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

時間:2021-02-08 15:50:5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認識12個生字。

 。病⒄_、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師:今天天氣真好,有兩位小朋友想邀請我們去一個小山村游玩,你們想不想去呢?

  生:想去!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二、圖片導入

 。、師:(投影課文中插圖)從圖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看到了后面有山;邊上有樹;看到兩個小朋友;小房子(亭子)……

 。场熜〗Y:炊煙裊繞的村莊,古樸美麗的亭臺,艷麗的桃花,快樂飛舞的小鳥組成了一個幽靜美麗的世外桃源。有一位叔叔把這么美麗的景色編了一首童謠。讓我們去看看童謠里是怎么樣描寫這美麗的景色的。

  4、出示《一去二三里》,請你自己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

 。怠W生自讀課文,要求不是齊讀,大聲讀。

  三、教學識字

  師:請誰來讀一讀課題。

  生:一去二三里。

  師出示“去”和“里”的生字卡片。

  師:在那里你看到過這個字,請你組詞。

  生:一日千里 李白(糾正“李”是姓,不是這個“里”)

  四、糾正字音

 。、師:你覺得有那些音節(jié)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sān ting sì cun zuo

  2、請你把讀一讀詞。(指名讀:煙村、亭臺、六七座、十枝花)

 。、解釋什么是煙村、亭臺(出示對應的圖片,幫助理解)

  師:煙村是什么?

  生:村莊著火 人們在做飯

  師:就是村里的人們都在做飯,煙囪里都冒著煙,我們遠遠看去就是一個“煙村”。(同時出示煙村的圖片)

  師:出示亭臺的圖片。你們看到過嗎?去過嗎?請你說一說當時的感受。

  生:看的很遠;空氣好;很舒服

  師:請你再讀一讀這個詞。(指名讀,鞏固)

  五、讀課文

 。、那么美麗的課文,你們能不能也來美美地讀一讀?

 。、誰來讀。請你當小老師,讀第一句(學生逐句帶讀,逐一出示對應的圖片;正音)

 。场⒔處煼蹲x(如果我讀的好,請你也為我鼓鼓掌吧。

  師:你覺得好在那里?

  生:音準;聲音響亮;有感情;聲音有起伏。

  師:那就請你們也學著陳老師的樣子一起來讀一讀這首童謠。

  4、全班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型,讀出感情。

 。、開火車讀。一人一句:

  師:哪列火車快快開?

  生:這列火車塊塊開。

 。、配樂讀:

  師:你們讀的真不錯,現在獎勵你們,給你們的朗讀配上音樂,希望你們能讀的更加有感情。

  生讀。

 。、四個大組競賽,連讀。(一組一行)

 。浮⑺娜诵〗M合作讀:

  師:請你們四人小組合作讀一讀,可以是一人一行,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式。

 。、教師巡視。

 。保、學生匯報:

  師:哪個組先來。

  生匯報。(不是很會合作,此環(huán)節(jié)有一點亂,還要多練習合作)

  11、師:那么美麗的景色,陳老師也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去郊游了。我想邀請一位同學跟我一道去。

  老師帶著學生看著圖片,邊走邊讀。

  12、請你們自己找你們的同桌一起去游玩。

  六、小結

  請你回去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帶你的爸爸媽媽也去這個美麗的小山村游玩一番。

  【自評】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

  教材中的《一去二三里》一課是首流傳非常廣的童謠。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字的漢字。根據修訂后的大綱精神及新教材編者的意圖,要著重抓識字教學和朗讀、背誦指導,所以教學中對詩句內容的理解則不作要求。

  這首童謠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瑯瑯上口,富有音樂美。指導朗讀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教學時則多讀,不要求甚解,讓他們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逐漸理解。因此要力避對詞句做主動的講解。否則,不但會破壞童謠形象的完整性,損害它的藝術感染力,而且會壓抑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童謠反復吟誦,才能讀出韻味來。要讓學生通過小組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形式,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消化和吸收。教師通過范讀,教給學生朗讀古詩的方法。讓學生體味到一種清新、自然的鄉(xiāng)村氣息,利用朗讀的律動感染學生,把學生引入其中的意境。同時根據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的特點,輔以手勢、動作。學生跟著老師一邊吟誦一邊做動作,陶醉在詩情畫意之中。

  同時,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有助于增強語感、增強記憶,可使兒童在舒緩的讀誦、細細的品味中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接受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詞句描寫的情景,通過圖畫再現出來,就會變得具體可見,能幫助學生感受形象,進入情境。教學童謠時,出示投影的課文插圖及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情境,使整首童謠的內容變得形象化,學生的情感因素自然也調動起來了。課后可以讓學生想象童謠中的場景并且作畫,把詩中描繪的景象形象化,進入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樂在其中。音樂往往給人以豐富的美感,使人心馳神往,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想借助音樂來渲染情境。教師、學生誦讀詩歌的同時播放節(jié)奏輕快、行云流水的古箏樂曲《高山流水》來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境,使孩子們的情感得到升華。

  然而,在教學后發(fā)現雖然朗讀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但學生在通過一節(jié)課的教學,朗讀還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沒有什么提高,分析是我的教學引導和教學即時評價不夠,沒有很好地利用圖片等手段,給學生創(chuàng)造意境,升華情感。

  其次,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的不夠嚴謹,使得教學過程前后承接和梯度的延伸沒有到位,今后要在教學設計上面多化心思,教學思路要清晰,目標明確,教學內容要層次分明。

  在四人小組合作朗讀的環(huán)節(jié)中,流于形式,也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在今后的合作中選好組長,并且四人輪換角色,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朗讀詩中的每一句話,同時,避免爭句念的沖突。

  【互評】

  〖陸哲群

  一、注意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量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陳老師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一開始陳老師就以兩個小朋友帶大家到小村莊去游玩為引子,把同學帶入詩中所描寫的情景,使其身臨其境談感受,體會詩中所描寫的意境。

  二、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知做了一個感知上的準備。對詩中所提到的煙村和亭臺,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些難理解,陳老師就出示相應的圖片,這樣學生就很快理解了,有些學生甚至談了看到圖片的感受。

  三、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昂献鲗W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一年級學生合作能力相對比較弱,在一起分工合作就有些困難,因此在本堂課中陳老師利用了同桌合作或是四人小組合作。如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同桌合作:你能把這首古詩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嗎?如果發(fā)現你的同桌讀錯了,請你教教他。學生不僅興趣濃,而且及時糾正了不足,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差異。

  不足之處:

 。、不能及時對學生中的閃光點與不足進行評價,教學機智欠缺。這也難怪,畢竟陳老師才執(zhí)教了兩個月,經驗還不足。

  2、朗讀的形式太單一,顯得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還停留在原有的朗讀水平上,沒體現出老師的引導作用與教的作用。

  〖葛雅清

 。薄㈥惱蠋煶浞煮w現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的整和。特別是在新課的導入上,用課件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情景,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知做了一個感知上的準備。

 。、在對詩意的理解上,陳老師主要采用了研讀,鼓勵質疑,讀中感悟的方法。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主動提出問題的能力,又使老師能很好地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況,使教學更有針對性,靈活性。同時還啟迪了學生的思維。

 。场⑼ㄟ^“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昂献鲗W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它不僅有利于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一年級學生合作能力相對比較弱,多人數的在一起分工合作就有些困難,因此在本堂課中陳老師較多的是利用了同桌合作或是朋友合作。如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同桌合作:你能把這首古詩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嗎?如果發(fā)現你的同桌讀錯了,請你教教他。學生不僅興趣濃,而且及時糾正了不足,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差異。在理解古詩的意思時,請學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人讀古詩,一人指相應的畫。通過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最后的深入體會時,又采用師生合作讀。同時,學生思維積極,思路開闊,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4、陳老師的兒童語言運用自如,使學生倍感親切,喚起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的高漲熱情。

  不足之處:

 。、兒歌的理解可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一個小故事,通過小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理解兒歌的內容。

 。、課堂上要注意學生的傾聽,在培養(yǎng)學生讀、說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聽的習慣。

 。场焊杞虒W在糾正字音的教學過程中,要在句中進行,不要脫離了句子,從而影響了句子的朗讀情感。

  〖俞建群

  陳赟老師備課認真,課前做了很充分的準備,自己制作的課件能緊密結合課文的內容進行設計,也注意了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學生能與其一起上課感覺是親切的,和諧的。

  對于本堂課的設計,可能還有這幾個地方值得商榷:第一,學生初讀課文之后,讓學生找需要注意之處這一環(huán)節(jié),感覺上缺乏整體性,單歸單的把字拎出來給孩子們正音,既費時并且在時間上容易重復浪費。而學生

  從讀單個字到讀詞乃至念整句話,字音上的錯誤很自然的會重復發(fā)生,不如直接從讀文當中,檢查正音效果會更好些。第二,在利用課件圖片激趣導讀上,本人認為還不太夠,發(fā)揮學生愛說的天性,把圖畫的美細數出來,也許學生對本詩的意境更會心領神會。

  〖姚曉蕓

 。、以讀為主,以各種讀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目標,這樣,既沒有破壞童謠形象的完整性,損害它的藝術感染力,而且還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整節(jié)課中,老師請學生自己讀,互相讀,合作讀,個別,既不顯枯燥,有使學生有所得。

  2、用課件上,許多直觀、生動的圖片,使學生對詩意有所理解,這樣,既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在詩意理解上,又使學生對詩意達到一定的理解。

 。场⒉蛔阒幘褪,老師對整節(jié)課把握不夠,使課堂效率未達到預期效果。

 。、老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教態(tài),親切,和學生的交流平等,自然。能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病⑿抡n導入環(huán)節(jié)上,陳老師用了出示圖,看圖說說你看見了什么的方法。這個方法是很不錯的,圖的效果還可以更好些,有些模糊。

 。场⒘曉姷臅r候,陳老師的安排是這樣的:先找找詩中哪些字音要特別注意的,然后隨機理解了“煙村”,“亭臺”。然后再讀了全詩。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感受:

 、趴磮D后,學生已經萌發(fā)了接觸詩的興趣,可以師范讀,把學生帶入到詩的已境中去,也可以讓學生試著讀讀,想想詩的意思。把詩句讀通,在讀中糾正字音。

 、评斫狻盁煷濉薄巴づ_”可以配合圖片,聯系生活說說自己的理解。

 、抢首x要有具體的指導。評評說說讀讀,更好。

 。础⒄(jié)課的學習氣氛還是不錯的,朗讀也有一定層次的提高。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2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同學、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遍喿x教學要讓同學充沛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總受到情感的熏陶。首先是反復吟誦,品讀韻語的語言美。在反復的吟誦品味中體會韻文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音調、動聽的韻律,領略詩歌的音樂美。其二,要開展想象,再現韻文的意境美。韻語言約義豐,凝聚豐富,只要用心去讀,眼前便會展現出一幅山村美麗的畫面: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幾座亭子錯落有致地排列著,路邊盛開著美麗的野花。只有通過反復咀嚼,展開想象,才干領會其言外之意,詞外之情,感受語言的凝練美。

  【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一、導入局部

  我讓同學從1數到10,再倒數一次。(意在了解同學1~10的讀音情況,著重區(qū)別四和十的讀音。)

  二、看圖說話

 。、課件出示書上插圖:讓同學自由說說你看到什么?(發(fā)揮同學的想象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病⒏鶕瑢W的反饋來板書簡筆畫再現插圖。(加深同學對插圖的印象,同時調動同學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三、識字教學

 。、讓同學找找詩句中表示數目的漢字,并反饋。(通過找一找,圈一圈,很自然地過度到生字的教學。)

  2、拼讀音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都是很枯燥然而又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我讓我們班的“小老師”支配電腦,教一教其他小朋友。展開競賽,誰讀得好的就當“小老師”來點一點鼠標。小孩都有表示欲,所以他們讀得比什么時候都認真,拼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也輕松地過了。)

  3、去拼音認讀生字:

  一是讓小朋友開火車認讀生字,二是師生一起作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同學在游戲愿意學習,樂于學習。同學的心理特點決定同學對枯燥的東西比較難以接受,而把識字變成他們平時最喜歡玩的游戲,那樣就很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會特別深刻。)

  四、課間休息

  我讓同學動動身子,動動手等。玩一玩“一二一”的游戲。(低年段小同學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叫他們一坐40分鐘并且都在學習,比較難,所以,課間休息是非常必要的。)

  五、閱讀詩文

  根據課標的精神,所以這節(jié)課我把主要的時間都用在了閱讀的教學上。為了體現同學學習的自主性,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看圖聽讀:自身聽一聽,邊聽邊看,感受詩句的美麗。讓同學充沛領略音樂美、語言美。

 。病⒍喾N形式閱讀:師生對接讀(半句、一句),同桌對接讀,組內開展擂臺賽讀,男女生競賽讀等。(同學年齡小,對于同一樣東西很容易厭倦,因此,多種形式閱讀有助于同學理解詩文的美,體現山村的美景。)

 。场⑴錁防首x扮演。讓同學邊朗誦表聽音樂邊扮演詩文內容。(為了再現韻文的意境美,讓同學自身去表達對韻文的理解,用自身能表示的方式扮演出來,同學很高興,一下子就來興趣了,紛紛走出位子去扮演。并且很形象很有創(chuàng)意。有些動作都出人意料。)

  【教學反思】

  這是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的第一課,選這一課作為我校“課堂教學大比武”的理由是:讓同學一開始就喜歡上識字與學課文。其二,這篇識字的課文還非常易記易讀,有些同學還在幼兒班里背過,就等著老師在課堂上肯定他們。試講時沒有課件,同學的興趣不是很濃厚。但是做游戲等環(huán)節(jié)還是非常積極,在閱讀這個環(huán)節(jié)上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課堂教學大比武”的上課過程中,由于沒有在班內做過“我的朋友在哪里”這個游戲,同學能找到但都沒能很好的完成回答(說話),課堂氣氛不是很好。在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有許多的同學原本就會讀,而我卻忽略了沒有讀過幼兒班的小朋友,把閱讀完全放手讓同學自身去讀去扮演,沒有做到照顧全班同學,因此,課后去問問,還有四五個同學不會讀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還得去多多閱讀有關理論知識,去找一些適合我班實際的教學方法,讓班內每個同學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fā)展。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多多設計一些適合課文內容又好玩的游戲,讓同學能很樂意很容易的接受,而不是只有上公開課時才去常規(guī)化。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3

  新課標一年級上冊《識字一》這個單元,是繼學習漢語拼音之后,第一個識字單元。本課《一去二三里》是這個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采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又注意采取韻語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認字,受到美的熏陶。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竟: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飲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

  本課還配上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字的漢字。

  我們過去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預設,顯得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和樂趣,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按照預先設計好的一步步地進行教學,有些程式化。四十分鐘的課,不拖堂,把需要完成的教學內容講完,這堂課就算完成了任務。這樣的課堂顯得生命力不夠強,太過封閉了。

  新課程要求我們開放課堂。開放從過程角度來講,人是開放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存在,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這樣會限定和束縛了人的自由發(fā)展。在進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看書上的圖來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我問學生:“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在學生的回答中,認識了十個字,此時已經基本上完成了預先的任務,我正準備過渡到另一環(huán)節(jié)時,聽到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還有,我還想說!”看著他那急著想說話的樣子,我就讓他說了,“我還看到天藍藍的,云白白的,很美麗!甭犞脑挘孟褡约阂脖灰环N童真童趣所感染,經常能看到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變得更美了,我表揚了他“嗯,雖然今天天陰沉沉的,可聽你這么一說,就像看到了藍天白云一樣,真美,你說得可真好,看得很仔細!逼渌∨笥岩娢冶頁P他,也刷刷地舉起了小小的手,有的說:“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彼亚懊鎸W過的“一片樹林”給用了起來,我就忍不住又表揚了她,沒想到她聽到我的表揚,歪著腦袋笑了一下說:“老師,我可以不可以再說一次。 蔽尹c點頭,她就開始說了,“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那里有很多綠油油的小樹,還有許多小動物住在里面。”

  學生們越說越起勁,說到后面,他們就說到了十個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勢,還說到了他們衣服和鞋子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說到十個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時,我很意外,沒想到他們觀察得這么仔細,說實在的,當我看圖時,我沒去注意圖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勢。

  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的延長,這堂課沒有完成預先設計的教學內容,但是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未完成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素質。這堂課根據學生的學習熱情、思考、靈感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設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教師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程式。開放課堂,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熱情,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打破我們的預設,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創(chuàng)造,使我們的課堂更充滿生命力!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4

  所有的老師都知道,一年級的孩子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課中總要抽出兩三分鐘時間來做做操放松放松,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后面的學習。在一學期的實踐中我發(fā)現,課中操不僅僅是做操,它完全可以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在活動中鞏固所學內容。只要設計巧妙,效果會非常好。

  現就我所授課談談幾種課中操的設計方式。

  一、動口多的課,讓學生動動手。

  拼音教學,一堂課幾乎都是讀,內容難免有些枯燥,孩子稚嫩的嗓子也有些累,如果還是設計唱歌、跳舞來“休息”,無疑是雪上加霜。于是我設計了幾套動手的操。

  1、讓學生準備好紙,課中用手撕出新學的拼音字母。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

  2、自編了一套動手課中操!包c點頭,搖搖頭,轉轉頭;抓抓手,搖搖手,擺擺手;伸伸腰,彎彎腰,彎彎腰”

  二、配合教學內容,設計有趣的游戲。

  例如,我教《一去二三里》一課學習完一到十的生字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游戲:學生把兩手攤開放在桌上準備好,我用生字卡片出示哪個字,學生趕緊作出那個數字的手勢。這樣既鞏固了生字的學習,又鍛煉了學生的協調能力。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

  課中操的設計可以多種多樣,設計得好,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心的老師一定有更多有趣的設計。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5

  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奮戰(zhàn)",學生終于學完拼音,開始接觸漢字了.第一篇識字是古詩《一去二三里》, 讀來瑯瑯上口,富有兒童情趣,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課文,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臺,桃花……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一幅幽靜美麗的山村田野畫面,這首詩巧妙地把一到十10個數字隱藏其中.

  在教學古詩時,我運用課文的插圖,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的方法了解古詩所寫的小山村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其中"煙村","亭臺"這些詞語學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煙村"是什么,"亭臺"是什么,使學生理解詩句變得簡單化了.再讓學生通過想象,使我們大家和詩人一起都置身于這美麗的小山村中,從而體會詩人的感受,最后通過朗讀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學生們一個個都讀得興致勃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由于這篇課文的教學是識字教學的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重要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因此,我從田字格的結構教起,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各方位小格.寫字時,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字形引入筆畫:(橫)"一".板書示范(橫)"—"在田字格當中的位置,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并指導書寫.再引入"二"的書寫,這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而"三" 的寫法讓學生自己觀察體會,上臺演示,教師相機板書,讓學生體會字的間架結構,體會漢字的形體美,并了解"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6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竟: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飲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本課還配上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字的漢字。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大膽地學習新知識。利用插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培養(yǎng)說話能力,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在此鋪墊上再引導學生誦讀詩歌,最后學習生字。

  課后聽了大家的研討以后,我作如下反思:《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級小學生學完拼音后接觸到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識字教學上,而在理解詩意和感受詩情上略作點撥就可,不必花這么多時間。其實我也意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在學了古詩后,通過看圖圈生字,讀生字卡片,比較生字識記“八”和“九”,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讀兒歌識字等方式來幫助孩子識字,激發(fā)識字興趣。但是如果能把識字教學滲透在古詩教學中,效果肯定會更佳。并且我對學生的學情了解不夠,這首詩比較簡單,一部分孩子早會讀,甚至會背了,所以讀詩時顯得洋洋得意,眼睛根本沒去注意文字,從而,錯過了如此好的識字機會。我卻沒有意識到,沒有及時地指正孩子們的錯誤習慣,真是后悔。還有,拼音剛學完,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做些有效的銜接、滲透。針對以上反思,我又重新設計了一份簡案如下:

  一、復習導入

  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學完了拼音,下面老師考你看誰能把下面幾個音節(jié)讀的又快又準確:

  1.出示小黑板。

  zhi chi si yi wu

  jia taièrzuo hua

  yancun ting

  2.談話導入: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板書課題: 一去二三里 讀題!耙弧钡恼。

  二、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想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么?他們在說什么?

  2.介紹課題:古時候有一首童謠,說的就是這幅畫,齊讀課題!耙蝗ザ铩敝攸c讀“去”和“里”。強調“一”的讀音。

  3.理解“里”。

  三、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1.讓學生邊拼,邊讀,從文中圈出生字。

  2.出示生字,教學生字。

  yíqùèrsān lǐsì

  一去二 三 里四

  wǔliǜqībā jiǚ shí

  五六 七八 九十

  借助拼音識字,重點指導,上聲讀音,和“四”與“十”平翹舌的講法。

  抽讀生字卡片,比較“八——入”,結合生活實際識字,在教室里找找數字。借助課文插圖識字。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由讀,指名讀,賽讀,齊讀課文。

  四、拓展練習,鞏固生字

  1.讀一讀,連一連。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十 六 一 三 九 八 二 五 七

  2、讀兒歌《謎語》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7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出現了一幅郊外的美竟: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飲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

  本課還配上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示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協助同學識記十個表示數字的漢字。

  我們過去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預設,顯得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和樂趣,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依照預先設計好的一步步地進行教學,有些程式化。四十分鐘的課,不拖堂,把需要完成的教學內容講完,這堂課就算完成了任務。這樣的課堂顯得生命力不夠強,太過封閉了。

  新課程要求我們開放課堂。開放從過程角度來講,人是開放性的、發(fā)明性的存在,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這樣會限定和束縛了人的自由發(fā)展。在進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看書上的圖來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我問同學:“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在同學的回答中,認識了十個字,此時已經基本上完成了預先的任務,我正準備過渡到另一環(huán)節(jié)時,聽到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還有,我還想說!”看著他那急著想說話的樣子,我就讓他說了,“我還看到天藍藍的,云白白的,很美麗。”聽著他奶聲奶氣的話,好像自身也被一種童真童趣所感染,經常能看到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變得更美了,我褒揚了他“嗯,雖然今天天陰沉沉的,可聽你這么一說,就像看到了藍天白云一樣,真美,你說得可真好,看得很仔細!逼渌∨笥岩娢野龘P他,也刷刷地舉起了小小的手,有的說:“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彼亚懊鎸W過的“一片樹林”給用了起來,我就忍不住又褒揚了她,沒想到她聽到我的褒揚,歪著腦袋笑了一下說:“老師,我可以不可以再說一次!”我點點頭,她就開始說了,“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那里有很多綠油油的小樹,還有許多小動物住在里面。”

  同學們越說越起勁,說到后面,他們就說到了十個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勢,還說到了他們衣服和鞋子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說到十個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時,我很意外,沒想到他們觀察得這么仔細,說實在的,當我看圖時,我沒去注意圖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勢。

  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的延長,這堂課沒有完成預先設計的教學內容,但是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未完成并不影響同學的整體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是培養(yǎng)同學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素質。這堂課根據同學的學習熱情、考慮、靈感改變了原先的優(yōu)秀教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教師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程式。開放課堂,尊重同學的學習需要和熱情,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同學打破我們的預設,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發(fā)明,使我們的課堂更充溢生命力!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8

  【教學設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的“識字1”。本課是一首古詩,這首古詩將從一到十表示數目的10個漢字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村風景畫。這首小詩描繪景物錯落有致, 10個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自然和諧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兒童學習這首古詩不僅可以激發(fā)其熱愛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發(fā)識字的興趣。

  識字、寫字、誦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結合識字教學的特點及《語文課程標準》,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2個教學目標:

 。、學會10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3、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應力求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他們置身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通過自己的研讀、教師的導讀、同伴的評讀來讀準字音,理解詞義,讀好詩句。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田字格,學寫漢字。為此在寫字前應讓學生認識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初步掌握運筆方法,并讓他們通過仔細觀察、動手嘗試以及教師的示范指導來寫好第一個漢字一。因此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設計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如導入新課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好奇來做文章,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把學生引入一個如詩如畫般的世界,讓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開始學習。

  二、自主研讀,自讀自悟

  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不斷地在自讀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有人說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在誦讀古詩時,可讓學生在試試、學學、比比等活動中,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誦讀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和體驗,享受審美的樂趣。在研讀時,引導學生進入如詩如畫的小山村,說說看到了什么景物,進行美讀。這樣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生字時,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設置引人入勝的游戲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禮物、生字果、小企鵝等,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來認字。本課時先寫一個“一”,讓學生初步認識田字格,充分地說橫筆的寫法,分散寫字的難點,使學生在玩中學習寫字,鞏固生字。

  【教學目標】

 。薄⒄J識10個生字,有感情朗讀詩歌。

 。、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3、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生字果。

  【教學過程】

  一、 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薄⑧耍〈蠹液!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手指娃娃”,好久不見,想我了嗎?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似恋亩Y物,是什么呢?(出示生字果)草莓,高興嗎?草莓果上的拼音我們肯定知道讀是嗎?自己拼一拼、開火車讀。

 。、這里面有十個數字娃娃,我們把它們叫出來見一下面好嗎?指名讀。這十個數字娃娃和兩個生字娃娃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的內容。

  二、自主研讀,自讀自悟

 。薄⒊踝x課文,認識生字:

 、 手指娃娃:今天我要請小朋友到我家去作客,我的家在一座小山村里,離這兒不遠。我們出發(fā)吧。(出示圖片。)

 、 指導看圖說圖意:

  ① 你來到了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 這是離我們不遠的一個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達,(出示圖)首先看遠處有哪些景物?(房屋\裊裊的炊煙) [你能說得更好嗎?]

 、 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臺,一起說一遍“亭臺”。

 、 我們再往近處看,近處有那些景物?花兒多嗎?能數得清嗎?(藍藍的天空\開得正艷的桃花\無憂無慮,快樂飛舞的小鳥)

  在一座美麗的小山村里,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樹上、路邊盛開著盛開著各種鮮花。

  ⑶ 手指娃娃的家鄉(xiāng)美嗎?古時候有位詩人也覺得這里很美,就把這里的美景寫成了一首詩。(師范讀古詩)你們想讀一讀嗎?

 、 請小朋友打開書,咱們一起來做兩件事兒,看誰的小耳朵聽得最清楚:先做第一件事兒,請你找出生字果上的這十二個漢字娃娃,用圓圈圈出來,大聲地讀一讀。

 、 會讀了嗎?誰能讀給手指娃娃聽呀?

  ⑹ 指名讀,評議正音:

 。ㄓ袃蓚數字寶寶的名字不太容易區(qū)分,稍不注意就會喊錯,你知道它們是誰嗎?(四和十)請找出四和十,你能區(qū)分嗎?還有哪個字是平舌呢?哪個是特別韻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來讀一讀。“一”的本音讀“yī”,但在詞語或句子中會變音,有時讀二聲,如“一塊地”、“一片海”;有時讀四聲,如“一棵樹”、“一朵花”。本課讀二聲。)

  齊讀。

  ⑺ 遮上拼音,打亂次序,你還認得它嗎?

 。病⒌诙聝,請小朋友借助拼音大聲讀一讀這首詩,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跟著人家一起讀,做得到嗎?看誰練習得最認真,開始。讀好了,讀給你的同桌聽:

  ⑴ 請四個小朋友一人讀一句。

 、 他們讀得真好,我們一起試試吧。一組讀一句。

 、 讓我們大家一起讀一讀吧。(讀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那美麗的小山村。

 、 分組賽讀。

  ⑸ 小朋友讀得那么好,老師仿佛看到了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讓我們再一起夸一夸手指娃娃的家鄉(xiāng),能背的可以背誦,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棒了!

  三、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小朋友學得這么熱鬧,引來了村里的一群小企鵝,胖乎乎的,真可愛!哇,這么多,我們一起數一數。(1~10)他們好象在找什么呀?你能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球嗎?

 。病⒃谛∨笥训膸椭滦∑簌Z找到了自己的球我們一起給小企鵝報一下數好嗎?

  3、哇!瞧,他們可高興了,球賽快開始了,讓我們和小企鵝一起做準備動作吧。(課中休息:音樂)

 。础⑹种竿尥匏蛠淼纳止,誰能讀得又準確又響亮,并能給這些生字找一個朋友,就把果子送給他。〒屪x生字)

  帶讀

  5、手指娃娃的禮物送完了,現在我們也給她準備點禮物,好嗎?送什么好呢?就寫個:“一”字吧!看!這是什么格子?出示“田字格”跟著老師讀:“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幫忙。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币坏墓P畫是橫,指導寫“一”:一字只有一畫,從左到右起筆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寫在橫中線上左右的長度相等。書空,書上寫兩個。

  四、總結全課

 。薄⒔裉,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認識了十二個漢字娃娃,學會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古詩,還參觀了手指娃娃的家鄉(xiāng),喜歡嗎?現在,我們要離開了,可是,那美麗的景色還深深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讓我們再一次朗誦古詩,表達我們喜愛之情,好嗎?

 。、手指娃娃可滿意了,她希望同學們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一課的生字,下節(jié)課交流。再見!

  【教學反思】

  三個組教學片斷集中展示了充滿活力、開放的課程環(huán)境,使我深刻地體驗到:教師在課改的舞臺上正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是決定新課程實驗成敗的前提。新課程所倡導的民主、開放、合作、探索的課堂生活方式,正是走進學生心靈、宏揚學生個性的金鑰匙。

  一、以生為本,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在本案例中,教師始終站在學生平等的地位,與學生平等對話。如:以“趣味對讀”中,教師以商討的語氣提出“你想怎樣對讀呢”,在聽到學生獨特的想法,教師馬上予以支持,并提出“你們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在這里,教師亦師亦友,只在課堂中引路,把“怎樣走路”的權利還給學生。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續(xù)編課文”中,教師融入學生中,“別忘了,有問題找老師,老師也是你們的小組成員哦”,老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同學們共同思考、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師生的和諧互動,充分體現了課堂民主和人文關懷,這正是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的人文基礎。

  二、營造富有情趣的課堂氣氛,滿足學生個性心理的需求,構造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滿足了兒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讓兒童真正成為主人,投入學習。在案例中,教師在開課之時,便精心營造了“小動物比尾巴”的情境,并鼓動學生當評委,面對栩栩如生的圖片,學生爭先恐后的發(fā)言;而后老師又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對讀”,并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一對一地朗讀!白x我所愛讀,快樂無比”;最后教師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情趣,“咱們也來當一回作家,續(xù)寫課文,學著課文的樣子,自己寫兒歌”,學生興致盎然,并迅速在小組內討論起來。在寬松的氣氛中,學生交流、合作、互助、成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體驗著讀的愉悅、交往的愉悅、探索的愉悅、成功的愉悅,語文,真正走進了學生心靈,學生豐富的個性在課堂上展現無遺。

  三、教師要捧著一顆愛心,帶著一顆童心,讓所有的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

  新課程改革處處體現著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我們的.課堂應該像春天一樣,讓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樣燦爛地綻放。在本案例中,教師所引領的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是基于全體學生,教師不是導演,勝似導演,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充滿著童趣,充滿著人文關懷;學生不是演員,勝似演員,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了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如果每個教師都捧著一顆愛心,帶著一顆童心,喚起兒童個性心理的需求,我相信,那一定能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讓學生在語文的大課堂里幸福成長。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9

  現行人教版一年級語文配套閱讀教材《小熊過橋》是一本可讀性極強的拼音讀物,孩子們非常喜歡,常常捧著它有滋有味地讀著。

  一天,我在批改學生的拼音日記時,發(fā)現一個學生的題目十分吸引人:老師,我發(fā)現了一個大問題!于是,我饒有興趣地讀了起來。他在日記中寫道:老師,今天,我在讀《小熊過橋》時,發(fā)現了一個大問題。編書的叔叔阿姨真是太粗心了,竟然把《登鸛雀樓》的詩人寫成李白了,應該是王之渙才對呀!讀完王境的日記后,我忙不迭地翻開《小熊過橋》一查,確實如此。這是我們老師、甚至編委都忽視的問題,竟然被一個7歲的小男孩發(fā)現了!除了表揚孩子的觀察細致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平時對優(yōu)秀古詩文的積累,這是多好的學習習慣呀!于是,我以此為契機,在班上極力鼓勵表揚,而且還動員王境小朋友寫信給編委的叔叔阿姨。在這一股“東風”的勁吹之下,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更濃了,讀書也更細心了,從課外遷移到課內,學生質疑的能力、辨別的能力、反駁同學錯誤答案的能力也有所增強。可謂一舉多得。

  如在教學《一去二三里》時,學生才讀了一遍課文,就有同學高舉著小手:“老師,我發(fā)現了一個問題,一二’的‘一’讀第一聲,這里的‘一’怎么讀第二聲?”瞧,多好的發(fā)現!為了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我出示幾組帶有‘一’的詞,如“一個、一位、一輛”等詞,讓學生自己感悟體會。緊接著,學生又有新的發(fā)現:“老師,‘家里’的‘里’讀輕聲,課文里讀第三聲。”學生通過比較,知道了它們的不同含義。課堂上,常常有這樣、那樣不同尋常的發(fā)現,有時都讓你招架不住,不讓他們說,看著孩子們失望的眼神,真是于心不忍,如果一味地學生暢所欲言,又怕時間來不及,真是挺矛盾。

  學生真是一個個寶藏,里面的能源取之不盡,就待老師怎樣去開發(fā)、挖掘,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探究的興趣。多發(fā)現一些問題,多解決一些問題,甚至開發(fā)一些新課題。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0

  也許是出于我的喜好,喜歡富于濃郁感情和唯美意境的文學、藝術作品,喜歡感受它們并體驗它們。于是,不論什么課、什么教學內容,總也要從中滲透對學生體驗性的訓練,希望他們擁有一雙敏銳的雙眼和一顆善感的心靈。

  在教學古童謠《一去二三里》的過程中,我又找到了一次很好的機會,與學生共體驗。當學生能對詞語進行解釋并理解之后,我讓他們認真看插圖,并要求學生:“找一找文中的句子在圖中的什么地方體現?”這是相當簡單的問題,學生個個能講。趁他們講得正歡時,我馬上把思維角度一轉,說:“原來,這篇文章就是一幅畫呀!這畫美嗎?美在哪里?”因為有過美術欣賞的基礎,學生的回答體現了一定的美術功底。

  清清說:“色彩很美,有綠的樹,紅的花,五顏六色的!”聽到這里,還有人補充道:“五彩繽紛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大樹和小草小花!痹S可說:“擺得很好看,有的亭子高,有的亭子矮,房子也是這兒一家,那兒一家,還到處開滿了鮮花!”還有的學生甚至講到了如果圖中再畫幾座小橋,天空畫上飛翔的小鳥就更美了。我小結道:“。∪绱嗣利惖漠,你喜歡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喜歡!”從學生的回答來看,我成功地引導他們站在畫外人的角度欣賞了童謠所描繪的美麗地方,實現了感官上的初步體驗。這一客觀存在的形象概念,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抽象的想象體驗做下了鋪墊。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看到的畫面意思讀出相應的句子,這樣畫與詩充分聯系起來,在朗朗的讀書聲中體會意境美。然后教學生書寫生字一二三,因為是第一次寫字,我著重和學生進一步認識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稱及位置,寫字姿勢、橫的寫法及位置,并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姿勢。

  這節(jié)課傳授知識較多,方法設計還不夠完美、紀律等方面也不是很理想,以后還應多加反思和學習。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

  教學流程:

  一、兒歌背誦。

  《小金魚》《數字歌》

 。ㄐ〗M集體誦,指名一生誦;)

  二、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數字可真有趣,很多人都喜歡它們。有人拿他們寫兒歌,像今天誦讀的《小金魚》和《數字歌》。還有人拿它們寫詩呢!這首詩的題目就是《一去二三里》。(老師板書,學生讀文章題目。)

  三、初讀古詩,圈劃生字。

  1、借拼音自由試讀古詩,拼不出來的就問小老師,小老師不會的就問大老師。

  2、讀課后雙橫線中的生字,檢查掌握情況。

  3、在詩中用橫線畫出生字詞,老師做好示范。

  一 去 二 三 里 四 五 六 七 八九 十

  4、借助拼音,每字讀3遍,小老師教給不會的學生,老師巡視。

  5、檢查自學情況。

  ①出示字卡指名讀,同時拼讀、齊讀。其中包括給生字找朋友、區(qū)分“人、入、八”以及對三拼音節(jié)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復習。

 、陂_火車比賽認字。

  四、休息。

 。▽W生聽古箏《出水蓮》,老師板書生字)

  五、誦讀古詩。

  過渡:休息之后,齊讀生字,為讀詩做鋪墊。

 。ㄒ唬┳x準讀順

  1、大聲自由讀。

  2、四人分行讀,其他人做小老師,聽讀得是否響亮,是否字準句順。

  3、齊讀。

  4、男生女生接龍讀,要求字正腔圓,字準句順。

  5、一組二組賽。

 。ǘ┳x美

  1、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故事。

  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去姥姥家,他們一走走了二三里的路,走過一座小橋,看見了一個小村莊,村子里有四五戶人家,煙囪里正冒著煙,因為快到中午了。他們繼續(xù)向前走,來到山坡前,看見有幾個亭子,于是走進一個亭子歇歇腳,頑皮的孩子數了數,亭子共有六七座。媽媽讓他坐下休息,他又趴在亭欄上數亭子邊的樹上剛開放的花枝,可是數不清楚,媽媽問他有多少?他說:大概八九十枝吧!

  3、讀詩,指導學生看圖說話。

  過渡:這個小故事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還有人把它寫成了詩,還有人把它畫成了一幅畫。我們先讀詩,再看畫。

  4、體驗讀。

  過渡:我們就把這些有意思的感受帶到詩句中,一起讀出來。

 。1)讀給老師聽。

 、 生自讀,師點評。

  ② 生齊讀。

 、 師生接詞讀,感受韻律美。

 。2)讀給老師看。

 、 看著老師,背誦給老師看。

  ② 配樂齊誦。

  六、拓展

  在《日有所誦》中尋找有關數字的兒歌。

  教學反思:這是我在新的學校講的第一節(jié)課。毫不隱瞞地說,對別人來說很簡單的一節(jié)課,卻把我折磨得“死去活來”,三個晚上的12點休息,每天有時間就拿出來翻來覆去地琢磨。也曾想讓有經驗的同事幫幫忙,轉念一想又不行,還不如自己做出來,在往里面填充自己沒有的東西,這樣也許進步會更大一些。

  課講完后,出了一身的汗,也長吁了一口氣,對于心理素質極差的我來說,課堂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差。然后就是評課議課,同事們很謙虛,也都給足了“面子”,也算是對我的自尊心的一種體貼的維護。

  教學反思

  1、課堂收得太緊。

  課前就一直緊張,唯恐剛入學才兩個月的小蘿卜頭們大鬧“天宮”,課堂一旦失控,那個場面絕不是我輩所能收拾得了的?偛荒墚斨w老師的面暴力得要把小孩兒“栽”出去,那樣的面目,即使是在一個玩笑中,自己也覺得可憎。所以,我只有表揚。好在,這個班里的小孩兒還都愛聽表揚的話,只是為了得到表揚,確實太乖了,乖得就像我一個人在秀。真叫一個“一放就散,一收就死”。這個舒放的度,好難把握。

  2、缺少讀圖,學生的思維不夠靈動。

  在美讀之前,缺少對學生讀圖的指導。講完課再回過頭來看,“讀圖說話”這個環(huán)節(jié)完全有機會成為本節(jié)課的出彩點。比如,在下一節(jié)課上的“讀圖說話”中,一個個精彩的發(fā)言就出現了:“我發(fā)現了一條小河!薄拔野l(fā)現了兩個小孩兒很高興,一邊走一邊說話。”“我發(fā)現了很多大山!薄z憾的是,我不僅沒有把握住,而且完全不知道要指導看圖這件事。天,無知到這種程度,白讀那些書了。慚愧,慚愧!

  3、疑惑:評課的時候,很多同事都在說,這節(jié)課上的東西大部分小孩兒都會,都會的就不用教,所以課堂上就有點浪費時間了。我什么也沒說,這個大部分來得太沒有根據。全班四十個學生,其中十六個是五周歲的小娃娃,對這一課完全沒有概念,提前識字和背誦對他們來說就是奢談。所以,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把要求放得低一點,盡量按部就班地走,為學生考慮得周全一點。這樣能保證所有的孩子能齊頭并進,即使快一點的小孩兒稍微等一等,也不算太大的損失,畢竟是第一節(jié)識字課。能等一等,總是好的。

  但如果真的出現百分之八九十的學生已經自學會了的情況,課堂又該如何做到兩者兼顧呢?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2

  在教學古童謠《一去二三里》的過程中,我又找到了一次很好的機會,與學生共體驗。當學生能對詞語進行解釋并理解之后,我出示教學掛圖,并要求學生:“找一找文中的句子在圖中的什么地方體現?”這是相當簡單的問題,學生個個能講。趁他們講得正歡時,我馬上把思維角度一轉,說:“原來,這篇文章就是一幅畫呀!這畫美嗎?美在哪里?”因為有過美術欣賞的基礎,學生的回答體現了一定的美術功底。清清說:“色彩很美,有綠的樹,紅的花,五顏六色的!”聽到這里,還有人補充道:“五彩繽紛的!”陸明偉說:“造型很多,亭子的屋尖是翹翹的,小山的背彎彎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大樹和小草小花!痹S可說:“擺得很好看,有的亭子高,有的亭子矮,房子也是這兒一家,那兒一家,還到處開滿了鮮花!”還有的學生甚至講到了如果圖中再畫幾座小橋,天空畫上飛翔的小鳥就更美了。我小結道:“啊!如此美麗的畫,你喜歡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喜歡!”從學生的回答來看,我成功地引導他們站在畫外人的角度欣賞了童謠所描繪的美麗地方,實現了感官上的初步體驗。這一客觀存在的形象概念,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抽象的想象體驗做下了鋪墊。

  現在學生的思維都局限在了這幅畫上,緊接著我就要帶領他們走進這幅畫,走進這個世外桃源。于是我再次扭轉思維,教室里回旋起輕柔的小提琴曲,我用極富感染力的聲音娓娓道來:“閉上眼睛你能想象這樣一個地方嗎?就在不遠處,冒著炊煙的幾戶人家錯落地掩映于綠樹紅花之中,讓人感覺到了一股溫暖涌入心頭,真想快快走到人家去。一路上抬頭望去,小巧玲瓏的亭子零星分布在眼前的山上山下,要是從那兒向遠處看去,該有多么美妙的景色!要是坐在那兒品上一杯茶,乘上一會兒涼,心里該有多么愜意啊!當我們走進村莊,到處開滿鮮艷芬芳的花朵,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輕輕地聞一聞吧!”聽到此,學生們情不自禁地嗅了一下鼻子。然后,我關掉音樂,提示大家張開眼睛,問:“現在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

  大家爭先恐后地告訴我,王子明說:“老師,我都不想走了!”毛毛說:“我還看到了山和水在一起,水像風兒一樣輕輕地流動,大樹就像綠影子!真是太美了!”曉增說:“我想去最高的那個亭子上向下看看美麗的景色!”……“我真想去這個美麗的地方呀!”這是許艷發(fā)自內心的聲音。第一次聽到學生說這樣美的句子,表達能力也似乎提高了不少?磥恚@一環(huán)節(jié),我又通過營造優(yōu)美的語言氛圍,成功地引領學生走進想象的世界,體驗了其中的意境美。

  體驗《一去二三里》,從畫外入畫中,由形象到抽象,我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得到了美的體驗。并且,我也看到,良好的體驗能帶來精彩的表現。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3

  這篇古詩是一年級的學生在結束漢語拼音的學習后第一次接觸到古詩誦讀這個課型,雖然有很多孩子曾經讀過古詩,有的可以背出幾十首,甚至上百首古詩,可是那種讀背和古詩誦讀課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在第一次古詩誦讀課上我們需要讓學生認識詩題、詩人,了解一首詩有幾行,有幾句,通過誦讀古詩認字,同時借助圖片了解古詩的大意,并且通過熟讀達到成誦的目的……可以說這次是學生與古詩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如何讓學生做好這第一次“親密”接觸?

  首先從簡單的內容入手,第一次學習古詩誦讀就像我們第一次和一個陌生人的人見面一樣,我們并不了解這個人,我們只能看表象。比如說,這個人他長什么樣,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是哪里人等等。所以學生在初見古詩誦讀這個課型的時候我首先從學生所能直接看到的表象入手,一邊板書詩題和詩人的名字一邊告訴學生哪是詩題,誰是寫這首詩的詩人,他叫什么名字。然后通過自己板書示范讓學生明白這首詩中那些字是生字,怎樣把它們從詩中圈出來。并且告訴他們這首詩有幾行,再讓他們猜一猜這首詩有幾句,使學生了解到什么是行什么是句,以及行、句間的關系。這些方面作為教師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來,再簡單不過了,往往就被忽略掉了,不會作為一節(jié)課的重點,可是這些對于學生第一次學習古詩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看似簡單的東西正是古詩學習的基礎,同樣也是一年級學生閱讀起步的基礎。

  然后利用課文中的插圖理解古詩,有的學生會背很多的古詩,可是卻不理解古詩的意義。在古詩誦讀課上我們就要解決這一問題,這是古詩誦讀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我在處理這一教學難點的時候就運用了詩文邊的圖片,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的方法了解古詩所寫的小山村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其中“煙村”、“亭臺”這些詞語學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煙村”是什么,“亭臺”是什么,使學生理解詩句變得簡單化了。再讓學生通過想象,使我們大家和詩人一起都置身于這美麗的小山村中,從而體會詩人的感受,最后通過朗讀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學生們一個個都讀得興致勃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最后一定要重視學習方法的總結,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古詩誦讀這個課型他們不了解,還有很多學習方法他們更是不知。及時地歸納總結,加深印象,使學生能夠學會舉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學生圈生字時,我就適當進行點撥,問學生:“你們以后再碰到條形格中的生字也能像今天這樣圈得又快又好嗎?”這一問就提醒了學生以后碰到生字也應該像今天這樣把它圈出來。還有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意的時候,我首先通過有感情范讀告訴學生要想讀得跟老師一樣有感情就要把自己當成詩人去想象,去體會。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想象、朗讀這種方法來體會詩人的感受。學生在很好地完成了古詩誦讀的任務后我又及時地進行總結“今天我們通過讀、看、想仿佛已經讓自己置身于那幽靜、美麗、古樸的小村莊中,體會到詩人的感受。有的同學還試著將它背了下來,像這樣的課就叫做古詩誦讀。今后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在古詩誦讀課中學會更多的古詩!奔茸寣W生了解了“讀、看、想”的學習方法,又讓學生了解到這一學習過程就是古詩誦讀的過程。學生以后再遇到這樣的課型就不會感到一知半解甚至是陌生了。

  學生的“第一次”可能教師們曾經教過很多次,這些第一次往往因為習以為常而被忽略掉,從而痛失了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好時機。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把握時機抓住這些第一次,使學生在第一次與文本的接觸中真正做到“親密”。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4

  《識字一》這個單元,是繼學習拼音之后,第一個識字單元。本課《一去二三里》是這個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本課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的古詩,課文內容大多學生在學齡前已經接觸甚至已經會背誦,重在學習最簡單的十個漢字,和“去”和“里”這兩個漢字。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采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又注意采取韻語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認字,受到美的熏陶。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大膽地學習新知識。引導學生誦讀詩歌,在詩歌中學習生字,教學時我設計了“戴帽子”的活動及時復習鞏固本堂課所學的十個數字生字。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復習舊字,舊字鞏固新字的方法擴大識字量,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牢固、扎實。利用插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培養(yǎng)說話能力,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重視自主研讀,自讀自悟。在教學設計上我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基礎學習,將認讀生字,讀熟課文放在第一位考慮,在指導生字學習時注意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訓練,同時又重點指導難讀的字音區(qū)分,使識字教學達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在指導讀文時,重視圖文對比讀書,這在低段教學中,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邊朗讀邊想象的良好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念經”。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田字格,學寫漢字。在寫字教學時,我著力做到仔細觀察,動手實踐,示范指導三結合來扎實地完成孩子們第一次書寫漢字,重視了學生基本功的學習。由于新教材對認字、寫字的要求不同,識寫分開、多認少寫,減輕學生學習寫字的負擔,又盡可能讓學生多識字,盡早地進行閱讀,所以我本節(jié)課只涉及了寫其中的一個字“一”。我們組的小課題研究內容為培低年級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所以在動筆寫字之前,我對學生的寫字姿勢進行了指導。希望能使學生在動筆前先把姿勢擺好,有了這個正確的“架子”再開始寫字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境: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也掌握一到十的數字的寫法。

  本課配上了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字的漢字。

  在進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學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值得反思,我這樣設計的:讓學生看書上的圖來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我問學生:“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在學生的回答中,認識了十個字,此時已經基本上完成了預先的任務,我正準備過渡到另一環(huán)節(jié)時,張真禎說:“老師,我還有,我還想說!”看著她那急著想說話的樣子,我就讓她說了,“我還看到天藍藍的,云白白的,很美麗!甭犞搪暷虤獾脑挘孟褡约阂脖灰环N童真童趣所感染,經常能看到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變得更美了,我表揚了她“嗯,雖然今天天陰沉沉的,可聽你這么一說,就像看到了藍天白云一樣,真美,你說得真好,看得很仔細!逼渌∨笥岩娢冶頁P她,也刷刷地舉起了小小的手,魯燦同學說:“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彼亚懊鎸W過的“一片樹林”給用了起來,我就忍不住又表揚了她,沒想到她聽到我的表揚,歪著腦袋笑了一下說:“老師,我可以不可以再說一次。 蔽尹c點頭,她就開始說了,“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那里有很多綠油油的小樹,還有許多小動物住在里面。”真不愧為我班語文成績很棒的孩子!學生們越說越起勁,說到后面,他們就說到了十個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勢,還說到了他們衣服和鞋子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說到十個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時,我很意外,沒想到他們觀察得這么仔細,說實在的,當我看圖時,我沒去注意圖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勢。

  由于同學們說得轟轟烈烈,我不忍心打斷他們,這堂課沒有完成預先設計的教學內容,但是我認為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未完成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素質。我忽然意識到自己過去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實在太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和樂趣,課堂教學的過程也是按照預先設計好的一步步地進行教學,過于程式化。四十分鐘的課,不拖堂,把需要完成的教學內容講完,這堂課就算完成了任務,這樣的課堂不是太過封閉了呢?新課程不是要求我們開放課堂嗎?

  我不敢肯定這節(jié)需要延時的課,一節(jié)從表面看忽視了學生讀和寫的課,是開放的課堂,但我知道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這樣會限定和束縛人的自由發(fā)展。這堂課我根據學生的學習熱情、思考、靈感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設計,自認為效果不錯。

  教小學一年級,雖然我是第一次,教學方法也不太懂,今天邁出了第一步,以后我會繼續(xù)這樣。因為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程式。以前只聽說了這些理論,應用起來并沒懂。今天算作初步嘗試吧!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打破我們的預設,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創(chuàng)造,使我們的課堂更充滿生命力吧!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去二三里》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12-16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范文(通用3篇03-15

一去二三里試題12-27

《一去二三里 》教案03-16

一去二三里古詩10-12

一年級《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1-21

大班詩歌活動教案《一望二三里》附反思08-26

《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反思03-16

蘇教版八下《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學反思12-16

《蘋果里的五角星》教學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