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三節(jié)腦和腦神經 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九章第三節(jié)腦和腦神經 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腦的大體結構及部分腦神經的分布和主要作用;
2.理解大腦和小腦的基本功能。
能力目標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并在此基礎上抽象概括成應帶有理性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概括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向學生介紹研究腦功能的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的決心。
說明:本節(jié)是繼第二節(jié)學習了脊髓與脊神經有關知識后,需要進一步認識腦和腦神經的教學內容。關于這方面的基礎知識,都要以認識生理功能與形態(tài)結構相適應的關系為基本目標。另外,不能忽視有關結論的事實依據在認識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把具體、生動的客觀事實,以直觀方式(包括實物直觀、模像直觀和言語直觀)呈現(xiàn)出來,才能形成最基本的感性認識,才能在此基礎上抽象、概括形成應有的理性認識。所以,重視向學生介紹研究腦功能的科學方法,也是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的教學要求。
難點、重點分析
1.難點:大腦皮層神經中樞的高級機能。
分析:理解大腦皮層的高級中樞功能,一方面要求了解有關皮層形態(tài)位置概況,另一方面要求理解相應功能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由于大腦皮層的形態(tài)辨認因溝回曲折交錯而不易形成較明析的印象,而且某些中樞機能表現(xiàn)不易在認識上明確區(qū)分,所以使理解這些機能成為教學難點。
突破這一難點,關鍵是要適當、充分地處理好教材內容的直觀問題。例如,在認識大腦皮層形態(tài)特征時,除了用圖像直觀材料外,還要配合模型直觀,并且可以在一模型上用適當顏色顯示幾個中樞部位,特別指示中央溝和外側裂的形態(tài)位置請學生辨識。這樣,就能突出重點地使學生了解大腦皮層表面特征,為學習有關中樞高級機能建立具體感性認識基礎。另外,在觀察大腦額狀剖面圖、認識灰質與白質分布情況時,還應著重強調白質纖維走向聯(lián)系,可結合腦干模型來觀察錐體交叉部位,并將脊髓傳導束與腦相連的關系做概略介紹,說明上、下行纖維的交叉走向,為理解軀體運動和感覺機能的皮層對側管理建立必要的形態(tài)結構認識基礎。在介紹某些皮層中樞的功能時,可首先用言語直觀或結合圖像直觀的方法,形象、生動地描述有關研究實例,使學生能從中領悟到中樞功能的特點,也能促使學生較容易地使理解的知識具體化。
2.重點:理解大腦皮層與小腦的生理功能。
分析:本節(jié)的學習目標,雖然有關于腦的形態(tài)結構的認識要求,但仍要突出理解腦功能的內容。因為學習神經調節(jié)的有關知識,核心問題是要認識調節(jié)的生理意義和機理,這就必須將對生理功能的要求作為重點。但也不能忽視對形態(tài)結構的了解,因為這是理解功能的感性認識基礎,也是強調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認識方法所必要。
突出重點,可以采用從調節(jié)的有關生理問題出發(fā),借形態(tài)結構對問題給予適當解釋,再對生理功能做出概括性結論的教學過程。這樣的教學過程,首先是考慮到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因為學習動機的這種認知需要,必是在適當的問題情境中產生。另外,也容易從具體材料的了解中發(fā)展出因果關系判斷、推理的認識來,符合一般認識規(guī)律。
比如,列舉某些語言功能障礙的病例,提出“他們?yōu)槭裁磿胁煌恼Z言功能缺損呢?”然后介紹皮層中樞病變部位與語言功能障礙的對應關系,再概括指出,語言中樞皮層機能定位的有關結論。
參考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
腦的縱剖圖、腦模型、大腦內部結構圖、大腦中各神經中樞的功能示意圖。
教學內容設計思路
腦的形態(tài)結構→大腦結構與功能→小腦的功能→腦干與腦神經。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從脊髓知識出發(fā),提出:脊髓在結構上與腦相連接,在功能上受腦的控制,那么腦的結構與功能是怎樣的呢?引出本節(jié)課題:腦和腦神經。
2.了解腦的形態(tài)結構:
教師出示腦的形態(tài)圖,并示腦模型請學生觀察。
首先介紹腦的位置、外形,簡要說明大腦半球、表面溝回、小腦位置、腦干及其與脊髓連接關系,然后介紹腦的正中矢狀剖面與額狀剖面的方位,并結合腦模型說明之?偨Y腦的大體形態(tài)結構特征。
3.認識大腦的結構與功能:
觀察腦的額狀剖面,認識大腦灰質與白質的分布特點。
教師拿出兔的腦模型,與人的腦模型比較,請學生觀察其大腦發(fā)達程度與表面形態(tài)之不同。然后指出,人的大腦皮層溝回起伏,尤為發(fā)達,這與人的大腦高級中樞功能高度進化相適應:人的大腦皮層成為調節(jié)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教師提出:人們對于大腦皮層高級中樞的功能是如何研究的呢?
教師可介紹典型研究實例。如:
一位法國醫(yī)生[Broca(1860)]曾觀察了這樣一個病人,他可以理解語言,但不能說話。他的喉、舌、唇、聲帶等都沒有運動障礙,他可以哼曲調。后來,在病人尸體解剖時發(fā)現(xiàn),他的大腦左半球有一雞蛋大的病變區(qū),而右半球正常。Broca以后又研究了8個相同的病人,都在大腦左半球這個區(qū)域受損。這些發(fā)現(xiàn)使Broca在1864年宣布了一條腦機能原理:“我們用左半球說話。”
有兩位德國生理學家[Gustav Fritsch和Eduard Hitzig(1870)]發(fā)現(xiàn),用電刺激狗的大腦皮層一定部位,可以規(guī)律性地引起對側肢體產生一定的運動。這是第一次用實驗證明了大腦皮層上存在不同的功能定位。
還有的科學家,在對人進行神經外科手術時,實驗性地用電流刺激大腦皮層,觀察病人的運動反應,詢問病人的主觀感覺。用這樣的方法認識了大腦皮層主要運動中樞和軀體感覺中樞的部位及其支配、管理的對側性情況。
總之,人們可以采用多方面的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等方法,或者把臨床觀察、手術治療和科學實驗相結合進行研究,得到了關于大腦皮層功能的許多知識。
然后,教師可概括地介紹皮層幾個重要的'中樞功能及它們的位置。
最后指導學生觀察腦剖面圖上白質纖維形態(tài),說明大腦功能聯(lián)系的結構基礎是怎樣的。
4.認識小腦功能:
對小腦知識的學習,先從形態(tài)、位置出發(fā),了解小腦大體部位、形態(tài)情況。
然后,列舉人的小腦損傷病例臨床表現(xiàn)。例如隨意運動的共濟失調癥狀(隨意運動的共濟即運動中各主動機、拮抗肌、協(xié)同肌、固定肌等肌群的共同協(xié)調活動):行走時搖晃、不穩(wěn),狀如醉酒,往往有向后傾倒之勢;不能完成精確的動作,如用手指物、寫字等等。再介紹教材中關于狗的小腦切除術后,狗的運動異,F(xiàn)象。以上介紹內容,最好有圖像直觀材料。
從上述事例中引出結論:小腦具有維持運動協(xié)調性、體位平衡等重要功能。
也需要指出,小腦在其腹面有許多聯(lián)系大腦、腦干和脊髓的神經纖維出入。這些纖維的信息傳送,使小腦能夠將來自大腦指揮肌肉運動的信息與肌肉實際動作情況的信息加以整理,并發(fā)出調整信息到大腦及其他下位運動中樞,使動作能夠協(xié)調、準確地完成。
5.了解腦干和腦神經:
首先,出示腦干模型或掛圖等直觀教具,特別注意顯示腦干腹面各腦神經根的形態(tài)狀況。請學生觀察腦干外形,同時教師簡要介紹:腦干與脊髓、大腦、小腦的連接關系。并結合腦干額狀剖面圖示,說明腦干中白質纖維縱橫交錯、灰質分布為許多散在核團的情況,其中存在管理呼吸運動、心血管活的基本中樞。指出,這些中樞結構的損傷,會致呼吸、心跳停止活動而危及生命。
然后,概略介紹12對腦神經根與腦的連接情況。著重指出,除第一對腦神經連接大腦外,其余都與腦干相連。通過這些腦神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腦中樞結構對頭面部感覺和運動功能的管理。特別是視、嗅、聽等重要感覺器官的傳入信息,通過相應腦神經傳送,使我們對環(huán)境中相應刺激的感受成為可能。介紹迷走神經的分布和主要功能時,簡要說明“植物性神經”的含義。
最后小結:
(1)大腦皮層是神經調節(jié)的最高級中樞部位。各種感覺功能、隨意運動指令以及語言功能、意識活動等高級神經功能都要由大腦皮層完成;
大腦內部白質纖維,有的聯(lián)絡左、右大腦半球,有的聯(lián)絡大腦以下各級中樞部位。其中許多上行和下行纖維,大多要在一定部位交叉至對側,使皮層對軀體運動的支配與感覺的產生表現(xiàn)為對側性特征。
(2)小腦通過腦干與大腦和脊髓聯(lián)絡,主要功能是使軀體運動的動作協(xié)調、準確,并維持身體平衡。
(3)腦干不僅是聯(lián)絡大腦、小腦和脊髓的中繼站,而且還有許多重要的灰質核團,作為呼吸、心血管運動反射調節(jié)的中樞結構,并連接除嗅神經外的各對腦神經,成為有關反射的基本中樞。
在做上述小結時,教師最好設計出一系列問題,由學生思考并做出概括性回答。以此來及時檢查前面的教學效果是否滿意。
【板書設計】
小資料
大腦的左右半球有分工:
許多年以前,神經外科醫(yī)生發(fā)現(xiàn),切開大腦兩半球之間的主要連接(胼胝體)后,病人的智力幾乎沒有什么變化。有時就用這種手術來治療嚴重的癲癇病人,能防止癲癇病發(fā)作。但有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切斷胼胝體的動物,由一側大腦半球所學習到的行為反應,其信息不能傳送給另一側大腦半球,似乎大腦的兩個半球是功能獨立的。后來,一些科學家又對“裂腦人”(切斷胼胝體的病人)作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大腦左右兩個半球都能獨立地感知刺激,一側半球所經驗的、學習和記憶的信息,不能傳送給另一半球。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個半球功能上有差別:左大腦半球在分析時間規(guī)式方面、在判別語言和非語言的聲音刺激以及視覺和觸覺事件上都比右半球的能力強。較強的分析聽覺事件的能力是左半球語言優(yōu)勢的基礎。右半球對語言的理解很有限,但也具有高度的智力活動,在某些方面強于左半球。如對于空間幾何圖像的理解和判斷,對形象信號的感知以及識別和記憶音調等方面的能力,都比左半球強。在記憶能力方面,左半球對語言形式的信息記憶能力遠強于右半球,但卻難于記住復雜的視覺和觸覺信息。右半球則很難記憶語言材料,而對復雜的圖畫和觸覺信息卻有很好的記憶力。
這樣,根據實驗研究的結論認為:獨立的大腦左半球具有支配講話、寫字、數學運算和抽象推理功能。在控制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活動方面,左半球是較多地起主導作用的半球。獨立的右半球在認識空間、理解音樂和形象思維等方面的能力優(yōu)于左半球。也就是說,大腦兩半球的功能是很專門化的,它們各有分工又互相合作。
【第九章第三節(jié)腦和腦神經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獅子和鹿》教學設計和反思12-16
《開花和結果》教學設計12-12
松鼠和松果教學設計11-16
消化和吸收教學設計11-16
集市和超市教學設計12-13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計課件04-06
歌曲《老鼠和大象》教學設計12-20
《農夫和蛇》的教學設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