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
今天,我教了《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課文的重點落在了第三自然段。
通過圖文結合讓學生真正理解,作為革命領袖,要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風范?稍谡n堂中,正在為這些詞語怎樣引入學生的視野中而犯愁,卻發(fā)現(xiàn)課堂預設之外的驚喜不斷涌現(xiàn)。
課堂中,我在指導學生看圖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你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中的內容。話音剛落,小手林立,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或文中語句、或自己組織語言。我繼而又問,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作為革命領袖,為何要親自和戰(zhàn)士們一道呢?一個極其普通的孩子卻大膽地回答道:他想讓戰(zhàn)士們更有精神去打敗敵人,所以自己親自去,想和他們共同……此時,他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心中的感受,或許是不知道用什么樣的詞語來表達。我欣喜的送給他一副贊賞的笑容,其實能說出這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于是我立刻送給他“同甘共苦”一詞,班上所有小朋友都投來讀懂的目光。再細讀,品悟,從而加深了對“同甘共苦”一詞的理解。
很多情況下,由于孩子們的詞匯量有限,一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情感,可以通過朗讀來感悟,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能正確書寫13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教學重點:
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床仄鸨鈸笥植徊乇鈸?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掛圖。
(1)了解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擔東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師:就是這么一位偉大的將軍,他面對缺糧的困難,是怎樣身先士卒,
與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讀。
4、開火車讀。
5、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的內容。
3、了解課文詞語的意思。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組詞。
3、識記生字。
4、師范寫,生書寫。
5、講評。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各一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了解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床仄鸨鈸笥植徊乇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寫詞語。
2、集體訂正。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課文,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講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全班齊讀。
2、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后會浮現(xiàn)什么情景?請仔細觀察文中插圖,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師生評議。
(3)指導朗讀,注意讀出艱難,辛苦的心情。
3、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1、2句,邊讀邊感悟。
(2)齊讀。
(3)自由讀第3、4、5句話,邊讀邊悟。
(4)說說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擔,后來又不藏了?
(5)指導朗讀。
(6)全班齊讀。
三、總結全文。
1、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四、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山上
8. 朱德的扁擔 會師 挑糧 藏 敬重
山下 不藏
教學反思:
在開課設計時,我以扁擔挑籮筐的形式出示課文內容,形式的簡單轉換傳遞的是新奇,換來的是學生高漲的參與熱情。整堂課沒有了學習歷史人物的枯燥乏味,而是學生們都充滿了好奇心,一步一步地進入課文的中心內容。教學時,我先從整體入手,通過初讀感知文意,通過在讀感知人物特點;然后從細節(jié)入手,通過課文的重點詞句品析,讓學生逐步走進人物內心,感受人格魅力。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3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旨在通過發(fā)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讓學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因為文章篇幅較長,課文講述的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經歷相差甚遠,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教師教學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學起來比較辛苦。因此,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學生對于不常見的扁擔一定充滿了好奇,因此我著眼于扁擔的特別之處,引導學生層層剝筍,進而了解紅軍戰(zhàn)士不畏困難、朱德同志勇挑重擔的革命精神,教學反思《《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再者,由于孩子對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做好了課前預習,告訴了學生朱德是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的有關知識,還讓學生查閱十大元帥的資料。上課時,我讓大家把查閱到的十大元帥的資料進行交流。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為了解決這個重點,在教學時我先提問“朱德是怎樣挑糧的?”讓學生邊讀邊劃出相關的句子,再邊看圖邊用自己的話說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由此產生對朱德的敬佩之情。同時也抓住“一道”、“一塊兒”這兩個詞語,體會朱德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革命品質。接著,我讓學生想想:戰(zhàn)士們會怎樣勸朱德?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乇鈸坎睾昧诵睦飼趺聪?朱德發(fā)現(xiàn)扁擔沒有了會想些什么?他為什么不去找而是“連夜又趕做一根扁擔?”以此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我先讓他們在小組互相說,然后在全班交流。
總之,在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中,始終從重點內容入手,一開始從課文中的遣詞中明白了挑糧的艱難,需要的是年輕力壯的戰(zhàn)士才能勝任。朱德年紀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堅持要去,從而體味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敬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4
在教《朱德的扁擔》這一課時,雖然事先經過了準備,但還是有喜有憂。
喜一、這一課,我也從題目入手:這是一根怎樣的扁擔?朱德拿這根扁擔干什么?朱德為什么在扁擔上刻了“朱德的扁擔,不許亂拿”八個字?” 層層遞進,把難點一步步的剝離,突破。。
喜二、在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中,始終從重點內容入手,一開始從課文中的遣詞中明白了挑糧的艱難,需要的是年輕力壯的戰(zhàn)士才能勝任。朱德年紀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堅持要去,從而體味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敬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憂一、基礎。在指導會寫的字“扁擔”時,僅僅是借助課件讀寫說,而沒有示范寫。主要是我寫字太慢,怕耽誤太多的時間。
憂二、組織。課堂紀律不是很好,尤其是在講讀第二自然段時,由于時間過長(本節(jié)課上了50分鐘)需要老師不時地用眼色來維持課堂紀律,這就要求平時嚴格要求學生學會傾聽。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5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講的是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粹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表現(xiàn)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揭示當時的背景和形勢。第二自然段敘述了紅軍戰(zhàn)士們爭著到茅坪去挑糧。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講了朱德加入了挑糧的隊伍,戰(zhàn)士們怕他累著,藏了他的扁擔,但他又連夜做了一根,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全文沒有一句對話,但通過人物的行動和心理,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革命偉人的鮮活形象。課文以“朱德的扁擔”為題,以小見大,于細微處見精神,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可以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紅軍指揮官的形象,而且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表現(xiàn)出革命戰(zhàn)士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
一、教學效果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使學生把自己當作是故事中的一員,參與當時的艱辛,這樣不但有助于教學的開展,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感同身受,激發(fā)學生對革命領導人的尊敬與熱愛。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在課堂上逐步培養(yǎng)。教學這一課時,我通過“多讀課文”的方法,引導孩子自己感悟。以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再思中感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成功之處
1、講授本課,我從題目入手,采用層層問題展開教學:這是一根怎樣的扁擔?朱德拿這根扁擔干什么?朱德為什么在扁擔上刻了“朱德的扁擔”?把難點一步步地剝離,一個一個突破。
2、我從重點內容入手,一開始就讓孩子們明白挑糧的不容易,尤其走山路,需要的是年輕力壯的戰(zhàn)士才能勝任。朱德年紀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堅持要去,從而讓學生體會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了敬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三、不足之處
1、在指導書寫時,僅僅是借助課件,而沒有進行示范寫,學生印象不夠深刻,效果不好。
2、由于文章篇幅較長,課文講述的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經歷相差甚遠,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教學中沒有把握好分寸,應多利用一些現(xiàn)代化的工具資料,幫助學生理解,這樣教學起來就不會那么辛苦。因此,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四、改進措施
“教學有方,但教無定方!痹诮窈蟮慕虒W中,我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我要會選教法,能讓學生在引導下盡可能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當然,還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旨在通過發(fā)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讓學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表現(xiàn)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同時表現(xiàn)出廣大戰(zhàn)士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
一、教學效果:課文所記敘的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距甚遠,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則成為課文的重難點。教學中,我把課文的重點落在了第三自然段。通過圖文結合讓學生真正理解,作為革命領袖,要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風范。在指導學生看圖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你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中的內容!痹捯魟偮洌∈至至,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或文中語句、或自己組織語言。我繼而又問:“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作為革命領袖,為何要親自和戰(zhàn)士們一道呢?”一個極其普通的孩子卻大膽地回答道:“他想讓戰(zhàn)士們更有精神去打敗敵人,所以自己親自去,想和他們共同……”此時,他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心中的感受,或許是不知道用什么樣的.詞語來表達。我欣喜地送給他一個贊賞的笑容,其實能說出這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于是我立刻送給他“同甘共苦”一詞,班上所有小朋友都投來讀懂的目光。再細讀,品悟,從而加深了對“同甘共苦”一詞的理解。
二、成功之處:通過讀圖回答問題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給予學生積極、這年的鼓勵,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三、不足之處:本文的時代背景比較遠了,學生在學習此類課文的時候,有一定的時代距離感,因此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積極性不高。教師在課堂上也有不容易把控的感覺。
四、改進措施:課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紹了一些補充材料,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并通過“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中的“不遠處”來體會當時環(huán)境的危險。
【教學反思】成功之處:
《朱德的扁擔》是一篇紀念抗戰(zhàn)時期,贊揚人物品質的文章。為了讓學生能產生情感共鳴,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十分重要,我首先進行了情景創(chuàng)設,然后層層推進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行小組學習。在小組學習討論交流時,我以讀為基礎,充分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在進行人文性熏陶的同時,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孩子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聯(lián)系理解重點詞句,積累好的詞句、進行說寫訓練,初步感受作者組織語言、運用詞語的方法,促進由讀到寫的遷移,為他們今后的語言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足之處:
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xiàn),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6
在教《朱德的扁擔》這一課時,正好是督導聽課的時候,雖然事先經過了準備,但是還是有很多問題存在著。
一,基礎。在讀到“斗笠”,有學生讀成了du笠,當時我只是糾正了讀音,而沒有引申出去講下它是多音字.
在理解“陡”時,我利用了簡筆畫讓他們理解,但是還應該在邊畫邊說。另外,課文還應該讓他們多讀,讀透徹。
二,組織。課堂紀錄掌握的不好,小孩子一放開后,有點收不住。在開火車的時候要明確要求,對于這個要訓練到位,這就要平時多多練習,要仔細傾聽小孩子的發(fā)音。
三,在課上我提的問題過于繁雜,太多,小孩子跟不上,在以后的提問題時要注意問題的目的要明確。
四,在聽課的錢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課堂不是以回答問題為主,而是要學生自己讀,反復讀,深入讀。要讀好每一小節(jié),老師的作用是起引讀的作用,讓學生節(jié)節(jié)讀好。另外在讀書時也要目標明確,不要繞圈子。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7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朱德與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的革命故事,讓學生感悟朱德以身作則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課文所記敘的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距甚遠,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則成為課文的重難點。教學中,我把課文的重點落在了第三自然段。通過圖文結合讓學生真正理解,作為革命領袖,要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風范。在指導學生看圖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你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中的內容。
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或文中語句、或自己組織語言。我繼而又問,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作為革命領袖,為何要親自和戰(zhàn)士們一道呢?孩子們帶著這個問題讀書思考,最后講了許多。于是我送給他們“同甘共苦”一詞,班上所有小朋友都投來讀懂的目光。再細讀,品悟,從而加深了對“同甘共苦”一詞的理解。
為了再現(xiàn)人物鮮活豐滿的形象,又從人物的行動入手,抓住“藏”和“做”,使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參與課堂活動,通過有效的引導,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了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
很多情況下,由于孩子們的詞匯量有限,一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情感,可以通過朗讀來感悟,此時,人物的形象便深深地烙在了學生的心靈深處。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8
語文教材是語文課程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一種靜態(tài)的文本。但其意義不僅僅是向學生展示了語言符號,而是在其精當、精彩、精妙的語言文字背后,隱藏著作者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見解,豐富的感情。因此我們的語文課堂,不能僅僅懸浮于文本的表層,不能用簡單的“是什么”、“怎么樣”來機械地處理文本。我們要把握文本中或泄世奔騰或脈脈隱含的感情脈搏,深入理解語言文字所依托的生命意義,使學生能在激蕩的感情中受到感染,使他們能在
或高昂或深沉的情緒中對人生有所頓悟。
《朱德的扁擔》一課,我就充分注意去挖掘文本價值,激活學生的獨特體驗。如:第二自然段中第三句話,“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边@句話可以看出路程之遙遠,其挑糧之艱難?墒,我們這些孩子根本無法體會到這一點,就算我講解了很艱難,學生在學習下一自然段時,就無法感受朱德與紅軍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感情了!因此在教學時,我先問學生:“你知道五六十里到底有多遠嗎?”學生根本沒這個概念!因此,我舉出身邊的列子,有吉首到乾州來回那么遠,學生馬上說:“哇!那么遠啊!我們坐車還要好長時間呢!”我又問:“那你們走過這么遠的路了嗎? ”生:沒有,這么遠,我們走得話,到那兒的話可能要天黑了。 我接著說:“那戰(zhàn)士們要挑著糧食來走這么遠的路,而且山高路陡,那是什么感受呢?”學生馬上回答:“累唄!”聽到這樣的話語,我突然覺得現(xiàn)在的孩子真的沒吃過苦,干脆讓這些小皇帝們來試試!于是,我提議來個親身體驗,我要請一個學生來表演。學生們十分踴躍的就舉了手,我挑了個身材挺健壯的吳長松,給他身上背上兩個書包,誰知他對大家說一點也不重,那這樣,我又給他加了個書包。于是他開始圍著教室奔走,我要求走20圈。大家很開心的看著,他也很高興的快走,前幾圈都挺順利的,剛到9圈,他速度就明顯的放慢了,我說:“運糧可不能耽擱,山上的戰(zhàn)士們還等著呢?”于是吳長松又開始加快速度,到13圈,突然摔倒了,大家哈哈大笑起來,叫他起來,他繼續(xù)背著書包走,終于走完了20圈。這時,我問大家:“你們看我們的同學背著書包在教室里走了20圈,現(xiàn)在你們來觀察一下”大家發(fā)言可積極了,有的說:“他的呼吸都不穩(wěn)了”“他頭上出汗了”我叫一名同學摸摸吳長松的背,那個同學說:“背上都濕了,還很熱”,我請表演的吳長松說感受,他說:“我覺得真累,手都酸了,腳都疼了!”
這時,我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你們覺得吳長松背得很輕松嗎?戰(zhàn)士們肩上的糧食更多,走的路更遠,遇到的困難更多,你能想到他們會遇到什么困難嗎?”馬上,有學生就說:“他們走的山路會很高,路會很窄,要是下雨的話,就更滑,更危險了!眳情L松很積極的舉手,他說:“他們走那么遠,草鞋會磨破,腳會打起泡的!”還有學生說:“路上有許多送動的石頭,會絆腳的,一不小心就會摔交的” 我連忙說:“你們說得真是太好了,老師都仿佛看到了他們在這樣的路上艱難的走著!
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通過教師對文本的挖掘,激活了他們對文本的獨特感受,也讓這代的小皇帝們體驗到戰(zhàn)士們那辛苦的路程。這段雖不是重點段,但從這里所讓學生理解的感受是很難得的。所以,一篇課文,老師要善于挖掘文本價值,激活學生獨特的體驗,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高教學的效果。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9
《朱德的扁擔》這一文講的是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起到山高路陡、距離遙遠的茅坪挑糧食的故事,表現(xiàn)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也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對領袖的關心和敬愛。
這篇課文敘述的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學生只有在了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學生對于扁擔充滿了好奇,因此我著眼于扁擔的特別之處,引導學生層層剝筍,進而了解紅軍戰(zhàn)士不畏困難、朱德同志勇挑重擔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孩子對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學本課時,我補充了朱德是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的有關知識,還告訴學生十大元帥是:林彪、朱德、陳毅、彭德懷、劉伯承、賀龍、徐向前、聶榮臻、羅榮桓、葉劍英。我一邊介紹一邊在心里感觸“書到用時方恨少” 呀!如果平時能多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歷史、革命題材的書籍,現(xiàn)在上起課來就輕松多了,這是我今后應該加強引導的方面之一。在品讀課文,理解課文時,我主要引導他們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來感悟文章內容。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對“井岡山”等詞語感到陌生,我又稍加介紹了一些補充材料,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并通過“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中的“不遠處”來體會當時環(huán)境的危險。由此引導學生理解什么叫“會師”,學生在自己的“半知”和教師的講解中理解了。第二自然段介紹去挑糧的原因是我訓練學生說話的重點。讓學生用“因為……所以……”來了解儲備糧食的原因和挑糧的原因,并通過反問“去挑糧容易嗎?”讓學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詞語的意思,聯(lián)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糧的艱辛,為后面學生感悟朱德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埋下伏筆。第三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我先提問“朱德是怎樣挑糧的?”讓學生邊讀邊劃出相關的句子,再邊看圖邊用自己的話說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由此產生對朱德的敬佩之情。同時也抓住“一道”、“一塊兒”這兩個詞語,體會朱德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革命品質。接著,我讓學生想想:戰(zhàn)士們會怎樣勸朱德?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乇鈸?藏好了心里會怎么想?朱德發(fā)現(xiàn)扁擔沒有了會想些什么?他為什么不去找而是“連夜又趕做一根扁擔?”以此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他們在這里說得很合理到位,通過想象中他們對朱德與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有了更好的體會。
所以,教學中應時時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讓知識轉為己有,關注學生的學習,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掌握學習方法。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0
在教《朱德的扁擔》這一課時,正好是二站的樊老師來聽課的時候,雖然事先經過了準備,但還是有喜有憂。
喜一、這一課,我也從題目入手:這是一根怎樣的扁擔?朱德拿這根扁擔干什么?朱德為什么在扁擔上刻了“朱德的扁擔,不許亂拿”八個字?”
層層遞進,把難點一步步的剝離,突破。。
喜二、在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中,始終從重點內容入手,一開始從課文中的遣詞中明白了挑糧的艱難,需要的是年輕力壯的戰(zhàn)士才能勝任。朱德年紀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堅持要去,從而體味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敬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憂一、基礎。在指導會寫的字“扁擔”時,僅僅是借助課件讀寫說,而沒有示范寫。主要是我寫字太慢,怕耽誤太多的時間。
憂二、組織。課堂紀律不是很好,尤其是在講讀第二自然段時,由于時間過長(本節(jié)課上了50分鐘)需要老師不時地用眼色來維持課堂紀律,這就要求平時嚴格要求學生學會傾聽。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1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朱德與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的革命故事,讓學生感悟朱德以身作則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課文所記敘的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距甚遠,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則成為課文的重難點。教學中,我把課文的重點落在了第三自然段。通過圖文結合讓學生真正理解,作為革命領袖,要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風范。在指導學生看圖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你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中的內容。話音剛落,小手林立,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或文中語句、或自己組織語言。我繼而又問,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作為革命領袖,為何要親自和戰(zhàn)士們一道呢?一個極其普通的孩子卻大膽地回答道:他想讓戰(zhàn)士們更有精神去打敗敵人,所以自己親自去,想和他們共同……此時,他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心中的感受,或許是不知道用什么樣的詞語來表達。我欣喜的送給他一副贊賞的笑容,其實能說出這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于是我立刻送給他“同甘共苦”一詞,班上所有小朋友都投來讀懂的目光。再細讀,品悟,從而加深了對“同甘共苦”一詞的理解。
為了再現(xiàn)人物鮮活豐滿的形象,又從人物的行動入手,抓住“藏”和“做”,使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參與課堂活動,通過有效的引導,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了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
很多情況下,由于孩子們的詞匯量有限,一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情感,可以通過朗讀來感悟,此時,人物的形象便深深地烙在了學生的心靈深處.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2
通過上完這篇課文,我有以下感受:
一、學語文,要扎扎實實。
語文就是語文,不能承載太多的東西讓學生在閱讀中尋找自己,讓學生在每一節(jié)語文課上都能學到一點就夠了。教學是,我先從整體入手,通過初讀感知文意,通過在讀感知人物特點;然后從細節(jié)入手,通過課文的重點詞句品析,逐步走進人物內心,感受人格魅力。
新課標非常重視學生的語文實踐,提倡在生活中學語文、活用語文。上課是,我努力尋找文本與生活的結合點,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進行讀、寫的訓練,達到內化語言、學以致用!吨斓碌谋鈸方虒W反思 相關內容:分橘子 教案2篇(浙教版)《美麗的丹頂鶴》說課稿第3單元 丁丁冬冬學識字(一)20.紙船和風箏(第一課時)《木蘭從軍》教學案16孔繁森 (三課時)《影子橋》教學實錄丑小鴨教學設計查看更多>>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二、學語文,要輕輕松松。
在開課設計時,我以扁擔挑籮筐的形式出示課文內容,形式的簡單轉換傳遞的是新奇,換來的是學生高漲的參與熱情。整堂課沒有了學習歷史人物的枯燥乏味,而是學生們都充滿了好奇心,一步一步地進入課文的中心內容。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
《朱德的扁擔》是繼《要好好學字》又一篇介紹國家領導人的課文,它 圍繞“扁擔”這一種常見的勞動工具寫出朱德的故事。
這篇課文描述了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贊頌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表現(xiàn)了廣大戰(zhàn)士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全篇課文圍繞“挑糧”這一中心展開,突出了“扁擔”的故事,給人深刻啟發(fā)。
課文一開始,我首先交代時間的背景和當時的形式。第一自然段雖然只是簡單幾句,卻是不可缺少的,為下面描寫監(jiān)守革命根據地、挑糧做作了準備。在第二自然段里,主要寫了紅軍戰(zhàn)士為了堅守革命根據地,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而從井岡山到茅坪的路程又長又難走!翱墒敲看翁艏Z,大家都爭著去!边@句話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爭相挑糧的高漲熱情。我在教學這句話時,重點講解“可是”意思是雖然挑糧有種種困難,但是戰(zhàn)士們仍然爭著去,誰都不后退!懊看巍肌闭f明戰(zhàn)士們哪一詞都毫無例外地搶著去,尤其一個“爭”字,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部位困難、不怕吃苦、勇挑重擔的精神。“朱德同志也和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边@一句話表達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則、一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理解句中的“也”、“一道”說明朱德同志并不置身事外表現(xiàn)了他和戰(zhàn)士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多么值得敬佩!“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朱德記’三個字!边@一句表現(xiàn)了朱德同志挑糧的決心。這里,我著重讓學生理解幾個重點字詞: “藏”說明了戰(zhàn)士們對朱德同志的關心,“連夜趕做”則表明了朱德同志既不誤明天的挑糧 ,又有決不退出挑糧隊伍的意思。而“朱德記”則含蓄地暗示了朱德同志知道戰(zhàn)士們對他的關心,這三個字是對戰(zhàn)士們好心的回應,也是自己堅持挑糧的決心的表露,使戰(zhàn)士們越發(fā)敬愛他,也不再“藏”他的扁擔了。經過對這些重點的學習,人物的高尚品質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課文的含義也更加理解了。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3
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要感悟朱德同志的高貴品質,難度似乎大了一點。因此,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介紹朱德這個人物以及他在課文中所處的環(huán)境,在此基礎上再接著講讀重點段落(第三段)。
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為其逐步培養(yǎng)的。課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紹了一些補充材料,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并通過“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敝械摹安贿h處”來體會當時環(huán)境的危險。
第二自然段中介紹區(qū)挑糧的原因是我訓練學生說話的重點。讓學生用“因為……所以……”來了解儲備糧食的原因和挑糧的原因,并通過反問“去挑糧容易嗎?”讓學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詞語的意思,聯(lián)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糧的艱辛,為后面學生感悟朱德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埋下伏筆。第三自然段是重點,“一道”、“一塊兒”兩個詞語其實很能體現(xiàn)朱德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革命品質
圖文結合 感知人物形象《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
《朱德的扁擔》講的是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起到山高路陡、距離遙遠的茅坪挑糧食的故事,表現(xiàn)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也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對領袖的關心和敬愛。為了讓孩子們徹底感受到朱德同志的這種品質,我采用了觀察插圖與分析人物行動的方法:
一、仔細觀察插圖,感受朱德的品質
在弄清了為什么要去挑糧、朱德同志的身份的基礎上,讓孩子們認真觀察文中插圖,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起初,孩子們都沒有仔細觀察,只說看到了朱德同志也和其他戰(zhàn)士一起挑糧。我提醒孩子們要仔細觀察圖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要放過,經過提醒,孩子們的觀察細致多了。有的說看到了朱德挑著糧食走在了最前面;有的說朱德的籮筐里滿滿的,一定很沉;有的說朱德穿著草鞋,戴著斗笠,和戰(zhàn)士們沒有任何區(qū)別;有的說周圍雜草叢生、山高路陡,但是朱德同志始終微笑著,他一定感覺和戰(zhàn)士們在一起很開心……說了很多。從圖中,孩子們看到了朱德同志作為一個將領,始終和戰(zhàn)士們在一起,沒有上下之分,他們感受到了一個親切的朱德,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朱德,一個沒有架子的朱德,一個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朱德。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從圖中,孩子們就能基本感受到朱德的高貴品質。
二、認真分析朱德的行動,體會朱德的品質
在學習課文內容時,我始終引領孩子分析朱德的行動來體會朱德的品質。我先讓孩子們數一下第三小節(jié)共有幾句話,孩子們數出了7句,然后我們就一句句來分析。重點分析朱德的穿著、戰(zhàn)士們與朱德的舉動。其中,戰(zhàn)士們與朱德的舉動是重中之重,我問孩子們戰(zhàn)士們?yōu)榱梭w諒朱德同志,想出了什么辦法?大家一起分析出了:勸、藏,我又問孩子們:當戰(zhàn)士們勸朱德不要去挑糧食時,朱德有怎樣的行動?當戰(zhàn)士們藏了朱德的扁擔之后,朱德同志又有怎樣的行動?孩子們從文中的“不肯”與“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體會到了朱德的高貴品質。
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地體會朱德的高貴品質,我們還即興編排了課本劇,從孩子們的對話中,我也感受到了孩子們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4
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為其逐步培養(yǎng)的。在教學《朱德的扁擔》這一課時,我通過“多讀課文”的方法,引導孩子自己感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旨在通過發(fā)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讓學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而這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難度似乎大了一點。因此,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介紹朱德這個人物以及他在課文中所處的環(huán)境,在此基礎上再接著講讀重點段落(第三段)。表現(xiàn)朱德高貴品質的兩個關鍵成語我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感受,自己提問來突破這個重難點的。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目的是讓學生不同的個體真正走進文本,獲得與眾不同的感悟,促進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和思維能力的訓練,從而實現(xiàn)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5
《朱德的扁擔》是二年級的第六單元的第二課,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朱德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因為戰(zhàn)士們心疼朱德,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后來朱德連夜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大家就不好意思再藏朱德的扁擔。
第一課時教學,我從字到詞再到句子,重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順課文內容。上完課之后感覺整節(jié)課有太多的遺憾!
一、課堂組織存在問題,因為過分強調孩子的課堂習慣,導致課堂教學內容沒有完成。時間安排不合理,生字教學拖得時間很長,導致第一課時指導朗讀時間不夠,指導不到位。
二、因為是二年級的學生,針對低年級學生課堂上缺乏趣味性,教學時沒有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應該嘗試一下激勵性的語言和小物品(小貼畫),首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這樣開展教學才能效果加倍!
三、針對課件問題,因為是二年級的學生課件應該注音,還有字體應該是正楷,做課件的時候原本是沒有問題的時候,但是沒有打包處理,后來字體和拼音的位置都發(fā)生變化,有點遺憾。
四、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過于陳舊,沒有創(chuàng)新,以后應該多看一點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多參加各式各樣的教研活動,與時俱進。
教研教學的路程應該是學習再學習的過程,以后會繼續(xù)努力再努力,爭取有更大的進步。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5篇】相關文章: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5篇)12-21
朱德的扁擔教學課件10-01
扁擔兄弟的歌詞10-23
關于朱德的真實故事12-04
材料作文:可以理解的“扁擔之長”04-20
扁擔上的家庭650字-敘事作文01-17
一條扁擔_900字01-24
散步的教學反思01-21
bPmf的教學反思01-06
數學的教學反思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