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概括能力的分析的教學反思范文
雖然廣大師生對中考考查能力持肯定態(tài)度,但學生的實際學科能力并不樂觀。受概括能力不高的局限,不能系統、準確地概括出所要求的內容,導致建立在這種能力基礎上的分析、評價、說明、比較、論證等不能得出正確科學的結論,影響了廣大考生成績的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在:
1.歷史基礎知識、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
“記住就等于會”的幼稚思想還在部分學生頭腦中存在,不在理解、認識上下功夫,使概括能力失去了前提條件,導致在進行概括時不是丟三拉四就是張冠李戴,錯誤、漏洞百出。比如在回答20xx年中考第33題法國熱月黨人在制定有關政策的背景時,有的學生答的是法國大革命的背景,有的答的是拿破侖上臺的背景等等。
2.對歷史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認識不清。
歷史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是由其本質決定的,歷史的傳承性使繁亂的歷史知識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系,認清和掌握這些本質和內在聯系,是提高概括能力的必要條件,而這恰恰是學生弱點之一,比如在回答20xx年第36題時,不知道德意志帝國的專制主義與軍國主義、大量封建殘余這種歷史傳統與納粹黨上臺執(zhí)政之間的關系而導致答案的不全面。
3.大量羅列、復述歷史史實。
大量羅列或簡單地復述課本上現成的內容是不少學生的習慣做法,這是中考試卷上最忌諱的現象之一,也不符合概括的要求。這種做法的實質是學生有關學科能力較差的表現。往往是洋洋灑灑幾百字,心中竊喜,屬不知既浪費了時間,又丟掉了分數。
4.歷史的系統性和全局性的觀念非常薄弱。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學生又一常見錯誤,這種錯誤實質是不知道歷史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不知道對歷史事物從縱橫兩方面去分析,比如在回答20xx年第35題時,不少學生能夠較好地答出課本上比較集中的《論十大關系》、中共八大的內容、《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內容,而丟掉了相對分散的與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及科學文化方面的內容,暴露出學生歷史系統性、全局性觀念薄弱和運用知識的靈活性、概括能力上的缺陷。
【學生概括能力的分析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提高抽象概括能力的教學反思10-10
逐步提高抽象概括能力教學案例與反思01-19
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學習能力教學反思03-24
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教學反思03-28
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教學反思07-08
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教學反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