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2-11-16 13:24:29 教學設(shè)計 我要投稿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shè)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shè)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教學設(shè)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1

  教學目標:

  1..訓練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情感。

  2.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3.抓住關(guān)鍵詞句品味賞析,體悟作品內(nèi)涵

  教學重點:

  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教學難點:

  品味賞析體悟

  學法指導:

  誦讀品味法。通過讀使學生體會詩詞的意蘊和作者的情思。

  討論--質(zhì)疑--點撥法。質(zhì)疑解難,合作研討,互動探究,教師相機誘導點撥,引導學生鑒賞詞作。

  描述法。激發(fā)學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語言再現(xiàn)詞的畫面,品味詞作的意境美。

  競賽法。通過同學間的競賽,打破古詩文教學單調(diào)沉悶的格局。

  一、導語設(shè)計

  讓學生欣賞激昂豪壯和婉轉(zhuǎn)陰柔不同的兩首古典音樂,用合適的詞形容它們的風格

  師:古曲可婉約如小橋流水,和風細雨,…也可.豪放如大江東去,暴風驟雨令人品嘗回味,

  詞也擁有與古曲同樣的藝術(shù)特色,讓我們通過學習《漁家傲秋思》來進一步體味

  板書課題:《漁家傲秋思》

  二、新課

  (一)讀聽聽

  1.注意聽范讀:點評好在哪里?節(jié)奏感情意境

  試試

  2.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自由讀一遍提出有質(zhì)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決:(看看注釋處理好字音節(jié)奏感情)

  個人表現(xiàn)讀(生品評:…..)

  理解性的齊讀一遍(帶著感情讀出氣勢)

  (二)品

  3..同學們讀的時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闋里我們看見了哪些"景"?完善

  雁去長煙

  落日邊聲

  千嶂城閉

  我看見了一幅--------------------------圖(落日歸雁,長煙落日邊聲四起古城落日歸雁孤城戍邊圖)

  4.這些景是扣著一個"異"而寫的?異在何處呢?

  明確:異寒異聲異勢

  5.品讀上闋說說:通過以上景致的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

  明確:荒涼蕭瑟肅殺

  5.此景會讓人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感覺?

  悲涼寂寞孤獨思鄉(xiāng)

  6.讓我們一起踏著文字,小組合作試著在下片中尋覓深藏詞人內(nèi)心的那份情愫

  我從----------------中感受到--------------

  (濁酒一杯思鄉(xiāng)思親)

  (燕然未勒使命責任愛國憂國)

  (悠悠羌曲無奈凄涼別愁)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范仲淹,背誦并默寫本詞。

  2、理解詞的意境和主題。

  3、體會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方法:朗讀、研討。

  課型:新授課。

  課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的將士戍守邊關(guān)的動人事跡,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請大家回顧曾經(jīng)學過的有關(guān)詩歌背誦其中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

  1、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4、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二、整體感知:

  1、漁家傲,詞牌名,屬小令,分上下闋。本詞是一首邊塞詞。

  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詩詞文章方面都有名篇傳誦于世。曾守衛(wèi)西北邊疆多年,政治上主張革新,他的詞風格明健,對蘇軾、辛棄疾豪放詩派的形成有很大影響。著有《范文正公集》。

  3、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國家逐漸形成積貧積弱之勢,表面一片升平,實際上危機四伏。寶元元年,西夏元昊稱帝,宋廷調(diào)兵遣將,揚聲聲討,但事出倉促,每戰(zhàn)輒敗。1038年西夏大舉進攻宋朝,攻取今陜北數(shù)縣,延州成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陜西經(jīng)略安

  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擊西夏,范仲淹擔任起組織西北戰(zhàn)線,力完狂瀾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軍制,團結(jié)上下,生產(chǎn)戍邊,漸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稱他為“胸中自有數(shù)萬甲兵”。這首詩就作于此時。

  三、細讀品味:

  1、詞的上闋,展現(xiàn)的是一幅邊塞風光圖(寫景)。

 。1)、塞下秋來風景異:(詩人的家鄉(xiāng)在江南水鄉(xiāng),其感受定有不同)首句“塞下”點明環(huán)境,“秋來”點明時令,秋天到了,北方邊塞的風光與江南風光迥然不同,別具特色:(突出“異”:總寫)并從三處來體現(xiàn):

 。2)、衡陽雁去無留意(特寫)——大雁南飛:邊塞已自荒涼,秋來更加蕭瑟,大雁向衡陽飛去,沒有絲毫的留戀之意。極言邊地荒涼,連鳥也不愿久留,反襯出邊地的荒涼,將士們條件艱苦。(視覺上悲涼)

 。3)、四面邊聲連角起:(單調(diào)孤苦的生活)——邊聲四起:塞上四周響起了特有的邊聲:西風呼嘯,駝馬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蕭蕭,襯上悲涼的軍中號角聲,使得邊塞的秋天更顯蕭殺。(聽覺上的震撼)

 。4)、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想象陜北黃土高原的地勢,體會戰(zhàn)士的感受)——孤城落日:在斜陽西沉,煙霧繚繞中的千山萬壑,猶如屏障,重重疊疊,前句描繪出一幅雄渾壯闊的畫面。但是“孤城閉”三字頓然情勢突變,顯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門緊閉的景象!伴]”字寫出戒備森嚴,透出緊張氣氛,可見戰(zhàn)事緊張,戰(zhàn)士們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衛(wèi)孤城,防止來犯。[又一次寫出戰(zhàn)士身處荒涼邊塞,但責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壯闊的景象恐怕無心欣賞]

  從視覺上把整個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動形象地描畫出來,使人如臨其境,同時感受邊塞將士的慷慨悲壯的情懷。

  2、下闋抒寫征人思鄉(xiāng)之情(抒情)。

  (1)、濁酒一杯家萬里:(“一杯”與“家萬里”形成對比)——此句為詩人自抒情懷的句子,他身負重任,戍守危城,天長日久,難免萌發(fā)鄉(xiāng)關(guān)之思,然而濁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濃重的萬里之愁?。遠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們?nèi)缃裨鯓影?難以知道。也許家中的妻兒老小也正思念著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ㄓ缮罴毠(jié)進入人的內(nèi)心刻畫)

 。2)、燕然未勒歸無計——邊疆未清,燕然未勒[功業(yè)未就]還家之計無從談起。[運用典故:東漢大將竇憲在燕然刻石記功而還。詩人運用典故,表明自己戍邊報國的一腔熱情。但

  是在北宋當時積貧積弱的時代,要想保家衛(wèi)國,抗擊侵略,談何容易?主觀愿望與客觀現(xiàn)實的矛盾,使他充滿苦悶與悲憤。

  (3)、羌管悠悠霜滿地——在濃霜滿地的夜晚,(由白天---黃昏----夜晚),一片蕭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涼。

 。4)、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在這樣的夜晚,鉤起戍邊將士的思鄉(xiāng)之愁,白發(fā)蒼蒼的將軍,遠離家鄉(xiāng)的士卒淚水盈眶,久久難以入眠,都流下了憂國思家的淚水。

  蒼涼悲壯中透出一種激越奮發(fā)的基調(diào),拳拳愛國之心,濃濃思鄉(xiāng)之愁,表現(xiàn)了守邊將士的悲壯情懷,慷慨而又惆悵的情緒。

  四、教師小結(jié):

  這首詞通過對邊塞秋季蕭條的景物的描寫和作者情懷的抒寫,表現(xiàn)了守邊將士的英雄氣概和思鄉(xiāng)之情,也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

  五、布置作業(yè):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六、板書設(shè)計:

  漁家傲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思鄉(xiāng)憂國,孤獨愁苦。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吟誦詞作并默寫。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詞作意境,品味詞作的內(nèi)涵。

  3、利用想像、聯(lián)想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賞析詩詞的能力。

  4、結(jié)合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詞作內(nèi)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詞作內(nèi)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誦詞作并默寫。

  教學難點:

  1、利用想像、聯(lián)想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賞析詩詞的能力。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詞作意境,品味詞作的內(nèi)涵。

  教學方法:

  教師朗讀指導、提問、交流、點撥

  學習方法:

  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 導入新課

  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guān)的動人事跡,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并且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邊塞詩詞,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有哪些?

  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岑參:《白雪歌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陸游:《十一月四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節(jié)課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詞也是描寫邊塞生活的。(板課題)

  二、 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作者簡介(略)

  背景介紹(略)

  三、 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

  2、齊讀

  3、自由讀(提出質(zhì)疑)

  四、品析詞作內(nèi)容

  師: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知道詞的上闋和下闋分別寫的是什么嗎?

  (一)、品析上闋的景物描寫

  1、寫了哪里的景色?你覺得這里的景色與作者家鄉(xiāng)的景色一樣嗎?

  2、景色的不同體現(xiàn)在哪一個字上?(“異”字,以異統(tǒng)領(lǐng))

  3、“異”在何處?(再次自由閱讀,合作討論,找出“異”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明確:雁去無留意、邊聲四起、孤城緊閉

  4、以上的景色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荒涼、蕭條、寒冷)

  過渡:此景會讓人產(chǎn)生怎樣的感覺?讓我們一起踏著文字,去體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ǘⅢw味詞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將士們長期生活在如此荒涼的邊塞之地,他們的內(nèi)心感想會是怎樣的呢?(寂寞、孤獨、思鄉(xiāng))

  2、從哪些詞句的描寫中,體現(xiàn)出他們的這種情感?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思鄉(xiāng)憂國,但功業(yè)未成無歸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無奈、凄涼、苦悶、悲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

  師:可見,上面的寫景,都是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幾十字間,作者既寫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讓我們帶著此情此意,再一次來朗讀一下這首詞。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4

  教學目標:

  1、熟練地朗讀詩歌,能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

  2、學會初步賞析詩歌內(nèi)容。(重點)

  3、在品讀中體會詩歌意境與情感。(重點與難點)教學方法:

  引導與點撥學生以讀為主,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教學準備:

  課件、朗讀音頻課時安排:25分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情導入作者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是蘇州吳縣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介紹背景

  公元1040年正月,西夏李元昊集結(jié)十萬大軍,大舉進攻宋朝,攻取陜北數(shù)縣,延州成為孤城,被圍攻七天七夜。這時,不期而至的大雪紛紛而降,李元昊因糧草難以為繼,無奈撤軍。延州的險些失手,震動了朝野,上下頓時驚慌失措。在這危急江山社稷的時刻,52歲的范仲淹臨危受命,坐鎮(zhèn)延州軍事要塞。

  當時西夏初立,氣焰熾盛,鋒芒正銳,而宋朝邊塞一線,支離破碎,人心渙散。這首詞就是他在西北軍中的感懷之作。他的家在江蘇的吳縣,一個生于江南的文人,此時此地有何感想呢?讓咱們一步步走近作者。

  二、朗讀詩詞,初步感知

  學生活動:自由朗讀,展示讀,聽讀,齊讀,點評(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

  教師活動:引導與點評

  三、品讀詞句,深入體會

  請再讀全詞,思考以下問題,并結(jié)合相應(yīng)的詞句談?wù)勀愕睦斫猓?/p>

  1、在上闋中,你看到了什么“景”?這景會讓你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感覺?

  2、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活動:先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然后全班交流,在品讀中,深入體會詩歌意境與作者情感。

  教師活動:引導與點撥學生品與讀。

  四、課堂小結(jié)

 。ò鍟O(shè)計:據(jù)課堂交流情況歸納)

  五、布置作業(yè)

  1、請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2、請搜集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抓住關(guān)鍵意象,來分析: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3、掌握邊塞詩的內(nèi)容特征。

  4、學習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抓意象,析意境,品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屏幕顯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李頎

  請同學們觀察這幾句詩的共同特點----描寫邊塞的風光或者是戰(zhàn)爭的,這樣的詩叫做邊塞詩。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邊塞詞的名篇: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邊塞看看那里特有的風光。

  二、檢查預習

  1.讀準字音

  2.了解作者

  學生查閱資料解決。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蘇吳縣人。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讓人驚嘆。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的詞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有《范文正公集》。

  三、整體感知:讀聽聽

  1.注意聽范讀:點評好在哪里?節(jié)奏感情意境

  試試

  2.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自由讀一遍提出有質(zhì)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決: (看看注釋處理好字音節(jié)奏感情)

  個人表現(xiàn)讀(生品評:…..)

  理解性的齊讀一遍(帶著感情讀出氣勢)

  3.思考:初讀此詞,你感悟到了什么情感?

  4.翻譯文意(學生將不會的提出來)

  譯文:邊塞的秋天風景獨具,大雁匆匆向衡陽飛去。軍號一響,馬嘶車號隨風起。群山深處,煙霧茫茫,殘陽如血,城門緊閉。

  端起酒杯思念家鄉(xiāng),功業(yè)未建無心回去。羌笛聲聲寒霜滿地,夜深人未睡,

  將軍、征夫們頭發(fā)變白,流下了眼淚。

  四、賞析上闋

  請學生讀上闋(再讀),其他學生思考

  (1)上闋寫了何時何地的景色?可以用詞中哪個字來概括這景色的特點?

  (2)與江南相比,邊地風光“異”在哪里呢?

  “衡陽雁去無留意”,在秋天,邊塞的大雁過早地向衡陽飛去,而且毫無稍事逗留之意。這實際上是寫塞下天氣極寒冷,與他的家鄉(xiāng)吳地(今江蘇吳縣)大不相同。

  “四面邊聲連角起”,風吼、馬嘶,同不斷起伏的號角聲混雜在一起,構(gòu)成了塞下特異的聲音,這種“邊聲”當然也是中原所沒有的。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當暮靄生成、夕陽西下時,便緊緊地關(guān)閉了城門,這里當然和內(nèi)地城市華燈初上時的景象迥然不同。這也點明了戰(zhàn)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

  詞人是在與中原地帶自己家鄉(xiāng)風景的對比中觀察身邊景物的特點的,所以很自然地發(fā)現(xiàn)了塞下風景的“異”處,并能有重點地把它們描繪出來。

  (3)分析意境特點:蒼涼-悲壯(看圖片)

  (4)這樣的意境和下闋抒情有什么聯(lián)系呢?

  [插入寫作背景:

  1038年西夏昊稱帝后,連年侵宋。由于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敗于延州,再敗于好水川,三敗于定川寨。1040年,因為守邊官員貪生怕死,范仲淹主動要求調(diào)到軍事要地延州(今陜西延安),主動挑起了這保民衛(wèi)國的重擔,希望能擊退外敵。此詞即作于出任延州時。]

  賞析下闋(品情感)詩人的情感集中體現(xiàn)在哪個字上面?明確:淚這一“淚”字包含了哪些情感?體現(xiàn)在哪些詩句中?明確:流下的是思念家鄉(xiāng)的淚,更是功業(yè)未成、壯志未酬的英雄淚。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全詩核心句

  分析:詞人在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們的一種心理矛盾:他們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xiāng),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為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請學生讀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漢書·竇融列傳》中的典故,東漢時竇憲率兵打敗匈奴,一直追擊到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

  范仲淹立志要打退進犯的外敵,確保西北邊境的安定,這種愛國、衛(wèi)國的精神正是他雖然想家卻又不甘無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濁酒來排解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來寄托他對成就功業(yè)的向往。

  “羌笛悠悠霜滿地”和上闋的意境照應(yīng),奠定“凄涼”的情感基調(diào)。這時已夜寒霜濃,又傳來悠悠羌笛之聲,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所以“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后句是互文,白發(fā)不單指將軍,士兵也久戍不歸,所謂“三軍盡衰老”;流淚的也不止征人,將軍也因有家難歸而哀傷流淚。

  過渡:文中,作者和將士們?yōu)榱俗鎳倪吔皇芮謹_,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舍小家,顧國家,連“衡陽燕去無留意”,可將士們?nèi)浴把嗳晃蠢諝w無計”直到“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換來了家人的幸福,祖國的安定,所以,我們這些炎黃子孫應(yīng)感謝前輩們,尊敬為我們創(chuàng)造幸福的人們,把學習搞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報答祖國的培養(yǎng)。

  五、拓展

  在和平時期的戰(zhàn)士們又是如何來實現(xiàn)自己報國理想的?

  六、課堂檢測

  1.點明地域和季節(jié)的句子是:

  2.寫邊地天氣漸寒,北雁南飛的句子:

  3.邊地戰(zhàn)事吃緊,戒備森然的句子:

  (由視覺的景物描寫勾勒出邊塞的悲涼的句子)

  4.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思念家鄉(xiāng)又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5.夜寒霜重,笛聲凄然的句子:

  6.以互文的形式寫出將士有家難回,功業(yè)難成,哀傷流淚的句子:

  七、作業(yè)

  1.根據(jù)今天學習的情和景的關(guān)系,請同學們仿寫一首詩:

  開頭句:——秋來風景——,

  范文:家鄉(xiāng)秋來風景麗,

  稻熟果香喜氣溢。

  四面歌聲連連起,

  院子里,

  高粱麥穗挨墻砌。

  2.請以“深秋戍邊圖”為題,用自己的語言將《漁家傲》改寫成一篇短文。

  八、板書

  衡陽雁去

  邊聲連起渲染荒涼蕭瑟氣氛

  上闋寫景千嶂孤城

  (異)長煙落日

  漁家傲范仲淹↓借景抒情

  家萬里-歸無計

  下闋抒情

  (淚)羌管悠-霜滿地抒發(fā)思鄉(xiāng)報國之情

  蒼涼悲壯,沉郁雄渾

  九、教學反思

  本課堂重在理解詞的意境,感受詞人的愛國凄涼滄桑之情。然而在引導學生理解的過程中有些不盡人意,對詞人的內(nèi)心凄涼之感沒有深入理解。課反還需做補充引導。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6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誦,熟讀成誦,感受詞的風格和韻律特點,進而理解李清照的詞風及其流派。

  2.品讀辨讀,理解詞的意境和情感,進而認識中國士大夫的品格。(重點和難點)

  教學流程:

  一、讀夢——誦讀詩詞,把握節(jié)奏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讀順,教師巡視指導。請將讀不準、讀不懂的字詞提出來。

 。2)點名學生朗讀,要求把握節(jié)奏,學生互評。教師指導,出示節(jié)奏劃分。學生再齊讀。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將詞作變換成律詩,比較異同,體會韻律。(詞,長短句錯落,節(jié)奏富于變化。)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天帝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蓬舟吹取三山去。

 。4)聆聽范讀,齊聲朗讀。

  主問題:這首詞詞牌名是《漁家傲》,沒有題目,你能否給這首詞加個題目?說說理由。詞寫什么?寫實還是寫虛?(引出“夢”)!稘O家傲》在《花庵詞選》中題做《記夢》。

  二、繪夢——描繪意象,進入意境

  追問1:詞人李清照在詞中都夢見了什么景象?默讀找出來后,請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觸動你的畫面。

  (天接云濤、星河流轉(zhuǎn)、千帆亂舞、天人對語、鵬飛高舉、吹取三山)

 、黉仈ⅲ好鑼懠毮,詞義生動,意境渾厚。

  “接”“連”“轉(zhuǎn)”“舞”:天幕四垂、波濤洶涌、云霧彌漫——渾然無際(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

  “殷勤”:溫和、關(guān)心民生疾苦天帝。(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天帝形象?)

  ②用典:大鵬(莊子語)、三山(神話傳說)(抒情言志,表明心跡)

  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鵬,乘萬里風高飛遠舉,叫風不要停止,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也婉轉(zhuǎn)表達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追問2:請再讀課文,夢中哪兩句詞提及到沉重殘酷的的人生現(xiàn)實?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追問:哪兩個字耐人尋味?(嗟謾)能否替換成“言”和“尚”字?“嗟”字傳達出來的是對日暮途遠的嘆息,是對自己人生歷程的嘆息,是李清照歷經(jīng)國破家亡的顛沛流離之苦的嘆息,是自己知道自己來日無多的嘆息。而“謾”字則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包含兩層意思:一則感慨自己空有才華,但畢竟是個弱女子;二則正值戰(zhàn)亂年代,國難當頭,詩詞文章又有何用?

  3.析夢——領(lǐng)悟主旨、認識詞人及其詞風的變化

 。1)比較閱讀李清照婉約詞《點絳唇》,認識不同詞風

  點絳唇·蹴罷秋千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婉約派詞風即婉轉(zhuǎn)含蓄,其特點主要是內(nèi)容側(cè)重兒女風情,結(jié)構(gòu)深細縝密,音律婉轉(zhuǎn)和諧,語言圓潤清麗。豪放詞特點創(chuàng)作視野廣闊,氣象恢弘雄放,語詞宏博,用典較多。

 。2)詞風為什么發(fā)生變化?詞風變化和人生經(jīng)歷情感變遷的關(guān)系

  李清照生于書香門第,是個待字閨中的少女時,羞澀調(diào)皮,聰敏率性。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點絳唇》)

  后與趙明誠結(jié)為夫妻,詞風高山流水、琴瑟和鳴,一絲哀愁中包含柔情。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減字木蘭花》

  歲丈夫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后改嫁,遇人不淑,被人誣陷,受牢獄之災,度日如年。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ㄒ姟堵暵暵罚┙鹑四舷,國破家亡;以女子之身,懷天下大事;以一介布衣,存士大夫之志,體認著共同的時代悲哀。(《漁家傲》)

  李清照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而《漁家傲》是其唯一一首豪放之作。

  中國文人都有兼濟天下的“濟世”情懷:辛棄疾、范仲淹……包括弱女子婉約派詞人,在國家危難之中也會抒發(fā)出豪放的情懷。這就是中國文人“士”的靈魂。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品味詞中描寫的邊塞風光;

  2、體會詞的韻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這首詞慷慨壯烈的基調(diào),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清晰地了解整首詞分上、下兩闋寫景和抒情,以及詞作者通過景物描寫,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教學重點:

  解讀全詞,了解邊塞風光和戍邊生活,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詩、宋詞更是這座瑰麗花園中的兩朵奇葩。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入宋詞的學習。

  二、初步感知,學生朗讀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一起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詞,體會詞中的韻味,以及詞人的思想感情。(老師領(lǐng)讀,學生齊讀)

  2、同學們朗讀得很好,已經(jīng)把詞中慷慨壯烈的韻味讀出來了。那么,這樣一首充滿著理想和抱負的詞,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呢?

  三、文本賞析

 。ㄒ唬⿲胱髡呓榻B以及寫作背景介紹

  1、背景簡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國家逐漸形成積貧積弱之勢,表面上一片升平,實際上危機四伏。寶元元年,西夏元昊稱帝,宋廷調(diào)兵遣將,揚聲聲討,但事出倉促,每戰(zhàn)輒敗。1038年,西夏大舉進攻宋朝,攻取今陜北數(shù)縣,延州成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陜西經(jīng)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擊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軍制,團結(jié)上下,生產(chǎn)戍邊,積極抵御。這首詩就作于此時。

  2、作者介紹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范仲淹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而且還有卓越的軍事能力,這就與他被稱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相符合。

  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看注釋①中的作者簡介。

 。ǘ┓治鋈~

  此時的范仲淹肩負著國家的重擔,我們知道,詩詞的創(chuàng)作往往講究情景交融,那么,當1詞人身兼重任之時,他的筆下又會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圖景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詞人眼中的西北邊塞大漠風光。

  1、分析詞的上片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邊塞是顯而易見的,那么,同學們知道它是創(chuàng)作于哪個具體的季節(jié)的嗎?秋天。

  很好,你們又是從哪里得知這一信息的呢?“塞下秋來風景異”

 。1)首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環(huán)境,“秋來”點明時節(jié)。此時此刻,詞人身處西北邊地,我們剛剛介紹過詞人的家鄉(xiāng)在蘇州吳縣,這樣一南一北的差異究竟會有何不同的風景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其中的異別之處。

  (2)“衡陽雁去無留意”

  A、這句詞運用了一個典故。古代傳說,雁南飛,到了衡陽即止,同時,衡山的回雁峰也因此得名。

  B、在古文中,“去”是離開的意思。那么,這里“衡陽雁去”的語序是否符合我們現(xiàn)代的閱讀習慣呢?如果不符合,那么正確的語序又是什么樣的呢?

  “雁去衡陽”這里運用了倒裝的手法。

  C、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飛,這是正,F(xiàn)象,可是,在這里,詞人卻用了“無留意”,為什么呢?同學們想一想,大雁南飛是自然界的常態(tài),而這里作者卻賦予大雁以人的情感,這是運用的擬人的寫作手法。同時,這從側(cè)面反映出邊塞環(huán)境惡劣,以致連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知,戍邊戰(zhàn)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艱辛。

 。3)“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A、首先,我們來找出這里所出現(xiàn)的意象:邊聲、千嶂、長煙、落日、孤城。B、請同學們結(jié)合課本注釋,一起看看這些詞的意思。

  C、同學們想象一下,在層層疊疊的山巒中,長煙與日落同時升起,這種情景與我們學過的`哪一句詩相類似呢?

  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倍邿o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D、既然有如此美妙的風景,詞人又為何用了“孤城閉”這三個格調(diào)與之相反的詞呢?我們想一想,戰(zhàn)爭的雙方,如果我軍的兵力足夠強大,那是不是就無需緊閉城門,大可主動出擊,由此可見,此時的形勢是緊張而又不利的,處于“敵強我弱”的狀態(tài)。

 。4)詞的上片,詞人充分運用了聽覺、視覺、感覺,將所聽、所見、所感等現(xiàn)象連接起來,描繪出一幅蕭瑟、荒涼、緊張的邊地風光。

  2、分析詞的下片

  在這樣荒涼、蕭條的環(huán)境下,詞人的心情又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接著來學習詞的下片。(1)“濁酒一杯家萬里”

  A、這里,詞人借酒消愁,請同學們注意一下,這杯酒是“濁”的,“濁”與“清”相反,混亂渾濁的意思?梢姶藭r詞人心情紊亂,連所喝的酒都是渾濁的。

  B、其次,“一杯”與“萬里”,兩個數(shù)量詞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就是說,用懸殊的差別來突顯詞人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戀,僅僅一杯濁酒是消解不了萬里的鄉(xiāng)愁。既然思家,為何不回家呢?因為“燕然未勒”。

 。2)“燕然未勒歸無計”

  這里運用了一個典故。燕然,山名。公元89年,東漢大將軍竇憲追擊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還”。但是,詞人這時還是“未勒”,說明還未功成名就,戰(zhàn)爭還沒有結(jié)束,因此,歸家之期是無法計量的,可以說是“歸期無期”。

 。3)“羌管悠悠霜滿地”

  在這種有家無法歸的情況之下,詞人的所見所聞又會是什么樣的呢?A、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種樂器,聲音哀婉、凄切。

  B、對于“霜”這個意象,我們可以通過兩句著名的詩句來解讀,“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楓橋夜泊》)、“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從這兩句詩中可以推出,霜出現(xiàn)在深夜,而且是寒霜,屬于冷色調(diào)的一個意象。所以,同學們以后可以運用“以文解文”的方法來解讀文本,這樣既溫故又知新。

  C、在深秋的深夜,詞人聽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滿地寒霜,心中難免頓生悲涼。(4)“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A、這樣凄涼的夜晚,詞人睡不著,心愁滿緒,連白發(fā)都發(fā)白了,眼淚都流下來了。B、同學們注意一下,這里僅僅是將軍頭發(fā)發(fā)白了,征夫流淚了嗎?不是。正確的解釋應(yīng)該是將軍和征夫都白了頭、流了淚。這是運用了互文的寫作手法,表現(xiàn)出戍邊將士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戀以及渴望建功立業(yè)、報國壯志的情懷。

  3、歸納總結(jié)

  整首詞,上片以“異”字統(tǒng)領(lǐng)全局,借助“雁、邊聲、千嶂、長煙、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繪出一幅荒涼、蕭瑟的邊塞秋景圖,同時,揭示了邊地環(huán)境惡劣、戰(zhàn)事的緊張氛圍,由景入情,下片抒發(fā)了詞人思家憂國、壯志難酬的情感。

  五、拓展學習

  在解析完整首詞后,我們再回頭來看看這三個字“漁家傲”,從詞的結(jié)構(gòu)來說,“漁家傲”是什么呢?

  詞牌名。

  對,很好,詞牌名。詞牌名是詞的格式名稱,很顯然,僅僅從“漁家傲”,我們是很難聯(lián)想到這首詞的內(nèi)容,其實,這首詞有一個題目“秋思”。同學們,我們之前學過一篇與之相似的課文《天凈沙·秋思》,你們還有印象嗎?

  有。

  好,那我們就一起把它背誦出來吧。

  六、課堂小結(jié)

  七、課后作業(yè)

  1、背誦《漁家傲》。

  2、從中選擇一首擴寫成現(xiàn)代白話文,展開想象,不用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譯,字數(shù)300字左右。

  3、預習下一課《天凈沙秋思》。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8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guān)的動人事跡,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并且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邊塞詩詞,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有哪些?

  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岑參:《白雪歌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陸游:《十一月四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節(jié)課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詞也是描寫邊塞生活的。(板課題)

  二、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三、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

  2、齊讀

  3、自由讀(提出質(zhì)疑)

  四、品析詞作內(nèi)容

  師: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知道詞的上闋和下闋分別寫的是什么嗎?

 。ㄒ唬⑵肺錾祥牭木拔锩鑼

  1、寫了哪里的景色?你覺得這里的景色與作者家鄉(xiāng)的景色一樣嗎?

  2、景色的不同體現(xiàn)在哪一個字上?(“異”字,以異統(tǒng)領(lǐng))

  3、“異”在何處?(再次自由閱讀,合作討論,找出“異”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明確:雁去無留意、邊聲四起、孤城緊閉

  4、以上的景色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荒涼、蕭條、寒冷)

  過渡:此景會讓人產(chǎn)生怎樣的感覺?讓我們一起踏著文字,去體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ǘ、體味詞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將士們長期生活在如此荒涼的邊塞之地,他們的內(nèi)心感想會是怎樣的呢?(寂寞、孤獨、思鄉(xiāng))

  2、從哪些詞句的描寫中,體現(xiàn)出他們的這種情感?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思鄉(xiāng)憂國,但功業(yè)未成無歸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無奈、凄涼、苦悶、悲憤

 。ㄉ钊肜斫庋嗳晃蠢蘸蟮男那椋

  師:可見,上面的寫景,都是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幾十字間,作者既寫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讓我們帶著此情此意,再一次來朗讀一下這首詞。

  五、背誦并默寫。

  板書設(shè)計:

  雁去無留意

  風景異[邊聲四起、]荒涼、蕭條、凄清

  孤城緊閉

  漁家傲、[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抒、情、憂國思鄉(xiāng)、壯志未酬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9

  【教學目標】

  1、訓練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

  2、知道詩詞是通過描寫哪些意象來表情達意的。

  3、品味賞析。

  【教學重點】

  知道詩詞是通過描寫哪些意象來表情達意的。

  【難點】

  品味賞析。

  【學法指導】

  誦讀品味法。通過讀使學生體會詩詞的意蘊和作者的情思。

  討論──質(zhì)疑──點撥法。質(zhì)疑解難,合作研討,互動探究,教師相機誘導點撥,引導學生鑒賞詞作。

  描述法。激發(fā)學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語言再現(xiàn)詞的畫面,品味詞作的意境美。

  競賽法。通過同學間的競賽,打破古詩文教學單調(diào)沉悶的格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詞發(fā)展到宋代,面對被唐人推到頂峰的詩歌創(chuàng)作,宋人獨辟蹊徑,把詞這種文學樣式演繹的更加完美,詞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今天,讓我們在詞的海洋里盡情遨游,做一次藝術(shù)的巡禮吧。

  二、資料助讀

  關(guān)于溫庭筠和花間詞派: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晚唐太原祁人。他精通音樂,文思敏捷,詩詞兼工,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花間詞派尊他為“花間鼻祖”。

  花間詞派:五代西蜀的一個詞派。內(nèi)容多寫閨情,寫離別相思,風格綺麗,在當時頗有影響。

  三、師生共同賞讀《望江南》

  四、詞文賞析

  寫人的是哪幾句,表達什么情?寫景的是哪幾句,它的作用是什么?抒情的是那幾句,抒發(fā)了什么情?

  五、歸結(jié)全文

  形象刻畫。

  景物描寫。

  情感抒發(fā)。

  六、熟讀課文,當堂背誦《望江南》

  第二課時(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一、導語設(shè)計

  婉約詞比起豪放詞來,則如小橋流水之于大江東去,如楊柳依依之于青松勁直,如曲徑通幽之于通天大道,如和風細雨之于暴風驟雨,F(xiàn)在,我們一起來感受豪放詞風。

  二、聽錄音,讀課文

  要讀準字音,讀出感情。用競賽法“巾幗須眉大比拼”解決朗讀和加強基礎(chǔ)字詞。

  塞下( )連角起( )千嶂里( )濁酒( ) 燕然( )未勒( )羌管( )人不寐( )

  三、課文分析

  1、對照注釋,疏通詞句,感知詞意。

  2、深入品味詞的內(nèi)涵。

  上片,抓住“異”字從“雁去、邊聲、千嶂、長煙、落日、孤城”等意象來描繪了一幅邊塞秋景圖,渲染荒涼蕭瑟氣氛;下片,抓住一個“淚”字抒發(fā)將士思鄉(xiāng)報國之情。

  四、發(fā)揮想象,再現(xiàn)詩詞畫面,體會詞作的內(nèi)涵,感受詞的畫面美

  鏡頭1:

  鏡頭2:

  鏡頭3:

  ……

  五、寫作訓練

  賞析:“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峰巒連綿,暮靄四起,落日低垂,邊塞的孤城在黃昏中閉上城門。描寫了一幅蒼?者h、遼闊孤寂的塞外落日孤城圖。

  六、相關(guān)鏈接

  1、本冊中我們還學了范仲淹的哪篇文章?

  2、作者認為,一個人應(yīng)具備怎樣的情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又如何認為?

  3、兩首詞中你喜歡那一首,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七、作業(yè)布置

  1、背誦兩首詞。

  2、改寫漁家傲、秋思上片內(nèi)容。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10

  教學流程:

  讀——品——悟——誦——練

  導入:情景創(chuàng)設(shè)

  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guān)的動人事跡,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曾經(jīng)學過的有關(guān)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

  1、王之渙:《出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2、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剛剛我們列舉的這些詩歌,它們所描寫的都是同一個主題——邊塞,因此,人們把這一類的詩歌按照題材分,稱之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漁家傲》也是反映邊塞主題的。而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詞這一形式來真實地反映邊塞生活。這與作者有豐富的邊地生活經(jīng)驗是密不可分的。

  一、讀

  1、聽該詩的朗讀,注意停頓和注音。

  千嶂里、燕然、羌管、人不寐

  2、請同學們齊讀,做到、正姿勢:把書捧起;、凝精神:目光專注;、定氣息:把氣提起。

  同學們朗讀得很好,已經(jīng)把詞中慷慨壯烈的韻味讀出來了。而在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上還有些許的把握不到位,讓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品讀該詞,更好地體會其中的意味后能朗誦該詞。

  二、品(景)

  1、解題、漁家傲:詞牌名、秋思:詞名

  我們知道詞的篇幅可以分為上、下闕(片),本詞也是如此,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該詞的上、下片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2、上闕:

 。1)、男生齊讀,女生試著想象這樣的景有什么特點:、蒼涼、悲涼?

  請同學們試想(言語引導想象畫面):

  塞外,我看到層巒疊峰之中一座城門緊閉的孤城,我的耳畔傳來軍中集結(jié)士兵準備迎敵的號角的聲音。

  (2)、請問詞中描寫的景是哪里的景,什么時節(jié)的景?詞中何處可以得知?

  “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地點環(huán)境、秋來:點明了時節(jié)

 。3)、我們現(xiàn)在也正值秋季,范仲淹筆下的景和我們身邊的景一樣嗎?那個字告訴我們不一樣了呢?異:統(tǒng)領(lǐng)全詞

 。4)、細細地感知詞人所描繪的這個景有什么不一樣?

  A、“衡陽雁去無留意”【特寫】

  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飛,飛到了衡陽。

  〔知識鏈接:衡陽,又稱‘雁城’。傳說,秋天,大雁南飛過冬,飛到我們的衡陽便徘徊在我衡陽的上空,不再南飛,于是,“雁城”便由此而來,衡陽也一個地方與大雁有關(guān)---“回雁峰”〕

  “大雁南飛”,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可是在這里詞人卻用了“無留意”。作者在此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擬人,賦予大雁以人的情感。

  邊塞已經(jīng)是荒涼,秋來更加蕭瑟,大雁向衡陽飛去,沒有絲毫的留戀之意。極言邊地荒涼,連鳥也不愿久留,反襯出邊地的荒涼,將士們戍邊條件的艱苦。

  問:

  1、這是從哪種感官上來寫塞外的風景的?

  [視覺上悲涼]

  2、除了運用了視覺,作者還運用了哪種感官?、[聽覺上],聽到的是什么?

  B、“四面邊聲連角起”

  塞北,作者眼前所見之境處處悲涼,而此時四周響起了特有的聲音:西風呼嘯,駝馬嘶鳴,兵士吟唱,草木蕭蕭,襯上悲涼的軍中號角聲,使得邊塞的秋天更顯蕭殺,悲涼。

  [聽覺上的震撼]

  C、“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在斜陽西沉,煙霧繚繞中的千山萬壑,猶如屏障,重重疊疊,前句描繪出一幅雄渾壯闊的畫面。[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問:這樣的壯闊的邊塞特有風光,戍邊的將士是不是也在欣賞美景,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呢?

  但是“孤城閉”三字頓然情勢突變,顯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門緊閉的景象。不禁會讓我們?nèi)ハ耄弘p方打戰(zhàn),城門緊閉則表示休戰(zhàn),如果我軍的兵力足夠強大,那是不是就無需緊閉城門,大可主動出擊!伴]”字寫出戒備森嚴,透出緊張氣氛,由此也可見邊塞戰(zhàn)事緊張。

  [感覺上的緊張]

  3、小結(jié)

  詞的上片,詞人充分運用了聽覺、視覺和感覺,將所見、所聞和所感等現(xiàn)象連接了起來,描繪了一幅蕭瑟、荒涼、緊張的邊塞風光。

  三、悟(情)

  在這樣荒涼、蕭條的環(huán)境下,詞人的心情又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接著來學習詞的下片,感悟詞中的情。

  1、詞人在詞中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情感?、憂國思鄉(xiāng)

  2、為什么會這樣?

  知人論世:(作者、背景介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謚號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和軍事家。

  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少孤貧而能刻苦自學。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作者任陜西副使,抵御西夏的侵擾。他在西北邊塞生活達四年之久,對邊地生活與士兵的疾苦有較深的理解,治軍也頗有成效。當?shù)孛裰{說道:“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边@首詞就作于此時。

  問:詞中哪句點明了原因。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問:我們都說“千古情愁酒一杯”,那么,作者是否也像這句話所說的一樣,僅僅一杯濁酒能否消解作者心中萬里的鄉(xiāng)愁?

  非也非也,詞中的“一杯”與“萬里”形成鮮明對比,用懸殊的差別來突顯詞人對家鄉(xiāng)、親人那深切的思戀,

  3、既然思親又思家,他為何不回家呢?

  “燕然未勒歸無計”

  這里運用了一個典故——“燕然勒功”。燕然,山名。公元89年,東漢大將軍竇憲追擊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還”。但是,詞人這時還是“未勒”,說明還未功成名就,戰(zhàn)爭還沒有結(jié)束,因此,歸家之期是無法計量的,可以說是“歸期無期”。運用典故的作用:

  詩人運用典故,表明自己戍邊報國的一腔熱情。但是在北宋當時積貧積弱的時代,要想保家衛(wèi)國,抗擊侵略,談何容易?主觀愿望與客觀現(xiàn)實的矛盾,使他充滿苦悶與悲憤。

  4、這時作者又處在一種什么景中?

  “羌管悠悠霜滿地。”

  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種樂器,聲音哀婉、凄切。問:聽到了這樣哀婉、凄切的音樂,又看到了滿地銀霜,詞人會是何種心境?

  “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楓橋夜泊》

  霜出現(xiàn)在深夜,而且是寒霜,屬于冷色調(diào)的一個意象。所以,同學們以后可以運用“以文解文”的方法來解讀文本,這樣既溫故又知新。

  在深秋的深夜,詞人聽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滿地寒霜,心中難免頓生悲涼。

  5、此情,此景,戍邊的將士,他們又是何種情境?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這樣凄涼的夜晚,詞人睡不著覺,心愁滿緒,那些將士則是連頭發(fā)都發(fā)白了,眼淚都流下來了。

  6、同學們注意一下,這里僅僅是將軍頭發(fā)發(fā)白了,征夫流淚了嗎?

  正確的解釋應(yīng)該是將軍和征夫都白了頭、流了淚,這是運用了互文的寫作手法,表現(xiàn)出戍邊將士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戀以及渴望建功立業(yè)、報國壯志的情懷。

  7、小結(jié)

  下闕的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將士內(nèi)心的苦悶,那種壯志難酬、有家難回的抑郁情懷?偨Y(jié):

  本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寫景圍繞“異”字著筆,勾勒出一幅蒼涼肅殺的塞下秋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將士內(nèi)心的苦悶,那種壯志難酬、有家難回的抑郁情懷。寫景與抒情的完美結(jié)合,表現(xiàn)出一種蒼涼悲壯的藝術(shù)風格。

  四、誦

  請同學們進入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再加上自己獨特的領(lǐng)悟,注意停頓和注音,誦讀該詩。

  五、練

  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有說有練真有戲”,現(xiàn)在讓我們來做一個口語訓練,檢查本堂課的學習成效。

  1.點明地域和季節(jié)的句子是:、塞下秋來風景異

  2.寫邊地天氣漸寒,北雁南飛的句子:、衡陽雁去無留意

  3.邊地戰(zhàn)事吃緊,戒備森然的句子:(由視覺的景物描寫、勾勒出邊塞的悲涼的句子)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4.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思念家鄉(xiāng)又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5.夜寒霜重,笛聲凄然的句子:、羌管悠悠霜滿地

  6.以互文的形式寫出將士有家難回,功業(yè)難成,哀傷流淚的句子:、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1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積累文言字詞,背誦這首詞。

  2、能力目標:理解詩詞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詩詞的意境和哲理。

  3、情感目標:走近詩人、詞人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他們當時的思想感情,激發(fā)愛國情思。

  二、教學重點:

  1、體會詞作所表現(xiàn)的征人遠征邊塞、遠離家鄉(xiāng)的痛苦。

  2、體會豪放詞的風格特色

  三、教學難點:

  1、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2、感悟該詞的豪放特點。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前要求收集有關(guān)邊塞詩詞,課上交流越多越好。

  五、課時準備:

  一課時

  六、教學方法:

  1、誦讀品味法。通過讀使學生體會詩詞的意蘊和作者的情思。

  2、體會——討論——點撥法。質(zhì)疑解難,合作研討,互動探究,教師相機誘導點撥,引導學生鑒賞詞作。

  3、描述法。激發(fā)學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語言再現(xiàn)詞的畫面,品味詞作的意境美。

  一、導入新課:

  八年級時我們學習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那里有兩句名言,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愛國情操,大家還記得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范仲淹的詞,看一看它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二、初讀體會

 。ㄒ唬┱b讀(節(jié)奏、情感、意境)

  1、聽錄音范讀。

  2、學生自由讀。

  3、指名學生讀。

  4、集體朗讀。

  (二)談體會指名學生談

  要求:學生根據(jù)對課文的朗讀,來談?wù)剬Ρ驹~的初步體會。

  三、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1.、作者介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為北宋名臣,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年家貧但好學,沒做官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

  2、寫作背景介紹: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國家逐漸形成積貧積弱之勢,表面一片升平,實際上危機四伏。寶元元年,西夏元昊稱帝,宋廷調(diào)兵遣將,揚聲聲討,但事出倉促,每戰(zhàn)輒敗。1038年西夏大舉進攻宋朝,攻取今陜北數(shù)縣,延州[延安]成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陜西經(jīng)略安副使兼知延州,抗擊西夏,范仲淹擔任起組織西北戰(zhàn)線,力完狂瀾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軍制,團結(jié)上下,生產(chǎn)戍邊,漸漸收回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敢侵犯。這首詩就作于此時。

  四、再讀,理解詞的內(nèi)容

  1、自讀欣賞,體會詞中韻味,及詞人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詩寫的是深秋塞外蒼涼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將士們)思念家鄉(xiāng)、親人渴望立功的復雜感情。

  2、再讀詩歌,讀出感情。

  3、賞析詞的上闋:

  詞的上闋,展現(xiàn)的是一幅邊塞風光圖:[寫景]塞下秋來風景異:[詩人的家鄉(xiāng)在江南水鄉(xiāng),感受定有不同]“塞下”點明環(huán)境,“秋來”點明時令,秋天到了,北方邊塞的風光與江南風光迥然不同,別具特色:[突出“異”:總寫]并從三處來體現(xiàn):

 、、衡陽雁去無留意:大雁南飛:邊塞已自荒涼,秋來更加蕭瑟,大雁向衡陽飛去,沒有絲毫的留戀之意。[連鳥也不愿久留,反襯出邊地的荒涼,將士們條件艱苦。] ②、四面邊聲連角起:[單調(diào)孤苦的生活]邊聲四起,塞上四周響起了特有的邊聲:西風呼嘯,駝馬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蕭蕭,襯上悲涼的軍中號角聲,使得邊塞的秋天更顯蕭殺。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在斜陽西沉,煙霧繚繞中的千山萬壑,猶如屏障,重重疊疊,前句描繪出一幅雄渾壯闊的畫面。但是“孤城閉”三字頓然情勢突變,顯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門緊閉的景象!伴]”字寫出戒備森嚴,透出緊張氣氛,可見戰(zhàn)事緊張,戰(zhàn)士們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衛(wèi)孤城,防止來犯。[又一次寫出戰(zhàn)士身處荒涼邊塞,但責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壯闊的景象恐怕無心欣賞]從視覺上把整個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動形象地描畫出來,使人如臨其境,同時感受邊塞將士的慷慨悲壯的情懷。

  4、賞析下闋

  詞的下闋,抒寫征人思鄉(xiāng)之情:[抒情]濁酒一杯家萬里:[“一杯”與“家萬里”形成對比]詩人自抒情懷[由生活細節(jié)進入人的內(nèi)心刻畫]燕然未勒歸無計:邊疆未清,燕然未勒[功業(yè)未就]還家之計無從談起。[運用典故:東漢大將竇憲在燕然刻石記功而還。]詩人運用典故,表明自己戍邊報國的一腔熱情。但是在北宋當時積貧積弱的時代,要想保家衛(wèi)國,抗擊侵略,談何容易?主觀愿望與客觀現(xiàn)實的矛盾,使他充滿苦悶與悲憤。

  羌管悠悠霜滿地:在濃霜滿地的夜晚,[由白天---黃昏----夜晚],一片蕭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涼。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在這樣的夜晚,鉤起戍邊將士的思鄉(xiāng)之愁,白發(fā)蒼蒼的將軍,遠離家鄉(xiāng)的士卒淚水盈眶,久久難以入眠,都流下了憂國思家的淚水。

  我們曾經(jīng)學習了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在那首詩里,我們感受到的是詩人怎樣的情感?大家一起來把《天凈沙秋思》背一遍。再想一想。

  明確:思鄉(xiāng)的情感,極度的憂郁和憂傷。

  今天這首詞同樣是“秋思”同樣有思鄉(xiāng)之情,可范仲淹的情感與馬致遠的有沒有不同呢?

  明確:本詞在表現(xiàn)濃濃思鄉(xiāng)之愁的同時在蒼涼悲壯中透出一種激越奮發(fā)的基調(diào)和拳拳愛國之心,表現(xiàn)了守邊將士的悲壯情懷,慷慨而又惆悵的情緒。

  五、拓展、延伸

  1、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邊塞題材的詩詞呢?

  2、由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你能聯(lián)想到《漁家傲秋思》中的哪一個句子?

  六、學生自讀兩至三遍課文,看誰先背誦課文。然后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背本詞。

  七、老師向?qū)W生提供范仲淹的《御街行》,學生試著賞析。

  板書設(shè)計

  漁家傲

  秋思

  范仲淹上片:

  衡陽雁去無留意

  荒涼

  寫景

  異

  四面邊聲連角起

  艱苦(塞下、秋來)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下片:

  家萬里

  抒情

  思鄉(xiāng)、憂國

  歸無計(功業(yè)未成)

  慷慨

  霜滿地(夜晚來臨)

  惆悵

  將軍白發(fā)征夫淚附:

  《御街行》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注釋:①香砌:砌是臺階,因上有落花,所以稱為香砌。②寒聲碎:寒風吹動落葉,發(fā)出細碎的聲音。③練:素色的綢。④敧:傾斜的樣子。⑤諳:熟悉。⑥都來:即算來。賞析:這是一首寫秋夜離人相思的詞。歷來評詞者都認為本詞情景兼融。上片主要寫景,而寓情其中。下片全部抒情。末三句一往情深。李清照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保ā兑患裘贰罚┘磸倪@里脫胎。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12

  【教學內(nèi)容】

  語文版八年級下學期第七單元第29課《詩詞五首》之《漁家傲》。

  【教學簡析】

  本課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接觸的第一首李清照的詞作。李清照本是宋朝著名的婉約派詞人,而這首詞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詞,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來說,李清照南渡以后寫的詞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這一首卻是例外。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趙明誠病死。國破家亡,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從此,她只身飄泊江南,孤單寂寞地度過她那艱苦的晚年,處于“路長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個性格爽直、柔中有剛、不愿受現(xiàn)實生活束縛的人,所以,有時想象的翅膀飛進了另一個世界。她幻想出一條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擺脫人間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況。于是夢跨云霧,渡天河,歸帝宮,乘萬里風到仙山去。這樣豪邁的氣概,不凡的壯舉,就使這首詞顯示出浪漫的情調(diào),豪放的風格,而和她的其他詞作風格迥然不同。

  【教學設(shè)想】

  “韻律、內(nèi)容、情感、語言”是詩詞這一文學樣式的四個基本要素。本課教學抓住這四個要素的學習來進行。以初讀把握韻律切入,進而再讀感知內(nèi)容,接著三讀體味詞中寄寓的情感,最后四讀賞析詞中優(yōu)美的語言。要讓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初步掌握李清照詞作的基本特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詩詞學習經(jīng)驗,引導學生通過誦讀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豐富情感。

 。病⑦^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引導學生品味我國古代詩詞深邃的內(nèi)涵和優(yōu)美的韻味,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场⑶楦、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詞中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體驗詞中的浪漫風格和豪邁氣概。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結(jié)合時代背景和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思想傾向,品味詞的語言有意境。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詞的語言及意境。

  【教學方法】

  以朗讀為主,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請根據(jù)我的描述說出古代詩詞作家的姓名。

 。、他,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想象豐富,構(gòu)思奇特,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被后人稱為“詩仙”。代表作有《靜夜思》──李白

 。、他,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反映民生疾苦,有“詩史”之稱,他的組詩“三吏”“三別”膾炙人口,他本人被譽為“詩圣”──杜甫

  3、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詞散文,并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字子瞻,我們學過他的詞《渙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蘇軾

 。、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他曾在《岳陽樓記》中抒發(fā)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壯志。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一首詞,反映邊塞生活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

  今天我們再學一首《漁家傲》,那是一位跨南北兩宋的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

  二、知人論世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歷城人(今山東濟南),是婉約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變”為界分前后兩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滿,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變”,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戶,多寫閨中女兒情;南渡以后,“飄流遂與流人伍”,視野開始開闊起來。據(jù)《金石錄后序》記載建炎四年(1130)春間,她曾在海上航行,歷盡風濤之險。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guān)。有《漱玉詞》傳世。

  三、感知內(nèi)容

 。、讀準字音:帆殷勤嗟謾。

 。、讀出節(jié)奏。

 。病⒛男┰~句你讀不懂?誰能幫幫他(她)?

  3、這首詞的內(nèi)容是什么?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

  夢。

  四、欣賞意境

  作者在夢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

  寫天、云、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準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zhuǎn)”、“舞”兩字,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zhuǎn)”,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在轉(zhuǎn)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刮起了大風,無數(shù)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zhuǎn),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diào)。

 。、看到了天帝: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詞人經(jīng)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tài)度溫和、關(guān)心民瘼的天帝!耙笄趩栁覛w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來,一直飄泊無依,如今天帝這么關(guān)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溫暖。∵@次竟然得到訴說的機會了。這就引出了詞的下片,由她訴說自己的困難和心愿。

  3、還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問:“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意思是說,我告訴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遠,現(xiàn)在已到了黃昏,還沒有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長嗟日暮”,出自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弊髡呓璐吮戆鬃约涸谌松缆飞先漳和具h,茫然不知所措。一個“嗟”字,生動地表現(xiàn)出她那徬徨憂慮的神態(tài)。下句,“謾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這一句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慨嘆自己有才而不能為世所用,有懷才不遇之感;二是社會動亂,文章無用。

  4、作者既然有這樣苦衷,她希望怎樣解脫呢?請看:“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象大鵬那樣乘萬里風高飛遠舉,離開那齷齪的社會。叫風不要停止地吹著,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熬湃f里風”句,出自《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薄胺鰮u”,風名!熬拧笔翘摂(shù),是多的意思。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芭钪邸,象蓬草那樣飛旋輕快的小舟!叭健,指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個神山。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

 。怠⒆髡邽槭裁磯粝氲饺街腥?是否由于消極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不是的。從上文的意思來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就是說,盡管她有才華,有理想,有抱負,但在現(xiàn)實社會中根本得不到實現(xiàn)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這樣想的?梢娝膲粝胂删,正是她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的表現(xiàn)。她要回到那沒有離亂,沒有悲傷,沒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間存在著戰(zhàn)亂、殺戮、欺詐、孤獨、寂寞的現(xiàn)實。所以,她的那種思想活動,并非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有現(xiàn)實意義的。

 。丁⑿〗Y(jié):

  這首詞,“夢歸”是關(guān)鍵,全詞寫夢境,籠罩了一層浪漫主義的色彩。在風格上走豪放一路,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開闊的意境。梁啟超評價這首詞說:“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

  五、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一位婉約派的女作家,她的《如夢令》、《醉花陰》、《一剪梅》、《聲聲慢》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這些詞多半寫閨情幽怨,它的風格是清新、含蓄、纏綿的。其中《一剪梅》還編成了現(xiàn)代流行歌曲《月滿西樓》。我們不妨讀一讀,會唱的哼一哼,和《漁家傲》比較一下。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剪梅》寫閨情幽怨,它是清新、含蓄、纏綿的。而《漁家傲》則意境闊大,想象豐富,確實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約派作家之手,那就更為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無疑是決定于作者的實際生活遭遇和她那種渴求沖決這種生活的思想感情;這絕不是沒有真實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語的人所能寫得出的。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13

  教學目標:

  1、訓練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情感。

  2、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3、抓住關(guān)鍵詞句品味賞析,體悟作品內(nèi)涵

  教學重點: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難點:品味、賞析、體悟

  學法指導:

  誦讀品味法。通過讀使學生體會詩詞的意蘊和作者的情思。

  討論——質(zhì)疑——點撥法。質(zhì)疑解難,合作研討,互動探究,教師相機誘導點撥,引導學生鑒賞詞作。

  描述法。激發(fā)學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語言再現(xiàn)詞的畫面,品味詞作的意境美。

  競賽法。通過同學間的競賽,打破古詩文教學單調(diào)沉悶的格局。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shè)計

  讓學生欣賞激昂豪壯和婉轉(zhuǎn)陰柔不同的兩首古典音樂(放音頻),用合適的詞形容它們的風格。

  師:古曲可婉約如小橋流水,和風細雨,也可豪放如大江東去,暴風驟雨令人品嘗回味,詞也擁有與古曲同樣的藝術(shù)特色,讓我們通過學習《漁家傲秋思》來進一步體味。

  板書課題:《漁家傲秋思》

  二:學習新課

 。ㄒ唬┳x

  1、注意聽范讀(放音頻):點評好在哪里?注意節(jié)奏、感情、意境。

  2、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自由讀一遍,提出有質(zhì)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決:(看看注釋,處理好字音、節(jié)奏、感情)

  個人表現(xiàn)讀(生品評:…。)

  理解性的齊讀一遍(帶著感情讀出氣勢)

 。ǘ┢

  3、同學們讀的時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闋里我們看見了哪些“景”?

  雁去長煙

  落日邊聲

  千嶂城閉

  我看見了一幅圖(落日歸雁,長煙落日,邊聲四起,古城落日,歸雁孤城,戍邊圖)

  4、這些景是扣著一個“異”而寫的?異在何處呢?

  明確:異寒,異聲,異勢。

  5、品讀上闋說說:通過以上景致的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

  明確:荒涼,蕭瑟,肅殺。

  5、此景會讓人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感覺?

  悲涼,寂寞,孤獨,思鄉(xiāng)

  6、讓我們一起踏著文字,小組合作試著在下片中尋覓深藏詞人內(nèi)心的那份情愫。

  我從————————————————中感受到——————————————

  (濁酒一杯思鄉(xiāng)思親)

  (燕然未勒使命責任愛國憂國)

 。ㄓ朴魄记鸁o奈凄涼別愁)

 。ㄈ瞬幻陆箲]苦悶悲憤擔憂)

  (白發(fā)夫淚悲愴蒼涼壯志難酬痛心)

  教師小結(jié):。在寥寥幾十字間,描寫了景融入了情,將宏達廣博濃縮在咫尺之間。

  7、同學們帶著此情此意來配樂試背一遍(放音樂)

 。ㄈ┩

  根據(jù)你對詞的理解領(lǐng)悟,用你能想到的句子將《漁家傲》

  (1)賞析本首詞中的任何句子,賞析時要首先注意:

  品味富于表現(xiàn)力的“詩眼”或“題眼”。

  例如:

  "無留意"雖然是北雁南飛的具體表現(xiàn),但更重要的是這三個字來自戍邊將士的內(nèi)心,它襯托出雁去而人卻不得去的情感。

  "邊聲"、"角起"和"千嶂"、"孤城"等景物把邊地的荒涼景象描繪得有聲有色,征人見之聞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異"字通過這十七個宇得到了具體的發(fā)揮。

  "濁酒一杯"撲不滅思鄉(xiāng)情切;長期戍邊而破敵無功;所以產(chǎn)生"也無計"的慨嘆。

  "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句,再次用聲色加以點染并略加頓挫,此時心情,較黃昏落日之時更加令人難堪

  "人不寐"三字綰上結(jié)下,其中既有白發(fā)"將軍",又有淚落"征夫"。"不寐"又緊密地把上景下情聯(lián)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時之所聞;"霜滿地"是"不寐"時之所見。內(nèi)情外景達到了水火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一杯”與“萬里”數(shù)字之間形成了懸殊的對比,也就是說,一杯濁酒,銷不了濃重的鄉(xiāng)愁,造語雄渾有力。鄉(xiāng)愁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而產(chǎn)生

 。2)用白話文改寫,拓寫上片或下片內(nèi)容

  例如:

  1)一入秋季邊塞風光多么奇異,雁行陣陣南飛衡陽不肯停息。軍號和著四面邊聲一齊響起,叢山峻嶺之間,落照將盡煙霧飄動孤城緊剛。一杯濁酒暫且慰我故土之思,功業(yè)未建男兒無顏回歸故里。悠悠笛聲在嚴霜的夜空回蕩,誰能安然入睡,將軍白了頭發(fā)士卒淚流不盡。

  2)一隊人馬在邊塞的戈壁灘上緩緩前行,滿身鎧甲的將軍猛地勒住棗紅色的坐騎,馬仰頭長嘯,嘶鳴聲在狹長的山谷中激蕩回響。眾人抬頭,疲憊的眼神中頓時閃過熠熠的光彩。將軍古銅色的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震顫的肌肉似乎要抖落滿面黃沙!熬偷匦菹!”將軍一揚手中的長鞭,雄渾的聲音震蕩著兩面山上的碎石。黃黃的斜陽,染黃了將軍灰白的胡須,也給整個隊伍灑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仿佛突降在這荒漠邊緣的一隊天兵天將。站在秋天包裹著的西北邊塞,天地仿佛在此相接。邊塞的蒼穹似分外開闊空曠,寂寥深邃,沒有浮云的嫌礙,只有荒涼而不透明的成熟。

 。3)學生習作交流:

  三:作業(yè)課外積累

  積累曾經(jīng)學過的有關(guān)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

  1、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4、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6、王翰:《涼州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14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及作品的寫作背景。

  2.理解詞的大意,感受詞中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品味詞的語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

  3.體會作者豁達的心境,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樹立正確且積極的人生觀;體會詞中的愛國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詞的大意,背誦并默寫整首詞;品味詞的語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

  教學難點

  感受詞中富有想象力的語言。體會詞中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傳達的是不為任何紛擾所動的曠達胸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則抒發(fā)的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這兩句千古名句皆出自范仲淹所作的《岳陽樓記》,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個擁有崇高理想和博大胸懷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一首詞《漁家傲》,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這位偉大的詞人。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謚號文正,北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作者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任陜西經(jīng)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發(fā)動的叛亂性戰(zhàn)爭。他在西北邊塞生活達四年之久,對邊地生活與士兵的疾苦有較深的理解,治軍也頗有成效。當?shù)孛裰{說道:“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边@首詞就作于此時。

  三、復習有關(guān)詞的基本常識。

  詞是唐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jīng)過長期不斷的發(fā)展,進入了全盛時期。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燕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詩和詞都屬于韻文的范圍,但詩只供吟詠,詞則入樂歌唱。

  每首詞都有一個調(diào)名,稱詞調(diào)或詞牌,每個詞調(diào)都有限定的句數(shù)、字數(shù)、句式、聲律;詞的篇幅長短不一,可分為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三種;詞的段落也有數(shù)種,一段的稱為單調(diào),兩段的稱為雙調(diào),三段或四段的稱為三疊或四疊,其中以雙調(diào)者為多,通常把雙調(diào)詞的第一段稱為上片、前闋或上闋,第二段稱為下片、后闋或下闋;詞的句式或整齊,如《浣溪沙》,或參差,如《漁家傲》,但絕大多數(shù)詞調(diào)的句式長短不齊,短者僅一字,長者達十一字,因此,詞又名長短句。

  四、落實字詞。

  五、朗讀詞。

  1.教師范讀,糾正字音。

  2.學生自讀,感悟文義。

  3.學生齊讀,加強理解。

  六、理解詞。

  1.范仲淹所作的《漁家傲》描寫的是哪里的景致?從哪句詞體現(xiàn)出來的?

  描寫的是邊塞之景,“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塞下”交代了寫作的地點,“秋來”寫了時間!帮L景異”概括了這里景致的特點。

  2.詞分為上闋和下闋,本詞的上闋以“異”字統(tǒng)領(lǐng)全文,詞中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出來的?

  “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這里著重表現(xiàn)塞下這一地域性的特點,與中原大不相同。

 。1)雁無留意。以南歸大雁的徑去不留,反襯出邊塞之地的荒涼。

 。2)號角凄厲。“四面邊聲連角起”,“邊聲”指一切帶有邊地特色的聲響。這種聲音隨著軍中的號角聲而起,夾雜著風吼、馬嘶的聲音,形成了濃厚的悲涼氣氛。

  (3)重山疊嶂。交代了他們所在的地理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處于偏遠之地。

  (4)孤城緊閉!肮隆辈粌H僅交代所在城池的環(huán)境,也是自身心境的寫照。“閉”寫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氣氛,呈現(xiàn)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zhàn)地風光。

  3.下闋則圍繞一個“情”字展開,結(jié)合語句體會詞人當時的情感。

  (1)思鄉(xiāng)之情急切。“濁酒一杯家萬里”,“濁酒一杯”,舉杯消愁,消思鄉(xiāng)之愁苦;“家萬里”,可是家卻在萬里之外,形成強烈的對比,更突顯急切的歸家之情。

 。2)建功之心強烈!把嗳晃蠢諝w無計”,燕然,山名,即杭愛山,今蒙古國境內(nèi)。漢和帝永元元年(89),竇憲大破北匈奴,窮追北單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還”(《后漢書和帝紀》)。詞意是說,戰(zhàn)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xiāng)之計是無從談起的,然而要取得勝利,更為不易。由此可以體會出作者的愛國之情。

  在這雙重情感的積聚下,使人夜不能寐!扒脊苡朴扑獫M地”,于是聽到羌笛悠揚的聲音,看到寒霜滿地的景致。“將軍白發(fā)征夫淚”也體現(xiàn)出將士們長期駐守邊塞的勞苦和感傷之情。

  4.小結(jié)。

  本首詞著力渲染邊塞的悲壯氣氛,抒寫了思念家鄉(xiāng)的情緒和抗擊侵擾、鞏固邊防的意志。此詞首開邊塞詞之作,其格調(diào)蒼涼悲壯,感情沉摯抑郁,一掃花間詞派柔靡無骨、嘲風弄月的詞風,它標志著北宋詞風轉(zhuǎn)變的開端,成為后來蘇軾、辛棄疾豪放派的先聲。

  七、布置作業(yè)。

  背誦《漁家傲》。

  板書設(shè)計

  漁家傲

  范仲淹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明月為主題吟詩作賦,大量的詠月詩詞不斷涌現(xiàn),請回顧我們曾接觸過的有關(guān)月亮的詩詞。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保ɡ畎住鹅o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保◤埦琵g《望月懷遠》)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保ㄍ蹙S《山居秋暝》)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保ɡ畎住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保ɡ铎稀断嘁姎g》)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保◤埲籼摗洞航ㄔ乱埂罚

  在中秋佳節(jié),遙望明月,詞人蘇軾感慨良多,遂寫下千古名篇《水調(diào)歌頭》。清朝詞評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里曾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詞,體會作者是如何借月抒懷的。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開創(chuàng)了豪放派詞的先河,并精通棋琴書畫,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字子由)被世人稱為“三蘇”,同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水調(diào)歌頭》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節(jié),當時蘇軾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遭受貶謫,經(jīng)歷十分坎坷,與此同時與他弟弟已六七年不見,心情抑郁不歡。

  三、朗讀詞。

  1.教師范讀,糾正字音。

  2.教師領(lǐng)讀,落實讀音。

  3.學生自讀,感悟文義。

  4.學生齊讀,加強理解。

  5.指名朗讀,強化記憶。

  四、理解詞。

  1.請在本首詞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進行賞析。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為眾人知曉,并流傳甚廣。根據(jù)寫作背景我們知道,當時蘇軾與弟弟已六七年未見,他們飽受離別之苦,這句應(yīng)飽含作者一種美好的祝愿,希望兄弟二人的情誼天長地久,借此抒發(fā)自己對弟弟的思念之情。

  2.此句除傳達一種美好的祝愿之外,你還讀出哪些內(nèi)涵?讓我們結(jié)合前文詞句詳加賞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詩人問月問天,表達了對天上宮闕的向往。之所以向往是由于作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政治失意,故寄希望于天宮,并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詩人要乘風歸去是想離開現(xiàn)實直奔天宮而去,幻想借此忘掉一切。但“又恐”,說明他又有所顧慮,未能忘情于現(xiàn)實。月下起舞令詞人陶醉,這里沒有天上的高寒,卻有人間生活的美好。此時,天上和人間,理想和現(xiàn)實,使他產(chǎn)生一種矛盾的心理,欲登瓊樓玉宇,卻又留戀美好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贝司鋵懢氨憩F(xiàn)出作者因為思念而心緒不寧、輾轉(zhuǎn)難眠的情景。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北憩F(xiàn)作者對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對與弟弟天各一方的遺憾和無奈。所以作者用人的悲歡離合、月的陰晴圓缺這一自然的普遍規(guī)律來自我安慰,自我釋懷。在安慰的同時也傳達了自己的真摯感情:既然人世間有許多離別、不圓滿的事情,就希望天下所有與他境遇相同的人都能平安,雖遠隔千里,亦能感受到彼此的真情,享有美好的月色。

  3.小結(jié)。

  此時作者的情感并未拘泥于兄弟之情,而是延展開來,以此祝愿天下人,更加突顯其博大、豁達的胸襟。

  五、拓展延伸。

  積累以下蘇軾的兩首詩詞,可選取感興趣的一首加以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水調(diào)歌頭》。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15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guān)李清照的文學常識;體會作者在詞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復誦讀,進而感悟詞作主旨;結(jié)合內(nèi)容賞析閱讀。

  3、品味本詞豪放的藝術(shù)風格,感受詞人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方法:朗讀、研討。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釋題導入:

  《漁家傲》是李清照詞作中的一首風格特殊的作品,是少見的浪漫主義名篇。

  漁家傲是詞牌名。

  二、整體感知:

  1、李清照(1084—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其詩文并美,尤長于詞,其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其詞藝術(shù)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創(chuàng)新。語言清麗雅潔,明白如畫,富有生活氣息,人稱“易安體”。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輯有《李清照集》。

  2、在詞的創(chuàng)作史上,李清照是繼柳永、秦觀、周邦彥之后又一著名的婉約派詞人。她的詞清新婉轉(zhuǎn)、幽怨凄惻,極富抒情性。但這首詞卻表現(xiàn)出非常不同的風格,它氣勢磅礴,音調(diào)鏗鏘,是李清照詞中最別具一格的杰作。

  3、學習生字:謾(màn) .

  4、教師范讀,指導朗讀。

  三、細讀品味:

  1、“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薄獙懱、云濤、曉霧、星河、千帆,景象極為壯麗。詞人把低垂的天幕、洶涌的云濤、彌漫的大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描繪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

  2、“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薄~人在夢中飛上了天空,見到了天帝,天帝詢問她的去向。

  上闕表現(xiàn)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描繪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

  3、“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友驚人句!薄奥烽L”“日暮”寫出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感受!爸櫽洋@人語”,流露出詞人對現(xiàn)實的不滿之情。

  4、“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薄磉_了詞人決心要像大鵬一樣乘風高飛遠舉,奔向飄渺的神山尋求幸福。

  下闋詞人借回答天帝的問話,抒發(fā)胸臆,感嘆遭逢不幸,渴望尋求幸福。

  四、合作探究: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女詞人,為什么能寫出這樣豪放的作品呢?

  明確:封建社會中,女子生活于種種束縛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樣有高度修養(yǎng)和才華的女詞人也不能擺脫這種命運,這無疑會使她感到煩悶和窒息。她作了兩首《臨江仙》詞,都用歐陽修的成語“庭院深深幾許”作為起句,這很可能是借它充分表達出她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但這種愿望在她生活的時代的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夢中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在這境界中尋求出路。然而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子能不安于社會給她安排的命運,大膽地提出沖破束縛、向往自由的要求,確實是很難得的,在歷史上,在封建社會的婦女群中,這是很少見的。

  五、教師小結(jié):

  這首詞意境開闊,氣勢磅礴,想象豐富。通過對夢境的描述,抒寫了詞人對現(xiàn)實的不滿,表達了詞人煩悶的心情,充分地表現(xiàn)了他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

  六、布置作業(yè):背誦并默讀這首詞。

  七、板書設(shè)計:

  漁家傲

  詞人夢中所見所聞:海天相接、瑰奇雄偉。

  詞人的理想和抱負:辛苦求索、未見光明。

  ——渴望自由、追求光明。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04-29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07-05

《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范文06-29

李清照《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12-11

范仲淹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10-26

《漁家傲》李清照教學設(shè)計06-09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shè)計范文03-20

課文《漁家傲》教學設(shè)計范文06-29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教學設(shè)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