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飛和不會飛》教學反思
大班科學活動《會飛和不會飛》主要是讓孩子們學會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再按另一特征重新分類。提高孩子們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一、教師的操作講解一定要清晰
在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出示了十二張圖片有會飛的小鳥、飛機、熱氣球等還有不會飛的人、火車、小雞等等,同時出示二個房子,讓孩子們給這十二張圖片分別放到二個房子中。由于交待不清楚,所以孩子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愛好與興趣給這些圖片進行分分家。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一定要給孩子們交待清楚,分到一個房子中的圖片上的物體一定要有一個相同的地方,有一個共同點。讓孩子們能跟椐要求進行有目的地思考。
二、操作材料的投放要合理,簡單有效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出示的二個房子大小與形狀不一樣,而且自以為幼兒園的孩子喜歡漂亮美觀,殊不知這漂亮的`房子卻給我們的活動帶來了不必要的影響,大大地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所以活動中的教玩具一定要簡單而有效。
三、活動的操作盡量地要來自于孩子們的經驗與生活
在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超市的場景讓孩子們去整理與擺放。由于孩子們都有過去超市購物的經驗,所以孩子們都能很輕松地進行分類與擺放。所以在活動的后面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借助于班中孩子們的活動區(qū),讓孩子們進行有目的地分類擺放,讓知識與生活相銜接,并為生活所服務。
【《會飛和不會飛》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會飛和不會飛》大班教案11-08
大班社會活動——會飛和不會飛01-11
大班數學活動:會飛不會飛08-23
《飛呀飛》教學反思12-30
飛呀飛教學反思12-22
飛呀飛教學反思03-30
會飛的汗珠教學反思12-19
會飛的孩子教學反思05-16
《會飛的娃娃》教學反思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