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秋聲賦復習課件
【詩詞賞讀】
偶 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①。
未覺池塘春草夢②,階前梧葉已秋聲。
[注]①光陰:指時間。
、谟X:醒。
[鑒賞捉示]朱熹(1130一l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晚年自稱晦翁、遁翁。
微州婺源 (今屬江西)人。
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任泉州同安縣主簿。
淳熙年間知南康軍。
宋光宗時曾知漳州、潭州。
寧宗即位,召為煥章閣待制兼侍講,但在朝僅四十多天,便因冒犯權貴而被罷免。
他是集宋代理學大成的思想家,其思想體系影響深遠。
他是宋代理學家中文學修養(yǎng)最高的人,對文學藝術有很高的欣賞趣味,論詩論文都有精辟的見解。
他的詩歌最值得重視的是取材于大自然的作品,能以一個理學家的心胸眼光,敏捷地發(fā)現(xiàn)山水景物之妙,善于描寫沖淡幽遠的意境,表現(xiàn)心源的澄凈清明;還善于通過景物的描寫寄寓學理悟道的情懷,或暗喻治學的心得;更善于表現(xiàn)對大自然生機春意的觀照與領悟。
這首詩勉勵年輕人要愛惜時間,刻苦學習,不要浪費自已的青春。
【品“秋”之語】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楓橋夜泊》(唐?張 繼)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天凈沙· 秋思》(元?馬致遠)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登高》(唐?杜甫)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雨霖鈴》(宋?柳永)
●?智锕(jié)至,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基礎積累
一、字音識記:
悚(sǒng)然 蕭颯(sà)錚(zhēng)錚 砭(biān)人肌膚戕(qiāng)賊
二、知識積累:
1、通假字
忽奔騰而砰湃(“砰湃”同“澎湃”,波濤洶涌的聲音)
2、古今異義
如赴敵之兵(兵,古義;軍隊。今義:士兵。)
金鐵皆鳴(金鐵,古義;兵器。
今義;金屬名)
3、詞類活用
歐陽子方夜讀書(名詞作狀語)春生秋實(名詞作動詞,結果實)
4、文言句式中學語文在線
胡為而來哉?(胡……哉:疑問句式,為什么……呢)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來……是……)
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奈何……:固定句式,為什么……)
三、文學常識:
賦:賦是介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語言上多鋪張藻飾,講究文采韻律;內容上多側重于通過極力描繪景物再抒發(fā)作者的主觀感情。
我們學過的有杜牧的《阿房宮賦》和蘇軾的《赤壁賦》。
能力演練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C )??
A、其容清明(清朗) 豐草綠縟而爭茂(繁茂的)?
B、乃其一氣之余烈(余威) 又兵(兵器)象也 ??
C、有時飄零(凋零) 念誰為之戕賊(戕害)
D、有動于中(中間的,內在的) 砭人肌骨(古代為治病的石針,這里為刺的意思)
1、C (茂:變得繁茂;兵:征伐;中:內心。)
2、下列詩文對秋的理解與作者的理解不同的一項是( C )
A、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柳永《雨霖鈴》)
B、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登高》)
C、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D、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戰(zhàn)國楚·宋玉《九辯》)
2、 C 該句為豪情,其余都是悲秋
3、關于課文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D )
A、第二段作者概括了平日觀察所得,運用駢偶句式和“比”的傳統(tǒng)手法,抓住煙云、天日、寒氣、山川等景物,分別就秋的色、容、氣、意,描繪出了秋狀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鮮明圖畫。
(不是比,而是賦的手法)
B、作者對秋狀的描繪,正是為了反襯秋聲的“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
然后,是對秋氣的議論。
“豐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對比,通過對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敗零落,是秋氣施加強大威力的結果。(不是反襯,而是烘托)
C、“夫秋,刑官也”到這一段結束,作者先吸收前人種種說法,然后運用駢偶句把秋與官制、陰陽、五行、音律等配屬起來,甚至用“傷”解釋“夷”,用“戮”解釋“極力鋪張,突出秋對萬物的強大摧殘力量,說明萬物盛衰的自然之理。(前后顛倒)
D、第二段是全文的題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嘆人生,作者極力渲染秋氣對自然界植物摧殘,著力指出,對于人來說,人事憂勞的傷害,比秋氣對植物的'摧殘更為嚴重。
3、D(A不是比,而是賦的手法;B不是反襯,而是正襯;C前后顛倒)
4、翻譯以下幾個句子:
(1) 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
(拂過草地,草就要變色,掠過森林,樹就要落葉。
)草被拂過就要變色,樹木遇到它,就要落葉。
(2)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
這當然就會使他紅潤豐滿的容貌變得像枯木一樣,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中出現(xiàn)星星白發(fā)。
(3)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
為何要拿自己并非金石般堅固的身體,去和草木爭繁斗勝呢?
遷移應用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段,完成后面的習題。
東坡畫扇
(宋)何薳
先生職臨錢塘日①,有陳訴②負③綾絹錢二萬不償者。
公呼至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為業(yè),適父死,而又自今春已來,連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負之也!惫煲暰弥,曰:“姑⑤取汝所制扇來,吾當為汝發(fā)市⑥也。”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⑦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
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償所負也!逼淙吮绕x而出。
始踰⑧府門,而好事者爭以千錢取一扇,所持立盡,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勝而去。
遂盡償所逋⑨。
一郡稱嗟,至有泣下者。
[注釋]①先生職臨錢塘日:蘇東坡到杭州任職時。
、陉愒V:狀告。
③負:這里是拖欠的意思。
④某:我。
⑤姑:暫且。
⑥發(fā)市:開張。
⑦就判筆:順手拿起判筆。
判筆,判案用的筆。
、噗u:走出。
、徨(bū):拖欠。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3分)
(1)某家以制扇為業(yè) (2)適父死 (3)至懊悔不勝而去
2.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公呼至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負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謝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
3.借助文后注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姑取汝所制扇來,吾當為汝發(fā)市也。
中學語文在線
4.從文中看,制扇者欠債的原因是什么?蘇東坡是怎樣幫助制扇者的?(3分)
[參考答案]:
1.(1)職業(yè)(2)適逢、恰逢、正趕上(3)離開(3分,每小題1分,意思符合即可)
2.C(2分)應為指示代詞:那
3.暫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來,我會替你開張起來的。
(2分,意思符合即可)
4.父親去世或“適父死”;扇子賣不出去或“所制不售”。
(2分,每一點給1分)在扇子上寫字作畫或“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1分)
[參考譯文]:
蘇東坡到杭州任職時,有老百姓投訴欠人綾絹賬款二萬錢,沒辦法償還。
東坡叫這人來,問他為甚么不還錢。
回答道:“我家是制造扇子為生的;不幸,父親剛剛去世,而且過年以來,一直都在下雨,天氣涼,扇子沒人買,本錢回不來,所以還不了債,不是存心要拖久的。”東坡先端詳了好一回兒,心里盤算如何幫助這個人。
然后對這個人說:“你試著將扇子拿來,我想辦法替你促銷一下!睕]多久,扇子拿來了,東坡先生從中選了二十把白色夾絹的扇子,就大筆大筆地書畫起來,不多久,扇面上盡是草書、行書,山水、竹石等畫作,就拿給這個人,告訴他說:“你快點拿去賣,賣了錢還你的債務!蹦莻人抱著這些扇子,十分感動,連番致謝,就告辭出去了。
才剛出了府門,就有一些消息靈通的人,爭著要以一千錢一把的代價來買這些扇子。
一下子所有的扇子全都賣光了;晚來的人,買不到,都感到很懊惱。
這個賣扇子的于是就這樣還清所拖欠的所有債務。
整個錢塘都覺得不可思議,有的還感動到流下眼淚哩!
二、拓展閱讀: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水中陸上草本木本各種鮮花,值得人們喜愛的實在繁多。
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唐代以來,世人非常喜愛牡丹;可是我唯獨喜愛蓮花的生長于污泥之中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滌而不顯妖媚,中心貫通,外表筆直,不蔓延,無枝節(jié),香氣遠播越覺得清幽,俊直地挺立在水面上,只可以遠遠地觀賞而不可以肆意地玩弄。
我總以為,菊花,是眾花中的逸隱之士;牡丹,是眾花中的富豪貴人;而蓮花,則可以說是眾花中的有德君子。
唉!愛菊的人,陶淵明以后就不大聽到了;對蓮花的喜愛,像我這樣的又有誰呢?而愛牡丹的人,倒確是多得很哪!
【語文課文秋聲賦復習課件】相關文章:
高中課文《秋聲賦》教案設計02-22
《秋聲賦》小學語文說課稿02-08
小學語文《秋聲賦》說課稿范文09-21
《秋聲賦》說課稿12-05
秋聲賦教課反思08-28
秋聲賦全文譯文06-11
《秋聲賦》教學心得04-16
秋聲賦說課稿范文06-14
《秋聲賦》說課稿范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