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人教版語文初三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夢令人教版語文初三上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 通過反復誦讀詩歌,嘗試賞析詩歌。
學習過程:
一、明確目標(自讀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的方向,課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課前熱身(充分利用提前學習學案的時間,對課文進行預習,感知。)
(一)背景說明及人物介紹(圈劃出你認為重要的信息,并摘錄到書上)
1.李清照,(1084—約1151),宋代著名婉約派女詞人,號 易安居士。父親李格非很有學問,母親王氏知書能文,文學氣氛濃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18歲時和太學生趙明誠結婚。生活優(yōu)裕,與丈夫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
2.1125年金入侵宋朝,兩年后(1127年)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南逃,重新立國,史稱南宋。從此,李清照的個人命運也隨著國家命運的改變而改變。夫妻二人被迫逃離山東青州故鄉(xiāng),倉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趙明誠奉詔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難民一樣,漂泊在杭州、紹興、臺州、溫州、金華一帶,始終無安身之所,過著動蕩無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顛沛流離中死于杭州。
3.前期悠閑的少女和少婦生活使她前期的詞多寫大家閨秀的生活情趣、閨怨離愁;如 《醉花陰》 ;南渡后,生活的苦難使她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詞風而充滿了哀婉凄涼,含蓄深沉,多寫其悼亡之悲、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如 《菩薩蠻》 《武陵春》 、《聲聲慢》等!堵暵暵肥抢钋逭照饎釉~壇的名作,作者也因此被譽為 婉約派正宗 詞人。
《如夢令》賞析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①,沈醉不知歸路②。
興盡晚回舟,誤入藉花深處。
爭渡,爭渡③,驚起一灘鷗鷺。
作者介紹
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宋代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父李格非是當時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歷任地方官職,對金石學很有研究。她早年生活在一個學術、文藝氣氛都非常濃厚的家庭里,過著優(yōu)閑平靜的生活。南渡以后不久,丈夫死去,顛沛流離,境遇孤苦。她是南宋有名的女作家,詩詞散文都有成就。所作詞,前期以抒發(fā)對愛情的要求和對自然的熱愛為主,寫得曲折、含蓄,韻味深長,形象鮮明;南渡后在詞中蘊含著沉痛的家國興衰之惑,通過個人遭遇反映時代和社會的動亂,現(xiàn)實意義較強。她是詞中婉約派的大家,擅長白描手法。論詞注重協(xié)律,崇尚典重、情致,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所作詩風格豪邁,愛國熱情極強,但流傳不多。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輯有《漱玉詞》,今人輯有《李清照集》。
解題:這首詞是李清照青年時期的作品,追敘她一次泛舟流連忘返,酒醉后幾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無憂無慮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
《如夢令》,詞牌(填詞用的典調)名。
注評
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時常記起!半y忘”的意思。溪亭:溪邊的亭子。日暮:黃昏時候。 沈(chén)醉不知歸路。 沈醉;大醉。沈:同“沉”。這里說“沈醉”既有飲酒過量的意思,也暗示溪亭景色宜人,令人陶醉,樂而忘返,并為下面“誤入”句伏筆。 ○兩句點明時間(日暮)、地點(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歸路),并以“常記”總領,引起后面的描繪。 興盡晚回舟, 興盡:游興得到滿足。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后,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刂郏撼舜亍 誤入藕花深處。 誤入:不該入而入。藕花:荷花。因游興沉酣,樂而忘返,所以錯過了光線較好的時刻,才把船劃到荷塘里。 ○兩句承上“沈醉不知歸路”,啟下“爭渡”。 爭渡,爭渡, 爭渡:搶著把船劃出去。爭:爭著,搶著。 ○酒意未消、游興未減,全然不顧誤入歧途,非要奪路前進不可,活畫出少女天真爛漫的情態(tài)!盃幎,爭渡”,按《如夢令》詞牌規(guī)定要用短韻疊句,這里巧迭“爭渡”,突出了沉醉之態(tài)和急追之情,妙造自然。 驚起一灘鷗鷺。 驚飛了棲息在沙灘上的水鳥。驚:驚動。起:飛起來。一灘:滿灘。鷗鷺:鷗本指海鷗,鷺即鷺鷥,這里泛指水鳥。 ○鷗鷺驚駭,拍翅飛起,與主人公的“爭渡”融合一起,形成一個優(yōu)美歡暢的意境,極天真之能事。
譯文
我時常記起有一次在溪邊亭子里游賞,面對夕陽,開懷暢敘,游興高,酒興也高,陶醉得竟忘記了回家的水路。我盡情的游賞夠了,已錯過光線明亮的辰光。船一掉頭,胡里胡涂地劃進荷花的深處。于是大家搶著劃呀,劃呀,嘻笑聲、搖櫓聲把滿灘的水鳥也驚動得飛起來了。
簡析
人們讀李清照,一般對她后期的作品比較熟悉,腦海里凄涼愁苦的印象比較深!度鐗袅睢贰渤S浵と漳篯是她青年時期的作品,追敘一次溪游醉歸的歡樂情景,似一幀無拘無束的生活照,使我們得以認識這位著名詞人的早年風采。
詞意是:仲夏的.一個午后,作者和親人外出游玩,在溪邊的一個亭子里飲酒,直到日落西山,還留連忘返。待興盡踏上小舟,卻迷失了歸路。結果不知不覺闖入了藕花叢中。他們趕緊劃啊趕緊劃,撲楞楞,驚飛起一灘鷗鷺。
詞一開頭就點明了時間(日暮)、地點(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歸路),并用“常記”二字總領,引起下面對回舟誤入荷花深處情景的描繪!罢`入”是因為日暮光線太暗,也是因為沈醉;正是因為“誤入”,才產(chǎn)生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景象!罢`”字不僅有結構上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詞意上巧妙地把讀者帶進一個朦朧的境地。也正是出了這樣的“岔子”,才使主人公平時不易顯露的一些性格特點呈露出來,使讀者通過不尋常的舉動的描繪,窺見其精神世界。“爭渡,爭渡”的重疊,這本是詞牌的要求,但在這里卻顯得妙合自然,形象地刻畫了主人公奮爭之狀,歡快之情,同時使詞的音節(jié)變得頓挫有力。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構思和措詞的精妙。(正像曹操《觀滄海》中“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一樣,本是配樂時的套語,在作者筆下卻與全詩渾然天成,融為一體。)至此,槳聲、笑語聲、驚起鷗鷺的拍翅聲和群鳴聲互相交織,組成一個優(yōu)美歡暢的意境,展示了作者青年時代的性格和生活。鷗鷺在古人詩詞中常被寫到,它們被認為是“忘機”的飛鳥,獨與不失赤子之心的人們親狎作友。作者在這里以鷗鷺形象作為陪襯,就是對主人公形象的瀟灑天真的品格作一番加意地描摹,從而使全詞洋溢地天真無邪、活潑爛漫的青春氣息更加濃烈,更加感人。
李清照的詞,遣詞造句,多有所創(chuàng)新,看來一目了然,卻又引人入勝,耐人咀嚼、思索。這首詞寫日暮,并沒有渲染“落日镕金,暮云合璧”的景象,寫藕花,也沒有描繪“紅稀香少”的情態(tài),全篇雖無寫景,卻是處處有景,情由景發(fā),情景交融。優(yōu)美、生動的文學語言,鮮明、完美的藝術形象,集中表現(xiàn)了作者的強烈感情。她不愧是抒情詞的杰出的作家。
《如夢令》教學反思
《如夢令》這首詞是李清照青年時期的作品,追敘她一次泛舟流連忘返,酒醉后幾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無憂無慮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在教學本課是,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作為文言文,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難點之最,因此在教學設計是個人認為本堂課的“煽情”或者“鋪墊”應該做好。老師朗讀一副對聯(lián),奠定了全詞的情感基調。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詞句把課文讀活讀美、提醒學生體會33個字包含了無比豐富的內涵,直到最后跟著音樂吟唱本詞。并且教師通過范例來吟誦這首詞,使學生的興趣馬上濃厚。所有這些,都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如夢令》的樂趣,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對祖國語文的熱愛。
2、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本課不僅采用了讓學生課前自學的方式理解每句詞的意思,還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處”、“一灘鷗鷺”這三幅畫面,幫助學生把握整首詞的基本內容。另外,我也做到了注意課堂細節(jié)幫助學生理解詞句意思。例如,當學生把“興盡晚回舟”中的“興”讀成第一聲時,我就馬上給予糾正,讀準了“興”的聲調是第四聲,學生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3、在教學時,我抓住一個“醉”字切入,從詞中去逐層感受“美酒”、“美景”、“美麗的意外”帶給詞人的深深的醉意。讓學生根據(jù)詞語聯(lián)想畫面,“日暮溪亭”“藕花深處”“一灘鷗鷺”,在這些詞語的引領下,讓學生的腦海中出現(xiàn)一幅幅美麗的畫面,那畫面有聲有色、有人有景、有靜有動,充滿了無窮的生機與魅力。這一板塊設計,試圖喚醒學生所有的器官感受詞: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嘴誦、用腦想象、用心靈感受,打開身體所有通道接收詞的信息,進入詞境,使學生學詞的過程成為愉悅身心的過程。但是,在課堂上我的美好愿望并沒有實現(xiàn),因為好多學生并沒有進入詞的意境,沒有充分展開想象,這一環(huán)節(jié)只是成了少數(shù)優(yōu)秀生的殿堂。
【如夢令語文初三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如夢令語文初三上冊教案10-14
如夢令語文九年級上冊教案10-14
初三語文上冊心聲教案06-15
初三語文上冊心聲教案08-26
蘇教版語文上冊《雪》初三語文教案02-23
初三語文上冊課件04-11
初三上冊語文《楊修之死》教案04-03
與妻書初三上冊語文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