,一些細節(jié)問題沒有特別注重,可能有知識點會遺漏。
《北冥有魚》教案 篇3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2、理解文意,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莊子與惠子不同的志趣。
3.掌握“是““國”“相”等文言詞義。
教學重點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故事的寓意,體會莊子的志趣。
2.感知惠子和莊子思想、性格、氣質上的差異。
教學難點
1.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
2.引導學生鑒賞莊子寓言的藝術特點。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反復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體會人物的志趣。第二篇還可以采用對話的形式展開爭辯,表現二人的差異。
2比較法。比較惠子與莊子的思想志趣的不同
3.延伸拓展法。拓寬閱讀視野。多介紹一些有關莊子的故事,了解莊子的生平,思想。課外讀莊子的文章,進一步體會《莊子》散文的藝術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莊子的故事導入
古時有一個人,才學和品質都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時,很多弟子極傷心,竟嗚咽有聲,情不自禁。大師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死生為伴,通天一氣,你又何必悲傷?”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隨您至今,受益匪淺,弟子卻無以為報。想先生貧困一世,死后竟沒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為此也!”大帥坦然微笑,說道:“我以天地作棺槨,以日月為連壁,以星辰為珠寶,以萬物作陪葬。我的葬具豈不很完備嗎?還有比這更好更多的陪葬嗎?”弟子道:“沒有棺槨、我擔心烏鴉、老鷹啄食先生。”大帥平靜笑道:“在地上被烏鴉、老鷹吃掉,在地下被螻蟻、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兩樣?奪烏鴉、老鷹之食而給?
這個大師就是莊子!2400年前,就有這樣非凡的見識!
二、介紹莊子和《莊子》
莊子(約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身處亂世,博學多才,家境貧寒而又有志節(jié)他不滿現實,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合作,據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后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
《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三、通讀課文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他們的語氣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
(1)惠子相梁
(2)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
(4)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5)于是鴟得腐鼠
(6)魚出游從容
(7)是魚之樂也
學生明確:(1)相: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2)國:國都、京城。(3)止:棲息。(4)安:疑問代詞,怎么。(5)于是:在這時,與現代漢語中表意不同。(6)從容:安閑自由;現在多指“在危險面前冷靜不慌忙”。(7)是:這。
3.翻譯句子
搜于國中三日三夜: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注意“國”及語序倒的翻譯)
于是鴟得腐鼠: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口赫我邪:”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吧?”
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
四、理解感悟
1.莊子講鵪鴇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芻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鹓芻,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講故事的方式繞著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銳痛快又余味不盡的效果。
2.莊子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 ——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3、兩人辯論的結果且不論誰輸贏,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莊子與惠子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異,他們的人生態(tài)度不同,結合前一篇試作分析。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莊子,卻不知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辯,重分析。對于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于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tài)度,將主觀的情意發(fā)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說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么莊子則具有藝術家的風貌。
五、課外延伸
1.莊子與惠子的友情
莊子與惠子,由于性格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場,進而導致兩種對立的思路──一個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來觀賞其美;一個走向獨我論,即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tài)。
莊子與惠子由于基本觀點的差異,在討論問題時,便經;ハ嗵Ц,而挨捧子的,好像總是惠子。在《逍遙游》上,莊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德充符》上也說惠子:“你勞費精力……自鳴得意于堅白之論!边@些批評,莊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學觀點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則在于借惠子來抒發(fā)己意。
他們兩人,在現實生活上固然有距離,在學術觀念上也相對立,但在情誼上,惠子確是莊子生平惟一的契友。這從惠子死后,莊子的一節(jié)紀念詞上可以看出: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楚國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呈f:‘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論的對象了!”(《徐無鬼》)
惠子死后,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能設出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如此神來之筆,非莊子莫能為之。
2.美文閱讀,欣賞《莊子》散文的藝術特色
秋水(節(jié)選)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矣渚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莊子》散文善于通過寓言故事說理,想象神奇,語言靈動而有氣勢,幽默、詼諧,是諸子散文中的精品。
六、布置作業(yè)
1.課外閱讀《莊子》選段。
2.查找積累一些有關莊子的故事,進一步了解莊子的生平。
《北冥有魚》教案 篇4
教學要點:
1、理解本課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分析課文中常見文言句式特點。
3、了解莊子的哲學觀點,理解文中豐富的想象。
教學難點:
莊子的哲學觀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解讀與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同學們,前面幾課我們學習了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張,孔子的仁愛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治學態(tài)度給我們以深刻的教育,在先秦時期,儒家和道家代表了那個時期主要的思想潮流,春秋時期的老子、戰(zhàn)國的莊子時道家學派的兩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今天,讓我們來看看《莊子》的思想主張吧。
二、前移作業(yè):
1、文學常識:
《逍遙游》出自《莊子》,《莊子》時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所著,F存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的主要主張是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就是要達到五己、無功、無名的境界。與老子并稱"老莊"。
2、生字識記:
鯤鵬()北冥()摶扶搖()山坳()草芥()夭()蜩()榆枋()舂米()蟪蛄()椿樹()斥鵪()
蓬蒿()沮喪()泠泠()數數然()惡于待()
3、聽朗讀錄音,并糾正自己不正確的斷句。
三、分析第一段:
1、"鯤"之大中"大"時什么用法?
明確:形容詞作名詞,龐大的體形。
2、"怒而飛"中"怒"時什么用法?這個詞通常的用法是什么?
明確:"怒"是奮發(fā)的意思,通常的用法是氣憤之意。
3、"南冥者,天池也"是什么句式?由何標志?
明確:這是一個判斷句,采用"……者,……也"表示。與之相同的是"《齊諧》者,志怪者也。"
4、"志怪"中的"怪"是什么用法?
明確:"怪"是形容詞作名詞,怪異之事。
5、"去以六月息者也"中"以"是什么用法?"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以"又是什么用法?
明確:前一個"以"是憑、乘的意思,表方式;后一個"以"是用的意思。
6、"天之蒼蒼,其正色邪"的"邪"是什么用法?"其"又是什么用法?它的其他用法還有哪些?
明確:"邪"通"耶",語氣助詞,相當于"呢";"其"是副詞,表示揣測,相當于"是……還是……",它的其他用法還有:
、俅~,代第一人稱(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游之樂也)
、诖~,代第三人稱(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垭y道(其真無馬邪)
、芷渲校ㄊ裰捎卸湟回,其一富)
、葸是(吾其還也)
7、"且夫水之積也不厚"中"且"是什么用法?它還有哪些用法?
明確:"且"是再說的意思,它的其他用法有:
①尚且(吾死且不懼,彘酒安足辭)
②況且(且爾言過矣)
、鄱遥ㄒ詿o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軙呵遥ǹh官且順群臣言)
⑤一邊……一邊……(且戰(zhàn)且退)
8、"而后乃今培風"中的"而后"用法是否與現代漢語相同?"乃"是什么用法?
明確:"而后"與現代漢語相同,表承接;"乃"的意思是才,它的其它用法有:
、偈,表判斷(臣非知君,知君者乃蘇君)
、谟谑牵讼铝睿"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賞)
、劬谷唬瞬恢袧h,無論魏晉)
④你,你的(家祭勿忘告乃翁)
、菖c"無"連用,"無乃"表示推測(無乃爾是過與)
、拗,僅僅(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9、"時則不至"中"時"的意思是什么?它還有哪些用法?
明確:"時"的意思是有時,它的其它用法是:
、偌竟(jié)(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诟粢欢螘r間,有時候(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蹠r候,時間(別君去兮何時還)
、軙r運,時機(時不利兮騅不逝)
、莅磿r(學而時習之)
、蕻敃r,那時(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
、邥r常,經常(時與出游獵)
10、"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一句如何翻譯?
明確:"奚",哪里;"以",用;"之",到;"南",南行;"為",語氣助詞,呢。整句的意思是哪里用高飛九萬里往南飛呢。
11、本段莊子是如何描寫鯤鵬展翅的情形的?
明確:莊子采用了大膽的夸張、想象和比喻的手法進行描寫,內中還有引用、反襯與側面描寫,極言鯤鵬展翅的宏大氣勢,表明鯤鵬借自然之道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12、與"蜩與學鳩"相比,鯤鵬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明確:蜩與學鳩如井底之蛙,見識短淺,而鯤鵬卻有遠大的理想,并善于借助偉大的自然之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四、作業(yè)布置:熟讀課文,準確翻譯第一段。
五、個案設計: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第一段,學生自我翻譯第一段,同桌相互指正。
二、分析解讀第二段:
1、"小知不及大知"中的"知"的用法是什么?它的其他用法還有哪些?
明確:"知"同智,智慧;它的其他用法還有:
、僦溃ǔ恢匏罚
②知識,見解(孰為汝多知乎)
③了解(知我者,鮑子也)
、苤海ū柁o舊愛,銜淚覓新知)
、葜鞒郑ㄎ崤c之共知越國之政)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中"乃"的用法是什么?
明確:"乃"是竟然的意思,這種用法與"乃不知有魏晉"相同。
3、"未有知其修者"中"修"是何用法?它的其他用法還有哪些?
明確:"修"的意思是長;它的其他用法還有:
、僬,治理(修守戰(zhàn)之具)
、谛藿ǎ酥匦拊狸枠牵銎渑f制)
、垩芯、學習(不期修古,不法?桑
④高(鄒忌修八尺有余)
4、"彼且奚適也"中"且"與"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中的"且"的用法是否相同?
明確:不同。前者是將要之意,后者是而且。
5、"不過數仞而下"中"不過"與現代漢語用法相同嗎?
明確:不同,這里是不超過的意思,而現代漢語是轉折連詞。
6、本段論述的'中心是什么?
明確:中心是"小知不及大知",意在強調小與大的區(qū)別是自然存在的。
三、分析第三段:
1、"行比一鄉(xiāng)"中"比"的用法是什么?它還有別的用法嗎?
明確:"比"的意思是聯合,它的用法還有:
、俚鹊剑ū戎陵,車六七白乘)
、诎ぶㄌ煅娜舯揉彛
③處處(比比皆是也)
、芄唇Y(朋比為奸)
、菡J為和……一樣(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⑥等同(與天地兮比壽)。
2、"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中"數"的用法是什么?它的其它用法還有哪些?
明確:"數"是拼命追求的意思;它的別的用法是:
、偌毭埽〝殿共蝗肟涑兀
、诙啻,屢次(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蹘祝ㄓ恤~焉,其廣數千里)
、軘的浚ㄔ傅醚a黑衣之數)
、萦嬎悖〝挡粍贁担
3、"雖然,猶有未樹也"中"樹"的用法是什么?我們學過的其它用法還有哪些?
明確:"樹"的用法是樹立,動詞;其它用法是:
、俜N植(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谂囵B(yǎng)(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蹣淠荆ㄖ杏须s樹,芳草鮮美)。
4、"泠然善也"中"善"的意思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善"的意思是高遠,它的用法還有:
①好,表答應(王曰:"善。")
、谏瞄L(京中善口技者)
、凵屏嫉模ㄐ踢^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4、這一段解釋了莊子的什么主張?
明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四、本文作者的思路是怎樣的?(討論)
五、作業(yè)布置:
課后練習一、二、三。
六、個案設計:
《北冥有魚》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簡單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
2.理解掌握“奚以……為”句式的特點,歸納“志、圖、名、置、窮”五個詞語的義項。
。.理清思路,背誦第1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點。教學重點 歸納五個多義詞“志、圖、名、置、窮”義項,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點。教學難點 莊子思想的理解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錄音機、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莊子思想,熟讀課文,理清思路,并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
莊子的散文在先秦諸子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大量采用并虛構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義色彩。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辟閡,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保ā稘h文學史綱要》)郭沫若也說:“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莊子與魯迅》)今天,我們學習《逍遙游》一課,來體會莊子散文的特點。
二、莊子及莊子思想簡介
結合注釋①教師補充 投影: 莊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屬于道家學派。他繼承老子順其自然的觀點,更進一步認為無可奈何的叫“命”,不可違離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憑它的擺布。他的思想相當復雜,攻擊儒、墨,主張回歸自然;憤事嫉俗,痛恨黑暗現實,楚威王重金聘他為相而遭拒絕;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時又想取消斗爭。他的人生觀很消極,帶有濃厚的悲觀和虛無主義的色彩。
三、熟讀課文
。.聽錄音,掃清文字障礙。
。.投影生字難詞,通過做練習的形式,來強化掌握。 投影: 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并給加點字注音。
。1)其 ()若垂天之云
。2)海運則將 ()于南冥
(3)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闕()()者
(6) ()與學鳩笑之曰
。7)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
。8)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9)適百里者,宿 ()糧
(10)小知不及大知()
。11)斥鴳()笑之曰
。12)而()征一國者
(13)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14)彼且惡()乎待哉?學生看課本,查閱工具書,思考,回答。明確:⑴翼 ⑵徙 ⑶ ⑷ ⑸ ⑹蜩 ⑺ ⑻ ⑼舂 ⑽ ⑾ ⑿ ⒀ ⒁
。.叫3名同學朗讀課文,檢查掌握字詞的情況,如有問題,師生及時糾正。
。.教師做朗讀提示。 第一段:“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要把選擇問句的語氣讀出來!扒曳蛩e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句中“且夫”是發(fā)語詞,讀“夫”時可稍拉長一些,“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也”后停頓一下,千萬注意,“也”作為語氣詞應放在上半句尾,即“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下文如有類似情況,朗讀方法相同。 第二段,應重讀“此小年也”“此大年也”“此小大之辯也”中“小”“大”“辯”。 第三段,“故夫”“若夫”中“夫”作為發(fā)語詞,朗讀方法同第一段“且夫”的“夫”;最后,“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應讀得干脆而響亮。
5.各自讀課文,借助注釋理解課文。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標出不懂的地方,向小組其他成員提問,幫助自己解決。教師巡視中可參與小組的活動。
。.學生齊讀課文。
四、引導學生理清思路,背誦課文
提問:題目《逍遙游》的含義是什么? 明確:就是無所羈絆,無所依靠,無所憑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那我們看看作者用眾多的比喻所描寫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無所羈絆,無所依靠,無所憑借,悠游自得呢?) 提問: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寫鯤鵬之大?(要求學生能合書回答。) 明確:“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提問:形體碩大無比的鯤鵬如何飛上九萬里高空的?《齊諧》書里如何說?(學生看書思考,合書回答。) 明確:“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提問:這說明鯤鵬上九萬里,非逍遙,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明確:是海運時的六月巨風。 提問:課文用了哪些比喻說明世間萬物都要憑借外力才能活動?也是非逍遙的? 明確:“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薄扒曳蛩e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提問:蜩與學鳩怎樣嘲笑大鵬南飛,作者是怎樣解釋的? 明確:“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作者反駁:“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提問:蜩與學鳩“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說明什么?(學生討論) 明確:照樣說明它們也非逍遙,都是不自由的。 教師對第1段稍加點撥,帶領學生背第1段。 學生齊背第1段。 提問:作者為了說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這個道理,舉了哪些例子? 明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教師點評:在五彩繽紛,變換無窮的大千世界里,有動物、有植物、有云氣、有人類。其物種形狀,其所占時間,所占空間,大者大,小者小,絕不相同。自然界如此,社會亦然。 作者以上寫的都是物,它們都不是自由的,即非逍遙的。 第3段。 提問:這一段作者提到的兩個人說明什么? 明確:同樣說明兩人也還未逍遙。 提問:那作者所認為的真正的逍遙到底適什么?這是怎樣的境界?哪種人能達到這種境界? 明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也只有課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因為他們“無己、無功、無名。” 最后通過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回顧,歸納寫作方法,先破后立,從而明確莊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點。 由學生概括、歸納、最后再由教師明確。 齊背第2段,齊讀第2、3段。
五、布置作業(yè)
熟背課文,做練習三。第二課時[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通過比較,進一步理解莊子散文風格,并對本課小結。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學生熟背課文情況
1.單獨背、齊背
。.小組比賽
二、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投影:
。.通假字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寫出本字。
。1)三飡而反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辯
。4)而征一國者
。5)旬有五日
(6)御六氣之辯
。.特殊句式
找出下面特殊句式譯成現代漢語,并掌握其用法。 奚以……為
答案:
1.(1)“飡”同“餐” “反”通“返” (2)“知”通“智” (3)辯”通“辨” (4)“而”通“耐” (5)“有”通“又” (7)“辯”通“變”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哪用得著高飛九萬里再往南去呢?
2.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三。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1)志 例句 出處 釋義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陳涉世家》 志向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訓儉示康》 立志《齊諧》者,志怪者也 《逍遙游》 記述、記載博聞強志 《屈原列傳》 記住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桃花源記》 標記、做標記
(2)名 例句 出處 釋義北冥有魚,其名曰鯤 《逍遙游》 名稱、名字名之者誰 《醉翁亭記》 命名、起名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逍遙游》 聲名人雖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口技》 說出、指出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赤壁之戰(zhàn)》 名義
。ǎ常﹫D 例句 出處 釋義而后乃今將圖南 《逍遙游》 圖謀圖窮匕首見 《荊軻刺秦王》 地圖如有離違,宜別圖之 《赤壁之戰(zhàn)》 謀劃、籌劃乃強起扶杖,執(zhí)圖諧寺后 《促織》 圖畫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鄭伯克段于鄢》 謀取、設法對付
(4)置 例句 出處 釋義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逍遙游》放上、安放鄭人有且置履者 《鄭人買履》 購置、添置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 《鴻門宴》放棄、放下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 《王忠肅公翱事》 擺、設
。ǎ担└F 例句 出處 釋義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 《逍遙游》 盡、止 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訓儉示康》 生活困難 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走到頭 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孟子·盡心上》 不得志,與“達”相對 三、比較 教師將《秋水》與課文比較,進一步體會莊子散文大量采用并虛構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等特點。
四、小結
同學們,莊子散文有時像風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時像萬斛源泉,隨地涌出,汪洋恣肆,機趣橫生,確實有它獨特的地方,但是,莊子本人所表現出來的放蕩不羈、玩世不恭的生活態(tài)度是不可取的,《逍遙游》中的思想,是沒落階級不滿現實的一種自我超脫的空想,實際上這種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幻想。他企圖以此達到逃避現實、保存自己的目的。我們當代中國的青年,應該拋棄一切私心雜念,勇于面對現實,勇于挑戰(zhàn)生活,要去拼、去搏,去創(chuàng)造更好的明天。
《北冥有魚》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了解莊子其人及《逍遙游》的寫作思路、基本思想。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了解莊子的哲學觀點,理解文中豐富的想象。
4、學習本文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及借用寓言說理的寫作技巧。
5、理解莊子“逍遙之游”的境界。
課前預習
1、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我國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國人。大體與孟軻同時而稍后。他出身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一生大都從事于講學、著述,但從游者不多。在諸子百家中,他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成為戰(zhàn)國中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莊”之稱!肚f子》,也稱《南華經》或《南華真經》,計52篇,今存33篇,其中內篇7,外篇15,雜篇11。一般認定內篇為莊子自撰,其余則出自莊子門人及后學之手。
莊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無為”,相對的認識論,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屬于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異,否定客觀真理,在認識論上走向相對主義。從這種認識論出發(fā),他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
《莊子》散文大量采用并虛構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義色彩。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辟閡,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保ā稘h文學史綱要》)郭沫若也說:“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保ā肚f子與魯迅》)作為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莊子,以其思想、哲學等影響著后世。
2、資料鏈接
名句積累
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莊子胠篋》)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莊子逍遙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
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ā肚f子養(yǎng)生主》)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
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辯也(4)旬有五日而后反
(5)而徵一國(6)御六氣之辯
2.古今異義
(1)腹猶果然古義:今義:
(2)眾人匹之古義:今義:
(3)雖然,猶有未樹也。古義:今義:
(4)窮發(fā)之北古義:今義:
(5)小年不及大年古義:今義:
3.一詞多義
。1辯此小大之辯也
而御六氣之辯
(2)知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
(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圣人無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詞類活用
(1)而后乃今將圖南/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德合一君/彼于致福者/而征一國者
二、文言虛詞
1.之
(1)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
(2)鵬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而莫之夭閼者
(4)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之二蟲又何知
(6)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而
(1)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而控于地而已矣
3、然
(1)奚以知其然也
(2)雖然,猶有未樹也
(3)未數數然也
4.且
(1)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彼且惡乎待哉
(3)且適南冥也
5.于
(1)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6.其
(1)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其名為鵬
(3)其負大舟也無力(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此小大之辯也(2)《齊諧》者,志怪者也(3)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省略句
(1)翱翔( )蓬蒿之間(2)且舉世譽之而( )不加勸
(3)眾人匹( )之(4)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3.疑問句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2)奚以知其然也(3)彼且奚適也
4.倒裝句
(1)而莫之天閼者(2)彼且奚適也
(3)奚以知其然也(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翱翔蓬蒿之間
《北冥有魚》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逍遙游》的基本思想。
2.理解本文借助豐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3.整體感知文言文,并積累常見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重難點
1.對莊子“逍遙游”主旨的理解。
2.鑒賞本文想象豐富、意境開闊的藝術特色。
教學課時: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莊子的思想是東方神秘國度中國最有價值的思想!5赂駹枺ǖ聡
“讀莊子像是讀一本偉大的神秘主義的書!薄终Z堂《信仰之旅》
一說到莊子,我們就會想起“莊生化蝶”的故事,“莊生曉夢迷蝴蝶”,非常富有想象力,非常富有情趣。在初中階段,我們已經學過《莊子故事兩則》:《惠子相梁》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并且在高一學習過他的《秋水》,對他的情況和思想有了初步了解,誰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莊子?
2.莊子簡介:約前369-前286著名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人。
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家貧,曾借粟于監(jiān)河候(官名),但拒絕了楚周王的厚幣禮聘。著作有《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稘h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后來道家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豐富。《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魯迅先生曾說他的作品“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
3.解題:逍遙自在、逍遙馬、逍遙宮、逍遙冠,這些詞語應該都與《逍遙游》有關,莊子所謂逍遙游,用課文原話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肚f子·天下》講到莊子的思想時,說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遣是非,以與世俗處”。這兩句話非常典型地總結了莊子的思想。“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就是《逍遙游》說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這也是莊子所認為的真正的逍遙,即擺脫了一切束縛的絕對自由。
二、正音、熟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檢查字音、句讀、節(jié)奏和重音的掌握情況。
2.明確字音:
鯤(kūn)鵬摶(tuán)齊諧(xié)坳(ào)堂
遷徙(xǐ)北冥(mínɡ)夭閼(è)沮(jǔ)喪
知(zhì)效一官榆枋(fānɡ)斥鴳(yàn)晦朔(shuò)
決(xuè)起而飛蓬蒿(hāo)翱(áo)翔惡(wū)乎待哉
窮發(fā)(fà)之北泠(línɡ)然舂(chōnɡ)米蜩(tiáo)
數數(shuò)然飡(cān)蟪(huì)
3.教師范讀。
4.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對照注釋,理解內容
1.借助于課文注釋和字詞典,理解課文內容。
2.不理解的內容,同桌或前后位可小聲討論。
3.集中處理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學生提出,學生解答,教師注意引導。
第二課時
四、整體感知,掌握主旨
1.莊子逍遙游的主旨是什么?用課文原話回答。
明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
2.作者認為真正的逍遙游是一種什么境界?
明確:現在一般認為,所謂的“逍遙”,就是從一切社會現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達到一種精神上的、也是主觀的“絕對自由”。莊子提出他所認為的真正的逍遙是一種“無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這是一種擺脫了一切主、客觀束縛的絕對的自由。顯然,莊子所追求的這種逍遙或自由在社會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莊子認為,人只能通過精神的修養(yǎng),即無知無欲,保持恬淡寧靜的心境,體認人與“道”、人與宇宙萬物的一體,這樣才可以獲得精神上的絕對自由。
3.你對這樣的境界有什么看法?
提倡百家爭鳴。
4.試分析本文的結構和論證方法。
明確結構:第一段寫不論是鯤鵬還是蜩與學鳩,雖有大小的區(qū)別,但都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限制,不是真正的逍遙。
第二段承接上文,說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即小與大的區(qū)別。中心意思還是說明,小與大等一切關系都是相對的。
第三段,指出不論是德才兼?zhèn)涞囊话阗t人還是更高境界的宋榮子和列子,都還是有所待的,都不是真正的逍遙,并最終指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遙。
明確論證方法:1.一一列舉鯤鵬、蜩與學鳩、朝菌、蟪蛄、冥靈和大椿、斥鷃、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宋榮子、列子雖然有小大之辯,但都有所待,都不是真正的逍遙,最后提出自己的觀點:真正的逍遙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因為“彼且惡乎待哉”。這近似于駁論。
2.魯迅《拿來主義》的論證方法,先批駁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最后提出自己的觀點:拿來主義,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
3.賞析最后一段。
、僮髡叻謩e列舉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宋榮子、列子目的是要說明什么道理?
②是將作者列舉的形象做一個分類比較。
在莊子眼里,“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與蜩與學鳩、朝菌、蟪蛄、斥鷃一類。他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它們的視野受客觀條件限制,“之二蟲又何知!薄靶≈患按笾∧瓴患按竽辍辈艑е铝怂鼈兂靶H鵬,宋榮子、列子和鯤鵬、冥靈和大椿是一類,通過比較,得出的觀點具有說服力,令人聞所未聞,又不容置疑。
、圩髡咴鯓舆B接這幾部分內容?
明確:“而宋榮子猶然笑之”;“雖然,猶有未樹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通過這些否定性的句子,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觀點。
五、積累文言知識
1.通假現象
。1)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冥通“溟”)(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此小大之辯也(辯通“辨”)
。5)而征一國者(而通“能”)(6)而御六氣之辯(辯通“變”)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2.虛詞、實詞
怒而飛(怒:奮發(fā))志怪者也(志:記載)
以六月息者也(去:離開;以:憑借)
則風斯在下矣(斯:則,就)莫之夭閼者(夭閼:阻塞)
之九萬里(之:到……去)之二蟲(之:這)
眾人匹之(匹:相比)彼且奚適(奚:哪里)
是鳥也(是:這)摶扶搖(摶:環(huán)旋著往上飛)
置杯焉則膠(置:安放;膠:粘著地)而后乃今陪風(陪:憑)
而后乃今將圖南(圖:計劃,打算)適百里(適:往)
以久特聞(特:獨)窮發(fā)之北(發(fā):毛,指草木)
惡乎待哉(惡:何;待:憑借)
3.詞類活用
。1)水擊三千里(水:名詞作狀語,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將圖南(南:名詞作動詞,南飛)
。3)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非)
4.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斷句)(2)《齊諧》者,志怪者也。(判斷句)
。3)莫之夭閼者。(賓語前置)(4)之二蟲又何知。ㄙe語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賓語前置)(6)彼且奚適也?(賓語前置)
。7)彼且惡乎待哉?(賓語前置)
5.古今異義詞
果然:古義:充實之狀,文中為食飽之狀;今義:表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雖然: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折連詞
6.固定句式
(1)奚以……為?(表示反問,譯為“哪里用得著……呢?”)
(2)其……?其……?(表示選擇,譯為“是……呢?還是……呢?”)
7.文化常識(關于紀日法)
晦: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農歷每月的十五;十六為既望。
朔:農歷每月的第一天。
六、賞析語言:探討鯤鵬的形象
1.課文用極其夸張的手法來描寫鯤、鵬,找出有關語句。
明確: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粃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
2.鯤鵬是否達到了作者所推崇的“逍遙游”的境界?
3.鯤鵬的形象在后世詩文中經常出現,試找出一些詩句。
明確: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
宿云鵬翼落,殘月蚌中開。宋之問《早發(fā)始興江至虛氏村作》
安得瑤池飲殘酒,半醉騎下垂天鵬。皮日休《奉和魯望秋賦有期次韻》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漁家傲》
蘇軾: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及三千里,組練長趨十萬夫。
毛主席: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念奴嬌·鳥兒問答》)
君行吾為發(fā)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七、試比較莊子和孟子、韓非子作品中寓言
明確:1.孟子、韓非子作品中也多用寓言,如五十步笑百步、守株待兔等。這類寓言多為擴大化的比喻,運用的目的,在于將寓言作為抽象理論的形象例證。莊子寓言則注重以寓言本身來說明觀點寄寓思想。
2.諸子寓言多取材于人們熟悉的日常生活和熟知的歷史傳聞。莊子寓言則善于發(fā)揮驚人的想像力,虛構出神奇莫測令人嘆為觀止的故事,創(chuàng)造出多姿多彩令人瞠目結舌的形象。
八、小結
莊子的影響:莊子在諸子百家中是獨樹一幟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孔子仁愛,孟子仁政,墨子兼愛,法家強國,兵家攻戰(zhàn),都是不離現實生活的,可以稱為現實主義。但莊子講逍遙,講齊物,卻是遠離人間煙火,并且行文灑脫,意象新奇,如天馬行空,屬于百家中的浪漫主義。所謂“莊狂屈狷”,正道出了他們獨具的浪漫主義精神。他教會了我們用另一種眼光,用非功利的眼光觀照這個世界,直接影響著后人的思維和創(chuàng)作。特別是那些浪漫主義大師,如李白,李賀,毛主席……郭沫若說:“秦漢以來的一部中國文學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響之下發(fā)展。”(《莊子與魯迅》)從上面這些詩句,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脫胎于莊子《逍遙游》的描寫。
九、作業(yè)
課外閱讀莊子的作品,寫一篇讀書心得。
《北冥有魚》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保柰ㄎ淖,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內容。
。玻兄疚乃w現的莊子的哲學思想和形象化說理風格。
能力目標:
。保柧殞W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2.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文學鑒賞。
情意目標:
能一分為二地恰當評價莊子的思想,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疏通文字,理解文意,把握課文內容。
。玻柧殞W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戰(zhàn)國時期,我國有一位大家寫了一篇奇文,說鯤鵬之大,鯤鵬展翅之時,兩翼蔽日,扶搖而上可達九萬里;寫事物之小,說連一根小草也能做成船。這些夸張令人驚奇,感覺新鮮,充滿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這位大家就是莊子,這篇奇文就是《逍遙游》。
二、整體把握課文
。保畬W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不讀破句。
。玻處煼蹲x,生聽讀解決自讀時的問題。
3.師朗讀指導
。矗僮x、或齊讀
。担答仯河米约旱脑捀攀霰疚牡膬热莼蛱岢鲆蓡。
三、疏通文意,把握內容
。保柚⑨尅⒔柚〗M的力量理解課文疑難詞語,粗通文意。
。ㄒc提示:通假字,重點實詞“怒”“志”“摶”“息”“負”“覆”“培”“角”“槍”“控”“適”“念”“修”“絕”“已”“正”“海運”“野馬”“扶搖”“坳堂”“夭闕”“莽蒼”“果然”“泠然”“數數然”等等)
。玻跃毩曇唬ǖ3問的后一問暫不考慮)為線,繼續(xù)研讀課文
。ǎ保┤嘤懻撁鞔_
要求:逐題朗讀,逐題作答,要求盡量用原文作答,并直譯。
四、小結:(參見板書)
第一段文意上有三個要點。第一個從文章開始至“南冥者,天池也”,寫鵬鳥遨游于九萬里,有待“海運”。第二個從“《齊諧》者”至“而后乃今將圖南”引齊諧的話,證明大鵬徙于南冥是憑借風力,再進而說明鵬和“野馬”“塵!蓖瑯邮恰坝兴。第三個從“蜩與學鳩笑之曰”至第一段完說明蟬和斑鳩這兩個小動物也是“有所待”。
第二段文章為了說明小與大的區(qū)別,小與大思想境界和見識的懸殊,在鯤鵬與蜩、學鳩的故事中,插入了一系列的比喻,如朝菌、蟪蛄與冥靈、大椿的比喻,長壽者的彭祖與眾人之比等等,有的淺顯,有的神奇,有的夸張,極大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情趣。
第三段“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以及不求名的宋榮子算不得逍遙游,“列自御風而行”“猶有所待”;文末點明主旨“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板書設計
五、作業(yè)
熟讀課文,思考練習一第3問和練習二。
思考課文怎樣從“有所待”和“小大之辯”推出三“無”的結論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保诶斫鈨热莸幕A上,初步感知本文所體現的莊子的.哲學思想和形象化說理風格。
。玻龑W生展開想象、進行文學鑒賞。
3.幫助學生能一分為二地恰當評價莊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誦讀課文,投影上節(jié)課板書內容,復習舊課導入。
二、新課
討論明確
1.課文怎樣從“有所待”和“小大之辯”推出三“無”的結論的。
第一段,闡明世間萬物(大至鯤鵬,小至塵埃、小草)的活動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第二段,說明萬物在“有所待”的范圍內,存在著“小大之辯”。這一段是對上文的歸納、補充、印證。
。ㄕf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運用對比列舉了大量例證。從時間上說,朝菌、蟪蛄是“小年”,冥靈、大椿是“大年”。與眾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與冥靈、大椿比,有時“小年”。鯤鵬是“大知”,蜩、學鳩、斥鴳等見識短淺,只能算是“小知”。)
。ń處熆缮顔枺鹤髡邽槭裁催要討論“小大之辯”的問題?一方面強調了人在認識上的區(qū)別,說明“以小及大”的困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莊子認識世間事物時并不能完全的“無己”。)
第三段,由對萬物的泛論轉入對社會中人的論述,闡明逍遙游的境界,點名全文主題。
作者寫了三種不同層次的人: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宋榮子、列子。第一種自視甚高,但只不過是斥鴳之類;宋榮子能“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遠勝于第一種人,但“猶有未樹”;列子雖已能“御風而行”,勝過宋榮子,但仍然“猶有所待”。因此這三種人都不能說已入“逍遙游”之境。最后莊子說,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才能“無所待”而“逍遙游”。什么人才可入此境呢?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只有無自我、無功利、無聲名,才能得到絕對的精神自由。這樣,全文結論水到渠成。
。玻n后練習三,《史記》中說莊子“汪洋自咨以適己”,魯迅說他“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這一特點?
要點:構思宏偉,思路開闊。(鯤鵬鳥的雄偉,大椿樹的長壽,都令人嘆為觀止,又將這些龐然大物與芥、蜩、朝菌之類細微、短命者對比,獻出事物、境界用意的奇特。)借用寓言說理;想象奇特豐富;句法多變,節(jié)奏明快。(詳見《教師用書》)
三、小結
本文采用先述后議,先破后立的寫法,運用對比與想象由物及人,最后推出結論,其是闊大而思路嚴謹,夸張?zhí)摶玫拿枋鲋须[藏著熾烈的感情。
四、齊讀課文,再體會。討論明確:你對莊子提出的境界有什么看法?(追求小要是莊子思想的一個基本方面,他認為:在到了這樣的境界,就能與天地渾然一體,遨游在絕對自由之中。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擺脫外在世界的束縛。這當然是一種不能實現的幻想,,但也間接地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動亂的社會帶給人們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使得一些人渴望逃離社會。)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第一段。
寫一段文字,談談你對莊子“無為”思想的看法。
有興趣者可查找關于莊子的資料,利用早讀時間與大家交流。
《北冥有魚》教案 篇9
教學重點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莊子想象奇特、意境開闊、富于浪漫色彩的寫作風格。
教學方法
在欣賞中理解,在朗讀這記憶,在感悟中體會。
學法指導
閱讀、體會、分析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提起莊子,大家應該能夠想起高一我們學過他的——《莊子秋水篇》,可能還會有同學知道他的《庖丁解!贰!肚锼分小扒锼畷r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的描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我們就知道了莊子散文的一大特點:想象奇特,意境開闊。用魯迅的話來說,就是“著書十余萬言,大抵寓言,皆空無事實,而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并且給予了“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高度評價。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莊子內篇》的第一篇,是莊子的代表作,最能代表莊子的哲學思想,又能體現其散文的風格與成就。題為——《逍遙游》。
“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二、題解
1、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城(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散文家。雖生活貧困,有時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絕楚威王的重金禮聘。所持思想極為復雜,涉覽當時各家學說,獨與儒、墨針鋒相對,而以老子之言為指歸,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稱“老莊”。他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釋為脫離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認識能力和是非的客觀標準的存在,在無是非、無得失、無榮辱的虛無縹緲的境界中逍遙漫游,從而倒向了虛無主義和宿命論,對后世產生消極影響。但他憤世嫉俗,鄙薄富貴利祿,拒絕同統(tǒng)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禮教、反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中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2、關于作品
《莊子》一書又名《南華經》!稘h書藝文志》曾標錄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內篇為莊子本人所作,外篇、雜篇可能出自其門人及后學之手。其文構思巧妙,想象奇幻,詞匯豐富,尤以巧用寓言見長,富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不僅在先秦諸子中獨具一格,而且對嵇康、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曹雪芹乃至魯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寓言這一文學形式及其定名,即從莊子開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寫得極為生動,如《逍遙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養(yǎng)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擋車》《東施效顰》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為人所稱引。
《逍遙游》為《莊子》的首篇,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藝術上說都是《莊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說明莊子絕對自由的人生觀,指出大至高飛九萬里的鵬,小至蜩與學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滅了物我界限,無所待而游于無窮,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是絕對的自由,這就是逍遙游。全篇集中表現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即虛無主義與絕對自由。
3、文章導讀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戰(zhàn)國中期宋國蒙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學家)、文學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肚f子》是道家經典之一,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而且對后世文學的發(fā)展影響極為深遠。對《莊子》散文的輝煌藝術成就,魯迅曾說:“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
《逍遙游》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它以神話傳說熔鑄成篇,構思宏偉,氣勢磅礴,筆墨恣肆,洋洋灑灑,“寓真于誕,寓實于玄”(劉熙載《藝概》),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比喻的'運用,繁復靈活,令人應接不暇,回味無窮。
《逍遙游》主要說明了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指出大到高飛九萬里的鵬,小至蜩與學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滅了物我界限,無所待而游于無窮,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是絕對的自由,這就是“逍遙游”。它體現了莊子的哲學思想觀。
三、板書設計
1、世間萬物有所待:
。1)鯤鵬 ——————形體的變化(描寫) ————有所待
——————依賴巨風(六月息)
(2)野馬、塵埃 也有所待 善用比喻 物
(3)大舟、草芥 想象奇特
。4)蜩與學鳩 也有所待
2、世間萬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 (自然界)
。1)小知不及大知 (對比)
(2)小年不及大年 (對比)
——補充驗證前文 人(暗示人們要拋棄小知小志,圖大知大志,追求人生更高遠的境界)
小志不如大志
。3)湯之問棘
(4)斥鴳之語
3、真正的逍遙游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無所待(人世間)
(1)知、行、德、征(耐)四種人
。2)宋榮子、列子——仍有未樹,猶有所待者
。3)至人—神人—圣人—— 無己、無功、無名—逍遙者
——追求絕對的自由(主旨)
四、寫作特點
1、借用寓言說理
莊子善于運用寓言來闡明道理。全文開始即運用寓言,天池海運是荒唐之言,作者形象地刻畫大鵬之飛,仍不能無所待;待海運,必須水擊三千里,九萬里風在下,才有力負起偌大的翼,六月才能息于天池,種種限制,有待即非逍遙。將反襯用在哲理散文之中,結合了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有助于說理之透徹。另外,像惠施與莊子的對話中的題材有比喻,有故事,化用得非常神妙,形象而生動,很有說服力。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評論莊子散文的特點說:“著書十余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遙游》運用大量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中,使人不知不覺進入他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深受感染。
2、想象豐富,意境開闊
如文章開頭寫鯤的神奇變化,鵬的邀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寫鵬的南徙,一“擊”,一“傳”,“三千里”,“九萬里”,“扶搖”直上,意境何等壯闊。豐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磥砘恼Q無稽,卻是作者真實感情的流露。
3、運用對比、比喻、夸張、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
如第一段,寫積水負舟是以水比風,以大舟比鵬鳥;寫鵬鳥南飛“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是夸張;描寫學鳩,賦予人的性情,是擬人。這些都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北冥有魚》教案】相關文章:
《北冥有魚》閱讀答案09-28
《北冥有魚》閱讀答案09-28
《北冥有魚》原文及翻譯03-11
北冥有魚原文及翻譯04-30
《北冥有魚》原文、翻譯05-10
《北冥有魚》原文譯文08-17
北冥有魚的課文和翻譯06-14
《北冥有魚》原文及翻譯【合集3篇】03-04
八年級下冊語文北冥有魚知識點12-19
《魚》中班教案關于魚的教案中班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