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好朋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好朋友》教學反思1
《手拉手,好朋友》是一節(jié)手工課,在新教材中和《剪花邊》安排在一個單元,這兩課有很大的聯系。我覺得只要學生學會剪花邊,對于《手拉手,好朋友》就不難,我把這兩節(jié)課安排在一起上。
由于在剪花邊這一課中,我比較注重技法的引導,因此,對于本節(jié)課我比較注重學生對人物的刻畫。在這課中,教材上出示三種不同的畫法,剪出不同的效果,兩邊都沒有畫到底,就連接不起來,如果一般畫到一邊沒有畫到,只能練一邊,兩邊都畫到就全連起來了。這個技法由于在上一節(jié)課已經學習,大部分學生都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在這個教材中技法講解上不是對稱的剪法,但是在作品展示上很多還是利用對稱剪法剪出來的。因此,對于對稱的剪法,我沒有多說就跟學生說和上一節(jié)剪花邊的方法是一模一樣的。對于整個的畫法稍作演示,重點引導學生如何進行人物的刻畫和鏤空的裝飾上。
由于是手工課,一般不容易保存,因此,我讓學生將《手拉手,好朋友》的作品都貼到黑色的彩紙上,然后將紙卷成圓柱形,這樣就是一件很好的裝飾品,可以裝扮我們的教室。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讓學生知道身邊不是缺少美,而是我們缺少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
《好朋友》教學反思2
“品德與生活”課應該如何開展教學活動?這一直是我所思考的問題。那天,聽了陸琨老師上的《我的的好朋友》這節(jié)二年級下冊的品德與生活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一、聯系生活經驗,引發(fā)思考
在理解“為什么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這一問題時,陸老師通過畫面的提示,啟發(fā)學生動物可以幫助人們做很多事,如:打鳴的公雞、沙漠之舟駱駝、莊稼的好朋友青蛙等動物形象,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畫面,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就能說出這些可愛的動物能夠幫助人類做很多事,得出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這一結論。
二、視頻動情,引發(fā)思考
在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保護動物”這一問題時,陸老師出示了一只海豹的自述的視頻,讓孩子能真正地站在動物地角度去感受他們所受到的傷害,從而激發(fā)起保護動物的感情,然后,進一步思考該如何保護動物。這一切都自然而然,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
盡管,陸老師在課堂的調控方面和引導學生更深入的回答問題等方面還欠缺經驗,但我覺得整一節(jié)課的設計,陸老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鼓勵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學習,使學生在知識、情感、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夠得到提升。
《我們的好朋友》是這個單元的最后一個主題,教師充分的準備給了我以下幾點的啟發(fā):
一、教學目標明確
這一個主題是本單元的最后一個主題,目標重在教育學生怎樣保護動物。陸琨老師緊靠主題,目標明確。明確的目標為這節(jié)可課各環(huán)節(jié)就向著這個目標設計。
二、多媒體的設計為教學起到很大的幫助
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作用,因為低年級的學生注意里難集中,并見識教少,通過多媒體的幫助拓寬了孩子的視野和幫助了明理。
三、教師注意了細節(jié)
很多老師都經常馬上問完了問題,都是要求學生馬上回答,其實孩子也需要思考的時間,陸老師問到一些要思考的問題時,我都發(fā)現她先給了孩子的時間,才提問。又例如在小組合作中,我們很多老師一提出小組合作就馬上討論,學生根本就沒有思考的時間,馬上討論,這樣只是流于形式,學生討論的知識也只是泛泛而談,起不到討論交流的方式。但是陸老師就先給了孩子自己思考的時間,然后再討論,這樣孩子就能把自己想到的知識和大家共同交流,效果非常好。
四、教師的設計從遠結合到生活
課本的知識只是個載體,《品德與生活》的精神就是結合生活,從生活中體會,體驗。教師先從書本的知識結合生活的事例,讓學生無形從接近生活體驗,感受。
當然,這節(jié)課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教師的對教案的不熟悉,影響了課堂的效率。課件濫用替代了老師,但是效果不佳。低年級的課堂要注意調控,樣,須知道學生的習慣也是非常影響課堂的效率。
《好朋友》教學反思3
在與孩子講《會游動的小島》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發(fā)現孩子們的熱情很高。因為《會游動的小島》這個故事材料非常特殊,四副圖之間既有相互的關聯,又能打亂圖序進行新的故事創(chuàng)編,可以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與創(chuàng)造性!秲蓚好朋友》的語言活動正是利用這一契合點,立足對故事中圖片不同排列順序的理解,來引發(fā)幼兒進行多角度創(chuàng)編故事,提高幼兒語言表述能力;顒友赜昧诵▲B和小烏龜這兩個幼兒所熟悉喜愛的、而且有著鮮明外形特征的動物形象,使幼兒的熱情得到延續(xù),體驗到了創(chuàng)編活動的快樂。淺顯的故事構思和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多變的故事畫面,為幼兒提供了反復閱讀、主動創(chuàng)編的機會。
一、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熱情
幼兒對活動的熱情需要教師用恰當的方法進行引導。而這次活動是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開展的,因此我主要采用了語言教育方法中的想象討論法、觀察法、操作法。
(1)想象討論法
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激發(fā)幼兒語言表達的愿望。運用想象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特別是在第三環(huán)節(jié)“根據不同場景繪畫創(chuàng)編故事”。即請幼兒根據下雨、晴天、陰天、晚上的不同時候想象這對好朋友在哪里?做些什么事情?這時幼兒的思維是非;钴S的,畫面內容精彩紛呈:有蕩秋千;撐著雨傘去電影院看電影;在燈下玩跳跳棋;陰天的時候,這對好朋友會一起去買傘。幼兒沉浸在想象的喜悅中。
(2)操作法
動手操作是幼兒期最感興趣的學習方式。《兩個好朋友》雖然是語言活動,但是讓幼兒動動手,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組合圖片,并嘗試講述;畫畫自己的想法,使幼兒在畫畫講講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圖片的理解,使部分不敢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的幼兒也有了表現的機會。
(3)觀察法
幼兒期的閱讀材料主要是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直觀的畫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為突破重難點服務。 這四幅的畫面內容生動,并且具有鮮明的時間特征即白天、陰天、下雨、晚上。另外其中兩幅圖還有地點上的不同就是湖面和岸上,特點鮮明,形象逼真。 幼兒通過仔細觀察,大膽想象可以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這些方法的綜合運用起到了兼顧全體和個別的作用,使幼兒體驗到合作學習和發(fā)現新事物的快樂。
二、注重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一開始,幼兒就在老師的帶動下,以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投入到活動中。在打亂圖片順序創(chuàng)編新故事環(huán)節(jié)中,有很多幼兒將圖片排了多種順序,也講了多個故事,說明幼兒對這樣的活動形式是很喜歡的。但在后來的講述中,我發(fā)現很多幼兒的思維還局限在原有的故事上。課后我認真思考,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第一點:因為幼兒對這種創(chuàng)編故事的形式比較陌生,又是第一次面對這么多陌生的老師,害怕心理壓制了孩子的表現。第二點:在前期經驗準備時,雖然幼兒理解了這個故事內容,但對每幅畫面細節(jié)處的觀察還不到位。這直接導致幼兒想象的局限?梢砸龑в變鹤屑氂^察小鳥和烏龜的動作變化,以此來想象它們之間的對話,發(fā)現好的詞匯可以讓孩子學一學,發(fā)現有趣的動作模仿一下,這些都可以增加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第三點:在前期準備時要注意幫助幼兒積累一些詞語,讓他們在創(chuàng)編故事時有話可講,有詞語可以運用。
三、建立良好的師幼互動
記得在活動中有一個孩子說不出下雨時小鳥和小烏龜在干嗎,下面的孩子一起幫助他,氣氛溫馨而熱烈,幼幼間的互動引發(fā)了孩子對活動的興趣,這時他們的思維是活躍的。在這點上看,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不應該想到自己如何開展活動會更方便,何種教具更容易尋找,而是應該考慮到孩子會對什么感興趣,孩子在這種設計下會有什么表現等等;顒釉O計考慮的應該是幼兒,而不是老師自己,《綱要》中也指出:“教師只能作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痹谘堄變褐v述創(chuàng)編的新故事環(huán)節(jié)時,我本來預設的是兩名幼兒來講述,其中一名是和我一樣的排序方法。但在今天的活動中第二位孩子還是和我的排序方法是一樣的,此時我就讓她繼續(xù)講她的新故事,滿足了幼兒的講述欲望。
做得不夠的地方就是:
1.教師應有針對性、多樣性地評價幼兒講述的故事。比如可以說:你剛剛用到了‘雨過天晴’這個詞,你說得真好。你剛剛講到了‘小鳥生病了,小烏龜馱著小鳥去看病,這個情節(jié)很有趣!@樣既是對講故事幼兒的肯定和鼓勵,又能讓其他幼兒在原有的知識水平上有得到提升。
2. 在最后環(huán)節(jié)我急于將幼兒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很多幼兒與同組的幼兒沒能很好地交流創(chuàng)編新故事。特別是上來講述的這組幼兒,他們剛剛畫完了自己在不同場景下這對好朋友在干的事情,沒有時間一起討論繪畫內容,使看起來合作的繪畫變成了相對獨立的四個個體。因此被邀請講述的幼兒講述的是不連貫的圖片故事。
其實這個活動的重點是四人合作,在活動設計上可以做這樣的調整:請四個好朋友到前面來,先商量自己畫什么天氣,哪個時間放在第一,你們準備畫什么樣故事,經過這些思維的碰撞再進入到集體繪畫活動(哪怕他們有爭吵,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幼兒之間的合作一定更加融洽,想象一定更加豐富,幼兒也一定能得到更多的發(fā)展。
這次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我覺得真正在集體活動中發(fā)言的孩子是少數的,要讓幼兒都有講述的機會,就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講述的環(huán)境,我在想以后要給孩子留下充足的合作講述時間,讓合作這個形式真正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好朋友》教學反思4
“面包好朋友”是一個小班的科學活動。旨在通過面包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感受,并能自制夾心面包,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并一同品嘗的樂趣。
在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我請小朋友們一起玩找朋友游戲,找到好朋友一起抱一抱,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圖形。
于是,順利過渡到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初步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并在找朋友的基礎上,讓加深難度,讓幼兒幫圖形找朋友。大部分幼兒都能找到和自己一樣圖形的做好朋友,只有個別幼兒,在我的幫助下找到了朋友。
第三部分讓孩子們自己來動手操作。畢竟通過自己動手得到的經驗會比聽來的知識經驗要牢固。由于我事先的物質準備和知識經驗的鋪墊做得較好,在孩子們動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已經完全不需要我的幫忙了,孩子們一個個先拿好一塊面包,然后涂上自己喜歡的果醬,再找到面包好朋友,而且一個個都對得很整齊,連最難對整齊的三角形也對整齊了。
在贈送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知道送給別人東西要兩只手一起拿才是最有禮貌,于是一個個都能做到兩只手送好朋友夾心餅干呢!哈哈,小朋友們都是有禮貌的好寶寶,不過,還有個別小朋友是自己做自己吃,還有待再加引導。
通過這個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能初步認識了方形、圓形、三角形,而且通過操作都能成功制作面包好朋友,達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其實,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將活動的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做好,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做好預計,對班里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做好了解和關注,以幼兒為本,我想,這將會既尊重每個幼兒的獨特體驗,又促使各種感受而達成多層面的提高!
《好朋友》教學反思5
今天,我們集體教育活動安排了一節(jié)社會“我的好朋友”,目標是將朋友的特點用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善于發(fā)現同班的特點和優(yōu)勢,并主動向同伴學習。
活動的開始部分,是由課件引出漫畫,了解漫畫的繪畫手法:夸張、幽默、并且把人大特點夸張的表現起來。
在了解了漫畫后,我們又結合幼兒用書上的漫畫,具體到如何為好朋友畫漫畫。由于我們是新班,所以我把介紹自己花萼好朋友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在了繪畫之前,詢問幼兒你的好朋友是誰?并說出好朋友衣著的特征,面部及好朋友喜歡做的事,這樣,幼兒畫起來會更容易些。
但是,還沒有進行繪畫,問題就顯現出來了,很少有幼兒說出自己的好朋友,即使有,也是同在一家寄宿的孩子,也是,畢竟孩子們接觸的時間太短,我記得有一次,為了讓孩子們盡快熟悉周圍的同伴,我故意給他們留出自由聊天的機會,雖然當時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聊得很火熱,但畢竟這樣的時間太少了,怎么辦呢?我想,孩子們雖然目前還沒有好朋友,但他們對自己鄰位的小朋友一定有一些了解。
那么,我們就把我們繪畫定位在畫“我的鄰位朋友”吧!別說,孩子平時觀察的意識還是有的,基本上都能說出鄰位的朋友的面目特征,能力強的幼兒還能根據自己平日的觀察,說出鄰位朋友平日愛做的事。
有了這些鋪墊,孩子們在繪畫時,才能做到心中“有畫可畫”。
活動結束后,我看著孩子們作品中那些稚嫩的線條,感到很欣慰,雖然他們畫的不是很棒,但我相信這只是開始,不久的將來,他們一定會更棒!
《好朋友》教學反思6
這是一節(jié)大班的社會活動,在活動中幼兒積極性高、參與性強,不但學會了交朋友,體會了與同伴交往的快樂,而且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處理與同伴間的矛盾。在整節(jié)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1.本次活動生成的靈感,來源于幼兒一日生活中經常發(fā)生的現象,為了引導幼兒學會交朋友,并能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朋友間的矛盾,積累正確的交往經驗,我采用了游戲、故事、表演等組織形式,讓幼兒在親身體驗到學習中來,創(chuàng)設了一個幼兒喜歡并且容易接納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玩中學會與人交往,在玩中提高交往技能。然而,良好社會交往行為習慣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漫長的積累過程,這就需要老師關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隨時發(fā)現問題,隨時教育,使幼兒的一日生活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整體。
2.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以幼兒為主體,發(fā)揮游戲的特殊功能,做到師幼、幼幼互動,凸顯幼兒的學習自主性,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能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如找朋友環(huán)節(jié),膽子大的幼兒帶著膽子小的幼兒游戲;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只是拋出問題,讓幼兒在相互討論中找出原因;在說優(yōu)點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的討論結果,提高了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規(guī)范了幼兒的行為標準。拉拉勾環(huán)節(jié),幼兒間的合作表演,讓幼兒體驗到了與朋友合作的快樂等。
當然,本節(jié)活動也存在諸多不足:
1.在游戲環(huán)節(jié)老師沒能及時強調規(guī)則,幼兒積極性過于高漲,導致課堂秩序稍顯混亂。
2.時間安排沒能把控好,活動有些拖堂。
總之,本節(jié)教學活動總體效果還是不錯的,瑕不掩瑜。通過本節(jié)活動的開展,班上幼兒的交往行為有了不小的改變。為小事爭吵、打鬧的現象少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有所提高,如玩玩具時爭搶少了,學會了合作拼搭;想進人多的區(qū)角玩時學會等待,遵守規(guī)則;借東西時,會用禮貌語言;和好朋友發(fā)生矛盾時,能用自己學會的方法解決,不再像以前只知道哭鼻子或者告狀。每位幼兒都能學著體諒別人,學著和好朋友友好相處,珍惜和小朋友好好相處的機會。
《好朋友》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
1、用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 5 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并能說出多 1 或少 1 的關系。
4、發(fā)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活性靈。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 5 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難點: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間多 1 或少 1 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小雞、小猴、小熊、小狗、小貓圖片各一張。
2、小房子 5 座。
3、1-5 的數字卡片若干。
4、作業(yè)單人手一份。
5、音樂《找朋友》。
6、小愛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1、動物森林里的動物們搬家了,今天要請小朋友去認識一下它們的新家。那我們先去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小動物搬家了呢?(教師逐一展示小動物)
2、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的新家吧!(教師展示 5 座標有數字的小
房子,并把 5 只小動物分別送回家) 二、動物找鄰居。
小雞住在 1 號房,小猴住在 2 號房,小熊住在 3 號房,小狗住在 4 號
房,小貓住在 5 號房。
提問:1、小熊的鄰居是誰和誰。浚ㄐ『锖托」罚
2、小狗的鄰居是誰和誰?(小熊和小貓)
教師小結:動物寶寶們都有自己的鄰居,那我們的數字寶寶有沒有自己的鄰居呢?
三、發(fā)現 5 以內的相鄰數。
1、出示兩顆小愛心和相應的數字 2,2 有兩個鄰居,一個是比 2 少 1 個的小鄰居 1,另外一個是比 2 多 1 個的鄰居 3(一邊講解一邊出示相應的小愛心)。那么我們就說 2 的相鄰數是 1 和 3(以此類推得出 3 和 4 的相鄰數)。
2、教師小結:相鄰數是比某一個數大 1 或者小 1 的自然數,一般一個自然數都有兩個相鄰數,就是排在它前面或者后面的一個數。但是自然數 1 只有一個相鄰數。
四、游戲:找朋友。
1、給幼兒隨機分發(fā) 1-5 的數字卡片,請幼兒把卡片貼在胸前最明顯
的位置。
2、播放音樂《找朋友》,音樂響起的時候幼兒自由活動,當音樂停止的時候教師拿出一個數字,請貼了相應數字的幼兒去找自己的鄰居(如: 教師拿出數字 3,那么在音樂停止的時候貼了數字 3 的小朋友就要去找 2 和 4),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五、幼兒操作作業(yè)單。
1、教師講解并演示作業(yè)單的做法。
2、幼兒自主操作。
3、教師完成作業(yè)單,請幼兒自己檢查自己的是否正確。六、結束活動。
請幼兒有序的把作業(yè)單交給老師。
活動總結
1、通過活動,大部分幼兒都可以幫助數字寶寶們找到鄰居,也初步了解了相鄰數這個概念。 2、在游戲環(huán)節(jié),有的幼兒比較興奮,需要老師提醒。
3、整個活動比較符合剛上中班的幼兒的年齡特征。
《好朋友》教學反思8
《動物好朋友》這首兒歌選自多元智能語言教材,這首兒歌里各種可愛的動物形象是幼兒很熟悉的,兒歌朗朗上口,幼兒易理解,接受,適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當選擇這一活動的時候,我就認真的考慮怎樣來上好這一節(jié)活動,如何讓幼兒達到預期的目標。首先我對重難點進行了分析,確定重點是: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教學難點是:引導幼兒發(fā)現頂針兒歌的特點。
首先,我的教學步驟設計是這樣的:1.以歌曲《找朋友》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2.幼兒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以出示每個小動物的先后順序并讓幼兒觀察小動物在做什么,讓幼兒對兒歌內容熟悉了解,整體的感受之后,幼兒已經初步的掌握,為下一步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
其次,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也就是重點環(huán)節(jié)部分,我思考了很久,為了讓幼兒更清楚,更容易理解“頂針”兒歌特點,我自己設計了這樣的一副圖譜,幼兒在感興趣的同時會發(fā)現其中的小秘密,找出每一句和下一句之間的聯系。最后,我給出小結:每一句兒歌的最后一個字或詞語,都和下一句開頭的字或詞語是一樣的,這樣的兒歌就叫做“頂針兒歌”。為了讓幼兒熟悉兒歌以及加深對“頂針”兒歌的理解,我設計了接龍游戲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在玩游戲的同時掌握重難點,正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的教學理念。
最后,讓幼兒跟小動物來比賽看看誰站的最整齊,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老師的一句:“我來當領隊,我們出發(fā)嘍!”自然而然的把幼兒帶到了角色當中,在老師的來帶領下幼兒邊做動作邊說兒歌結束了這節(jié)活動。
活動結束了,我也在不斷地反思,在課程的設計發(fā)揮創(chuàng)造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不斷地琢磨,查閱資料,包括怎樣找素材,完善圖片,達到自己理想的要求,到最后的圖譜的設計,可以說這里面包含了自己的每一滴汗水。較成熟的教學活動的出爐是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勞動、智慧與汗水,一次次地思考、嘗試、反思、實踐,一次次地否定,肯定,再否定,磨思路,磨重點,磨方法,磨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磨孩子,苦盡甘來,最終你會品嘗甜蜜地果實。
《好朋友》教學反思9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孩子通過欣賞音樂,來充分的感受音樂,充分的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并且能夠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來做漂亮的動作,除了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還要重點掌握3/4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學會一首歌曲,欣賞一首樂曲,從音樂中得到快樂,受到熏陶和陶冶。本課結束,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和要求,在學歌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孩子充分的聽音樂,充分的感受,這樣給歌曲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孩子通過感受音樂,能夠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心情,這是個進步,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能夠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做動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這一學年的教學目標。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交朋友”,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他們也都希望自己能夠和老師成為好朋友,這一點我利用這首小歌《拉勾勾》得到了解決,在歌唱過程中,我深入學生中間,與他們每一位唱的好,表演得好的人去拉勾勾,并且告訴孩子,和我拉過勾勾的人都已經成為我的好朋友了,這樣一來,激勵了其他沒有被我拉過勾勾的孩子,再適當的提示大家,唱歌正確的姿勢和聲音,這樣一首小歌很快被學生掌握了,并且大家是在開心的過程中學會的,因為每個人在學會歌的同時,都和老師成為了好朋友。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評價學生,他們的語言,動作和眼神我都用肯定的語氣來評價,我從不批評學生,一年級的小孩子,他們在課堂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也會好動,但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用很委婉的一句“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這樣一來,大家都會用最快的速度把心思回歸課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歌曲學唱的過程當中,我深入孩子中間和他們拉勾勾的時候沒有想到要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拉勾勾,讓孩子更容易理解3/4拍子。在教歌過程中,我只是播放了歌曲的伴奏,并沒有彈唱的過程,如果做到了彈唱,我想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能更好的學習并且掌握歌曲。還有一點,我沒有注意孩子的聲音訓練,只是告訴他們唱歌正確的聲音是輕聲唱不喊叫,但孩子會說,不會做,我應該及時糾正錯誤的喊叫的聲音,使孩子張嘴的時候聲音就是好聽的。音樂課上,孩子張嘴的聲音是給聽課老師的第一印象,這很重要,如果一個班的孩子唱歌的聲音很好聽,這將會體現一個音樂老師平時對孩子的訓練程度,是否注意了聲音訓練對于一個年輕教師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和工作。
《好朋友》教學反思10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發(fā)展。因此,我們應重視課程與兒童生活的聯系!痹谠O計本主題活動時,我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引導學生課前去調查收集有關動物對人類幫助的資料,在學生有一定“感知與體驗”的基礎上,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設計了讓學生觀看圖片、展示作品、聽訴說、小品表演、討論、合作學習多種形式的教學使學生認識了許多動物,了解動物對人類的貢獻,從而激發(fā)愛護動物的意識。從聽青蛙的訴說,看傷害動物的圖片,說動物受傷害的事例,學生反應熱烈,由氣憤發(fā)展到呼吁人們要好好保護動物朋友。知道動物與人類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生活中生成品德及道德認識,學生易于接受,體現新課程理念中回歸生活,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形式多樣的'教學,加上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給學生帶來全方位的體驗與更大的感官沖擊力,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活潑的活動和愉悅的氣氛中學到、認識了有關動物,培養(yǎng)了愛護動物的意識,激發(fā)了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達到樸實自然、有效的教學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堂。
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創(chuàng)設課前游戲,調節(jié)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所以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又如,虛擬和動物們打招呼的情境,將學生和小動物的距離瞬間拉近,促進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又如《青蛙的哭訴》,青蛙的悲慘以及孤獨無助的眼神足以讓每個學生感動,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無需多言,愛護動物的思想早已深入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再如“到飯店勸勸老板”、“買毛皮衣服”等小品的情境創(chuàng)設,更讓孩子學會理性分析,從自己的行動做起,切實去關愛動物和保護動物。
2、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在本課中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動物對人類貢獻,以及人類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的知識,課前指導學生通過查找有關書籍、上網搜集、調查訪問等形式收集資料,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處理信息。從中獲得更多小動物的信息,從而喚起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活動的空間由教室延伸到了學生的整個生活,引導學生在增長了見識之后又將體驗和領悟表達出來,創(chuàng)作出來。活動中,學生的潛能得到發(fā)揮,個性得到發(fā)展,道德品質也逐步內化。只是由于本次活動涉及面較廣,教師的知識儲量有限,導致在課堂上學生提及的某動物小知識,教師沒有及時地判斷其科學性,并給予恰當的指導。
3、善于運用“多媒體”這根指揮棒。
播放美麗的動物王國,配上悅耳動聽的森林狂想曲,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學習的熱情高漲,話匣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打開了。再如播放動物給人類帶來的各方面貢獻,擴大孩子的知識面。又如通過正反兩方面的圖像反差進行強烈對比,特別是動畫《青蛙的哭訴》,催人淚下的畫面再加上悲傷的音樂和錄音效果,給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刺激,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激發(fā)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自覺保護動物。
4、抓住品德與生活的學科特點。
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課前通過多種途徑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的能力,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體,以學生的生活為源泉,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讓兒童走出學校,到社會生活中去學習,發(fā)展社會實踐能力。
《好朋友》教學反思11
課前,我把《一對好朋友》用故事的形式講給幼兒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初步讓幼兒了解故事的內容,懂得其中的簡單道理。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環(huán)環(huán)善誘,讓幼兒自主跟圖講述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充分調動幼兒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在識字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了隨文識字,讓幼兒帶著生字走進故事,從而達到邊熟悉故事內容邊識字的效果。
課后小結,我著重強調了故事中蘊含的道理,讓幼兒們明白:朋友(同學)之間要互相友愛,互相團結,互相幫助,并讓孩子們談談自己平常是怎樣做的,通過學習這則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將學到的知識遷移到生活中,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好朋友》教學反思12
本節(jié)課的課堂氣氛很活躍,在放音樂讓幼兒聽兒歌時,應讓幼兒多聽幾遍,加強幼兒的記憶力,應做些頭飾,來吸引孩子。
這樣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多鼓勵幼兒大膽的和班里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已和好朋友之間的快樂,幼兒對兒歌掌握的還可以,教師應多讓孩子玩些游戲。
《好朋友》教學反思13
教育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初步理解什么是好朋友,感受友情的溫暖和美好。
2、初步引導幼兒在身邊中尋找好朋友,并激勵幼兒勇敢講述。
活動準備:
大書一本,自制圖片若干,《找朋友》音樂帶,閱讀光盤。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課題。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好朋友?你有哪些好朋友呢?你和朋友在一起時會做什么?引導幼兒從身邊的同伴來拓展(限本班,外貌、特征或其他均可),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圖片說了那些好朋友,他們間發(fā)生了那些事情?
2、 出示圖片,逐頁分享交流。
(1)第1頁;圖片上有誰?請幼兒講講小朋友們在做什么?他們玩的怎樣?這樣像他們那樣經常開心在一起玩可以成為好朋友。好朋友還可以是誰?
。2)第2-5頁直接猜圖,請幼兒看圖說說好朋友還可以是誰?說說他們在一起時表情怎樣?心情怎樣?教師梳理內容整理句子(好朋友可以是--------)。
(3)第5--7頁觀看圖片,請幼兒說說好朋友在一起時喜歡做什么?教師帶領幼兒邊表演內容邊整理句子(好朋友喜歡一起-------)。
(4)第8---9頁觀看圖片,請幼兒談談自己傷心難過時好朋友是怎樣安慰你的?你有困難時好朋友怎樣幫助你?教師整理句子。
(5)第10頁;觀看圖片,請幼兒說說和好朋友吵架時的心情。
。6)第11頁:請幼兒看圖說說他們吵架后怎么樣了,說說如果自己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分享圖畫中兩個好朋友和好后,受到好朋友游戲邀請時的快樂心情。
3、出示大書,欣賞"領讀光碟"朗讀一遍,集體有感情跟著老師讀一遍。
4、總結分享:故事里說了那些好朋友?讓幼兒知道好朋友除了可以是自己班中的好伙伴,還可以是大人、動物、玩具等,你還有那些好朋友?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難或傷心了,身為好朋友,你應該怎么做?
5、音樂游戲"找朋友",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是分享閱讀讀本《好朋友》的第一課時,也是本學期分享閱讀課中最難的讀本。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高,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圍繞畫面的信息大膽想象,大膽舉手回答問題。課堂氣氛濃,孩子們能積極發(fā)言,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老師能根據讀本的情節(jié)分三部份進行,層層深入導出好朋友的事情。能抓住讀本的難點和重點開展。
不足:
1、進行指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讓幼兒當小老師來帶讀。
2、教師注意"玩具"的正確發(fā)音。
評課意見:
1、讀本《好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能較好的完成。
2、教師在開展活動中能抓住讀本的線索,大膽引導幼兒進行猜圖。效果很好。
3、小朋友在活動中思維活潑,積極主動,心情愉快。
4、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和難點。
《好朋友》教學反思14
新課改提出美術課堂要適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特別是剛剛步入一年級美術課堂的小學生,在認知感知方面并不完善。作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一冊《彩筆好朋友》這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充分的認識美術工具,并形成良好使用美術工具的習慣。
我先介紹這些工具的用途和能出現的色彩效果,然后展示大師的作品,讓學生樹立只要認真學習美術,我也是藝術大師的良好愿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美術的興趣。我覺得本課要求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體會、嘗試各種工具和材料的性能,效果不是很好。因為學生雖然認識這些工具,但實踐卻還需要一個過程。這畢竟是第一節(jié)美術課,學生不可能都很清楚地知道要準備什么工具和材料,只能是教師介紹講解。小學生剛步入一年級,對課堂的認識并不多。他們往往不能夠坐很長的時間,不自覺地下地,不自覺地說話。這都是很常見的。需要細心的老師,需要善于觀察的老師,需要有一顆喜歡小孩子的心…….這就要求我在今后不斷的研究小學美術課堂教學。
《好朋友》教學反思15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今年9月剛剛開班,幼兒年齡較小再加上大部分幼兒未上過幼兒園或早教班,全段時間處于分離焦慮期,哭鬧現象近段時間才有所好轉,不過,最近發(fā)現,早晨入園時,教師熱情的孩子打招呼,部分孩子卻不說話,只是瞪著眼睛看;晚上放學,爸爸、媽媽來接時,看見家長就跑出去,也不跟老師道別。結合我班的這些情況,我采用了教學活動形式,讓他們懂得說“您好”“再見”學習良好的禮貌用語。同時也促進幼兒人際交往的技能技巧。
活動目標
1、通過招手、拍手、握手、擺手等與詞相符的動作,使幼兒知道交友中最簡單的禮貌用語和行為。
2、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兒歌的學習、禮貌用語的運用
活動準備
小雞、小鴨頭飾各一個、草圖片若干、黑板、兒歌(裁成字條)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感知和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禮貌用語。
幼兒看木偶表演,熟悉兒歌內容。
師(小雞):“嘰!嘰!嘰!我是誰?”
幼兒:小雞(聽聲音,辨別動物)
師(小雞):小朋友真聰明,(出示木偶小雞),并與幼兒問好。
師(小雞):“我一個人玩真沒勁,我要找個好朋友。”
師(小雞):哎,前面來了小鴨子,讓我向它問個好:你好,你好!(招招手)
(木偶小鴨上場)
師(小鴨):小雞,你好,你好!(招招手)。
師提問:小雞小鴨,它們見面了,說了什么?
幼兒:你好,你好!(招招手)
(出示字條:你好,你好!(招招手))小朋友模仿小雞小鴨的聲音打招呼)
(師)小雞:小鴨,小鴨,我做你的朋友好嗎?小鴨說:歡迎,歡迎(拍拍手)。小雞聽了真高興。
師提問:小鴨和小雞成為朋友了嗎?小鴨是怎么回答小雞的?
幼兒:歡迎,歡迎(拍拍手)
(出示字條:歡迎,歡迎(拍拍手),小朋友模仿小鴨的聲音)
師(小鴨):我請你吃蟲。小雞看到小鴨請它吃蟲,有禮貌地說:謝謝,謝謝!(握握手)。
師提問:小鴨請小雞分享蟲子,小雞說了什么?
幼兒:謝謝,謝謝!(握握手)
(出示字條:謝謝,謝謝!(握握手),小朋友模仿小雞的聲音)
師:小雞和小鴨一起做游戲,他們成了好朋友。太陽公公回家了,天黑了,小雞、小鴨它們要回家了,會怎么說?
幼兒:再見、再見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小雞和小鴨一起說:再見、再見(揮揮手)
(出示字條:再見、再見,揮揮手,小朋友模仿)
2、學念整首兒歌。
教師完整示范朗誦。
幼兒學念兒歌。鼓勵幼兒聲音要響亮,邊念邊做動作。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教師可輕聲提示。
3、結合生活實際提問,加深幼兒對禮貌語的運用及掌握。
師:小朋友,小雞和小鴨見面了,它們是怎么問好的?你上幼兒園遇到老師和好朋友,你會怎么問好?
師:小雞和小鴨成為好朋友以后,小鴨說了什么?如果有好朋友和你一起玩我具,你會說什么?
師:小鴨請小雞吃蟲子,小雞說了什么?有好朋友與你分享食物時,你要說什么?
師:天黑了,小雞和小鴨要回家了,它們說了什么?下午放學,你要和你的好朋友說什么?
附兒歌:好朋友
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 “歡迎,歡迎”拍拍手。
“謝謝,謝謝”握握手, “再見,再見”擺擺手。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時在20xx年10月中旬,家長開放日當天上的公開課,因面向家長,所以在活動之前已經借班上過此節(jié)課,課后,結合老師們提的意見,又將教案進行了調整,家長開放日時也得到了家長的肯定。
但活動后自己覺得還有地方有待改進。
既然是面向家長,應該有更多的家長與幼兒、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教具準備也不是特別充分,可以讓沒個家庭一組頭飾,小孩與家長一人扮演一個角色,一起來學習,演繹兒歌《好朋友》。
【《好朋友》教學反思15篇】相關文章:
音樂《好朋友》教學反思12-23
中班社會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好朋友》09-23
中班社會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給好朋友寄信》09-23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09-22
大班主題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夸夸好朋友》09-22
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學設計01-15
教學設計反思01-27
教學反思模板02-18
陶藝教學反思02-14
拼音教學反思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