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推薦度:
-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音樂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賣油翁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賣油翁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堂課在文言文教學中嘗試作些改變:①少了課文串譯這個環(huán)節(jié),但課前通過發(fā)放字詞注釋、翻譯等資料,學生早自習自讀,班級討論,總體感知課文依然存在,而且文中重點詞句也都能一一突破。 ②在學生動手表演之后,讓表演者談感想,這樣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文中所要揭示的道理。 ③以設計情境的方式讓學生談談從文中學到的道理,圍繞中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答案果然是豐富多彩的。 ④板書設計突出中心,對聯(lián)形式展示文章中心內(nèi)容既全面又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堂課可以說是是在常見中闡發(fā)異見,是舊說中翻出新意,在平常處見到奇崛。因為“熟能生巧”的道理太通俗太明了。自以為層層深入的哲理分析學生早已耳熟能詳了,只不過學生畢竟是學生,他沒有選擇的自由,他必須聽從老師的.教導和指令,把熟悉當作陌生,把淺顯當高深,努力配合。但是,這之前,我曾對自己做的這一切深信不疑,現(xiàn)在就按著過去的思路,作一些檢視。
從課后的教師評議來看,本次教學的目標是達到了,通過淺顯的文段,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教學設計是科學的,因為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各有目標,思維的準確性、嚴密性、發(fā)散性、流暢性都得到了訓練;教學內(nèi)容的重組是合理的,課內(nèi)截取了兩件事、四個詞、五個句子,落實目標,不蔓不枝,課外精選了兩個文段,從不同角度來解讀,借以訓練思維的深刻性、流暢性。但本人對這次公開教學并不滿意,自覺學生參與的面并不廣,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比如要求想見“睨”、“頷”、“忿”、“笑”這四個詞代表的人物的心理話動時,讓學生以賣油翁或是陳堯咨的口吻說出來(帶表演性質(zhì)),學生卻只是分析其心理活動(不能身臨其境進入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去感受)。在我的多次提醒點撥下,學生的回答才基本上扣住了人物的身份和當時的情景。如“睨”的心理:“射箭的道理和我瀝油不是一樣嗎?才十發(fā)九中嘛,又沒有百發(fā)百中” 。以設計情境的方式讓學生談談從文中(包括課外選段和故事)學到的道理,圍繞中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這一目標也根本沒有達到。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四個,一是已進高三,同學不愛開口,加上有很多教師聽課,其中有老老師,學生有點心理壓力;二是我本身可能也有心理壓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待加強,引導和點撥缺乏行云流水之態(tài);三是教學目標定位可能在學生的“興趣盲點”上,對于《賣油翁》這類“小兒科”的文章,以為太容易,學生興趣不大,但對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缺乏了解,要講出“熟能生巧”里這么多的道理,心理和認知的準備不足,所以又顯得太難;四是教案編制太重預設,目標、環(huán)節(jié)、問題,絲絲入扣,環(huán)環(huán)緊逼,缺乏張弛四個原因中,可能后兩個是主要的而且后兩個給我們的啟示更大,達成教學目標和保護學生思想自由空間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教學定位如何選準興趣點,避開盲點?值得好好探索。是常態(tài)的課堂更容易逼近教學的真實,還是這樣上課精簡卻容量大于現(xiàn)代語文課堂更有利?
【賣油翁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賣油翁》說課稿12-06
《賣油翁》閱讀答案03-30
現(xiàn)代意義的賣油翁-讀歐陽修《賣油翁》有感02-17
《賣油翁》原文及譯文04-06
賣油翁評課稿12-28
《賣油翁》課文字詞詳解12-06
《賣油翁》閱讀答案15篇04-24
賣油翁原文及翻譯賞析10-12
歐陽修《賣油翁》鑒賞10-31
賣油翁擴寫作文6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