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第27課《水》教前反思
題記:課堂是一次學習,課堂是一個故事,課堂是一段生命的歷程。對學生,對老師都如此。
我喜歡,學生呢?
《水》這篇,我讀了不下10次,感覺寫的就是我兒時的生活,文字把我?guī)У搅藘簳r的回憶之中,一樣的水窖,一樣的挑水場面,一樣的夏日沖涼,一樣的珍貴,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馬朝虎筆下的《水》。不過,我不僅僅是一位普通的讀者,我更需要站在語文教學的角度來看待這篇。學生會喜歡這篇嗎?通過我們能學到些什么?學生已經(jīng)到五年級了,如果放手將課文交給學生,他們會怎樣學呢?很顯然,城市的孩子無法體會到缺水的滋味,無法體會到水的珍貴,無法體會到一勺水會如此的舒服。在雨中的痛快或許曾有過,但與文中的痛快并非一回事。我不禁問自己,我們教了五年的學生會自己學習語文了嗎?還有,他們喜歡學語文嗎?可能,我們有些老師都厭倦了語文,何況是學生呢?我喜歡《水》這篇課文,也喜歡語文,可學生呢?
人文合一
既然學生未必喜歡語文,既然學生可能讀不懂文本背后的情感,既然學生可能并不都會學習語文,那我該怎么辦呢?基于這樣的考慮,讓師生一起享受一堂課成為了我設(shè)計的核心,當然必須是享受一堂語文課,讓學生感受到原來語文是這樣的有意思。語文的載體是文字、是課文,享受語文就是享受文字呀!我能享受這些文字,因為我能融入到文字之中,學生沒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要想如我一樣自動地融入到文字中太困難了,此時教師的`作用就體現(xiàn)出來了,我得把學生領(lǐng)進文本之門。我想到了影視作品,我們在觀看過程中不自覺地便融入其中了,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也可以以“鏡頭呈現(xiàn)”的方式進入文本,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誦讀,在頭腦中呈現(xiàn)電影鏡頭,呈現(xiàn)那些與我們生活相去甚遠的挑水、缺水鏡頭,然后以“角色置換”的方式進入文本,由一個學習者進入到文中缺水的小山村,成為眾多排隊挑水鄉(xiāng)親中的一員,說說自己的感受。此時教學的難點已經(jīng)被突破,整篇學習的基調(diào)已經(jīng)奠定。這也是我整堂課的引領(lǐng)策略——“品味”與“述說” ,品味的是“我”的生活:挑水、雨中洗澡、一勺水沖涼,述說的則是我的感受:珍貴、艱辛、痛快、舒服……我與“我”融為一體,學習者與文中人物在課堂中完全融為一體,真正做到人文合一,學的便不是課文,而是真實的生活。
人課合一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做到了人文合一,學生對文本有了興趣,但是,這畢竟是一節(jié)語文課,而不是課后自由讀書,我們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學到應(yīng)知應(yīng)會的語文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lǐng)悟?qū)W習方法,還要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上體現(xiàn)一節(jié)課應(yīng)有的貢獻。如果說情感是本課教學難點,那知識、方法、能力三者誰是教學重點呢?本課重要的語文知識是“以樂寫苦”的反襯寫作方法及圍繞“珍貴”行文,方法則是怎樣“品味”文本,能力則是能夠運用“品味、述說”的方法體會文本,從而有感情地朗讀文本。通過知識、方法、能力的比較,則會發(fā)現(xiàn):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學會知識,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能力。所以我將“品味、述說”的學習方法定為教學重點;蛟S我的想法不一定完善,但是,語文學習應(yīng)該跳出課文教學站在語文教學的角度,站在“授人于漁”的角度,站在學生發(fā)展的角度,這樣的教學重點應(yīng)該成為“真正”的重點。
好了,確定了教學重點,整堂課就圍繞“品味、述說”展開了。只看這兩個詞,便覺得語文味油然而生!吧稀币惶谜n的感覺便遠去了,一種享受、發(fā)自內(nèi)心的表白便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在人文合一的基礎(chǔ)上,人課合一便不再困難了。課前的聊天已經(jīng)打破了師生距離的束縛,我是學生的“飛哥” ;熱身運動——品味古詩已經(jīng)把“學習”二字化于無痕;電影鏡頭、親臨挑水現(xiàn)場,這哪里是課堂,這就是生活,然而,學生的品詞析句,甚至于抓住標點進行體會又是實實在在的,但這些實實在在的學習形式都融入到了真情之中;在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述說了缺水、珍貴、艱辛之后,到雨中的痛快洗澡才是真痛快,而不是城市孩子偶在雨中嬉戲的好玩,是文中真正的享受,這依然是品味、述說;一勺水的舒服則是本課的重中之重,因為寫法的獨特、因為舒服得透徹、因為舒服之后的痛苦……但學生在課堂中不是刻意“學習”,而是成為“四兄弟”去感受“傾注而下的一勺水”,去爭論“瞬間而又緩慢地滑”,去體會“毛孔、血管”的舒服,去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還是品味、述說;最后再次回顧兩次洗澡,品味“過節(jié)”一樣的美好,自然地述說其它的日子多么苦,不知不覺領(lǐng)悟了反襯的寫作方法,同樣是在品味與述說中完成;最后的作業(yè)也是去品味。整堂課,學習處處在,但學習卻無痕。我想,這應(yīng)該就是人課合一的感覺吧!
文道合一
我一直都崇尚“文”與“道”的語文教育,只是“道”的內(nèi)涵更豐富了:既是道理、道德;更是方法。語文教學尋的不正是這個“道”嗎?教之道,學之道,學到的表達之道,甚至于人生之道。我追求解讀文本時文以載道;品味文本時讀文悟道;升華文本時文道統(tǒng)一;寫作文本時道領(lǐng)其文(此處不展開闡述)。我正在努力構(gòu)建以方法為核心的課堂。所以教學重點便定義為了“學會‘品味’文本,學習反襯的寫作方法!笨雌饋砥肺段谋竞孟癫粦(yīng)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但是站在語文的角度看呢?它正是學習語文之“道”呀。當然這僅僅是個人觀點。
是故事,也是生命!
課堂應(yīng)該如故事一般,更應(yīng)該是生命的歷程?赡苓@樣的定位高了些,但這是我的追求。本就是在回憶兒時的故事——缺水的故事、挑水的故事、洗澡的故事,因此這堂課就是一個故事,師生跟隨作者一起去“品味”故事,品著品著,我們就融入故事里了,好像在“述說”屬于自己的故事了。然而僅僅是故事還不夠,這還應(yīng)該是生活,真實的生活,是一段生命的歷程。從學習內(nèi)容上看是故事,是生命。從學習過程上看,更是如此。一堂別樣的語文課,40分鐘真情的述說,不知不覺地學會一種方法,自然而然地學會一些知識,這是學生的一段學習的歷程,是老師一段引領(lǐng)學生享受的過程,是師生共同度過的40分鐘。我期望過些日子孩子們還能想起與“飛哥”一起學習《水》的時光,那便真的成為了師生共同的生命歷程。
我一直都是將課堂視為生命,愿與我共學的孩子也能不知不覺地如此,那該是真正的“人文合一、人課合一、文道合一”吧!那該是何等快樂呀!那該是何等享受呀!
【五年級下冊第27課《水》教前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教《慈母情深》前的反思總結(jié)11-27
《水》的教后反思2蘇教版03-23
教科版《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03-30
蘇教第5冊《練習四 》 教學反思06-27
《細節(jié)描寫》作文指導(dǎo)課教前反思范文09-08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3課《早》教學反思04-22
課文《水》教后記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