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上《觀書有感》教學反思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六上《觀書有感》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熹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給我們諸多啟示,他的一首小詩《觀書有感》,也告訴了我們,多讀一點好書,會讓自己思想永遠活潑,才思不絕,情操高雅。〗虒W這首詩時,我是這樣這樣設計的,待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詩句的意思,讓他們從詩的內容(描寫方塘)與題目(《觀書有感》)表面的不相關提出問題——題目是《觀書有感》,而詩的內容怎么一點都沒有寫有關“書”的內容呢?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理解詩歌所要說明的`道理。我估計學生都能說到“一個人的聰明來自于他不斷學習”這一層意思。然后我就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兩行領會“開豁”這一層意思。
課堂教學中,學生按我的預設提出了上述問題:題目是《觀書有感》,而詩的內容怎么一點都沒有寫有關“書”的內容呢?并通過討論明確了這首詩是要我們“多讀書學習”,可“清如許”對應的意思——心智開豁、敏銳卻怎么也說不上來了。于是,我問學生曾經(jīng)在哪里看見過或者聽到過這句詩,是跟什么人、什么事情關聯(lián)起來的?哪知道全班只有幾個學生很模糊地講了與詩句只有些許關聯(lián)的一點意思,其他學生都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哈!看來學生就是“沒有源頭活水”!但這意思是我現(xiàn)在寫反思的時候感悟出來的。在課堂上,我并沒有利用好這一生成的“資源”,而是習慣性地采取了“填鴨式”教學法,把“標準答案”一股腦兒地“塞”給了學生。當時只是感到有些遺憾,沒有想出好的方法引導學生真正理解詩歌要說明的道理,F(xiàn)在想來,只要把當時學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一現(xiàn)象與詩句聯(lián)系起來,就能很好地解決問題的。
我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足,課堂上出現(xiàn)了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沒有敏銳的反應,只是想著趕快把知識“給”學生,將來能夠應付考試。由此我想到,我也缺少“源頭活水”。看來必須要去尋找些活水了呀!
【六上《觀書有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觀書有感》教學反思06-01
六年級語文上《觀書有感》的教學反思07-26
《觀書有感》教學反思10篇04-01
《觀書有感》教學反思(10篇)04-01
《觀書有感》教案及反思12-06
六年級語文《觀書有感》教學反思04-01
六年級語文《觀書有感》教學反思12-28
六年級語文《觀書有感》教學反思06-26
關于觀《觀書有感》教學實錄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