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xué)設(shè)計5篇
在教學(xué)工作者開展教學(xué)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學(xué)設(shè)計,教學(xué)設(shè)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xué)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xué)設(shè)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xué)設(shè)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xué)設(shè)計1
教學(xué)目的
一、 認識廉頗、藺相如的可貴之處,培養(yǎng)機智、勇敢的品質(zhì)和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了解司馬遷及《史記》;
三、加強文言文中的`字、詞、句的學(xué)習(xí);
四、體會課文用語言、行動來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手法,以及作者、選取和組織材料的方法。
教學(xué)設(shè)想
一、進入高中以來,這是第一篇文言文,應(yīng)先復(fù)習(xí)一下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方法,以便同學(xué)們有針對性的去進行學(xué)習(xí)。
二、 文言文中需要記憶和理解的知識很多,擬把重點講解和練習(xí)結(jié)合起來。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xué)過程
第一教時
累計 課時
一、 導(dǎo)入
在初中的時候,同學(xué)們已經(jīng)學(xué)習(xí)了好些篇文言文。對于怎樣去學(xué)習(xí)文言文,你們原來的老師肯定也講過了,F(xiàn)在我再跟大家回憶一下,同時提出我對大家的要求。我認為學(xué)習(xí)文言文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學(xué)習(xí):
A、文學(xué)常識的把握
B、文章的理解
C、 通假字
字 多義字
注音
D、 一詞多義
詞 古今異義 總體要求:字字落實
詞類活用
E、 被動句
句 倒裝句
判斷句
省略句
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xué)設(shè)計2
[教學(xué)目的]
①、初步了解《史記》描寫人物形象的方法。
、凇⑼ㄟ^梳理矛盾沖突,品味人物語言和體會對比手法來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教學(xué)重點]
設(shè)問啟發(fā)學(xué)生梳理故事“完璧歸趙”的矛盾沖突的發(fā)展過程;品讀體會故事“澠池之會”的語言藝術(shù);琢磨感悟“將相合歡”的對比深度。
[教學(xué)設(shè)想]
①、超越常規(guī)字詞教學(xué),引導(dǎo)學(xué)生品鑒《史記》的文學(xué)魅力,激發(fā)學(xué)生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興趣,開啟心智,提高賞析,評價的文學(xué)素養(yǎng)。
、、立足于課文三個故事,各自確定一個教學(xué)重點,連點成線,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豐富性;定點深化,集中突破,深化學(xué)生對人物描寫藝術(shù)手法的理解,
、邸⑼ㄟ^引導(dǎo)學(xué)生對《史記》名篇的品讀鑒賞,達到掌握方法,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教學(xué)課型、課時]
品讀——鑒賞課兩課時
[教學(xué)步驟]
一、導(dǎo)語設(shè)計
中國空前強盛的西漢王朝誕生了一部偉大的.著作——史馬遷的《史記》!妒酚洝肥侵袊谝徊考o傳體通史,體例嚴謹,脈絡(luò)分明,全書五十二萬六千多字,分為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個部分,成為后世歷朝修史的范本,史學(xué)成就居“二十四史”之首,《史記》是一部杰出的文學(xué)巨著,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傳記文學(xué)的傳統(tǒng),把中國的歷史散文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它記錄歷史事件完整準確性,語言運用平易簡潔,極富表現(xiàn)力,描繪人物形象生動、傳神注重在緊張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刻繪人物,注重在人物的對比反襯中塑造人物。其后的文學(xué)家們無不熟讀《史記》,把它當作文章的典范。魯迅先生贊譽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在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選自《史記》的傳統(tǒng)名篇《廉頗藺相如列傳》,通過梳理情節(jié),把握矛盾,品味語言感悟思想來領(lǐng)會《史記》的文學(xué)魅力。
二、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節(jié)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原傳全文記敘了戰(zhàn)國時代趙國的四個重要人物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的事跡。課文節(jié)選的是第一部分,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三個故事,描繪了藺相如智勇雙全、能言善辨、顧全大局、維護團結(jié)的思想上性格,以及廉頗粗豪坦蕩、知錯必改的可貴品質(zhì),歌頌了文臣武將竭盡忠智,國難當頭,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愛國精神。
三、完璧歸趙:梳理矛盾,把握人物
[問題]:
①、課文是怎樣描寫藺相如出場的?
、凇⑻A相如出使秦國連寫后,與秦國繞著和氏璧展開了一場怎樣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較量?由此可見藺相如怎樣的思想性格?
[明確]:
、佟⑾嗳缡窃谇貒评T,趙國君臣束手無策左右為難的矛盾中出場的。課文先寫趙國君臣面臨的“三難”:秦王求璧,貪婪霸道,一難趙王。面對秦王的易成求璧,趙國君臣深感“矛”或“勿予”兩難,才有“求人”報秦之議,繆賢薦才之舉,趙王召見之事,相如入秦之行。虎狼之秦易城求璧,城意少而詐騙多,趙王為難,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銳,愈能顯示相如化“兩難”為“兩全”的智勇。
、凇⑾嗳缡骨,智斗秦王集中顯示了他成竹在胸,從容應(yīng)對的大智大勇,矛盾雙方圍繞“保璧”與“騙璧”展開了三個回合的較量:第一個回合獻璧取璧。獻璧之后,相如敏銳地覺察到秦王“無意”償趙城。章臺接見,美人相伴,狂呼萬歲,君臣上下,沒有一點迎見外臣的禮貌和城意,相如略施小計,收回璧玉,然后,對比趙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責秦王無理無償,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來威脅對方,利用秦王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有“辭謝”割城。
第二個回合,歸璧于趙。相如看出秦城“實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趙王恐,不敢不獻”的話來迎合秦王的虛榮心,一方面向秦王考慮到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條件,于是相如采取斷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趙國。
第三個回合,延斥秦王。藺相如在大庭廣眾之下,援引歷史,揭露秦國歷朝歷代,背信棄義的慣用伎倆,并理直氣壯地告訴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趙國,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無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歸趙”的徹底勝利,化解了趙王的困窘,打擊了秦國的威風,捍衛(wèi)了趙國的尊嚴。
四、澠池之會:品味語言,把握人物。
[問題]:
、、“澠池之會”在記載會場情況時,分別怎樣描寫秦趙御史的/表現(xiàn)了雙方怎樣的心態(tài)智謀?
②、“澠池之會”在記載秦趙君王會見,以樂助興的內(nèi)容上各用了什么字?有怎樣的不同?
③、藺相如的“五步之內(nèi),請以頸血濺大王矣”有什么含義?
[明確]
、、記載會場情況時,秦御史“前書曰”``````,而趙御史卻是藺相如“顧召”而書的,只待趙王一鼓瑟,,秦御史立即上前大書一筆,借以羞辱趙國,而當藺相如反擊成功,需要記載時,卻“顧召”趙御史。“顧召”即回頭招呼?梢姡w王君臣在秦國君臣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一籌莫展,目瞪口呆,甚至到了該記載時,趙御史尚在云里霧中,須待相如回頭招呼才恍然大悟。此外,“顧召”也同“前書”構(gòu)成了三層對比:一是秦趙雙方對此,秦蓄謀已久,奸詐陰險,趙呆若木雞,不知所措;二是藺相如與趙君臣對比,趙君臣手足無措,怯懦無能,藺相如有膽有識,智勇拔俗;三是藺相如與秦君臣對比,秦君臣傲慢霸道,藺相如有理有節(jié),士可殺不可辱。
、凇⒃谠谟涊d內(nèi)容上,秦御史著一“會”字,藺相如則用一“為(wèi)”字,“令”者,威逼也,不得不為;秦國君臣依靠其強力威壓,逼迫趙王就范,置趙王于優(yōu)伶之地,不禁沾沾自喜趙王幾近優(yōu)伶,顔面丟盡!“為”者,替也,給也,非為威逼,主動請擊也,非為人請,自愿為之也。藺相如挽狂瀾于既倒,反令秦王擊缶,缶乃市井盛酒漿之容器,其為樂器則為劣等,秦王無奈,擊缶助興,無地自容!兩個動詞,意蘊豐富,一個是鼓瑟,一個是擊缶;一個是被逼無奈,一個是死皮賴臉要獻丑,秦國君臣滿盤皆輸!
③、秦王不肯擊缶,藺相如一句話,改變了他的念頭:“五步之內(nèi),請以頸血濺大王矣!”無須高聲,無須宏論,藺相如交代了兩個事實,作了一個暗示。兩個事實是:一、兩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藺相如的人質(zhì);一、在秦王面前是一個敢“以頸血濺大王”的人,是一個大智大勇,敢說敢為的人,是一個不顧生死,死而更勇的人。一個暗示是:我要與你同歸于盡!無庸置辯的事實,凌厲明確的暗示,秦王除了服從,別無選擇。
五、“廉藺合歡”:感悟思想,把握人物。
[問題]:“負荊請罪”這外故事運用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來刻繪人物形象?
[明確]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可以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性格更加鮮明突出。作者以廉頗的居功自傲,心胸狹隘,反襯藺相如的豁達大度,顧全大局。廉頗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鄙視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藺相如在與舍人的對話中則說:“顧吾念之,強秦之所駣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边@時,作者又以廉頗重視軍事斗爭,輕視外交斗爭,反襯藺相如的見識卓爾不凡,超人一等。
六、溝通聯(lián)系,總結(jié)、深化
以上,我們抓住三個故事,各有側(cè)重地解讀了司馬遷的寫人藝術(shù)。完璧歸趙注重在矛盾沖突的發(fā)展變化中刻繪人物!皾瞥刂畷弊⒅睾啙嵠綄,凝練傳神的語言來描繪人物,“廉藺合歡”注重在對比、反襯中凸現(xiàn)人物的思想性格。其實,三個故事中,這些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不是絕然分開,相反,司馬遷非常注重綜合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對比反襯,貫穿始終,語言出彩,比比皆是;矛盾沖突,起伏跌宕,我們在欣賞作品時,既要相對集中,突出重點,又要整體著眼,前后勾勒,以求對人物形象有一個充實、完整的理解。
七、課后作業(yè):
試以“完璧歸趙”為例分析司馬遷的語言藝術(shù)(或?qū)Ρ确匆r手法的運用)
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xué)設(shè)計3
一.素質(zhì)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xué)點
1.學(xué)習(xí)本文在選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點。
2.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文言詞語、語法現(xiàn)象和特殊句式。
(二)二.學(xué)法引導(dǎo)
1.認真誦讀課文,積累重要的實詞、虛詞和特殊的文言文句式。
2.文章較長,應(yīng)在疏通文意的基礎(chǔ)上理清文章層次,進而把握人物性格,探究藝術(shù)特色。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歸納總結(jié)文中重要詞語、語法現(xiàn)象和特殊句式;判斷文言特殊語法現(xiàn)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把握史傳文學(xué)作品在選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點。
3.欣賞個性化的對話描寫。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師生互動設(shè)計
1.本文故事性很強,可以先布置預(yù)習(xí),要求學(xué)生對照理解和使用工具書,初步了解文中三個故事的大意。
2.精講與精練相結(jié)合,引導(dǎo)同學(xué)理解知識點后,通過一定的練習(xí)加以鞏固。
五.教學(xué)步驟
(一)明確目標
(二).導(dǎo)入新課
.簡介作品及時代
(1)作品簡介
國家藏書處)閱讀整理資料。②廣泛游覽,實地考察。③窮途發(fā)憤。武帝天漢三年,李陵孤軍入匈奴,敗降而司馬遷極言李陵降敵出于無奈,因而觸怒漢武帝獲罪下獄,受宮刑。司馬遷發(fā)憤著《史記》,也發(fā)泄了他對漢朝的仇恨。傳記,是記錄某人生平事跡的文字,《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分12本紀、30世家、70列傳、8書、10表等多種體裁,其本紀世家列傳都屬于傳記文。
(2)時代背景
.聽讀課文,理清思路
全文按怎樣的思路展開敘述的。
[點撥](學(xué)生討論,歸納總結(jié))以藺相如為主、廉頗為賓,全文寫了三個故事。
—2②3節(jié):完璧歸趙
—16④17節(jié):廉藺交歡(負荊請罪)
(三).在預(yù)習(xí)的基礎(chǔ)上,對照注釋看課文,將注音及部分疑難詞語的注釋寫到原文中,并找出不理解的詞句。
2.查閱工具書,同學(xué)相互討論,解決疑難問題。
3.教師出示投影、歸納重難點。
A.通假字
、诔荚阜畋谖魅饲亍!胺睢蓖ā芭酢保檬滞。
庭!巴ァ蓖ā巴ⅰ保
案圖!鞍浮蓖ā鞍础,察看。
賓禮于廷!百e”通“儐”,古代人指接引賓客的人,也指贊禮的人
⑦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笆搿蓖ā笆臁,仔細
B.詞類活用
a.名詞作動詞:
安置住宿)刃相如(用刀殺)③乃使從者衣褐(穿)
b.名詞作狀語:
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從小路)
c.使動用法:
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③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④畢禮而歸之(使……回去)
d.意動用法:
以……為羞恥)②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也……為先;以……為后)
e.形容詞作動詞:
尊重)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寬待)
C.古今異義(①拜為上卿(授予宮職)
憂慮,擔心)
壽(④臣所以去親威而事君者(離開)(近親及姻親)
指給……看)⑥于是相如前進缶(⑦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揚言,到處說)⑧布衣之交(平民)
D.特殊句式
a.判斷句
b.被動句:
c.倒裝句:
(四)學(xué)習(xí)文言文首先要能正確翻譯,翻譯時,我們要注意幾個問題。
(五).繼續(xù)閱讀課文,做到能很流暢地復(fù)述三個故事。
2.歸納總結(jié)語言點。
(一)明確目標
1.了解人物性格、培養(yǎng)學(xué)生先國后私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學(xué)生知錯就改。
2.學(xué)習(xí)作品在選材、布局、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點。
(二).請學(xué)生復(fù)述故事情節(jié),分析討論歸納人物思想性格。
[點撥]本文通過這“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典型事情,在尖銳的`矛盾之中突出刻畫廉頗、藺相如的性格,在“完璧歸趙”中,表現(xiàn)出藺相如的智勇雙方,在“澠池之會”中,表現(xiàn)出藺相如的英勇果敢,這兩事情主要表現(xiàn)藺相如的大智大勇。在“負荊請罪”中,表現(xiàn)出藺相如顧全大局,寬厚待人。廉頗的性格主要在負荊請罪”中得以體現(xiàn),那就是直率坦白,勇于改錯。
2.學(xué)習(xí)本文刻畫人物形象技法。要求:品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加強討論。
[點撥](1)選取典型事件刻畫人物形象。(三個故事,集中、凝練、鮮明)
(2)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如完璧歸趙,秦求趙璧又不予之城,秦強而趙弱,矛盾陡起,藺相如分析了形勢,并入秦請完璧歸趙,情節(jié)已趨緩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緊張,秦王答應(yīng)相如的要求,又趨緩和,相如期秦王,幾被處死,情節(jié)緊張,秦王終于畢禮而歸之,不再索璧,又趨緩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趙,又緊張,為和好,引出澠池會,歸國拜上卿,廉頗與之爭位的矛盾。
(3)以富有代表性的細節(jié)刻畫人物。
(4)以個性化的語言刻畫人物。在三個事情的描述中,大段對話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節(jié)干脆由對話來表達,許多對話形象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們?nèi)缏勂渎,如見其人,先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陳詞,有時語氣平和,謙恭有禮,使對方放松警惕;有時直言斥責,有理有據(jù),雄辯折人;有時堅決表態(tài),分析利害,暗示對方;有時怒不可遏,咄咄逼人。總之,詞鋒犀利,剛?cè)峒媸,而又輕重恰當,充分表現(xiàn)了他是一個熱愛祖國、不畏強暴、有智有勇,長于辭令的外交家。再說廉頗,在將相交歡事件中,他先前說的這一番話,表現(xiàn)了他自高自大和心胸狹窄,非常符合武將廉頗的性格特點,后來寫他知過改過,負荊請罪時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語言不多,坦誠直率,可敬可愛。
3.學(xué)習(xí)文章謀篇布局的特點。
[點撥]作者緊緊圍繞主旨,從廉藺二人一生紛繁的材料中,從不同的側(cè)面選取了既分別突出兩人功績又與兩人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三件事,這些材料分別采取明寫、暗寫、詳寫、略寫的方法。明寫者詳,暗寫者略。
在事件經(jīng)過的敘述上也有詳略之分。如“完璧歸趙”部分,對秦決策寫得詳,斗爭結(jié)果寫得略。
(三)[總結(jié)]
1.主題思想:本文通過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將相和歡”的故事,贊揚了藺相如智勇雙全的品質(zhì)和寬厚待人、顧全大局的風格,也贊美了廉頗“負荊請罪”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選擇典型事件刻畫人物,以寫藺相如為主,寫廉頗為賓,選材詳略得當。
3.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課文中有兩類矛盾,一類是趙國與秦國的矛盾,這一對矛盾是敵我矛盾;另一類是廉、藺的矛盾,這一對矛盾是內(nèi)部的矛盾。兩類矛盾縱橫交錯,互相影響。最后在共同對敵的前提下,內(nèi)部矛盾得到了解決,廉藺的性格品質(zhì)也得到了充分的刻畫。
4.通過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
[擴展]
試翻譯這段文字,并說說作者寫這段文字的用意。
(四).完成書后練習(xí)“二、三”。
2.找出本文中的成語。
六、板書設(shè)計
人物性格
刻畫人物方法
完璧歸趙
藺相如機智勇敢
澠池之會
典型細節(jié)刻畫人物、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個性化的人物語言
負荊請罪
藺相如:寬厚待人、顧全大局
廉頗:勇于改錯、顧全大局
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xué)設(shè)計4
一、要點解析
1.用參差交錯的雙線敘事之法記敘復(fù)雜的故事。
文章以雙起法開篇,同時推出廉頗與藺相如,而后又單寫藺相如,將廉頗的懸念留給了讀者。寫藺相如,則先借繆賢之口,道出其平時為人的性格,推崇其臨機處事的智謀,為下文張本。接著才開始寫“完璧歸趙”的故事!皾瞥貢比砸蕴A相如為主,雖只附帶提及廉頗,但已露端倪,一人陪趙王會盟秦王,一人盛設(shè)兵善后,二人各司其職,合力為國!傲A交歡”中,廉頗才正式登場,這個故事里,作者寫法是兩人并重。先寫藺相如度量寬宏、先公后私的襟懷,次寫廉頗識大局、勇于改過的勇氣。如此參差交錯,即節(jié)省了筆墨,又表現(xiàn)了廉藺二人之于趙國的重要。
2.用反襯之法,以客體襯托主體,從而突現(xiàn)主體形象。
運用反襯手法,可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顯得更加鮮明突出。選文的主要人物是藺相如,但還寫了其他一些人。秦王就是一個重要角色。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這兩個故事中,作者寫了秦王的貪欲、欺詐、色厲內(nèi)荏、窘態(tài)畢露,主要是為了反襯出藺相如的機智勇敢!柏撉G請罪”這個故事,作者以廉頗的居功自傲、心胸褊狹,反襯出藺相如的豁達大度,顧全大局。廉頗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鄙視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藺相如在與舍人的對話中則說:“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在這里,作者又以廉頗重視軍事斗爭、輕視外交斗爭,反襯出藺相如的見識獨勝廉頗一籌。這樣的反襯,藺相如智勇雙全,顧全大局,忠于國家的形象躍然紙上。
3.用巧妙的言辭從容地應(yīng)對,展現(xiàn)了人物擅長外交辭令的特點。
本文中藺相如的語言充分體現(xiàn)出外交語言有理、有利、有節(jié),不失使者身份的鮮明特色。表現(xiàn)了他“能言善辯”“嫻于辭令”的外交家的身份和“知死必勇”“血氣剛盛”的策士風度。獻璧之后,發(fā)現(xiàn)秦王“無意償城”,他必須機智取璧,隨口說“璧有瑕,請指示王”,出語平和,意態(tài)從容,誠懇之意可見,機巧之心難明。因而得“王授璧”。下面一番話,則雄辯折人,“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先交代事情的緣起,指出是秦王首先求請,則逼使對方不得無禮違諾!摆w王悉召群臣議”,顯示了趙對此的重視,是認真研討過的,暗示對方不可輕率,且為下文開口決流。“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一針見血地指出秦王的欺詐行為,詞鋒犀利,刺戟有力。可是接著張而后弛,剛而后柔!俺家詾椴家轮簧胁幌嗥,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明為奉承秦王,實為諷刺秦的言而無信。接著提出趙王齋戒五日,拜送書于庭,對比秦的“禮節(jié)甚倨”,且用以死相拼的誓言相脅,真是有理、有利、有節(jié),不失使者身份,不致把事弄壞,擒縱自如,輕重得當,利害昭彰,緩急適度。再如藺相如二上秦廷,澠池之會等處的講話,也都顯示了他巧舌如簧,思辨過人。
二、學(xué)法指導(dǎo)
1.學(xué)會整理、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
對一篇課文多次出現(xiàn)的詞語,應(yīng)當分辨它們的意義和用法是否相同,同時回憶以前所學(xué)課文中關(guān)于這個詞的例句和義項,將他們整理、歸類,以便形成知識網(wǎng)絡(luò)。如“引”字本文多次出現(xiàn),義項:①(拉);②引趙使者藺相如(延請);③(掉轉(zhuǎn))!耙钡'本義是“開弓也,從弓”(《說文解字》),它有兩條引申途徑:其一,“牽、拉”(由開弓的動作引申),如,左右欲引相如去(《廉頗藺相如列傳》)→“延長、伸長”(開弓時,弦被拉長)如,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孟子梁惠王上》)→“延請”,如,引趙使者藺相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引導(dǎo)、誘導(dǎo)、疏導(dǎo)使流”,如,引以為流觴曲水(《蘭亭集序》)→“率領(lǐng)、帶領(lǐng)”,如,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赤壁之戰(zhàn)》)→“招致、邀請”,如,每得降卒,必親引問委曲(《李愬雪夜入蔡州》)→“引用”,如,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論盛孝章書》)→“自殺”,如,乃欲引節(jié),斯不亦遠乎(《報任安書》);其二,“退避、避開”(開弓時弦往后退移),如,操軍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戰(zhàn)》)→“掉轉(zhuǎn)”,如,引車避匿(《廉頗藺相如列傳》)。另外,“引”也是文體名(如,恭疏短引《滕王閣序》)。
2.從細節(jié)描寫入手,感知人物,體會遣詞的妙處和表達的效果。
魯迅先生說:“傳神的寫意畫,并不細畫須眉,并不寫上名字,不過寥寥幾筆,而神情畢肖!北疚牡募毠(jié)描寫傳神達意,神情畢肖。如:
例1.如藺相如于章臺見秦王時,“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一個“視”字,活畫出藺相如察言觀色的精明,從容應(yīng)對的氣度。
例2.“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沖冠”,先寫其動作,“持”“卻”“倚”,顯示了他運籌于胸,表露于形,動作迅速,快而不慌,退而有意;怒發(fā)沖冠的表現(xiàn),更是使其怒不可遏的神態(tài)躍然紙上。
例3.“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睨”不但說明了相如是“倚柱”而立的位置,而且透露出“頭與璧俱碎于柱”的決心,顯示了以死相拼的勇武之氣。
3.從“人”與“事”的關(guān)系入手,學(xué)習(xí)分析和概括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史傳文屬于敘事類作品,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往往離不開事件。正所謂“人不離事,事不離人”。司馬遷選取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藺交歡”三則典型故事來顯示藺相如的智與勇。
藺相如的智表現(xiàn)以下方面。第一、是審時度勢之智,他從情況變化上,采取應(yīng)變措施。他決定許璧于秦,確定與趙王赴會,忍讓廉頗,都是首先從國勢的強弱上考慮的,不囿于一事之象、一時之見,因而他的判斷符合客觀形勢,從而作出取勝之策。他廷叱秦王和見廉頗而引車避匿,是因為情況變了,采取了相應(yīng)的辦法。第二、是知人論事之智,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他能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不受欺負,就在于他深知“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盡曉秦的現(xiàn)狀,秦強趙弱,秦恃強凌弱;揣摩到秦王的心理,從秦王接待獻璧時的狀態(tài),揣知秦王“無意償趙城”的心理,而制服了對方。第三、是隨機應(yīng)變之智。在“完璧歸趙”故事中,秦王以“書”騙璧,以“圖”騙璧,以“禮”騙璧,藺相如獻璧、取璧、歸璧,制勝了對方,不為假象迷惑,不因一時獲勝麻痹,隨遷而變。第四、是爭取主動之智。在秦強趙弱的形勢下,爭取居于有理方面,從而獲得斗爭主動權(quán)。在秦以城易璧問題上,他主張“寧許以負秦曲”;在澠池會上,他對等地要秦王擊缶,要以秦首都咸陽為趙王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使趙王由被動地位轉(zhuǎn)為主動,迫使秦王理屈詞窮,無法可施。
藺相如的勇:第一、是敢挑重擔之勇,當秦求璧而趙無人可使時,藺相如不怕任務(wù)艱巨,主動承擔了重任;第二、有不畏強暴之勇,面對威武的秦王和如虎似狼的秦臣,藺相如臨場不慌,臨危不懼,從容應(yīng)對,且廷叱秦王,辱其群臣;第三、有不怕犧牲之勇,為了維護趙國尊嚴,他敢于頭與璧俱碎于柱,敢于以頸血濺秦王;第四、有隱忍退讓之勇,藺相如退避廉頗,忍辱抱屈,盡力克制自己。
總之,由于他的智,采取了勇斗之法;因為他的勇,使他的智得以勝利。智與勇互為表里,互為因果,互為作用。
三.延伸拓展
1.課文時代背景簡介
戰(zhàn)國(前403-前221)是一個兼并劇烈的歷史時期。本文所敘史實發(fā)生在公元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間,正值戰(zhàn)國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領(lǐng)了巴蜀,并奪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敗楚軍,初步形成了統(tǒng)一全國的趨勢。在此期間,秦以主力圖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縣、均縣等地)及漢水北岸,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遷都于陳(今河南淮陽)。盡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對趙的進攻,所以如何對付秦的挑戰(zhàn)已成為趙國安危之所系的大問題。
2.班固稱贊《史記》說:“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質(zhì),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保ā稘h書司馬遷傳》)
3.歷代名家評《廉頗藺相如列傳》
茅坤:兩人為一傳,中復(fù)附趙奢,已而復(fù)綴李牧,合為四人傳,須詳太史公次四人線索,才知趙之興亡矣。(選自《史記鈔》卷四九)
凌稚隆:相如澠池之會,如請秦王擊缶,如召趙御史書,如請咸陽為壽,一一與之相匹,無纖毫挫于秦,一時勇敢之氣,真足以褫秦人之魄者,太史公每于此等處,更著精神。(選自《史記評林》卷八一)
基礎(chǔ)測評
一.積累運用
1.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貪,負其強負:依恃,憑仗
B.肉袒負荊負:用背載物,背著
C.寧許以負秦曲負:承擔,使……承擔
D.負約不償城負:辜負
2.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語:告訴
B.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孰:誰,哪個
C.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使:令,讓
D.請以十五城為秦王壽壽:祝壽
3.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勇氣聞于諸侯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秦
B.而君幸于趙王使不辱于諸侯
C.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吾羞,不忍為之下
D.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
4.下列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于是相如前進缶
B.璧有瑕,請指示王
C.不如因而厚遇之
D.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5.下列句子中均有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其中與其他三項用法不同的是()
A.左右欲刃相如
B.使其從者衣褐
C.驢不勝怒,蹄之
D.臣請完璧歸趙
6.下列句子有省略現(xiàn)象,補充的內(nèi)容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今君乃亡(于)趙走(于)燕
B.請(允許我)奉盆缶(于)秦王
C.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秦王)不若(廉將軍)也!
D.相如聞,不肯與(之)會
7.下列對各句的句式特點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
A.秦,虎狼之國(判斷句)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被動句)
C.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判斷句)
D.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省略句)
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譯文:
(2)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
譯文:
二.課內(nèi)閱讀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担嗳缫虺骤祬s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fù)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舍。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9、下列加點的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間:間接
B.大王必欲急臣急:著急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謝:謝罪
D.固請,召有司案圖案:案牘
10.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C.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D.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乃使其從者衣褐
11.下列對選段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選段敘事一波三折,秦王得璧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持璧怒斥秦王,為一折;秦王詐許齋戒、割城,相如使從者懷璧歸趙,為二折;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相如畢禮而歸。
B.歸璧于趙后,藺相如首先義責秦王朝歷來言而無信,接著干脆說明璧已經(jīng)歸趙,再以“秦強而趙弱”的事實,說明只要“堅明約束”,“趙立奉璧來”,然后表示自己知道有罪,最后提出希望,暗示秦王殺使者不是好辦法。
C.選段運用了直接描寫的手段,寫藺相如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來表現(xiàn)藺相如的鎮(zhèn)定自如、智勇雙全的性格特征;寫秦王的聲威、秦廷環(huán)境氣氛主要是用來表現(xiàn)秦王的威儀和強橫。
D.藺相如運用“詐術(shù)”,以詐還詐,痛擊秦王,這充分表明藺相如鎮(zhèn)定自如,智勇雙全的性格及非凡的外交才能。
12.將上述文言選段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
譯文:
。2)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舍。
譯文:
。3)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譯文:
13.結(jié)合文段分析藺相如得以完璧歸趙的原因。
答:。
三.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明王世貞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fù)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shè)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寶也;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請就死于國,以明大王之失信!鼻赝跷幢夭环佃狄。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于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巿,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14.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稱:談?wù)?/p>
B.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紿:欺騙
C.而歸直于秦直:通“值”,價值
D.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巿僇:侮辱
15.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A.得其情而畏之則予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之二蟲,又何知
C.奈之何既畏而復(fù)挑其怒也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D.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16.將上述文言選段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
譯文:
。2)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譯文:
17.下列不能表現(xiàn)“未敢以為信”的一項是()
A.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fù)挑其怒也
B.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shè)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
C.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于秦
D.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
18.對于藺相如完璧歸趙一事,王世貞認為是天意,而司馬遷認為是。
四、片段寫作
19.閱讀課文,展開想象,將“秦王坐章臺見相如”一段改編成劇本。
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xué)設(shè)計5
第四課時
教學(xué)步驟
一、檢查上課時作業(yè)
二、講析
提問:作品是用哪些表達手段,從哪些不同側(cè)面來表現(xiàn)相如的思想性格的?
明確:
。1)繆賢薦賢,從側(cè)面顯示相如的機智;
(2)秦王求璧,先寫趙國君臣拿不出主意,是反襯下文相如一言以決的膽識;
。3)廷斥秦王,秦王設(shè)九賓禮儀的隆重召見,側(cè)面烘托相如臨危不懼,從容應(yīng)對的機智和勇敢;
。4)澠池會上,相如置工人安危于不顧,為的'是維護國家的尊嚴;
(5)廉藺交歡中,相如處處忍讓,顯示相如識大體,顧大局,忍讓為國的高貴品質(zhì)。
提問:課文以相如為主,是怎樣寫廉頗的?從中表現(xiàn)了廉頗怎樣的思想性格?
明確:全文在寫相如時,或明或暗地提到了廉頗,同樣提出了他在趙國的地位,表現(xiàn)了他的性特征。第一,開頭就說他“以勇氣聞于諸侯”。強調(diào)突出了他的勇。文章最后寫他負荊請罪,固然是受藺相如愛國精神的感動,也是他自己對祖國的一片忠心和勇于改過的精神。第二,作者介紹廉頗是“趙之良將也”,一旦國家形勢緊張,趙王立即“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突出表明了廉頗既舉足輕重之勢,又不同于常人。澠池相會一段,對廉頗的描寫更為明顯,正是他的“盛設(shè)兵以待”,秦才不敢動的。第三,作品還寫了他的智謀,如第二段,是“廉頗藺相如計”、敦促才成行的。后來又是他建議“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也正是他給了相如以強大的后援。他的性格極為爽朗,開始居功自傲,后來又負荊請罪。
三、布置作業(yè)
【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xué)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xué)設(shè)計模板04-14
《廉頗藺相如列傳》 教案教學(xué)設(shè)計12-06
廉頗藺相如列傳07-16
《廉頗藺相如列傳》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