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反思【熱】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們在上大班的時候就已經(jīng)掌握了,而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上課習慣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我利用坐火車旅游形式,將一道道題串在一起,變枯燥的練習為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在練習中,通過用手指表示得數(shù),將式子列在自己的紙板上,小組交流,搶答等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都得到需要的數(shù)學知識。
小學教學反思2
一、交換角度,學造句
孩子小造句時常會出現(xiàn)“一呼百應”的現(xiàn)象。如果一個學生說“花兒好看”,那么后面的孩子就是“草兒好看”、“樹兒好看”……不是這種通病,要么句子內(nèi)容干癟。我在指導造句就“對癥下藥”,防治這兩大通病。在指導“無邊無際”造句時,先讓孩子們想想哪些地方是無邊無際的,孩子們想到了大海、草原、沙漠、天空……于是我說你能選一個地方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嗎?然后我先說一句;“駱駝在無邊無際的沙漠里行走著!庇谑呛⒆觽円矊W著我的句子說起來!靶▲B在無邊無際的天空飛著!薄靶●R們在無邊無際的草原上奔跑!焙⒆觽兊木渥硬荒苷f錯,也不能說好,一個個都像是一個模子里套出來的。于是我又說:“我還會說得跟別人不一樣,你行嗎?”孩子們思索之后,一個個嶄新的句子蹦出來了“駱駝在無邊無際的沙漠里尋找著水源!薄霸跓o邊無際的大海里游得小魚我認識!薄霸跓o邊無際的大海里航行是非常危險的!薄芭、羊在無邊無際的草原上悠閑地散步!边@時我把手中的蘑菇紛紛發(fā)給孩子們,并說能在句子后面加上問號或感嘆號嗎?領到獎品的孩子們極度的興奮與活躍。一只只小手舉得更高“你見過無邊無際的大海嗎?”“看!一群可愛的白鴿正在無邊無際的藍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呢!”……一個個美麗的句子從孩子們嘴里蹦出,課堂上洋溢著快樂、興奮,眼睛里閃爍著靈氣、智慧。
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才是真理!钡湍昙墝W生學習語言更是如此。學生只有在興奮下,豐富的情感被激發(fā)才會有表達的強烈欲望,然后引導孩子們多角度思考,進而在無拘無束的對話中生成新的語言。新教材更貼近兒童的`生活,更體現(xiàn)兒童的情趣,更反映兒童的思想。我們要以文本為依托,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調動學生的情緒,傾心營造與兒童心靈相通的情境,讓滋潤兒童語言、生命發(fā)展的陽光跳進課堂。
二、聯(lián)系生活,悟寓意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是六年制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到得少知道得少,還自以不正確的。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理解“坐井觀天”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如果要理解并體會這個成語的寓意那就比較困難了,因為這個年齡的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正如課文中的“青蛙”是非常片面的。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達到,關鍵在于寓意是學生自己感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硬塞給學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同時也是支持者和幫助者。也就是說,教師既要在前引導,又要從旁幫助,和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實現(xiàn)和諧的互動,共同完成學習目標。于是,我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特別設置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
無邊無際造句之后,我說孩子們小青蛙聽你們說外面那么好,他也想跳出來看一看,于是我把青蛙圖片從井底貼到了井口,又說青蛙跳出井里會看到些什么呢?讓孩子們想像說話,孩子們從池塘邊說到果園里,從果園里說到公園里……想像力非常豐富,這時我突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這么美麗的景色,小青蛙以前怎么不知道?“因為它哪里也不去?”“你想像它那樣嗎?”“我可不想,我要像小鳥那樣!庇谑俏业氖峙记嗤艹霈F(xiàn)了,低下頭說:“小朋友,我知道錯了,可是我怎樣才能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呢?快幫我出出主意吧!”“我建議你多看書!薄拔艺f應多走走,了解一下外面的事情!薄岸嗦犅爮V播,多看看新聞!薄坝龅绞虑,多試一試,多想一想!薄皩⒆觽,要多聽多看多想多做,那么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瞧,孩子們說的,不就是這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嗎?雖然他們沒有說出:“不要做目光淺、狹隘的人“但從他們的話語中不難看,孩子們已有所感悟,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小學教學反思3
這節(jié)美術課的主旨是要在課堂中體現(xiàn)學習策略的指導,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著重設計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圍繞著這個要求去做的。
由此,我制定《黑白撕貼畫》的教學目標為:
1、是讓學生學會利用所撕的多種圖形來進行想象;
2、掌握事物組合的次序;
3、學會合理處理黑、白、灰的關系。
學習策略的指導目標為:
1、讓學生通過黑、白、灰三者關系的理解,了解顏色搭配的常用規(guī)律:深淺搭配。
2、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分析,摸索出制作的方法;
3、撕貼畫的具體制作方法。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幾個目標的達成有輕重。
1、“撕貼畫”本身不是新授知識,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撕貼畫所需要操作技術含量較低,因此我將重點放到色彩搭配上,所以重點在“黑、白、灰”的搭配之上,讓學生體會并能夠欣賞黑白灰效果。
2、撕貼畫的具體制作步驟,我并不去著重強調,而是將整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回憶一下,即:想—畫—撕—貼
3、“想—畫—撕—貼”重點給學生強調的了“想”,考慮的原因是我認為這能解決平時學生匆匆動手,不經(jīng)思考的習慣,也是一種隱性的學習方法的滲透。
4、在撕的方法上加以演示,并不是本環(huán)節(jié)的重點,而是必要的環(huán)節(jié),不然撕貼畫少了一點具體指導和示范很容易走入誤區(qū),必要的扶并不會約束學生的學習個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教學問題,需要反思與改進的。
(1)“教”與“做”脫節(jié)。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欣賞看的東西很多,往往使學生在眼界是有所提高,但對于如何操作還是缺少了必要的演示。使學生在欣賞完一節(jié)課后,對于作業(yè)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小練習作業(yè)的時間,并結合最后課堂作業(yè)形式層層展開,讓學生的看的.過程中就能掌握作業(yè)操作形式,不會在真正作業(yè)時感覺到困難,應該有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
(2)層次展開不明顯。
學習的過程都是一個漸進過程,因此,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幫助作用。在課程展開的過程中,這種層次遞進的感覺不是很明顯,內(nèi)容銜接不自然,內(nèi)容有些跳躍性?梢栽诟鱾內(nèi)容連接處加上轉折性的語言或活動,使學習有連續(xù)性。
(3)“黑白灰”講解缺少教師的直接演示。
教學過程中,黑白灰部分內(nèi)容的講解一直覺得沒有講清楚,學生作業(yè)最后對于黑白灰的概念仍舊沒有意識到,其實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教師親身示范,在投影儀下,可以利用已經(jīng)準備好的黑白灰紙條進行現(xiàn)場擺置,讓學生直接體會黑白灰的組成對于畫面感觀的影響。
總之,《黑白撕貼畫》主要就是為了能讓學生用撕貼這樣能夠簡單操作的方法通過拼擺組合粘貼,體會黑白灰的搭配關系,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習黑白灰的搭配美感。同時,也讓學生在平時色彩豐富的生活中,用黑白灰的角度去觀察欣賞物體,并能發(fā)現(xiàn)美的存在。
小學教學反思4
當然本次活動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如我的課堂應變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有些環(huán)節(jié)比較簡單,內(nèi)容不飽滿,對其它動物過冬的知識面不夠豐富等。
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在表演時動作放不開,不能很好的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也有的`孩子發(fā)言不夠大膽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視,多為幼兒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
我們常說: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
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小學教學反思5
《生活日用品的聯(lián)想》是一節(jié)綜合實踐課,本課引導學生認識生活日用品因為用途不同而造型各異,從而引起學生對他們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學生在此課中可自由選擇表現(xiàn)形式,從學生的作業(yè)看,大體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繪畫表現(xiàn),二是裝飾制作。在教學中我重點進行兩方面的指導,第一,在觀察同一物品時,可以調換不同的方向和位置進行觀察,因觀察角度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的聯(lián)想;第二,同一物品從同一角度觀察,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聯(lián)想。課堂中也出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由于日用品的范圍很廣,少數(shù)學生一時很難確定自己的表現(xiàn)對象,后來我就帶學生把日用品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幫助學生確定表現(xiàn)對象。
《飛天》是小學美術第九冊的教學內(nèi)容。由于學生對什么是石窟缺乏感性認識,對飛天的藝術特點不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發(fā)動學生課前搜集大量的圖片資料,盡量的讓學生觀察、體驗和感悟。在直觀觀察的基礎上,教師帶學生具體分析飛天人物的動態(tài)特征,學生還提到了春晚上的飛天舞蹈,我也讓幾個學生在集體面前嘗試著模仿幾個飛天的動態(tài),學生的興趣濃厚。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個別輔導,及時解決學生作畫中出現(xiàn)的問題。
《色彩的色相》是一節(jié)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識的課程。通過欣賞生活中色相的呈現(xiàn)以及各類藝術作品中色相的利用,學生能夠科學的認識、理解色彩現(xiàn)象,豐富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xiàn)能力。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喜歡色彩也認識這些色彩,但是他們沒有很理性的去分析這些色彩的色相。如為什么喜慶的時候要用紅色?綠色和蘭色有給我們什么樣的視覺感受?白色和黑色呢?讓學生分析研究色彩,恰當?shù)倪\用這些色彩來幫助我們營造畫面的意境和情調,表達創(chuàng)作的主題思想。
《色彩的明度》是在前一課的基礎上,有對色彩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本課學習了解“明度”的概念,能夠識別基本顏色的明度變化,能利用水粉工具及明度變化表現(xiàn)一幅作品。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在用不同明度表現(xiàn)作品時,一時不知如何畫起,出現(xiàn)心中沒有形象,不知畫什么,怎樣設計等問題,這時教師給予適當引導,啟發(fā)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資料,受到啟發(fā)后繼續(xù)作畫。
《民藝術家齊白石》是五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本課將通過學習齊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學生初步理解中國畫特有的表現(xiàn)形式和特點,體驗畫家的人格魅力,從而提高對中國畫的藝術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將齊白石作品的欣賞環(huán)節(jié)交給學生來自己主持和介紹。每一小組重點分析一幅作品,在小組交流討論后,小組推選一位同學為大家介紹,然后小組其他同學再給予補充,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介紹情況,給予適當?shù)难a充。以這種形式上欣賞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較好。
植物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許多學生的家里都有植物,因此《植物寫生》一課很受學生的喜愛。本課的目的是通過植物寫生,引導學生學習精細的觀察物象的方法,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在教學中,很多學生感到如何表現(xiàn)植物的空間層次關系,在作畫時無從下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課堂中詳細示范,并請幾位繪畫能力棒的學生介紹自己的方法。從學生的作業(yè)質量來看,教學效果不錯。
《二十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是一節(jié)美術欣賞課,在本課中,我繼續(xù)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分小組課前搜集馬蒂斯的相關資料及作品介紹,課堂中組內(nèi)進行資料匯總交流,然后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匯報,全班同學分別給每個小組進行評價。學生的課前準備充分,小組匯報時發(fā)言踴躍,看來學生是很喜歡做課堂的主人的,今后的教學應多提供給學生這樣的機會。
《橙色的畫》的教學意圖是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動手調配顏色,認識橙色的色相,了解橙色是黃色和紅色調配而成的。在教學中,我誘導學生自己去調配橙色。在調配橙色的過程中,問題就出來了。有的學生調的顏色很紅,有的學生調的顏色很黃,在教師的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反復的實踐,學生認識到:1,等量的紅色和黃色才能調出橙色。2,調色過程中紅色比黃色越多,調出是顏色越發(fā)紅,顏色越深;黃色比紅色越多,調出的顏色就越發(fā)黃,顏色就越淺。
《吉祥圖案》一我國民間美術中的吉祥圖案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題材是多樣的,并且蘊涵著豐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搜集,帶來了剪紙、繪畫、工藝品等多種形式的資料準備。課堂中,教師結合教材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再出示一些吉祥圖案,讓學生討論猜測一下,都蘊涵著怎樣的美好祝福,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后,在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欣賞同學們帶來的各種工藝品,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最后,小組探討如何制作吉祥圖案。在這節(jié)課中,我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去動手動腦,去探知創(chuàng)造。
《認識身邊的樹》通過實際的觀察,學生所畫出的大樹也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表現(xiàn)的是粗糙的樹干,有的同學表現(xiàn)是是偉岸挺拔的樹的身姿,有的學生畫的是豐滿婆娑的葉子。本課讓學生到戶外去實際的觀察樹,所以學生在繪畫中不僅興趣濃厚,而且通過觀察,也很好的表現(xiàn)了不同的樹之間的區(qū)別
《四季的色彩》是美術第七冊的教學內(nèi)容。本課教學我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完成四張圖片下的問題卡片,再進行小組內(nèi)的交流,以拓展其思路。課前教師讓學生搜集四季的圖片,在課堂中學生互相欣賞、交流,從畫面色彩、構圖、表現(xiàn)方法等方面觀察分析作品,從多方面認識四季,感受四季的色彩。在學生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四季的色彩時,能準確的表現(xiàn)四季不同的色彩特征,但近、中、遠景色彩的變化表現(xiàn)不夠。
《生活中的暖色》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識,并能根據(jù)觀察或回憶表現(xiàn)生活中以暖色為主的現(xiàn)象。教學中通過對比觀察《紅色的房間》和《尼斯的英格蘭散步大道》,組織學生積極討論,體會冷暖色給人的不同感受。在創(chuàng)作時啟發(fā)學生采用多種方法、多種表現(xiàn)形式去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如油水分離、點彩、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水粉等,在表現(xiàn)暖色的畫時提醒學生注意冷暖色的搭配使用,有少數(shù)學生出現(xiàn)冷色使用過多和干脆不用冷色的情況,教師注意給予適度的指導。
《生活中的冷色》是一節(jié)色彩基礎知識課,旨在培養(yǎng)學生感受和認識色彩,能辨別冷暖色調并感受冷色美感,提高學畫色彩畫的興趣及表現(xiàn)技能。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我準備了大量的冷色圖片,充分利用圖片、畫家學生作品等。通過圖片、作品對比,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進行講解舉例。
課程主線主要依序為:色彩測試、色相環(huán)(冷暖對比)、冷色認知(名稱、感受)、了解畫家筆中的冷色(凡高運用色彩抒發(fā)情緒)、看書觀察研究(點染技法)、教師示范及方法步驟、學生作業(yè)、師生評價、課堂小結。在教學中,圖片色彩知識測試,使學生感受生活中離不開冷色,觀察認讀顏料盒中冷色的名稱、擠冷色的顏料以及看圖回答生活中的冷色給人的感受,使學生對冷色的知識得到加強。其后的畫家與學生作品的賞析,融匯冷色的情感與表現(xiàn)。讓學生在欣賞與回答問題中,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教師示范,有效解決了色彩點染的基本表現(xiàn)方法。本節(jié)課收到了課前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觀察、欣賞、評價、研究、色彩知識的運用及色彩表現(xiàn)的感覺均得到進一步訓練和提高。
《杯子的設計》是五年級的美術課,課前讓學生搜集準備各種杯子,教師精心制作了教學課件。本課教師采用游戲闖關的形式,有杯子知識比一比、杯子設計想一想、杯子創(chuàng)作賽一賽、神奇之杯賞一賞四個闖關過程,學生對于闖關極感興趣。教學中,先從欣賞觀察多種杯子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欣賞各種杯子,讓學生對杯子有詳細的了解。在學生充分了解杯子后,組織學生討論杯子設計的問題,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杯子設計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合理性、科學性、美觀性、功能性。學生設計的杯子多種多樣,教學效果較好。但是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留給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的時間還是感覺少了點,少數(shù)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深深感到在美術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創(chuàng)作實踐時間,而一節(jié)課的時間就那么40分鐘,這就要求教師在美術課的講授過程中,一定要反復推敲,把握住重難點,掌控好課堂節(jié)奏。
《給藝術插上科學的翅膀》本節(jié)課屬于“欣賞評述”領域,通過觀察欣賞、分析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通過本課教學,啟發(fā)學生善于從科學的不同視角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美。認識感受科學給藝術帶來的方便快捷,及科學對藝術的影響力。使學生了解藝術與科學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科學的情感。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探索中學生學會設計和完成題目,最后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雕塑之美》一課是通過對中外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賞,使學生初步了解雕塑藝術的語言、特點、分類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審美特點。學習分析和鑒賞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歷史的、藝術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藝術。本課通過對雕塑的“造型”、“材料”、“表現(xiàn)手法”、“內(nèi)涵”四個方面展開欣賞,采用小組合作討論欣賞的形式,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不僅能讓學生學到雕塑的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由衷地熱愛美術的學習,讓學生樂在其中。
《花鳥畫》是繼上一節(jié)國畫課之后,進一步讓學生學習和研究畫家繪制的花鳥畫作品,加深對中國花鳥畫的認識,學習和分析畫家用筆、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臨摹的基礎上添加和創(chuàng)作一副花鳥畫。讓每位學生去仔細品味浩如煙海的藝術精品,認真感受每位畫家緣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的演示作用很重要,這樣可以讓學生很直觀的了解繪畫技巧和繪畫方法,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不能把學生教“死”了,沒有創(chuàng)造性。應該是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的繪畫技法后,鼓勵學生大膽的創(chuàng)作,從中體會一下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國畫的情趣。
《山水畫》一課是一節(jié)國畫課,通過樹木畫法的教學,增加學生對中國畫山水的了解,提高學生對中國畫山水樹木畫法的技法與欣賞水平。樹怎么畫?教師的示范很重要:“鹿角法”和“蟹爪法”。樹葉怎么畫:點染法和雙勾法。在教師示范了基本方法之后我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水墨之間盡情玩耍體驗中,無論學生的水墨嘗試是什么樣的效果,他們都覺得自己是非常優(yōu)秀的,體驗是成功的,在玩中找到了墨趣,玩出了水墨涂抹的喜悅,創(chuàng)造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
《畫家凡高》一課是以啟發(fā)學生情感創(chuàng)造為突破口,力爭深層次地理解凡高的作品,讓學生認識并理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并不神秘而都是表現(xiàn)藝術家的某種創(chuàng)作意圖,而這種意圖又都是有現(xiàn)實的依據(jù)。課堂中,學生按小組分組合作學習,學生處在一種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有自主學習的目標、學習方法,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投入,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情感體驗。值得注意的是本課的欣賞評述活動是在學生對凡高生平,繪畫特點作了初步了解后進行的,并不是只重情感而忽視美術課的基本知識、技能。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課堂中可讓他們自由組合,與伙伴們共同完成某一提綱下的討論學習,得以因材施教。
《在快樂的節(jié)日里》是利用油畫棒刮蠟版畫的制作方法,運用刮蠟手法選擇色彩和有特色的場面表現(xiàn)節(jié)日的氣氛。教學中引導學生觀賞課件中的節(jié)日照片,觀察假日里人們的衣著打扮、背景色彩,通過“魔術變變變”環(huán)節(jié),引起學生的對刮蠟版畫制作的興趣,在紙張上進行操作,具體要求是力度均勻,整齊有序。學生對刮蠟版畫制作很感興趣,作業(yè)效果很好。本課的難點是指導學生在油畫棒涂色時,運用厚涂法,著色力求厚實均勻。
《學畫農(nóng)民畫》屬于“造型表現(xiàn)”系列,其意圖是讓學生了解農(nóng)民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農(nóng)民畫具有大膽的想象力、無拘無束的表現(xiàn)手法、鮮艷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等特點。農(nóng)民畫與兒童畫從表現(xiàn)手法上有相同之處,它易于兒童理解和模仿,從而學習農(nóng)民畫從生活中取材的特點,鼓勵學生生動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課堂中我通過網(wǎng)上收集的農(nóng)民畫的作品,民間剪紙,年畫,還有不同風格的農(nóng)民繪畫作品使學生欣賞,還給他們講述一些民間藝術的淵源和故事,孩子們很感興趣。如此我講到民間老虎帽的民間故事學生非常有興趣從中貫穿尊敬長輩的思想教育。當學生去臨摹或畫農(nóng)民畫的創(chuàng)作手法的表現(xiàn),孩子們的表現(xiàn)力變得特別強。
《刻印的樂趣》我課前和學生一起搜集資料,在教學中通過演示--觀察思考--解決問題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在制作過程當中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再從古人的印章中學習印章的相關歷史知識,豐富學生的作品內(nèi)容與形式,學生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學生刻好印以后的上色問題,很多學生調色都過于濕,使得所印出的文字(圖案)輪廓模糊,甚至有些已經(jīng)看不出是什么字(圖案)了,我沒有考慮到:因為蔬菜做章石,容易滲出水分的問題,后來讓學生在在印之前用干的餐巾紙輕輕吸一會,去除一些水分。
《便箋盒的設計》一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xiàn)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本節(jié)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造的空間,我在“大膽創(chuàng)作――制作便箋盒”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作,在再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xié)調,鐘面指示明確,在學生創(chuàng)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我的牙刷》是“設計應用”領域的課程,所以在課的設計中要強調設計意識,既要讓學生樹立美的意識,如對于牙刷的色彩和樣式的關注,還要把握設計的科學性,如牙刷的尺寸,材料等;設計服務于生活,生活的主體是人,所以要幫助學生意識到設計以人為本,如牙刷的結構要講究舒適安全等。設計師不能馬虎,作為消費者更要用心選擇,對于生活用品我們也要選擇美觀的、符合我們需要、有利于健康的類型。
《拼貼添畫》屬于“造型、表現(xiàn)”領域中的內(nèi)容。以拼貼畫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利用畫報紙、舊報紙、廣告紙等材料進行拼貼添畫的制作,并且巧妙利用紙的肌理和花紋圖案進行設計。通過思考,比較,想象,討論,學生能夠感知畫畫和拼貼制作的不同效果。在本課中,較難處理的是撕紙貼畫的色彩。在拼貼時,應該強調使用大塊顏色,面和面的交界處顏色對比要強烈。
《衣架的聯(lián)想》以生活中常見的衣架為創(chuàng)作題材,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進行思維訓練。本課的關鍵之處正是知道學生根據(jù)衣架的形狀特征進行設計,通過聯(lián)想、想象,利用多種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將指導學生對衣架的聯(lián)想作為教學重點,利用多種形狀的衣架,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進行聯(lián)想設計,再結合多種輔材,制作出新奇有趣的作品。
魚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眩趦和氖澜缋雉~兒是他們最熟悉和喜歡表現(xiàn)的對象,本課鼓勵學生大膽表現(xiàn)與眾不同的魚兒造型,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fā)展,四年級學生已基本掌握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線條和色塊來表現(xiàn)他們所知道的東西,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lián)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xiàn)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xiàn)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而《用彩墨畫魚》這節(jié)課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fā)展的特點。
《用彩墨畫鳥》是“造型于表現(xiàn)”領域中一節(jié)國畫創(chuàng)作課。本課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體會彩墨與宣紙的特性,了解簡單的繪畫技巧。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大膽運用彩墨進行創(chuàng)作,對中國畫的工具、技法有進一步認識。學生通過課前的資料查找和課上交流在中國畫中的一些技能技法,讓同學們大膽的是用彩墨進行嘗試和探索中國畫教學的示范一般都在黑板上進行,由于是直立的,有一定的難度,如演示時墨汁非常容易流下來,因此,教師的示范要做到胸有成竹,落筆肯定干凈,畫幅盡量大一些,下面用廢報紙襯好,站立不要遮住自己的演示,并經(jīng)常變換位置角度,以讓各個角度的學生都能看清楚。
《艷麗的大公雞》一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范疇,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認識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間的相互關系,感受以冷暖色對比為主要表現(xiàn)方法的作品所產(chǎn)生的特有的美感,并且學習運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來表現(xiàn)作品,科學的認識、理解色彩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美感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豐富學生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xiàn)能力。本課我采用的是自育自學教學模式,根據(jù)教學需要,我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分成自主實踐探究和自主學習探究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動手實踐解決學生對色彩的認識,了解冷暖色,感知冷暖色對比所產(chǎn)生的艷麗感覺。在第二階段的自主學習中,學生通過小組內(nèi)的交流討論,分析書中的作品,解決如何運用色彩的冷暖對比來表現(xiàn)大公雞的艷麗?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冷色和暖色的認知-冷暖對比所產(chǎn)生的艷麗色彩-不同色調的畫面所產(chǎn)生的不同視覺感受-如何用艷麗的色彩表現(xiàn)大公雞-解決大公雞的構圖、動態(tài)、色彩搭配等問題-學生繪畫-師生共同評價-拓展延伸。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很感興趣,教學目標達到,有效的突破了教學重難點。第一次將自育自學教學模式用于美術課堂,有收獲也有困惑,課堂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那么教師的講課時間減少很多,如何把知識點提煉出來,如何最優(yōu)化的設計自學提示,希望和大家不斷探究。
小學教學反思6
<<比一比>>是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比一比”是非常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我們不僅教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方法、思想。本節(jié)課我認認真真的設計教案,仔仔細細制作教具。
本節(jié)課教學比較物體的多少、長短、高矮、輕重,讓學生初步感受比較的數(shù)學方法。
課堂上利用了實物投影,呈現(xiàn)果樹、小兔子、木頭、石凳,以及小兔子搬磚、鉛筆、學生等景物和場面,師范性地提出了比較誰比誰多、哪個人高、哪個長等問題,讓學生在圖中找一找、比一比。
“想想做做”安排了兩種形式的活動。一種是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了實踐活動,讓同桌兩個學生比較自己的鉛筆,哪枝長哪枝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
力;找?guī)讉同學從高到矮排排隊。另一種是觀察花蜜那,作出判斷,畫面中有些物體的長短、輕重關系不是十分明顯,需要經(jīng)過簡單的推理才能做出判斷。同時在課堂上教學活動要師生互動,人人參與,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進行。要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不為一時學會,而為一輩子會學;教師的教學不是教會少數(shù),而是帶動全體。
這節(jié)課學生們發(fā)言都很積極,由于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學生比較熟悉,課堂上基本都能夠掌握比較的方法,有個別學生有困難的,我下課對其進行了單獨的輔導,在輔導后,發(fā)現(xiàn)他們也能夠掌握方法了。
小學教學反思7
數(shù)學教學設計是數(shù)學教學的預案,是一種課堂教學前對教學實踐的計劃。這一計劃在課堂上的實施可能出現(xiàn)一些課前沒有預想到的一些情況。如與我們設想的不同,多數(shù)學生在理解概念上出現(xiàn)了困難。又如,某些教學材料的選擇和安排并不如我們預想的那樣有效。當然,也有些情況與我們預想的完全相同?偨Y教學設計和實踐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是教學反思的基本內(nèi)容。
僅是總結優(yōu)點和不足是不夠的,教學反思應該更進一步,即明確教學設計合理性的理論基礎是什么?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應該如何改進?因此數(shù)學教學反思可以在宏觀層面,如是否符合某種教育理念。但是我認為,要使反思成為有效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途徑,反思一定要回到一些微觀層面。特別是不能只停留在教育學層面來反思數(shù)學教學。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教學反思主要可以從數(shù)學教學是否能夠體現(xiàn)數(shù)學本質、數(shù)學教學和數(shù)學學習三個方面來進行。以下就三節(jié)直線與平面垂直判定的教學進行的淺見,供同行們參考。
一、數(shù)學本質
數(shù)學的本質是多方面的,是區(qū)別于其他學科而且是數(shù)學科學本身所特有的特征。例如,數(shù)學提供了一些有特色的思考問題方式,如從數(shù)據(jù)中進行推理、最優(yōu)化、直觀分析與理性分析等。這些思考問題方式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思維方式。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概念與判定體現(xiàn)了將復雜問題簡單化、降維、直觀分析與理性分析等數(shù)學特有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將直線與任意直線垂直這樣復雜的問題轉化為與兩條相交直線垂直關系的判定,體現(xiàn)了簡單化、降維的思維方式。能夠通過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承載的數(shù)學思考問題的方式的揭示,將為學生提供體會數(shù)學思考問題方式提供必要的外部條件。
我認為:本節(jié)課應體現(xiàn)的數(shù)學特有的思考問題方式有是“簡單化”,具體有兩個方面:第一,從任意直線、無數(shù)條到兩條相交直線,第二,利用直線與直線位置關系來判定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就此而言,第一節(jié)和第三節(jié)課上均得到了較好地體現(xiàn)。兩位數(shù)學教師均通過分析應用概念來判定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復雜性來說明簡單化直線與平面垂直判定條件的必要性。教學中,任意、無數(shù)條到兩條相交直線與已知直線的位置關系的簡化過程很好地體現(xiàn)了簡單化的思考問題方式。
二、數(shù)學教學
數(shù)學教學包含多方面的內(nèi)容,如教學目標是否適當、明確,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內(nèi)容、活動是否有利于達到教學目標(即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活動安排是否合理),教學媒體使用是否合理等內(nèi)容。
本文只就數(shù)學教學是否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設計是否有利于教學目標達成兩個方面進行部分反思。
1.知識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為了確定新知識的生長點和有效的知識形成方式,也就是向學習者揭示新舊知識之間聯(lián)系,是有意義學習的必要條件。如從實際背景中感知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形象,抽象得到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通過立竿見影揭示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概念,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直線與平面垂直概念的形成過程。其中直線與平面垂直的直觀形象與概念的生長點,而抽象、解釋、歸納和概況是形成直線與平面垂直概念有效的方式。
從三節(jié)課可以看出,教師都非常重視概念的形成過程的教學,這與以往的概念教學有些區(qū)別。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三個教學方案中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多數(shù)學生在感知直線與平面垂直的直觀形象后,會如何定義直線與平面垂直呢?據(jù)課堂觀察,多數(shù)學生很容易從圖形直觀抽取出直線與平面垂直的位置關系,但是要促進學生概念的形成,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可能給出概念的定義水平。
教學中,雖然有教師要求學生給出概念的定義,但是后續(xù)的教學過程基本上沒有認真對待學生可能給出的定義水平。如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很快就到立竿見影的演示,希望學生能夠從中歸納概況出概念。如果我們充分考慮學生可能給出的概念定義水平,那么可要求學生自己給出直線與平面垂直概念的定義,然后通過辨別(是一種基本的概念認知方式)、解釋等活動來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數(shù)學概念。在三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基本上沒有給學生更多的辨析的時間和機會,而是在力求引導學生。
在判定定理的歸納、概況過程中,三位教師都較好地把握了定理的形成過程。如,在辨別任意、無數(shù)的基礎上,結合折紙實驗和觀察實物,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歸納出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設計是否有利于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目標的定向作用表現(xiàn)在教學內(nèi)容、教學活動、教學策略、教學媒體的選擇和安排都要能否實現(xiàn)目標為基本的依據(jù)。如教學活動要使學生掌握某種數(shù)學技能,那么對應的教學內(nèi)容必須要安排相應的練習題,學生必須要獨立進行練習活動。
顯然,要充分發(fā)揮目標的定向(或導向)作用,首先要考慮教學目標的描述要恰當。如,有教師將這節(jié)課的一個目標描述為:“能應用判定定理證明一些空間位置關系的簡單命題”。由于空間位置關系的簡單命題不夠具體和明確,所以教師在選擇相應材料時就會較為模糊。我們認為可以將目標改為“能應用判定定理證明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問題(或簡單問題)”。
第二,要認真分析達成學習(或教學)目標的支持性條件。如,要使學生能夠應用判定定理證明直線與平面垂直,首先要提高學生對定理條件線索有一定的認知,并有一定的敏感性。顯然,教學設計中,三位教師都注意到對定理條件的'認知。如,通過折紙實驗來解釋相交和平面內(nèi)兩線索的重要性或關鍵性。但相對來說,紹興的陳老師的設計得更科學些。他在教學中除了上述教學活動外,還要求學生在長方體中尋找與某一平面垂直的直線,并說明理由。這一活動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判定定理的條件線索。
要提高對條件線索的敏感性,就需要同類問題的解決經(jīng)驗,并形成歸納。這就要求后續(xù)的練習應圍繞“線線垂直”線索的尋求或判定為重點,從而達到突出條件線索的相似性。這一點紹興的陳老師的設計符合學習的規(guī)律。
然而,黃巖中學的黃老師就更多的受到教材本身的影響,及以教材提供的練習作為學生練習的材料。實際上,分析這些材料,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練習題(中心、重心)的判定應用的知識較多,不易突出判定定理的條件線索。
三、數(shù)學學習
影響數(shù)學學習的因素很多,我們教師在數(shù)學學習這一層次上分析教學,主要應側重對影響數(shù)學學習的因素進行分析,如是否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材料和數(shù)學活動的安排是否考慮到是否考慮到學生的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發(fā)展水平等。教師可以通過這一層面的反思來確定教學過程中某些教學處理、教學材料的選擇和安排的作用、或者缺陷。
在此,我要對影響“直線與平面垂直概念及其判定”的另一個容易忽視的因素,即數(shù)學知識本身的多少及其復雜性進行分析。
研究表明:這一因素是影響數(shù)學學校效率的重要因素。三個教學方案中,主要涉及以下新知識:
。1)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概念
。2)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應用另外,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涉及到三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四個元素,及其兩條直線在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相交和兩個兩條直線垂直關系等六個位置關系,根據(jù)工作記憶理論研究,這樣的知識是較為復雜的性。因此要讓多數(shù)學生在一節(jié)課內(nèi)理解和掌握它將存在一定的困難。為此,教學上應僅可能將學生的學習重點放在直線與判定定理及其應用。如果增加知識
。3)將會導致多數(shù)學生學習效率降低。因此,建議將“,則”的應用放在第二節(jié)課上。
小學教學反思8
《平安回家》一課,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幫助兒童主動參與、感受生活,引導兒童從自己的生活世界出發(fā),結合身邊的事例,結合自己所處農(nóng)村這樣一個實際環(huán)境,從而增加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本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具體生活環(huán)境,并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懂得上學放學時應該根據(jù)具體地形注意安全,樹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意識,保護自己,平安回家。
課始我利用故事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一幅幅被車撞的血淋淋的畫面、撕心大裂肺的哭喊聲使學生在情景上受到感染,情感、態(tài)度上產(chǎn)生共鳴,撥動了學生的心弦,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引發(fā)了學生上學放學路上注意安全,平安回家的重要性,一個個鮮活的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交通事例震撼了學生的心靈。接著我進行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要想學會保護自己首先讓學生從認識交通標志開始。我利用學生已有認知,從學生身邊開始讓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生活的有心人,學做生活的有心人。接著讓學生進行找朋友游戲,認識更多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游戲標志,了解這些標志的意義,讓們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不說話的好朋友,時刻提醒自己注意交通安全,學會和不說話的朋友打交道。同時再來認識我們身邊提醒我們安全的人——那就是交警叔叔。一起來體驗交警叔叔的手勢語,真正弄懂手勢的意思。用自己所學懂的知識來影響身邊的爸爸媽媽,讓他們一起來學會保護自己,安全出行。
課上到這兒,我提醒學生們:在農(nóng)村公路上沒有交通標志的地方,我們應該怎么走?學生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回答。我引導學生根據(jù)本地實際,結合學生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開發(fā)教育資源,以“真實”的生活事件來促進真實的.學習過程。我讓學生去尋找、發(fā)現(xiàn)自己上學、放學路上的隱患,結合自己平時生活談談自己是如何處理的,將自己的體驗在課堂上得到與同學交流,并讓學生能自己設計安全提示,來幫助更多的村上的小伙伴或大人防患未能來。
最后在進行教學中,一首《三字歌》、一首《祝你平安》送給學生,帶給學生的是老師對我們生活的關愛;帶來的是對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感悟。
小學教學反思9
三年級學生的作文寫不好,關鍵在于老師。老師要精心設計,悉心指導,激發(fā)他們表達的欲望,教會他們表達的方法。
一、在教學實踐中實行一套指導方法。
第一步以本為據(jù),總結寫作方法。課本是范本,課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導,細心的老師要從課文中尋找出切合學生實際的寫作方法,作為科學依據(jù),文本結合讓學生效仿訓練。第二步出示“下水”范文,進一步印證課文中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明白運用這種寫作方法并不難,很容易掌握。第三步,點拔指導,讓學生明確應用這種寫作技能最容易出現(xiàn)的幾種毛病,進一步加深印象,進而掌握這種寫作方法。第四步,當堂作文,強調學生實際運用新的寫作方法,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學生抄襲他人習作的現(xiàn)象。第五步,習作改評,緊扣指導重點,凡能正確運用新的寫作方法作文的.學生,盡可能給予滿分鼓勵。當然,這種教學模式不一定科學,大家可以根據(jù)各自的教學實際,總結出既結合學生實際,又有個性特點的教學規(guī)律來指導作文的實際教學。
二、精心撰寫下水作文,體驗學生寫作的甘苦。
在學生看來,教科書是專家、名家的文章,太神秘,且高不可攀。如果教師能運用新授的寫作方法寫1——2篇下水文給學生以示范,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定然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新鮮感,感到運用新的寫作技巧其實并不難。因此教師寫下水文不但可以釋除學生的神秘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也可以使教師體驗寫作的甘苦。還能使教師經(jīng)常地練練筆,給學生以勤動筆的示范,還可以了解到學生習作實際,作文的重點、難點在哪里,學生最容易犯毛病的地方又在哪里。這樣就能在備課與指導時更能有的放矢地進行突破。
三、批改作文緊扣重點,讓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
。批改學生作文是老師最感困惑的事情,要面面俱到,教師實在感到力不從心,也難做到;要么只閱不批,只閱不改,寫上批閱日期了事,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我以為,批改作文必須緊扣指導重點進行。每次作文訓練都有一個訓練點,翻開學生作文,便可一目了然。對運用得法的學生,老師盡可在“眉批”欄中用簡短的語言予以肯定和贊許,在“尾批”處予以總結性褒揚,在評定等級與分數(shù)時盡可能往高處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我行”、“我能”。至于對運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責怪,因為訓練目標比較單一,一般學生稍加提示,便會明白,因而,只須予以巧妙的點撥與鼓勵,便可矯正習作的問題。至于綜合性的錯誤,如錯別字、典型病句等可用少量時間集中加以解決。
四、及時反饋評講,讓學生再生寫作沖動。農(nóng)民種地有“三分種,七分管”之說,指導學生作文也應該是“三分導,七分評”,有效地評講作文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
總之,小學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加強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必須引起我們每個語文老師的高度重視。我堅信,只要我們主動地去探究,不斷地去實踐,認真地去反思,就不難從中總結出帶規(guī)律性的作文教學法則來。
小學教學反思10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寫西南邊疆一所美麗而充滿歡樂的民族小學,反映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xiàn)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本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們各族兒童的團結友愛和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這樣的情感要讓學生自己去領會,自己去感受。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去學習,自主討論,自己感悟,不壓制學生的思想,給學生心靈放飛的權利,培養(yǎng)了學生的悟性、靈性。
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課文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于是我讓學生自己來說說他們上課的情景。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說:“他們積極舉手發(fā)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有的說:“他們讀得又整齊又動聽。”??另外,學生在讀“我奮力向峰頂爬去??”時我讓他們做動作并想象,學生讀得有的非常起勁,再讓他們對比想象爺爺爬時的樣子。有的學生就說,爺爺也很奮力像老猴子一樣??惹得全班學生忍不住哈哈大笑,這時提醒學生:“看來同學們都認為老爺爺也很努力,所以他們爬呀爬,終于爬上了山頂!边@樣的合理猜測,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
此外,我還把知識延伸到課外,在立足于課內(nèi),打好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把語文知識聯(lián)系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學完課文以后,我讓學生來畫畫這所民族小學,同學們都興趣高漲,動起手來了,畫的是各有千秋。我挑選幾幅比較出眾的作品展示給全班的學生,并讓作品的主人脫離課文來向大家介紹一個你所畫的民族小學,使學生真正把課本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接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小學,來說說我們自己的學校。經(jīng)過小組討論后,同學描繪了自己所在的小學,而且講的十分生動有趣。例如有的同學講到:我們的學校多美!紅旗高高迎風飄揚,特別引人注目。平坦的操場,是我們玩游戲的樂園。青青的草坪可以讓我們當床一樣睡覺。明亮的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地方,你聽!教室里傳來了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大家學得多起勁!??講完后,我讓學生課外把自己的學校用自己的話寫下來。這樣主動、自主的學習,給了孩子們一片開放的園地,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講,講自己喜歡的,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也使得課堂上的知識進一不得到了升華。
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進行開發(fā),變封閉為開放,教學活動猶如放飛快樂的翅膀,讓學生的閱讀快樂從課本飛向想象的空間,從課堂飛向課外,多形式和多渠道,高效地發(fā)展了學生的語文能力,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與生活的有效結合。
小學教學反思11
《讓大家認識我》是小學一年級美術的第一節(jié)課,分為兩課時執(zhí)教,在時間的安排上比較充裕。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們互相交流,學會自我介紹給對方,開始創(chuàng)設了召開新同學見面會的活動情境,以畫自己的形式交流,學生反映熱烈。在交流中互相增進相互了解,融洽彼此感情。我采用學生作業(yè)當場反饋比較的形式,讓學生看看比比誰把畫面畫的大、飽滿,形象直觀地比較使學生發(fā)現(xiàn)把畫變大的優(yōu)點。學生通過涂一涂、練一練的.繪畫實踐活動掌握了基本的色彩平涂方法和接色法,有的學生還有余力,老師就鼓勵他們大膽變化,探索運用其他的方法和材料創(chuàng)意表現(xiàn)。
在本課中,我通過一系列撕、剪、貼、畫、說、看、玩等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比如在“撕”后讓學生談談感覺,是想引導撕痕留下的立體感。但同時要注意學生年齡較小,練習速度不一,教師要根據(jù)不同情況給予指導。第二教師示范部分注意步驟,但色彩方面更需要大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最后要注意引導學生不亂扔廢棄紙屑,留住邊角紙料,備于以后的課程中使用。
在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有些同學表現(xiàn)的相當積極出色,而有個別同學表現(xiàn)的淡漠。如何調動這部分同學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我想可以通過談話、做游戲,與老師同學合作描繪等變現(xiàn)形式,激發(fā)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融入游戲過程,在愉悅的活動中提高他們的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
小學教學反思12
集體美術教學活動是一種幼兒園常見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的一種活動形式,對培養(yǎng)幼兒有組織的行為、學會遵從集體規(guī)則和發(fā)展幼兒認知能力等起著良好作用。集體美術教學活動是才兒坊幼兒園重要的幼兒美術教學活動。
集體美術教學活動可以在常規(guī)活動室進行,也可以在專業(yè)的美術室進行。通常有足夠的建筑活動空間的幼兒園才可能設置美術室。幼兒園可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和活動需要把美術室設置成專門的繪畫室,把它分割成印章區(qū)、國畫區(qū)、水粉畫區(qū)、版畫區(qū)等;也可設置成專門的手工活動室,將手工室分割成泥塑區(qū)、折紙區(qū)、粘貼區(qū)、染紙區(qū)、剪紙區(qū)、玩具制作區(qū);還可設置成綜合美術室,再將其分割成欣賞區(qū)、意愿繪畫區(qū)、意愿手工區(qū)等。根據(jù)幼兒不同年齡段和美術水平,由專業(yè)老師或帶班老師配備相應的工具和材料、儲藏柜和墻面,并由他們進行指導與管理。
集體美術教學活動可以在全班進行,也可以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幼兒園規(guī)程也明確提出,教育活動應靈活運用集體和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注重活動的過程,促進幼兒在不同水平上提高。才兒坊認為集體美術教學活動應注意以下5個方面:
1、在集體活動中貫穿分組教學
集體活動的優(yōu)點是幼兒要學會傾聽、并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要學會遵守活動規(guī)則,并學會自律,要集中學習某方面的知識技能,這對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和知識的獲得有幫助。集體活動的不足在于,同一時間內(nèi)全班幼兒以同樣速度學習相同內(nèi)容,教師難以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因為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是不一樣的。而小組教育活動恰恰彌補了這一不足:小組活動能有效解決班級幼兒人數(shù)多這一難題,將一個班級的幼兒分為幾個小組,開展不同內(nèi)容的教學活動,活動結束后,各小組再交換,使教師能更好地關注每個幼兒。小組活動事實上就是小型化的集體活動。
2、注重個體差異,選擇不同內(nèi)容進行教學
個體差異在任何教育活動中都存在,美術活動更不例外。小班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美術水平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有的孩子思維靈活,有的思維較呆板,作品創(chuàng)作也就千姿百態(tài)。在組織活動時作為教師要善于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選擇不同的內(nèi)容,確定不同的目標,給予正確的評價,促進幼兒整體水平的提高?蛇x擇目標要求不同、同一主題的教學內(nèi)容。如一組在畫春天,其他兩組分別進行與春天有關的粘貼裝飾畫和涂色添畫活動。實際上,這兩組是在為本組下次開展同一主題活動做準備,或是鞏固練習上次活動中還沒有掌握的內(nèi)容;還可選擇同一領域、不同主題的教學內(nèi)容,側重于指導某組幼兒掌握新的技法技能。如在“炎熱的夏季”主題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對人的服裝發(fā)生了興趣,于是可組織一次美術繪畫活動——裝飾美麗的衣服。在設計活動時,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差異,提供幾種衣服款式:一種是只有簡單的衣服輪廓,讓幼兒大膽嘗試畫,滿足孩子的創(chuàng)作欲望,使他們在繪畫活動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將童心、童趣從筆尖表露出來;另一種是畫有花紋的衣服款式,讓思維較差的幼兒去自由填色,完成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增強幼兒的自信。
3、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形式調動幼兒積極性進行教學
教師應當利用恰當機會組織幼兒觀察欣賞,加深幼兒對活動中將要描述和制作的事物的印象,以豐富知識,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認識和情感上的理解。針對能力強那組的幼兒,教師多采用啟發(fā)、引導,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等方法,讓幼兒在自己觀察、發(fā)現(xiàn)后用語言講述范例,師幼共同討論繪畫的步驟及方法;針對能力中等那組的幼兒,在采用以上方法的同時,老師示范講解要多點,幼兒在跟老師練幾次掌握技能后,進一步啟發(fā)幼兒想象、自己動手;針對能力弱的那組幼兒,以調動幼兒美術活動興趣為主,教師與幼兒同做、手把手教,指導幼兒反復練習,使他們逐步有所提高。如畫“動物園”,對能力強的幼兒要求多畫幾種動物,并畫出動物的不同姿態(tài),對能力較差的幼兒只要求畫最簡單的動物。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繪畫創(chuàng)造中,將使幼兒的繪畫才能都得到發(fā)展,每個幼兒繪畫的自信心都得到提高。
同一主題的系列教學活動,如金色的秋天主題活動,可以分成泥工組、繪畫組、剪紙粘貼組、涂色添畫組、裝飾畫組等,用豐富的美術表現(xiàn)形式,圍繞主題來開展小組活動。要確保小組活動時每個幼兒都能獲得同等的學習機會。在這種活動中,主要是發(fā)揮幼兒互動的作用,每組幼兒推薦或指定能力強的幼兒擔任組長,以強帶弱,在互動中強項幼兒會主動或自然而然地幫助弱項幼兒,使弱項幼兒在其帶動下逐漸提高技能。我們發(fā)現(xiàn),有時幼兒代師而教,幼兒更樂于接受,同伴之間交流、幫助,教學效果會明顯提高。
先集體后小組的教學活動。如佳作欣賞、想象畫、命題畫等教學中,針對幼兒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準備深淺不一的問題與繪畫材料,先集體欣賞、討論,獲得初步經(jīng)驗,然后對每組提出不同的活動要求,引導幼兒自己選擇小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如在組織幼兒剪貼“歡樂的魚兒”時,如果用傳統(tǒng)模式,幼兒就有可能簡單地剪貼幾條魚粘貼在紙上,作品出現(xiàn)模式畫傾向,內(nèi)容貧乏。而能力差的幼兒更是不能順利完成,造成情緒低落。為了讓幼兒快樂的活動,在活動前通過圖片、視頻讓他們觀察各種各樣的魚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并創(chuàng)設多種供幼兒操作的環(huán)境材料(如大的魚缸、海底世界等);顒娱_始先組織幼兒集體討論,鼓勵幼兒大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魚的特征,使幼兒把自己所獲得的知識和經(jīng)驗傳遞給同伴,教師再加以提煉、總結。然后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區(qū)域,在和同伴一起剪貼過程中,幼兒之間也在不斷地交流。這不僅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4、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幼兒園集體美術教學活動有一定的時間規(guī)定,一般來說,小班以15~20分鐘為宜,中班以20~25分鐘為宜,大班以30分鐘為宜。在具體活動中,教師也可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合理調整時間。如中班美術教學活動的安排可以這樣進行:能力強組的幼兒,教師的引導、講解時間占5分鐘,幼兒的練習時間占20分鐘;能力中組的幼兒,教師的引導、講解時間占7~9分鐘,幼兒的練習時間為18~19分鐘;能力弱組的幼兒,教師示范講解、手把手輔導的時間占15~17分鐘,幼兒練習的`時間為10~18分鐘。但有些美術活動的操作時間較長,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適當延長活動時間。
如開展“裝飾美麗的衣服”這一活動時,由于受時間限制,有的幼兒不能及時完成任務,更得的幼兒則有繼續(xù)活動的愿望。如果馬上結束這次活動,幼兒就會產(chǎn)生消極、被動、乏味的情緒,從而阻礙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的發(fā)展,扼殺他們潛在的創(chuàng)作意識。怎樣處理幼兒行為與活動之間的矛盾呢?可以將活動延伸到區(qū)角活動內(nèi),結合這個主題活動,布置一個“小小服裝展”,讓幼兒在情趣創(chuàng)設中繼續(xù)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當幼兒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展示在大家面前,得到大家的欣賞,其繪畫興趣和技能就會全面提升。
5、充分準備范例、工具與材料
范例的欣賞能有效激發(fā)幼兒興趣,起到直觀性認識的作用,但在設計、安排中也要恰當。能力強組、中組的幼兒欣賞的范例有豐富的色彩、生動的內(nèi)容,畫面上有色彩對比和大小對比;能力弱組的幼兒欣賞的范例內(nèi)容較簡單,以引起幼兒興趣為主。
教師要將在活動中所用到的教具和幼兒進行活動時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充分準備好。
小學教學反思13
一、對六年級學生來說只剩下短短一學年的學習生活了,那么在僅有的時間內(nèi)英語教師如何來幫助他們復習那么多的知識呢?
英語教師普遍所教班級多,課務較重而如何上好英語復習課是學生考出好成績得關鍵。那么,如何上好英語復習課呢?今天的教研活動,片區(qū)成員集中探討,各抒己見,讓我受益匪淺。正確的方法是成功的保證,一個正確的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1.鞏固單詞,打下扎實的基礎。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本元素,組成句子,看懂短文大意都離不開它。所以要抓好單詞基礎,并做到正確認識,默寫,靈活運用單詞。
2.熟練句型,做到靈活對答。對于課本上需要掌握的句型,要能靈活運用,對答如流。熟記句型和句子中的短語,固定搭配,為做選擇題做好充分準備。
要達到這樣的標準,后面的監(jiān)督復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何老師說的,可以通過分層聽寫,同桌互聽,老師聽,同桌批改,老師批改等多次循環(huán);這樣下來,還有沒有達到標準的同學可以將名字記下,放寬時間限制。另外,還可以采用積分,獎勵等形式加以激勵。
3.充分備課,充分利用課堂上的40分鐘。上課前一定要充分備課,把所有要復習的內(nèi)容作好安排,充分利用課上的40分鐘,合理安排做到效率高。
1)以單元話題為單位進行,以詞匯的積累為基礎,以主句型的訓練為抓手,圍繞話題進行。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教師把握時機解難答疑,讓學生通過復習自主生成知識體系。
3)根據(jù)課標的要求,分層設計檢測題,查漏補缺,分層達標。
4)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滲透學法指導。
5)聽說領先,讀寫跟上;連詞成句,連句成篇;循序漸進,整合應用,發(fā)展語言。
我們英語教師應該從平時抓起,把好四會單詞、句子的默寫,讓學生從字、詞、句、文,循序漸進地掌握英語新知識,努力讓學生考出好成績。
二、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并不只是一種教材的轉換與知識的增多,也不僅僅是知識體系的銜接。
教師只有通過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方法以及師生情感的銜接,加強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和交流,深入研究課堂,研究學生特點,加強學生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才能較好地實現(xiàn)小學、初中英語教學的平穩(wěn)過渡和銜接,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教學反思14
《體育與健康》三年級教材小足球運球、腳內(nèi)側傳接球的教學課。當準備活動結束后,教師開始講解運球的動作要領。第一,支撐腳在球的一側,距球約一拳遠,腳尖指向出球方向,膝微曲,支撐腳與球平行;第二,觸球腳腳尖豎起與支撐腳腳尖成丁字形;第三,大腿帶動小腿,向球方向擺動;第四,接觸球的后中部,用輕力將球推出;……老師足足用了10分鐘講解和示范運球的動作要領,學生一開始在專注地聽講并認真觀看,可當老師示范第二次時,注意力明顯開始渙散,再加上烈日的炙烤,已經(jīng)無法專注于老師的講解和示范。因此,學生課堂練習中,出現(xiàn)了許多錯誤,老師則來回奔波,糾正錯誤,不得不重復講解運球的動作要領。直到下課,學生對運球技術還是一知半解。
反思:這個案例向我們呈現(xiàn)了當下小學體育課堂常見的教學情境,這樣的體育課堂雖然滲透了體育新課程理念,但卻誤入了高消耗低效能的誤區(qū)。老師擔心學生不知道,就滔滔不絕地講解動作要領,全然不顧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體育課成了老師的一言堂。滿堂灌結束后,不顧學生是否理解與接受,組織學生進行練習,這練習仍是茫然的練習。這樣的課堂,老師的主導占強勢,學生的主體變成弱勢。這個案例,對于教師來說,因沒有準確把握自己的角色,沒有準確處理生成,沒有準確理解合作學習,而使課堂教學低效甚至失敗;對于學生來說,或因教師漫長的.講解而無心繼續(xù)學習,或因疲于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缺少練習與運動的時間,或因隨心所欲而失去了習得必須的運動技能的機會,體育課上的技術掌握不了,學生體驗不到成功和運動帶來的快樂,那么,在課后學生也不會去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學生的童年也不再精彩。因此,我們的體育課堂也要回歸樸實、真實、務實的課堂,讓學生自身去演繹精彩的童年。
小學教學反思15
在和學生共同探討認識了“什么是物體的周長后”,我出示了一個長方形,引導學生開始了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學生們開始探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也很投入。不一會兒,一雙雙小手接連不斷的舉起來了。我讓小組選代表匯報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8+4+8+4=24(厘米)!”……
師:“誰有更好的方法?
師:“匯報的同學說說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我測量了長方形的長和寬,然后兩條長加兩條寬。就得到了它的周長。”幾乎每個同學都如是說。
那么能不能利用加法和乘法之間的聯(lián)系用其他算式來表示。有些同學反映很快。所以,長方形的周長可以用這樣一個公式表示: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
提問:誰知道一條長加一條寬的和就是什么?
逆向思維較好的同學或看看觀察說出是周長的一半。
老師在對照圖來解釋。同時告訴孩子長加寬就是一組鄰邊。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比較以上幾個算式,你認為哪個最簡單。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四條邊相加的和,但最后一種比較簡單。
反思:以往的教學,都是先告訴學生公式,再引導學生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F(xiàn)在提倡學生自主探討知識,如果硬讓他們死記公式是背離新課改要求的。也許讓學生先記公式再學計算周長,就學習成績而言可能會高點,可是長此以往,學生學到的是死知識,他們的思維永遠被禁錮在老師的講解之下。對這些三年級小學生來說,難道學生自己得出的長方形周長=長+長+寬+寬,不是更直觀、更明白的公式嗎?要讓學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牢固掌握,既然學生心里沒有公式,教師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強加于他們,只要他們的算法有道理,教師就要鼓勵,今天他們自己總結出最好記、最好用的計算方法,正方形周長公式就順其自然了。
【小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3-08
《詠柳》教學反思_小學教學反思09-21
小學教學反思12-25
小學教學反思12-24
小學教學反思10-13
小學教學反思05-09
音樂教學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3-05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3-08
小學教學反思08-22
小學教學反思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