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視角下的新聞采訪方法論文
一、利用心理學知識把握受訪對象的心理情緒
。1)分析受訪對象的個性類型
不同個性的受訪對象應該采取不同的采訪方式。記者應該利用心理學的知識在對受訪對象采訪之前進行個性分類,從性別、年齡、著裝、職業(yè)等方面來判斷。一旦得出結(jié)論,就可以針對不同個性的受訪對象采取相應的采訪方式。例如,對性格外向的受訪者,只要適當加以引導,保持公平公正的旁觀者態(tài)度就可以了。而對性格內(nèi)向的受訪者,記著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微笑,增強受訪者的自信心。從受訪者的專業(yè)領(lǐng)域或者受訪者感興趣的事物來展開話題。等雙方關(guān)系拉近之后,記者就可以對受訪者進行采訪了。
。2)注意觀察受訪者的言行舉止
采訪過程中,記者應該密切注意受訪者的一舉一動,隨機應變。受訪者的某些細微動作很可能透露出受訪者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記者應該掌握采訪中的主動權(quán)。當察覺到受訪者緊張情緒的時候,應該通過說笑來轉(zhuǎn)移受訪者的注意力,緩解受訪對象的不安。同時注意采訪的用詞和語氣,多給受訪對象傳遞鼓勵的信息。
二、受訪對象產(chǎn)生抵觸心理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1)抵觸原因
很多受訪者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都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作為記者應該運用心理學知識推測出受訪者抵觸采訪的原因是什么。一般來說,受訪者的抵觸情緒無非兩種。一種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tài)度而拒絕;另一種則是對采訪有心理陰影,認為采訪結(jié)果會對自己或家人不利。
。2)解決方法
首先,記者應該意識到被采訪者并沒有必須要接受采訪的義務,他們完全有權(quán)利對記者提出拒絕。記者與受訪者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不應該覺得理所當然,用質(zhì)問的語氣對受訪者進行采訪。記者應該抱著一種誠懇的態(tài)度對受訪者進行采訪。針對那些抱著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的受訪者,記者只需要多和對方進行溝通,順著對方的話題進行交流,像普通人的聊天一樣,有可能受訪者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jīng)順利完成了采訪。而針對那些對采訪有陰影的受訪對象,記者首先要做的應該就是消除對方的心理陰影,讓對方卸下心防。例如,記者可以告訴對方,只要受訪者不想泄露身份,記者完全可以將其畫面進行馬賽克處理,聲音也可以進行技術(shù)處理?傊灰屖茉L者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接受采訪不會有任何危險就可以了。
三、科學合理地運用心理學進行新聞采訪
。1)記者應做好采訪前的心理準備
作為記者,掌握心理學不僅僅是為了對受訪者進行采訪,在采訪之前,記者本身也應該給自己做一個良好的心理建設。這是為了使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冷靜解決,便于采訪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由于記者的采訪環(huán)境也多種多樣,記者應該有迅速適應環(huán)境的基本能力,注意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理活動。
。2)不能濫用心理學知識,注意適度原則
作為記者,掌握適度的心理學專業(yè)知識是必需的,然而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不應濫用心理學知識。以免對被采訪者產(chǎn)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導致被采訪者的邏輯混亂,下意識順應記者的思維來回答問題。這對采訪結(jié)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都有很大影響。因此,記者在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受訪者進行采訪的時候,一定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心理學知識,以求在適度的基礎上達到最好的采訪效果。
四、結(jié)語
心理學知識作為記者采訪的有力武器,應該在記者圈大力推廣。同時,新聞工作者也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把握好適度原則,引導受訪者真實、客觀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目前,我國新聞行業(yè)的采訪心理學還不夠完善,但隨著新聞工作者對心理學的認識和不斷實踐,相信采訪心理學的水平也會不斷提高。巧妙地運用它,讓記者的采訪工作更有效率。
【心理學視角下的新聞采訪方法論文】相關(guān)文章:
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育人論文08-19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師幼互動研究論文08-15
教育心理學視角下的網(wǎng)絡道德問題探析論文06-21
新聞采訪寫作方法參考03-26
新聞采訪稿撰寫方法參考10-04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思考論文06-20
心理契約視角下的品牌關(guān)系論文06-20