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地球自轉的教學設計教案

時間:2024-05-18 17:39:59 詩琳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地球自轉的教學設計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地球自轉的教學設計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地球自轉的教學設計教案

  地球自轉的教學設計教案 1

  學習目標

  1.理解地球自轉的基本規(guī)律

  2.理解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原因和地理意義

  3.初步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需要具備時差知識重、難點理解地球自轉的基本規(guī)律和晝夜交替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和地理意義

  教學方法

  討論法、假設法、提問法。

  導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地球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我們?yōu)槭裁锤杏X不到地球在運動呢?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如果地球變慢或變快,即周期變長或變短,將會發(fā)生上面變化?

  2、完成地圖冊6頁第二題

  3、中秋節(jié),當我們在杭州西湖欣賞三潭印月的夜景時,美國紐約卻是艷陽高照。你能解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

  三、解疑釋疑,拓展升華

  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結合使其產(chǎn)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同時,由于受到太陽、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氣、海洋和地球內(nèi)部物質(zhì)的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體內(nèi)的方向都要產(chǎn)生變化。

  地球自轉產(chǎn)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兩極向赤道逐漸膨脹,成為目前的略扁的旋轉橢球體,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約21千米。

  地球的基本參數(shù):

  赤道半徑:ae=6378136.49米

  極半徑:ap=6356755.00米

  平均半徑:a=6371001.00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ge=9.780327米/秒2

  平均自轉角速度:ωe=7.292115×10-5弧度/秒

  公轉時間:T=365.2422天

  離太陽平均距離:A=1.49597870×1011米

  表面溫度:t=-30~+45

  自轉周期23時56分4秒(平太陽時)

  公轉周期1恒星年

  黃赤交角23度27分

  地球海洋面積361745300平方公里

  地殼厚度80.465公里

  地幔深度2808.229公里

  地核半徑3482.525公里

  表面積510067866平方公里

  我的疑問:

  老師解答:

  地球自轉的教學設計教案 2

  【教材分析】

  本部分內(nèi)容初看起來比較簡單,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些基礎知識。但其中地球自轉產(chǎn)生的晝夜交替及時差問題是學生理解的難點,高考試題中涉及此基礎知識的比例也很大,這些問題都需要從這里得到解決,所以教學時要特別注意直觀性,幫助學生徹底解決此基礎問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利用地球儀正確演示地球自轉,并從各個角度觀察地球自轉特點。

  2.利用燈泡或手電當太陽,讓學生觀察并體會地球自轉時各地晝夜有什么變化,從而理解各地時差,初步學會利用簡易工具換算時間。

  【課程標準要求】

  ●用事實說明地球自轉及其產(chǎn)生的地理現(xiàn)象

  ●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

  【教學用具】

  師:地球儀、三球儀、燈泡、簡單的課件,時區(qū)分布表格(課前發(fā)給學生);生:彩色不干膠條、手電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會從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轉方向,理解時差產(chǎn)生的原因。

  【教學方法】

  實驗操作,觀察總結,討論合作

  【教學過程】

  一、合格地球人的考查

  1.你觀察到的太陽、月亮、星星從哪個方向升起,又從哪個方向落下?

  2.小時侯你認為是天轉還是地轉?現(xiàn)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轉的嗎?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轉對地球人有何影響嗎?

  這里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回答問題,并引入兩個專題(怎么轉和影響)的教學。

  1.學生都能回答出來。

  2.是天動還是地動,這還是個問題呢,可以激發(fā)學生講科學家哥白尼“地心說”的故事,鼓勵學生為追求真理而努力。

  3.那么,地球是怎么轉的呢?

  活動一:演示地球自轉運動

  第一步:請3個學生到臺前來演示,大家評判誰演示的正確!(注意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具有代表性,觀察后就明朗了)

  第二步:小組內(nèi)每個同學演示一遍,組員負責指正,要求人人會演示。

  第三步:在地球儀上貼一彩色不干膠條,從3個角度觀察地球自轉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極上空看,南極上空看,最后總結出結論。

  總結:地球自轉方向:從赤道上空看,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看,順時針方向

  屏幕給出三幅地圖:A.面向赤道;B.面向北極;C.面向南極,要求學生標出地球自轉方向(化演示為圖示,增強實戰(zhàn)能力)并告訴學生:記住極地地球自轉方向?qū)⑹且院蠼鉀Q以極地為中心的習題的關鍵!

  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周期):一天,也是晝夜交替的周期。

  活動二:利用手電或燈泡,觀察地球自轉運動產(chǎn)生的地理現(xiàn)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轉,面向太陽和背向太陽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撥動地球儀,看某地隨著地球自轉晝夜是怎樣交替變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選擇幾個城市,分別貼上不同顏色不干膠條:如北京、開羅、紐約等,看他們隨著地球自轉運動經(jīng)歷晝夜的先后順序有什么規(guī)律。

  說明:這里強調(diào)幾個時間點:日出(晨)、中午、黃昏、子夜。

  學生總結:

  1.由于地球是個不透明體,在太陽的照射下,面向太陽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晝;背向太陽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斷地自西向東轉動,地球上某地依次經(jīng)歷了晨、午、昏、夜的晝夜交替現(xiàn)象。

  3.不同的地點經(jīng)歷的時間不同,同一時刻不同地點處在不同的晨、午、昏、夜等時間,東邊地點比西邊地點要先看到日出。

  教師補充演示:利用書上問和圖進行解說。

  練一練:給晝夜平面圖,讓學生判斷不同地點的時間,實現(xiàn)從立體地球儀向平面地圖轉化。

  老師總結:地球自轉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晝夜交替(強調(diào)不是晝夜),各地時間存在差異。

 。ㄈ绻麜r間允許,可以補充下列內(nèi)容)

  小知識:古時人們判斷時間,是以太陽升到最高也就是正午時為12點,各地太陽最高時刻不同,所以正午時間不同,所以各地時間就不同,存在時間的差異,人們?yōu)榱讼嗷ソ涣鳎藶橐?guī)定了24個時間,經(jīng)度每15度為一個時間,叫區(qū)時,使用這個時間的'15經(jīng)度范圍內(nèi)的地方叫時區(qū),繪制成地圖就叫時區(qū)表,要想知道某地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不需要記憶,只需要使用時區(qū)表,如圖就可以查出。(下圖置于大屏幕上,學生使用簡圖)

  活動三:《教你小技巧》:利用簡易時區(qū)劃分圖判斷各地時間

  工具:時區(qū)劃分圖(教師提供)

  第一步:將該表格的時間部分和空間部分撕

  開(如上圖已撕開的時間表)并在時間表上把每個小時的時間都注出。

  第二步:求解:明確已知時區(qū)和時間,求已知時區(qū)的未知時間。

  將已知時間和該地所在時區(qū)(空間)重合在一起,所求時區(qū)的時間就能夠從“時間”圖上得出來。如圖:當北京時間為18點時,紐約時間是當日5點,開羅時間是12點……利用時區(qū)與時間的有機組合,你可以很方便地讀出圖上任意城市的區(qū)時(屏幕上老師用課件演示)。

  第三步:學生練習,老師先隨便出題,給學生練習的機會;根據(jù)時事出題,比如德國世界杯比賽時間與北京時間的換算,20**北京奧運會與世界各地小朋友觀看時間的換算等等。

  整節(jié)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了什么,最有收獲的是?(由學生來總結,往往比老師總結更有效)

  課外作業(yè)布置

  手工制作作業(yè):制作時區(qū)盤(給學生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選做)

  1)材料:剪刀、彩筆、直尺、硬紙板兩張、膠水、子母扣、大頭針、鋼筆

  2)步驟:

 。ㄒ唬⿲D甲和圖乙貼在硬紙板上,用剪刀將圖甲按圖的范圍剪出圓盤(將時鐘剪去)。兩圖中心用大頭針穿孔,用子母扣別好,使圖甲可以自由轉動;

 。ǘ┙o圖甲按陸地、海洋分別著色,將城市用紅筆使其突出顯示;

 。ㄈ┰谝覉D底板的垂直于12點處繪出平行太陽光線,并標出地球自轉方向。

  (四)在日界線處外接一小塊硬紙條,延長日界線,在日界線兩側標出今(明)天和明(今)天字樣。同樣,在底板的24點處延長界線,在兩側標出今(明)天和明(今)天字樣。

  【教學反思和后記】

  本節(jié)課內(nèi)容較多,難度也較大,試圖通過直觀地球儀演示觀察和小組合作的組織形式解決難點,設計思路新穎獨特,操作起來容易出現(xiàn)課堂混亂的問題及時間不夠的問題,需要提前考慮對策!

  地球自轉的教學設計教案 3

  一、教學內(nèi)容

  選自(浙江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七年級第二冊。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學生在小學和七年級第一冊對靜態(tài)地球的認識及九大行星繞日運動初步了解的基礎上,繼續(xù)通過探究讓學生體會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以及由此體驗太陽的東升西落和晝夜交替的規(guī)律,同時,也為后面學習地球的公轉做好準備。是學生對地球原有認識的沿伸(從原來認識的靜態(tài)的地球——到動態(tài)的地球)。

  三、學生分析

  我校地處衢江區(qū)的山區(qū),學生對天文、地理方面知識了解的比較少;初一學生對空間想象能力也較弱。但學生對天文方面知識有濃厚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根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及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突出科學探究體現(xiàn)科學本質(zhì),注重學生發(fā)展。)

  本課的設計以皮亞杰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建構主義理論認為認識來源于動作(活動),來源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將個體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分為同化、順應、平衡和自我調(diào)節(jié)等環(huán)節(jié)。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包含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大要素。故本人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以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出現(xiàn),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對當前知識有效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努力體現(xiàn)如下特征:

  1、強調(diào)創(chuàng)設情境并使學生進入情景。

  2、強調(diào)組織學生進行協(xié)作學習活動。

  3、強調(diào)為學生提供多種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和進行問題研究。

  4、強調(diào)通過探究式教學方法,利用小組合作模擬形式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喜悅與樂趣。

  5、強調(diào)學生進行意義建構。

  五、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旋轉特征。

  2、通過模擬實驗觀察和討論。了解晝夜現(xiàn)象和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知道晨昏線的含義及晝夜交替周期。

  3、通過模擬地球自轉及其產(chǎn)生的晝夜交替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樂于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六、教學用具

  地球儀、十字方向標、礦燭、火柴、白色的乒乓球十四組,地球自轉及晝夜現(xiàn)象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引入

  師: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你們對我們的家園——地球了解有多少呢?

  師:同學們對地球了解的確實不少,現(xiàn)在我有一個問題哪個同學是否能幫我解疑?我們?吹教栔芏鴱褪嫉貣|升西落,是太陽繞地球旋轉造成的嗎?

  (常見的先入錯誤概念與科學的正確概念發(fā)生沖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生:不對,是地球自轉的結果。

  師: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轉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探究《地球的自轉》。

  (二)探究

  (1)地球的自轉

  師:請同學們轉動地球儀,看看地球儀有幾種轉動方向?

  生:(通過轉動地球儀)有自西向東和自東向西兩種。

  提出問題:

  師:地球究竟是繞地軸自西向東還是自東向西旋轉呢?

  建立假設:

  學生假設:

  1、地球自西向東旋轉。

  2、地球自東向西旋轉。

  設計實驗檢驗假設:

  師:如何來設計實驗檢驗我們的假設呢?

  (根據(jù)以上的猜測假定太陽不動,用點燃的礦燭代表太陽,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儀,在“地球儀”上某點貼上十字方向標以判定方位,在十字方向標中間插上一火柴代表觀察者。)

  師:怎樣檢驗我們的假設是否正確呢?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以觀察者看到太陽是否是東升西落為標準。)

  方案一:猜測地球自西向東旋轉。

  方案二:猜測地球自東向西旋轉。

  (學生進行探究,教師巡視,幫助學生解決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師:請各組派一代表匯報探究的結果,進行組間交流。

  得出結論:

  1、地球是繞地軸自西向東旋轉。

  2、太陽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的結果。

  師:我們從地軸北端或北極上方觀察和從地軸南端或南極上方觀察,地球儀旋轉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從北極上方觀察地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觀察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師:我們的結論是否正確呢?讓我們坐上航天飛機離開地球到太空中看看吧!

  播放地球自轉的課件。(通過學生相互間合作與探究得出了符合科學的正確的結論,學生有了成就感。)

  (三)、探究

  (2)晝夜交替和晝夜交替現(xiàn)象

  師:我們知道我們生活的一天中有白天和黑夜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否世界各地都同時是白天和黑夜呢?能否用我們現(xiàn)有的工具來研究和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完善其中一方案:(1、用點燃的礦燭代表太陽,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儀,讓“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觀察“地球”那部分被“太陽光”照到哪部分沒有被照到。各代表一天中的'什么時候?2、轉動“地球”使它自西向東旋轉(即自左向右)轉動,觀察同一地點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小組中學生代表發(fā)言:“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代表白天即(晝);“太陽光”沒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表示黑夜即(夜)。轉動“地球”使它自西向東旋轉(即自左向右)轉動,觀察同一地點會出現(xiàn)白天與黑夜交替現(xiàn)象。

  師:造成晝夜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回答:----------------。

  師小結:地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也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這一半就是白晝,而被著太陽的另一半則太陽照不到,是黑夜,這就產(chǎn)生了晝夜現(xiàn)象。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也就不斷更替,地球每轉一周,晝夜就更替一次,這就產(chǎn)生了晝夜交替現(xiàn)象。

  師:晝夜更替一次的時間是多少?

  生:約24小時。

  演示:地球上被照亮與沒被照亮(即晝與夜)之間有一條分界線——晨昏線(圈)。

  師:晨昏線(圈)有幾條?

  生(討論):有無數(shù)條。

  播放晝夜現(xiàn)象及晝夜交替現(xiàn)象課件。(使較抽象較難理解的現(xiàn)象直觀化、具體化、可接受化。)

  師:地球自轉產(chǎn)生的晝夜交替現(xiàn)象,對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發(fā)展有沒有好處?為什么?請大家課后思考。

  師: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的探討、研究,你們對地球有那些新的認識?

  及你得到了些什么?是否有新的問題!

  生:小結(通過學生小結使新的知識與原有知識進行意義的建構,與原有知識進行順應。同時產(chǎn)生新的問題激發(fā)新的探究動機和目標。)

  八、教學反思:

  激發(fā)學生探究動機及興趣是有效進行探究式教學和這種教學是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本設計抓住學生的先入錯誤概念與科學的正確概念的沖突引入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探究動機及學習興趣。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也較抽象,但通過模擬實驗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視化、易懂化使學生可操作化,效果較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實以一個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出現(xiàn),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按照探究活動的步驟進行探究活動,使學生能真正的動起來、活起來,使學生能真正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教師確實要改變教育觀念,不能做好好先生把學生捧在手心怕他碎了,含在嘴里怕他化了,應相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要我們能為他們創(chuàng)設起較好情境、合適的氛圍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完全可以在“開放、自主”的探究活動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地球自轉的教學設計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地球自轉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及其對晝夜更替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討論和實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理解自然規(guī)律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以及晝夜更替的原理。

  難點:理解地球自轉與晝夜變化之間的關系,以及赤道與兩極晝夜長短的變化差異。

  教學準備

  地球儀

  手電筒

  投影或多媒體教學設備

  地球自轉示意圖

  學生分組實驗材料(可選:小球、旋轉底座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情境導入:展示一段日出日落的視頻或圖片,提問學生:“為什么會有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思考并引入“地球自轉”的主題。

  二、新知講授(20分鐘)

  概念講解

  定義:解釋什么是地球自轉,即地球圍繞自身軸線的旋轉運動。

  方向與周期

  方向:利用地球儀和手電筒模擬太陽光,展示地球自西向東的旋轉方向。

  周期:介紹地球完成一次自轉所需時間大約為24小時,引出“一天”的概念。

  晝夜更替

  通過地球儀演示,說明地球自轉如何造成同一時刻地球上不同地區(qū)的晝夜差異。

  講解晨線、昏線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晝夜的全球分布。

  三、實驗探究(15分鐘)

  分組實驗:學生分小組,使用小球和旋轉底座模擬地球自轉,觀察并記錄不同位置(相當于地球上的不同緯度)的小球受光情況,理解晝夜變化及赤道與極地晝夜長度的差異。

  四、討論與總結(10分鐘)

  小組討論:學生分享實驗觀察結果,討論地球自轉對氣候、生物節(jié)律等方面的影響。

  總結回顧:教師總結地球自轉的`關鍵知識點,強調(diào)其對地球環(huán)境和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五、拓展延伸(5分鐘)

  天文現(xiàn)象關聯(lián):簡要介紹地球自轉與星空視運動的關系,如星星東升西落現(xiàn)象。

  環(huán)境保護意識:引導學生思考地球自轉與季節(jié)變化、生物鐘調(diào)整等自然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作業(yè)布置

  完成一篇關于地球自轉影響的短文,包括晝夜更替、季節(jié)變化等內(nèi)容。

  觀察并記錄一周內(nèi)自家窗外的日照變化,嘗試分析原因。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直觀的演示和動手實驗,旨在讓學生深刻理解地球自轉的基本概念及其對自然現(xiàn)象的影響。在后續(xù)教學中,可以進一步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探索更多與地球自轉相關的現(xiàn)象。

【地球自轉的教學設計教案】相關文章:

地球的自轉教學設計07-02

《地球自轉與晝夜變化》教學設計01-20

《地球自轉》教案09-19

地球的自轉教學反思09-08

地球的自轉教學反思09-08

地球自轉說課稿07-26

課文《地球自轉》教案反思范文08-24

地球自轉線速度06-02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說課稿11-17

地球的自轉方向是什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