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蕩》課件
教學目標:
1.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體味這個英雄故事傳奇色彩;
3.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
4.感受蘊含在敘事中的謳歌抗日軍民的激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的形象特點。
2.學習小說中敘事、寫景、抒情的特點,體會寫景對文章的作用。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到過許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個抗日英雄“老頭子”的故事。一個年近六十的干瘦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于掌股之間,置他們于死地,可謂智勇雙全,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蘆花蕩》中,去見識見識這位神奇的老人吧。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悠閑(yōu) 瘧子(yào)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躥(cuān)仄歪(zè) 颯颯(sà) 泅著(qiú) 轉彎抹角(muō) 張皇失措(huánɡ)
2.解釋詞語
能耐:技能,本領。 悠閑:閑適自得。 央告:央求。 吆喝:大聲喊叫。轉彎抹角: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也比喻說話、做事不直截了當。
三.作者簡介與背景介紹
1.孫犁,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原名孫樹勛,河北省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出生。 1937年冬投身革命,主要從事革命文化工作。他的許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艱苦的對敵斗爭生活的,贊頌他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蘆花淀》、《囑咐》等,后來都收在《白洋淀往事》,這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的一部一部小說和散文合集。作品從多方面勾勒了時代和社會歷史風俗畫面,以明麗流暢的筆調,秀雅、雋永的風格和豐富的勞動者形象,在讀者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些作品成為廣泛流傳的名篇,文藝界甚至稱其為現(xiàn)代文學的一種風格流派的標幟,被視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請學生介紹有關抗日戰(zhàn)爭的知識以及河北白洋淀的情況。
3.寫作背景
白洋淀位于冀中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個淀組成,占地面積達四十多萬畝,淀中水道縱橫,共的三千余道。孫犁長期在白洋淀生活,收集了一批抗日故事,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孫犁以白洋淀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的優(yōu)美故事,如《荷花淀》等。
四.整體感知課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梳理文章思路。
1.快速默讀課文,理清記敘要素,復述故事情節(jié),把握課文內容。
時間:一天夜里
地點:蘆葦塘
人物:老頭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頭子送大菱、二菱進葦塘,被鬼子發(fā)現(xiàn),大菱負傷流血,老頭子發(fā)恨要討還血債。
2.學生復述故事情節(jié)。(注意時間、地點、人物、情節(jié)的把握。)
學生互相點評,注意復述中的問題。
3.再讀課文,組織學生討論文章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梳理思路。
第一部分:(1-8)交代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和主要人物。(為情節(jié)展開作鋪墊)
第二部分:(9-54)敘述老頭子護送兩女孩回葦塘途中的事。(開端、發(fā)展)
一層:寫老頭子載了兩個女孩回葦塘找隊伍。
二層:寫大女孩在沖破敵人封鎖線時負了傷。
三層:老頭子為沒能完成護送任務而內疚,發(fā)誓要為女孩報仇。
第三部分:(55-末尾)敘述老頭子智斗日本鬼子的經過。(高潮、結局)
五.精讀課文,感悟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討論:老頭子究竟是不是一個英雄?請說明理由。
老頭子是一個英雄,他的英雄性格具體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表現(xiàn)在他的愛國熱情、抗日熱情與老當益壯的氣慨上。老頭子年近六十了,“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了老的魚鷹”。按說應該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卻像青壯年一樣,充滿活力,無所畏懼,在敵人的嚴密封鎖之下,出沒葦塘,成為一名貢獻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員!斑@不僅是因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環(huán)境,更是因為他有過人的英雄氣慨。
老頭子的英雄氣慨,還表現(xiàn)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對家鄉(xiāng),對同胞,對抗日隊伍,他是如此的深情,對日寇則是滿懷仇恨。老頭子是那么喜歡那兩個孩子,對敵人又是那般恨。愛得熱烈深切,恨得咬牙切齒,他堅持血債血還,這也是他英雄性格的一種體現(xiàn)。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xiàn)在他的過于自信自尊上。他因自信也失手,至使大菱掛彩,他便覺得有負囑托,開始嚴厲地自責,自愧得無地自容。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xiàn)在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上。他用竹篙痛砸敵人的腦袋,足以表現(xiàn)他的智退勇雙全。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一
2.劃出刻畫老頭子性格的句子并進行分析
3.找出文章中的寫景部分
第二課時
一.檢查預習和復習
1.聽寫詞語
2.歸納老頭子的性格 (愛憎分明,智勇雙全,過于自信自尊的特點)
3.刻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二.研討課文,分析刻畫人物的方法,感知人物形象的意義
1.跳讀課文,思考文章是何如直接刻畫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的?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具體的語句加以說明。
討論明確:肖像描寫 行動描寫 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
要求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句來談一談,在這基礎上,說出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追問:在肖像描寫中,著重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
3.分角色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xiàn)了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過于自信”,表現(xiàn)在護送女孩子時意外讓其中一個女孩子受傷之后,感到內疚、悔恨、沒面子,說明他“過于自尊”;決定血債血還,孤身一人去報仇,可見“愛憎分明”的“智勇雙全”。句子,如:“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個 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我不能送你們進去了!薄ⅰ拔覜]臉見人。”、“誰知到了這里,反倒……一聲一聲像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時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這老臉呀!”
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 過于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jié),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fā)出來的。這是文章的文眼,是關鍵,最能體現(xiàn)老頭子的性格。
4.作者刻畫這樣一個人物形象有何深刻的用意?
這篇小說刻畫了老頭子這樣一個老英雄形象,由這個形象還引出了少年抗日英雄形象,還讓我們讀者聯(lián)想到葦塘里的堅持抗日的革命隊伍。從葦塘里的歌聲可以想像出他們是不怕困難,不畏艱險,豪邁樂觀、斗志昂揚的一支隊伍。通過這種以點帶面的寫法,可以感受到,在敵后抗日根據地里,男女老少都發(fā)動起來,進一步突出中國人民中不可戰(zhàn)勝的這一主旨。
5.人物描寫藝術探究:這篇小說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
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jiān)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干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yè)績。精神,是那么悠閑自得,.異常自信;業(yè)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里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yǎng)。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課文著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為”,更有點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這里有一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后來又說“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為老頭子不過發(fā)發(fā)狠,說說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為之奇。
再是在敘述過程中只寫其然,不寫其所以然,讓讀者回味其所以然,使傳奇色彩顯得更為濃郁。老英雄是設好圈套讓鬼子往里鉆。他事先系好了鉤子,又想出用蓮蓬引誘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guī)律。作者不寫這些,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著一大捆蓮蓬,只顧剝著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沖著鬼子這里來,又轉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為什么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說樁子上有無數鉤子,只寫小船繞著鬼子轉,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么亂轉,一個個都被鉤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為富有傳奇色彩。一個干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于掌股之間,置他們于死地,真可以說是一位傳奇式的英雄。
三.分析文中獨具特色的景物描寫
1、結合課后習題三,引導學生體味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領悟這種描寫的高妙之處。(從課文中摘抄你喜歡的景物描寫的句子,用心感受并評析。)
。1)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3)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
。5)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
。6)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
。7)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8)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展。
2、試仿照課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寫寫學校周圍的景物。(目的:學習運用景物描寫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氣氛的寫法。)
明確: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環(huán)境是人物思想、感情、性格形成的客觀因素,環(huán)境描寫往往離不開景物。景物描寫可以是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為人物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所,又可以是起到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注意文中的景物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及對色彩的描寫增強了景物描寫的效果,增添了小說的傳奇色彩。
四.拓展延伸
討論:敵人嚴密監(jiān)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象?你還想起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嗎?
讓學生暢所欲言,引導學生多角度考慮問題。明確:即使在艱苦的戰(zhàn)爭年代,人們仍是那么樂觀,對勝利充滿信心?梢月(lián)系其他的文藝作品中的歌聲,如:《青春之歌》、《紅巖》等小說,《上甘嶺》、《英雄兒女》等電影,讓學生學習革命歌曲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五.小結
這是一篇以抗日為題材的小說,情節(jié)的構思、人物的描寫充滿了神奇色彩。老頭子在戰(zhàn)斗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小說謳歌了白洋淀地區(qū)軍民的抗日斗爭的激情。
六.布置作業(yè)
1.仿寫一段有關于“被老師誤解”的心理描寫
2.課外閱讀《荷花淀》
3.預習第三課
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核心)、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
主要人物:老英雄
故事情節(jié)
一次驚心動魄的護送
事件
一次酣暢淋漓的復仇。
社會環(huán)境:抗日戰(zhàn)爭時期
環(huán)境描寫 夜晚: 護送
自然環(huán)境:白洋淀地區(qū)
白天: 復仇
護送(驚心動魄) 封鎖嚴密------------葦塘給養(yǎng)充足
復仇(酣暢淋漓) 不帶槍、孤身一人-------消滅十幾個鬼子
【《蘆花蕩》課件】相關文章:
《蘆花蕩》課文理解12-11
蘆花蕩里紅顏易老散文12-03
課文蘆花蕩的重難點講解12-12
語文課文《蘆花蕩》重難點講解12-12
初二語文課文蘆花蕩重難點講解12-12
初二語文課文蘆花蕩重點難點講解12-12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蘆花蕩》導學案12-06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一單元作文:《蘆花蕩》讀后感-700字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