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晏子使楚》教學反思范文900字
《晏子使楚》是篇略讀課文,教師教學大體思路如下:初讀課文,看晏子給你留下勒什么初步印象,再瀏覽課文,課文寫了哪幾個小故事,然后選擇一到兩個仔細閱讀,勾畫圈點,看看讀懂了什么。接著到小組里交流學習所得,可以讀,可以說,還可以演,最后全班反饋,交流。
課后老師推薦讀《晏子》、《春秋的故事》。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是不錯的,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給了學生比較多的學習討論時間。但是整個反饋的過程又進入了分析的老路,特別是第三個故事,讓學生分析比較兩個“水土不同”,學生難度很大,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了半天,多數(shù)學生還是不明所以。雖然教師反饋時緊緊抓住晏子的幾次說話,但是給人的感覺是學生沒有讀出晏子的話外音,也就是語言文字里面所含著的意思,對晏子能言善辯,膽識過人感受不深。其實這篇文章學生一看就懂,內(nèi)容上沒有什么好分析的,但是晏子的智慧體現(xiàn)在每次反駁都是抓住楚王的漏洞,非常巧妙,又不失禮節(jié)風范,讓楚王惱也不是,怒也不是,最后賠不是:“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边@些應該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學生如果感受到晏子語言的妙處,讀起來一定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越讀越想讀,甚至會拍手稱快,拍案叫絕的。這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有極強的調(diào)控指導能力,注意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和朗讀,巧妙指導,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故事情境中去,而且教師的語言要豐富一點,詼諧一點,智慧一點,學生的智慧需要教師的智慧去點燃,智慧的教師,智慧的學生才能走近智慧的晏子。
具體談幾點建議:學生初讀感知時,有個學生談到晏子是個“能言善辯”的人,老師追問:“你知道這個詞的意思嗎?”學生感到為難,在老師的契而不舍的追問下,只好說:“知道,說不出來。”老師又讓其他同學解釋。一學生說:“很會說話,善于辯論”老師這才滿意了?磥砝蠋焹H滿足于孩子能回答出問題。老師,這是何苦呢?是不是這樣解釋了大家就理解了這個詞呢?我看未必。教師這一做法首先讓剛才那位發(fā)言的孩子感到些許難堪,“能言善辯”是他初讀課文的第一直感,這種感受是很珍貴的,至于什么是能言善辯,他意會到了,但不能言傳,這也是很真實的。老師的窮追不舍可能讓他以后在發(fā)言中會有顧慮,不深思熟慮好了,他不會輕易發(fā)言的。這樣,課堂的生成性會大打折扣,很多有利于師生深入學習的契機就會失掉。其實,這位學生“知道,說不出來”是我們課堂師生互動中生成的極好的資源,教師應敏銳地捕捉這些資源,把課堂教學,把學生地思維推向深入,這里完全可以讓孩子存疑,就讓他說不出來,仔細讀了晏子的幾次說話以后,孩子的這個疑自然會迎刃而解,而且這時對能言善辯的理解就不僅僅停留在字面上了,而是從晏子的話中深刻地領(lǐng)悟了這個詞的涵義。
第2個小故事的學習可以很好地進行語言訓練,讓孩子把文中的句子轉(zhuǎn)變成四字詞語:揮汗如雨,舉袖成云,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等,學生在表演這個故事時,還可以變換句子,用上這些詞語,課后作業(yè)就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四字詞語,文中還有哪些句子也可以改成四字詞語,你根據(jù)這篇課文還可以聯(lián)想到哪些詞語,這樣既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最后還建議推薦學生當堂或課后閱讀幾篇類似的經(jīng)典故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正義和智慧的力量,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課文《晏子使楚》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晏子使楚》課文教學反思06-19
晏子使楚課文11-19
課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07-09
課文晏子使楚教學教案05-16
課文晏子使楚的教學教案05-13
《晏子使楚》教學反思06-21
《晏子使楚》教學反思06-16
晏子使楚教學反思06-27
《晏子使楚》教學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